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318656U - 燃气热水器的风冷燃烧室腔体、风冷燃烧系统及热水器 - Google Patents

燃气热水器的风冷燃烧室腔体、风冷燃烧系统及热水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318656U
CN219318656U CN202223363061.3U CN202223363061U CN219318656U CN 219318656 U CN219318656 U CN 219318656U CN 202223363061 U CN202223363061 U CN 202223363061U CN 219318656 U CN219318656 U CN 21931865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water heater
gas water
coaming
peripheral s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363061.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卢宇聪
李新学
李加杰
刘强
孙颖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Vanward New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Vanward New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Vanward New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Vanward New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363061.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31865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31865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31865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Landscapes

  • Details Of Fluid Heat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燃气热水器的风冷燃烧室腔体、燃气热水器的风冷燃烧系统及热水器。风冷燃烧室腔体包括:外围板、内围板以及阻隔件。外围板围设形成容纳空间,外围板具有连通容纳空间的进风孔内围板设置于容纳空间内,内围板与外围板之间具有风冷通道。内围板围设形成燃烧空间,内围板具有连通燃烧空间与风冷通道的出风孔。进风孔、出风孔分别位于风冷通道的顶部与底部。阻隔件设置于风冷通道内,阻隔件可降低由内围板传输至外围板的能量。通过设置阻隔件使热量不易由内围板传输至外围板,降低外围板的温度,进而降低外围板附近的零部件的工作环境温度,以提高燃气热水器的可靠性。阻隔件还可以对噪音进行阻隔,使热水器的结构功能更加完善。

Description

燃气热水器的风冷燃烧室腔体、风冷燃烧系统及热水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水器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燃气热水器的风冷燃烧室腔体、风冷燃烧系统及热水器。
背景技术
热水器是指通过物理原理,在一定时间内使冷水温度升高变成热水的一种装置。按照原理不同可分为电热水器、燃气热水器、太阳能热水器等。由于燃气热水器具有即开即用、占地面积较小等特点,燃气热水器应用较为广泛。
传统技术中,由于燃气热水器工作时燃烧室的温度提升较高,因此为了保证用户安全、燃气热水器正常工作以及延长燃气热水器使用寿命,厂商在燃气热水器内设置风冷装置,以便于使得燃烧室表面温升得到降低。
然而,目前的燃气热水器的风冷装置部分结构较为复杂且存在燃烧室表面温升仍较高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燃气热水器的风冷结构不够完善的问题,提供一种燃气热水器的风冷燃烧室腔体、风冷燃烧系统及燃气热水器。
一种燃气热水器的风冷燃烧室腔体,包括:
外围板,围设形成容纳空间,所述外围板具有进风孔,所述进风孔与所述容纳空间连通;
内围板,设置于所述容纳空间内,所述内围板与所述外围板之间具有风冷通道;所述内围板围设形成燃烧空间,所述内围板具有出风孔,所述出风孔用于连通所述燃烧空间与所述风冷通道;所述进风孔位于所述风冷通道的顶部,所述出风孔位于所述风冷通道的底部;
阻隔件,所述阻隔件设置于所述风冷通道内,所述阻隔件用于降低由所述内围板传输至所述外围板的能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阻隔件与所述外围板抵接;
或,所述阻隔件与所述内围板、所述外围板之间均具有空隙。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进风孔的数量为多个,且沿所述外围板周向间隔设置;所述出风孔的数量为多个,且沿所述内围板的周向间隔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阻隔件设置多个吸音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
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吸音孔之间的距离小于任意所述吸音孔的直径;
和/或,所述吸音孔的直径小于等于3mm;
和/或,所述吸音孔等距排列;
和/或,所述吸音孔贯通所述阻隔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沿高度方向,所述外围板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连接部、第一过渡部、第一主体部以及第二连接部;所述内围板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三连接部、第二过渡部、第二主体部以及第四连接部;
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三连接部相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四连接部相连接;所述第一过渡部与所述第二过渡部具有空隙,所述第一过渡部设置所述进风孔;所述第一主体部与所述第二主体部之间形成所述风冷通道;所述第二主体部设置所述出风孔;所述阻隔件设置于所述第一主体部与所述第二主体部之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围板包括多个首尾连接的外围侧板,至少一个所述外围侧板设置所述进风孔;所述内围板包括多个首尾连接的内围侧板,至少一个所述内围侧板设置所述出风孔;各所述外围侧板与对应的所述内围侧板连接,所述外围侧板与所述内围侧板形成风冷空间,各所述风冷空间连通形成所述风冷通道;各所述外围侧板与对应的内围侧板之间均设置至少部分阻隔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阻隔件为耐温吸音材质制成。
一种燃气热水器的风冷燃烧系统,包括燃烧器装置与上述的燃气热水器的风冷燃烧室腔体,所述燃烧器装置设置于所述燃烧空间内。
一种热水器,包括上述的燃气热水器的风冷燃烧系统。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燃气热水器的风冷燃烧室腔体、风冷燃烧系统及热水器,热水器在使用时,可燃气体在风冷燃烧室腔体内的燃烧空间点燃,燃烧过程中产生较多的热量。除了传输至热水器中的冷水,部分热量会由内围板传输至外围板。由于内围板与外围板之间形成了风冷通道,因此当热水器工作时风机运转,热水器的腔室内压会发生变化,可使得空气由风冷通道的顶部进入风冷通道内,并由风冷通道的底部进入燃烧空间。在该过程中,空气可以充分地与内围板以及外围板接触,有效增加对内围板、外围板的冷却效果。进入燃烧空间内的空气还可以作为补充助燃气体进行助燃,以便于可燃气体充分燃烧。通过设置阻隔件,可以使得热量不易由内围板传输至外围板,可减少散发到外围板的热量。外围板温度降低后,外围板附近的零部件的工作环境温度可以得到有效降低,进而,其结构简单易实现,在能够有效帮助降低燃气热水器的风冷燃烧室腔体的温升的同时,还可提高燃气热水的可靠性。
除此之外,阻隔件还可以对噪音进行阻隔,实现了对外围板阻热的同时,有效降低燃气热水器所产生的噪音,使其结构功能更加完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燃气热水器的风冷燃烧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剖面图。
图3为图1的另一方向的剖面图。
图4为图3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燃气热水器的风冷燃烧系统的A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又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燃气热水器的风冷燃烧系统的A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再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燃气热水器的风冷燃烧系统的A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8为图3中B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外围板;101、容纳空间;102、进风孔;103、风冷通道;1031、风冷空间;110、外围侧板;120、第一连接部;130、第一过渡部;140、第一主体部;150、第二连接部;
200、内围板;201、燃烧空间;202、出风孔;210、内围侧板;220、第三连接部;230、第二过渡部;240、第二主体部;250、第四连接部;
300、阻隔件;301、吸音孔;
400、燃烧器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热水器,其包括燃气热水器的风冷燃烧系统。在一些实施例中,热水器可以为强抽型热水器。燃气热水器的风冷燃烧系统可以将可燃气体进行燃烧,以产生大量的热量,以对水进行加热,从而输出热水。可以理解,燃气热水器还可以包括换热器(图中未示出),换热器与燃气热水器的风冷燃烧系统连接。换热器可以将前述热量通过热交换的方式传输至燃气热水器所输入的冷水内,使得冷水吸收热量升温形成热水。
参阅图1-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燃气热水器的风冷燃烧系统(以下简称风冷燃烧系统)。风冷燃烧系统包括燃烧器装置400与燃气热水器的风冷燃烧室腔体(以下简称风冷燃烧室腔体)。其中,风冷燃烧室腔体具有燃烧空间201,燃烧器装置400设置于燃烧空间201内,以提供可燃气体以及点燃可燃气体。
在一些实施例中,前述换热器设置于风冷燃烧室腔体的远离燃烧器装置400的一侧,以便于进行热交换的同时,保证燃烧空间201内的可燃气体进行充分燃烧。
参阅图1-图6,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风冷燃烧室腔体,其包括外围板100、内围板200以及阻隔件300。
其中,外围板100围设形成容纳空间101。外围板100具有进风孔102,进风孔102与容纳空间101连通。内围板200设置于容纳空间101内。内围板200与外围板100之间具有风冷通道103。内围板200围设形成燃烧空间201。可燃气体可以在燃烧空间201内燃烧,以便于后续热交换对燃气热水器的水箱内的水进行加热。内围板200具有出风孔202,出风孔202用于连通燃烧空间201与风冷通道103。在热水器工作时,在风机(比如强抽型热水器内所设置风机)的作用下,热水器内腔的内压产生负压。如图2与图3中的虚线箭头所示,在负压的作用下空气由进风孔102进入容纳空间101内,并穿过风冷通道103、通过出风孔202进入燃烧空间201内。在该过程中,空气可以进入燃烧空间201进行助燃,以便于可燃气体进行充分燃烧。除此之外,空气在风冷通道103中流动时,可以对内围板200进行冷却,减少热量传输至外围板100,从而降低外围板100的温度,使得外围板100外部的其他零部件的工作环境温度降低。进风孔102位于风冷通道103的顶部,出风孔202位于风冷通道103的底部。空气可以在风冷通道103内流动时,可以与更大面积的内围板200以及外围板100接触,从而提高冷却效果。
阻隔件300设置于风冷通道103内。阻隔件300可以降低能量由内围板200传输至外围板100。热量以及噪音在沿内围板200至外围板100扩散的过程中,风冷通道103内的空气可以降低一部分的热量传输,阻隔件300可以减少散发到外围板100的热量,使得外围板100的温度降低。外围板100温度降低后,外围板100附近的零部件的工作环境温度可以得到有效降低。进而,其结构简单易实现,在能够有效帮助降低燃气热水器的风冷燃烧室腔体的温升的同时,还可提高燃气热水的可靠性。阻隔件300还可以对噪音进行阻隔,有效降低燃气热水器所产生的噪音,使其结构功能更加完善。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图4所示,阻隔件300可以与外围板100抵接。即阻隔件300的表面可以与外围板100抵接,二者之间可以无空隙。在该方式下,阻隔件300可以通过胶粘的方式,如3M胶黏贴,或可以采用螺栓连接、卡接等方式,实现阻隔件300与外围板100连接。阻隔件300与内围板200之间形成空气层,以便于较好地进行热量消耗,而能量在穿过阻隔件300时,热量以及噪音被阻隔件300吸收,使得部分热量以及噪音无法传输至外围板100,进而降低外围板100的温度以保护外围板100附近的零部件的同时,降低噪音传播。
如图5-图7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阻隔件300与内围板200、外围板100之间均具有空隙。燃烧空间201内的可燃气体在燃烧时所产生的部分热量,由内围板200向外围板100传输时,首先热量经过内围板200与阻隔件300之间的空隙(即第一个冷却空气层),部分热量被第一个冷却空气层吸收。剩余的热量继续传输至阻隔件300内,热量在进入阻隔件300的过程中,产生了一定的消耗,即阻隔部分热量。与此同时,噪音也可以被阻隔件300所吸收,从而降低风冷燃烧室腔体所产生的噪音。剩余的热量由阻隔件300传输至外围板100的过程中,经过阻隔件300与外围板100之间的空隙(即第二个冷却空气层),部分热量被第二个冷却空气层吸收。经过上述过程,可以有效帮助达到冷却风冷燃烧室腔体表面温度的目的,防止温度偏高,进而使得靠近外围板100的零部件的环境温度降低,提高零部件的使用寿命。
在一些实施例中,阻隔件300可以选择耐温吸音材质制得。耐温吸音材质所制成的阻隔件300可以降低阻隔件300的老化程度,增高阻隔件300的使用寿命,降低噪音穿透程度。
如图6与图7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阻隔件300设置多个吸音孔301。噪音内的声能进入吸音孔301内,会与吸音孔301的孔壁进行摩擦碰撞而被消耗,从而实现吸音效果,即,吸音孔301的设置可以增加阻隔件300的吸音效果,更大程度上降低噪音。
如图6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吸音孔301贯通阻隔件300设置。即沿内围板200至外围板100的方向上,吸音孔301贯通阻隔件300。这样的设置方式可以增大吸音孔301的孔壁表面积,提高吸音效果。与此同时,吸音孔301内还可以流通空气,以使得空气可以对阻隔件300进行冷却,从而提高阻隔件300的整体冷却效果。
如图7所示,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吸音孔301为非贯通阻隔件300设置。比如,吸音孔301可以仅设置于阻隔件300朝向内围板200的表面。又比如,吸音孔301可以仅设置与阻隔件300朝向外围板100的表面。再比如,吸音孔301可以同时设置于阻隔件300朝向外围板100以及内围板200的表面。上述吸音孔301非贯通阻隔件300的设置可以提高阻隔件300的强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吸音孔301的直径小于等于3mm。当吸音孔301的直径小于等于3mm时,吸音孔301具有更好的吸音效果,而且可以尽可能多地在阻隔件300上开设吸音孔301。
在一些实施例中,吸音孔301的内壁可以具有微小凸起(图中未示出)和/或微小凹槽(图中未示出),这样的设置方式可以增加吸音孔301的吸音效果,使得噪音更好地消耗在吸音孔301内。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吸音孔301的内壁可以为近似光滑设置。这样的设置方式可以降低阻隔件300的制备难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吸音孔301开口的形状可以为圆形、方形、三角形、不规则形状等,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在多个吸音孔301中,各吸音孔301的尺寸、形状等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当吸音孔301的尺寸、形状均相同时,阻隔件300具有较好的阻隔能量均匀性,有利于外围板100均匀降温与降噪的均匀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任意吸音孔301之间的距离小于吸音孔301的直径。这样的设置方式可以保证吸引效果的同时,提高阻隔件300的强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吸音孔301等距排列。相比于不规则排列的方式,这样的设置方式可以容纳更多的吸音孔301,而且使得阻隔件300可以较为均匀的降噪以及降温。
如图2-图8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沿内围板200至外围板100的方向,阻隔件300的数量可以为一个,一个阻隔件300可以较好地降低由燃烧空间201传输至外围板100的热量。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沿内围板200至外围板100的方向,阻隔件300的数量可以为两个及以上。当阻隔件300的数量为多个时,多个阻隔件300可以沿燃烧空间201至外围板100的方向间隔设置,比如可以平行间隔设置。这样的设置方式可以使得内围板200至外围板100的方向上,热量阻隔效果较好,且可以提高阻隔均匀性,即外围板100的各部分之间的温度差距较小。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沿内围板200至外围板100的方向上,阻隔件300的数量为两个及以上时,阻隔件300的种类可以不同,比如不同阻隔件300的隔热系数可以不同。这样的设置可以根据实际隔热情况以及生产成本等因素,合理选择隔热系数不同的阻隔件300。
进一步地,沿内围板200至外围板100的方向,不同阻隔件300的隔热系数可以依次增大。这样的设置方式可以较好地阻隔热量。
为了便于描述,定义高度方向为图2-图8中的H方向,也就是说,外围板100、内围板200、隔板的高度方向与图中H方向一致。
参阅图8,沿高度方向,外围板100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连接部120、第一过渡部130、第一主体部140以及第二连接部150。内围板200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三连接部220、第二过渡部230、第二主体部240以及第四连接部250。其中,第一连接部120与第三连接部220相连接。第二连接部150与第四连接部250相连接。第一过渡部130与第二过渡部230具有空隙。第一过渡部130设置进风孔102。第一主体部140与第二主体部240之间形成风冷通道103。第二主体部240设置出风孔202。阻隔件300设置于第一主体部140与第二主体部240之间。
可以理解,第一连接部120与第三连接部220可以通过固定连接的方式,也可以通过可拆卸连接的方式,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第一连接部120与第三连接部220密封设置,以保证空气不会由第一连接部120与第三连接部220的连接处排出,以确保风冷效果。同理,第二连接部150与第四连接部250的连接方式可以参考第一连接部120与第三连接部220的连接方式。需要说明的是,第二连接部150与第四连接部250的连接方式可以与第一连接部120与第三连接部220的连接方式不同,具体情况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沿高度方向由上而下,即图中H方向,第一过渡部130逐渐背离第二过渡部230,即,第一过渡部130与第二过渡部230呈扩散型。这样的设置方式可以便于第一主体部140与第二主体部240形成风冷通道103。
相比于将进风孔102设置于第一主体部140的方案来说,将进风孔102设置于第一过渡部130可以增大空气在风冷通道103内的有效路程,增大风冷通道103的冷却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进风孔102的数量可以为多个。多个进风孔102且沿外围板100的周向间隔设置。出风孔202的数量可以为多个。多个出风孔202且沿内围板200的周向间隔设置。通过设置多个进风孔102,可以使得更多的空气可以均匀地进入风冷通道103内,有效避免由于空气进入量过小而导致冷却效果不佳的情况发生。通过设置多个出风孔202可以使得空气可以由多点进入燃烧空间201,提高燃烧空间201内的气体均匀性。
可以理解,在一些实施例中,进风孔102为均匀间隔设置。出风孔202为均匀间隔设置。这样的设置方式可以增加冷却均匀性。比如,在如图8所示的实施例中,进风孔102可以沿第一过渡部130的周向均匀间隔设置。出风孔202可以沿第二主体部240的周向均匀间隔设置。这样的设置方式可以使得进气、出气较为均匀,增加冷却均匀度。
继续参看图8,第一主体部140与第二主体部240间隔设置并形成风冷通道103。第一主体部140与第二主体部240可以平行设置,以便于风冷通道103的宽度较为均匀。前述风冷通道103的宽度指的是风冷通道103在第一主体部140至第二主体部240方向的宽度。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一主体部140的部分可以与第二主体部240的部分不均匀。可以根据燃烧空间201的情况对第一主体部140与第二主体部240进行形状改变,以提高冷却均匀性。
阻隔件300设置于第一主体部140与第二主体部240之间。其中,阻隔件300可以仅与第一主体部140连接。在另一些实施例中,阻隔件300可以与第二连接部150或第四连接部250相连接。阻隔件300的连接方式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将阻隔件300设置于风冷通道103内所有的实施方式均可。
在一些实施例中,阻隔件300朝向第一主体部140的表面的面积,大于等于第一主体部140朝向阻隔件300的表面的面积的80%。这样的设置可以增大阻隔件300的表面积,提高其阻隔效果。比如,如图8所示的实施例中,阻隔件300与第一主体部140基本完全贴合,阻隔件300朝向第一主体部140的表面的面积与第一主体部140朝向阻隔件300的表面的面积基本相同。这样的设置可以更大面积上地降低第一主体部140的温度以及降低噪音的传播。
在一些实施例中,外围板100包括多个首尾连接的外围侧板110。至少一个外围侧板110设置进风孔102。内围板200包括多个首尾连接的内围侧板210。至少一个内围侧板210设置出风孔202。外围侧板110的相对的两侧与对应的内围侧板210连接。外围侧板110与对应的内围侧板210之间形成风冷空间1031。各风冷空间1031相互连通形成前述风冷通道103。各外围侧板110与对应的内围侧板210之间均设置至少部分阻隔件300。
可以理解,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外围侧板110的数量与内围侧板210的数量相等,且一一对应设置。在其中另一些实施例中,外围侧板110的数量与内围侧板210的数量不相等,即一个外围侧板110可能与两个及以上内围侧板210对应,或一个内围侧板210可能与两个及以上外围侧板110对应。
如图1-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外围侧板110的数量为四个,内围侧板210的数量为四个,且一一对应设置。四个外围侧板110围设形成类似四棱柱形的容纳空间101。四个内围侧板210围设形成类似四棱柱形的容纳空间101。其中,阻隔件300的数量也为四个,每一个阻隔件300分别设置于对应的外侧侧板与内围侧板210之间。
内围侧板210与外围侧板110的长度方向与高度方向均相同,其中,内围侧板210的长度方向指的是,沿与该内围侧板210相邻的一个内围侧板210至与该内围侧板210相邻的另一个内围侧板210的方向。内围侧板210的高度方向即为图2-图3中的H方向。
任意相邻的内围侧板210固定连接,连接方式可以为焊接、螺丝连接等连接方式。外围侧板110沿其高度方向的两侧可以与对应的内围侧板210连接,以实现围设容纳空间101的同时,使得外围侧板110与内围侧板210之间形成风冷空间1031。外围侧板110可以与对应的内围侧板210通过焊接、卡扣连接、螺丝连接等连接方式进行连接。
上述风冷燃烧室腔体通过设置阻隔件300,使得热量不易由内围板200传输至外围板100,从而降低外围板100的温度,进而降低外围板100附近的零部件的工作环境温度,从而提高零部件的使用寿命,提高燃气热水的可靠性。同时通过设置阻隔件300可以增加对噪音的阻隔,减少噪音污染。除此之外,通过设置吸音孔301,使得噪音降低效果更好的同时,增加空气能够流动的空间,更大程度上阻隔热量传输。具有上述风冷燃烧室腔体的风冷燃烧系统在工作时,保证燃烧效果的同时降低热量扩散,以及降低噪音。具有上述风冷燃烧室腔体的燃气热水器具有较高的可靠性以及工作时产生较低的噪音,结构功能更加完善。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燃气热水器的风冷燃烧室腔体,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围板(100),围设形成容纳空间(101),所述外围板(100)具有进风孔(102),所述进风孔(102)与所述容纳空间(101)连通;
内围板(200),设置于所述容纳空间(101)内,所述内围板(200)与所述外围板(100)之间具有风冷通道(103);所述内围板(200)围设形成燃烧空间(201),所述内围板(200)具有出风孔(202),所述出风孔(202)用于连通所述燃烧空间(201)与所述风冷通道(103);所述进风孔(102)位于所述风冷通道(103)的顶部,所述出风孔(202)位于所述风冷通道(103)的底部;
阻隔件(300),所述阻隔件(300)设置于所述风冷通道(103)内,所述阻隔件(300)用于降低由所述内围板(200)传输至所述外围板(100)的能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气热水器的风冷燃烧室腔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阻隔件(300)与所述外围板(100)抵接;
或,所述阻隔件(300)与所述内围板(200)、所述外围板(100)之间均具有空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气热水器的风冷燃烧室腔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孔(102)的数量为多个,且沿所述外围板(100)周向间隔设置;所述出风孔(202)的数量为多个,且沿所述内围板(200)的周向间隔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气热水器的风冷燃烧室腔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阻隔件(300)设置多个吸音孔(30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燃气热水器的风冷燃烧室腔体,其特征在于,
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吸音孔(301)之间的距离小于任意所述吸音孔(301)的直径;
和/或,所述吸音孔(301)的直径小于等于3mm;
和/或,所述吸音孔(301)等距排列;
和/或,所述吸音孔(301)贯通所述阻隔件(30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气热水器的风冷燃烧室腔体,其特征在于,沿高度方向,所述外围板(100)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连接部(120)、第一过渡部(130)、第一主体部(140)以及第二连接部(150);所述内围板(200)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三连接部(220)、第二过渡部(230)、第二主体部(240)以及第四连接部(250);
所述第一连接部(120)与所述第三连接部(220)相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150)与所述第四连接部(250)相连接;所述第一过渡部(130)与所述第二过渡部(230)具有空隙,所述第一过渡部(130)设置所述进风孔(102);所述第一主体部(140)与所述第二主体部(240)之间形成所述风冷通道(103);所述第二主体部(240)设置所述出风孔(202);所述阻隔件(300)设置于所述第一主体部(140)与所述第二主体部(240)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气热水器的风冷燃烧室腔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围板(100)包括多个首尾连接的外围侧板(110),至少一个所述外围侧板(110)设置所述进风孔(102);所述内围板(200)包括多个首尾连接的内围侧板(210),至少一个所述内围侧板(210)设置所述出风孔(202);各所述外围侧板(110)与对应的所述内围侧板(210)连接,所述外围侧板(110)与所述内围侧板(210)形成风冷空间(1031),各所述风冷空间(1031)连通形成所述风冷通道(103);各所述外围侧板(110)与对应的内围侧板(210)之间均设置至少部分阻隔件(300)。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意一项所述的燃气热水器的风冷燃烧室腔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阻隔件(300)为耐温吸音材质制成。
9.一种燃气热水器的风冷燃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燃烧器装置与如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燃气热水器的风冷燃烧室腔体,所述燃烧器装置设置于所述燃烧空间(201)内。
10.一种热水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燃气热水器的风冷燃烧系统。
CN202223363061.3U 2022-12-14 2022-12-14 燃气热水器的风冷燃烧室腔体、风冷燃烧系统及热水器 Active CN21931865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363061.3U CN219318656U (zh) 2022-12-14 2022-12-14 燃气热水器的风冷燃烧室腔体、风冷燃烧系统及热水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363061.3U CN219318656U (zh) 2022-12-14 2022-12-14 燃气热水器的风冷燃烧室腔体、风冷燃烧系统及热水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318656U true CN219318656U (zh) 2023-07-07

Family

ID=870208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363061.3U Active CN219318656U (zh) 2022-12-14 2022-12-14 燃气热水器的风冷燃烧室腔体、风冷燃烧系统及热水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31865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145860B (zh) 燃烧室结构和燃气热水器
WO2022127746A1 (zh) 机柜组件及换热器
CN212409092U (zh) 燃气设备
JP2005069640A (ja) 燃焼装置
CN211876377U (zh) 燃气设备
CN219318656U (zh) 燃气热水器的风冷燃烧室腔体、风冷燃烧系统及热水器
CN206037040U (zh) 燃烧器
CN209895255U (zh) 一种风液混合散热机箱
CN217423235U (zh) 燃烧装置及燃气热水器
CN216522424U (zh) 风冷燃烧腔体和燃气热水器
CN202993411U (zh) 空调器、空调器室外机及其电器盒
EP4065887B1 (en) Combustion and heat exchange assembly and sofc system
CN212511829U (zh) 燃烧室和燃气设备
CN210092291U (zh) 电池模组及其散热组件
CN211601143U (zh) 燃烧室和燃气设备
CN210425563U (zh) 燃烧换热组件及具有其的燃气热水器
CN106196060A (zh) 燃烧器
CN219494087U (zh) 预混多孔介质燃烧器及燃气热水器
CN216204376U (zh) 燃气换热装置、燃烧结构及燃烧室
CN218565581U (zh) 一种燃气热水器
CN217110027U (zh) 一种燃气热水器用燃烧室装置
CN112944685A (zh) 换热器和燃气设备
CN220628908U (zh) 户外储能装置
CN217423182U (zh) 一种具有导风组件的灯具
CN220472419U (zh) 一种散热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