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365770U - 一种手动开窗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手动开窗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9365770U CN219365770U CN202320590338.1U CN202320590338U CN219365770U CN 219365770 U CN219365770 U CN 219365770U CN 202320590338 U CN202320590338 U CN 202320590338U CN 219365770 U CN219365770 U CN 21936577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ush rod
- opening device
- wall body
- window opening
- window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5
- 230000001681 prote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5 building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35 prolong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23 venti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Wing Frames And Configurations (AREA)
- Power-Operated Mechanisms For W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窗户开启装置技术领域,其目的是提供一种手动开窗装置。这种手动开窗装置结构简单,操作便捷、迅速。上述手动开窗装置包括:窗扇、至少一组推动机构和铰接杆;窗扇设置于墙体上,其顶端或底端与墙体铰接;铰接杆的一端与窗扇铰接,另一端与推动机构的输出端铰接;推动机构设置于墙体的侧壁上,推动机构的输入端在沿墙体高度方向的外力驱动下,其输出端可沿墙体高度方向上下滑动以带动窗扇开启或关闭。本实用新型解决的了现有技术中的手动开窗装置结构复杂,且窗户的开启和关闭所需操作时间较长的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窗户开启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手动开窗装置。
背景技术
窗户具有可通风、透光等作用,是房屋建筑中不可缺少的建筑构造物之一。在建筑设计中当窗户是开向公共走道的,其底面高度不应低于2.0m,同时根据建筑规范要求当可开启外窗的下边缘高于2000mm时,应在距地面高度为1.5m处的位置设置手动开窗装置,以便于人在地面控制窗户的开启和关闭。
现有的手动开窗装置多为手摇式,手柄与减速机构输入端连接,减速机构输出端与链条连接,链条连接至窗户上。通过摇动手柄,带动链条伸缩,链条伸缩时就可以带动窗户绕轴转动,实现窗户的开启和关闭。这种手摇式开窗装置结构复杂,而且窗户开启和关闭需要的操作时间较长。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手动开窗装置结构复杂,且窗户开启和关闭所需操作时间较长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便捷、迅速的手动开窗装置。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手动开窗装置,包括:
窗扇,所述窗扇设置于墙体上,其顶端或底端与所述墙体铰接;
铰接杆,所述铰接杆的一端与所述窗扇铰接;
至少一组推动机构,所述推动机构设置于所述墙体的侧壁上,所述铰接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推动机构的输出端铰接,所述推动机构的输入端在沿所述墙体高度方向的外力驱动下,其输出端可沿所述墙体高度方向上下滑动以带动所述窗扇开启或关闭。
可选的,所述墙体的侧壁上间隔设置有两组所述推动机构,且每组所述推动机构与一根所述铰接杆铰接。
可选的,所述推动机构包括:第一推杆、第二推杆和转动件,所述第一推杆和第二推杆沿所述墙体厚度方向间隔设置,所述转动件的一侧与所述第一推杆连接,另一侧与所述第二推杆连接,所述第二推杆靠近所述窗扇的一端即所述输出端。
可选的,所述转动件为齿轮,所述第一推杆靠近所述转动件的一侧具有第一齿条,所述第二推杆靠近所述转动件的一侧具有第二齿条,所述第一齿条、所述第二齿条与所述齿轮啮合。
可选的,所述推动机构还包括框架,所述框架设置于所述墙体的侧壁上,所述框架具有间隔设置的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所述第一推杆与所述第一滑槽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推杆与所述第二滑槽滑动连接。
可选的,所述框架的顶端和底端还设置有限位件,且所述限位件位于所述第一推杆和所述第二推杆之间。
可选的,所述第一推杆的顶端以及所述第二推杆的底端设置有防护垫块。
可选的,两组所述推动机构的所述第一推杆之间设置有操作杆,所述操作杆上套设有橡胶套。
可选的,两根所述铰接杆与两组所述推动机构的铰接点位于同一高度位置处,且两根所述铰接杆与所述窗扇的铰接点位于同一点。
可选的,所述墙体的侧壁沿其高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导向件,所述第二推杆与所述导向件滑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手动开窗装置,包括窗扇、至少一组推动机构和铰接杆,窗扇的顶端或底端与墙体铰接,推动机构设置于墙体上,铰接杆的一端与窗扇铰接,另一端与推动机构铰接。当推动机构的输入端受外力驱动时,其输出端可以沿墙体高度方向上下滑动,从而带动铰接杆移动,进而带动窗扇绕其与墙体铰接处转动,实现窗扇的开启或关闭。这种手动开窗装置结构简单,且操作便捷、迅速。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手动开窗装置,推动机构包括第一推杆、第二推杆和转动件,转动件优选为齿轮,且第一推杆和第二推杆靠近转动件的一侧分别设置有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均与齿轮相啮合,进而当第一推杆受到沿墙体高度方向的外力时,会带动齿轮转动,进而会带动第二推杆沿与第一推杆运动方向相反的方向运动,从而可以带动窗扇打开或者关闭。通过设置推动机构实现人在地面上控制窗扇的开启或者关闭,且操作起来简单快捷。
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手动开窗装置,推动机构还包括框架,第一推杆和第二推杆分别与框架上的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滑动连接,并且在框架的顶端和底端之间设置有限位件,通过设置框架和限位件实现了第一推杆和第二推杆的安装和保护,并且可通过限位件限制第一推杆和第二推杆的运动方向,防止其偏心。
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手动开窗装置,两组推动机构的第一推杆之间设置有操作杆,通过控制操作杆就可以同时控制两组推动机构,操作方便快捷。并且操作杆上套设有橡胶套,可以起到防滑效果,提高操作舒适度。
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手动开窗装置,两根铰接杆和推动机构的铰接点位于同一高度,与窗扇的铰接点位于同一点,这样可以保证两个推动机构对窗扇输出的力是对称的、均匀的,防止窗扇因受力不均而无法正常开启或关闭。
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手动开窗装置,墙体的侧壁沿其高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导向件,第二推杆与导向件滑动连接。通过设置导向件对第二推杆起到导向和保护作用,防止第二推杆在滑动时因长度过长,挠度太大而损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手动开窗装置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手动开窗装置的侧视图;
图3为图2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窗扇;
2、墙体;
301、第一推杆,3011、第一齿条,302、第二推杆,3021、第二齿条,303、转动件,304、框架,305、限位件,306、防护垫块;
4、铰接杆;
5、操作杆;
6、橡胶套;
7、导向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如图1、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手动开窗装置的优选实施例,这种手动开窗装置可以用于控制安装位置较高的窗户的开启和关闭,并且这种手动开窗装置结构简单、操作便捷,可以迅速的控制窗户的开启和关闭。
上述手动开窗装置包括:窗扇1、至少一组推动机构和铰接杆4,其中窗扇1为长方形,设置于墙体2上,窗扇1的顶端或底端与墙体2铰接。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窗扇1的顶端与墙体2铰接,进而窗扇1可绕铰接位置转动。
推动机构设置于墙体2的侧壁上,铰接杆4的一端与窗扇1铰接,铰接杆4的另一端与推动机构的输出端铰接,推动机构的输入端在沿墙体2高度方向的外力驱动下,其输出端可沿墙体2高度方向上下滑动以带动窗扇1开启或关闭。
具体的,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推动机构的数量为两组,沿墙体2的侧壁间隔设置,且分别靠近墙体2的左、右两侧壁处。对应的,铰接杆4的数量也为两根,且每组推动机构与一根铰接杆4铰接。两根铰接杆4与两组推动机构的铰接点位于同一高度位置处,且两根铰接杆4与窗扇1的铰接点位于同一点。
进一步的,推动机构包括:第一推杆301、第二推杆302和转动件303,第一推杆301和第二推杆302沿墙体2厚度方向间隔设置,第二推杆302靠近窗扇1的一端与铰接杆4铰接,且第一推杆301和第二推杆302的轴向与墙体2的高度方向平行。转动件303的一侧与第一推杆301连接,另一侧与第二推杆302连接,第一推杆301的顶端即推动机构的输入端,第二推杆302靠近窗扇1的一端即推动机构的输出端。具体的,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转动件303为齿轮,且第一推杆301靠近转动件303的一侧具有第一齿条3011,第二推杆302靠近转动件303的一侧具有第二齿条3021,第一齿条3011、第二齿条3021与齿轮啮合。当第一推杆301受到沿墙体2高度方向的外力驱动时会上下滑动,进而会带动齿轮转动,齿轮转动时就会带动第二推杆302沿第一推杆301运动方向的相反方向滑动,进而带动铰接杆4移动,最终会带动窗扇1开启或者关闭。
两组推动机构的第一推杆301之间设置有操作杆5,通过设置操作杆5可以便于人同时操作第一推杆301,使得输出至窗扇1两侧的力是对称的,操作更加便捷,窗扇1的开启和关闭更加平稳流畅。并且在操作杆5上套设有橡胶套6,可以增大摩擦力、防滑,便于人施加作用力至操作杆5上。
此外,在第一推杆301的顶端以及第二推杆302的底端设置有防护垫块306,用以防护第一推杆301及第二推杆302。
推动机构还包括框架304,框架304设置于墙体2的侧壁上,框架304沿墙体2的厚度方向间隔设置有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第一推杆301与第一滑槽滑动连接,第二推杆302与第二滑槽滑动连接。框架304的顶端和底端还设置有限位件305,且限位件305位于第一推杆301和第二推杆302之间。通过设置限位件305限制第一推杆301和第二推杆302的滑动方向,防止第一推杆301和第二推杆302偏离运动方向,导致无法控制窗扇1的开启和关闭。
墙体2的侧壁沿其高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导向件7,第二推杆302与导向件7滑动连接。由于窗扇1的安装高度较高,第二推杆302的长度也比较长,则第二推杆302在滑动时,挠度较大容易损坏,通过设置导向件7可以对第二推杆302进行限位和导向,并且可以提高第二推杆302的使用寿命,防止其折损。
下面对本实施例提供的手动开窗装置的工作过程叙述如下:
当需要开启窗扇1时,向下拉动操作杆5,此时第一推杆301也会向下滑动,同时带动齿轮转动,齿轮转动会带动第二推杆302会向上滑动,铰接杆4与推动机构的铰接点上移,则会带动窗扇1开启。
当需要关闭窗扇1时,向上拉动操作杆5,此时第一推杆301也会向上滑动,同时带动齿轮转动,齿轮转动会带动第二推杆302会向下滑动,铰接杆4与推动机构的铰接点下移,则会带动窗扇1关闭。
在其他实施例中,窗扇1也可以是底端与墙体2铰接;推动机构的数量也可以为一组、三组等,可以根据窗户的大小进行适应性调整,铰接杆4的数量应与推动机构的数量保持一致。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10)
1.一种手动开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窗扇(1),所述窗扇(1)设置于墙体(2)上,其顶端或底端与所述墙体(2)铰接;
铰接杆(4),所述铰接杆(4)的一端与所述窗扇(1)铰接;
至少一组推动机构,所述推动机构设置于所述墙体(2)的侧壁上,所述铰接杆(4)的另一端与所述推动机构的输出端铰接,所述推动机构的输入端在沿所述墙体(2)高度方向的外力驱动下,其输出端可沿所述墙体(2)高度方向上下滑动以带动所述窗扇(1)开启或关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动开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墙体(2)的侧壁上间隔设置有两组所述推动机构,且每组所述推动机构与一根所述铰接杆(4)铰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动开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机构包括:第一推杆(301)、第二推杆(302)和转动件(303),所述第一推杆(301)和第二推杆(302)沿所述墙体(2)厚度方向间隔设置,所述转动件(303)的一侧与所述第一推杆(301)连接,另一侧与所述第二推杆(302)连接,所述第二推杆(302)靠近所述窗扇(1)的一端即所述输出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手动开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件(303)为齿轮,所述第一推杆(301)靠近所述转动件(303)的一侧具有第一齿条(3011),所述第二推杆(302)靠近所述转动件(303)的一侧具有第二齿条(3021),所述第一齿条(3011)、所述第二齿条(3021)与所述齿轮啮合。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手动开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机构还包括框架(304),所述框架(304)设置于所述墙体(2)的侧壁上,所述框架(304)具有间隔设置的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所述第一推杆(301)与所述第一滑槽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推杆(302)与所述第二滑槽滑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手动开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304)的顶端和底端还设置有限位件(305),且所述限位件(305)位于所述第一推杆(301)和所述第二推杆(302)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手动开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推杆(301)的顶端以及所述第二推杆(302)的底端设置有防护垫块(306)。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手动开窗装置,其特征在于,两组所述推动机构的所述第一推杆(301)之间设置有操作杆(5),所述操作杆(5)上套设有橡胶套(6)。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动开窗装置,其特征在于,两根所述铰接杆(4)与两组所述推动机构的铰接点位于同一高度位置处,且两根所述铰接杆(4)与所述窗扇(1)的铰接点位于同一点。
10.根据权利要求3-7任一项所述的手动开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墙体(2)的侧壁沿其高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导向件(7),所述第二推杆(302)与所述导向件(7)滑动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0590338.1U CN219365770U (zh) | 2023-03-17 | 2023-03-17 | 一种手动开窗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0590338.1U CN219365770U (zh) | 2023-03-17 | 2023-03-17 | 一种手动开窗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9365770U true CN219365770U (zh) | 2023-07-18 |
Family
ID=871146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0590338.1U Active CN219365770U (zh) | 2023-03-17 | 2023-03-17 | 一种手动开窗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9365770U (zh) |
-
2023
- 2023-03-17 CN CN202320590338.1U patent/CN219365770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EP2385184B1 (en) | Skylight with operator for vertical opening movement | |
CN219365770U (zh) | 一种手动开窗装置 | |
CN113500901B (zh) | 驾驶室及作业机械 | |
CN209761226U (zh) | 一种多连杆机构 | |
CN201318091Y (zh) | 使窗户达到易清洁和安全效果的滑撑铰链 | |
CN212249782U (zh) | 蜂巢帘控制装置 | |
CN212656748U (zh) | 一种机械遮阳装置 | |
CN217439870U (zh) | 一种升降式密闭人防门 | |
KR101805822B1 (ko) | 슬라이딩 도어 어셈블리 | |
CN113445675A (zh) | 一种用于机房的自动复位天窗 | |
CN210508853U (zh) | 一种窗式自然进风机构 | |
CN103243996B (zh) | 辅助开门装置、风门及通风系统 | |
CN219826602U (zh) | 一种多向开合式门窗 | |
CN207228879U (zh) | 一种便于全面打开窗户的开窗机构 | |
CN217478419U (zh) | 一种纵向移动阻挡装置 | |
CN110359804B (zh) | 一种超大角度翻窗机械联动开启结构 | |
CN202441410U (zh) | 辅助开门装置、风门及通风系统 | |
CN205591750U (zh) | 内藏式电动直顶升降活门 | |
CN216377070U (zh) | 爬梯联动天窗开合结构及施工升降机吊笼 | |
CN221742405U (zh) | 组合式铝合金门窗 | |
CN113666231B (zh) | 爬梯联动天窗开合结构及施工升降机吊笼 | |
CN219961086U (zh) | 新型办公室用控制终端设备 | |
CN216920234U (zh) | 一种具有防护功能的双向止水铸铁闸门 | |
CN112211540B (zh) | 风量感应式玻璃窗防护装置 | |
CN218642229U (zh) | 一种轻量化电梯旁开门门头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