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013241U - 一种新型副车架衬套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副车架衬套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013241U
CN219013241U CN202223416891.8U CN202223416891U CN219013241U CN 219013241 U CN219013241 U CN 219013241U CN 202223416891 U CN202223416891 U CN 202223416891U CN 219013241 U CN219013241 U CN 21901324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ubber
liner tube
limiting
rubber ring
util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416891.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中杰
林晓存
陈辉
麻基铭
李和涛
陈赞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xin Zhao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xin Zhao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xin Zhao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xin Zhao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416891.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01324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01324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01324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ibration Prevent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副车架衬套,包括内芯、橡胶件和外套;所述橡胶件包括内衬管、外衬管和衔接部;所述内衬管被外衬管包围,内衬管和外衬管分别与衔接部的不同侧连接;内衬管将内芯包裹,外套套设于外衬管上;所述衔接部采用实心结构,并在衔接部上设置有沿其轴向设置的橡胶孔;橡胶孔将衔接部的上下两端贯穿;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橡胶孔的设置改变衔接部的轴向刚度,也就是X向刚度;使衔接部X向刚度降低的同时也尽可能的保证其周向转动的刚度,也就是Y向刚度;进而通过橡胶孔的设置,使得本实用新型的衔接部能够平衡X向和Y向刚度,使本实用新型能够兼顾车辆舒适性和车辆操稳性。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副车架衬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的设计制造领域,更具体的说,它涉及一种新型副车架衬套。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行业的发展越来越快,汽车类型越来越丰富,随之而来的是人们对汽车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仅表现在性价比上,更多的是操稳性和舒适性。
副车架衬套安装于副车架和车身之间,进而有效的抑制车轮震动,从而提升车内乘客的舒适性;在当前市面的一些副车架衬套中,橡胶件采用实体橡胶结构,实体橡胶结构意味着副车架衬套的X向和Y向的刚度是一样的;而当X向的刚度相对小时会增加车辆的舒适性,当Y向的刚度相对大时会增加车辆的操稳性;那么当副车架衬套的X向和Y向的刚度是一样时,则只能在车辆舒适性和车辆操稳性中选择一样;因此需要一种平衡X向和Y向刚度,尽可能兼顾车辆舒适性和车辆操稳性的副车架衬套。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兼顾车辆舒适性和车辆操稳性的一种新型副车架衬套。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新型副车架衬套,包括内芯、橡胶件和外套;所述橡胶件包括内衬管、外衬管和衔接部;所述内衬管被外衬管包围,内衬管和外衬管分别与衔接部的不同侧连接;内衬管将内芯包裹,外套套设于外衬管上;所述衔接部采用实心结构,并在衔接部上设置有沿其轴向设置的橡胶孔;橡胶孔将衔接部的上下两端贯穿。
进一步的,所述橡胶孔均匀设置于衔接部上;各橡胶孔处于同一圆形路径上,且各橡胶孔之间的距离相等。
进一步的,在外衬管的一端还设置有缓冲垫块;所述缓冲垫块的上表面设置有凸起的限位块;各限位块之间设置有间隙,并通过间隙与限位块之间的高度差形成限位槽;在车身上设置有对应限位块和限位槽的限位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块的表面分布设置有凸点。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块均匀设置于缓冲垫块的上表面,各限位块处于同一圆形路径上,且各橡胶孔之间限位槽的距离相等。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块上还设置有辅助限位槽;在车身上设置有对应辅助限位槽的限位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内衬管的长度大于外衬管的长度,内衬管远离缓冲垫块的一端超出外衬管;在内衬管超出外衬管的部分套设置有缓冲橡胶圈。
进一步的,所述缓冲橡胶圈包括橡胶圈本体和被橡胶圈本体包裹的支撑件;橡胶圈本体内设置有支撑空间,所述支撑件设置于支撑空间内。
进一步的,在橡胶圈本体上还设置有开口,通过该开口使支撑空间与外部相通。
进一步的,在橡胶圈本体远离缓冲垫块的表面分布设置有凸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在本实用新型中,在衔接部上设置有沿其轴向设置的橡胶孔,且橡胶孔将衔接部的上下两端贯穿;通过橡胶孔的设置改变衔接部的轴向刚度,也就是X向刚度;使衔接部X向刚度降低的同时也尽可能的保证其周向转动的刚度,也就是Y向刚度;进而通过橡胶孔的设置,使得本实用新型的衔接部能够平衡X向和Y向刚度,使本实用新型能够兼顾车辆舒适性和车辆操稳性。
在本实用新型中,橡胶孔均匀设置于衔接部上;各橡胶孔处于同一圆形路径上,且各橡胶孔之间的距离相等;通过橡胶孔的均匀设置,使得本实用新型能够更好的平衡衔接部各处的刚度,避免出现各橡胶孔之间各区域刚度不同的情况。
在本实用新型中,缓冲垫块的设置使得本实用新型能够通过其缓解一定的冲击力,进而提升装配有本实用新型的车辆的舒适性;同时限位块和限位槽的设置,使得本实用新型与车辆的配合更为紧密。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限位块的表面分布设置有凸点;通过凸点与车身接触,使车辆在运行过程中橡胶件和车身接触以点、线形式,减少了橡胶件与车身的直接接触面,进而减少了摩擦噪音。
在本实用新型中,限位块均匀设置于缓冲垫块的上表面;通过限位块的均匀设置,使得本实用新型与车辆的配合更为稳定;同时由于各限位块处于同一圆形路径上,且各橡胶孔之间限位槽的距离相等,使得缓冲垫块受到作用力时能够均匀的传递至衔接部各处,进而更为稳定的进行缓解,提升装配有本实用新型的车辆的舒适性。
在本实用新型中,辅助限位槽的设置使得本实用新型与车辆的配合更为紧密。
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缓冲橡胶圈的设置,使得本实用新型的两端均设有用于缓解作用力的结构;进而提升本实用新型的缓解作用力的效果,使得装配有本实用新型的车辆的舒适性。
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支撑件的设置为橡胶圈本体提供一定的强度,避免其受到冲击力或作用力时产生形变造成缓解冲击力或作用力的能力减弱。
在本实用新型中,胶圈本体上设置的开口能够避免支撑件在设置于支撑空间后,支撑空间内还存在多余的空气,导致支撑件与胶圈本体不够贴合,进而导致到缓冲橡胶圈缓解冲击力或作用力的能力减弱。
在本实用新型中,橡胶圈本体远离缓冲垫块的表面分布设置有凸点;过凸点与车身接触,使车辆在运行过程中橡胶圈本体和车身接触以点、线形式,减少了橡胶圈本体与车身的直接接触面,进而减少了摩擦噪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的结构图。
图2为橡胶件的结构图。
图3为内芯、橡胶件、外套和缓冲垫块配合的剖面图。
图4为橡胶件设有缓冲垫块一端的俯视图。
图5为橡胶圈本体和支撑件配合的结构图。
图6为橡胶圈本体的结构图。
图7为外套的结构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与夹具配合的剖面图。
图中标号:
1.内芯;2.橡胶件;3.外套;4.缓冲垫块;5.凸点;6.缓冲橡胶圈;7.夹具;21.内衬管;22.外衬管;23.衔接部;24.橡胶孔;25.延伸部;31.限位部;41.限位块;42.限位槽;43.辅助限位槽;61.橡胶圈本体;62.支撑件;63.支撑空间;64.开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应当说明的是,实施例只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阐述,其目的是为了让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不应视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如出现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如出现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所属的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
如图1-7所示,一种新型副车架衬套,包括内芯1、橡胶件2和外套3;所述橡胶件2包括内衬管21、外衬管22和衔接部23;所述内衬管21被外衬管22包围,内衬管21和外衬管22分别与衔接部23的不同侧连接;内衬管21将内芯1包裹,外套3套设于外衬管22上;所述衔接部23采用实心结构,并在衔接部23上设置有沿其轴向设置的橡胶孔24;橡胶孔24将衔接部23的上下两端贯穿;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橡胶孔24的设置改变衔接部23的轴向刚度,也就是X向刚度;使衔接部23X向刚度降低的同时也尽可能的保证其周向转动的刚度,也就是Y向刚度;进而通过橡胶孔24的设置,使得本实用新型的衔接部23能够平衡X向和Y向刚度,使本实用新型能够兼顾车辆舒适性和车辆操稳性。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橡胶孔24均匀设置于衔接部23上;各橡胶孔24处于同一圆形路径上,且各橡胶孔24之间的距离相等;通过橡胶孔24的均匀设置,使得本实用新型能够更好的平衡衔接部23各处的刚度,避免出现各橡胶孔24之间各区域刚度不同的情况。
在本实施例中,设置有三个橡胶孔24,其三者呈等边三角形状分布;当然,可以根据衔接部23X向刚度和Y向刚度的需求改变橡胶孔24的数量以及各橡胶孔24的设置方位;需要说明的是,要注意橡胶孔24设置后衔接部23整体的刚度,避免出现各橡胶孔24之间各区域刚度不同的情况。
在本实施例中,在外衬管22的一端还设置有缓冲垫块4,缓冲垫块4的设置使得本实用新型能够通过其缓解一定的冲击力,进而提升装配有本实用新型的车辆的舒适性;所述缓冲垫块4的上表面设置有凸起的限位块41;各限位块41之间设置有间隙,并通过间隙与限位块41之间的高度差形成限位槽42;在车身上设置有对应限位块41和限位槽42的限位结构,限位块41和限位槽42的设置,使得本实用新型与车辆的配合更为紧密。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限位块41的表面分布设置有凸点5;通过凸点5与车身接触,使车辆在运行过程中橡胶件2和车身接触以点、线形式,减少了橡胶件2与车身的直接接触面,进而减少了摩擦噪音。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限位块41均匀设置于缓冲垫块4的上表面,使得本实用新型与车辆的配合更为稳定;各限位块41处于同一圆形路径上,且各橡胶孔24之间限位槽42的距离相等,使得缓冲垫块4受到作用力时能够均匀的传递至衔接部23各处,进而更为稳定的进行缓解,提升装配有本实用新型的车辆的舒适性。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限位块41上还设置有辅助限位槽43;在车身上设置有对应辅助限位槽43的限位结构;辅助限位槽43的设置使得本实用新型与车辆的配合更为紧密。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内衬管21的长度大于外衬管22的长度,内衬管21远离缓冲垫块4的一端超出外衬管22;在内衬管21超出外衬管22的部分套设置有缓冲橡胶圈6;通过缓冲橡胶圈6的设置,使得本实用新型的两端均设有用于缓解作用力的结构;进而提升本实用新型的缓解作用力的效果,使得装配有本实用新型的车辆的舒适性。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缓冲橡胶圈6包括橡胶圈本体61和被橡胶圈本体61包裹的支撑件62;橡胶圈本体61内设置有支撑空间63,所述支撑件62设置于支撑空间63内;通过支撑件62的设置为橡胶圈本体61提供一定的强度,避免其受到冲击力或作用力时产生形变造成缓解冲击力或作用力的能力减弱。
在本实施例中,在橡胶圈本体61上还设置有开口64,通过该开口64使支撑空间63与外部相通;胶圈本体上设置的开口64能够避免支撑件62在设置于支撑空间63后,支撑空间63内还存在多余的空气,导致支撑件62与胶圈本体不够贴合,进而导致到缓冲橡胶圈6缓解冲击力或作用力的能力减弱。
在本实施例中,在橡胶圈本体61远离缓冲垫块4的表面分布设置有凸点5;过凸点5与车身接触,使车辆在运行过程中橡胶圈本体61和车身接触以点、线形式,减少了橡胶圈本体61与车身的直接接触面,进而减少了摩擦噪音。
在本实施例中,在外衬管22的外表面还设置有环状的延伸部25;所述外套3的一端设置有限位部31;所述外套3套设于外衬管22时,限位部31抵接与延伸部25,使得外套3的装配更为牢固稳定。
在一些其他的方式中,还包括夹具7,所述夹具套设于外套上,夹具的一端与限位部31抵接,夹具的另一端与缓冲橡胶圈6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夹具与车辆对应的区域进行连接;所述夹具采用金属材料,使得夹具的结构强度更高,进而提升整体的配合稳定性。
值得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其他技术方案均属于现有技术,故不作赘述。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新型副车架衬套,包括内芯、橡胶件和外套;所述橡胶件包括内衬管、外衬管和衔接部;所述内衬管被外衬管包围,内衬管和外衬管分别与衔接部的不同侧连接;内衬管将内芯包裹,外套套设于外衬管上;其特征在于,所述衔接部采用实心结构,并在衔接部上设置有沿其轴向设置的橡胶孔;橡胶孔将衔接部的上下两端贯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副车架衬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孔均匀设置于衔接部上;各橡胶孔处于同一圆形路径上,且各橡胶孔之间的距离相等。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副车架衬套,其特征在于,在外衬管的一端还设置有缓冲垫块;所述缓冲垫块的上表面设置有凸起的限位块;各限位块之间设置有间隙,并通过间隙与限位块之间的高度差形成限位槽;在车身上设置有对应限位块和限位槽的限位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副车架衬套,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块的表面分布设置有凸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型副车架衬套,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块均匀设置于缓冲垫块的上表面,各限位块处于同一圆形路径上,且各橡胶孔之间限位槽的距离相等。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型副车架衬套,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块上还设置有辅助限位槽;在车身上设置有对应辅助限位槽的限位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一种新型副车架衬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衬管的长度大于外衬管的长度,内衬管远离缓冲垫块的一端超出外衬管;在内衬管超出外衬管的部分套设置有缓冲橡胶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新型副车架衬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橡胶圈包括橡胶圈本体和被橡胶圈本体包裹的支撑件;橡胶圈本体内设置有支撑空间,所述支撑件设置于支撑空间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新型副车架衬套,其特征在于,在橡胶圈本体上还设置有开口,通过该开口使支撑空间与外部相通。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新型副车架衬套,其特征在于,在橡胶圈本体远离缓冲垫块的表面分布设置有凸点。
CN202223416891.8U 2022-12-20 2022-12-20 一种新型副车架衬套 Active CN21901324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416891.8U CN219013241U (zh) 2022-12-20 2022-12-20 一种新型副车架衬套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416891.8U CN219013241U (zh) 2022-12-20 2022-12-20 一种新型副车架衬套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013241U true CN219013241U (zh) 2023-05-12

Family

ID=862319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416891.8U Active CN219013241U (zh) 2022-12-20 2022-12-20 一种新型副车架衬套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01324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145908A (zh) * 2023-10-31 2023-12-01 万向钱潮股份公司 一种减震器用上支撑衬套结构及上支撑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145908A (zh) * 2023-10-31 2023-12-01 万向钱潮股份公司 一种减震器用上支撑衬套结构及上支撑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010716B2 (en) Vibration-damping device
CN219013241U (zh) 一种新型副车架衬套
JPWO2002040299A1 (ja) 入力分離式ストラット型サスペンション装置
CN101903679B (zh) 筒形防振座
CN102713338B (zh) 悬架支座
WO2020004945A1 (ko) 현가 암 및 볼 조인트
CN201560209U (zh) 一种转炉炉壳和托圈的联接装置
CN212400881U (zh) 悬置衬套
CN218971714U (zh) 一种带缓冲块的新型副车架衬套
CN209454881U (zh) 驾驶室翻转衬套
KR102041397B1 (ko) 에어서스펜션의 에어실링 결합구조
CN104924886B (zh) 一种抗扭拉杆及汽车
CN104421336A (zh) 行驶车辆用弹性衬套的制造方法
CN100379589C (zh) 轴总成
CN213598471U (zh) 一种使用寿命长的扭力胶芯
CN106143035B (zh) 一种摆臂衬套与车身连接结构
CN213899707U (zh) 一种可实现减震的扭力胶芯
CN103640436B (zh) 一种后驱动桥总成
CN213598473U (zh) 一种防尘扭力胶芯
CN206520451U (zh) 断开式平衡轴
JP3922417B2 (ja) ストラットマウント
JP2015040617A (ja) 走行車両用弾性ブッシュの製造方法
CN211764767U (zh) 汽车悬架衬套及汽车
JPH029144Y2 (zh)
CN220923728U (zh) 一种高性能稳固型控制臂总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