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130296U - 利用垃圾能源化自循环技术制作建材陶粒的系统 - Google Patents

利用垃圾能源化自循环技术制作建材陶粒的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130296U
CN219130296U CN202222971541.1U CN202222971541U CN219130296U CN 219130296 U CN219130296 U CN 219130296U CN 202222971541 U CN202222971541 U CN 202222971541U CN 219130296 U CN219130296 U CN 21913029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municated
ceramsite
output end
process system
slud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971541.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辉
李志富
张庆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engchong Shanghai Machiner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engchong Shanghai Machiner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engchong Shanghai Machiner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Tengchong Shanghai Machiner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971541.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13029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13029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13029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4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the processing of minerals
    • Y02P40/60Production of ceramic materials or ceramic elements, e.g. substitution of clay or shale by alternative raw materials, e.g. ashes

Landscapes

  • Processing Of Solid Wastes (AREA)
  • Treatment Of Slud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利用垃圾能源化自循环技术制作建材陶粒的系统,包括渣土处置工艺系统:用于将渣土破碎并搅拌形成有混合料,输出端连通有陈化库;污泥处置工艺系统:用于将污泥沉淀并烘干形成有干化污泥,输出端与陈化库连通;轻质杂物处置工艺系统:用于将轻质杂物破碎筛分形成有有机物配伍料;陶粒生产工艺系统:用于将混合有陈化库陈化形成的混合物的计量配比原料制造形成陶粒;能源生产工艺系统:输出端与陶粒生产工艺系统连通,用于热解有机物配伍料。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城市渣土、污泥、轻质杂物等废料生产为高端绿色建材陶粒,有助于实现城市固废的深度资源化再生利用,变废为宝,从而有助于实现绿色循环经济的可持续化发展。

Description

利用垃圾能源化自循环技术制作建材陶粒的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境保护、资源综合利用和建材制造多个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利用垃圾能源化自循环技术制作建材陶粒的系统。
背景技术
城市渣土是指城市建设、企业生产中需要产生的建筑垃圾(包括工程土石方、弃土等)、建筑材料(含沙、卵石、灰浆、混凝土等)及散体物料(含散煤、煤渣等)。城市污泥是指在城市生活和与城市生活活动相关的城市市政设施与维护过程中产生的污泥。可分为污水厂污泥、给水厂污泥、排水管道污泥、疏浚淤泥和建筑泥浆等。城市轻质杂物是指城市生活(大件垃圾、装修垃圾等)、企业生产(一般工业垃圾等)、农林废弃物及园林绿化中产生的轻杂垃圾。
现有公开号为CN102826831B的中国专利,其公开了一种陈腐垃圾渣粉、陈腐垃圾塑料污泥沙陶粒及制造方法,包含材料及配比和制造工艺流程,材料配比为:陈腐垃圾粉料55%~75%,陈腐垃圾塑料污泥沙25%~45%;制造工艺流程为:将粒径小于20mm的陈腐垃圾渣粉烘干,过0.6mm方孔筛,将筛余渣粒磨细,再过0.6mm方孔筛;陈腐垃圾塑料水洗后的污泥水,经泥水分离机分离出的污泥沙与粒径小于0.6mm陈腐垃圾粉料分别计量,用对辊挤出机造粒,将造好的陶粒生料颗粒利用余热烘干,再将其送入烧结旋转窑进行高温烧结,出窑冷却。
发明人认为现有技术中针对城市固废中的城市渣土、城市污泥及城市轻质杂物等废物垃圾的再加工的工艺对垃圾本身的利用率不高,且无法实现能源化自循环加工,未能达到绿色循环经济的可持续化发展。因此,需要提供一种能够将城市渣土、污泥、轻质杂物等废料生产为高端绿色建材陶粒的能源化自循环加工系统,实现绿色循环经济的可持续化发展。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垃圾能源化自循环技术制作建材陶粒的系统。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利用垃圾能源化自循环技术制作建材陶粒的系统,包括:
渣土处置工艺系统:用于将渣土破碎并搅拌形成有混合料,输出端连通有陈化库;
污泥处置工艺系统:用于将污泥沉淀并烘干形成有干化污泥,输出端与所述陈化库连通;
轻质杂物处置工艺系统:用于将轻质杂物破碎筛分形成有有机物配伍料;
陶粒生产工艺系统:输入端与所述陈化库连通,用于将混合有所述陈化库陈化形成的混合物的计量配比原料制造形成陶粒;
能源生产工艺系统:输入端与所述轻质杂物处置工艺系统的输出端连通,输出端与所述陶粒生产工艺系统连通,用于热解所述有机物配伍料。
优选地,所述渣土处置工艺系统包括:
进料斗:用于将所述渣土进行均匀布料;
蝶形筛分机:与所述进料斗的输出端连通,用于筛分出所述渣土中小于80mm的筛下物;
去石机:与所述蝶形筛分机的输出端连通,用于将所述筛下物处理得到小于40mm的渣土混合料;
第一双轴对辊机:与所述去石机的输出端连通,用于将所述渣土混合料破碎至小于20mm;
第一双轴搅拌机:与所述第一双轴对辊机的输出端连通,用于将所述渣土混合料搅拌均匀;
第二双轴对辊机:与所述第一双轴搅拌机的输出端连通,用于将所述渣土混合料破碎至小于5mm;
第二双轴搅拌机:与所述第二双轴对辊机的输出端连通,用于将所述渣土混合料搅拌均匀得到所述混合料,并输送至所述陈化库。
优选地,所述污泥处置工艺系统包括:
污泥池:用于沉淀所述污泥;
烘干机:用于烘干沉淀后的所述污泥形成所述干化污泥,并输送至所述陈化库;
第一螺旋输送机:输入端与所述污泥池连通,输出端与所述烘干机连通。
优选地,所述轻质杂物处置工艺系统包括:
板式喂料机:用于输送所述轻质杂物;
双轴撕裂机:与所述板式喂料机的输出端连通,用于将所述轻质杂物破碎至小于60mm;
人工分拣平台:与所述双轴撕裂机的输出端连通,用于分拣形成有分拣废料;
磁选机:设置在所述双轴撕裂机与所述人工分拣平台之间的输送路径上,用于提取所述轻质杂物内的磁性金属物形成有废旧金属;
辊筒筛:与所述人工分拣平台的输出端连通,用于筛分形成有渣土料和所述有机物配伍料。
优选地,所述陶粒生产工艺系统包括:
第三双轴搅拌机:用于搅拌均匀所述计量配比原料;
双轴制粒机:与所述第三双轴搅拌机的输出端连通,用于制造混合陶粒;
整形机:与所述双轴制粒机的输出端连通,用于筛分所述混合陶粒;
回转窑:与所述整形机的输出端连通,用于煅烧形成有所述陶粒;
冷却机:与所述回转窑的输出端连通,用于冷却所述陶粒;
提升机:与所述冷却机的输出端连通,用于输送所述陶粒;
筛分机:与所述提升机的输出端连通,用于筛分所述陶粒形成有大颗粒陶粒和小颗粒陶粒。
优选地,所述能源生产工艺系统包括:气化炉和减压气罐,所述气化炉用于热解气化所述有机物配伍料,所述有机物配伍料气化形成的燃气通过清洁燃气管道输送储存至所述减压气罐,所述减压气罐通过管道与所述回转窑连通;所述减压气罐还连通有外接气源。
优选地,所述回转窑的尾端通过管道与所述烘干机连通。
优选地,还包括烟气处理工艺系统,所述烟气处理工艺系统包括依次连通的旋风除尘器、除尘器以及烟囱;所述旋风除尘器通过管道分别与所述烘干机、所述回转窑以及所述气化炉连通;所述旋风除尘器、所述除尘器的输出端均连通有第二螺旋输送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渣土处置工艺系统、污泥处置工艺系统、轻质杂物处置工艺系统、陶粒生产工艺系统以及能源生产工艺系统的配合使用,将城市渣土、污泥、轻质杂物等废料生产为高端绿色建材陶粒,有助于实现城市固废的深度资源化再生利用,变废为宝,从而有助于实现绿色循环经济的可持续化发展。
2、本实用新型通过能源生产工艺系统的高温热解工艺为整个工艺系统提供电力及燃气,再加上全区域屋顶太阳能发电系统的配合使用,有助于实现自循环工艺,从而有助于达到能源循环利用实现碳中和的效果。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要体现利用垃圾能源化自循环技术制作建材陶粒的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主要体现渣土处置工艺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主要体现污泥处置工艺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主要体现轻质杂物处置工艺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主要体现陶粒生产工艺系统和能源生产工艺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主要体现利用垃圾能源化自循环技术制作建材陶粒的系统的流程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主要体现利用垃圾能源化自循环技术制作建材陶粒的系统的平面图。
附图标记:
进料斗11 蝶形筛分机12 去石机13
第一双轴对辊机141 第二双轴对辊机142 第一双轴搅拌机151
第二双轴搅拌机152 筛上石块101 石料102
混合料103 污泥池21 第一螺旋输送机22
烘干机23 干化污泥201 板式喂料机31
双轴撕裂机32 磁选机33 人工分拣平台34
辊筒筛35 废旧金属301 分拣废料302
渣土料303 有机物配伍料304 第三双轴搅拌机41
双轴制粒机42 整形机43 回转窑44
冷却机45 提升机46 筛分机47
气化炉48 减压气罐481 外接气源49
旋风除尘器410 除尘器411 烟囱413
飞灰401 配料402 计量配比原料403
大颗粒陶粒404 小颗粒陶粒405 除尘灰406
灰渣407 第二螺旋输送机41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实用新型。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化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利用垃圾能源化自循环技术制作建材陶粒的系统,包括渣土处置工艺系统、污泥处置工艺系统、轻质杂物处置工艺系统、陶粒生产工艺系统以及能源生产工艺系统。渣土处置工艺系统用于将渣土破碎并搅拌形成有混合料103,输送至陈化库进行陈化处理;污泥处置工艺系统用于将污泥沉淀并烘干形成有干化污泥201,输送至陈化库进行陈化处理;轻质杂物处置工艺系统用于将轻质杂物破碎筛分形成有有机物配伍料304;陶粒生产工艺系统用于将混合有所述陈化库陈化形成的混合物的计量配比原料403制造形成陶粒;能源生产工艺系统用于热解有机物配伍料304为陶粒生产工艺系统提供热能。
本申请采用先进的城市固废垃圾处置整合工艺技术,全屋顶光伏覆盖,动力能源自给。针对城市渣土、污泥、轻质杂物通过各环节的工艺处置配合生产出高端绿色建材陶粒,并实现能源自循环,节省能源支出,达到碳达峰实现碳中和及低碳排放目标,推动国内碳中和发展。轻质陶粒堆积密度≤500kg/m3,具有良好的保温隔热隔音性能,品质稳定,耐久性好,应用领域广。高强陶粒堆积密度600kg/m3~900kg/m3、筒压强度大于4MPa、强度标号不低于25,可用作结构混凝土用轻骨料。随着装配式建筑的快速发展,高强陶粒未来2~5年将会得到快速发展。
计量配比原料403包括85%的陈化库陈化形成的混合物、5-10%的飞灰401以及5-10%的配料402;电厂飞灰401作为制作陶粒的添加成分。配料402一般为废玻璃、水泥熟料、粉煤灰等材料。陈化库陈化形成的混合物包括70%的混合料103和30%的干化污泥201。陈化库内设置有自动堆取料机,设定好的区域和时间进行堆取料作业,一般陈化库陈化时间为7~15天左右,陈化处理能够增加干化污泥201和混合料103之间成分的相互融入,使干化污泥201和混合料103更均匀,煅烧时能刚好的反应出两者混合成一种物料所表现出来的物料特性。
如图2所示,渣土处置工艺系统包括:进料斗11、蝶形筛分机12、去石机13、第一双轴对辊机141、第一双轴搅拌机151、第二双轴对辊机142以及第二双轴搅拌机152。进料斗11用于将渣土均匀布料;蝶形筛分机12与进料斗11的输出端连通,用于将渣土筛分出小于80mm的筛下物;去石机13与蝶形筛分机12的输出端连通,用于将筛下物处理得到小于40mm的渣土混合料;第一双轴对辊机141与去石机13的输出端连通,用于将渣土混合料破碎至小于20mm;第一双轴搅拌机151与第一双轴对辊机141的输出端连通,用于将渣土混合料搅拌均匀;第二双轴对辊机142与第一双轴搅拌机151的输出端连通,用于将渣土混合料破碎至小于5mm;第二双轴搅拌机152与第二双轴对辊机142的输出端连通,用于将渣土混合料搅拌均匀得到混合料103,并输送至陈化库。
将渣土送入进料斗11,通过进料斗11均匀布料后送至蝶形筛分机12,蝶形筛分机12将渣土筛分成两种规格,筛上石块101大于80mm,筛下物小于80mm。小于80mm的筛下物通过去石机13处理后分为两种规格,大于40mm的石料102和小于40mm的渣土混合料。将小于40mm的渣土混合料通过第一双轴对辊机141破碎,破碎后规格为小于20mm,进入第一双轴搅拌机151将搅拌均匀。小于20mm的渣土混合料再次破碎通过第二双轴对辊机142,破碎后规格为小于5mm。小于5mm的渣土混合料再次进入第二双轴搅拌机152搅拌均匀,搅拌后混合料103为含沙的黏土,经过第二双轴搅拌机152搅拌后的混合料103被输送至陈化库进行陈化处理。筛上石块101和石料102可回用到建筑骨料。
如图3所示,污泥处置工艺系统包括:污泥池21、第一螺旋输送机22以及烘干机23。污泥池21用于沉淀污泥;烘干机23用于将沉淀后的污泥烘干形成干化污泥201,并输送至陈化库;第一螺旋输送机22用于将污泥池21内的污泥输送至烘干机23。
收运来的污泥倒入污泥池21先将污泥沉淀。沉淀的污泥通过第一螺旋输送机22运送至烘干机23中,进过烘干机23后的干化污泥201运送至陈化库进行陈化处理。陈化时间为7-15天,混合料103和干化污泥201陈化处理能够增加污泥和粘土之间成分的相互融入,使粘土和污泥混合更均匀,煅烧时能刚好的反应出两者混合成一种物料所表现出来的物料特性,陈化比例为70%的混合料103和30%的干化污泥201。
如图4所示,轻质杂物处置工艺系统包括:板式喂料机31、双轴撕裂机32、磁选机33、人工分拣平台34以及辊筒筛35。板式喂料机31用于输送轻质杂物;双轴撕裂机32用于将轻质杂物破碎至小于60mm;人工分拣平台34与双轴撕裂机32的输出端连通,用于分拣形成有分拣废料302;磁选机33设置在双轴撕裂机32与人工分拣平台34之间的输送路径上,用于提取轻质杂物内的磁性金属物形成有废旧金属301;辊筒筛35与人工分拣平台34的输出端连通,用于筛分形成有渣土料303和有机物配伍料304。
将轻质杂物送入板式喂料机31,通过板式喂料机31给双轴撕裂机32喂料。双轴撕裂机32将轻质杂物破碎至小于60mm规格。小于60mm轻质杂物被输送至人工分拣平台34,在输送时经过磁选机33,将轻质杂物中的磁性金属物提取出来得到废旧金属301。人工分拣平台34主要将小于60mm轻质杂物中混有的石块、砌块等非有机物分拣出来得到分拣废料302。轻质杂物进过辊筒筛35筛分处理将沙土等重物质分离出得到渣土料303及有机物配伍料304。渣土料303可回用到渣土处置工艺系统做原材料。
如图5所示,陶粒生产工艺系统包括:第三双轴搅拌机41、双轴制粒机42、整形机43、回转窑44、冷却机45、提升机46以及筛分机47。第三双轴搅拌机41用于搅拌均匀计量配比原料403;双轴制粒机42与第三双轴搅拌机41的输出端连通,用于制造混合陶粒;整形机43与双轴制粒机42的输出端连通,用于筛分混合陶粒;回转窑44与整形机43的输出端连通,用于煅烧形成有陶粒;冷却机45与回转窑44的输出端连通,用于冷却陶粒;提升机46与冷却机45的输出端连通,用于输送陶粒;筛分机47与提升机46的输出端连通,用于筛分陶粒形成有大颗粒陶粒404和小颗粒陶粒405。
计量配比原料403进入第三双轴搅拌机41搅拌均匀,经过第三双轴搅拌机41混合后物料的含水率<25%,然后送至双轴制粒机42造粒。混合陶粒在整形机43内整形筛分后,合格的陶粒送至进入回转窑44内,不合格的物料被筛分下来细料返回到双轴搅拌机处重新搅拌造粒。一般的,以市场普遍的规格作为合格标准,通常以颗粒大小区分,如10-30mm视为合格。生料陶粒在回转窑44内,随着回转窑44的旋转,逐步向窑头方向移动,在烧成带1050℃~1200℃温度下,煅烧成陶粒。然后进入单筒冷却机45进行冷却,从出料端卸出。卸出的陶粒通过提升机46运送至储存罐顶的筛分机47来筛分颗粒大小得到成品大颗粒陶粒404及小颗粒陶粒405并储存在罐内。
能源生产工艺系统包括:气化炉48和减压气罐481,气化炉48用于热解气化有机物配伍料304,气化形成的燃气通过清洁燃气管道输送储存至减压气罐481,减压气罐481通过管道与回转窑44连通;减压气罐481还连通有外接气源49;有机物配伍料304经过气化炉48形成有灰渣407。
有机物配伍料304送至气化炉48进行高温热解气化,高温气化热解法是利用有机物配伍料304中有机物的热不稳定性,在无氧或缺氧条件下对其进行加热蒸馏。垃圾气化炉燃烧室温度可达800-1100℃,有机物配伍料渗液、焦油、有机酸等经过热解反应和混合气体反应装置后,既产生清洁燃气及灰渣407。清洁燃气管道输送储存至压力罐481中,加压稳定的燃气大部分回转窑44的烧制陶粒热源,一部分气化炉48自身的热解能源。外接气源49作为补充能源在气化炉48产气不足情况下给回转窑44提供烧制能源。灰渣407可回用到渣土处置工艺系统做原材料。
回转窑44的尾端通过管道与烘干机23连通,回转窑44能够为烘干机23提供热能。利用回转窑44烧制陶粒尾端的高温尾气热量来提供烘干机23所需要的热能源。
还包括烟气处理工艺系统,烟气处理工艺系统包括:旋风除尘器410、除尘器411以及烟囱413;旋风除尘器410通过管道分别与烘干机23、回转窑44以及气化炉48连通,烘干机23、回转窑44以及气化炉48形成的烟气依次通过旋风除尘器410、除尘器411、烟囱413排放至外界环境;烟气通过旋风除尘器410、除尘器411过滤沉淀形成有除尘灰406,除尘灰406通过第二螺旋输送机412输出。
烘干机23、回转窑44以及气化炉48是在整体工艺中主要产生烟气的源头,通过用管道将烘干机23、回转窑44以及气化炉48和旋风除尘器410连通,烟气通过旋风除尘器410后经除尘器411再一次过滤烟气使其达到国内排放标准,烟囱413排放合格烟气。旋风除尘器410和除尘器411对烟气过滤后尘灰沉淀至第二螺旋输送机412,第二螺旋输送机412输出除尘灰406。除尘灰406可回用到渣土处置工艺系统做原材料。
如图6和7所示,本申请的工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通过渣土处置工艺系统将渣土破碎并搅拌形成有混合料103,输送至陈化库进行陈化处理;
步骤S2,通过污泥处置工艺系统将污泥沉淀并烘干形成有干化污泥201,输送至陈化库进行陈化处理;
步骤S3,通过轻质杂物处置工艺系统将轻质杂物破碎筛分形成有有机物配伍料304;
步骤S4,通过陶粒生产工艺系统将混合有陈化库陈化形成的混合物的计量配比原料403制造形成陶粒;
步骤S5,通过能源生产工艺系统热解有机物配伍料304为陶粒生产工艺系统提供热能。
本申请以年产20万m3绿色建材陶粒为例,陶粒堆密度≤750kg/m3即15万吨/年来配置设备。
设置一条陶粒生产线,产能500t/d(按300天/年),生产时间20h/d即25t/h(35m3/h)。陶粒辅助设备,4台7-9t/h双轴制粒机42、1台25-30t/h双轴搅拌机42、2台15t/h整形机43,1套40m3/h回转窑44(含配套冷却)。陶粒烧制温度需稳定在1100~1150℃,每吨陶粒综合热耗约41.64公斤标准煤,陶粒一立方约重750kg,1立方大概31.23公斤,每千克标准煤的热值为7000千卡,31.23*7000=218610千卡,热解混合燃气热值为1834Kcal/Nm3,即218610/1834=120Nm3,每立方陶粒需要120Nm3热解混合气。
按照每立方陶粒烧制需要120Nm3热解混合然气,配置热解气化炉产气量。20万m3陶粒生产线所需要的热解混合燃气量为240万Nm3。设置2套额定产气量为6000Nm3/h热解气化炉及其配套设备。一部分混合燃气气化炉热解制气。轻杂原材料热值3200Kcal/kg,热解混合燃气热值为1834Kcal/Nm3,轻杂热解后所得0.57Nm3/kg。
产气量为6000Nm3/h,轻杂热解后的方量0.57Nm3/kg,所得约11000Kg/h的原材料,按生产时间20h/d、300天/年,轻杂原材料为6.6万吨每年。按此轻杂原料热解总需求量,设置一条年处理量为10万吨的轻杂杂物处置线。
按照陶粒原料配比粘土60-65%、污泥20-25%、飞灰5-10%、配料5-10%组成。年产15万吨陶粒所需的原材料量粘土约10万吨、污泥约4万吨、电厂飞灰约1万吨、配料约1万吨。设置一条年产10万吨粘土的破碎筛分搅拌生产线。设置1条年烘干4万吨污泥烘干线配套对应污泥池。设置电厂飞灰即配料筒各一套满足生产时能添加的量。
本申请的设计理念,可最大程度上避免“两高”(高能耗和高污染)的问题。在能源使用环节,烧结过程的能量是来源于对有机轻质杂物的高温裂解工艺,轻质杂物本身就是需要进行处理的垃圾之一,对其裂解产生的可燃气能源属于附加增值产品,不属于外部能源;对于高温裂解本身来说,其裂解过程产生的能源中一部分亦可自身的运转,本身就实现了能源的循环使用,而无需额外使用外部能源,因此最大程度上降低了对外部能源的依赖。在最终污染物的排放环节,因为能源消耗的原材料使用的是垃圾本身,无需额外占用碳使用指标,进而在排放方面也就降低了碳的排放指标,且高温裂解工艺产生的二氧化碳量要远小于其它能源如秸秆等的排放量;高温裂解产生的有机碳渣不属于污染物,可作为陶粒的制备原料,循环利用至制粒环节。
在整个系统中,能量主要来源于两个途径,分别是“光伏发电”和“高温热解”。其中,光伏发电属于绿色清洁能源,可以真正实现能源自给自足以及碳的“零”排放,其产生的电量固废处置和资源再生工艺,而固废处置环节经分选产生的有机废弃物又可以作为第二个“高温热解”工艺的能量来源来使用。本方法利用具体实施时主厂房屋面部分铺设光伏组件,作为本方法内部分设备的动力来源,充分利用自然能源体现低碳环保的优势。在高温热解工艺中,可以将有机废弃物进行热解处理,产生热解气和热解油等,此即可作为烧结工艺的能量来源,也可以回到高温热解工艺中,作为其能量来源进行循环利用。此两种途径进行有效的结合,可真正实现能源的自循环及能源的绿色环保目标,进入碳达峰碳中和时期。
本申请采用绿色建材、低碳生产以及能源自循环的理念,既实现了城市固废的深度资源化再生利用,变废为宝,又可以最终实现绿色循环经济的可持续化发展。本申请可解决90%以上的城市固废,实现了城市固废处置后产品残值提高50-100倍的效果,其中烧结建筑构件作为绿色建材可助推建筑业环保发展进程。本申请还可解决城市固废二次处置带来的污染,实现了一站式将城市固废转化为绿色建材及能源类材料的成果。本申请通过采用全区域屋顶太阳能发电系统及配合高温热解工艺的方法,解决了总工艺内电力及燃气的需求,达到自循环工艺结构实现低碳排放要求,取得了能源循环利用实现碳中和的效果。
在当今国家对于绿色经济以及循环经济的号召下,本工艺可实现建设高标准的绿色高端建材生产示范基地目标,并且创造性的实现能源循环和经济循环,以及统筹并合理利用工艺自身资源,打造可持续性发展的建材体系,实现绿色循环经济的可持续化发展。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描述。需要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特定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做出各种变化或修改,这并不影响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内容。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和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任意相互组合。

Claims (8)

1.一种利用垃圾能源化自循环技术制作建材陶粒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渣土处置工艺系统:用于将渣土破碎并搅拌形成有混合料(103),输出端连通有陈化库;
污泥处置工艺系统:用于将污泥沉淀并烘干形成有干化污泥(201),输出端与所述陈化库连通;
轻质杂物处置工艺系统:用于将轻质杂物破碎筛分形成有有机物配伍料(304);
陶粒生产工艺系统:输入端与所述陈化库连通,用于将混合有所述陈化库陈化形成的混合物的计量配比原料(403)制造形成陶粒;
能源生产工艺系统:输入端与所述轻质杂物处置工艺系统的输出端连通,输出端与所述陶粒生产工艺系统连通,用于热解所述有机物配伍料(304)。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垃圾能源化自循环技术制作建材陶粒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渣土处置工艺系统包括:
进料斗(11):用于将所述渣土进行均匀布料;
蝶形筛分机(12):与所述进料斗(11)的输出端连通,用于筛分出所述渣土中小于80mm的筛下物;
去石机(13):与所述蝶形筛分机(12)的输出端连通,用于将所述筛下物处理得到小于40mm的渣土混合料;
第一双轴对辊机(141):与所述去石机(13)的输出端连通,用于将所述渣土混合料破碎至小于20mm;
第一双轴搅拌机(151):与所述第一双轴对辊机(141)的输出端连通,用于将所述渣土混合料搅拌均匀;
第二双轴对辊机(142):与所述第一双轴搅拌机(151)的输出端连通,用于将所述渣土混合料破碎至小于5mm;
第二双轴搅拌机(152):与所述第二双轴对辊机(142)的输出端连通,用于将所述渣土混合料搅拌均匀得到所述混合料(103),并输送至所述陈化库。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垃圾能源化自循环技术制作建材陶粒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处置工艺系统包括:
污泥池(21):用于沉淀所述污泥;
烘干机(23):用于烘干沉淀后的所述污泥形成所述干化污泥(201),并输送至所述陈化库;
第一螺旋输送机(22):输入端与所述污泥池(21)连通,输出端与所述烘干机(23)连通。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垃圾能源化自循环技术制作建材陶粒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轻质杂物处置工艺系统包括:
板式喂料机(31):用于输送所述轻质杂物;
双轴撕裂机(32):与所述板式喂料机(31)的输出端连通,用于将所述轻质杂物破碎至小于60mm;
人工分拣平台(34):与所述双轴撕裂机(32)的输出端连通,用于分拣形成有分拣废料(302);
磁选机(33):设置在所述双轴撕裂机(32)与所述人工分拣平台(34)之间的输送路径上,用于提取所述轻质杂物内的磁性金属物形成有废旧金属(301);
辊筒筛(35):与所述人工分拣平台(34)的输出端连通,用于筛分形成有渣土料(303)和所述有机物配伍料(304)。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利用垃圾能源化自循环技术制作建材陶粒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陶粒生产工艺系统包括:
第三双轴搅拌机(41):用于搅拌均匀所述计量配比原料(403);
双轴制粒机(42):与所述第三双轴搅拌机(41)的输出端连通,用于制造混合陶粒;
整形机(43):与所述双轴制粒机(42)的输出端连通,用于筛分所述混合陶粒;
回转窑(44):与所述整形机(43)的输出端连通,用于煅烧形成有所述陶粒;
冷却机(45):与所述回转窑(44)的输出端连通,用于冷却所述陶粒;
提升机(46):与所述冷却机(45)的输出端连通,用于输送所述陶粒;
筛分机(47):与所述提升机(46)的输出端连通,用于筛分所述陶粒形成有大颗粒陶粒(404)和小颗粒陶粒(405)。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利用垃圾能源化自循环技术制作建材陶粒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能源生产工艺系统包括:气化炉(48)和减压气罐(481),所述气化炉(48)用于热解气化所述有机物配伍料(304),所述有机物配伍料(304)气化形成的燃气通过清洁燃气管道输送储存至所述减压气罐(481),所述减压气罐(481)通过管道与所述回转窑(44)连通;
所述减压气罐(481)还连通有外接气源(49)。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利用垃圾能源化自循环技术制作建材陶粒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回转窑(44)的尾端通过管道与所述烘干机(23)连通。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利用垃圾能源化自循环技术制作建材陶粒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烟气处理工艺系统,所述烟气处理工艺系统包括依次连通的旋风除尘器(410)、除尘器(411)以及烟囱(413);
所述旋风除尘器(410)通过管道分别与所述烘干机(23)、所述回转窑(44)以及所述气化炉(48)连通;
所述旋风除尘器(410)、所述除尘器(411)的输出端均连通有第二螺旋输送机(412)。
CN202222971541.1U 2022-11-08 2022-11-08 利用垃圾能源化自循环技术制作建材陶粒的系统 Active CN21913029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971541.1U CN219130296U (zh) 2022-11-08 2022-11-08 利用垃圾能源化自循环技术制作建材陶粒的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971541.1U CN219130296U (zh) 2022-11-08 2022-11-08 利用垃圾能源化自循环技术制作建材陶粒的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130296U true CN219130296U (zh) 2023-06-06

Family

ID=866013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971541.1U Active CN219130296U (zh) 2022-11-08 2022-11-08 利用垃圾能源化自循环技术制作建材陶粒的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13029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889398A (zh) * 2022-11-08 2023-04-04 腾重(上海)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利用垃圾能源化自循环技术制作建材陶粒的系统及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889398A (zh) * 2022-11-08 2023-04-04 腾重(上海)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利用垃圾能源化自循环技术制作建材陶粒的系统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107965U (zh) 一种城乡固废协同处置及资源化利用系统
CN105347838B (zh) 一种利用电镀污泥制作轻质陶粒的方法
CN203330098U (zh) 一种城乡固废无害化处理综合利用系统
CN100535090C (zh) 以高湿混合城市垃圾为原料一次性制备生物质燃料、生物陶粒和活性炭的方法
CN101519300B (zh) 用生活垃圾制砖的方法
CN102311240B (zh) 一种利用干化的污泥制砖的工艺
CN102319722A (zh) 混装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化处理工艺
CN105665421A (zh) 一种城市垃圾处理方法及设备
CN104140241A (zh) 一种固体垃圾渣土烧结砖及其制备方法
CN101050100A (zh) 一种生活垃圾焚烧灰渣和城市淤泥生产陶粒产品技术
CN1966443A (zh) 电石渣100%替代天然石灰质原料窑外分解生产水泥熟料工艺方法
CN102500607A (zh) 一种针对垃圾筛上物进行热解联合建材利用的方法
CN101376133A (zh) 一种城市生活垃圾的回收利用方法
CN100534650C (zh) 以高湿混合城市垃圾为原料一次性制备生物质燃料原料、生物陶粒原料和活性炭原料的方法
CN219130296U (zh) 利用垃圾能源化自循环技术制作建材陶粒的系统
CN212069896U (zh) 一种生活垃圾固体零排放处理系统
CN115228886B (zh) 一种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CN210215180U (zh) 一种混凝土搅拌站节能环保型固废微粉生产线
CN102701711A (zh) 烧结砖及其制造方法
CN115889398A (zh) 利用垃圾能源化自循环技术制作建材陶粒的系统及方法
CN113563035B (zh) 生物质灰渣蒸压免烧砖的制备方法
CN213596170U (zh) 一种固废掺和生产水泥熟料的生产线
CN111995277A (zh) 一种隧道窑烧制混凝土骨料及其生产方法
CN115722518B (zh) 一种建筑装修垃圾低碳高效资源化处置系统及其方法
CN104176953A (zh) 利用城市生活污水污泥生产水泥的方法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