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968650U - 一种新型中间包冲击板专用吊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中间包冲击板专用吊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968650U
CN218968650U CN202223110689.2U CN202223110689U CN218968650U CN 218968650 U CN218968650 U CN 218968650U CN 202223110689 U CN202223110689 U CN 202223110689U CN 218968650 U CN218968650 U CN 21896865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ston rod
hydraulic cylinder
plate
hole
hang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110689.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柴昌
崔廷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ngzhou Xinyu New High Temperature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ngzhou Xinyu New High Temperature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ngzhou Xinyu New High Temperature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ngzhou Xinyu New High Temperature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110689.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96865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96865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96865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10/00Technologies related to metal processing
    • Y02P10/20Recycling

Landscapes

  • Load-Engaging Elements For Cra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中间包冲击板专用吊具,包括倒U形吊板,其一竖直部分的上部设有第一液压缸、另一竖直部分的外侧上部设有倒L形支板,第一液压缸活塞杆朝向倒L形支板且其端部开设有卡孔、其对应的吊板的另一竖直部分上开设有通孔,倒L形支板的水平部分上设有第二液压缸,第一液压缸活塞杆可穿过通孔并抵接在倒L形支板的竖直部分上,第二液压缸活塞杆可穿过卡孔,吊板两竖直部分的下部均设有第三液压缸、底端均嵌设有第四液压缸,两第三液压缸活塞杆相对并固连有夹板,第四液压缸活塞杆朝下固连有步进电机,步进电机输出轴朝下固连有托板。本实用新型可一次性吊装转运多个同规格冲击板,并能对冲击板进行有效夹持和承托,更加实用。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中间包冲击板专用吊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吊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中间包冲击板专用吊具。
背景技术
目前,在中间包的钢水冲击区通常安装有冲击板,可避免高温钢水直接冲击中间包包底,能有效延长中间包内衬材料的使用寿命。常见的冲击板通常为带有吊环的方形结构,使得在对冲击板进行吊装转运时,现有常规操作多先通过行车、电动葫芦等设备上的吊钩勾挂住吊环,然后直接起吊转运。但这种操作方式因受限于吊钩的尺寸,使得一次只能吊起一个或少数几个冲击板,无法一次性吊装起多个同规格的冲击板,在所需吊装转运的冲击板数量较多时,就需要往复多次作业,存在耗时长的问题。同时,这样的操作方式使得冲击板在被吊起后无法被有效限位固定,冲击板处于晃动状态,在吊运过程中存在脱钩掉落的风险,作业安全性不高,有待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中间包冲击板专用吊具,可一次性吊装转运多个同规格冲击板,并能对冲击板进行有效夹持和承托,以解决上述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中间包冲击板专用吊具,包括呈倒U形的吊板,所述吊板的水平部分的顶部中心设有吊耳,所述吊板的一竖直部分的上部水平贯穿设有第一液压缸、另一竖直部分的外侧上部设有倒L形支板,所述第一液压缸的活塞杆朝向倒L形支板且其端部竖向开设有卡孔、其对应的吊板的另一竖直部分上水平开设有通孔,所述倒L形支板的水平部分上竖向贯穿设有第二液压缸,所述第一液压缸的活塞杆可穿过通孔并抵接在倒L形支板的竖直部分上,此时第二液压缸的活塞杆可穿过卡孔至第一液压缸的活塞杆的下方,所述吊板的两竖直部分的下部上均水平贯穿设有第三液压缸,两第三液压缸的活塞杆相对设置并均固定连接有夹板,所述吊板的两竖直部分的底端均嵌设有第四液压缸,所述第四液压缸的活塞杆朝下并固定连接有步进电机,所述步进电机的输出轴朝下并固定连接有托板,初始状态下,两托板相背设置,使用状态下,两托板相对设置且相对的一端之间留有间隙。
优选的,所述第一液压缸的活塞杆与通孔相适配。
优选的,所述第二液压缸的活塞杆与卡孔相适配。
优选的,两所述夹板相对的一侧上均设有橡胶垫。
优选的,所述托板为泡沫铝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使用时,吊耳可通过钢丝绳或环链等与行车、电动葫芦等起重设备连接,以配合进行吊装转运,起吊操作具体为:先将吊板的两竖直部分置于多个并排放置好的同规格冲击板的两侧,并使第一液压缸的活塞杆对准冲击板上的吊环。然后,运行第一液压缸,使其活塞杆伸长,即可使其活塞杆先后穿过多个冲击板上的吊环,直至其活塞杆穿过通孔并抵接在倒L形支板的竖直部分上,从而能够通过第一液压缸的活塞杆吊装起冲击板。接着,运行第二液压缸,使其活塞杆伸长,直至其活塞杆穿过卡孔到第一液压缸的活塞杆的下方,以此可对第一液压缸的活塞杆进行有效卡接限位,避免吊装运输过程中因误操作等原因而使第一液压缸的活塞杆收缩退回,进而失去对冲击板的吊装的问题,更能保证作业安全性。之后,吊起吊板,带动吊装好的冲击板先上移一定高度,使冲击板脱离地面。接着,运行两第三液压缸,使其活塞杆伸长,直至两夹板抵压在多个冲击板形成的整体的两侧上,以此来实现对冲击板的有效夹持限位固定,避免冲击板晃动。然后,先运行第四液压缸,使其活塞杆伸长,带动托板下降,使托板低于冲击板的底端。接着,运行步进电机,带动托板转动180度,即可将托板转至冲击板下方。之后,再次运行第四液压缸,使其活塞杆收缩,带动托板上移直至托板抵触到冲击板的底端,便可通过托板对冲击板进行有效承托;
接着,继续吊起吊板,便可通过行车等起重设备在一次作业中配合实现对多个同规格冲击板的吊运,减少整体所需吊运次数,使得整体效率更高,可有效缩短整个吊运工序所耗时间,且在吊运过程中,通过第一液压缸的活塞杆对冲击板的吊装、两夹板对冲击板的稳固夹持以及两托板对冲击板的承托的相互配合,可大大提高吊运质量,能有效避免冲击板的晃动以及脱钩掉落的风险,作业安全性更高。吊运到位后,在将冲击板下放到合适高度时,可先通过第四液压缸的活塞杆伸长,使托板离开冲击板,解除对冲击板的承托,再通过步进电机将托板再次转动180度至另一侧,然后再次通过第四液压缸的活塞杆的收缩将托板上移回原位,以不影响后续冲击板的下放到位。接着,继续下放吊板,直至将冲击板放置到位后,再运行第二液压缸,使其活塞杆收缩退回,解除对第一液压缸的活塞杆的限位。然后,再运行第一液压缸和第三液压缸,使两者的活塞杆收缩,解除对冲击板的吊装和夹持即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初始状态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冲击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为吊板,2为吊耳,3为第一液压缸,4为倒L形支板,5为卡孔,6为通孔,7为第二液压缸,8为第三液压缸,9为夹板,10为第四液压缸,11为步进电机,12为托板,13为橡胶垫,14为冲击板,15为吊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至3所示,一种新型中间包冲击板专用吊具,包括呈倒U形的吊板1,吊板1的水平部分的顶部中心设有吊耳2,使得在使用时,吊耳2可通过现有常规的钢丝绳或环链等与常规行车、电动葫芦等起重设备连接,以配合进行吊装转运;
吊板1的一竖直部分的上部水平贯穿设有第一液压缸3、另一竖直部分的外侧上部设有倒L形支板4,第一液压缸3的活塞杆朝向倒L形支板4且其端部竖向开设有卡孔5、其对应的吊板1的另一竖直部分上水平开设有通孔6。倒L形支板4的水平部分上竖向贯穿设有第二液压缸7,第一液压缸3的活塞杆可穿过通孔6并抵接在倒L形支板4的竖直部分上,此时第二液压缸7的活塞杆可穿过卡孔5至第一液压缸3的活塞杆的下方。吊板1的两竖直部分的下部上均水平贯穿设有第三液压缸8,两第三液压缸8的活塞杆相对设置并均固定连接有夹板9。吊板1的两竖直部分的底端均嵌设有第四液压缸10,第四液压缸10的活塞杆朝下并固定连接有步进电机11,步进电机11的输出轴朝下并固定连接有托板12,初始状态下,两托板12相背设置,使用状态下,两托板12相对设置且相对的一端之间留有间隙;
使用时,吊耳2可通过钢丝绳或环链等与行车、电动葫芦等起重设备连接,以配合进行吊装转运,起吊操作具体为:先将吊板1的两竖直部分置于多个并排放置好的同规格冲击板14的两侧,并使第一液压缸3的活塞杆对准冲击板14上的吊环15。然后,运行第一液压缸3,使其活塞杆伸长,即可使其活塞杆先后穿过多个冲击板14上的吊环15,直至其活塞杆穿过通孔6并抵接在倒L形支板4的竖直部分上,从而能够通过第一液压缸3的活塞杆吊装起冲击板14。接着,运行第二液压缸7,使其活塞杆伸长,直至其活塞杆穿过卡孔5到第一液压缸3的活塞杆的下方,以此可对第一液压缸3的活塞杆进行有效卡接限位,避免吊装运输过程中因误操作等原因而使第一液压缸3的活塞杆收缩退回,进而失去对冲击板14的吊装的问题,更能保证作业安全性。之后,吊起吊板1,带动吊装好的冲击板14先上移一定高度,使冲击板14脱离地面。接着,运行两第三液压缸8,使其活塞杆伸长,直至两夹板9抵压在多个冲击板14形成的整体的两侧上,以此来实现对冲击板14的有效夹持限位固定,避免冲击板14晃动。然后,先运行第四液压缸10,使其活塞杆伸长,带动托板12下降,使托板12低于冲击板14的底端。接着,运行步进电机11,带动托板12转动180度,即可将托板12转至冲击板14的下方。之后,再次运行第四液压缸10,使其活塞杆收缩,带动托板12上移直至托板12抵触到冲击板14的底端,便可通过托板12对冲击板14进行有效承托;
接着,继续吊起吊板1,便可通过行车等起重设备在一次作业中配合实现对多个同规格冲击板14的吊运,减少整体所需吊运次数,使得整体效率更高,可有效缩短整个吊运工序所耗时间,且在吊运过程中,通过第一液压缸3的活塞杆对冲击板14的吊装、两夹板9对冲击板14的稳固夹持以及两托板12对冲击板14的承托的相互配合,可大大提高吊运质量,能有效避免冲击板14的晃动以及脱钩掉落的风险,作业安全性更高。吊运到位后,在将冲击板14下放到合适高度时,可先通过第四液压缸10的活塞杆伸长,使托板12离开冲击板14,解除对冲击板14的承托,再通过步进电机11将托板12再次转动180度至另一侧,然后再次通过第四液压缸10的活塞杆的收缩将托板12上移回原位,以不影响后续冲击板14的下放到位。接着,继续下放吊板1,直至将冲击板14放置到位后,再运行第二液压缸7,使其活塞杆收缩退回,解除对第一液压缸3的活塞杆的限位。然后,再运行第一液压缸3和第三液压缸8,使两者的活塞杆收缩,解除对冲击板14的吊装和夹持即可。第一液压缸3、第二液压缸7、第三液压缸8、第四液压缸10和步进电机11均采用现有技术即可,具体工作原理不再详述,且与之相适配的控制系统以及各个部件的具体型号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用,在此也不做具体限定。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液压缸3的活塞杆与通孔6相适配,以保证第一液压缸3能顺利通过通孔6。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液压缸7的活塞杆与卡孔5相适配,以保证第二液压缸7能顺利通过卡孔5。
在本实施例中,两夹板9相对的一侧上均设有橡胶垫13,既能进一步保证夹板对冲击板14夹持的稳固可靠性,又可起到一定缓冲作用,减轻夹持时对冲击板14的损伤。
在本实施例中,托板12为泡沫铝板,泡沫铝为现有材料,具有高阻尼减震的特点,用其作为托板12,可在吊装转运过程中对冲击板14承托时起到良好的缓冲减震作用,更有利于对冲击板14的平稳吊运,提高吊运安全性和质量。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新型中间包冲击板专用吊具,包括呈倒U形的吊板,所述吊板的水平部分的顶部中心设有吊耳,其特征在于,所述吊板的一竖直部分的上部水平贯穿设有第一液压缸、另一竖直部分的外侧上部设有倒L形支板,所述第一液压缸的活塞杆朝向倒L形支板且其端部竖向开设有卡孔、其对应的吊板的另一竖直部分上水平开设有通孔,所述倒L形支板的水平部分上竖向贯穿设有第二液压缸,所述第一液压缸的活塞杆可穿过通孔并抵接在倒L形支板的竖直部分上,此时第二液压缸的活塞杆可穿过卡孔至第一液压缸的活塞杆的下方,所述吊板的两竖直部分的下部上均水平贯穿设有第三液压缸,两第三液压缸的活塞杆相对设置并均固定连接有夹板,所述吊板的两竖直部分的底端均嵌设有第四液压缸,所述第四液压缸的活塞杆朝下并固定连接有步进电机,所述步进电机的输出轴朝下并固定连接有托板,初始状态下,两托板相背设置,使用状态下,两托板相对设置且相对的一端之间留有间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中间包冲击板专用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液压缸的活塞杆与通孔相适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中间包冲击板专用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液压缸的活塞杆与卡孔相适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中间包冲击板专用吊具,其特征在于,两所述夹板相对的一侧上均设有橡胶垫。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中间包冲击板专用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板为泡沫铝板。
CN202223110689.2U 2022-11-23 2022-11-23 一种新型中间包冲击板专用吊具 Active CN21896865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110689.2U CN218968650U (zh) 2022-11-23 2022-11-23 一种新型中间包冲击板专用吊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110689.2U CN218968650U (zh) 2022-11-23 2022-11-23 一种新型中间包冲击板专用吊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968650U true CN218968650U (zh) 2023-05-05

Family

ID=861653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110689.2U Active CN218968650U (zh) 2022-11-23 2022-11-23 一种新型中间包冲击板专用吊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96865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8850996A (zh) * 2024-07-30 2024-10-29 盐城正邦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玻璃吊装夹具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8850996A (zh) * 2024-07-30 2024-10-29 盐城正邦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玻璃吊装夹具
CN118850996B (zh) * 2024-07-30 2025-03-25 盐城正邦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玻璃吊装夹具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8968650U (zh) 一种新型中间包冲击板专用吊具
CN216662272U (zh) 一种物料转运用桥式起重机
CN112803288B (zh) 一种500kV断路器液压碟簧操动机构检修更换方法
CN204569216U (zh) 小型手推吊机
CN220886778U (zh) 一种带有双起吊的门式起重机
CN211034964U (zh) 一种钢筋笼的吊装机构
CN109879154B (zh) 一种自动化机械设备起吊装置
CN220866943U (zh) 一种带有防摇摆装置的起重机
CN212101833U (zh) 一种建筑用升降机
CN212355791U (zh) 一种夹砖工具
CN212269245U (zh) 一种稳定性高的起重机
CN214456107U (zh) 一种吊具
CN204873628U (zh) 一种履带起重机臂架系统用快卸式支腿
CN210037239U (zh) 用于电动葫芦试验的组合砝码
CN114735580A (zh) 一种铜带生产用悬挂式装箱装置
CN201092512Y (zh) 用于吊装大型轧机机架的吊具
CN219807655U (zh) 一种托圈吊装装置
CN102425150A (zh) 一种强夯机平衡吊钩及具有该吊钩的平衡吊钩机构
CN210393525U (zh) 一种起吊平稳的路桥用起吊装置
CN217756469U (zh) 一种空间组合吊索
CN217230122U (zh) 一种高效稳定的新型气门提升机
CN219341469U (zh) 一种建筑施工用吊装设备
CN112079148A (zh) 一种夹砖工具
CN218708748U (zh) 水泥杆吊装运输一体化装置
CN220549917U (zh) 一种单轨吊起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