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322837U - 一种具有散热结构的机壳及焊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散热结构的机壳及焊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9322837U CN219322837U CN202223156982.2U CN202223156982U CN219322837U CN 219322837 U CN219322837 U CN 219322837U CN 202223156982 U CN202223156982 U CN 202223156982U CN 219322837 U CN219322837 U CN 21932283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eat dissipation
- accommodating cavity
- shell
- heat
- hous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散热结构的机壳及焊机,包括:壳体、第一散热模块、第一风机和第二风机;所述壳体内具有密闭的第一容纳腔和第二容纳腔;第一散热模块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壳体内,其包括外壳和多个散热管芯,所述散热管芯横穿所述外壳,并和所述外壳密闭连接;所述散热管芯的内腔连通所述第一容纳腔,所述壳体开设有连通所述第一容纳腔的第一进风口和第一出风口;所述外壳开设有连通所述第二容纳腔的第二进风口和第二出风口;第一风机设置在所述第一容纳腔内;第二风机设置在所述第二容纳腔内。本实用新型具有内外双循环的散热结构,封闭式内循环风道无灰尘进入,与外界隔绝,保证发热元件的洁净度,延长产品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焊机及其散热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散热结构的机壳及焊机。
背景技术
焊机内含变压器、电抗器、电路板等发热元件,正常工作时热耗非常高,尤其是长时间大电流负载时,这些发热元件温度会急剧升高,机壳内的空气温度也会随之升高,发热元件本身以及机壳内的其它电子元器件会极不稳定,严重时甚至会烧毁。
目前焊机主机箱常规散热方式为:发热元件紧贴在铝型材基板上,热量从模块传递到导热基板,接着通过导热基板传递至型材翅片上,然后风扇强迫风冷翅片,所有热量通过传导、对流,散发至机壳内,最后通过机壳壁上的百叶窗排至大气中。机壳内部通过百叶窗直接与大气连通,在长时间的使用下,敞开式散热结构会导致散热翅片及其他元器件极易积累灰尘,一段时间之后散热器的散热效果逐渐变差,将导致其他相应元器件的温度升高,这不仅会烧毁模块,也会大幅降低机壳内电子元器件的使用寿命。而且散热结构拆装清洁困难,导致散热器翅片表面散热变差,使得模块的温度相应升高,大幅降低电子元器件的使用寿命,同时也降低产品可靠性。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相关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首个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具有散热结构的机壳,该机壳具有内外双循环的散热结构,封闭式内循环风道无灰尘进入,与外界隔绝,保证发热元件的洁净度,延长产品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焊机,具有上述机壳,可保持良好的散热环境利于长期使用。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散热结构的机壳,包括:
壳体,具有密闭的第一容纳腔和第二容纳腔;
第一散热模块,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壳体内,其包括外壳和多个散热管芯,所述散热管芯横穿所述外壳,并和所述外壳密闭连接;所述散热管芯的内腔连通所述第一容纳腔,所述壳体开设有连通所述第一容纳腔的第一进风口和第一出风口;所述外壳开设有连通所述第二容纳腔的第二进风口和第二出风口;
第一风机,设置在所述第一容纳腔内;
第二风机,设置在所述第二容纳腔内。
进一步的,所述外壳包括固定板和罩壳,所述固定板设置在所述壳体内,并在所述壳体内分隔出所述第一容纳腔和所述第二容纳腔,所述第二进风口和所述第二出风口开设在所述固定板上,所述罩壳拆卸地安装在所述固定板上,所述散热管芯横穿所述罩壳,并和所述罩壳密闭连接。
进一步的,还包括第二散热模块,所述第二散热模块设置在所述壳体内,并位于所述第一散热模块的一侧。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散热模块包括散热基板,所述散热基板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散热基板一侧面位于所述第一容纳腔内,另一侧面位于所述第二容纳腔内。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散热模块还包括多个翅片,多个翅片间隔设置并固定在所述散热基板位于所述第一容纳腔的一侧面。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容纳腔和所述第二容纳腔分隔在所述壳体内的左右两侧,所述翅片和散热管芯上下间隔设置所述第一容纳腔内,所述第一进风口和所述第一出风口开设在所述壳体的同一侧。
进一步的,还包括导流板,导流板设置在所述翅片和散热管芯远离所述第一进风口的一侧。
进一步的,还包括隔热板,多个所述隔热板设置在所述第二容纳腔内,并在所述第二容纳腔内分隔出低温区和高温区;所述第二进风口位于所述高温区内,所述第二出风口位于所述低温区内,所述隔热板开设有连通所述高温区和所述低温区的通孔。
一种焊机,包括上述的机壳,还包括电路板、电抗器和变压器,所述电路板位于低温区,并设置在所述散热基板上,所述电抗器和所述变压器位于高温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在所述壳体内具有密封的所述第一容纳腔和所述第二容纳腔,所述第一容纳腔和所述第二容纳腔之间设置所述第一散热模块,所述第一容纳腔连通所述壳体外部,发热元件设置在所述第二容纳腔内,通过所述散热管芯的管壁对所述第一容纳腔和所述第二容纳腔的空气进行换热,以形成内外双循环的散热结构;其具有以下有点:
(1)内循环风道对发热元件置进行散热,确保发热元件始终处在封闭空间,无灰尘进入在保证对其散热效果的同时,发热元件干净不积灰尘,确认发热元件正常的使用寿命;
(2)所述第一散热模块可拆卸安装,在长时间的使用后,可以定期拆下,喷枪冲洗所述散热管芯内的灰尘,避免灰尘堆积对散热效果造成影响;
(3)多个所述散热管芯的设置可增大换热面积提高换热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机壳的示意图(不含盖板);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机壳另一视角的示意图(不含盖板);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机壳的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第二散热模块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第一散热模块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1、壳体;101、低温区;102、高温区;2、第一散热模块;21、固定板;22、罩壳;23、散热管芯;3、第二散热模块;31、散热基板;32、翅片;4、第一风机;5、第二风机;6、导流板;7、隔热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便于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结构、特征以及功效等,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应注意的是,图中示出的特征不是必须按照比例绘制。此外,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除非另外定义,本公开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公开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公开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上”、“下”、“左”、“右”、“前”、“后”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如图1-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具有散热结构的机壳,该机壳包括壳体1和盖板,所述壳体1呈长方体,两个所述盖板密闭封盖所述机壳1的两侧,所述壳体1内具有密闭的第一容纳腔和第二容纳腔;该机壳还包括第一散热模块2,所述第一散热模块2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壳体1内,并位于所述第一容纳腔和所述第二容纳腔之间,所述第一散热模块2包括外壳和多个散热管芯23,所述散热管芯23为铝合金空心管,多个所述散热管芯23呈阵列设置,所述散热管芯23横穿所述外壳,并和所述外壳密闭连接;
所述散热管芯23的内腔连通所述第一容纳腔,所述壳体1开设有连通所述第一容纳腔的第一进风口和第一出风口,所述壳体1外的冷空气从所述第一进风口进入所述第一容纳腔,并经过所述散热管芯23的内腔,再从所述第一出风口流出,以形成外循环风道;
发热元件设置在所述第二容纳腔内,所述外壳开设有连通所述第二容纳腔的第二进风口和第二出风口,第二容纳腔内的热空气通过所述第二进风口所述外壳,并通过所述散热管芯23的管壁和所述散热管芯23的内腔中的冷空气换热,再从所述第二出风口流至所述第二容纳腔,以形成内循环风道。
在所述壳体1内具有密封的所述第一容纳腔和所述第二容纳腔,所述第一容纳腔和所述第二容纳腔之间设置所述第一散热模块2,所述第一容纳腔连通所述壳体1外部,发热元件设置在所述第二容纳腔内,通过所述散热管芯23的管壁对所述第一容纳腔和所述第二容纳腔的空气进行换热,以形成内外双循环的散热结构;其具有以下有点:
(1)内循环风道对发热元件置进行散热,确保发热元件始终处在封闭空间,无灰尘进入在保证对其散热效果的同时,发热元件干净不积灰尘,确认发热元件正常的使用寿命;
(2)所述第一散热模块2可拆卸安装,在长时间的使用后,可以定期拆下,喷枪冲洗所述散热管芯23内的灰尘,避免灰尘堆积对散热效果造成影响;
(3)多个所述散热管芯23的设置可增大换热面积提高换热效率。
如图2、3、5所示,进一步的,所述外壳包括固定板21和罩壳22,所述固定板21设置在所述壳体1内,并在所述壳体1内分隔出所述第一容纳腔和所述第二容纳腔,所述第二进风口和所述第二出风口开设在所述固定板21上,所述罩壳22具有开口,所述罩壳22具有开口的一侧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固定板21上,所述散热管芯23横穿所述罩壳22,并和所述罩壳22密闭连接;如此,以便于在长时间使用后,可将所述罩壳22从所述固定板21上拆卸下来,以对散热管芯23内的灰尘进行冲洗。
如图1、3、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该机壳还包括第二散热模块3,所述第二散热模块3设置在所述壳体1内,并位于所述第一散热模块2的一侧;所述第二散热模块3包括散热基板31,所述散热基板31为铝合金板,所述散热基板31设置在所述壳体1内,所述散热基板31和所述固定板21在同一平面上,且所述散热基板31和所述固定板21一侧密闭连接,以共同分隔出所述第一容纳腔和所述第二容纳腔。
所述散热基板31一侧面位于所述第一容纳腔内,另一侧面位于所述第二容纳腔内,发热元件设置在所述散热基板31上;发热元件直接接触所述散热基板31,可直接通过所述散热基板31和所述第一容纳腔内的冷空气换热,实现散热;通过在所述壳体1内设置第二散热模块3,形成双散热结构,可实现机壳内的发热元件高效散热,可满足具有更高要求的机体中。
如图1、3、4所示,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散热模块3还包括多个翅片32,所述翅片32为铝合金材质,多个翅片32间隔设置并固定在所述散热基板31位于所述第一容纳腔的一侧面;如此,以增加所述第二散热模块3的散热面积利于提高散热效率;优选的,所述散热基板31和所述翅片32为一体成型结构。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该机壳还包括第一风机4,所述第一风机4为离心风扇,所述第一风机4设置在所述第一容纳腔内,所述第一风机4用于促进所述外循环风道的空气在所述第一容纳腔内流动,以提高换热效率。
如图1所示,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容纳腔和所述第二容纳腔分隔在所述壳体1内的左右两侧,所述翅片32和散热管芯23上下间隔设置所述第一容纳腔内,所述第一进风口和所述第一出风口开设在所述壳体1的同一侧,使所述外循环风道呈U字型,如此,可以整合所述壳体1的空间。
如图1所示,进一步的,所述翅片32和散热管芯23远离所述进风口的一侧设有导流板6,所述导流板6呈U字型,用于引导第一风道的空气转向,以免第一风道内的空气产生扰流,提高空气流动的稳定性。
所述第一风机4设置在所述翅片32和所述导流板6之间。
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该机壳还包括第二风机5,所述第二风机5为离心风扇,所述第二风机5设置在所述第二容纳腔内,所述第二风机5用于促进所述内循环风道的空气在所述第二容纳腔内流动,以提高换热效率。
如图2、3所示,进一步的,所述壳体1在所述第二容纳腔内设有隔热板7,多个所述隔热板7在所述第二容纳腔内分隔出低温区101和高温区102,所述低温区101位于所述散热基板31一侧的空间位置上,所述高温区102位于所述固定板21的空间位置上;所述第二进风口位于所述高温区102内,所述第二出风口位于所述低温区101内,所述隔热板7开设有连通所述高温区102和所述低温区101的通孔;具体的,冷空气从所述第二出风口流出至低温区101,再通过所述通孔进入高温区102,再进入所述第二进风口换热;如此,在应对具有多种发热元件的设备时,可根据每个发热元件的发热参数、以及工作环境的要求,将发热元件对应设置在所述低温区101和所述高温区102,以满足不同发热发热元件的工作环境需求。
所述第二封机设置在所述高温区102内。
如图1-2所示,在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焊机,包括上述的机壳,还包括电路板、电抗器和变压器,所述电路板位于低温区101,并设置在所述散热基板31上,所述电抗器和所述变压器位于高温区102;如此,在应对具有多种发热元件的设备时,可根据每个发热元件的发热参数、以及工作环境的要求。
具体的,冷空气先从所述第二出风口流出至低温区101,和所述散热基板31共同对所述电路板散热,空气再通过所述通孔进入高温区102对所述电抗器和所述变压器散热,最后进入所述第二进风口换热;由于所述电抗器和所述变压器在工作时产生的热量较大,其设置在高温区102,可以和所述电路板分隔,以免所述电抗器和所述变压器在工作时产生较高的热量对所述电路板产生影响。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具有散热结构的机壳,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1),具有密闭的第一容纳腔和第二容纳腔;
第一散热模块(2),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壳体(1)内,其包括外壳和多个散热管芯(23),所述散热管芯(23)横穿所述外壳,并和所述外壳密闭连接;所述散热管芯(23)的内腔连通所述第一容纳腔,所述壳体(1)开设有连通所述第一容纳腔的第一进风口和第一出风口;所述外壳开设有连通所述第二容纳腔的第二进风口和第二出风口;
第一风机(4),设置在所述第一容纳腔内;
第二风机(5),设置在所述第二容纳腔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散热结构的机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包括固定板(21)和罩壳(22),所述固定板(21)设置在所述壳体(1)内,并在所述壳体(1)内分隔出所述第一容纳腔和所述第二容纳腔,所述第二进风口和所述第二出风口开设在所述固定板(21)上,所述罩壳(22)拆卸地安装在所述固定板(21)上,所述散热管芯(23)横穿所述罩壳(22),并和所述罩壳(22)密闭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散热结构的机壳,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散热模块(3),所述第二散热模块(3)设置在所述壳体(1)内,并位于所述第一散热模块(2)的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具有散热结构的机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散热模块(3)包括散热基板(31),所述散热基板(31)设置在所述壳体(1)内,所述散热基板(31)一侧面位于所述第一容纳腔内,另一侧面位于所述第二容纳腔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具有散热结构的机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散热模块(3)还包括多个翅片(32),多个翅片(32)间隔设置并固定在所述散热基板(31)位于所述第一容纳腔的一侧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具有散热结构的机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容纳腔和所述第二容纳腔分隔在所述壳体(1)内的左右两侧,所述翅片(32)和散热管芯(23)上下间隔设置所述第一容纳腔内,所述第一进风口和所述第一出风口开设在所述壳体(1)的同一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具有散热结构的机壳,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流板(6),导流板(6)设置在所述翅片(32)和散热管芯(23)远离所述第一进风口的一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具有散热结构的机壳,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隔热板(7),多个所述隔热板(7)设置在所述第二容纳腔内,并在所述第二容纳腔内分隔出低温区(101)和高温区(102);所述第二进风口位于所述高温区(102)内,所述第二出风口位于所述低温区(101)内,所述隔热板(7)开设有连通所述高温区(102)和所述低温区(101)的通孔。
9.一种焊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机壳,还包括电路板、电抗器和变压器,所述电路板位于低温区(101),并设置在所述散热基板(31)上,所述电抗器和所述变压器位于高温区(102)。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3156982.2U CN219322837U (zh) | 2022-11-28 | 2022-11-28 | 一种具有散热结构的机壳及焊机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3156982.2U CN219322837U (zh) | 2022-11-28 | 2022-11-28 | 一种具有散热结构的机壳及焊机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9322837U true CN219322837U (zh) | 2023-07-07 |
Family
ID=870295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3156982.2U Active CN219322837U (zh) | 2022-11-28 | 2022-11-28 | 一种具有散热结构的机壳及焊机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9322837U (zh) |
-
2022
- 2022-11-28 CN CN202223156982.2U patent/CN219322837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WO2022127746A1 (zh) | 机柜组件及换热器 | |
CN104812217A (zh) | 机柜和散热系统 | |
CN215301302U (zh) | 一种变频柜散热装置 | |
CN215412220U (zh) | 电控盒、空调外机及空调器 | |
CN219322837U (zh) | 一种具有散热结构的机壳及焊机 | |
CN220156945U (zh) | 散热组件、电控盒及空调器 | |
CN220528467U (zh) | 变流器、电气设备以及储能系统 | |
CN216960627U (zh) | 空调器的电器散热结构及空调器 | |
CN216391914U (zh) | 电力设备机柜 | |
CN215833751U (zh) | 散热箱及包含它的多媒体投影仪 | |
KR200179768Y1 (ko) | 열전냉각모듈을 이용한 제어반용 냉각장치 | |
CN113453512A (zh) | 一种变频柜散热装置及其散热方法 | |
CN100574591C (zh) | 热交换器 | |
CN222424448U (zh) | 一种电力电子设备及其散热系统 | |
CN219145951U (zh) | 一种机箱侧壁散热装置 | |
CN111366020A (zh) | 一种扩展水冷式热管散热器 | |
CN219536639U (zh) | 电力电子设备的散热结构、散热风道、电力电子设备 | |
CN219019389U (zh) | 一种电子设备用散热装置 | |
CN219106878U (zh) | 一种大功率液冷电气柜 | |
CN217240084U (zh) | 一种电源控制柜 | |
CN218888888U (zh) | 一种变频电源及其散热结构 | |
CN216391864U (zh) | 一种矿车用控制柜及矿车 | |
CN221200220U (zh) | 一种应用于投影仪的密封装置 | |
CN218183823U (zh) | 一种密鳍片水冷散热器 | |
CN213548105U (zh) | 一种户外设备的换热结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