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944536U - 微生物除高氨氮废水的设备 - Google Patents

微生物除高氨氮废水的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944536U
CN218944536U CN202320047034.0U CN202320047034U CN218944536U CN 218944536 U CN218944536 U CN 218944536U CN 202320047034 U CN202320047034 U CN 202320047034U CN 218944536 U CN218944536 U CN 21894453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mporary storage
filter tank
fixedly connected
storage boxes
side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047034.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陆栋
陈积红
张苗苗
胡正国
张录卫
胡林刚
周利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aiyin Kejin Heavy Ion Beam Biological Industry Innovation Research Institute
Institute of Modern Physics of CAS
Original Assignee
Baiyin Kejin Heavy Ion Beam Biological Industry Innovation Research Institute
Institute of Modern Physics of C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aiyin Kejin Heavy Ion Beam Biological Industry Innovation Research Institute, Institute of Modern Physics of CAS filed Critical Baiyin Kejin Heavy Ion Beam Biological Industry Innovation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to CN202320047034.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94453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94453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94453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10/00Technologies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 Y02W10/1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Landscapes

  • 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ste Wate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废水处理领域,尤其是微生物除高氨氮废水的设备,针对现有的垃圾无法及时运出,进而需要工人进行清理,同时滤网容易堵塞,将你的过滤效果,在清理时,无法继续进行过滤操作,需要停机进行清理,进而再次降低工作效率,使用不便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过滤池,所述过滤池的一侧开设有连通孔,所述过滤池的内部滑动连接有两个暂存盒,两个所述暂存盒分别设置在过滤池的两侧内壁并呈中心对称,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两个暂存盒,可以分批次的进行过滤操作,进而可以在其中一个暂存盒进行过滤时,另一个暂存盒实现排料功能,及时排出过滤残留的杂质,避免堵塞,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同时不需要停机清理,节省时间。

Description

微生物除高氨氮废水的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微生物除高氨氮废水的设备。
背景技术
生物膜法是使微生物附着在载体表面上,污水在流经载体表面过程中,通过有机营养物的吸附、氧向生物膜内部的扩散以及在膜中所发生的生物氧化等作用,对污染物进行分解,在生物膜反应器中,污染物、溶解氧及各种必需营养物首先要经过液相扩散到生物膜表面,进而到生物膜内部,只有扩散到生物膜表面或内部的污染物才能有机会被生物膜微生物所分解和转化,最终形成各种代谢产物。
经检索,公告号为CN217757208U的实用新型公开了一体化溶气式生物膜水处理设备,涉及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其包括箱体和伺服电机一,所述箱体内依次设置过滤池、生物膜净化池、曝气池、去污池,过滤池、生物膜净化池、曝气池之间为连通结构,所述生物膜净化池内侧安装有生物膜净化组件,所述曝气池内侧安装拨沫组件,拨沫组件包括曝气机。生物膜净化池内转动设置生物膜架一,生物膜架一通过齿轮传动机构与设在曝气池的生物膜架二连接,伺服电机可驱动同步生物膜架一和生物膜架二转动。本实用新型采用转动方向垂直的两个生物膜架,提高其表面微生物与污水充分接触污水中有机物能够被充分降解,提高了污水处理效率,其能耗低。
该处理设备在使用时,存在以下缺陷:
1、第一次过滤出的垃圾,无法及时运出,进而需要工人进行清理,同时滤网容易堵塞,将你的过滤效果;
2、在清理时,无法继续进行过滤操作,需要停机进行清理,进而再次降低工作效率,使用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第一次过滤出的垃圾,无法及时运出,进而需要工人进行清理,同时滤网容易堵塞,将你的过滤效果,在清理时,无法继续进行过滤操作,需要停机进行清理,进而再次降低工作效率,使用不便的缺点,而提出的微生物除高氨氮废水的设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微生物除高氨氮废水的设备,包括过滤池,所述过滤池的一侧开设有连通孔,所述过滤池的内部滑动连接有两个暂存盒,两个所述暂存盒分别设置在过滤池的两侧内壁并呈中心对称,所述过滤池的一侧设置有用于调整两个暂存盒位置的调整组件;
所述过滤池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对称设置在过滤池的顶部,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之间设置有用于进料的进料组件。
优选地,所述调整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过滤池一侧的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轴转动贯穿过滤池并固定连接有转杆,所述转杆的外壁固定套设有齿轮,两个暂存盒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齿条,两个所述齿条均与齿轮相啮合并呈中心对称。
优选地,所述进料组件包括转动连接在第一侧板一侧的转轴,所述转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矩形盒,所述第二侧板的内部转动贯穿有连通管,所述连通管的一端与矩形盒的一侧固定连通,所述连通管的内部固定连通有进液管,所述矩形盒的两端均开设有出液口,用于接收污水,并且将其送入其中一个暂存盒的内部进行过滤。
优选地,所述暂存盒的外壁设置有多个筛孔,所述过滤池的两侧均开设有与暂存盒配合使用的矩形孔,所述过滤池的两侧均设置有收集箱,用于收集排出的杂质,便于处理。
优选地,所述齿条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弧形板,所述弧形板与矩形盒配合使用,可以更好的推动矩形盒进行转动。
优选地,所述暂存盒的底部内壁固定连接有三角板,所述暂存盒的一侧设置有与矩形孔配合使用的开口,用于物料的排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污水通过进液管送入,通过第二侧板进入矩形盒的内部,此时通过其中一个出液口排出,进入其中一个暂存盒的内部完成收集,此时污水中的杂质留在暂存盒的内部,水分通过筛孔排出,并沿着连通孔进入生物膜净化池;
2、在需要排除杂质时,启动伺服电机,伺服电机的输出轴带动转杆转动,转杆带动齿轮转动,齿轮带动两个齿条朝相反方向移动,此时两个暂存盒开始逐渐更换位置,位于上方的暂存盒开始下降,位于下方的暂存盒开始上升,暂存盒内部的杂质通过矩形孔排出,同时齿条带动连接板和弧形板竖直向上移动,同时推动矩形盒绕转轴开始转动,进而保证污水能直接排入位于下方的暂存盒的内部,使得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不断正反转,便可以在不影响过滤效率的前提下自动清理杂质;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两个暂存盒,可以分批次的进行过滤操作,进而可以在其中一个暂存盒进行过滤时,另一个暂存盒实现排料功能,及时排出过滤残留的杂质,避免堵塞,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同时不需要停机清理,节省时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微生物除高氨氮废水的设备第一视角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微生物除高氨氮废水的设备第二视角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微生物除高氨氮废水的设备中两个暂存盒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微生物除高氨氮废水的设备中矩形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过滤池;2、连通孔;3、收集箱;4、第一侧板;5、转轴;6、矩形盒;7、出液口;8、筛孔;9、暂存盒;10、矩形孔;11、伺服电机;12、第二侧板;13、进液管;14、弧形板;15、连接板;16、齿条;17、齿轮;18、转杆;19、三角板;20、连通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实施例一
参照图1-5,微生物除高氨氮废水的设备,包括微生物除高氨氮废水的设备,包括过滤池1,过滤池1的一侧开设有连通孔2,过滤池1的内部滑动连接有两个暂存盒9,两个暂存盒9分别设置在过滤池1的两侧内壁并呈中心对称,过滤池1的一侧设置有用于调整两个暂存盒9位置的调整组件;
过滤池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侧板4和第二侧板12,第一侧板4和第二侧板12对称设置在过滤池1的顶部,第一侧板4和第二侧板12之间设置有用于进料的进料组件。
实施例二
参照图1-5,微生物除高氨氮废水的设备,包括微生物除高氨氮废水的设备,包括过滤池1,过滤池1的一侧开设有连通孔2,过滤池1的内部滑动连接有两个暂存盒9,两个暂存盒9分别设置在过滤池1的两侧内壁并呈中心对称,过滤池1的一侧设置有用于调整两个暂存盒9位置的调整组件,调整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过滤池1一侧的伺服电机11,伺服电机11的输出轴转动贯穿过滤池1并固定连接有转杆18,转杆18的外壁固定套设有齿轮17,两个暂存盒9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齿条16,两个齿条16均与齿轮17相啮合并呈中心对称;
过滤池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侧板4和第二侧板12,第一侧板4和第二侧板12对称设置在过滤池1的顶部,第一侧板4和第二侧板12之间设置有用于进料的进料组件,进料组件包括转动连接在第一侧板4一侧的转轴5,转轴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矩形盒6,第二侧板12的内部转动贯穿有连通管20,连通管20的一端与矩形盒6的一侧固定连通,连通管20的内部固定连通有进液管13,矩形盒6的两端均开设有出液口7,用于接收污水,并且将其送入其中一个暂存盒9的内部进行过滤,暂存盒9的外壁设置有多个筛孔8,过滤池1的两侧均开设有与暂存盒9配合使用的矩形孔10,过滤池1的两侧均设置有收集箱3,用于收集排出的杂质,便于处理,齿条16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板15,连接板1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弧形板14,弧形板14与矩形盒6配合使用,可以更好的推动矩形盒6进行转动,暂存盒9的底部内壁固定连接有三角板19,暂存盒9的一侧设置有与矩形孔10配合使用的开口,用于物料的排出。
工作原理:在使用时,污水通过进液管13送入,通过第二侧板12进入矩形盒6的内部,此时通过其中一个出液口7排出,进入其中一个暂存盒9的内部完成收集,此时污水中的杂质留在暂存盒9的内部,水分通过筛孔8排出,并沿着连通孔2进入生物膜净化池,在需要排除杂质时,启动伺服电机11,伺服电机11的输出轴带动转杆18转动,转杆18带动齿轮17转动,齿轮17带动两个齿条16朝相反方向移动,此时两个暂存盒9开始逐渐更换位置,位于上方的暂存盒9开始下降,位于下方的暂存盒9开始上升,暂存盒9内部的杂质通过矩形孔10排出,同时齿条16带动连接板15和弧形板14竖直向上移动,同时推动矩形盒6绕转轴5开始转动,进而保证污水能直接排入位于下方的暂存盒9的内部,使得伺服电机11的输出轴不断正反转,便可以在不影响过滤效率的前提下自动清理杂质,使用方便。
然而,如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伺服电机11的工作原理和接线方法是司空见惯的,其均属于常规手段或者公知常识,在此就不再赘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其需要或者便利进行任意的选配。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微生物除高氨氮废水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过滤池(1),所述过滤池(1)的一侧开设有连通孔(2),所述过滤池(1)的内部滑动连接有两个暂存盒(9),两个所述暂存盒(9)分别设置在过滤池(1)的两侧内壁并呈中心对称,所述过滤池(1)的一侧设置有用于调整两个暂存盒(9)位置的调整组件;
所述过滤池(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侧板(4)和第二侧板(12),所述第一侧板(4)和第二侧板(12)对称设置在过滤池(1)的顶部,所述第一侧板(4)和第二侧板(12)之间设置有用于进料的进料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生物除高氨氮废水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过滤池(1)一侧的伺服电机(11),所述伺服电机(11)的输出轴转动贯穿过滤池(1)并固定连接有转杆(18),所述转杆(18)的外壁固定套设有齿轮(17),两个暂存盒(9)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齿条(16),两个所述齿条(16)均与齿轮(17)相啮合并呈中心对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生物除高氨氮废水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组件包括转动连接在第一侧板(4)一侧的转轴(5),所述转轴(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矩形盒(6),所述第二侧板(12)的内部转动贯穿有连通管(20),所述连通管(20)的一端与矩形盒(6)的一侧固定连通,所述连通管(20)的内部固定连通有进液管(13),所述矩形盒(6)的两端均开设有出液口(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生物除高氨氮废水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暂存盒(9)的外壁设置有多个筛孔(8),所述过滤池(1)的两侧均开设有与暂存盒(9)配合使用的矩形孔(10),所述过滤池(1)的两侧均设置有收集箱(3)。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生物除高氨氮废水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齿条(16)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板(15),所述连接板(1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弧形板(14),所述弧形板(14)与矩形盒(6)配合使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生物除高氨氮废水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暂存盒(9)的底部内壁固定连接有三角板(19),所述暂存盒(9)的一侧设置有与矩形孔(10)配合使用的开口。
CN202320047034.0U 2023-01-06 2023-01-06 微生物除高氨氮废水的设备 Active CN21894453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047034.0U CN218944536U (zh) 2023-01-06 2023-01-06 微生物除高氨氮废水的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047034.0U CN218944536U (zh) 2023-01-06 2023-01-06 微生物除高氨氮废水的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944536U true CN218944536U (zh) 2023-05-02

Family

ID=861099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047034.0U Active CN218944536U (zh) 2023-01-06 2023-01-06 微生物除高氨氮废水的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94453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327573U (zh) 一种市政污水处理专用装置
CN116375283A (zh) 一种污水处理环保设备
CN215161755U (zh) 一种电镀废水回用处理装置
CN210278440U (zh) 一种节能环保的废渣过滤设备
CN216918830U (zh) 一种基于泡排采气的废水处理装置
CN115138113A (zh) 一种污水处理中的泥水分离装置
CN218944536U (zh) 微生物除高氨氮废水的设备
CN213803387U (zh)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一体化设备
CN213475639U (zh) 一种外加剂生产用污水净化装置
CN210394001U (zh) 一种新型一体化净水设备
CN210764763U (zh) 一种污水处理装置
CN214829734U (zh) 一种一体化污水处理回用设备
CN220370856U (zh) 一种废污泥调和装置
CN221420856U (zh) 一种污水处理反硝化滤池
CN220131939U (zh) 一种循环水公厕的污水处理装置
CN217479236U (zh) 一种高效的污水治理设备
CN213803294U (zh) 一种生活污水预处理装置
CN214936841U (zh) 一种集成式a2o-mbr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
CN220283670U (zh) 一种多级筛分型农村污水治理装置
CN221191725U (zh) 一种mbbr离子交换除磷装置
CN221440389U (zh) 一种工业污水排放用污水过滤装置
CN221253960U (zh) 一种环境污染处理剂过滤设备
CN221244236U (zh) 一种集成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
CN221940282U (zh) 一种水净化处理设备
CN220758932U (zh) 一种水处理药剂生产用反应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