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874342U - 一种飞机装配工件转向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飞机装配工件转向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8874342U CN218874342U CN202320148490.4U CN202320148490U CN218874342U CN 218874342 U CN218874342 U CN 218874342U CN 202320148490 U CN202320148490 U CN 202320148490U CN 218874342 U CN218874342 U CN 21887434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wing joint
- fixedly connected
- inner chamber
- dwang
- pivo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44000309464 bull Speci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4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737 promo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Machine Tool Uni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飞机装配工件转向结构,包括工作箱,所述工作箱内腔的中端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转杆,所述转杆的中端固定安装有第二锥形齿轮,所述转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台,所述支撑台的内腔开设有销孔,所述工作箱左侧的上端活动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内腔的右端活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左侧与转动杆内腔的左侧之间固定连接有弹簧。本实用新型通过工作箱、转动杆、螺杆、支撑台、销孔、第一锥形齿轮、L形销杆、转轴、转杆、第二锥形齿轮和弹簧之间配合的作用下,实现了本飞机装配工件转向结构在使用过程中便于人员根据实际的需求对工件进行转向调节的目的,整体的操作方便快捷,给人员的工作带来极大的便利。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飞机装配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飞机装配工件转向结构。
背景技术
飞机装配是飞机制造的重要环节,在这个环节中,如何保证零件与零件、零件与工装、工装与工装之间的协调,进而保证飞机的装配准确度是飞机制造的重点。
目前在飞机在进行装配工作时通常需要使用夹具用于对工件进行固定,同时由于夹具在使用过程中不便于人员根据实际使用的需求进行转向调节,导致人员需要不断的走动对工件的不同部位进行装配,而给人员的工作造成极大的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飞机装配工件转向结构,具备便于人员进行转向调节,给人员的工作带来便利的优点,解决了在飞机在进行装配工作时通常需要使用夹具用于对工件进行固定,同时由于夹具在使用过程中不便于人员根据实际使用的需求进行转向调节,导致人员需要不断的走动对工件的不同部位进行装配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本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飞机装配工件转向结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工作箱,所述工作箱内腔的中端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转杆,所述转杆的中端固定安装有第二锥形齿轮,所述转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台,所述支撑台的内腔开设有销孔,所述工作箱左侧的上端活动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内腔的右端活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左侧与转动杆内腔的左侧之间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转轴的右侧固定安装有第一锥形齿轮,所述第一锥形齿轮与第二锥形齿轮啮合,所述转动杆外表面的右端通过轴承与销孔的表面之间活动连接有L形销杆。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支撑台顶部的右端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支撑台顶部的左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中端螺纹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的右侧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夹板,所述夹板左侧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的表面活动连接于固定板的表面。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支撑台内腔的四周均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支撑轮,所述支撑轮的底部活动连接于工作箱外表面的顶部。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工作箱顶部的左端固定连接有滑杆,所述L形销杆的上端活动连接于滑杆的表面。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工作箱内腔底部的左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上端通过轴承活动连接于转轴的表面。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转动杆内腔的两侧均开设有导槽,所述转轴两侧的左端均固定连接有导块,所述导块的表面活动连接于导槽的表面。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工作箱外表面下端的四周均固定连接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的表面开设有安装孔。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飞机装配工件转向结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工作箱、转动杆、螺杆、支撑台、销孔、第一锥形齿轮、L形销杆、转轴、转杆、第二锥形齿轮和弹簧之间配合的作用下,实现了本飞机装配工件转向结构在使用过程中便于人员根据实际的需求对工件进行转向调节的目的,整体的操作方便快捷,给人员的工作带来极大的便利。
2、通过挡板、固定板、螺杆和夹板的设置,便于人员对支撑台顶部的工件进行夹紧固定,通过导向杆的设置,达到了对夹板进行导向的目的,通过支撑轮的设置,达到了对支撑台进行稳定支撑的目的,通过滑杆的设置,达到了对L形销杆进行导向的目的,通过支撑杆的设置,达到了对转轴进行支撑的目的,通过导槽和导块的设置,达到了对转动杆同转轴之间进行导向的目的,通过安装块和安装孔的设置,便于人员对整体进行安装固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工作台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转动杆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支撑台仰视立体图。
图中:1、工作箱;2、安装块;3、转动杆;4、螺杆;5、导向杆;6、固定板;7、支撑台;8、挡板;9、夹板;10、销孔;11、滑杆;12、支撑轮;13、第一锥形齿轮;14、L形销杆;15、支撑杆;16、转轴;17、转杆;18、第二锥形齿轮;19、弹簧;20、导槽;21、导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一种飞机装配工件转向结构,包括工作箱1,工作箱1内腔的中端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转杆17,转杆17的中端固定安装有第二锥形齿轮18,转杆17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台7,支撑台7的内腔开设有销孔10,工作箱1左侧的上端活动连接有转动杆3,转动杆3内腔的右端活动连接有转轴16,转轴16的左侧与转动杆3内腔的左侧之间固定连接有弹簧19,转轴16的右侧固定安装有第一锥形齿轮13,第一锥形齿轮13与第二锥形齿轮18啮合,转动杆3外表面的右端通过轴承与销孔10的表面之间活动连接有L形销杆14。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工作箱1、转动杆3、螺杆4、支撑台7、销孔10、第一锥形齿轮13、L形销杆14、转轴16、转杆17、第二锥形齿轮18和弹簧19之间配合的作用下,实现了本飞机装配工件转向结构在使用过程中便于人员根据实际的需求对工件进行转向调节的目的,整体的操作方便快捷,给人员的工作带来极大的便利。
支撑台7顶部的右端固定连接有挡板8,支撑台7顶部的左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6,固定板6的中端螺纹连接有螺杆4,螺杆4的右侧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夹板9,夹板9左侧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导向杆5,导向杆5的表面活动连接于固定板6的表面。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挡板8、固定板6、螺杆4和夹板9的设置,便于人员对支撑台7顶部的工件进行夹紧固定,通过导向杆5的设置,达到了对夹板9进行导向的目的。
支撑台7内腔的四周均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支撑轮12,支撑轮12的底部活动连接于工作箱1外表面的顶部。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支撑轮12的设置,达到了对支撑台7进行稳定支撑的目的。
工作箱1顶部的左端固定连接有滑杆11,L形销杆14的上端活动连接于滑杆11的表面。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滑杆11的设置,达到了对L形销杆14进行导向的目的。
工作箱1内腔底部的左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杆15,支撑杆15的上端通过轴承活动连接于转轴16的表面。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支撑杆15的设置,达到了对转轴16进行支撑的目的。
转动杆3内腔的两侧均开设有导槽20,转轴16两侧的左端均固定连接有导块21,导块21的表面活动连接于导槽20的表面。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导槽20和导块21的设置,达到了对转动杆3同转轴16之间进行导向的目的。
工作箱1外表面下端的四周均固定连接有安装块2,安装块2的表面开设有安装孔。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安装块2和安装孔的设置,便于人员对整体进行安装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支撑台7的设置,便于对飞机装配所需的工件进行支撑,且当需要对工件的位置进行转向调节时,通过推动转动杆3沿着转轴16的表面进行移动的同时,能够带动L形销杆14进行移动,并对弹簧19进行压缩,直至L形销杆14的表面能够从支撑台7上销孔10的表面脱离后,人员便可以操纵转动杆3进行旋转,转动杆3旋转能够带动转轴16和第一锥形齿轮13进行旋转,并带动第二锥形齿轮18和转杆17沿着工作箱1上的轴承处进行旋转,转杆17旋转能够带动支撑台7和工件进行旋转,以达到了对工件进行转向调节的效果,随后通过停止推动转动杆3,并在弹簧19反作用力的推动下,能够带动转动杆3和L形销杆14向左侧进行移动,使得L形销杆14能够插入至不同位置处的销孔10内,而能够对支撑台7进行有效的锁止固定,避免支撑台7在外力的作用下发生旋转而给人员的工作造成影响,在整体配合的作用下,实现了本飞机装配工件转向结构在使用过程中便于人员根据实际的需求对工件进行转向调节的目的,整体的操作方便快捷,给人员的工作带来极大的便利。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细地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Claims (7)
1.一种飞机装配工件转向结构,包括工作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箱(1)内腔的中端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转杆(17),所述转杆(17)的中端固定安装有第二锥形齿轮(18),所述转杆(17)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台(7),所述支撑台(7)的内腔开设有销孔(10),所述工作箱(1)左侧的上端活动连接有转动杆(3),所述转动杆(3)内腔的右端活动连接有转轴(16),所述转轴(16)的左侧与转动杆(3)内腔的左侧之间固定连接有弹簧(19),所述转轴(16)的右侧固定安装有第一锥形齿轮(13),所述第一锥形齿轮(13)与第二锥形齿轮(18)啮合,所述转动杆(3)外表面的右端通过轴承与销孔(10)的表面之间活动连接有L形销杆(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飞机装配工件转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台(7)顶部的右端固定连接有挡板(8),所述支撑台(7)顶部的左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6),所述固定板(6)的中端螺纹连接有螺杆(4),所述螺杆(4)的右侧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夹板(9),所述夹板(9)左侧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导向杆(5),所述导向杆(5)的表面活动连接于固定板(6)的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飞机装配工件转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台(7)内腔的四周均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支撑轮(12),所述支撑轮(12)的底部活动连接于工作箱(1)外表面的顶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飞机装配工件转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箱(1)顶部的左端固定连接有滑杆(11),所述L形销杆(14)的上端活动连接于滑杆(11)的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飞机装配工件转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箱(1)内腔底部的左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杆(15),所述支撑杆(15)的上端通过轴承活动连接于转轴(16)的表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飞机装配工件转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杆(3)内腔的两侧均开设有导槽(20),所述转轴(16)两侧的左端均固定连接有导块(21),所述导块(21)的表面活动连接于导槽(20)的表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飞机装配工件转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箱(1)外表面下端的四周均固定连接有安装块(2),所述安装块(2)的表面开设有安装孔。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0148490.4U CN218874342U (zh) | 2023-02-03 | 2023-02-03 | 一种飞机装配工件转向结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0148490.4U CN218874342U (zh) | 2023-02-03 | 2023-02-03 | 一种飞机装配工件转向结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8874342U true CN218874342U (zh) | 2023-04-18 |
Family
ID=859484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0148490.4U Active CN218874342U (zh) | 2023-02-03 | 2023-02-03 | 一种飞机装配工件转向结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8874342U (zh) |
-
2023
- 2023-02-03 CN CN202320148490.4U patent/CN218874342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756995A (zh) | 一种多自由度调节激光电弧复合焊枪结构 | |
CN110374337B (zh) | 一种建筑施工用多用夹持和固定装置 | |
CN110576399A (zh) | 一种便于调节角度的夹持机构 | |
CN111673336B (zh) | 一种拼焊槽钢的焊接设备及其焊接工艺 | |
CN112571067B (zh) | 一种多头多维立体数控刀具 | |
CN113770618A (zh) | 一种机器人焊接系统 | |
CN218874342U (zh) | 一种飞机装配工件转向结构 | |
CN212600264U (zh) | 一种便于移动的车床中心架 | |
CN112496799A (zh) | 一种新型超高精度薄壁铸件加工系统 | |
CN220560708U (zh) | 一种激光切割下料装置 | |
CN214978712U (zh) | 一种自制铁焊接件画大圆的工装 | |
CN203356822U (zh) | 铝母线窄间隙mig焊接专机 | |
CN215903256U (zh) | 一种磨床用手动精密分度夹具装置 | |
CN212843688U (zh) | 一种工业自动化生产用仪表调试机器人 | |
CN216608100U (zh) | 一种多功能独立工装夹具 | |
CN218342048U (zh) | 一种风电塔筒内部加工用装配平台 | |
CN218836909U (zh) | 一种具有固定性能便于调节角度的工装夹具 | |
CN213380000U (zh) | 一种车辆涂装线滑撬生产用焊接工装 | |
CN220613587U (zh) | 磨削加工用测量设备及磨削装置 | |
CN213922845U (zh) | 一种用于气缸交叉导轨的防护装置 | |
CN213262566U (zh) | 一种叉车用转向轴造型装置 | |
CN219542373U (zh) | 一种具有多角度调节功能的斜孔加工工装 | |
CN220178530U (zh) | 一种船舶装配用的支撑装置 | |
CN215954987U (zh) | 一种电压互感器用支架 | |
CN222679440U (zh) | 一种滚丝机夹具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