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220885U - 一种高空作业车平台调平预充压系统及高空作业车平台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空作业车平台调平预充压系统及高空作业车平台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220885U
CN219220885U CN202223136896.5U CN202223136896U CN219220885U CN 219220885 U CN219220885 U CN 219220885U CN 202223136896 U CN202223136896 U CN 202223136896U CN 219220885 U CN219220885 U CN 21922088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leveling
communicated
pipeline
supply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136896.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国良
杜昌辉
张宇效
赵俊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Sinoboom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nan Sinoboom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nan Sinoboom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nan Sinoboom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136896.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22088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22088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22088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luid-Pressure Circui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空作业车平台调平预充压系统及高空作业车平台,涉及液压控制系统技术领域。包括:供油装置、主臂变幅油缸、第一调平油路、第二调平油路、上调平油缸、下调平油缸;第一预充压油路,所述第二无杆腔通过所述第一预充压油路和所述供油装置连通;第二预充压油路,所述第二有杆腔通过所述第二预充压油路和所述供油装置连通;第一减压阀,设置在所述第一预充压油路上,所述第一减压阀能够预设所述第一预充压油路的通过油压;第二减压阀,设置在所述第二预充压油路上,所述第二减压阀能够预设所述第二预充压油路的通过油压。高空作业车平台调平预充压系统,降低了调平滞后效应,避免了工作平台因为调平滞后出现严重的倾斜情况。

Description

一种高空作业车平台调平预充压系统及高空作业车平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压系统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空作业车平台调平预充压系统及高空作业车平台。
背景技术
现有臂式高空车大多采用液压调平的方式保证在臂架变幅上下的过程中工作栏始终保持水平,具体原理图附图1所示,主臂变幅油缸200进行伸出或者缩回时,会带动主臂1绕第一铰点11转动,当主臂1转动变幅的过程中第二铰点12会带动下调平油缸600的伸缩,由于下调平油缸600与上调平油缸500是并联的,所以下调平油缸600的伸缩同时有油液进出,从而驱动上调平油缸500的伸缩。
假设开始变幅上动作,主臂变幅油缸200会伸出,主臂1绕第一铰点11逆时针向上转动,随着主臂1向上,第二铰点12带动下调平油缸600伸出。由于下调平油缸600的有杆腔和上调平油缸500的有杆腔是相通的,所以,当下调平油缸600伸出,油液会进入上调平油缸500有杆腔,上调平油缸500缩回,这样就保证了在主臂1的变幅上过程中,工作平台2是向下运动的,进而保证了工作平台2始终水平。当进行主臂1变幅下的时候,主臂变幅油缸200缩回,下调平油缸600缩回,下调平油缸600的无杆腔会有油液被挤出,通到上调平油缸500的无杆腔,此时上调平油缸500的无杆腔充入油液伸出,保证主臂1进行变幅下的同时工作平台2向上运动,而且始终处于初始的水平状态。
由于液压油存在可压缩性,当主臂1进行变幅上下的过程中,下调平油缸600挤出去的油液并不能立即使上调平油缸500产生运动,因此会造成主臂1变幅一段角度之后,管路压力建起来之后平台才可以运动,实际情况下,此时工作平台2已经产生了倾斜,也就是上调平油缸500没有跟着主臂变幅油缸200一起运动,存在滞后,也就是调平滞后效应。调平滞后会严重影响操作体验,并且存在一定安全风险。
另外由于上调平油缸500一般都有平衡阀,平衡阀的开启需要先导口压力升高到一定程度才可以开启,平衡阀开启后上调平油缸500才能动作,由于油液的可压缩性和平衡阀开启压力的共同影响也会造成调平滞后。
此外,下调平油缸600连接处拉杆还可能存在有间隙,当进行反向动作时需要下调平油缸600跟着主臂变幅油缸200一起动作,而需要一段行程去补偿装配间隙,补偿完间隙之后下调平油缸600才可以开始建压,由于建压滞后同样也会造成调平滞后。还有一种情况就是用来封堵调平系统的双向平衡阀存在泄露,会将两个油缸串联的密封容腔的油液泄漏掉,进而造成主臂1变幅过程中,下调平油缸600和和上调平油缸500之间的空腔造成建压缓慢或者无法建压,造成工作平台调平滞后或者更严重的情况下产生倾斜,这些都是液压调平这种方式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此外,由于连接上下调平油缸管路一般都采用的是胶管,油液在建压的过程中会使胶管膨胀,进而造成油液不能及时打开平衡阀和使上调平油缸运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高空作业车平台调平预充压系统,能够减轻高空作业车平台的调平滞后效应。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高空作业车平台。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一种高空作业车平台调平预充压系统,包括:
供油装置;
主臂变幅油缸,所述主臂变幅油缸设有第一无杆腔和第一有杆腔;
第一调平油路,所述供油装置通过所述第一调平油路和所述第一无杆腔连通;
第二调平油路,所述供油装置通过所述第二调平油路与所述第一有杆腔连通;
上调平油缸,所述上调平油缸设有第二无杆腔和第二有杆腔;
下调平油缸,所述下调平油缸设有第三无杆腔和第三有杆腔,所述第三无杆腔和所述第二无杆腔连通,所述第三有杆腔和所述第二有杆腔连通;
第一预充压油路,所述第二无杆腔通过所述第一预充压油路和所述供油装置连通;
第二预充压油路,所述第二有杆腔通过所述第二预充压油路和所述供油装置连通;
第一减压阀,设置在所述第一预充压油路上,所述第一减压阀能够预设所述第一预充压油路的通过油压;
第二减压阀,设置在所述第二预充压油路上,所述第二减压阀能够预设所述第二预充压油路的通过油压。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高空作业车平台调平预充压系统,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主臂进行变幅上动作前,通过给第二有杆腔和三有杆腔进行预充压,使得第二有杆腔和三有杆腔的油压升高。因此,在主臂进行变幅上动作的过程中,第三有杆腔只要再有少量的液压油进入第二有杆腔中,即可使第二有杆腔的油压升高到可以打开平衡阀并推动上调平油缸的活塞杆朝第二无杆腔方向运动。从而大大的缩短了主臂变幅油缸的活塞杆开始向第二有杆腔方向运动的反应时间,从而大大的减轻了调平滞后效应。
2、主臂进行变幅下动作前,通过给第二无杆腔和第三无杆腔进行预充压,使得第二无杆腔和第三无杆腔的油压升高。因此,在主臂进行变幅下动作的过程中,第三无杆腔只要再有少量的液压油进入第二无杆腔中,即可使第二无杆腔的油压升高到就可以打开平衡阀并推动上调平油缸的活塞杆朝第二有杆腔方向运动。从而大大的缩短了主臂变幅油缸的活塞杆开始向第二无杆腔方向运动的反应时间,从而大大的减轻了调平滞后效应。
3、第一减压阀和第二减压阀之间处于相互独立的状态,二者各自的预设通过可以单独的设置,可以匹配各自对应的负载系统。
4、由于提前进行了充压,消除了因为装配间隙以及因为泄漏、管路膨胀而建压缓慢,甚至无法建压等造成的调平滞后效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还包括控制开关,所述控制开关包括液控换向阀、第一液控油路和第二液控油路,所述液控换向阀通过所述第一液控油路和所述第一无杆腔连通,所述液控换向阀通过所述第二液控油路和所述第一有杆腔连通,所述液控换向阀设有第一进油口、第一出油口和第二出油口,所述第一进油口和所述供油装置连通,所述第一预充压油路和所述第一出油口连通,所述第二预充压油路和所述第二出油口连通;
在所述第一液控油路向所述液控换向阀充压时,所述第一出油口打开,所述第二出油口关闭;
在所述第二液控油路向所述液控换向阀充压时,所述第二出油口打开,所述第一出油口关闭。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还包括蓄能器,所述供油装置通过蓄能进油管路和所述蓄能器连接,所述蓄能器通过蓄能出油管路至少与所述第一预充压油路、第二预充压油路之一连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还包括蓄能器,所述供油装置通过蓄能进油管路和所述蓄能器连接,所述蓄能器通过蓄能出油管路与第一进油口相连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蓄能进油管路上设有第一单向阀,以控制所述蓄能进油管路的液压油向所述蓄能器方向流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供油装置包括液压油箱、液压泵、换向阀、出油管路和回油管路,所述换向阀设有第二进油口、回油口、第三出油口和第四出油口,所述出油管路和所述第二进油口连通,所述回油管路和所述回油口连通,所述第一调平油路和所述第三出油口连通,所述第二调平油路和所述第四出油口连通,所述液压泵设置在所述第一调平油路上;
在所述第二进油口和所述第三出油口连通时,所述第四出油口和所述回油管路连通;
在所述第二进油口和所述第四出油口连通时,所述第三出油口和所述回油管路连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出油管路上设有第二单向阀,以控制所述出油管路的液压油向所述第二进油口方向流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还包括安全管控装置,所述安全管控装置包括排油管路和安全阀,所述排油管路和所述出油管路相连通,所述安全阀设置在所述出油管路上,所述安全阀能够预设所述出油管路的通过油压。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排油管路的出油通入所述液压油箱。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一种高空作业车平台,包括上述实施例的高空作业车平台调平预充压系统。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高空作业车平台,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降低了调平滞后,避免了工作平台因为调平滞后出现严重的倾斜。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其中:
图1为臂式高空车液压调平原理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高空作业车平台调平预充压系统的结构示意图,此时为主臂开始进行变幅下动作前,对主臂变幅油缸的第一有杆腔进行充压,其中,第一减压阀处于开启状态,第二减压阀处于关闭状态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高空作业车平台调平预充压系统的结构示意图,此时为主臂进行变幅下动作的过程,继续对主臂变幅油缸的第一有杆腔进行充压,其中,第一减压阀处于关闭状态,第二减压阀处于关闭状态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高空作业车平台调平预充压系统的结构示意图,此时为主臂开始进行变幅上动作前,对主臂变幅油缸的第一无杆腔进行充压,其中,第一减压阀处于关闭状态,第二减压阀处于开启状态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高空作业车平台调平预充压系统的结构示意图,此时为主臂进行变幅上动作的过程,继续对主臂变幅油缸的第一无杆腔进行充压,其中,第一减压阀处于开关闭状态,第二减压阀处于关闭状态的示意图;
图6为主臂开始进行变幅下动作前,对主臂变幅油缸的第一有杆腔进行充压,控制开关控制供油装置通过第一预充压油路,向上调平油缸的第二无杆腔中充压;的示意图
图7为主臂开始进行变幅上动作前,对主臂变幅油缸的第一无杆腔进行充压,控制开关控制供油装置通过第二预充压油路,向上调平油缸的第二有杆腔中充压的示意图;
图8为通过换向阀控制,使得第二进油口和第四出油口连通时,第三出油口和回油管路连通的示意图;
图9为通过换向阀控制,使得第二进油口和第三出油口连通时,第四出油口和回油管路连通的示意图;
图10为蓄能器进行蓄能的示意图;
图11为蓄能器进行放能的示意图;
图12为在油路的液压超过安全阀的预设值时,排油管路上的安全阀,油路中的油通过排油管路向外排出的示意图。
附图标号:
主臂1;第一铰点11;第二铰点12;工作平台2;调平有杆腔油路3;调平无杆腔油路4;
供油装置100;液压油箱110;液压泵120;换向阀130;出油管路140;回油管路150;第二单向阀160;第二进油口131;回油口132;第三出油口133;第四出油口134;
主臂变幅油缸200;第一无杆腔210;第一有杆腔220;
第一调平油路300;
第二调平油路400;
上调平油缸500;第二无杆腔510;第二有杆腔520;
下调平油缸600;第三无杆腔610;第三有杆腔620;
第一预充压油路700;第一减压阀710;
第二预充压油路800;第二减压阀810;
控制开关900;液控换向阀910;第一液控油路920;第二液控油路930;第一进油口911;第一出油口912;第二出油口913;
蓄能器1000;蓄能进油管路1010;蓄能出油管路1020;第一单向阀1011;
安全管控装置1100;排油管路1110;安全阀112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指的是两个以上。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照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空作业车平台调平预充压系统,包括:
供油装置100;
主臂变幅油缸200,主臂变幅油缸200设有第一无杆腔210和第一有杆腔220;
第一调平油路300,供油装置100通过第一调平油路300和第一无杆腔210连通;
第二调平油路400,供油装置100通过第二调平油路400与第一有杆腔220连通;
上调平油缸500,上调平油缸500设有第二无杆腔510和第二有杆腔520;
下调平油缸600,下调平油缸600设有第三无杆腔610和第三有杆腔620,第三无杆腔610和第二无杆腔510连通,第三有杆腔620和第二有杆腔520连通;
第一预充压油路700,第二无杆腔510通过第一预充压油路700和供油装置100连通;
第二预充压油路800,第二有杆腔520通过第二预充压油路800和供油装置100连通;
第一减压阀710,设置在第一预充压油路700上,第一减压阀710能够预设第一预充压油路700的通过油压;
第二减压阀810,设置在第二预充压油路800上,第二减压阀810能够预设第二预充压油路800的通过油压。
为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高空作业车平台调平预充压系统的过程,我们分别以主臂进行变幅下动作和主臂进行变幅上动作进行说明,具体如下:
一、主臂进行变幅上动作:
名词解释:如图1所示,主臂进行变幅上动作指的是:主臂变幅油缸200的活塞杆向第一有杆腔220方向运动,带动主臂1绕着第一铰点11向上的逆时针运动。
1、首先进行预充压,结合图1和图4所示:
参考图4所示,图4为主臂1开始进行变幅上动作前,对主臂变幅油缸200的第一无杆腔210进行充压,其中,第一减压阀710处于关闭状态,第二减压阀810处于开启状态。
具体的,在主臂1开始进行变幅上动作前,供油装置100通过第一调平油路300向第一无杆腔210中供油,第一无杆腔210的油压不断升高。
在这一过程中,供油装置100通过第二预充压油路800向第二有杆腔520中供油,第二有杆腔520的油压不断升高。
由于第二预充压油路800上设置有第二减压阀810,通过预设第二减压阀810的通过油压为K值,当第二预充压油路800的油压低于K值时,第二减压阀810处于开启状态,供油装置100能够通过第二预充压油路800向第二有杆腔520中供油,第二有杆腔520的液压持续升高,直至上升至K值。需要注意的是,由于第二有杆腔520和第三有杆腔620处于串联,因此,第二有杆腔520和第三有杆腔620的油压相同。
当第二预充压油路800的油压高于K值时,第二减压阀810处于关闭状态,供油装置100无法通过第二预充压油路800继续向第二有杆腔520中供油,第二有杆腔520的液压无法继续升高,预充压完成。
其中,K值低于上调平油缸500的活塞杆运动所需要的压力值。具体的,假设上调平油缸500的活塞杆运动所需要的压力值为40bar,可以将K值设置为20~30bar。
2、开始进行变幅上动作,结合图1和图5所示:
图5为主臂1进行变幅上动作的过程,继续对主臂变幅油缸200的第一无杆腔210进行充压,其中,第一减压阀710处于开关闭状态,第二减压阀810也处于关闭状态。
结合图1和图5所示,随着继续向第一无杆腔210进行充压,主臂变幅油缸200的活塞杆开始向第一有杆腔220方向运动。主臂1绕着第一铰点11开始向上抬升,主臂1拉动下调平油缸600的活塞杆开始向第三有杆腔620方向运动。第三有杆腔620不断缩小,第三有杆腔620的液压油会通过调平有杆腔油路3流向第二有杆腔520中。第二有杆腔520的油压上升,会推动上调平油缸500的活塞杆朝第二无杆腔510方向运动。
由于,第二有杆腔520和第三有杆腔620都进行了预充压,因此第三有杆腔620只要有少量的液压油进入第二有杆腔520中,就可以推动上调平油缸500的活塞杆朝第二无杆腔510方向运动。
我们举例进行说明,在没有进行预充压前,要使得上调平油缸500的活塞杆朝第二无杆腔510方向运动,假设需要使第二有杆腔520的油压升高40bar,上调平油缸500的活塞杆才会开始动。因此需要第三有杆腔620中的液压油大量的进入第二有杆腔520,才会使得第二有杆腔520升高40bar。而在这一过程中,主臂1已经抬升了很大的一段距离。
而在完成预充压以后,假设预充压为30bar,因此,第二有杆腔520的油压只要再升高10bar,上调平油缸500的活塞杆就会开始动,由第三有杆腔620进入第二有杆腔520的液压油只需要原来的四分之一。粗粗略计算,此时主臂1的抬升距离只有原来的四分之一,从而大大的减轻了调平滞后效应。
此外,由于提前进行了充压,补偿了装配间隙,以及因为泄漏而无法建压等造成的调平滞后效应。
二、主臂进行变幅下动作:
名词解释:如图1所示,主臂进行变幅下动作指的是:主臂变幅油缸200的活塞杆向第一无有杆腔210方向运动,带动主臂1绕着第一铰点11向下的顺时针运动。
1、首先进行预充压,结合图1和图2所示:
参考图2所示,图2为主臂1开始进行变幅下动作前,对主臂变幅油缸200的第一有杆腔220进行充压,其中,第一减压阀710处于开启状态,第二减压阀810处于关闭状态。
具体的,在主臂1开始进行变幅下动作前,供油装置100通过第二调平油路400向第一有杆腔220中供油,第一有杆腔220的油压不断升高。
在这一过程中,供油装置100通过第一预充压油路700向第二无杆腔510中供油,第二无杆腔510的油压不断升高。
由于第一预充压油路700上设置有第一减压阀710,通过预设第一减压阀710的通过油压为L值,当第一预充压油路700的油压低于L值时,第一减压阀710处于开启状态,供油装置100能够通过第一预充压油路700向第二无杆腔510中供油,第二无杆腔510的液压持续升高,直至上升至L值。需要注意的是,由于第二无杆腔510和第三无杆腔610处于串联,因此,第二无杆腔510和第三无杆腔610的油压相同。
当第一预充压油路700的油压高于L值时,第一减压阀710处于关闭状态,供油装置100无法通过第一预充压油路700继续向第二无杆腔510中供油,第二无杆腔510的液压无法继续升高,预充压完成。
其中,L值低于上调平油缸500的活塞杆运动所需要的压力值。具体的,假设上调平油缸500的活塞杆运动所需要的压力值为80bar,可以将K值设置为60~70bar。
2、开始进行变幅上动作,结合图1和图3所示:
图3为主臂1进行变幅下动作的过程,继续对主臂变幅油缸200的第一有杆腔220进行充压,其中,第一减压阀710处于关闭状态,第二减压阀810处于关闭状态。
结合图1和图3所示,随着继续向第一有杆腔220进行充压,主臂变幅油缸200的活塞杆开始向第一无有杆腔210方向运动。主臂1绕着第一铰点11开始向下降低,主臂1拉动下调平油缸600的活塞杆开始向第三无杆腔610方向运动。随着第三无杆腔610不断缩小,第三无杆腔610的液压油会通过调平无杆腔油路4流向第二无杆腔510中。第二无杆腔510的油压上升,会推动上调平油缸500的活塞杆朝第二有杆腔520方向运动。
由于,第二无杆腔510和第三无杆腔610都进行了预充压,因此第三无杆腔610只要有少量的液压油进入第二无杆腔510中,就可以推动上调平油缸500的活塞杆朝第二有杆腔520方向运动。
我们举例进行说明,在没有进行预充压前,要使得上调平油缸500的活塞杆朝第二有杆腔520方向运动,假设需要使第二无杆腔510的油压升高80bar,上调平油缸500的活塞杆才会开始动。因此需要第三无杆腔610中的液压油大量的进入第二无杆腔510,才会使得第二无杆腔510升高40bar。而在这一过程中,主臂1已经抬升了很大的一段距离。
而在完成预充压以后,假设预充压为70bar,因此,第二无杆腔510的油压只要再升高10bar,上调平油缸500的活塞杆就会开始动,由第三无杆腔610进入第二无杆腔510的液压油只需要原来的八分之一。粗略计算,此时主臂1的抬升距离只有原来的八分之一,从而大大的减轻了调平滞后效应。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在主臂进行变幅下动作的过程中,是通过上调平油缸500的活塞杆朝第二有杆腔520方向运动,从而带动工作平台2向上运动。在这一过程中,第二有杆腔520需要克服工作平台2受到的重力。因此,L值会远远大于K值。本实施例的第一减压阀710和第二减压阀810之间处于相互独立的状态,二者各自的预设通过油压可以单独的设置,可以匹配各自对应的负载系统。
参考图6和图7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控制开关900,控制开关900包括液控换向阀910、第一液控油路920和第二液控油路930,液控换向阀910通过第一液控油路920和第一无杆腔210连通,液控换向阀910通过第二液控油路930和第一有杆腔220连通,液控换向阀910设有第一进油口911、第一出油口912和第二出油口913,第一进油口911和供油装置100连通,第一预充压油路700和第一出油口912连通,第二预充压油路800和第二出油口913连通;
在第一液控油路920向液控换向阀910充压时,第一出油口912打开,第二出油口913关闭;
在第二液控油路930向液控换向阀910充压时,第二出油口913打开,第一出油口912关闭。
结合图4和图7所示,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液控换向阀910,在主臂1开始进行变幅上动作前,供油装置100通过第一调平油路300向第一无杆腔210中供油,第一无杆腔210的油压不断升高。
在这一过程中,第二液控油路930的油压也不断升高。因此,第二液控油路930向液控换向阀910充压。此时,第二出油口913被打开,供油装置100提供的液压油依次经过第一进油口911、第二出油口913流入第二预充压油路800,从而向第二有杆腔520中供油,第二有杆腔520的油压不断升高。
结合图2和图6所示,在主臂1开始进行变幅下动作前,供油装置100通过第二调平油路400向第一有杆腔220中供油,第一有杆腔220的油压不断升高。随着第一有杆腔220的油压不断升高,第一液控油路920的油压也不断升高。因此,第一液控油路920向液控换向阀910充压,此时,第一出油口912被打开,供油装置100提供的液压油依次经过第一进油口911、第一出油口912流入第一预充压油路700,从而向第二无杆腔510中供油,第二无杆腔510的油压不断升高。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控制开关900,与主臂变幅油缸200的第一无杆腔210、第一有杆腔220形成联动,在对第一无杆腔210或者第一有杆腔220进行充压的时候,能够分别打开对应的第二预充压油路800或者第一预充压油路700,从而实现对上调平油缸500的第二有杆腔520或者第二无杆腔510进行充压。
参考图10和图1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蓄能器1000,供油装置100通过蓄能进油管路1010和蓄能器1000连接,蓄能器1000通过蓄能出油管路1020至少与第一预充压油路700、第二预充压油路800之一连通。
当上调平油缸500或下调平油缸600出现泄漏时,与上调平油缸500和下调平油缸600相连的管路油压会下降,导致升压缓慢或者无法升压的情况,加剧调平滞后效应。
基于此,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通过设置蓄能器1000,在预充压过程中,供油装置100通过蓄能进油管路1010向蓄能器1000充入液压油,使得蓄能器1000进行充能,蓄能器1000内油压升高。
如图11所示,当上调平油缸500或下调平油缸600出现泄漏时,蓄能器1000存储的液压油向外泵出,不需要由供油装置100提供液压油,可以提高调平充压的响应速度,降低调平滞后效应。
参考图10和图1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蓄能器1000,供油装置100通过蓄能进油管路1010和蓄能器1000连接,蓄能器1000通过蓄能出油管路1020与第一进油口911相连通。
在工作过程中,第一预充压油路700和第二预充压油路800只有其中一条处于工作状态,二者不会同时处于工作状态。在本实施例中,蓄能器1000不直接和上调平油缸500和下调平油缸600直接的连接,而是通过第一进油口911相连通,在工作过程中,液控换向阀910会自动打开工作过程中的第一出油口912或者第二出油口913,使得蓄能器1000和对应工作的第一预充压油路700或第二预充压油路800连通,实现对工作的管路进行充能。
需要特别强调说明是,在本实施例中,在蓄能器1000完成第一次蓄能以后,蓄能器1000存储的油量比较大、油压比较高,第一预充压油路700和第二预充压油路800的主要油源是来自蓄能器1000内部的高压油液,而不用再由供油装置100通过蓄能进油管路1010向第一预充压油路700和第二预充压油路800供油。由于蓄能器1000内的存储的液压油的油压比较高,可以通过蓄能出油管路1020快速的泵送至第一预充压油路700和第二预充压油路800中,大大的缩短充压的时间。
当然,随着蓄能器1000不断的向外放能,蓄能器1000内的压力会不断降低,当降低到一定的阈值以后,需要再次对蓄能器1000进行蓄能。参考图10和图11所示,蓄能进油管路1010上设有第一单向阀1011,以控制蓄能进油管路1010的液压油向蓄能器1000方向流动。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第一单向阀1011,使得蓄能器1000排出的液压油只能沿着蓄能出油管路1020顺流,而不会沿着蓄能进油管路1010逆流,从而避免充能效果降低。同时,第一单向阀1011起保持蓄能器1000油压的作用,第一单向阀1011能够保证蓄能器1000存储的液压油不会反向流到供油装置100中。
参考图2、图4、图8和图9所示,供油装置100包括液压油箱110、液压泵120、换向阀130、出油管路140和回油管路150,换向阀130设有第二进油口131、回油口132、第三出油口133和第四出油口134,出油管路140和第二进油口131连通,回油管路150和回油口132连通,第一调平油路300和第三出油口133连通,第二调平油路400和第四出油口134连通,液压泵120设置在第一调平油路300上;
在第二进油口131和第三出油口133连通时,第四出油口134和回油管路150连通;
在第二进油口131和第四出油口134连通时,第三出油口133和回油管路150连通。
结合图4和图9所示,供油装置100在向主臂变幅油缸200的第一无杆腔210供油的时候,压油箱110中的液压油在液压泵120的作用下,依次顺着出油管路140、换向阀130的第二进油口131、第三出油口133、第一调平油路300后进入第一无杆腔210中。
当主臂变幅油缸200的活塞杆向第一有杆腔220方向运动,第一有杆腔220的容积不断缩小,第一有杆腔220的液压油被挤出,第一有杆腔220的液压油依次顺着第二调平油路400、换向阀130的第四出油口134、回油管路150流出。
结合图2和图8所示,供油装置100在向主臂变幅油缸200的第一有杆腔220供油的时候,压油箱110中的液压油在液压泵120的作用下,依次顺着出油管路140、换向阀130的第二进油口131、第四出油口134、第二调平油路400后进入第一有杆腔220中。
当主臂变幅油缸200的活塞杆向第一无杆腔210方向运动,第一无杆腔210的容积不断缩小,第一无杆腔210的液压油被挤出,第一无杆腔210的液压油依次顺着第一调平油路300、换向阀130的第三出油口133、回油管路150流出。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换向阀130,能够不同的工况下,向对应的第一无杆腔210或者第一有杆腔220供油,而不用另外再增设管路,达到简化管路的目的。
当然,在一些实施例中,向第一无杆腔210和第一有杆腔220进行送油的方式,也可以通过设置单独的供油装置100,而不用采用本实施例共用的供油装置100。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采用共用的供油装置100可以大大的简化供油管路。
参考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出油管路140上设有第二单向阀160,以控制液出油管路140的液压油向第二进油口131方向流动。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设置第二单向阀160,可以使得出油管路140中的由只能沿着液压油箱110到第二进油口131方向单向流动。
参考图2和图1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安全管控装置1100,安全管控装置1100包括排油管路1110和安全阀1120,排油管路1110和出油管路140相连通,安全阀1120设置在出油管路140上,安全阀1120能够预设出油管路140的通过油压。
可以理解的是,整个系统的液压不能过高,否则容易对系统产生破坏。基于此,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安全管控装置1100,达到控制系统油压的目的。
具体的,因为整个系统的油路属于相互连通的状态,因此整体的油压基本相同。因此,安全阀1120检测到的油压即为整个系统的油压,当安全阀1120检测到排油管路1110的油压超过安全阀1120的预设值以后,安全阀1120会打开,出油管路140的液压油会顺着排油管路1110排出,而不会继续向系统供油,避免系统的油压进一步的升高,从而达到控制系统油压的目的。
参考图1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排油管路1110的出油通入液压油箱110。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排油管路1110排出的液压油再流回液压油箱110中,使得整个油路的液压油达到循环使用。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高空作业车平台,包括上述实施例的高空作业车平台调平预充压系统。
可以理解的是,由于高空作业车平台采用了上述实施例的高空作业车平台调平预充压系统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所属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Claims (10)

1.一种高空作业车平台调平预充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供油装置(100);
主臂变幅油缸(200),所述主臂变幅油缸(200)设有第一无杆腔(210)和第一有杆腔(220);
第一调平油路(300),所述供油装置(100)通过所述第一调平油路(300)和所述第一无杆腔(210)连通;
第二调平油路(400),所述供油装置(100)通过所述第二调平油路(400)与所述第一有杆腔(220)连通;
上调平油缸(500),所述上调平油缸(500)设有第二无杆腔(510)和第二有杆腔(520);
下调平油缸(600),所述下调平油缸(600)设有第三无杆腔(610)和第三有杆腔(620),所述第三无杆腔(610)和所述第二无杆腔(510)连通,所述第三有杆腔(620)和所述第二有杆腔(520)连通;
第一预充压油路(700),所述第二无杆腔(510)通过所述第一预充压油路(700)和所述供油装置(100)连通;
第二预充压油路(800),所述第二有杆腔(520)通过所述第二预充压油路(800)和所述供油装置(100)连通;
第一减压阀(710),设置在所述第一预充压油路(700)上,所述第一减压阀(710)能够预设所述第一预充压油路(700)的通过油压;
第二减压阀(810),设置在所述第二预充压油路(800)上,所述第二减压阀(810)能够预设所述第二预充压油路(800)的通过油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空作业车平台调平预充压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开关(900),所述控制开关(900)包括液控换向阀(910)、第一液控油路(920)和第二液控油路(930),所述液控换向阀(910)通过所述第一液控油路(920)和所述第一无杆腔(210)连通,所述液控换向阀(910)通过所述第二液控油路(930)和所述第一有杆腔(220)连通,所述液控换向阀(910)设有第一进油口(911)、第一出油口(912)和第二出油口(913),所述第一进油口(911)和所述供油装置(100)连通,所述第一预充压油路(700)和所述第一出油口(912)连通,所述第二预充压油路(800)和所述第二出油口(913)连通;
在所述第一液控油路(920)向所述液控换向阀(910)充压时,所述第一出油口(912)打开,所述第二出油口(913)关闭;
在所述第二液控油路(930)向所述液控换向阀(910)充压时,所述第二出油口(913)打开,所述第一出油口(912)关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空作业车平台调平预充压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蓄能器(1000),所述供油装置(100)通过蓄能进油管路(1010)和所述蓄能器(1000)连接,所述蓄能器(1000)通过蓄能出油管路(1020)至少与所述第一预充压油路(700)、第二预充压油路(800)之一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空作业车平台调平预充压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蓄能器(1000),所述供油装置(100)通过蓄能进油管路(1010)和所述蓄能器(1000)连接,所述蓄能器(1000)通过蓄能出油管路(1020)与第一进油口(911)相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高空作业车平台调平预充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蓄能进油管路(1010)上设有第一单向阀(1011),以控制所述蓄能进油管路(1010)的液压油向所述蓄能器(1000)方向流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空作业车平台调平预充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油装置(100)包括液压油箱(110)、液压泵(120)、换向阀(130)、出油管路(140)和回油管路(150),所述换向阀(130)设有第二进油口(131)、回油口(132)、第三出油口(133)和第四出油口(134),所述出油管路(140)和所述第二进油口(131)连通,所述回油管路(150)和所述回油口(132)连通,所述第一调平油路(300)和所述第三出油口(133)连通,所述第二调平油路(400)和所述第四出油口(134)连通,所述液压泵(120)设置在所述第一调平油路(300)上;
在所述第二进油口(131)和所述第三出油口(133)连通时,所述第四出油口(134)和所述回油管路(150)连通;
在所述第二进油口(131)和所述第四出油口(134)连通时,所述第三出油口(133)和所述回油管路(150)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高空作业车平台调平预充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油管路(140)上设有第二单向阀(160),以控制所述出油管路(140)的液压油向所述第二进油口(131)方向流动。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高空作业车平台调平预充压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全管控装置(1100),所述安全管控装置(1100)包括排油管路(1110)和安全阀(1120),所述排油管路(1110)和所述出油管路(140)相连通,所述安全阀(1120)设置在所述出油管路(140)上,所述安全阀(1120)能够预设所述出油管路(140)的通过油压。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高空作业车平台调平预充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油管路(1110)的出油通入所述液压油箱(110)。
10.一种高空作业车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高空作业车平台调平预充压系统。
CN202223136896.5U 2022-11-24 2022-11-24 一种高空作业车平台调平预充压系统及高空作业车平台 Active CN21922088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136896.5U CN219220885U (zh) 2022-11-24 2022-11-24 一种高空作业车平台调平预充压系统及高空作业车平台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136896.5U CN219220885U (zh) 2022-11-24 2022-11-24 一种高空作业车平台调平预充压系统及高空作业车平台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220885U true CN219220885U (zh) 2023-06-20

Family

ID=867400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136896.5U Active CN219220885U (zh) 2022-11-24 2022-11-24 一种高空作业车平台调平预充压系统及高空作业车平台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220885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573582A (zh) * 2023-07-12 2023-08-11 临工重机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伸缩臂叉装车调平结构及伸缩臂叉装车
CN116733798A (zh) * 2023-08-16 2023-09-12 湖南星邦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高空作业平台及其浮动控制系统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573582A (zh) * 2023-07-12 2023-08-11 临工重机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伸缩臂叉装车调平结构及伸缩臂叉装车
CN116573582B (zh) * 2023-07-12 2023-11-17 临工重机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伸缩臂叉装车调平结构及伸缩臂叉装车
CN116733798A (zh) * 2023-08-16 2023-09-12 湖南星邦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高空作业平台及其浮动控制系统
CN116733798B (zh) * 2023-08-16 2023-11-07 湖南星邦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高空作业平台及其浮动控制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9220885U (zh) 一种高空作业车平台调平预充压系统及高空作业车平台
US6918247B1 (en) Assisted hydraulic system for moving a structural member
US20100236232A1 (en) Drive for a Hydraulic Excavator
CN101225845A (zh) 用于液压系统的能量回收与再利用方法
CN103629175B (zh) 工作斗液压控制系统与工程车辆
CN104912138B (zh) 一种混合动力挖掘机动臂势能回收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EP3483453B1 (en) Electro-hydraulic work vehicle with energy recovery
KR101630733B1 (ko) 작동 기계의 지브 및 작동 기계를 위한 리프팅 시스템 및 리프팅 방법
CN108136707B (zh) 电液式驱动单元
US6971481B2 (en) Hydraulic elevator with motor controlled hydraulic drive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hydraulic elevator
AU2016247211A1 (en) Device for recovering hydraulic energy in an implement and a corresponding implement
KR102586623B1 (ko) 작업유닛 방출에너지 회생 시스템 및 방법
CN113236313A (zh) 液压系统和液压支架
CN110566527B (zh) 液压驱动系统
CN211039191U (zh) 液压驱动系统
CN117646640A (zh) 基于独立先导供液阀的液压支架电液比例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03057526A (zh) 控制多个支腿同步支撑的液压系统和工程车辆
CN105523478A (zh) 一种吊装机械工作装置的控制回路
CN114352591B (zh) 一种液压同步驱动重物的方法
CN108591189B (zh) 一种变参数蓄能器控制系统及动臂节能液压系统
CN114295000B (zh) 一种可快速回收的高可靠性支撑液压系统及支撑方法
CN211039198U (zh) 液压驱动系统
CN110552926B (zh) 液压驱动系统
CN212455008U (zh) 一种加速增压系统
CN110282548B (zh) 防摆液压系统、防摆装置及正面吊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Assignee: Hunan Xingbang Machinery Equipment Co.,Ltd.

Assignor: Hunan Xingbang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Ltd.

Contract record no.: X2024980000714

Denomination of utility model: A leveling and pre charging system for high-altitude work vehicle platforms and high-altitude work vehicle platforms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30620

License type: Common License

Record date: 20240117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