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885870U - 一种无损检测装置夹持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无损检测装置夹持机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8885870U CN218885870U CN202223104211.9U CN202223104211U CN218885870U CN 218885870 U CN218885870 U CN 218885870U CN 202223104211 U CN202223104211 U CN 202223104211U CN 218885870 U CN218885870 U CN 21888587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rc
- double
- testing device
- nondestructive testing
- movable block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无损检测装置夹持机构,属于夹持机构技术领域,一种无损检测装置夹持机构,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方设有弧形支撑板,所述弧形支撑板下方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立板,且两个所述立板之间转动连接有双头螺杆,其中一个所述立板远离双头螺杆的一侧表面安装有减速电机,且减速电机的动力输出端与双头螺杆传动连接,所述双头螺杆处对称螺接有两个活动块,两个所述活动块两端均对称焊接有连接耳,且对称设置的所述连接耳之间转动连接有滚轮,两个所述活动块顶端均焊接有支撑杆,它可以实现,通过滚动摩擦可降低活动块与导向结构件之间的磨损,延长了使用寿命,并且保证了对工件的夹持稳定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夹持机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无损检测装置夹持机构。
背景技术
无损检测就是指在检查机械材料内部不损害或不影响被检测对象使用性能,不伤害被检测对象内部组织的前提下,利用材料内部结构异常或缺陷存在引起的热、声、光、电、磁等反应的变化,以物理或化学方法为手段,借助现代化的技术和设备器材。对试件内部及表面的结构、状态及缺陷的类型、数量、形状、性质、位置、尺寸、分布及其变化进行检查和测试的方法。在对管道进行无损检测时,难以对管道进行稳定夹持,并且现有的检测装置对不同长度的管道难以进行调节夹持,现有专利一种无损检测装置夹持机构,专利申请号202220429913.5中能够对不同长度的管道,夹持在该夹持机构的中心,便于对其进行无损检测。
但是专利申请号202220429913.5中在利用双向螺杆调节螺纹套时,由于螺纹套与导向轨之间为静摩擦,从而导致螺纹套与导向轨之间的磨损较大长时间会导致螺纹套与导轨之间间隙过大无法进行配合,从而会影响到管道的夹持稳定性,所以我们提出了一种无损检测装置夹持机构来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损检测装置夹持机构,它可以实现通过滚动摩擦可降低活动块与导向结构件之间的磨损,延长了使用寿命,并且保证了对工件的夹持稳定性。
2.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无损检测装置夹持机构,包括底座;
所述底座上方设有弧形支撑板;
所述弧形支撑板下方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立板,且两个所述立板之间转动连接有双头螺杆,其中一个所述立板远离双头螺杆的一侧表面安装有减速电机,且减速电机的动力输出端与双头螺杆传动连接;
所述双头螺杆处对称螺接有两个活动块,两个所述活动块两端均对称焊接有连接耳,且对称设置的所述连接耳之间转动连接有滚轮,两个所述活动块顶端均焊接有支撑杆,且两个所述支撑杆相互对应的一侧表面焊接有夹板;
所述立板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导向板,所述导向板靠近活动块的一侧表面开设有导槽,且导槽与滚轮相衔接。
进一步的,所述弧形支撑板顶口处对称设有耳板,且耳板与弧形支撑板为一体成型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耳板与底座之间对称焊接有两组立柱,且每组所述立柱对称设有两个。
进一步的,所述双头螺杆一端贯穿安装有减速电机的所述立板,且双头螺杆的贯穿端通过联轴器与减速电机的动力输出端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杆与弧形支撑板插接处开设有通孔,且所述通孔呈一字型结构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导向板远离活动块的一侧表面等距焊接有多个肋板,且多个所述肋板均呈直角三角形结构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弧形支撑板内侧壁安装有两组滚珠,且每组所述滚珠等距设有多个。
3.有益效果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本方案,通过人工将管道置于弧形支撑板的内侧,同时使减速电机外接控制装置,并利用控制装置为减速电机设定一套合适的正反转程序,通过减速电机的动力输出端驱动双头螺杆转动,从而使连接耳处安装的滚轮配合导向板上开设的导槽进行滚动,进而可使两个活动块之间相向运动,可利用支撑杆带动夹板同步移动,使夹板与管道的端头处相抵接,从而对管道进行居中夹持,因此,通过滚动摩擦可降低活动块与导向结构件之间的磨损,延长了使用寿命,并且保证了对工件的夹持稳定性。
(2)本方案,在对管道进行居中夹持的过程中,通过管道外壁与两组滚珠相抵接,因此在管道配合弧形支撑板移动时,可降低管道与弧形支撑板之间的摩擦,从而降低了管道在夹持过程中的磨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活动块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导槽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滚珠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
1、底座;2、弧形支撑板;3、耳板;4、立柱;5、立板;6、双头螺杆;7、减速电机;8、活动块;9、连接耳;10、滚轮;11、支撑杆;12、夹板;13、导向板;14、导槽;15、肋板;16、滚珠。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请参阅图1-4,一种无损检测装置夹持机构,包括底座1;
底座1上方设有弧形支撑板2;
弧形支撑板2下方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立板5,且两个立板5之间转动连接有双头螺杆6,其中一个立板5远离双头螺杆6的一侧表面安装有减速电机7,且减速电机7的动力输出端与双头螺杆6传动连接;
双头螺杆6处对称螺接有两个活动块8,两个活动块8两端均对称焊接有连接耳9,且对称设置的连接耳9之间转动连接有滚轮10,两个活动块8顶端均焊接有支撑杆11,且两个支撑杆11相互对应的一侧表面焊接有夹板12;
立板5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导向板13,导向板13靠近活动块8的一侧表面开设有导槽14,且导槽14与滚轮10相衔接;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人工将管道置于弧形支撑板2的内侧,同时使减速电机7外接控制装置,并利用控制装置为减速电机7设定一套合适的正反转程序,通过减速电机7的动力输出端驱动双头螺杆6转动,从而使连接耳9处安装的滚轮10配合导向板13上开设的导槽14进行滚动,进而可使两个活动块8之间相向运动,可利用支撑杆11带动夹板12同步移动,使夹板12与管道的端头处相抵接,从而对管道进行居中夹持,因此,通过滚动摩擦可降低活动块8与导向结构件之间的磨损,延长了使用寿命,并且保证了对工件的夹持稳定性。
参阅图1,弧形支撑板2顶口处对称设有耳板3,且耳板3与弧形支撑板2为一体成型结构,耳板3与底座1之间对称焊接有两组立柱4,且每组立柱4对称设有两个;
需要说明的是,对弧形支撑板2起到了稳定支撑的作用。
参阅图1、图2,双头螺杆6一端贯穿安装有减速电机7的立板5,且双头螺杆6的贯穿端通过联轴器与减速电机7的动力输出端相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可使减速电机7的动力正常的传输到双头螺杆6处。
参阅图1、图4,支撑杆11与弧形支撑板2插接处开设有通孔,且通孔呈一字型结构设置;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在弧形支撑板2底部与支撑杆11的结合部位设置一字型通孔,从而可使支撑杆11配合一字型通孔移动利用夹板12对管道进行夹持固定。
参阅图1,导向板13远离活动块8的一侧表面等距焊接有多个肋板15,且多个肋板15均呈直角三角形结构设置;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设置多个肋板15,可提高导向板13与底座1之间结合的稳定性,进而保证了活动块8在移动过程中的稳定性。
参阅图1、图4,弧形支撑板2内侧壁安装有两组滚珠16,且每组滚珠16等距设有多个;
需要说明的是,在对管道进行居中夹持的过程中,通过管道外壁与两组滚珠16相抵接,因此在管道配合弧形支撑板2移动时,可降低管道与弧形支撑板2之间的摩擦,从而降低了管道在夹持过程中的磨损。
在使用时:通过人工将管道置于弧形支撑板2的内侧,同时使减速电机7外接控制装置,并利用控制装置为减速电机7设定一套合适的正反转程序,通过减速电机7的动力输出端驱动双头螺杆6转动,从而使连接耳9处安装的滚轮10配合导向板13上开设的导槽14进行滚动,进而可使两个活动块8之间相向运动,可利用支撑杆11带动夹板12同步移动,使夹板12与管道的端头处相抵接,从而对管道进行居中夹持,因此,通过滚动摩擦可降低活动块8与导向结构件之间的磨损,延长了使用寿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无损检测装置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
所述底座(1)上方设有弧形支撑板(2);
所述弧形支撑板(2)下方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立板(5),且两个所述立板(5)之间转动连接有双头螺杆(6),其中一个所述立板(5)远离双头螺杆(6)的一侧表面安装有减速电机(7),且减速电机(7)的动力输出端与双头螺杆(6)传动连接;
所述双头螺杆(6)处对称螺接有两个活动块(8),两个所述活动块(8)两端均对称焊接有连接耳(9),且对称设置的所述连接耳(9)之间转动连接有滚轮(10),两个所述活动块(8)顶端均焊接有支撑杆(11),且两个所述支撑杆(11)相互对应的一侧表面焊接有夹板(12);
所述立板(5)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导向板(13),所述导向板(13)靠近活动块(8)的一侧表面开设有导槽(14),且导槽(14)与滚轮(10)相衔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损检测装置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支撑板(2)顶口处对称设有耳板(3),且耳板(3)与弧形支撑板(2)为一体成型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无损检测装置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板(3)与底座(1)之间对称焊接有两组立柱(4),且每组所述立柱(4)对称设有两个。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损检测装置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头螺杆(6)一端贯穿安装有减速电机(7)的所述立板(5),且双头螺杆(6)的贯穿端通过联轴器与减速电机(7)的动力输出端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损检测装置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11)与弧形支撑板(2)插接处开设有通孔,且所述通孔呈一字型结构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损检测装置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板(13)远离活动块(8)的一侧表面等距焊接有多个肋板(15),且多个所述肋板(15)均呈直角三角形结构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损检测装置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支撑板(2)内侧壁安装有两组滚珠(16),且每组所述滚珠(16)等距设有多个。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3104211.9U CN218885870U (zh) | 2022-11-22 | 2022-11-22 | 一种无损检测装置夹持机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3104211.9U CN218885870U (zh) | 2022-11-22 | 2022-11-22 | 一种无损检测装置夹持机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8885870U true CN218885870U (zh) | 2023-04-18 |
Family
ID=859550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3104211.9U Active CN218885870U (zh) | 2022-11-22 | 2022-11-22 | 一种无损检测装置夹持机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8885870U (zh) |
-
2022
- 2022-11-22 CN CN202223104211.9U patent/CN218885870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2043360U (zh) | 一种管道焊接用管道支撑装置 | |
CN218885870U (zh) | 一种无损检测装置夹持机构 | |
CN111412367B (zh) | 一种带有轨道的摄影机移动装置 | |
CN213546981U (zh) | 一种水下输电供电管线巡检装置 | |
CN204329862U (zh) | 大口径钢管椭圆度检测装置 | |
CN115326576A (zh) | 一种抗拉抗扭一体试验装置及单芯铠装光纤强度测试设备 | |
CN212514839U (zh) | 一种配电网线路综合故障定位装置 | |
CN212763011U (zh) | 一种同心度检测用工件夹具 | |
CN209021537U (zh) | 一种液压管补焊装置 | |
CN112986255A (zh) | 一种电缆老化检测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 |
CN112247465B (zh) | 一种焊接零件防漏焊检测装置 | |
CN216560122U (zh) | 一种销盘载流摩擦磨损试验机 | |
CN212808003U (zh) | 高透光率聚酰亚胺薄膜剥离强度检测设备 | |
CN213715513U (zh) | 一种用在光纤熔接机上的夹具 | |
CN212577916U (zh) | 一种法兰组装焊接一体机 | |
CN214480892U (zh) | 一种超高精度多工位aoi高清摄像头 | |
CN219659326U (zh) | 电力工程用便于维护的电力管 | |
CN215375048U (zh) | 转子检测装置 | |
CN113464852B (zh) | 一种管道漏水点自动定位设备 | |
CN218865645U (zh) | 一种家用电器电源线的抗拉伸检测装置 | |
CN218311816U (zh) | 一种管道夹头拼接装置 | |
CN219247346U (zh) | 一种网络施工用线缆快速安装设备 | |
CN219469253U (zh) | 一种电力管道内窥镜输送装置 | |
CN217304330U (zh) | 一种移动式压力管道接口质量无损检测装置 | |
CN217639036U (zh) | 一种建筑工程的管道无损检测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