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350584U - 极耳、电池及电动交通工具 - Google Patents

极耳、电池及电动交通工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350584U
CN219350584U CN202223416917.9U CN202223416917U CN219350584U CN 219350584 U CN219350584 U CN 219350584U CN 202223416917 U CN202223416917 U CN 202223416917U CN 219350584 U CN219350584 U CN 21935058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elding
tab
lead
utility
mod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416917.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焱
华菲
项英杰
周国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crovast Power Systems Hu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crovast Power Systems Hu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crovast Power Systems Hu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crovast Power Systems Hu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416917.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35058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35058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35058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onnection Of Batteries Or Termin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极耳、电池及电动交通工具。极耳包括引出部和与引出部连接的焊接部,引出部被配置为能够与汇流排连接,焊接部为沿第一方向独立布置的至少两个,焊接部被配置为能够与空箔区焊接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极耳在多段式焊接过程中易出现焊印撕裂的问题。

Description

极耳、电池及电动交通工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软包锂电池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极耳、电池及电动交通工具。
背景技术
高倍率是锂电池的优异性能之一,其倍率大小与极耳焊接于极片空箔区(即用于连接极片与汇流排的假极耳)的焊印总宽成相关。因此,宽极耳的焊接是目前的一种趋势。
锂电池极耳焊接使用超声焊工艺,当焊接宽度过宽时(超过30mm),焊头和焊座的平行度难以保证,导致焊印一端过焊,一端虚焊。
现有技术中,为了改善以上问题,一般会采用多段式焊接,比如两段式焊接。多段式焊接是将一段较宽的焊印分为多段并依次焊接。但是,在后焊接时会出现在先焊接的焊印因为震动拉扯而撕裂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极耳、电池及电动交通工具,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极耳在多段式焊接过程中易出现焊印撕裂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极耳,包括引出部和与引出部连接的焊接部,引出部被配置为能够与汇流排连接,焊接部为沿第一方向独立布置的至少两个,焊接部被配置为能够与空箔区焊接连接。极片通常由集流体涂覆活性材料制备而成,集流体涂覆活性材料的区域通常称作活性材料区,集流体未涂覆活性材料的区域即空箔区。
进一步地,引出部和与其所连接的焊接部构成子极耳;引出部为一个,至少有两个焊接部连接于同一引出部;
或者,引出部为沿第一方向独立布置的至少两个,各引出部各自连接有一个焊接部;
或者,引出部为沿第一方向独立布置的至少两个,至少有两个焊接部连接于同一引出部。
进一步地,相邻两个子极耳之间沿第一方向具有间距t1,和/或连接于同一引出部的相邻两个焊接部之间沿第一方向具有间隔距离t2
进一步地,焊接部包含远离引出部的第一端,引出部包含远离焊接部的第二端;自第一端至第二端,间隔距离t1为一个固定值或逐渐减小,和/或间隔距离t2为一个固定值或逐渐减小。
进一步地,相邻两个子极耳的彼此靠近的两个端面为弧形面或者平面,和/或连接于同一引出部的相邻两个焊接部的彼此靠近的两个端面为弧形面或者平面。
进一步地,相邻两个子极耳之间的间隔,和/或连接于同一引出部的相邻两个焊接部之间的间隔在垂直于极耳的厚度方向上的截面的形状为矩形或者梯形或者V型或者U型。
进一步地,第一端的宽度为T,宽度T为第一端在第一方向上的长度,各第一端的宽度T相同,相邻两个第一端之间在第一方向上的间距t满足:0mm<t≤0.1T。
进一步地,第一端的宽度为T,宽度T为第一端在第一方向上的长度,第一端的宽度T大于或等于5mm,且小于或等于50mm。
进一步地,第一端的宽度T大于或等于10mm,且小于或等于30mm。
进一步地,引出部与其所连接的焊接部一体成型设置。
进一步地,极耳还包括连接于子极耳的极耳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池,包括如上述的极耳,极耳为正极耳和/或负极耳。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动交通工具,包括如上述的电池。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通过将极耳上用于焊接极片的端部沿第一方向划分为至少两个部分(至少两个焊接部),在多段式焊接的过程中,由于多个焊接部为独立设置的,可以使各焊接部先后分开与极片焊接,使各焊接部的焊接过程互不干扰,这样,可以缓解在后焊接导致的振动对在先焊接的焊印的影响,避免在先焊接的焊印容易撕裂的问题,从而提高焊接效果。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极耳的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极耳的实施例一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极耳的实施例一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极耳的实施例一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极耳的实施例一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极耳的实施例一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7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极耳的实施例一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8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极耳的实施例一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9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极耳的实施例一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10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极耳的实施例一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1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极耳的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1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极耳的实施例二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1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极耳的实施例二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1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极耳的实施例二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15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极耳的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图16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极耳焊接于裸电芯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焊接部;11、第一端;2、引出部;21、第二端;3、正极耳;4、负极耳;5、子极耳;6、极耳胶。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至图16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极耳。极耳包括引出部2和与引出部2连接的焊接部1,引出部2被配置为能够与汇流排连接,焊接部1为沿第一方向独立布置的至少两个,焊接部1被配置为能够与空箔区焊接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将极耳上用于焊接极片的端部沿第一方向分隔为至少两个部分(即至少两个焊接部1),在多段式焊接的过程中,由于多个焊接部1为独立设置的,可以使各焊接部1先后分开与极片焊接,使各焊接部1的焊接过程互不干扰,这样,在后续的焊接过程中,可以缓解在后焊接导致的振动对在先焊接的焊印的影响,避免在先焊接的焊印容易撕裂的问题,从而提高焊接效果。
优选地,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焊接部1的数量为两个。
如图10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焊接部1的数量可以为三个或三个以上。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引出部2用于与汇流排焊接,焊接部1用于通过超声焊与极片的空箔区焊接。焊接时将各焊接部1分别焊接于极片的空箔区。其中,各焊接部1的焊接顺序不受限制。
具体地,如图2和图16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极耳的焊接部1分为左右两部分,在进行分段式焊接时,先焊接左边的焊接部1,再焊接右边的焊接部1,或者,先焊接右边的焊接部1,再焊接左边的焊接部1,因极耳上用于焊接空箔区的端部分为两个焊接部1,两个焊接部1是左右分开的,这样,在焊接第二个焊接部1时,可以缓解对第一个焊接部1处的焊印的影响,避免第一个焊接部1处的焊印容易撕裂的问题,从而提高焊接效果。
如图1至图16,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引出部2为一个,各焊接部1均连接于引出部2;或者,引出部2为沿第一方向独立布置的至少两个,各引出部2各自连接有一个焊接部1或至少有两个焊接部1连接于同一引出部2,引出部2与其所连接的焊接部1构成子极耳5。
相邻两个子极耳5的彼此靠近的两个端面为弧形面或者平面,和/或连接于同一引出部2的相邻两个焊接部1的彼此靠近的两个端面为弧形面或者平面。上述结构简单,便于加工。
需要说明的是,如图14和图15所示,相邻两个子极耳5分别为第一子极耳和第二子极耳,其中,相邻两个子极耳5的彼此靠近的两个端面是指,第一子极耳的朝向第二子极耳的第一端面a,第二子极耳的朝向第一子极耳的第二端面b。
需要说明的是,如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连接于同一引出部2的相邻两个焊接部1分别为第一子焊接部和第二子焊接部,其中,连接于同一引出部2的相邻两个焊接部1的彼此靠近的两个端面是指,第一子焊接部的朝向第二子焊接部的第三端面c,第二子焊接部的朝向第一子焊接部的第四端面d。
如图2、图5、图9、图10、图11和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相邻两个子极耳5之间的间隔在垂直于极耳的厚度方向上的截面的形状为矩形,和/或连接于同一引出部2的相邻两个焊接部1之间的间隔在垂直于极耳的厚度方向上的截面的形状为矩形。
如图1、图7和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相邻两个子极耳5之间的间隔,和/或连接于同一引出部2的相邻两个焊接部1之间的间隔在垂直于极耳的厚度方向上的截面的形状为梯形。
如图4、图8和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相邻两个子极耳5之间的间隔在垂直于极耳的厚度方向上的截面的形状为V型,和/或连接于同一引出部2的相邻两个焊接部1之间的间隔在垂直于极耳的厚度方向上的截面的形状为V型。
如图3、图6和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相邻两个子极耳5之间的间隔在垂直于极耳的厚度方向上的截面的形状为U型,和/或连接于同一引出部2的相邻两个焊接部1之间的间隔在垂直于极耳的厚度方向上的截面的形状为U型。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引出部2包含远离焊接部1的第二端21,汇流排连接于引出部2的靠近第二端21处,焊接部1包含远离引出部2的第一端11,空箔区连接于焊接部1的靠近第一端11处;第一端11的宽度为T,宽度T为第一端11在第一方向上的长度,各第一端11的宽度T相同,相邻两个第一端11之间在第一方向上的间距t满足:0mm<t≤0.1T。
上述技术方案中,一方面,间隔t为对极耳裁剪形成,上述间距范围可以避免对极耳端部进行过多地裁剪,从而可以避免极耳材料的浪费;另一方面,空箔区与焊接部1的靠近第一端11处连接,上述间距范围可以在极耳宽度和焊接部1数量确定的情况下,避免各第一端11宽度过小而影响焊接强度的问题。
具体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第一端11的宽度为T,宽度T为第一端11在第一方向上的长度,第一端11的宽度T大于或等于5mm,且小于或等于50mm。这样,可以使第一端11具有足够宽的宽度,以使极耳具有足够的过流能力,还可以避免因第一端11的宽度过宽而导致出现虚焊或焊印不均的问题。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第一端11的宽度T大于或等于10mm,且小于或等于30mm。
如图9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多个第一端11的宽度相同。
如图10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多个第一端11的宽度可以不同。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相邻两个第一端11在第一方向上的间距t为1mm-3mm或者0.5mm-5mm。
如图1至图16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引出部2与其所连接的焊接部1一体成型设置。这样,结构简单,便于加工。
如图1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极耳还包括连接于子极耳5的极耳胶6。当极耳包含多个子极耳5,多个子极耳5先通过极耳胶6连接后再一一与空箔区或汇流排连接,如此,可以避免焊接时需要一一获取并定位各子极耳5的情况,以提高焊接效率。
进一步地,极耳通过极耳胶6连接铝塑膜。
具体地,如图1至图16,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引出部2和其所连接的焊接部1为一体结构。
实施例一
图1至图10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的极耳的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中,极耳包含一个引出部2和多个焊接部1,各焊接部1均连接于该引出部2。
通过上述设置,极耳通过多个焊接部1与空箔区连接,在多段式焊接的过程中,多个焊接部1先后分开与极片焊接,这样,可以缓解在后焊接导致的振动对在先焊接的焊印的影响,避免在先焊接的焊印容易撕裂的问题,从而提高焊接效果。且上述实施例中,引出部2为一个,极耳通过一个引出部2与汇流排焊接,由此,无需对引出部2进行裁剪。
如图1至图10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中,连接于同一引出部2的相邻两个焊接部1之间沿第一方向具有间隔距离t2
通过上述设置,在多段式焊接的过程中,将至少两个焊接部1先后分开与极片焊接时,相邻两个焊接部1之间具有间隔距离t2,可以留出操作空间,使多个焊接部1的焊接过程互不干扰,这样,在后续的焊接过程中,不仅可以避免出现振动拉扯前一段的焊印而导致前一段焊印撕裂的问题,而且还可以避免后续焊接的焊头压在前一段焊印上,以避免重复焊接。
具体地,如图1至图10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中,自第一端11至第二端21,间隔距离t2可以为一个固定值或间隔距离t2逐渐减小。
实施例二
图11至图1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极耳的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与上述实施例一不同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中,极耳包含沿第一方向独立布置的至少两个引出部2,各引出部2各自连接有一个焊接部1,引出部2和与其所连接的焊接部1构成子极耳5。
通过上述设置,在电池模组中,使相邻两个子极耳5独立设置,一方面,可以使相邻两个焊接部1独立设置,以使相邻两个焊接部1的焊接过程互不干扰,在后一个焊接部1焊接的过程中,可以避免出现振动拉扯前一段的焊印而导致前一段焊印撕裂的问题;另一方面,可以使相邻两个引出部2独立设置,这样,相邻两个引出部2可以分别向不同的方向弯折(即沿垂直于图14纸面的方向向里或向外弯折),从而能够使相邻两个引出部2分别与不同的汇流排焊接,便于电池的串并联。
如图11至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中,相邻两个子极耳5之间沿第一方向具有间距t1
通过上述设置,可以使相邻两个子极耳5间隔设置,便于分别对多个引出部2进行弯折,还可以使多个焊接部1也间隔设置,这样,在后续的焊接过程中,不仅可以避免出现振动拉扯前一段的焊印而导致前一段焊印撕裂的问题,而且还可以避免后续焊接的焊头压在前一段焊印上,以避免重复焊接的问题。
如图11至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中,自第一端11至第二端21,间隔距离t1为一个固定值或逐渐减小。这样,可以使相邻两个焊接部1间隔设置,从而可以使相邻两个焊接部1的焊接过程互不干扰,在后一个焊接部1焊接的过程中,可以避免出现振动拉扯前一段的焊印而导致前一段焊印撕裂的问题。
实施例三
图15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极耳的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三中,极耳包含沿第一方向独立布置的两个引出部2,至少有两个焊接部1连接于同一引出部2,且引出部2和与其所连接的焊接部1构成子极耳5。
通过上述设置,一方面,可以使相邻两个焊接部1独立设置,以使相邻两个焊接部1的焊接过程互不干扰,在后一个焊接部1焊接的过程中,可以避免出现振动拉扯前一段的焊印而导致前一段焊印撕裂的问题;另一方面,可以使相邻两个引出部2独立设置,这样,相邻两个引出部2可以分别向不同的方向弯折(即沿垂直于图15纸面的方向向里或向外弯折),从而能够使相邻两个引出部2分别与不同的汇流排焊接,便于电池的串并联。
如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三中,相邻两个子极耳5之间沿第一方向具有间距t1,且连接于同一引出部2的相邻两个焊接部1之间沿第一方向具有间隔距离t2
通过上述设置,在多段式焊接的过程中,可以使多个焊接部1间隔设置,这样,多个焊接部1的焊接过程互不干扰,在后续的焊接过程中,不仅可以避免出现振动拉扯前一段的焊印而导致前一段焊印撕裂的问题,而且还可以避免后续焊接的焊头压在前一段焊印上,以避免重复焊接。
如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三中,自第一端11至第二端21,间隔距离t1为一个固定值或逐渐减小,且间隔距离t2为一个固定值或逐渐减小。这样,可以使相邻两个焊接部1间隔设置,从而可以使相邻两个焊接部1的焊接过程互不干扰,在后一个焊接部1焊接的过程中,可以避免出现振动拉扯前一段的焊印而导致前一段焊印撕裂的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自第一端11至第二端21,当间隔距离t1为固定值时,连接于同一引出部2的相邻两个焊接部1之间的间隔距离t2可以为固定值,也可以逐渐减小;同样地,自第一端11至第二端21,当间隔距离t1逐渐减小时,连接于同一引出部2的相邻两个焊接部1之间的间隔距离t2可以为固定值,也可以逐渐减小。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包括如上述的极耳,极耳为正极耳3和/或负极耳4。
如图16所示,具体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电池由正、负极片和隔膜叠片构成裸电芯并与正极耳3以及负极耳4焊接形成。正、负极片上具有空箔区,叠片后正极片的空箔区与正极耳3焊接,负极片的空箔区与负极耳4焊接。
上述电池具有上述极耳的全部优点,此处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动交通工具,包括如上述的电池。
上述电动交通工具具有上述电池的全部优点,此处不再赘述。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通过将极耳上用于焊接极片的端部沿第一方向分为至少两个部分(即至少两个焊接部),在多段式焊接的过程中,由于多个焊接部为独立设置的,可以使各焊接部先后分开与极片焊接,使各焊接部的焊接过程互不干扰,这样,可以缓解在后焊接导致的振动对在先焊接的焊印的影响,避免在先焊接的焊印容易撕裂的问题,从而提高焊接效果。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1)

1.一种极耳,其特征在于,包括引出部(2)和与所述引出部(2)连接的焊接部(1),所述引出部(2)被配置为能够与汇流排连接,所述焊接部(1)为沿第一方向独立布置的至少两个,所述焊接部(1)被配置为能够与空箔区焊接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耳,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出部(2)和与其所连接的焊接部(1)构成子极耳(5);所述引出部(2)为一个,至少有两个焊接部(1)连接于同一所述引出部(2);
或者,所述引出部(2)为沿第一方向独立布置的至少两个,各所述引出部(2)各自连接有一个所述焊接部(1);
或者,所述引出部(2)为沿第一方向独立布置的至少两个,至少有两个所述焊接部(1)连接于同一所述引出部(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极耳,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子极耳(5)之间沿第一方向具有间距t1,和/或,连接于同一所述引出部(2)的相邻两个所述焊接部(1)之间沿第一方向具有间隔距离t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极耳,其特征在于,所述焊接部(1)包含远离所述引出部(2)的第一端(11),所述引出部(2)包含远离所述焊接部(1)的第二端(21);自所述第一端(11)至所述第二端(21),所述间隔距离t1为一个固定值或逐渐减小,和/或,所述间隔距离t2为一个固定值或逐渐减小。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极耳,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子极耳(5)的彼此靠近的两个端面为弧形面或者平面,和/或,连接于同一所述引出部(2)的相邻两个所述焊接部(1)的彼此靠近的两个端面为弧形面或者平面。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极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11)的宽度为T,所述宽度T为所述第一端(11)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长度,各所述第一端(11)的宽度T相同,相邻两个所述第一端(11)之间在第一方向上的间距t满足:0mm<t≤0.1T。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极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11)的宽度为T,所述宽度T为所述第一端(11)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长度,所述第一端(11)的宽度T大于或等于5mm,且小于或等于50mm。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极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11)的宽度T大于或等于10mm,且小于或等于30mm。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极耳,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出部(2)与其所连接的所述焊接部(1)一体成型设置。
10.一种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极耳,所述极耳为正极耳(3)和/或负极耳(4)。
11.一种电动交通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池。
CN202223416917.9U 2022-12-20 2022-12-20 极耳、电池及电动交通工具 Active CN21935058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416917.9U CN219350584U (zh) 2022-12-20 2022-12-20 极耳、电池及电动交通工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416917.9U CN219350584U (zh) 2022-12-20 2022-12-20 极耳、电池及电动交通工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350584U true CN219350584U (zh) 2023-07-14

Family

ID=870999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416917.9U Active CN219350584U (zh) 2022-12-20 2022-12-20 极耳、电池及电动交通工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35058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846932B2 (ja) 結合部で電極タブの大きさが同一の電極組立体を有する電気化学セルの製造方法
CN106025119B (zh) 方形二次电池
JP5691959B2 (ja) 二次電池用電極組立体及び二次電池並びに車両
JP2012069268A (ja) 電池及び電池の超音波接合方法
JP2017084695A (ja) 角形二次電池の製造方法
CN111509180B (zh) 一种极耳导通的锂电池电芯
CN215600511U (zh) 一种电池和电池组
JP2012190697A (ja) 電池
JP2013243083A (ja) 蓄電装置及び二次電池
CN219350584U (zh) 极耳、电池及电动交通工具
JP2002279961A (ja) 密閉形電池
JP4134521B2 (ja) 密閉形電池
JP6641842B2 (ja) 角形二次電池
JP2011086505A (ja) 積層型電池用電極材および積層型電池
JP6364757B2 (ja) 蓄電デバイス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217035906U (zh) 电芯及其极片以及电池包
CN219959042U (zh) 极片、电池及电动交通工具
CN214957264U (zh) 一种电芯及电池
WO2022233050A1 (zh) 电极组件、电池、装置及电极组件的制造方法
JP2023514181A (ja) 改善された電極リード接続構造を有するバッテリーモジュール、それを含むバッテリーパック及び自動車
JP2013105623A (ja) 二次電池用電極及び二次電池並びに車両
WO2020129998A1 (ja) 二次電池用の電極板及びそれを用いた二次電池
CN220106825U (zh) 电池
CN221614140U (zh) 电芯及电池
CN117525619B (zh) 一种卷芯及电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