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155889U - 一种模具堆码装置及自动堆码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模具堆码装置及自动堆码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155889U
CN219155889U CN202223598553.0U CN202223598553U CN219155889U CN 219155889 U CN219155889 U CN 219155889U CN 202223598553 U CN202223598553 U CN 202223598553U CN 219155889 U CN219155889 U CN 21915588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acking
bearing
driving assembly
pulley
mounting brack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598553.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佑福
郑怀臣
杨鑫龙
贺育德
潘子峰
张维颂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Wuxin Formwork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nan Wuxin Formwork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nan Wuxin Formwork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nan Wuxin Formwork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598553.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15588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15588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15588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4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the processing of minerals
    • Y02P40/50Glass production, e.g. reusing waste heat during processing or shaping
    • Y02P40/57Improving the yield, e-g- reduction of reject rat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模具堆码装置及自动堆码系统,装置包括:升降机构、走行移动机构和用于承载模具的叉臂式承载机构;升降机构包括安装支架和驱动组件;承载机构安装在安装支架上,且与驱动组件的输出端连接,驱动组件驱动承载机构沿着安装支架往复升降,走行移动机构位于升降机构底部,用于带动承载机构水平移动,最终实现模具堆码至货架上预设的位置。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包含上述装置的自动堆码系统。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紧凑、安全可靠、运行稳定且自动化程度高等优点,不仅可以将模具精准堆码至货架中,而且可以实现模具自动搬运,满足了自动化连续式生产的需求。

Description

一种模具堆码装置及自动堆码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预制模具码垛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模具堆码装置及自动堆码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打完混凝土的模具在多层货架中码/解垛时一般采用一独立升降输送台与一悬臂电动滚筒码垛机配合的方法。码垛时,先通过独立升降输送台提升模具到货架对应高度,然后利用悬臂电动滚筒码垛机插入货架内部承接模具。解垛时,独立升降输送台起承接作用。现有的码垛机无论做成何种形式都需要滚筒配合,模具在滚筒上沿着特定的方向滚动前进,搬运效率和安全性均较低。另外,现有的滚筒码垛机占地面积大,且无法实现自动移动和自动转向,难以满足自动化连续式生产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紧凑、安全可靠、运行稳定且自动化程度高的模具堆码装置及自动堆码系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模具堆码装置,包括:升降机构、走行移动机构和叉臂式的承载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安装支架和第一驱动组件;所述承载机构用于承载模具,承载机构安装在安装支架上,且第一驱动组件的输出端与承载机构连接,在第一驱动组件的驱动下,承载机构沿着安装支架进行往复升降,以实现模具升降至货架上预设的堆码位置;所述走行移动机构位于升降机构底部,用于实现模具水平移动至货架上预设的堆码位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承载机构包括:承载台、第二安装板和第一滑轮;所述承载台安装在第二安装板上,用于承载模具;所述第一滑轮安装在第二安装板两端,在第一驱动组件的驱动下,第一滑轮沿着安装支架内侧进行往复滑动,以实现承载机构往复升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承载台为梳齿状的叉臂式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安装支架内侧设有第一导轨,所述第一滑轮位于第一导轨内,在第一驱动组件的驱动下,第一滑轮沿着第一导轨进行往复升降滑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走行移动机构包括:第二滑轮、连接座和第二驱动组件,所述安装支架底部与连接座连接,所述连接座两侧均设有第二滑轮和第二驱动组件,在第二驱动组件的驱动下,第二滑轮带动连接座水平移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走行移动机构还包括第二导轨,所述第二滑轮位于在第二导轨内,在第二驱动组件的驱动下,第二滑轮沿着第二导轨水平往复移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走行移动机构还包括第三安装板,所述第三安装板设置在连接座两侧,用于安装第二滑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回转机构,所述回转机构的一端与安装支架连接,另一端与走行移动机构连接,用于实现安装支架和承载机构转向。
作为一个总的技术构思,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自动堆码系统,包括上述的模具堆码装置和多台输送机,所述模具堆码装置设置在相邻输送机之间,用于实现模具在相邻输送机之间自动搬运,并自动堆码至输送机上的货架中。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本实用新型的模具堆码装置,通过在升降机构的安装支架上设置叉臂式的承载机构,并且将驱动组件的输出端与承载机构连接,利用驱动组件提供驱动力,实现了承载机构沿着安装支架进行往复升降,也就实现了模具在竖直方向上升降至货架上预设的堆码位置;与此同时,利用设置在升降机构底部的走行移动机构带动升降机构移动,进而实现了模具在水平方向上移动至货架上预设的堆码位置,最终实现了模具精准堆码至货架中,具有结构紧凑、安全可靠、运行稳定且自动化程度高等优点。
2、本实用新型的模具堆码装置,通过将承载机构中的承载台设置为梳齿状的叉臂式结构,有效简化了承载台结构设置的同时也提高了模具在搬运和堆码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3、本实用新型的模具堆码装置,通过在安装支架与走行移动机构的连接处设置回转机构,并利用回转机构实现了安装支架和承载机构自动转向,也就实现了模具由搬运到堆码的自动转向,大大提高了模具堆码的效率。
4、本实用新型的自动堆码系统,通过在相邻输送机之间设置模具堆码装置,实现了模具的自动输送和自动堆码至货架中,不仅简化了自动堆码系统的结构设置,而且大大提高了模具搬运和堆码的效率,很好地满足了自动化连续式生产的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自动堆码系统的主视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自动堆码系统的侧视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自动堆码系统的俯视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模具堆码装置中承载机构的主视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模具堆码装置中承载机构的侧视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模具堆码装置中承载机构的俯视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模具堆码装置中承载机构下降到安装支架底部并插入输送机接料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模具堆码装置中承载机构承接物料并上升至码垛高度、回转机构带动模具及承载机构转向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模具堆码装置中走行移动机构将模具移动送入货架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模具堆码装置中承载机构退出货架、准备进入下一循环的示意图。
图例说明:1、升降机构;11、安装支架;12、第一导轨;13、第一驱动组件;2、承载机构;21、承载台;22、第一滑轮;23、第一安装板;24、第二安装板;3、回转机构;4、走行移动机构;41、第二滑轮;42、第二导轨;43、连接座;44、第三安装板;45、第二驱动组件;5、输送机;51、第一输送机;52、第二输送机;6、货架;61、凸起;7、模具。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优选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但并不因此而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模具堆码装置,包括:升降机构1、走行移动机构4和叉臂式的承载机构2。升降机构1包括沿竖直方向设置的安装支架11和设置在安装支架11顶部的第一驱动组件13。承载机构2用于承载模具7,承载机构2滑动安装在安装支架11上,且第一驱动组件13的输出端与承载机构2连接;在第一驱动组件13的驱动下,承载机构2沿着安装支架11进行往复升降,以实现模具7升降至货架6上预设的堆码位置。走行移动机构4位于升降机构1底部,用于实现模具7水平移动至货架6上预设的堆码位置。可以理解,本实施例中,第一驱动组件13具体可以采用伺服电机,也可以采用其他形式的驱动机构,只要能够带动承载机构2和模具7平稳升降即可。
本实施例中,通过在升降机构1的安装支架11上设置叉臂式的承载机构2,并且将第一驱动组件13的输出端与承载机构2连接,利用第一驱动组件13提供驱动力,实现了承载机构2沿着安装支架11进行往复升降,也就实现了模具7在竖直方向上升降至货架6上预设的堆码位置。与此同时,利用设置在升降机构1底部的走行移动机构4带动升降机构1移动,进而实现了模具7在水平方向上移动至货架6上预设的堆码位置,最终实现了模具7精准堆码至货架6中,具有结构紧凑、安全可靠、运行稳定且自动化程度高等优点。
如图4至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承载机构2包括:承载台21、第二安装板24和第一滑轮22。承载台21安装在第二安装板24上,用于承载模具7。第一滑轮22安装在第二安装板24两端,在第一驱动组件13的驱动下,第一滑轮22沿着安装支架11内侧进行往复滑动,以实现承载机构2往复升降。具体地,两块第二安装板24沿竖直方向并排设置,且第二安装板24的两端通过第一安装板23进行连接,确保了第二安装板24上所有的第一滑轮22都进行同步移动,进而实现了承载台21的平稳升降。
进一步地,承载台21为梳齿状的叉臂式结构。通过将承载机构2中的承载台21设置为梳齿状的叉臂式结构,有效简化了承载台21结构设置的同时也提高了模具7在搬运和堆码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为了提高模具堆码的效率,在货架6上平行设置了多个凸起61,以配合承载台21更快捷地将模具7堆码至货架6中。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安装支架11内侧设有第一导轨12,第一滑轮22位于第一导轨12内,在第一驱动组件13的驱动下,第一滑轮22沿着第一导轨12进行往复升降滑动。采用滑轮与导轨配合的移动模式,具有结构简单、移动便捷且移动距离控制精准等优点。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走行移动机构4包括:第二滑轮41、连接座43和第二驱动组件45,安装支架11底部与连接座43连接,连接座43两侧均设有第二滑轮41和第二驱动组件45,在第二驱动组件45的驱动下,第二滑轮41带动连接座43水平移动。
本实施例中,走行移动机构4还包括第二导轨42,第二滑轮41位于在第二导轨42内,在第二驱动组件45的驱动下,第二滑轮41沿着第二导轨42水平往复移动。如图3所示,第二导轨42两端可以分别与两台输送机5进行连接,即可实现走行移动机构4在两台输送机5之间移动,提高了模具堆码装置移动的稳定可靠性。本实施例中,第二驱动组件45具体可以采用伺服电机,也可以采用其他形式的驱动机构,只要能够带动承载机构2和模具7平稳移动即可。
本实施例中,走行移动机构4还包括第三安装板44,第三安装板44设置在连接座43两侧,用于安装第二滑轮4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还包括回转机构3,回转机构3的一端与安装支架11连接,另一端与走行移动机构4连接,用于实现安装支架11和承载机构2转向。可以理解,回转机构3具体可以采用回转电机的形式,只要能够实现安装支架11和承载机构2平稳转向即可。
本实施例中,通过在安装支架11与走行移动机构4的连接处设置回转机构3,并利用回转机构3实现了安装支架11和承载机构2自动转向,也就实现了模具7由搬运到堆码的自动转向,大大提高了模具堆码的效率。
可以理解,本实施例中,可以将第一驱动组件13、第二驱动组件45和回转机构3与外部控制系统进行连接,例如PLC控制系统,利用外部控制系统控制第一驱动组件13、第二驱动组件45和回转机构3自动运行,即可实现模具自动堆码,既便捷又高效。
实施例2
本实用新型的自动堆码系统,包括实施例1中的模具堆码装置和多台输送机5,模具堆码装置设置在相邻输送机5之间,用于实现模具7在相邻输送机5之间自动搬运,并自动堆码至输送机5上的货架6中。
如图7至图10所示,码垛时,承载机构2在升降机构1的带动下,下降并插入第一输送机51上放置的模具7底部。承载机构2承接模具7后提升至码垛高度,回转机构3带动承载机构2和模具7转向。走行移动机构4带动承载机构2和模具7进入第二输送机52上放置的货架6中。放下模具7后,承载机构2下降一定高度后再退出货架6,准备承接下一板模具7,进入下一循环。进行相应的反向操作,即可实现模具7从货架6上解跺。可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模具堆码装置也可以独立进行码垛工作。
本实施例中,通过在相邻输送机5之间设置模具堆码装置,实现了模具7的自动输送和自动堆码至货架6中,不仅简化了自动堆码系统的结构设置,而且大大提高了模具7搬运和堆码的效率,很好地满足了自动化连续式生产的需求。
虽然本实用新型以较佳实施例揭示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实质和技术方案的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方法和技术内容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做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替换、等效变化及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模具堆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升降机构(1)、走行移动机构(4)和叉臂式的承载机构(2);所述升降机构(1)包括安装支架(11)和第一驱动组件(13);所述承载机构(2)用于承载模具(7),承载机构(2)安装在安装支架(11)上,且第一驱动组件(13)的输出端与承载机构(2)连接,在第一驱动组件(13)的驱动下,承载机构(2)沿着安装支架(11)进行往复升降,以实现模具(7)升降至货架(6)上预设的堆码位置;所述走行移动机构(4)位于升降机构(1)底部,用于实现模具(7)水平移动至货架(6)上预设的堆码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堆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机构(2)包括:承载台(21)、第一滑轮(22)和第二安装板(24);所述承载台(21)安装在第二安装板(24)上,用于承载模具(7);所述第一滑轮(22)安装在第二安装板(24)两端,在第一驱动组件(13)的驱动下,第一滑轮(22)沿着安装支架(11)内侧进行往复滑动,以实现承载机构(2)往复升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具堆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台(21)为梳齿状的叉臂式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具堆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支架(11)内侧设有第一导轨(12),所述第一滑轮(22)位于第一导轨(12)内,在第一驱动组件(13)的驱动下,第一滑轮(22)沿着第一导轨(12)进行往复升降滑动。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模具堆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走行移动机构(4)包括:第二滑轮(41)、连接座(43)和第二驱动组件(45),所述安装支架(11)底部与连接座(43)连接,所述连接座(43)两侧均设有第二滑轮(41)和第二驱动组件(45),在第二驱动组件(45)的驱动下,第二滑轮(41)带动连接座(43)水平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模具堆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走行移动机构(4)还包括第二导轨(42),所述第二滑轮(41)位于在第二导轨(42)内,在第二驱动组件(45)的驱动下,第二滑轮(41)沿着第二导轨(42)水平往复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模具堆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走行移动机构(4)还包括第三安装板(44),所述第三安装板(44)设置在连接座(43)两侧,用于安装第二滑轮(41)。
8.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模具堆码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回转机构(3),所述回转机构(3)的一端与安装支架(11)连接,另一端与走行移动机构(4)连接,用于实现安装支架(11)和承载机构(2)转向。
9.一种自动堆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模具堆码装置和多台输送机(5),所述模具堆码装置设置在相邻输送机(5)之间,用于实现模具(7)在相邻输送机(5)之间自动搬运,并自动堆码至输送机(5)上的货架(6)中。
CN202223598553.0U 2022-12-30 2022-12-30 一种模具堆码装置及自动堆码系统 Active CN21915588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598553.0U CN219155889U (zh) 2022-12-30 2022-12-30 一种模具堆码装置及自动堆码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598553.0U CN219155889U (zh) 2022-12-30 2022-12-30 一种模具堆码装置及自动堆码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155889U true CN219155889U (zh) 2023-06-09

Family

ID=866436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598553.0U Active CN219155889U (zh) 2022-12-30 2022-12-30 一种模具堆码装置及自动堆码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15588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960197U (zh) 异形板材全自动剪切线
CN105000394B (zh) 一种智能型自动化堆垛设备及其操作方法
CN107902356B (zh) 一种全自动物料输送系统
CN111558653A (zh) 一种可自动上下料的模具冲孔装置
CN106892276B (zh) 一种型钢码垛机及其自动编组、自动码垛方法
CN205589930U (zh) 一种纸箱提升机构
CN212268732U (zh) 码垛烟箱精准提升转运输送装置
CN110683269A (zh) 仓储系统
CN214494458U (zh) 一种物料上下料输送设备
CN106829046B (zh) 一种型钢码垛机的输送、编组机构
CN213320134U (zh) 一种保温板材码垛机械臂
CN211768039U (zh) 仓储系统
CN111517142A (zh) 单层纸板堆垛运送装置
CN219155889U (zh) 一种模具堆码装置及自动堆码系统
CN215478489U (zh) 一种码垛机自动感应送料输料装置
CN218859802U (zh) 用于模具堆码的装置及自动堆码系统
CN203187149U (zh) 一种金属板材自动移送设备
CN218859801U (zh) 模具堆码装置及自动堆码系统
CN209956893U (zh) 一种输送旋转台
CN219155870U (zh) 一种用于模具堆码的装置及自动堆码系统
CN210285979U (zh) 一种砌块码垛输出装置
CN219155871U (zh) 一种模具码垛装置及自动码垛系统
CN210260014U (zh) 一种成品井字块码垛装置
CN111715870A (zh) 一种铸造砂箱转移装置
CN214455083U (zh) 一种全自动低位码垛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