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987085U - 料盘传输机构及自动化生产线 - Google Patents

料盘传输机构及自动化生产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987085U
CN218987085U CN202223090434.4U CN202223090434U CN218987085U CN 218987085 U CN218987085 U CN 218987085U CN 202223090434 U CN202223090434 U CN 202223090434U CN 218987085 U CN218987085 U CN 21898708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y
platform
rotating
assembly
rotar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090434.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永俊
蔡哲豪
李维能
欧阳汛
郑晓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nwoda Electron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nwoda 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nwoda Electron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nwoda 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090434.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98708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98708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98708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料盘传输机构及自动化生产线,该料盘传输机构包括:作业平台;第一上料组件,设于作业平台上,第一上料组件用于传输料盘;旋转组件,设置在第一上料组件的出料端;旋转组件包括旋转驱动件和旋转平台,旋转驱动件设于作业平台,旋转平台设于旋转驱动件的输出端;当料盘传输至旋转平台上时,旋转组件驱动旋转平台转动,以带动料盘转动预设角度。本公开技术方案有效解决了传统料盘传输机构作业效率低下的技术问题,使得传输中的料盘的角度可自动调节,有效提高了料盘传输机构的传输效率。

Description

料盘传输机构及自动化生产线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传输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料盘传输机构及自动化生产线。
背景技术
自动线物料传输传送设备中,一般通过皮带、倍速链等传输机构将物料传输至目标位置。由于皮带、倍速链等传输机构的单向线性特征,不能使传输中的物料进行旋转,因此,常需要配置抓取机构,以通过抓取机构抓取物料,使物料从第一角度转变为第二角度传输,从而改变物料的传输角度。但是,由于抓取机构需要对每一料盘进行“抓取→转动预设角度→放置于传输机构上”整套作业流程,使得改变物料角度这一作业的操作精准度要求高、耗时长,严重影响了传输机构的作业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料盘传输机构及自动化生产线,以解决传统料盘传输机构作业效率低下的技术问题。
为此,第一方面,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料盘传输机构,包括:
作业平台;
第一上料组件,设于作业平台上,第一上料组件用于传输料盘;
旋转组件,设置在第一上料组件的出料端;旋转组件包括旋转驱动件和旋转平台,旋转驱动件设于作业平台,旋转平台设于旋转驱动件远离作业平台的一侧的输出端;当料盘传输至旋转平台上时,旋转组件驱动旋转平台转动,以带动料盘转动预设角度。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旋转组件还包括挡件,挡件设于旋转平台远离旋转驱动件的一侧,挡件用于阻止料盘在第一上料组件上继续传输。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旋转组件还包括感应件,感应件用于检测旋转平台上是否有料盘。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旋转组件还包括紧锁件,紧锁件用于在料盘运动至旋转平台上时锁紧料盘和旋转平台。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旋转驱动件滑动设于作业平台上,料盘传输机构还包括拉料组件,拉料组件设于第一上料组件的出料端,拉料组件用于将转动预设角度的料盘传输至下一工位。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拉料组件包括第一拉料件和第二驱动件,第二驱动件设置于作业平台,且沿料盘的传输方向延伸,第一拉料件设置于第二驱动件的输出端,且沿垂直所述作业平台的方向延伸。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旋转平台上设有钩槽,第一拉料件通过钩槽与旋转平台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拉料件包括第一驱动部和连接于第一驱动部的输出端的抵接部,第一驱动部用于驱动抵接部沿靠近或者远离作业平台的方向移动。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拉料组件包括第二上料组件、升降件及推动组件,第二上料组件设于旋转组件的出料端,升降件设于旋转平台背离旋转驱动件的一侧,升降件用于顶升料盘与第二上料组件相齐平;推动组件活动设于第二上料组件,推动组件用于将置于升降件上的料盘转移至第二上料组件上。
第二方面,本公开还提供了一种自动化生产线,包括如上所述的料盘传输机构。
根据本公开提供的料盘传输机构及自动化生产线,该料盘传输机构包括:作业平台;第一上料组件,设于作业平台上,第一上料组件用于传输料盘;旋转组件,设置在第一上料组件的出料端;旋转组件包括旋转驱动件和旋转平台,旋转驱动件设于作业平台,旋转平台设于旋转驱动件远离作业平台的一侧的输出端;料盘传输至旋转平台上时,旋转组件驱动旋转平台转动,以带动料盘转动预设角度。本公开技术方案,通过在第一上料组件的出料端配置旋转组件,以实现传输中料盘/物料的角度调节,规避了传统传输机构中需增设抓取机构对料盘进行抓取的制程工序,如此,有利于减少传输中料盘/物料角度调节的时间,提高料盘/物料的传输效率。具体而言,将料盘传输机构配置为至少包括作业平台、第一上料组件及旋转组件的组合构件,该第一上料组件和旋转组件均配置在作业平台上,且该旋转组件位于第一上料组件的出料端,如此,以通过第一上料组件将料盘从初始位置传输至旋转组件处,然后通过旋转组件将料盘旋转预设角度,实现料盘的角度的调节。这样,通过增设旋转组件,改善了制程中料盘的传输形式,更有利于传输机构适应成型复杂的产品传输,提高了物料传输的自动化性能;并且,整个料盘传输机构结构紧凑、排布制程工站简单,大幅降低了料盘传输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另外,在附图中,相同的部件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且附图并未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上料时的料盘传输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出料时的料盘传输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第一上料组件;
200、旋转组件;210、转驱动件;220、旋转平台;221、钩槽;230、挡件;240、感应件;
300、拉料组件;310、第一拉料件;311、第一驱动部;312、抵接部;320、第二驱动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公开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公开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公开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公开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公开保护的范围。
参见图1至图4,第一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料盘传输机构,包括:作业平台、第一上料组件100及旋转组件200。
第一上料组件100,活动设于作业平台上,第一上料组件100用于传输料盘;
旋转组件200,设置在第一上料组件100的出料端;旋转组件200包括旋转驱动件210和旋转平台220,旋转驱动件210设于作业平台,旋转平台220设于旋转驱动件210远离作业平台的一侧;料盘传输至旋转平台220上时,旋转组件200驱动旋转平台220转动,以带动料盘转动预设角度。
本实施例中,对料盘传输机构的具体配置进行优化,以使制程中的料盘可转动预设角度,从而简化料盘的制程工站,优化料盘的传输形式,提高料盘传输机构的传输效率。
具体而言,将料盘传输机构配置为至少包括作业平台、第一上料组件100及旋转组件200的组合构件,该第一上料组件100和旋转组件200均配置在作业平台上,且该旋转组件200位于第一上料组件100的出料端,如此,以通过第一上料组件100将料盘从初始位置传输至旋转组件200处,然后通过旋转组件200将料盘旋转预设角度,实现料盘的角度的调节。进一步地,该旋转组件200被配置为至少包括旋转驱动件210和旋转平台220的组合构件,该旋转平台220配置在旋转驱动件210的驱动端,旋转平台220用于支撑料盘;该旋转驱动件210驱动旋转平台220转动,以通过旋转平台220带动料盘转动,从而实现料盘在传输过程中的角度调节。
在一示例中,旋转组件200配置在第一上料组件100的中部位置,此时,料盘以第一角度从第一上料组件100的一端传输至旋转组件200上,然后旋转组件200转动预设角度,并带动料盘转动预设角度,再后料盘以转动预设角度后的传输角度传输至第一上料组件100的另一端,完成料盘在料盘传输机构上的传输、角度转动。例如但不限于,旋转组件200可带动料盘旋转0°~60°,以旋转组件200带动料盘转动30°为最优。
由上,本实施例中提供的料盘传输机构通过在料盘传输制程中增设旋转组件200,以实现传输中料盘/物料的角度调节,从而规避传统传输机构中需增设如机械手/机器人等抓取机构对料盘进行抓取的制程工序,如此,有效改善了制程中料盘的传输形式,减少了传输中料盘/物料角度调节的时间,提高了料盘/物料的传输效率;并且,料盘传输形式的改变也有利于传输机构适应成型复杂的产品传输,大幅提高了物料传输的自动化性能。同时,整个料盘传输机构结构紧凑、排布制程工站简单,大幅降低了料盘传输成本。
在另一示例中,旋转组件200配置在第一上料组件100的出料端,此时,料盘以第一角度从第一上料组件100传输至旋转组件200上,然后旋转组件200转动预设角度,并带动料盘转动预设角度,完成料盘的传输、角度转动。进一步地,为使料盘继续传输至下一工位,可在作业平台上设置两个第一上料组件100,此时,旋转组件200配置在两个第一上料组件之间,如此,料盘以第一角度从其中一个第一上料组件100传输至旋转组件200上,然后旋转组件200转动预设角度,并带动料盘转动预设角度,再后以转动预设角度后的传输角度传输至另一个第一上料组件100上,完成料盘在料盘传输机构上的传输、角度转动。例如但不限于,旋转组件200可带动料盘旋转60°~90°,以旋转组件200带动料盘转动90°为最优。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为使料盘继续传输至下一工位,还可配置一些如机械手/机器人等抓取机构对转动预设角度后的料盘进行抓取、并将其移动至下一工位上,完成转动预设角度后的料盘的继续传输。
由上,本实施例中提供的料盘传输机构通过在料盘传输制程中增设旋转组件200,以实现传输中料盘/物料的角度调节,从而优化了传统传输机构中需通过如机械手/机器人等抓取机构先对料盘进行抓取,然后再同时将机械手/机器人和料盘一起转动预设角度后,再将转动预设角度后的料盘移动至下一工位的作业工序。降低了料盘转动预设角度对机械手/机器人等抓取机构的技术依赖性,降低了抓取机构对料盘的作业难度和作业要求,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
在一具体示例中,第一上料组件100为皮带传输组件,其包括两个相对且间隔设置的传输皮带。该旋转组件200配置在两个传输皮带之间,且位于其出料端。作业时,先将料盘放置在两个传输皮带进料端,并通过控制两个传输皮带转动,以带动料盘移动至旋转平台220上;然后,控制旋转驱动件210转动,以带动旋转平台220转动,从而带动置于其上的料盘转动,实现传输中料盘的角度调节。例如但不限于,旋转驱动件210为旋转马达/旋转电机,旋转平台220为板状结构。
参见图1至图4,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旋转组件200还包括挡件230,挡件230设于旋转平台220远离旋转驱动件210的一侧,挡件230用于阻止料盘在第一上料组件100上继续传输。
本实施例中,对旋转组件200的具体结构进行优化。具体而言,将旋转组件200配置为至少包括旋转驱动件210、旋转平台220及挡件230的组合构件,该旋转驱动件210配置于作业平台上,该旋转平台220配置在旋转驱动件210上,且该旋转平台220与作业平台具有一定安全距离,该挡件230配置在旋转平台220上。如此,当料盘的一端刚移动至旋转平台220上后,第一上料组件100继续运动,以带动整个料盘完全转移至旋转平台220上;直至该料盘的前端抵接至挡件230上后,第一上料组件100停止运动,此时,料盘完全被转移至旋转平台220上,当旋转驱动件210驱动旋转平台220转动预设角度时,挡件230随着旋转平台220一起转动预设角度,同时,置于旋转平台220上的料盘也被带动转动预设角度,如此,以完成传输中料盘的角度调节。当需要对下一个料盘的角度进行转动时,可以先利用机械手/机器人等抓取机构抓取并移动转动预设角度后的料盘至下一工位上继续加工;然后再将空的旋转平台220逆向转动预设角度即可接收来自第一上料组件100的下一个料盘。应当理解,逆向转动预设角度后的挡件230位于料盘的传输方向的前端,其可以继续用于阻止下一个料盘在第一上料组件100上的继续传输。
例如但不限于,挡件230为挡板,该挡板沿旋转平台220的侧缘延伸。该挡板的数量可以根据需要设置,在此并不限定,只要保证在旋转组件200进料时,其旋转平台220的出料端侧配置有挡板即可。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该挡件230还可以为多个间隔配置的凸起,多个凸起沿旋转平台220的侧缘间隔布置。
参见图1至图4,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旋转组件200还包括感应件240,感应件240用于检测旋转平台220上的料盘是否在位,即感应件240感应料盘是否在第一上料组件100的传输下到达旋转平台220所在的位置上。
本实施例中,对旋转组件200的具体结构进行优化。具体而言,将旋转组件200配置为至少包括旋转驱动件210、旋转平台220、挡件230及感应件240的组合构件,该旋转驱动件210配置于作业平台上,该旋转平台220配置在旋转驱动件210上,且该旋转平台220与作业平台具有一定安全距离,该挡件230和感应件240均配置在旋转平台220上。如此,当料盘的前端抵接至挡件230上后,第一上料组件100停止运动,此时,感应件240检测到旋转平台220上有料盘后,旋转驱动件210控制旋转平台220转动预设角度,从而实现传输中料盘的角度调节。例如但不限于,感应件240为传感器。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旋转组件200还包括紧锁件(图中未画出),紧锁件用于在料盘运动至旋转平台220上时锁紧料盘和旋转平台220。
本实施例中,对旋转组件200的具体结构进行优化。具体而言,将旋转组件200配置为至少包括旋转驱动件210、旋转平台220、挡件230、感应件240及紧锁件的组合构件,该旋转驱动件210配置于作业平台上,该旋转平台220配置在旋转驱动件210上,且该旋转平台220与作业平台具有一定安全距离,该挡件230、感应件240及紧锁件均配置在旋转平台220上。如此,当料盘的前端抵接至挡件230上后,第一上料组件100停止运动,此时,感应件240检测到旋转平台220上有料盘后,紧锁件锁紧料盘和旋转平台220,然后旋转驱动件210控制旋转平台220转动预设角度,从而实现传输中料盘的角度调节。例如但不限于,紧锁件为夹子。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旋转驱动件210滑动设于作业平台上,料盘传输机构还包括拉料组件300,拉料组件300设于第一上料组件100的出料端,拉料组件300用于将转动预设角度后的料盘传输至下一工位。
本实施例中,对料盘传输机构的具体结构进行优化。具体而言,将料盘传输机构配置为至少包括作业平台、第一上料组件100、旋转组件200及拉料组件300的组合构件,该第一上料组件100、旋转组件200及拉料组件300均配置在作业平台上,且该旋转组件200滑动设置在作业平台上,该拉料组件300位于第一上料组件100的出料端,如此,以通过第一上料组件100将料盘从初始位置传输至旋转组件200处,然后通过旋转组件200将料盘旋转预设角度,实现料盘的角度的调节,再后通过拉料组件300将转动预设角度后的料盘传输至下一工位上,进行后续加工,此时旋转驱动件210在旋转平台220的带动下与旋转平台220同向移动。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拉料组件300包括第一拉料件310和第二驱动件320,第二驱动件320设置于作业平台,且沿料盘的传输方向延伸,第一拉料件310设置于第二驱动件320的输出端,且沿垂直所述作业平台的方向延伸。
本实施例中,对拉料组件300的具体结构进行优化。具体而言,将拉料组件300配置为至少包括第一拉料件310和第二驱动件320的组合构件,该第一拉料件310配置在第二驱动件320的输出端,以形成横放的L型结构。该第二驱动件320和旋转驱动件210间隔设置。该第一拉料件310用于和旋转平台220配合,以在第二驱动件320的驱动下,通过带动第一拉料件310移动,从而实现对旋转平台220的移动,进而实现料盘的移动,以将料盘传输至指定工位上。例如但不限于,第二驱动件320为丝杆电机/丝杆气缸。
参见图1至图4,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旋转平台220上设有钩槽221,第一拉料件310通过钩槽221与旋转平台220连接。
本实施例中,对旋转平台220的具体结构进行优化,以优化旋转平台220与第一拉料件310的配合方式。具体而言,当旋转平台220转动预设角度后,该钩槽221对准第一拉料件310,此时,驱动第二驱动件320作业,以带动第一拉料件310朝靠近钩槽221的方向移动、并嵌入该钩槽221内,利用该拉料组件300呈横向L型的结构优势,当第一拉料件310抵接至钩槽221的底部时,第二驱动件320继续移动,此时,第一拉料件310会勾住旋转平台220一起移动,旋转平台220会带动旋转驱动件210同向移动;至该旋转平台220至指定工位时,第二驱动件320停止作业,此时,料盘也被传输至指定工位上,完成对转动预设角度的料盘的进一步传输。由于该第一拉料件310嵌入钩槽221内与旋转平台220配合作业,使得转动预设角度后的料盘在传输过程中不易发生第一拉料件310与旋转平台220脱落、二者配合处错位/移位等问题,有效提高了料盘的传输稳定性和传输效果。
参见图2和图4,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拉料件310包括第一驱动部311和连接于第一驱动部311的输出端的抵接部312,第一驱动部311用于驱动抵接部312沿靠近或者远离作业平台的方向移动。
本实施例中,对第一拉料件310的具体结构进行优化。具体而言,将第一拉料件310配置为至少包括第一驱动部311和抵接部312的组合构件,该抵接部312朝向旋转平台220配置,且该抵接部312与钩槽221相适配,该第一驱动部311用于驱动该抵接部312在垂直所述作业平台的方向上移动,以实现抵接部312的升降。
当旋转驱动件210驱动旋转平台220转动时,第一驱动部311处于非工作状态,此时,抵接部312位于旋转平台220的下方,以减少对旋转组件200作业的干扰。当旋转平台220旋转预设角度后,该旋转平台220的钩槽221对准抵接部312,此时,第一驱动部311驱动抵接部312朝远离作业平台的方向移动,以靠近旋转平台220,至该抵接部312的顶侧至少与该旋转平台220的顶侧相齐平为止,也可以该抵接部312的顶侧稍超出该旋转平台220的顶侧,然后第一驱动部311停止继续驱动、并保持该高度;再后,驱动第二驱动件320带动整个第一拉料件310朝靠近钩槽221的方向移动,至该抵接部312抵接在钩槽221的底部为止,完成拉料组件300与旋转平台220的钩接;再继续驱动第二驱动件320进一步移动,以带动第一驱动部311、抵接部312、旋转平台220、旋转驱动件210及料盘继续同向移动,至料盘到达指定工位为止,完成拉料组件300的拉料作业。例如但不限于,第一驱动部311为升降电机/气缸。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拉料组件300包括第二上料组件(图中未画出)、升降件(图中未画出)及推动组件(图中未画出),第二上料组件设于旋转组件200的出料端,升降件设于旋转平台220背离旋转驱动件210的一侧,升降件用于顶升料盘与第二上料组件相齐平;推动组件活动设于第二上料组件,推动组件用于将置于升降件上的料盘转移至第二上料组件上。
本实施例中,对拉料组件300的具体结构进行优化。具体而言,将拉料组件300配置为至少包括第二上料组件和升降件的组合构件,该第二上料组件配置在旋转组件200的出料端,该升降件配置在旋转平台220上方。如此,当旋转平台220转动预设角度后,该升降件直接将料盘顶升至与第二上料组件相齐平的位置,此时,推动组件将抵推料盘,并将料盘从升降件上转移至第二上料组件上,以继续传输该转动预设角度后的料盘。
在一示例中,升降件包括升降电机/气缸和支撑板,该支撑板横向配置在升降电机/气缸的输出端,以实现对料盘的支撑。
在一示例中,推动组件包括驱动气缸和L型抵推杆,该驱动气缸连接于第二上料组件朝向第一上料组件的一端,该L型抵推杆连接于驱动气缸的输出端。该L型抵推杆的竖部沿料盘的传输方向延伸,该L型抵推杆的横部沿垂直料盘的传输方向的方向延伸,且横部与第二上料组件的端部之间具有距离,该距离可允许料盘纵向穿过。如此,当升降件顶升料盘与第二上料组价相齐平时,料盘部分穿入由L型抵推杆的横部和竖部及第二上料组件的端部围合形成的框中,然后,驱动驱动气缸作业,以带动L型抵推杆朝靠近第二上料组件的方向移动,此时,L型抵推杆的横部抵紧料盘,并带动料盘移动至第二上料组件上。
在一具体示例中,第二上料组件为皮带传输组件,其包括两个相对且间隔设置的传输皮带。该第二上料组件高于第一上料组件100配置,该旋转组件200配置在第一上料组件100和第二上料组件的连接处,如此,以通过该旋转组件200将第一上料组件100上传输的料盘转动预设角度后,传递至第二上料组件上继续传输。
第二方面,本公开还提供了一种自动化生产线,包括如上所述的料盘传输机构。该所述料盘传输机构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自动化生产线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仅是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或实现本公开。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公开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公开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料盘传输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作业平台;
第一上料组件,设于所述作业平台上,所述第一上料组件用于传输料盘;
旋转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上料组件的出料端;所述旋转组件包括旋转驱动件和旋转平台,所述旋转驱动件设于所述作业平台,所述旋转平台设于所述旋转驱动件远离所述作业平台的一侧的输出端;当所述料盘传输至所述旋转平台上时,所述旋转组件驱动所述旋转平台转动,以带动所述料盘转动预设角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料盘传输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组件还包括挡件,所述挡件设于所述旋转平台远离所述旋转驱动件的一侧,所述挡件用于阻止所述料盘在所述第一上料组件上继续传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料盘传输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组件还包括感应件,所述感应件用于检测所述旋转平台上是否有料盘。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料盘传输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组件还包括紧锁件,所述紧锁件用于在所述料盘运动至所述旋转平台上时锁紧所述料盘和所述旋转平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料盘传输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驱动件滑动设于所述作业平台上,所述料盘传输机构还包括拉料组件,所述拉料组件设于所述第一上料组件的出料端,所述拉料组件用于将转动预设角度的所述料盘传输至下一工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料盘传输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料组件包括第一拉料件和第二驱动件,所述第二驱动件设置于所述作业平台,且沿料盘的传输方向延伸,所述第一拉料件设置于所述第二驱动件的输出端,且沿垂直所述作业平台的方向延伸。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料盘传输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平台上设有钩槽,所述第一拉料件通过所述钩槽与所述旋转平台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料盘传输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拉料件包括第一驱动部和连接于所述第一驱动部的输出端的抵接部,所述第一驱动部用于驱动所述抵接部沿靠近或者远离所述作业平台的方向移动。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料盘传输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料组件包括第二上料组件、升降件及推动组件,所述第二上料组件设于所述旋转组件的出料端,所述升降件设于所述旋转平台背离所述旋转驱动件的一侧,所述升降件用于顶升所述料盘与所述第二上料组件相齐平;所述推动组件活动设于所述第二上料组件,所述推动组件用于将置于所述升降件上的料盘转移至所述第二上料组件上。
10.一种自动化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料盘传输机构。
CN202223090434.4U 2022-11-17 2022-11-17 料盘传输机构及自动化生产线 Active CN21898708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090434.4U CN218987085U (zh) 2022-11-17 2022-11-17 料盘传输机构及自动化生产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090434.4U CN218987085U (zh) 2022-11-17 2022-11-17 料盘传输机构及自动化生产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987085U true CN218987085U (zh) 2023-05-09

Family

ID=862150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090434.4U Active CN218987085U (zh) 2022-11-17 2022-11-17 料盘传输机构及自动化生产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98708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218948A (zh) 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全自动打包系统
CN211768544U (zh) 栈板自动上下料机构
CN209988691U (zh) 生产流水线及送料装置
CN113602820B (zh) 木材板垛自动拆盘装置
CN218987085U (zh) 料盘传输机构及自动化生产线
CN218753676U (zh) 全自收放料堆叠机
CN211733153U (zh) 箱体堆叠抬升系统
CN209455621U (zh) 托盘输送设备
CN216444936U (zh) 一种自装载升降平台
CN208616841U (zh) 一种上料装置
CN110683363A (zh) 箱体堆叠抬升系统
CN212863031U (zh) 一种用于托盘更换的托盘回收设备
CN209853339U (zh) 一种下进上出式Tray盘上料机
CN217707976U (zh) 一种转运托盘的自动拆码垛装置
CN109956305A (zh) 导轨钢分钢翻钢一体装置
CN214398429U (zh) 一种料盘的搬运供应装置
CN217755766U (zh) 一种装卸装置及输送作业平台
CN216736123U (zh) 一种排盘系统
CN212374371U (zh) 送料装置
CN215644431U (zh) 一种太阳能硅片高效排片机
CN215794729U (zh) 一种混凝土砌块打包系统
CN219729815U (zh) 板材自动码垛装置
CN218087457U (zh) 运输设备
CN216071872U (zh) 一种袋装水泥火车发运码垛输送系统
CN209988690U (zh) 生产流水线、送料装置及接驳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