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243758U - 一种室外机壳体结构、室外机及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室外机壳体结构、室外机及空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243758U
CN219243758U CN202320175027.9U CN202320175027U CN219243758U CN 219243758 U CN219243758 U CN 219243758U CN 202320175027 U CN202320175027 U CN 202320175027U CN 219243758 U CN219243758 U CN 21924375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assembly
side plate
outdoor unit
connecting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175027.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程方慰
柯得军
文阁玲
郝家胜
申永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Aux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Aux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Aux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Aux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175027.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24375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24375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24375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Landscapes

  • Other Air-Conditioning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室外机壳体结构、室外机及空调器,包括侧板和横梁组件,所述横梁组件的端部与侧板连接,在所述侧板与所述横梁组件端部配合处设置连接部,所述横梁组件的端部设置有折边结构,所述横梁组件通过折边结构钩挂在所述侧板边缘的连接部上,在所述侧板上还设置有插孔,所述横梁组件靠近端部的位置设置插片,所述横梁组件的插片插入至所述侧板的插孔内。连接部与横梁组件的折边结构配合,实现对横梁组件左右方向的预定位,插孔与插片的配合实现横梁组件上下方向的预定位,由此保证侧板上的螺钉孔与横梁组件上对应位置的固定孔精确对准,提高安装效率,便于后续螺钉的安装,进而实现横梁组件与侧板的长期稳定固定。

Description

一种室外机壳体结构、室外机及空调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室外机壳体结构、室外机及空调器。
背景技术
随着多联机空调的发展,小体积紧凑型室外机越来越受到广大用户的欢迎,多联机的室外机一般需要设置多个风机组件,风机组件包括电机与导流圈等,电机横梁和导流圈大多与外机的横梁连接,横梁的两端通过螺钉与侧板固定连接。在安装横梁时,需要先将横梁上的固定孔与侧板上对应位置的螺钉孔对接,再通过螺钉将二者连接稳定在一起。但在安装时,由于横梁长度较长,难以实现两端同时与侧板上的螺钉孔对齐,影响安装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室外机壳体结构、室外机及空调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横梁与侧板组装时安装难以精确对准、组装效率低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室外机壳体结构,包括侧板和横梁组件,所述横梁组件的端部与侧板连接,在所述侧板与所述横梁组件端部配合处设置有连接部,所述横梁组件的端部设置有折边结构,所述横梁组件通过折边结构钩挂在所述连接部上,在所述侧板上还设置有插孔,所述横梁组件靠近端部的位置设置插片,所述横梁组件的插片插入至所述侧板的插孔内。连接部与横梁组件的折边结构配合,实现对横梁组件左右方向的预定位,插孔与插片的配合实现横梁组件上下方向的预定位,由此保证侧板上的螺钉孔与横梁组件上对应位置的固定孔精确对准,提高安装效率,便于后续螺钉的安装,进而实现横梁组件与侧板的长期稳定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横梁组件包括下横梁和上横梁,所述下横梁和上横梁的端部均与所述侧板连接,在所述下横梁的端部设置有第一折边,所述上横梁的端部设置有第二折边,所述第一折边和第二折边均钩挂在所述连接部上。在左右方向上对下横梁和上横梁起到预定位的作用,便于后续螺钉连接件对横梁和侧板的精确安装,提高安装效率,且在安装后对下横梁和上横梁均起到左右限位固定的作用,防止横梁左右晃动。
进一步的,所述下横梁包括横板和竖板,所述横板和竖板构成L型结构,所述横板向内延伸,所述竖板向上延伸,在所述竖板的端部设置第一折边,所述第一折边向外翻折。
进一步的,在所述下横梁的两端还设置有第一插片,所述第一插片设置为向外翻折的结构,在所述侧板上设置有第一插孔,所述第一插片插入至所述第一插孔内部。在高度方向上对下横梁的安装起到预定位的作用,便于螺钉连接件对下横梁和侧板的精确安装。
进一步的,在所述下横梁的两端还设置有第一固定孔,且每一端的所述第一固定孔均设置为两个,所述第一插片设置在上下两个第一固定孔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上横梁包括主板、上折边和下折边,所述上折边设置在所述主板的顶部,所述下折边设置在所述主板的下部,所述主板的端部设置第二折边,所述第二折边、上折边和下折边均向外翻折。
进一步的,在所述主板靠近端部的位置设置有第二插片和第二固定孔,所述第二插片设置在所述第二固定孔上部,所述第二插片设置为向外翻折的结构,在所述侧板上设置有第二插孔,所述第二插片插入至所述第二插孔内部。在高度方向上对上横梁的安装起到预定位的作用,便于螺钉连接件对上横梁和侧板的精确安装。
进一步的,所述侧板包括本体、连接斜板和连接板组件,所述本体构成所述侧板的主体,所述连接斜板与所述本体的边缘连接,所述连接斜板远离所述本体的一侧连接有连接板组件,拐角状的连接部设置在所述连接板组件上。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板组件包括有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和第三连接板,所述连接斜板远离所述本体的一侧连接有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本体垂直,所述第一连接板远离连接斜板的一侧连接有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与所述本体平行,在所述第二连接板远离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一侧还连接有第三连接板,所述第三连接板垂直于所述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三连接板与第二连接板的连接部位形成直角状的连接部。连接斜板和第一连接板的设置使得连接部与侧板本体之间形成一定距离,避免折边结构与连接斜板或第一连接板干涉。此外连接斜板及多个连接板的设置,增加了侧板两侧的机械强度,防止侧板受力变形,同时连接板的设置便于横梁组件与侧板的连接,且将横梁组件与侧板的螺钉第一连接孔转变为隐藏式结构,保证外观整齐。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室外机壳体结构具有以下优势:
连接部与横梁组件的折边结构配合,实现对横梁组件左右方向的预定位,插孔与插片的配合实现横梁组件上下方向的预定位,由此保证侧板上的螺钉孔与横梁组件上对应位置的固定孔精确对准,提高安装效率,便于后续螺钉的安装,进而实现横梁组件与侧板的长期稳定固定。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室外机,包括上述所述的室外机壳体结构,所述室外机还包括设置在下横梁上的风机组件,所述风机组件包括导流圈、电机和电机横梁。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包括以上所述的室外机,室外机还包括有顶板,顶板位于侧板的顶部,上横梁和侧板的顶部与顶板支撑连接,所述空调器还包括与室外机配合的室内机。
所述空调器与上述室外机壳体结构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侧板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侧板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侧板侧视图;
图4为图3中A-A剖视图;
图4a为图4中A部位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下横梁结构示意图;
图5a为图5中A部位的局部放大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下横梁俯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下横梁轴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上横梁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上横梁俯视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上横梁轴视图;
图10a为图10中A部位的局部放大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侧板与横梁装配后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侧板与横梁装配后另一视角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侧板与横梁装配后第三视角示意图;
图13a为图13中A部位的局部放大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侧板与横梁爆炸示意图;
图14a为图14中A部位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
1-侧板,11-本体,12-连接斜板,13-第一连接板,14-第二连接板,15-第三连接板,150-连接部,151-第一连接孔,152-中心通孔,153-支撑环,154-环形凸起,155-第一插孔,156-第二插孔,157-第二连接孔,2-横梁组件,21-下横梁,211-横板,212-竖板,2121-第一固定孔,2122-第一插片,213-第一折边,22-上横梁,220-主板,221-第二插片,222-第二折边,223-第二固定孔,224-上折边,225-下折边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术语“向内”中的“内”是指室外机壳体围成的空间,术语“向外”中的“外”是指室外机壳体围成的空间以外的部分。术语“在…上”是指由…元件直接或间接支撑,在实施例中所提到的“前”、“后”、“上”、“下”、“左”、“右”、“顶端”、“底端”等指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是指附图中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
如图1~14所示,一种室外机壳体结构,包括侧板1和横梁组件2,横梁组件2的端部与侧板1连接,在侧板1与横梁组件2端部配合处设置有直角拐角状的连接部150,横梁组件2的端部设置有折边结构,横梁组件2通过折边结构钩挂在侧板1边缘的连接部150上,在侧板1上还设置有插孔,横梁组件2靠近端部的位置设置插片,横梁组件2的插片插入至侧板1的插孔内。连接部与横梁组件的折边结构配合,实现对横梁组件左右方向的预定位,插孔与插片的配合实现横梁组件上下方向的预定位,由此保证侧板上的螺钉孔与横梁组件上对应位置的固定孔精确对准,提高安装效率,便于后续螺钉的安装,进而实现横梁组件与侧板的长期稳定固定。
在侧板1的边缘或接近边缘的位置设置有第一连接孔151,第一连接孔151包括中心通孔152和环形凸起154,环形凸起154设置在中心通孔152的周围,环形凸起154为侧板1向外鼓起形成的凸包,第一连接孔151与侧板1一体成型,横梁组件2端部设置有固定孔,连接件穿过固定孔和第一连接孔151实现横梁组件2与侧板1的固定连接。环形凸起154的设置增加了侧板上第一连接孔的机械强度,防止横梁受力导致的第一连接孔变形,充分保证侧板与横梁的连接稳定性,进而保证室外机长期稳定运行。
进一步的,第一连接孔151还包括有支撑环153,支撑环153设置在中心通孔152的周围边缘,支撑环153设置为平板结构,支撑环153远离中心通孔152的一侧向外鼓起形成环形凸起154,环形凸起154远离支撑环153的一侧与支撑环153平齐共面。当螺钉连接件固定连接横梁组件与侧板时,螺钉连接件的螺柱穿过中心通孔,支撑环支撑螺帽,拧紧螺钉时环形凸起能够分散支撑环受到的压力,防止支撑环或附近的结构变形,充分保证横梁组件与侧板的连接稳定性。
如图5所示,优选的中心通孔152的直径为d1,d1设置为4.5~6.5mm,优选的,d1设置为5~6mm;支撑环153的单侧宽度设置为d2,d2设置为3~5mm,优选的,d2设置为3.5~4.5mm。进一步的,d2<d1<2d2,使得支撑环153对螺钉的螺帽形成有效支撑。
环形凸起154的上下宽度设置为d3,d3设置为4.5~6.5mm,优选的,d3设置为5~6mm;环形凸起154的凸包高度设置为h1,h1设置为3~5mm,优选的,h1设置为3.5~4.5mm。d3>h1,且(d1-d3)/d1<0.1,即中心通孔152直径与环形凸起的凸包高度之差与中心通孔152直径的比值小于0.1,环形凸起的凸包高度接近中心通孔的直径,保证环形凸起能够充分分散中心通孔和支撑环的受力,避免支撑环塌陷,防止横梁组件与侧板的第一连接孔位变形。
在本实施例方式中,侧板1包括本体11、连接斜板12和连接板组件,本体11设置为长板状结构,本体11构成侧板1的主体,连接斜板12和连接板组件均设置为两个,以本体11一侧为例,连接斜板12与本体11的边缘连接,且连接斜板12设置为倾斜或弯折的结构,连接斜板12远离本体11的一侧连接有连接板组件,第一连接孔151和拐角状的连接部150均设置在连接板组件上。
进一步的,连接板组件包括有第一连接板13、第二连接板14和第三连接板15,连接斜板12远离本体11的一侧连接有第一连接板13,第一连接板13与本体11垂直,第一连接板13远离连接斜板12的一侧连接有第二连接板14,第二连接板14与本体11平行,在第二连接板14远离第一连接板13的一侧还连接有第三连接板15,第三连接板15垂直于第二连接板14,第三连接板15与第二连接板14的连接部位形成直角状的连接部150,第一连接板13、第二连接板14和第三连接板15形成Z字型结构,便于与横梁组件的折边结构配合。同时连接斜板12和第一连接板13的设置使得连接部150与侧板本体11之间形成一定距离,避免折边结构与连接斜板12或第一连接板13干涉。此外连接斜板及多个连接板的设置,增加了侧板两侧的机械强度,防止侧板受力变形,同时连接板的设置便于横梁组件与侧板的连接,且将横梁组件与侧板的螺钉第一连接孔转变为隐藏式结构,保证外观整齐。优选的,本实施例中连接斜板12相对于本体11的倾斜角度为30~60°,更优选的,连接斜板12相对于本体11的倾斜角度为45°,使得侧板边缘形成倒角结构,保证外形美观,同时连接斜板12能够分散侧板边缘的受力,防止侧板边缘变形。
在本实施方式中,横梁组件2包括下横梁21和上横梁22,下横梁21和上横梁22的端部均与侧板1连接,上横梁22设置在靠近上部的位置,上横梁22的端部与侧板1靠近顶部的位置连接,下横梁21设置在上横梁22的下部,在下横梁21的端部设置有第一折边213,上横梁22的端部设置有第二折边222,第一折边213和第二折边222均设置为向外翻折的结构。第一折边213和第二折边222钩挂在侧板1边缘的连接部150上后与第二连接板14贴合搭接,在左右方向上对下横梁和上横梁起到预定位的作用,便于后续螺钉连接件对横梁和侧板的精确安装,提高安装效率,且在安装后对下横梁和上横梁均起到左右限位固定的作用,防止横梁左右晃动。
进一步的,下横梁21包括横板211和竖板212,横板211设置为与外机顶板(图中未示出)平行的平板状结构,横板211的外侧边缘连接有竖板212,竖板212设置为垂直于横板211的结构,横板211和竖板212构成L型结构,且横板211向内延伸,竖板212向上凸起延伸,竖板212的两端靠近边缘的位置设置有第一固定孔2121,下横梁21通过竖板212上的第一固定孔2121与侧板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在竖板212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一固定孔2121,且每一端的固第一固定孔2121均设置为两个,两个第一固定孔2121分别位于靠近竖板212顶部边缘和底部边缘的位置,对应的侧板1上的第一连接孔也设置有两个。两个第一固定孔和第一连接孔的设置充分保证下横梁与侧板的连接稳定性。
在竖板212的两端还设置有第一插片2122,第一插片2122设置在上下两个第一固定孔2121之间,第一插片2122设置为向外翻折的结构,第一插片2122的下部向外凸起延伸,对应的,在侧板1的对应部位设置有第一插孔155,第一插孔155位于两个第一连接孔151之间,第一插片插入至第一插孔内部,在高度方向上对下横梁的安装起到预定位的作用,便于螺钉连接件对下横梁和侧板的精确安装。
更进一步的,第一折边213设置在竖板212的端部,且第一折边213与竖板212垂直,第一折边213向外翻折。由于第一折边213的设置,使得竖板212的长度小于横板211,竖板212的端部与横板211之间形成缺口,该缺口对侧板1的第二连接板14和第三连接板15形成避让,横板211的两端接近侧板1的本体11或与本体11抵接,缺口以及横板长度的设置,对横板211的前后方向起到了限位固定的作用,保证横梁的长期稳定性。
在本实施方式中,上横梁22包括主板220、上折边224和下折边225,上折边224设置在主板220的顶部,下折边225设置在主板220的下部,主板220的端部设置第二折边222,第二折边222、上折边224和下折边225均设置为向外翻折的结构,且第二折边222、上折边224和下折边225均垂直于主板220。
进一步的,在主板220靠近端部的位置设置有第二插片221和第二固定孔223,第二插片221设置在第二固定孔223上部,第二插片221设置为向外翻折的结构,第二插片221的下部向外凸起延伸,对应的在侧板1上设置有第二插孔156,第二插片221插入至第二插孔内部,在高度方向上对上横梁的安装起到预定位的作用,便于螺钉连接件对上横梁和侧板的精确安装。在侧板1的对应位置还设置有第二连接孔157,螺钉穿过上横梁的第二固定孔223和侧板的第二连接孔157实现上横梁与侧板的固定连接,保证上横梁与侧板的长期稳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部分,还提供了一种室外机,包括上述所述的室外机壳体结构,所述室外机还包括设置在下横梁上的风机组件,所述风机组件包括导流圈、电机和电机横梁。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部分,还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包括以上所述的室外机,室外机还包括有面板和顶板,顶板位于侧板的顶部,上横梁和侧板的顶部与顶板支撑连接,面板位于两侧的侧板之间,且面板覆盖在侧板的第三连接板外侧,进而面板覆盖遮挡侧板边缘的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使得室外机整体外观整齐。所述空调器还包括与室外机配合的室内机。
虽然本实用新型披露如上,但本实用新型并非限定于此。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11)

1.一种室外机壳体结构,包括侧板(1)和横梁组件(2),所述横梁组件(2)的端部与侧板(1)连接,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侧板(1)与所述横梁组件(2)端部配合处设置有连接部(150),所述横梁组件(2)的端部设置有折边结构,所述横梁组件(2)通过折边结构钩挂在所述连接部(150)上,在所述侧板(1)上还设置有插孔,所述横梁组件(2)靠近端部的位置设置插片,所述横梁组件(2)的插片插入至所述侧板(1)的插孔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外机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组件(2)包括下横梁(21)和上横梁(22),所述下横梁(21)和上横梁(22)的端部均与所述侧板(1)连接,在所述下横梁(21)的端部设置有第一折边(213),所述上横梁(22)的端部设置有第二折边(222),所述第一折边(213)和第二折边(222)均钩挂在所述连接部(150)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室外机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横梁(21)包括横板(211)和竖板(212),所述横板(211)和竖板(212)构成L型结构,所述横板(211)向内延伸,所述竖板(212)向上延伸,在所述竖板(212)的端部设置第一折边(213),所述第一折边(213)向外翻折。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室外机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下横梁(21)的两端还设置有第一插片(2122),所述第一插片(2122)设置为向外翻折的结构,在所述侧板(1)上设置有第一插孔(155),所述第一插片(2122)插入至所述第一插孔(155)内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室外机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下横梁(21)的两端还设置有第一固定孔(2121),且每一端的所述第一固定孔(2121)均设置为两个,所述第一插片(2122)设置在上下两个第一固定孔(2121)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室外机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横梁(22)包括主板(220)、上折边(224)和下折边(225),所述上折边(224)设置在所述主板(220)的顶部,所述下折边(225)设置在所述主板(220)的下部,所述主板(220)的端部设置第二折边(222),所述第二折边(222)、上折边(224)和下折边(225)均向外翻折。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室外机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主板(220)靠近端部的位置设置有第二插片(221)和第二固定孔(223),所述第二插片(221)设置在所述第二固定孔(223)上部,所述第二插片(221)设置为向外翻折的结构,在所述侧板(1)上设置有第二插孔(156),所述第二插片(221)插入至所述第二插孔(156)内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外机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1)包括本体(11)、连接斜板(12)和连接板组件,所述本体(11)构成所述侧板(1)的主体,所述连接斜板(12)与所述本体(11)的边缘连接,所述连接斜板(12)远离所述本体(11)的一侧连接有连接板组件,所述连接部(150)设置在所述连接板组件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室外机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组件包括有第一连接板(13)、第二连接板(14)和第三连接板(15),所述连接斜板(12)远离所述本体(11)的一侧连接有第一连接板(13),所述第一连接板(13)与所述本体(11)垂直,所述第一连接板(13)远离连接斜板(12)的一侧连接有第二连接板(14),所述第二连接板(14)与所述本体(11)平行,在所述第二连接板(14)远离所述第一连接板(13)的一侧还连接有第三连接板(15),所述第三连接板(15)垂直于所述第二连接板(14),所述第三连接板(15)与第二连接板(14)的连接部位形成直角状的连接部(150)。
10.一种室外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室外机壳体结构,所述室外机还包括设置在下横梁上的风机组件,所述风机组件包括导流圈、电机和电机横梁。
11.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0所述的室外机,室外机还包括有顶板,顶板位于侧板的顶部,上横梁和侧板的顶部与顶板支撑连接,所述空调器还包括与室外机配合的室内机。
CN202320175027.9U 2023-02-10 2023-02-10 一种室外机壳体结构、室外机及空调器 Active CN21924375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175027.9U CN219243758U (zh) 2023-02-10 2023-02-10 一种室外机壳体结构、室外机及空调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175027.9U CN219243758U (zh) 2023-02-10 2023-02-10 一种室外机壳体结构、室外机及空调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243758U true CN219243758U (zh) 2023-06-23

Family

ID=868084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175027.9U Active CN219243758U (zh) 2023-02-10 2023-02-10 一种室外机壳体结构、室外机及空调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24375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282359A (zh) 一种蜗壳固定板组件结构及风管机
CN219243758U (zh) 一种室外机壳体结构、室外机及空调器
CN219346651U (zh) 一种室外机壳体结构、室外机及空调器
WO2025092168A1 (zh) 安装支架和空调器
CN211177113U (zh) 落地式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15336757U (zh) 一种折弯安装边板、冷凝器和空调器
CN218627104U (zh) 一种空调室外机框架组件及空调器
CN209068626U (zh) 一种蜗壳固定板组件结构及风管机
CN113279982A (zh) 一种风机结构
CN116608514A (zh) 一种空调网罩防脱安装组件和空调器
CN218940854U (zh) 一种贯流风机的电机支架及室内机、空调器
CN207936239U (zh) 空调室内机
CN217441841U (zh) 一种壳体和空调外机
CN216843870U (zh) 一种底座快插式液晶显示设备
CN210267530U (zh) 空调室外机
CN218599861U (zh) 分体式面板及风管机
CN206131209U (zh) 窗式空调器
CN212205034U (zh) 一种双层安装支架、内机双层安装机组和空调器
CN211488285U (zh) 一种喷涂用车架
CN216308179U (zh) 一种箱体和空调机
CN220707545U (zh) 一种安装组件以及三联供热泵
CN217685484U (zh) 一种窗式空调器
CN213872942U (zh) 空调器的防水组件和空调器
CN219243749U (zh) 一种梁组件、空调室外机及空调器
CN219693466U (zh) 空调底盘和空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315191 No. 1166 Mingguang North Road, Jiangshan Town, Ningbo, Zhejiang, Yinzhou District

Patentee after: NINGBO AUX ELECTRIC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No. 1166 Mingguang North Road, Jiangshan Town, Ningbo, Zhejiang, Yinzhou District

Patentee before: NINGBO AUX ELECTRIC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