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074256U - 一种轴承锻件预成型加工模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轴承锻件预成型加工模具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9074256U CN219074256U CN202223376308.5U CN202223376308U CN219074256U CN 219074256 U CN219074256 U CN 219074256U CN 202223376308 U CN202223376308 U CN 202223376308U CN 219074256 U CN219074256 U CN 21907425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plit
- die sleeve
- fixing ring
- working part
- bearing forg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org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创造提供了一种轴承锻件预成型加工模具,包括模套及其外侧的固定圈,模套由至少两瓣分体组合而成;所述分体包括工作部及工作部下端的基座部;所述固定圈套装于各瓣分体的工作部外侧,将各瓣分体聚拢,并在模套内侧形成稳定的工作腔结构,并且,固定圈与各瓣分体间采用间隙配合方式,在固定圈内壁的下部设有锥状的导向段。本发明创造结构简单,模套采用多瓣组合式的分体,并由固定圈固定,保持各分体位置,并在各分体内侧形成工作腔结构,并且非常容易脱模,尤为适用于大型锻件加工,使用成本低,操作方便。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创造属于轴承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轴承锻件预成型加工模具。
背景技术
锻件是指通过对金属坯料进行锻造变形而得到工件或毛坯,冷锻一般在室温下进行,可消除金属的疏松、孔洞,使锻件的机械性能得到提高,通常,锻造设备主要包括由压力机带动的用于成型的锤头。现有的用于轴承毛坯预成型的锻造设备结构较为复杂,由于坯料通常置于模具内部进行锻造,锻造加工后工件难以取出。尤其对于大型锻件,模具尺寸大,用料多成本高,一旦模具损坏,一般很难再重复利用。因此有必要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创造旨在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出一种轴承锻件预成型加工模具。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创造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轴承锻件预成型加工模具,
包括模套及其外侧的固定圈,模套由至少两瓣分体组合而成;
所述分体包括工作部及工作部下端的基座部,基座部下端面与工作部下端面齐平;
所述固定圈套装于各瓣分体的工作部外侧,将各瓣分体聚拢,并在模套内侧形成稳定的工作腔结构,并且,
固定圈与各瓣分体间采用间隙配合方式,在固定圈内壁的下部设有锥状的导向段。
进一步,各瓣所述分体大小及形状相同。
进一步,所述模套均分为2-5瓣分体。
进一步,工作部外壁的上端设有斜面结构。
进一步,所述固定圈壁厚大于工作部壁厚。
进一步,所述固定圈底部设有限位销孔,或设有至少一个定位块。
进一步,所述基座部上端面呈斜面。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创造具有以下优势:
本发明创造结构简单,模套采用多瓣组合式的分体,并由固定圈固定,保持各分体位置,并在各分体内侧形成工作腔结构,工件置于工作腔结构内,进行锻造加工,操作使用方便,并且非常容易脱模,在脱模时,可以选择直接将锻件取出,也可以是先将固定圈取下,分开各瓣分体,即可轻松取出锻件,尤为适用于大型锻件加工。
附图说明
构成本发明创造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创造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创造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创造,并不构成对本发明创造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创造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模套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分体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创造实施例中模套采用4瓣分体结构时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模套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创造实施例中固定圈下部设有定位块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创造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发明创造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创造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创造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创造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发明创造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创造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创造。
一种轴承锻件预成型加工模具,如图1至6所示,包括模套1及其外侧的固定圈2,模套由至少两瓣分体3组合而成;所述分体包括工作部4及工作部下端的基座部5;基座部下端面与工作部下端面齐平。所述固定圈套装于各瓣分体的工作部外侧,将各瓣分体聚拢,并在模套内侧形成稳定的工作腔结构6,并且,固定圈与各瓣分体间采用间隙配合方式,在固定圈内壁的下部设有锥状的导向段,以便于固定圈套装于组合式结构的模套外侧。
各瓣所述分体大小及形状相同。通常,上述模套均分为2-5瓣分体。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工作部外壁的上端设有斜面结构7,非常便于固定圈安装,使得本模具组装非常简单易操作。通常,上述基座部上端面也呈斜面结构设计,这样的结构,不易产生固定圈与分体的粘连,便于拆卸分解模具。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上述固定圈壁厚大于工作部壁厚,整体结构强度有保障。上述固定圈底部设有限位销孔,或是设有至少一个定位块8,能够与工作台上的销孔配合,可防止固定圈随意转动,提高锻造时模具的稳定性。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是预成型加工,因此并不需要各瓣分体间较高的配合精度,加工制造成本相较于整体式结构的模具不会有较多增加,而在使用成本方面,由于采用多瓣分体式结构,即使有局部损坏,也能进行单独更换,因此有效降低了使用成本。
本发明创造结构简单,模套采用多瓣组合式的分体,并由固定圈固定,保持各分体位置,并在各分体内侧形成工作腔结构,工件置于工作腔结构内,进行锻造加工,操作使用方便,并且非常容易脱模,在脱模时,可以选择直接将锻件取出,也可以是先将固定圈取下,分开各瓣分体,即可轻松取出锻件,尤为适用于大型锻件加工。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创造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创造,凡在本发明创造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轴承锻件预成型加工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模套及其外侧的固定圈,模套由至少两瓣分体组合而成;
所述分体包括工作部及工作部下端的基座部,基座部下端面与工作部下端面齐平;所述固定圈套装于各瓣分体的工作部外侧,将各瓣分体聚拢,并在模套内侧形成稳定的工作腔结构,
并且,固定圈与各瓣分体间采用间隙配合方式,在固定圈内壁的下部设有锥状的导向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轴承锻件预成型加工模具,其特征在于:各瓣所述分体大小及形状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轴承锻件预成型加工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套均分为2-5瓣分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轴承锻件预成型加工模具,其特征在于:工作部外壁的上端设有斜面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轴承锻件预成型加工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圈壁厚大于工作部壁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轴承锻件预成型加工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圈底部设有限位销孔,或是设有至少一个定位块。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轴承锻件预成型加工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部上端面呈斜面。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3376308.5U CN219074256U (zh) | 2022-12-15 | 2022-12-15 | 一种轴承锻件预成型加工模具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3376308.5U CN219074256U (zh) | 2022-12-15 | 2022-12-15 | 一种轴承锻件预成型加工模具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9074256U true CN219074256U (zh) | 2023-05-26 |
Family
ID=864068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3376308.5U Active CN219074256U (zh) | 2022-12-15 | 2022-12-15 | 一种轴承锻件预成型加工模具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9074256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6422823A (zh) * | 2023-06-13 | 2023-07-14 | 山西奔马铸锻有限公司 | 连杆锻件一体化锻造用分体式模具 |
-
2022
- 2022-12-15 CN CN202223376308.5U patent/CN219074256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6422823A (zh) * | 2023-06-13 | 2023-07-14 | 山西奔马铸锻有限公司 | 连杆锻件一体化锻造用分体式模具 |
CN116422823B (zh) * | 2023-06-13 | 2023-08-15 | 山西奔马铸锻有限公司 | 连杆锻件一体化锻造用分体式模具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9074256U (zh) | 一种轴承锻件预成型加工模具 | |
CN112264570A (zh) | 一种具有内凹型轮井部的铝合金车轮的锻造模具及使用方法 | |
CN105317861A (zh) | 内外球笼连体锻件及其锻造模具 | |
CN203197030U (zh) | 一种万向节模具 | |
CN213500309U (zh) | 壳体模具模仁锁紧结构 | |
CN209681032U (zh) | 汽车空调压缩机用定涡旋盘锻造模具 | |
CN209206343U (zh) | 一种铝锂合金锥筒模具 | |
CN220480115U (zh) | 一种新型模座 | |
CN108672560B (zh) | 一种铝合金接头类构件深腔型热挤压模具及其制备方法 | |
CN220462103U (zh) | 一种轴承零件锻造模具 | |
CN204773295U (zh) | 模具的辅助成型组件及模具构造 | |
CN210172467U (zh) | 一种螺栓冷镦模具组 | |
CN110405062A (zh) | 一种纵梁落冲模工装结构 | |
CN220497650U (zh) | 一种铜套冷挤压装置预镦模具 | |
CN220942790U (zh) | 一种圆管材料的侧冲模具 | |
CN210586636U (zh) | 一种用于生产螺栓的六角边切边模具 | |
CN217021281U (zh) | 一种制造检测试剂盒且具有精定位合模的模具 | |
CN213856759U (zh) | 顶升机构及其装载工装 | |
CN220760897U (zh) | 一种铝合金轮毂等温摆碾模具 | |
CN219966320U (zh) | 一种锻造成型模具 | |
CN211304636U (zh) | 一种用于圆盘件锻造的复合锻模 | |
CN216230493U (zh) | 一种薄壁电磁圆圈模具 | |
CN218611321U (zh) | 一种便于拆装的凸轮块模具 | |
CN221312354U (zh) | 一种可更换冲棒的冷镦模具 | |
CN211251152U (zh) | 一种汽车空调风门短连杆注塑模具的下模芯结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