CN219482456U - 一种微射流均质腔体及均质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微射流均质腔体及均质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482456U
CN219482456U CN202320647466.5U CN202320647466U CN219482456U CN 219482456 U CN219482456 U CN 219482456U CN 202320647466 U CN202320647466 U CN 202320647466U CN 219482456 U CN219482456 U CN 21948245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nnel
shell
conical surface
housing
retaining me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647466.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非无
翁宽
叶云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ruking Technology Ltd
Original Assignee
Truking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ruking Technology Ltd filed Critical Truking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647466.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48245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48245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48245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30Against vector-borne diseases, e.g. mosquito-borne, fly-borne, tick-borne or waterborne diseases whose impact is exacerbated by climate change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微射流均质腔体及均质机,均质腔体包括外壳、第一保持件、第二保持件和交互体,外壳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第二壳体上开设有凹槽,凹槽依次通过第二保持件、交互体和第一保持件抵住第一壳体,交互体的上部窄下部宽,上部与凹槽形成第三分流通道和第四分流通道,上部与下部中间设有对撞通道,下部设有汇流通道,第三分流通道和第四分流通道均通过对撞通道与汇流通道相通,第一保持件设有通道,分别与入口通道、第三分流通道和第四分流通道相通,第二保持件设有通道使得汇流通道与出口通道相通。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均质腔体的加工和安装的精度要求高、难度高,需要经常维护,影响均质效果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微射流均质腔体及均质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微射流均质腔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微射流均质腔体及均质机。
背景技术
微射流是在超高压的压力作用下,经过孔径很微小的阀心,产生几倍音速的流体,从而达到分散,均质,乳化,纳米颗粒等等。均质机是一种应用于药品、食品、乳品、饮料行业中的加工设备。具体来说,均质机是一种针对粘度低于0.2Pa.s、温度低于99℃的液体液态物料进行均质\乳化的设备。其通对将液态物料的料浆依序进行挤压、冲击和膨胀三个步骤,来实现液态物料的细化和均匀混合。具体来说,现有的均质机主要通过皮带带动活塞做往复运动:液态产品进入压力腔体中、在阀件的间隙之间往复的剪切、摩擦、挤压、碰撞,从而完成液态物料的细化和均匀混合。最终完成均质的液态物料料液从压力腔体排出。
现有的一种微射流混合设备,如专利公告号为CN103442792B的中国专利力公开了一种低滞留体积混合腔,包括一种由入口混合腔部件和出口混合腔部件组成的微射流混合腔结构,微通道由分别开设在入口混合腔部件和出口混合腔部件上的微型通槽拼合而成。但是,需要各部件或各通道开口的中心对齐,加工和安装的精度要求高、难度高,需要经常维护,影响均质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基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微射流均质腔体及均质机,解决现有均质腔体的加工和安装的精度要求高、难度高,需要经常维护,影响均质效果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基于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微射流均质腔体,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包括可拆卸固定连接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设有输入液体的入口通道,所述第二壳体设有输出液体的出口通道,还包括第一保持件、第二保持件和交互体,所述第二壳体上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依次通过第二保持件、交互体和第一保持件抵住所述第一壳体,所述交互体的上部窄下部宽,上部与所述凹槽形成第三分流通道和第四分流通道,上部与下部中间设有对撞通道,下部设有汇流通道,所述第三分流通道和第四分流通道均通过对撞通道与所述汇流通道相通,所述第一保持件设有通道,分别与所述入口通道、第三分流通道和第四分流通道相通,所述第二保持件设有通道使得所述汇流通道与出口通道相通。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保持件设有位于中心的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位于底部两侧的第一分流通道和第二分流通道,所述入口通道和第一通道相通,所述第一通道分别和所述第一分流通道和第二分流通道相通,所述第一分流通道和第三分流通道相通,所述第二分流通道和第四分流通道相通,所述第二保持件设有第三通道,所述汇流通道通过所述第三通道和出口通道相通。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保持件与所述第一壳体上的凸起抵住。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壳体上设有第一锥面,与所述第一保持件上的第三锥面抵住,所述第二壳体上设有第二锥面,与所述第二保持件上的第四锥面抵住。
进一步的,所述对撞通道为多条平行的直通道。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壳体在入口通道的初始端设有进料端,所述第二壳体在出口通道的末端设有出料端,所述进料端和出料端均为圆柱体,所述进料端和出料端与高压接头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进料端设有第五锥面,所述出料端设有第六锥面,所述第五锥面和第六锥面顶住所述高压接头的锥面。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通过槽键定位。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壳体上开设有多个螺纹固定孔,所述第二壳体上对应所述螺纹固定孔开设有沉头通孔,所述沉头通孔内穿设有旋接在所述螺纹固定孔内的紧固螺栓。
本实用新型也公开了一种包括所述的微射流均质腔体的均质机。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于交互体两侧的分流通道,位于交互体中间的对撞通道,实现从两侧向中间的对撞,而且对撞通道位于交互体内部,不需要多个部件组合,从而不需要各通道或各部件的对准、中心对齐,降低了均质腔体加工和安装的精度要求,降低了均质腔体的加工和安装难度,保障了均质均一效果,也保障了均质稳定性,减少了均质腔体的维护次数;
(2)本实用新型通过紧固螺栓紧固外壳,通过第一壳体的锥面贴合第一保持件的锥面,第二保持件的锥面贴合第二壳体的锥面,从而使得紧固螺栓紧固外壳后,第一壳体、第一保持件、交互体、第二保持件和第二壳体均紧密贴合,保障原液仅沿既定通道流通,进一步保障了均质效果;
(3)本实用新型的交互体的上部始终与凹槽内壁不相贴,分流通道一直存在,而其它位于中心的通道相对较大,中心偏移的误差不会影响流通,进一步降低了均质腔体的加工和安装难度;
(4)本实用新型通过进料端和出料端与高压接头相连,并通过锥面顶住,从而在锥面出现腐蚀时仅需要修复锥面,不需要报废整个均质腔体,提高了均质腔体的重复使用率,延长了均质腔体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通过参考附图会更加清楚的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和优点,附图是示意性的而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任何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微射流均质腔体的剖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微射流均质腔体的剖面图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交互体的三维结构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均质机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均质机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中:1:均质腔体;100:第一壳体;101:入口通道;110:第五锥面;120:进料端;130:第一锥面;200:第一保持件;201:第一通道;202:第一分流通道;203:第二通道;204:第二分流通道;210:第三锥面;300:紧固螺栓;400:交互体;401:第三分流通道;402:第四分流通道;403:汇流通道;404:对撞通道;500:第二壳体;501:出口通道;510:第六锥面;520:出料端;530:第二锥面;600:第二保持件;601:第三通道;610:第四锥面;700:槽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公开了一种微射流均质腔体,如图1-2所示,包括外壳、第一保持件200、第二保持件600和交互体400,所述外壳包括可拆卸固定连接的第一壳体100和第二壳体500,所述第二壳体500上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依次通过第二保持件600、交互体400和第一保持件200接触所述第一壳体100上的凸起;所述第一壳体100上开设有输入液体的入口通道101,所述第二壳体500上开设有输出液体的出口通道501,所述交互体400的上部窄、下部宽,上部与凹槽形成第三分流通道401和第四分流通道402,上部与下部之间设有多条对撞通道404,下部的中心设有汇流通道403,所述第三分流通道401和第四分流通道402均通过对撞通道404和汇流通道403相通,所述第二保持件600设有通道使得所述汇流通道403与出口通道501相通。
所述外壳包括可拆卸固定连接的第一壳体100和第二壳体500,所述第一壳体100和第二壳体500通过槽键700定位,所述第一壳体100上开设有多个螺纹固定孔,所述第二壳体500上对应所述螺纹固定孔开设有多个沉头通孔,所述沉头通孔内穿设有旋接在所述螺纹固定孔内的紧固螺栓300;本实施例中,通过6个紧固螺栓300紧固并施加一定扭矩。
所述第一壳体100在入口通道101的末端,即凸起底部设有第一锥面130,与第一保持件200上的第三锥面210抵住;所述第二壳体500在出口通道501的起始端,即凹槽底部设有第二锥面530,与第二保持件600上的第四锥面610抵住。从而在紧固螺栓300紧固外壳后,第一壳体100、第一保持件200、交互体400、第二保持件600和第二壳体500均紧密贴合,保障原液仅沿既定通道流通,保障均质效果。
所述交互体400如图3所示,为上部两侧切去一部分的圆柱型,使得上部窄、下部宽,上部与凹槽的内壁形成第三分流通道401和第四分流通道402,上部与下部中间设有对撞通道404,用于使得下部中心的汇流通道403与两侧的第三分流通道401和第四分流通道402均相通,对撞通道404为多条平行且笔直的通道,实现分流原液的对撞。所述第一保持件200设有位于中心的第一通道201和第二通道203,位于底部两侧的用于原液分流的第一分流通道202和第二分流通道204,所述入口通道101依次和第一通道201、第二通道203相通,第二通道203比第一通道201更宽,以便所述第二通道203分别和所述第一分流通道202和第二分流通道204相通,所述第一分流通道202和第三分流通道401相通,所述第二分流通道204和第四分流通道402相通;所述第二保持件600的中心设有第三通道601,所述汇流通道403依次和第三通道601、出口通道501相通。
因此,原液从入口通道101进入,依次通过第一通道201、第二通道203,再分流进入所述第一分流通道202和第二分流通道204,实现原液分流,分流后的原液分别流入第三分流通道401和第四分流通道402,再从对撞通道404对撞,实现原液对撞,再汇流到汇流通道403,最后经第三通道601、出口通道501流出。将原液分流到的第一分流通道202和第三分流通道401、第二分流通道204和第四分流通道402分别位于凹槽贴近内壁的两侧,再从对撞通道404对撞汇流到汇流通道403,即使第一保持件200和交互体400没有中心对齐,也不会影响原液的分流效果,而且交互体400的上部始终与凹槽内壁不相贴,分流通道一直存在,而原液对撞的位置设置在交互体400中间,从两侧向中间对撞,不会影响原液的对撞效果,而其它位于中心的通道相对较大,中心偏移的误差不会影响流通,从而不需要严格的中心对齐,降低了均质腔体加工和安装的精度要求,降低了均质腔体的加工和安装难度,保障了均质均一效果,也保障了均质效果的稳定性,减少了均质腔体的维护次数。
所述第二壳体500采用热膨胀材料,使得所述凹槽在第二壳体500加热到预定温度时因加热膨胀变大孔径,以便将第二保持件600、交互体400和第一保持件200轻松安装进去。
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均质腔体1的主要时效形式是锥面出现腐蚀从而漏液,针对不同产品或者微流道堵住时,需要拆卸,在拆卸过程中容易损坏锥面,从而导致整个均质腔体1不能用,因此,所述第一壳体100在入口通道101的初始端设有进料端120,所述第二壳体500在出口通道501的末端设有出料端520,所述进料端120和出料端520均为圆柱体,所述进料端120设有第五锥面110,所述出料端520设有第六锥面510,所述进料端120和出料端520与高压接头相连时,分别通过第五锥面110和第六锥面510顶住高压接头的锥面,从而只要修复锥面,即可提高均质腔体1的重复使用率,延长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为一种包含实施例一的均质腔体1的均质机,如图4-5所示。
综上可知,通过上述的一种微射流均质腔体及均质机,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于交互体两侧的分流通道,位于交互体中间的对撞通道,实现从两侧向中间的对撞,而且对撞通道位于交互体内部,不需要多个部件组合,从而不需要各通道或各部件的对准、中心对齐,降低了均质腔体加工和安装的精度要求,降低了均质腔体的加工和安装难度,保障了均质均一效果,也保障了均质稳定性,减少了均质腔体的维护次数;
(2)本实用新型通过紧固螺栓紧固外壳,通过第一壳体的锥面贴合第一保持件的锥面,第二保持件的锥面贴合第二壳体的锥面,从而使得紧固螺栓紧固外壳后,第一壳体、第一保持件、交互体、第二保持件和第二壳体均紧密贴合,保障原液仅沿既定通道流通,进一步保障了均质效果;
(3)本实用新型的交互体的上部始终与凹槽内壁不相贴,分流通道一直存在,而其它位于中心的通道相对较大,中心偏移的误差不会影响流通,进一步降低了均质腔体的加工和安装难度;
(4)本实用新型通过进料端和出料端与高压接头相连,并通过锥面顶住,从而在锥面出现腐蚀时仅需要修复锥面,不需要报废整个均质腔体,提高了均质腔体的重复使用率,延长了均质腔体的使用寿命。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虽然结合附图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做出各种修改和变型,这样的修改和变型均落入由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微射流均质腔体,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包括可拆卸固定连接的第一壳体(100)和第二壳体(500),所述第一壳体(100)设有输入液体的入口通道(101),所述第二壳体(500)设有输出液体的出口通道(50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保持件(200)、第二保持件(600)和交互体(400),所述第二壳体(500)上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依次通过第二保持件(600)、交互体(400)和第一保持件(200)抵住所述第一壳体(100),所述交互体(400)的上部窄下部宽,上部与所述凹槽形成第三分流通道(401)和第四分流通道(402),上部与下部中间设有对撞通道(404),下部设有汇流通道(403),所述第三分流通道(401)和第四分流通道(402)均通过对撞通道(404)与所述汇流通道(403)相通,所述第一保持件(200)设有通道,分别与所述入口通道(101)、第三分流通道(401)和第四分流通道(402)相通,所述第二保持件(600)设有通道使得所述汇流通道(403)与出口通道(501)相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射流均质腔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保持件(200)设有位于中心的第一通道(201)和第二通道(203)、位于底部两侧的第一分流通道(202)和第二分流通道(204),所述入口通道(101)和第一通道(201)相通,所述第一通道(201)分别和所述第一分流通道(202)和第二分流通道(204)相通,所述第一分流通道(202)和第三分流通道(401)相通,所述第二分流通道(204)和第四分流通道(402)相通,所述第二保持件(600)设有第三通道(601),所述汇流通道(403)通过所述第三通道(601)和出口通道(501)相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射流均质腔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保持件(200)与所述第一壳体(100)上的凸起抵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微射流均质腔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100)上设有第一锥面(130),与所述第一保持件(200)上的第三锥面(210)抵住,所述第二壳体(500)上设有第二锥面(530),与所述第二保持件(600)上的第四锥面(610)抵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射流均质腔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撞通道(404)为多条平行的直通道。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射流均质腔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100)在入口通道(101)的初始端设有进料端(120),所述第二壳体(500)在出口通道(501)的末端设有出料端(520),所述进料端(120)和出料端(520)均为圆柱体,所述进料端(120)和出料端(520)与高压接头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微射流均质腔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端(120)设有第五锥面(110),所述出料端(520)设有第六锥面(510),所述第五锥面(110)和第六锥面(510)顶住所述高压接头的锥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射流均质腔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100)和第二壳体(500)通过槽键(700)定位。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射流均质腔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100)上开设有多个螺纹固定孔,所述第二壳体(500)上对应所述螺纹固定孔开设有沉头通孔,所述沉头通孔内穿设有旋接在所述螺纹固定孔内的紧固螺栓(300)。
10.一种均质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微射流均质腔体的均质机。
CN202320647466.5U 2023-03-29 2023-03-29 一种微射流均质腔体及均质机 Active CN21948245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647466.5U CN219482456U (zh) 2023-03-29 2023-03-29 一种微射流均质腔体及均质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647466.5U CN219482456U (zh) 2023-03-29 2023-03-29 一种微射流均质腔体及均质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482456U true CN219482456U (zh) 2023-08-08

Family

ID=874791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647466.5U Active CN219482456U (zh) 2023-03-29 2023-03-29 一种微射流均质腔体及均质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48245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198400B2 (en) Static mixer and a method of manufacture thereof
EP2357071B1 (en) Mixing head apparatus and molding method using the same
KR101729591B1 (ko) 정적 혼합기
US20020149135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ultiple cavity injection molding
EP2123349B1 (en) Emulsification device
US20080078446A1 (en) Fluid mixing method, microdevic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EP0590021B1 (en) Nozzle for gas assisted injection molding
US20110287129A1 (en) Single Level Manifold for an Injection Molding Apparatus
US5535175A (en) Stationary type mixing apparatus
CN219482456U (zh) 一种微射流均质腔体及均质机
KR100704046B1 (ko) 리브가 형성된 캡을 구비한 사출 성형 냉각 코어
WO2006024181A1 (de)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zyklischen überführung heisser kunststoffschmelze
KR20080019162A (ko) 계량 장치
JP4946180B2 (ja) 乳化装置
WO2003035358A1 (en) Mixer bushing to improve melt homogeneity in injection molding machines and hot runners
CN111729527B (zh) 一种微射流均质腔及其制作方法
CN219765026U (zh) 高压均质装置
CN117564248B (zh) 一种多通球管一体压铸成型流道的充型方法
CN100522549C (zh) 具有环形流道头部的注模成型喷嘴
US5971736A (en) Device for joining at least two material flows in a laminar coextrusion machine
CN116221434B (zh) 一种均质阀及均质设备
US8540507B2 (en) Mold tool system having manifold body including uninterrupted melt channels
CN108889150B (zh) 一种乳化装置
US6957953B2 (en) Reservoir reducing screw tip
CN116920644A (zh) 高压均质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