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072852U - 污水处理池混药罐 - Google Patents

污水处理池混药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072852U
CN219072852U CN202320980794.7U CN202320980794U CN219072852U CN 219072852 U CN219072852 U CN 219072852U CN 202320980794 U CN202320980794 U CN 202320980794U CN 219072852 U CN219072852 U CN 21907285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ly connected
medicine
welded
bottom end
tank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980794.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宏民
王梓轩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Suqian Runta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Suqian Runta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Suqian Runta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Suqian Runta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980794.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07285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07285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07285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ixers Of The Rotary Stirring Typ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混药罐技术领域,具体是污水处理池混药罐,包括移动支架,所述移动支架顶端的中间位置处放置有罐体,所述罐体顶端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加药筒,所述罐体顶端的中间位置处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安装有搅拌杆,所述搅拌杆外壁的中间位置处均匀焊接有搅拌叶片,所述罐体底端的一侧焊接有空心盒,所述空心盒内腔远离驱动电机的一侧滑动连接有顶杆,所述顶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封板,所述封板下方的罐体内腔底对应开设有槽孔。本申请能够伴随着混合搅拌实现均匀分散添加药剂颗粒,从而能够提高混药的效率,同时在混药结束后,能够将罐体内部底端的残留药剂颗粒和杂质刮出清理,从而便于进行清理工作。

Description

污水处理池混药罐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混药罐技术领域,具体是污水处理池混药罐。
背景技术
污水需要经过一定的处理才能进行排放,而污水的处理工序有很多,其中就有将污水通入污水处理池中,而在通入的过程中会喷洒一些处理剂药液,使得处理剂药液能够跟随污水一起进入污水处理池,而此时就需要混药罐及时的对药剂进行搅拌溶化处理。
如今的污水处理池混药罐,一般是将混药罐安装在移动架上,而在混药罐的顶端安装有电机,电机输出端安装有搅拌杆,使用时只需将药剂颗粒加入混药罐内部,然后通入清水进行混合搅拌,最终完成处理剂药液的制造,然而在实际使用时,药剂并不能完全的被溶化,要么存在部分杂质要么存在一些残留药剂颗粒,而这些颗粒在每批次混合后都不能被有效的清理出,因此会逐渐堆积在混药罐底端,给清理带来一定的麻烦。
因此我们推出一种改善加药方式,使得药剂能够均匀添加,同时能够在单批次混药结束后,能够对残留颗粒以及杂质进行排放处理的污水处理池混药罐,来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污水处理池混药罐,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污水处理池混药罐,包括移动支架,所述移动支架顶端的中间位置处放置有罐体,所述罐体顶端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加药筒,所述罐体顶端的中间位置处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安装有搅拌杆,所述搅拌杆外壁的中间位置处焊接有搅拌叶片,所述罐体底端的一侧焊接有空心盒,所述空心盒内腔远离驱动电机的一侧滑动连接有顶杆,所述顶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封板,所述封板下方的罐体内腔底对应开设有槽孔,所述顶杆的底端焊接有连接件;
所述连接件上方的移动支架顶端对应固定连接有升降筒,所述升降筒的顶端转动连接有摇柄,所述摇柄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丝杆,所述丝杆的外壁通过螺纹转动连接有丝母,所述丝母底端的两侧均焊接有与连接件相连的连接杆;
所述搅拌杆外壁的上端设置有均料筒,所述均料筒内部的底端焊接有锥台,所述均料筒外壁的下端开设有通槽。
所述搅拌杆外壁两侧的底端均焊接有刮板,所述刮板的表面均匀开设有通孔。
作为本申请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加药筒下方的罐体内腔顶对应焊接有导料板,且导料板的底端位于均料筒上方。
作为本申请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刮板靠近顶杆的一侧不与顶杆相贴齐,所述刮板的高度低于封板位于最高处时的底端。
作为本申请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罐体的底端远离空心盒的一侧均匀焊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下方的移动支架顶端对应开设有限位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
1.该污水处理池混药罐,在添加药剂时,会将药剂导入均料筒内部,随着搅拌工作使得均料筒转动,从而在离心力的作用下使得药剂颗粒被均匀抛出,进而实现药剂的均匀分散下料,避免大批药剂堆积添加,最终提高混药的效率。
2.该污水处理池混药罐,当混药结束后,通过摇动摇柄使得封板向上运动位于刮板的上方,从而伴随着搅拌杆的转动使得刮板将残留的颗粒和杂质刮动至空心盒内部被排出,从而完成对杂质和残留颗粒的清理,避免后续将整体混药罐倒置倾倒冲洗的麻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图1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均料筒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顶杆、连接件和封板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移动支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罐体;2、移动支架;3、升降筒;4、加药筒;5、驱动电机;6、均料筒;7、导料板;8、刮板;9、支撑板;10、通孔;11、空心盒;12、顶杆;13、连接件;14、搅拌杆;15、搅拌叶片;16、摇柄;17、连接杆;18、丝杆;19、丝母;20、通槽;21、锥台;22、封板;23、限位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如图1-图5,本实施例中的污水处理池混药罐,包括移动支架2,移动支架2顶端的中间位置处放置有罐体1,罐体1顶端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加药筒4,罐体1顶端的中间位置处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5,驱动电机5的输出端安装有搅拌杆14,搅拌杆14外壁的中间位置处焊接有搅拌叶片15,通过驱动电机5工作带动搅拌杆14和搅拌叶片15进行混合搅拌,实现对药剂颗粒的混合搅拌,罐体1底端的一侧焊接有空心盒11,空心盒11内腔远离驱动电机5的一侧滑动连接有顶杆12,顶杆12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封板22,封板22下方的罐体1内腔底对应开设有槽孔,顶杆12的底端焊接有连接件13。
连接件13上方的移动支架2顶端对应固定连接有升降筒3,升降筒3的顶端转动连接有摇柄16,摇柄16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丝杆18,丝杆18的外壁通过螺纹转动连接有丝母19,丝母19底端的两侧均焊接有与连接件13相连的连接杆17,摇动摇柄16带动丝杆18转动,从而带动丝母19和连接杆17向上运动,进而带动连接件13和顶杆12使得封板22向上运动,最终封板22位于刮板8的上方,实现对封板22位置的调节,从而控制槽孔开启或封闭。
搅拌杆14外壁的上端设置有均料筒6,均料筒6内部的底端焊接有锥台21,均料筒6外壁的下端开设有通槽20,添加药剂颗粒时,会将药剂颗粒导入均料筒6内部,而均料筒6是随着搅拌杆14转动进行转动的,因此均料筒6内部的药剂在离心力的作用下通过通槽20均匀被抛出,从而实现药剂的均匀分散下料,提高混药的效率。
如图2,本实施例中搅拌杆14外壁两侧的底端均焊接有刮板8,刮板8的表面均匀开设有通孔10,通过搅拌杆14转动带动刮板8转动对残留的颗粒和杂质进行刮动,直至杂质和颗粒通过槽孔落至空心盒11内部被排出,完成对杂质和残留颗粒的清理。
如图2,本实施例中的加药筒4下方的罐体1内腔顶对应焊接有导料板7,且导料板7的底端位于均料筒6上方,通过导料板7的导流,能够便于将药剂颗粒导入均料筒6内部。
如图2和图4,本实施例中的刮板8靠近顶杆12的一侧不与顶杆12相贴齐,刮板8的高度低于封板22位于最高处时的底端,由于刮板8靠近顶杆12的一侧不与顶杆12相贴齐,从而避免顶杆12影响刮板8转动,同时由于刮板8的高度低于封板22位于最高处时的底端,也避免封板22影响刮板8转动。
如图1、图2和图5,本实施例中的罐体1的底端远离空心盒11的一侧均匀焊接有支撑板9,支撑板9下方的移动支架2顶端对应开设有限位槽23,当将罐体1放置在移动支架2上时,能够使得支撑板9和空心盒11卡入限位槽23内部,从而提高罐体1工作时的稳定。
可以理解的是,该污水处理池混药罐,能够伴随着混合搅拌实现均匀分散添加药剂颗粒,从而能够提高混药的效率,同时在混药结束后,能够将罐体1内部底端的残留药剂颗粒和杂质刮出清理,从而便于进行清理工作。
上述实施例的工作原理为:
工作时,将该混药罐移动至污水处理池附近,然后将各个管道进行连接,准备工作结束后,首先往罐体1内部添加适量的清水,然后通过加药筒4加入对应剂量的药剂颗粒,而在添加药剂的同时启动驱动电机5工作带动搅拌杆14和搅拌叶片15进行混合搅拌,此时药剂会在导料板7的导流下落至均料筒6内部,而均料筒6是随着搅拌杆14转动进行转动的,因此均料筒6内部的药剂在离心力的作用下通过通槽20均匀被抛出,从而实现药剂的均匀分散下料,提高混药的效率;
当混药结束后,药液被全部加入污水处理池时,可摇动摇柄16带动丝杆18转动,从而带动丝母19和连接杆17向上运动,进而带动连接件13和顶杆12使得封板22向上运动,最终封板22位于刮板8的上方,顶杆12不与刮板8接触,此时当搅拌杆14继续转动会带动刮板8转动对残留的颗粒和杂质进行刮动,直至杂质和颗粒通过槽孔落至空心盒11内部被排出,完成对杂质和残留颗粒的清理。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其中,可拆卸安装的方式有多种,例如,可以通过插接与卡扣相配合的方式,又例如,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等。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申请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申请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申请。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申请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申请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4)

1.污水处理池混药罐,包括移动支架(2),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支架(2)顶端的中间位置处放置有罐体(1),所述罐体(1)顶端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加药筒(4),所述罐体(1)顶端的中间位置处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5),所述驱动电机(5)的输出端安装有搅拌杆(14),所述搅拌杆(14)外壁的中间位置处焊接有搅拌叶片(15),所述罐体(1)底端的一侧焊接有空心盒(11),所述空心盒(11)内腔远离驱动电机(5)的一侧滑动连接有顶杆(12),所述顶杆(12)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封板(22),所述封板(22)下方的罐体(1)内腔底对应开设有槽孔,所述顶杆(12)的底端焊接有连接件(13);
所述连接件(13)上方的移动支架(2)顶端对应固定连接有升降筒(3),所述升降筒(3)的顶端转动连接有摇柄(16),所述摇柄(16)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丝杆(18),所述丝杆(18)的外壁通过螺纹转动连接有丝母(19),所述丝母(19)底端的两侧均焊接有与连接件(13)相连的连接杆(17);
所述搅拌杆(14)外壁的上端设置有均料筒(6),所述均料筒(6)内部的底端焊接有锥台(21),所述均料筒(6)外壁的下端开设有通槽(20);
所述搅拌杆(14)外壁两侧的底端均焊接有刮板(8),所述刮板(8)的表面均匀开设有通孔(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池混药罐,其特征在于:所述加药筒(4)下方的罐体(1)内腔顶对应焊接有导料板(7),且导料板(7)的底端位于均料筒(6)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池混药罐,其特征在于:所述刮板(8)靠近顶杆(12)的一侧不与顶杆(12)相贴齐,所述刮板(8)的高度低于封板(22)位于最高处时的底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池混药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1)的底端远离空心盒(11)的一侧均匀焊接有支撑板(9),所述支撑板(9)下方的移动支架(2)顶端对应开设有限位槽(23)。
CN202320980794.7U 2023-04-27 2023-04-27 污水处理池混药罐 Active CN21907285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980794.7U CN219072852U (zh) 2023-04-27 2023-04-27 污水处理池混药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980794.7U CN219072852U (zh) 2023-04-27 2023-04-27 污水处理池混药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072852U true CN219072852U (zh) 2023-05-26

Family

ID=863920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980794.7U Active CN219072852U (zh) 2023-04-27 2023-04-27 污水处理池混药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07285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954424A (zh) 一种化工用搅拌器
CN219072852U (zh) 污水处理池混药罐
CN208727260U (zh) 一种搅拌均匀的化学溶液混合装置
CN205517771U (zh) 一种化工搅拌反应装置
CN211274347U (zh) 一种搅拌罐
CN208990825U (zh) 一种化工生产用高效反应釜
CN219002850U (zh) 一种原料搅拌桶
CN211051318U (zh) 一种乳液加工装置
CN216171956U (zh) 一种化工原料搅拌机
CN221774857U (zh) 一种混料装置
CN221212346U (zh) 一种高速混合装置
CN219324090U (zh) 一种油田污水处理药剂快速混合装置
CN220677806U (zh) 一种自动化控制反应釜
CN220531319U (zh) 一种led模顶胶混合机
CN222641991U (zh) 一种新型反应釜装置
CN206391946U (zh) 一种用于粘稠物料的罐式搅拌机
CN220802723U (zh) 一种水晶垫液体稳定剂的搅拌装置
CN215654846U (zh) 一种多工位油墨搅拌机
CN221066777U (zh) 一种水泥净浆搅拌器
CN216856367U (zh) 一种淀粉搅拌混合设备
CN222267142U (zh) 一种地屈孕酮制备用搅拌陈化装置
CN221066868U (zh) 一种树脂搅拌器
CN215882079U (zh) 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生产的浇筑搅拌机
CN218871970U (zh) 一种混合搅拌机
CN220194659U (zh) 一种搅拌送料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