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857846U - 一种多功能复合服饰针织布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功能复合服饰针织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857846U
CN218857846U CN202222048885.5U CN202222048885U CN218857846U CN 218857846 U CN218857846 U CN 218857846U CN 202222048885 U CN202222048885 U CN 202222048885U CN 218857846 U CN218857846 U CN 21885784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knitted fabric
layer
tensile
face
fabric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048885.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一
谢家赐
邱婷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ishi Tianjuan Textil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ishi Tianjuan Textil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ishi Tianjuan Textil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ishi Tianjuan Textil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048885.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85784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85784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85784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W90/10Bio-packaging, e.g. packing containers made from renewable resources or bio-plastics

Landscapes

  • Knitting Of Fabric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针织布相关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复合服饰针织布,包括透气孔、下针织布层、加强结构。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了加强结构于下针织布层顶部,通过设置的抗拉线提高了针织布整体的抗拉伸能力,减少针织布受到外部作用力而损坏的情况,同时通过设置的竹纤维层提高了针织布的抑菌抗菌和吸湿透气能力,提高针织布的多功能性,达到了提高针织布的抗拉伸能力,提高了针织布使用寿命,同时提高了针织布的抑菌抗菌和吸湿透气能力,提高了针织布实用性的有益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多功能复合服饰针织布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针织布相关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复合服饰针织布。
背景技术
服饰是装饰人体的物品总称,包括服装、鞋、帽、袜子、手套、围巾、领带、配饰、包、伞等,古人用来遮羞,而今人对于新事物的认识不断进步,服饰的材质、款式也多种多样,而针织布即是利用织针将纱线弯曲成圈并相互串套而形成的织物,分经编针织布和纬编针织布,针织面料具有质地柔软、吸湿透气和排汗保暖等特性,大多具有优良的弹性与延伸性,相对梭织布它具有产量高,适合小批量生产的特点,针织布为服饰制作的重要面料,针织布制成的服饰穿着舒适,贴身和体,无拘紧感,能充分体现人体曲线。
现有公开专利为:CN214354707U的一种涤锦交织镂空双色针织布,通过镂空工艺形成特殊的镂空效果,提升了面料的透气性、立体感,成品布面柔软、耐磨抗皱;且透气性好、使用寿命长,易清洗,本实用新型具有广泛的应用范围。
该现有针织布,通过设置的透气孔增加了针织布整体的透气性,而该现有专利的功能较为单一,其针织布的抗拉伸能力较差,降低了针织布使用寿命,同时该针织布抑菌抗菌能力也较差,降低了针织布实用性。
发明内容
因此,针对上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功能复合服饰针织布,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多功能复合服饰针织布,包括透气孔和下针织布层,所述透气孔开设于下针织布层顶端面,所述加强结构设置于下针织布层顶部,所述加强结构包括保温棉层、TPU透气膜层、竹纤维层、上针织布层和抗拉结构,所述保温棉层设置于下针织布层顶部,所述TPU透气膜层与竹纤维层底部相连接,所述竹纤维层顶端面和底端面分别连接于上针织布层底端面和竹纤维层顶端面,且竹纤维层和上针织布层上下对立面之间设置有抗拉结构。
优选的,所述抗拉结构包括第一凸体、第二凸体和抗拉线,所述第一凸体设置于竹纤维层顶端面,且第一凸体穿过抗拉线底部后连接于上针织布层底端面,所述第二凸体设置于上针织布层底端面,且第二凸体穿过抗拉线顶部后连接于竹纤维层顶端面,所述抗拉线设置于上针织布层和竹纤维层上下对立面之间。
优选的,所述抗拉线包括抗拉纤维线、棉线和涤纶纤维线,所述抗拉纤维线、棉线和涤纶纤维线相互缠绕形成丝线,且丝线上下端面分别连接于上针织布层底端面和竹纤维层顶端面。
优选的,所述保温棉层上开设有透气孔,且保温棉层上的透气孔和下针织布层上的透气孔为分开设置。
优选的,所述上针织布层和下针织布层侧表面相齐平。
优选的,所述竹纤维层和上针织布层的上下对立面完全覆盖于抗拉线外侧端面。
优选的,所述抗拉纤维线、棉线和涤纶纤维线外径一致。
优选的,所述抗拉线纵横交错设置有两个以上于上针织布层和竹纤维层上下对立面之间,且纵横交错的抗拉线组合形成网状。
优选的,所述第一凸体呈阵列设置于竹纤维层顶端面,且第一凸体与抗拉线错位分布。
优选的,所述第二凸体呈阵列设置于上针织布层底端面,且第二凸体抗拉线错位分布。
通过采用前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了加强结构于下针织布层顶部,通过设置的抗拉线提高了针织布整体的抗拉伸能力,减少针织布受到外部作用力而损坏的情况,同时通过设置的竹纤维层提高了针织布的抑菌抗菌和吸湿透气能力,提高针织布的多功能性,达到了提高针织布的抗拉伸能力,提高了针织布使用寿命,同时提高了针织布的抑菌抗菌和吸湿透气能力,提高了针织布实用性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了透气孔在保温棉层上,提高了在保温棉层的透气效果,从而进一步提高了针织布的透气性。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一凸体于竹纤维层顶端面,通过第一凸体穿过抗拉线底部,从而对抗拉线位置进行限位,提高了抗拉线安装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保温棉层于下针织布层顶部,通过保温棉层进一步提高了针织布的保温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加强结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图2中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凸体分布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抗拉线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透气孔-1、下针织布层-2、加强结构-3、保温棉层-31、TPU透气膜层-32、竹纤维层-33、上针织布层-34、抗拉结构-35、第一凸体-351、第二凸体-352、抗拉线-353、抗拉纤维线-3531、棉线-3532、涤纶纤维线-353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在此提供一种多功能复合服饰针织布,包括透气孔1和下针织布层2,透气孔1开设于下针织布层2顶端面;
具体的,通过在下针织布层2上设置的透气孔1提高了针织布的透气性,提高了针织布所制成的服饰在使用时的舒适性。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加强结构3设置于下针织布层2顶部,加强结构3包括保温棉层31、TPU透气膜层32、竹纤维层33、上针织布层34和抗拉结构35,保温棉层31缝合于下针织布层2顶部,用于提高针织布整体的保温效果,TPU透气膜层32与竹纤维层33底部相连接,进一步提高针织布的透气性,从而提高针织布使用的舒适性,竹纤维层33顶端面和底端面分别缝合于上针织布层34底端面和竹纤维层33顶端面,且竹纤维层33和上针织布层34上下对立面之间设置有抗拉结构35,提高了针织布的抗菌抑菌能力;
其中,保温棉层31上开设有透气孔1,且保温棉层31上的透气孔1和下针织布层2上的透气孔1为分开设置,提高针织布的透气性;
本实施例中上针织布层34和下针织布层2侧表面相齐平,使得针织布整体更加美观;
其中,竹纤维层33和上针织布层34的上下对立面完全覆盖于抗拉线353外侧端面,放置抗拉线353外露而影响针织布的美观,同时对抗拉线353进行更加全面的保护;
具体的,通过在下针织布层2的顶部设置保温棉层31提高了针织布的保温效果,使得针织布在低温环境能提供良好的保温作用,同时通过设置的竹纤维层33提高了针织布的抗菌抑菌和吸湿透气能力,提高使用者的舒适性,以及提高了针织布的多功能性,而TPU透气膜层32则进一步提高针织布的透气效果。
如图3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抗拉结构35包括第一凸体351、第二凸体352和抗拉线353,第一凸体351为一体化结构设置于竹纤维层33顶端面,且第一凸体351穿过抗拉线353底部后连接于上针织布层34底端面,用于对抗拉线353位置进行限位,提高了抗拉线353安装的稳定性,第二凸体352为一体化结构设置于上针织布层34底端面,且第二凸体352穿过抗拉线353顶部后连接于竹纤维层33顶端面,抗拉线353设置于上针织布层34和竹纤维层33上下对立面之间;
抗拉线353纵横交错设置有两个以上于上针织布层34和竹纤维层33上下对立面之间,且纵横交错的抗拉线353组合形成网状,提高了针织布纵横两个方向的抗拉伸能力;
第一凸体351呈阵列设置于竹纤维层33顶端面,且第一凸体351与抗拉线353错位分布,提高了抗拉线353的稳定性;
第二凸体352呈阵列设置于上针织布层34底端面,且第二凸体352抗拉线353错位分布,进一步提高了抗拉线353的稳定性;
具体的,通过在竹纤维层33和上针织布层34之间设置纵横交错的抗拉线353,从而提高了针织布的抗拉伸能力,减少针织布被拉损坏的情况,提高了针织布的使用寿命。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抗拉线353包括抗拉纤维线3531、棉线3532和涤纶纤维线3533,抗拉纤维线3531、棉线3532和涤纶纤维线3533相互缠绕形成丝线,且丝线上下端面分别连接于上针织布层34底端面和竹纤维层33顶端面;
其中,抗拉纤维线3531、棉线3532和涤纶纤维线3533外径一致,提高了抗拉纤维线3531、棉线3532和涤纶纤维线3533缠绕连接的稳定性;
通过抗拉纤维线3531、棉线3532和涤纶纤维线3533相互缠绕配合形成抗拉线353,从而使得提高了制成抗拉线353的强度,以及进一步提高了针织布的抗拉伸能力。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结合优选实施方案具体展示和介绍了本实用新型,但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变化,均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多功能复合服饰针织布,包括透气孔(1)和下针织布层(2),所述透气孔(1)开设于下针织布层(2)顶端面;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加强结构(3),所述加强结构(3)设置于下针织布层(2)顶部,所述加强结构(3)包括保温棉层(31)、TPU透气膜层(32)、竹纤维层(33)、上针织布层(34)和抗拉结构(35),所述保温棉层(31)设置于下针织布层(2)顶部,所述TPU透气膜层(32)与竹纤维层(33)底部相连接,所述竹纤维层(33)顶端面和底端面分别连接于上针织布层(34)底端面和竹纤维层(33)顶端面,且竹纤维层(33)和上针织布层(34)上下对立面之间设置有抗拉结构(3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多功能复合服饰针织布,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拉结构(35)包括第一凸体(351)、第二凸体(352)和抗拉线(353),所述第一凸体(351)设置于竹纤维层(33)顶端面,且第一凸体(351)穿过抗拉线(353)底部后连接于上针织布层(34)底端面,所述第二凸体(352)设置于上针织布层(34)底端面,且第二凸体(352)穿过抗拉线(353)顶部后连接于竹纤维层(33)顶端面,所述抗拉线(353)设置于上针织布层(34)和竹纤维层(33)上下对立面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多功能复合服饰针织布,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拉线(353)包括抗拉纤维线(3531)、棉线(3532)和涤纶纤维线(3533),所述抗拉纤维线(3531)、棉线(3532)和涤纶纤维线(3533)相互缠绕形成丝线,且丝线上下端面分别连接于上针织布层(34)底端面和竹纤维层(33)顶端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多功能复合服饰针织布,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棉层(31)上开设有透气孔(1),且保温棉层(31)上的透气孔(1)和下针织布层(2)上的透气孔(1)为分开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多功能复合服饰针织布,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针织布层(34)和下针织布层(2)侧表面相齐平。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多功能复合服饰针织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竹纤维层(33)和上针织布层(34)的上下对立面完全覆盖于抗拉线(353)外侧端面。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多功能复合服饰针织布,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拉纤维线(3531)、棉线(3532)和涤纶纤维线(3533)外径一致。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多功能复合服饰针织布,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拉线(353)纵横交错设置有两个以上于上针织布层(34)和竹纤维层(33)上下对立面之间,且纵横交错的抗拉线(353)组合形成网状。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多功能复合服饰针织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体(351)呈阵列设置于竹纤维层(33)顶端面,且第一凸体(351)与抗拉线(353)错位分布。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多功能复合服饰针织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凸体(352)呈阵列设置于上针织布层(34)底端面,且第二凸体(352)抗拉线(353)错位分布。
CN202222048885.5U 2022-08-04 2022-08-04 一种多功能复合服饰针织布 Active CN21885784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048885.5U CN218857846U (zh) 2022-08-04 2022-08-04 一种多功能复合服饰针织布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048885.5U CN218857846U (zh) 2022-08-04 2022-08-04 一种多功能复合服饰针织布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857846U true CN218857846U (zh) 2023-04-14

Family

ID=873551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048885.5U Active CN218857846U (zh) 2022-08-04 2022-08-04 一种多功能复合服饰针织布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85784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986348B (zh) 包括包芯纱的纺织结构体及其有关制造方法
CN210420366U (zh) 一种凉感针织面料及服装
JP2022531516A (ja) 経編を模倣して織られた生地
CN109263219A (zh) 一种防水透气型面料及其制作方法
CN213172770U (zh) 一种弹性面料
CN109137210A (zh) 一种多功能性床单面料的设计方法与生产工艺
CN203792824U (zh) 一种四层结构的透气针织花边面料
CN102268762B (zh) 羽毛的钻出防止结构
CN211972618U (zh) 一种新型排汗速干布
CN219988651U (zh) 保暖复合面料
CN218857846U (zh) 一种多功能复合服饰针织布
CN206448001U (zh) 一种经纱垫织的具有导湿性的柔软吸湿面料
CN215163475U (zh) 一种速干型针织面料
CN206170794U (zh) 一种无绗缝羽绒制品
CN212741689U (zh) 一种尼龙、氨纶混纺高弹透气网眼布
CN211256218U (zh) 一种服装用弹性织带
CN206457580U (zh) 一种采用经纱作垫纱织造的保温面料
CN106757654A (zh) 一种采用经纱作垫纱织造的保温面料及其织造方法
CN210116230U (zh) 一种防酸碱面料
CN208472293U (zh) 一种针织格仔双面面料
CN106835431A (zh) 一种采用纬纱作垫纱织造的保温面料及其织造方法
CN208827243U (zh) 一种印花褶皱全棉面料
CN206345968U (zh) 一种阳涤交织高透双色面料
CN215620562U (zh) 一种吸汗贴身型面料
CN217099163U (zh) 一种高弹性针织布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