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282496U - 一种线圈切换阀 - Google Patents

一种线圈切换阀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282496U
CN219282496U CN202320248548.2U CN202320248548U CN219282496U CN 219282496 U CN219282496 U CN 219282496U CN 202320248548 U CN202320248548 U CN 202320248548U CN 219282496 U CN219282496 U CN 21928249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ston
main body
switching
coil
water out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248548.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晓明
蔡琳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Kambayashi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Kambayashi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Kambayashi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Kambayashi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248548.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28249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28249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28249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agnetically Actuated Valv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线圈切换阀,包括进水口、出水口A、出水口B、线圈组件、铁芯、活塞切换组件,以及与所述进水口相连通的切换腔,所述活塞切换组件设置于线圈组件的中心腔内,包括活塞主体、辅助活塞和弹性件,所述活塞主体与辅助活塞活动连接,两者之间设有弹性件,所述出水口A与切换腔之间设有阀座A,所述出水口B与切换腔之间设有阀座B,所述辅助活塞的端部设有活塞帽,所述活塞帽伸入切换腔中,用于封堵阀座A或阀座B。该阀体用于水箱加泵马桶冲洗系统,可在几毫秒内实现水路切换,避免了冲洗水压不足的问题,并且切换水路后密封可靠,刷圈侧与底冲侧不会相互串水,且有阻断冲洗过程中产生虹吸以及减小冲洗空泡音的功能。

Description

一种线圈切换阀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多水路切换系统的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线圈切换阀在水路切换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座便器俗称马桶,其冲洗方式通常有直冲式、虹吸式。现有的马桶冲洗用切换阀一般具有两个出水口,一个出水口连接桶壁冲洗侧(RIM侧,即刷圈侧),另一个出水口连接虹吸冲洗侧(JET侧,即底冲侧),通常RIM侧接管出口位于马桶内座圈下方靠近座圈处,JET侧接管出口位置低,位于马桶存水部。
现有的水箱加泵马桶系统的水路冲洗切换阀一般采用步进电机驱动转动的方式实现JET与RIM两个出水口的切换,上述切换方式存在一定的缺陷:一方面,切换过程较慢(需要1-2秒)浪费时间与水效,切换时两个出水分支会分压,造成冲洗水压不足的问题;另一方面,步进电机驱动式切换阀成本较高,而且密封不可靠,存在JET侧与RIM侧相互串水,且会有空气进入水路以及切换阀内,造成冲洗噪音并影响冲洗性能以及用户体验。
电磁控制切换阀相较于步进电机驱动式切换阀具有切换快、密封性好、成本低、驱动电路简单等优点。但是,一般的电磁控制切换阀只能适用于无压状态的水路切换且流量通径小(因为线圈吸引力小,活塞抬起高度低),将其直接用做马桶切换阀时,无法满足水泵打开时有压状态的水路切换以及需要大流量的冲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出一种线圈切换阀,能够满足有压状态的水路快速切换,并且密封性好、成本低、驱动电路简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线圈切换阀,包括进水口、出水口A、出水口B,还包括线圈组件、铁芯、活塞切换组件,以及与所述进水口相连通的切换腔,所述活塞切换组件设置于所述线圈组件的中心腔内,包括活塞主体、辅助活塞和弹性件,所述活塞主体与所述辅助活塞活动连接,两者之间设有弹性件,所述出水口A与切换腔之间设有阀座A,所述出水口B与切换腔之间设有阀座B,所述辅助活塞的端部设有活塞帽,所述活塞帽伸入切换腔中,用于封堵所述阀座A或所述阀座B。
作为优选,所述活塞主体与所述辅助活塞之间可相对运动,所述活塞主体与所述辅助活塞之间的运动距离为a,所述活塞主体与所述铁芯之间的运动距离为b,距离a小于距离b。
作为优选,所述活塞主体的端部设有连接滑杆,所述辅助活塞上开设有滑腔,所述连接滑杆的端部伸入所述滑腔内,并安装有活塞盘,所述弹性件安装于所述活塞盘与所述滑腔之间。
作为优选,所述线圈组件未通电时,活塞帽压靠在阀座B上并封堵出水口B,使进水口与出水口A保持通路;所述线圈组件通电时,活塞主体在铁芯的磁力作用下上升,使活塞帽脱离对阀座B的抵靠,直至活塞主体与铁芯相抵靠,此时活塞帽在弹性件的回复力作用下压靠在阀座A上并封堵出水口A,使进水口与出水口B保持通路。
作为优选,所述辅助活塞上朝向活塞主体的一端设有连接头,所述连接头内开设有滑腔,所述滑腔内设有导向座,所述导向座内具有可供所述连接滑杆伸入的插腔,所述插腔与所述滑腔连通,所述弹性件安装于所述活塞盘与所述导向座之间。
作为优选,所述弹性件为弹簧。
作为优选,所述活塞主体背向辅助活塞的一端通过活塞弹簧与铁芯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线圈切换阀可用于水箱加泵马桶冲洗系统,采用线圈组件控制活塞切换组件动作进行水路切换,能够在几毫秒内实现水路的切换,减少了因其他出水分支分压造成的冲洗水压不足的问题,并且切换水路后密封可靠,刷圈侧与底冲侧不会相互串水,且有阻断冲洗过程中产生虹吸以及减小冲洗空泡音的功能。其中,活塞切换组件采用两段式结构,在线圈组件通电时,先将上部的活塞主体吸附上去,此时吸引力只要克服活塞弹簧力不存在水压力,弹性件被压缩,活塞主体离铁芯越近吸引力越大,然后活塞主体在磁性吸力作用下克服活塞帽产生的水压力与辅助活塞及活塞帽抬离阀座B,此时辅助活塞与活塞帽不受水压力在弹性件回复力的作用下上升,保证了足够的水流量通径高度,直至活塞帽上升至封堵住阀座A,分两步实现了水路切换,克服了因水压无法拉起活塞切换组件以及不能保证大流量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及优点将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线圈切换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切换阀初始及断电状态时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截面图;
图3是图2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是线圈组件通电后活塞主体拉起后增加吸引力状态时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截面图;
图5是活塞帽被吸引抬起状态时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截面图;
图6是切换阀通电最终状态时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1至图6,本实用新型一种线圈切换阀,包括进水口101,以及分别接入马桶的桶壁冲洗侧、虹吸冲洗侧的出水口A102、出水口B103,还包括线圈组件1、铁芯2、活塞切换组件,以及与所述进水口101相连通的切换腔100,所述活塞切换组件设置于所述线圈组件1的中心腔内,包括活塞主体4、辅助活塞5和弹性件6,所述活塞主体4与所述辅助活塞5活动连接,两者之间设有弹性件6,所述出水口A102与切换腔100之间设有阀座A1021,所述出水口B103与切换腔100之间设有阀座B1031,所述辅助活塞5的端部设有活塞帽52,所述活塞帽52伸入切换腔100中,用于封堵所述阀座A1021或所述阀座B1031。
进一步地,所述活塞主体4与所述辅助活塞5之间可相对运动,所述活塞主体4与所述辅助活塞5之间的运动距离为a,所述活塞主体4与所述铁芯2之间的运动距离为b,距离a小于距离b。
进一步地,参阅图3,所述活塞主体4的端部设有连接滑杆42,所述辅助活塞5上开设有滑腔510,所述滑腔510上开设有可供所述连接滑杆42伸入的插腔,所述连接滑杆42的端部伸入所述滑腔510内,并安装有活塞盘43,所述弹性件6安装于所述活塞盘43与所述滑腔510之间。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弹性件6为弹簧。
进一步地,所述线圈组件1未通电时,活塞帽52压靠在阀座B1031上并封堵出水口B103,使进水口101与出水口A102保持通路;所述线圈组件1通电时,活塞主体4在铁芯2的磁力作用下上升,使活塞帽52脱离对阀座B1031的抵靠,直至活塞主体4与铁芯2相抵靠,此时活塞帽52在弹性件6的回复力作用下压靠在阀座A1021上并封堵出水口A102,使进水口101与出水口B103保持通路。
进一步地,参阅图3,所述辅助活塞5上朝向活塞主体4的一端设有连接头51,所述连接头51内开设有滑腔510,所述滑腔510内设有导向座511,所述导向座511内具有可供所述连接滑杆42伸入的插腔,所述插腔与所述滑腔510连通,所述弹性件6安装于所述活塞盘43与所述导向座511之间。
进一步地,参阅图2,所述活塞主体4背向辅助活塞5的一端通过活塞弹簧41与铁芯2相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活塞主体4的顶部具有可容置活塞弹簧41的中心槽;当然,也可以在活塞主体4上部设置小径端,使得小径端与线圈组件1内壁之间形成环形腔体,活塞弹簧41安装在小径端外侧的环形腔体中,并与铁芯2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工作过程:
线圈组件1未通电时,如图2,3所示,活塞切换组件在活塞弹簧41、弹性件6的作用下,使活塞帽52压靠在阀座B1031上,封堵出水口B103。此时,进水口101与出水口A102保持通路进行刷圈冲洗。
线圈组件1通电的初始状态,第一步,如图4所示,在铁芯2磁力的作用下,将上部的活塞主体4吸附上去,此时吸引力只要克服活塞弹簧41的弹簧力不存在水压力,辅助活塞5不动,弹性件6被压缩。第二步,进入如图5所示的活塞帽52被抬起变化状态,此时,活塞主体4上升到离铁芯2更近的位置,产生更大磁性吸力,然后活塞主体4在磁性吸力作用下克服活塞帽52产生的水压力与辅助活塞5及活塞帽52抬离阀座B1031,活塞主体4先到位,保持与铁芯2的抵靠状态,此时辅助活塞5与活塞帽52不受水压力,并在弹性件6的回复力作用下上升,保证了足够的水流量通径高度,直至进入图6所示的切换阀通电最终状态。此时,活塞帽52与阀座A1021相抵靠,封堵出水口A102。此时,进水口101与出水口B103保持通路,完成水路的切换进行底冲冲洗。
本实用新型不仅只应用于马桶,其他涉及水路切换的产品均可应用本实用新型的线圈切换阀方案来解决类似问题。上述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任何对本实用新型简单变换后的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线圈切换阀,包括进水口(101)、出水口A(102)、出水口B(10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线圈组件(1)、铁芯(2)、活塞切换组件,以及与所述进水口(101)相连通的切换腔(100),所述活塞切换组件设置于线圈组件(1)的中心腔内,包括活塞主体(4)、辅助活塞(5)和弹性件(6),所述活塞主体(4)与所述辅助活塞(5)活动连接,两者之间设有弹性件(6),所述出水口A(102)与切换腔(100)之间设有阀座A(1021),所述出水口B(103)与切换腔(100)之间设有阀座B(1031),所述辅助活塞(5)的端部设有活塞帽(52),所述活塞帽(52)伸入切换腔(100)中,用于封堵所述阀座A(1021)或所述阀座B(1031)。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线圈切换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主体(4)与所述辅助活塞(5)之间可相对运动,所述活塞主体(4)与所述辅助活塞(5)之间的运动距离为a,所述活塞主体(4)与所述铁芯(2)之间的运动距离为b,距离a小于距离b。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线圈切换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主体(4)的端部设有连接滑杆(42),所述辅助活塞(5)上开设有滑腔(510),所述连接滑杆(42)的端部伸入所述滑腔(510)内,并安装有活塞盘(43),所述弹性件(6)安装于所述活塞盘(43)与所述滑腔(510)之间。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线圈切换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组件(1)未通电时,活塞帽(52)压靠在阀座B(1031)上并封堵出水口B(103),使进水口(101)与出水口A(102)保持通路;所述线圈组件(1)通电时,活塞主体(4)在铁芯(2)的磁力作用下上升,使活塞帽(52)脱离对阀座B(1031)的抵靠,直至活塞主体(4)与铁芯(2)相抵靠,此时活塞帽(52)在弹性件(6)的回复力作用下压靠在阀座A(1021)上并封堵出水口A(102),使进水口(101)与出水口B(103)保持通路。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线圈切换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活塞(5)上朝向活塞主体(4)的一端设有连接头(51),所述连接头(51)内开设有滑腔(510),所述滑腔(510)内设有导向座(511),所述导向座(511)内具有可供所述连接滑杆(42)伸入的插腔,所述插腔与所述滑腔(510)连通,所述弹性件(6)安装于所述活塞盘(43)与所述导向座(511)之间。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线圈切换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6)为弹簧。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线圈切换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主体(4)背向辅助活塞(5)的一端通过活塞弹簧(41)与铁芯(2)相连接。
CN202320248548.2U 2023-02-07 2023-02-07 一种线圈切换阀 Active CN21928249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248548.2U CN219282496U (zh) 2023-02-07 2023-02-07 一种线圈切换阀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248548.2U CN219282496U (zh) 2023-02-07 2023-02-07 一种线圈切换阀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282496U true CN219282496U (zh) 2023-06-30

Family

ID=869270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248548.2U Active CN219282496U (zh) 2023-02-07 2023-02-07 一种线圈切换阀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28249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932316B2 (en) Ferromagnetic/fluid valve actuator
CN104018966B (zh) 蓄压限流式电磁控制喷油器
US6752371B2 (en) Valve actuator having small isolated plunger
US5204999A (en) Flush water supply system for toilet stool
EP2064474A1 (en) Fluid-working machine
JPH06241144A (ja) 内燃機関のための燃料噴射装置
US4717116A (en) Pilot mode two-port solenoid valve
CN113357066B (zh) 一种共轨喷油器
CN219450938U (zh) 一种马桶冲洗系统
CN219282496U (zh) 一种线圈切换阀
CN115450290B (zh) 一种混合分配阀及马桶冲刷系统和马桶
CN116241681A (zh) 一种线圈切换阀
CN109764465A (zh) 具有双重水阀的水箱及加湿器
JP2004176858A (ja) 高圧電磁弁
CN213598105U (zh) 一种喷油器及共轨燃油喷射系统
CN112943939A (zh) 一种先导阀
CN212672428U (zh) 一种双磁合分步式电磁阀
KR20170079250A (ko) 리프트 제어 구조를 갖는 솔레노이드 밸브
CN209588267U (zh) 具有双重水阀的水箱及加湿器
CN116608288A (zh) 一种开关阀
CN204730894U (zh) 流量传感器
CN208997391U (zh) 一种机械切换阀
CN206376963U (zh) 双路进油长针阀孔板式电控喷油器
CN215483375U (zh) 一种储能供水机构及具有其的马桶
JP2004507647A (ja) 内燃機関のための燃料噴射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