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874518U - 一种用于机床配件的夹持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机床配件的夹持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8874518U CN218874518U CN202223032414.1U CN202223032414U CN218874518U CN 218874518 U CN218874518 U CN 218874518U CN 202223032414 U CN202223032414 U CN 202223032414U CN 218874518 U CN218874518 U CN 21887451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all
- box
- machine tool
- rod
- accessor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10—Greenhouse gas [GHG] capture, material saving, heat recovery or other energy efficient measures, e.g. motor control, characterised by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e.g. for rolling metal or metal working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机床配件的夹持装置,包括:调节箱,调节箱的内侧设置有活动机构,调节箱的外壁设置有调节机构;活动机构,活动机构包括旋转杆、旋转柱、顶箱、伺服电机、正反螺纹杆、螺槽块、连接杆和抵合板,旋转杆活动连接在调节箱的内侧,本实用新型通过旋转杆、旋转柱、顶箱、伺服电机、正反螺纹杆、螺槽块、连接杆和抵合板的配合,便于使用人员通过启动伺服电机,进而使抵合板的位置发生活动,从而对放在顶箱顶端上的配件进行固定,以及工作人员通过旋转旋转杆,进而使旋转柱发生旋转活动,进而使顶箱发生旋转活动,从而对被固定后的机床配件进行旋转活动,从而便于工作人员对配件的不同面进行加工。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夹持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机床配件的夹持装置。
背景技术
在机床的加工过程中,需要利用到多组配件,而机床配件主要包括刀具夹具、操作件、分度头、工作台、卡盘、接头、排屑装置、软管、拖链、防护罩等,在对机床配件的加工过程中,需要对机床配件进行夹持固定,从而保障配件在加工时的稳定性。
1、而以往的配件夹持装置在使用时,工作人员只能对配件进行抵合固定,从而避免配件在加工时发生活动,但是工作人员需要对配件进行旋转活动,对配件的不同方向面进行加工时,工作人员只能手动将配件的夹持固定进行松弛,通过旋转配件,再对其进行夹持固定,导致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较大,装置对配件的不同面进行加工较为繁琐。
2、而以往的夹持装置在使用时,装置不便对机床配件进行装载运输,以及工作人员不便根据加工人员的身高对装置平台的高度进行调节,工作人员在利用装置对配件进行加工时,无法保障工作人员加工时的舒适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机床配件的夹持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以往夹持装置在使用时,装置对配件进行固定后对配件进行旋转较为繁琐,以及工作人员不便根据加工人员的身高对装置平台的高度进行调节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机床配件的夹持装置,包括:调节箱,所述调节箱的内侧设置有活动机构,所述调节箱的外壁设置有调节机构;
活动机构,所述活动机构包括旋转杆、旋转柱、顶箱、伺服电机、正反螺纹杆、螺槽块、连接杆和抵合板,所述旋转杆活动连接在调节箱的内侧,所述调节箱的顶端开设有固定槽,所述旋转柱通过转轴转动连接在固定槽内壁,所述顶箱固定连接在旋转柱的顶端,所述伺服电机连接在顶箱的外壁,所述正反螺纹杆固定连接在伺服电机的外壁,所述螺槽块螺纹连接在正反螺纹杆的外壁,所述连接杆连接在螺槽块的外壁,所述抵合板连接在连接杆的外壁;
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收纳箱、滑槽、收纳盒、挡板、机床配件和螺纹柱,所述收纳箱连接在调节箱的外壁,所述滑槽开设在收纳箱的内侧,所述收纳盒滑动连接在滑槽的内侧,所述挡板通过抵合弹簧连接在收纳盒的内壁,所述机床配件放置在收纳盒的内侧,所述螺纹柱螺纹连接在调节箱的内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旋转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锥形齿,所述旋转柱的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二锥形齿,且第一锥形齿啮合第二锥形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螺槽块呈两组对称螺纹连接在正反螺纹杆的外壁,所述顶箱的顶端开设有通孔,所述连接杆贯穿通孔的内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收纳箱呈两组对称分布在调节箱的外壁,所述挡板抵合在机床配件的外壁。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螺纹柱的底端通过活动轴转动连接有底板,所述底板的内壁底端设置有双头电机,所述双头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活动杆,所述底板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滑杆。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螺纹柱通过活动轴呈两组对称转动连接在底板的内壁底端,所述滑杆插设在调节箱的内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螺纹柱的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三锥形齿,所述活动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四锥形齿,且第三锥形齿啮合第四锥形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旋转杆、旋转柱、顶箱、伺服电机、正反螺纹杆、螺槽块、连接杆和抵合板的配合,便于使用人员通过启动伺服电机,进而使抵合板的位置发生活动,从而对放在顶箱顶端上的机床配件进行固定,以及工作人员通过旋转旋转杆,进而使旋转柱发生旋转活动,进而使顶箱发生旋转活动,从而对被固定后的机床配件进行旋转活动,从而便于工作人员对配件的不同面进行加工。
2、通过收纳箱、滑槽、收纳盒、挡板、机床配件、螺纹柱、底板、双头电机、活动杆和滑杆的配合,便于工作人员通过将机床配件放置在收纳盒的内侧,通过机床配件被挡板抵合,进而避免装置在运输时,配件撞击在收纳盒的内壁时,配件发生损坏,以及通过工作人员启动双头电机,进而使螺纹柱发生旋转活动,从而使调节箱的位置高度发生活动,进而对顶箱的位置高度发生变化,从而保障装置适应不同高度的身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式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调节箱处的正视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1、调节箱;2、活动机构;21、旋转杆;22、旋转柱;23、顶箱;24、伺服电机;25、正反螺纹杆;26、螺槽块;27、连接杆;28、抵合板;3、调节机构;31、收纳箱;32、滑槽;33、收纳盒;34、挡板;35、机床配件;36、螺纹柱;37、底板;38、双头电机;39、活动杆;310、滑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机床配件的夹持装置的技术方案:
实施例一:
根据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用于机床配件的夹持装置,包括:调节箱11,调节箱11的内侧设置有活动机构2,调节箱11的外壁设置有调节机构3;
活动机构2,活动机构2包括旋转杆21、旋转柱22、顶箱23、伺服电机24、正反螺纹杆25、螺槽块26、连接杆27和抵合板28,旋转杆21活动连接在调节箱11的内侧,调节箱11的顶端开设有固定槽,旋转柱22通过转轴转动连接在固定槽内壁,顶箱23固定连接在旋转柱22的顶端,伺服电机24连接在顶箱23的外壁,正反螺纹杆25固定连接在伺服电机24的外壁,螺槽块26螺纹连接在正反螺纹杆25的外壁,连接杆27连接在螺槽块26的外壁,抵合板28连接在连接杆27的外壁,通过旋转杆21的旋转活动,进而保障旋转柱22发生旋转活动,从而保障对顶箱23的旋转角度进行调节。
旋转杆2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锥形齿,旋转柱22的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二锥形齿,且第一锥形齿啮合第二锥形齿,螺槽块26呈两组对称螺纹连接在正反螺纹杆25的外壁,顶箱23的顶端开设有通孔,连接杆27贯穿通孔的内侧,通过正反螺纹杆25发生旋转活动时,从而保障正反螺纹杆25外壁两组的螺槽块26,发生相互方向相反的位置发生位移活动,从而使连接杆27在通孔的内侧发生活动,进而保障抵合板28对机床配件35抵合固定。
具体使用时,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机床配件的夹持装置,工作人员通过活动收纳盒33,进而使收纳盒33抽离出滑槽32的内侧,进而从收纳盒33的内侧拿取机床配件35放置到顶箱23的顶端,工作人员通过旋转旋转杆21,从而使第一锥齿带动第二锥形齿发生旋转活动,进而使旋转柱22带动顶箱23发生旋转活动,从而对放在顶箱23顶端的机床配件35进行旋转调节,而通过启动伺服电机24,从而使正反螺纹杆25发生旋转的,从而使螺槽块26带动连接杆27的位置发生活动,进而保障抵合板28可以对放在顶箱23顶端上的机床配件35进行抵合固定。
实施例二:
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之上,如图1、图2和图3所示,调节机构3,调节机构3包括收纳箱31、滑槽32、收纳盒33、挡板34、机床配件35和螺纹柱36,收纳箱31连接在调节箱11的外壁,滑槽32开设在收纳箱31的内侧,收纳盒33滑动连接在滑槽32的内侧,挡板34通过抵合弹簧连接在收纳盒33的内壁,机床配件35放置在收纳盒33的内侧,螺纹柱36螺纹连接在调节箱11的内侧,收纳箱31呈两组对称分布在调节箱11的外壁,挡板34抵合在机床配件35的外壁,螺纹柱36的底端通过活动轴转动连接有底板37,底板37的内壁底端设置有双头电机38,双头电机38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活动杆39,底板37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滑杆310,通过挡板34在抵合弹簧的连接下,进而保障挡板34可以对机床配件35的位置活动进行一定程度上的缓冲。
螺纹柱36通过活动轴呈两组对称转动连接在底板37的内壁底端,滑杆310插设在调节箱11的内侧,螺纹柱36的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三锥形齿,活动杆39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四锥形齿,且第三锥形齿啮合第四锥形齿,通过螺纹柱36在调节箱11的内侧发生旋转活动,而调节箱11的内侧又被滑杆310所插设,进而保障螺纹柱36发生旋转时,调节箱11的位置高度发生变化。
具体使用时,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机床配件的夹持装置,通过工作人员将机床配件35放置在收纳盒33的内侧,而挡板34在抵合弹簧的连接下,进而保障机床配件35的位置发生活动时,挡板34对机床配件35的活动进行缓冲,而工作人员通过启动双头电机38,进而使活动杆39发生旋转固定,从而使第四锥形齿啮合第三锥形齿,使螺纹柱36发生旋转活动,在滑杆310插设在调节箱11内侧的情况下,进而保障调节箱11的位置高度发生变化。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还可以是通信;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方案”、“一些方案”、“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方案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方案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方案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方案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Claims (7)
1.一种用于机床配件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调节箱(11),所述调节箱(11)的内侧设置有活动机构(2),所述调节箱(11)的外壁设置有调节机构(3);
活动机构(2),所述活动机构(2)包括旋转杆(21)、旋转柱(22)、顶箱(23)、伺服电机(24)、正反螺纹杆(25)、螺槽块(26)、连接杆(27)和抵合板(28),所述旋转杆(21)活动连接在调节箱(11)的内侧,所述调节箱(11)的顶端开设有固定槽,所述旋转柱(22)通过转轴转动连接在固定槽内壁,所述顶箱(23)固定连接在旋转柱(22)的顶端,所述伺服电机(24)连接在顶箱(23)的外壁,所述正反螺纹杆(25)固定连接在伺服电机(24)的外壁,所述螺槽块(26)螺纹连接在正反螺纹杆(25)的外壁,所述连接杆(27)连接在螺槽块(26)的外壁,所述抵合板(28)连接在连接杆(27)的外壁;
调节机构(3),所述调节机构(3)包括收纳箱(31)、滑槽(32)、收纳盒(33)、挡板(34)、机床配件(35)和螺纹柱(36),所述收纳箱(31)连接在调节箱(11)的外壁,所述滑槽(32)开设在收纳箱(31)的内侧,所述收纳盒(33)滑动连接在滑槽(32)的内侧,所述挡板(34)通过抵合弹簧连接在收纳盒(33)的内壁,所述机床配件(35)放置在收纳盒(33)的内侧,所述螺纹柱(36)螺纹连接在调节箱(11)的内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机床配件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杆(2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锥形齿,所述旋转柱(22)的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二锥形齿,且第一锥形齿啮合第二锥形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机床配件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槽块(26)呈两组对称螺纹连接在正反螺纹杆(25)的外壁,所述顶箱(23)的顶端开设有通孔,所述连接杆(27)贯穿通孔的内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机床配件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纳箱(31)呈两组对称分布在调节箱(11)的外壁,所述挡板(34)抵合在机床配件(35)的外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机床配件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柱(36)的底端通过活动轴转动连接有底板(37),所述底板(37)的内壁底端设置有双头电机(38),所述双头电机(38)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活动杆(39),所述底板(37)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滑杆(31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机床配件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柱(36)通过活动轴呈两组对称转动连接在底板(37)的内壁底端,所述滑杆(310)插设在调节箱(11)的内侧。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机床配件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柱(36)的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三锥形齿,所述活动杆(39)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四锥形齿,且第三锥形齿啮合第四锥形齿。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3032414.1U CN218874518U (zh) | 2022-11-15 | 2022-11-15 | 一种用于机床配件的夹持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3032414.1U CN218874518U (zh) | 2022-11-15 | 2022-11-15 | 一种用于机床配件的夹持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8874518U true CN218874518U (zh) | 2023-04-18 |
Family
ID=859494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3032414.1U Active CN218874518U (zh) | 2022-11-15 | 2022-11-15 | 一种用于机床配件的夹持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8874518U (zh) |
-
2022
- 2022-11-15 CN CN202223032414.1U patent/CN218874518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8874518U (zh) | 一种用于机床配件的夹持装置 | |
CN215616913U (zh) | 一种离合器轴磨削装置 | |
CN214868847U (zh) | 一种用于连接锁杆加工夹具 | |
CN213411089U (zh) | 一种可自由调节的数控机床床身 | |
CN212496574U (zh) | 一种镗床用辅助装置 | |
CN213080703U (zh) | 一种数控车床用可调节旋转工作台 | |
CN211614895U (zh) | 一种高精度转台 | |
CN211565139U (zh) | 一种新型的高精度立式加工中心 | |
CN112548905A (zh) | 一种用于精雕固定的vr头盔制造用夹具 | |
CN209125331U (zh) | 车床中心支撑夹座 | |
CN209157150U (zh) | 车床中间轴承单卡盘夹座 | |
CN112355939A (zh) | 一种零配件加工的稳定式夹持置中装置 | |
CN219901462U (zh) | 一种拉杆箱的拉杆加工装置 | |
CN219542402U (zh) | 一种支撑托架 | |
CN218050338U (zh) | 一种偏心轴零部件加工用偏心距调整定位装置 | |
CN219096720U (zh) | 一种机床配件用转运装置 | |
CN215315801U (zh) | 一种小型台钻及新型夹持结构 | |
CN213136188U (zh) | 一种改进型螺丝加工机 | |
CN215813839U (zh) | 一种cnc机床校准固定机构 | |
CN216731356U (zh) | 一种快速装夹气动台钳 | |
CN217254360U (zh) | 用于紧固件模具加工的多角度加工钻铣床 | |
CN214236754U (zh) | 一种便于放料的激光打标机 | |
CN210938752U (zh) | 一种数控螺纹磨床的空心头架 | |
CN215703047U (zh) | 一种摇臂钻床用圆形工件定位装置 | |
CN212886334U (zh) | 一种高强度连接轴的键槽切屑夹持工装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808 Address after: No. 538, Yuchang Road, Hanshan Street Office, Nanzheng District, Hanzhong, Shaanxi Province 723000 Patentee after: Hanzhong Zhengqi Precision Machinery Co.,Ltd. Address before: 253300 No. 3, Zhenhua East Street, Wucheng County, De Zhou City, Shan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Liu Wenji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