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856289U - 一种倒角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倒角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856289U
CN218856289U CN202222942670.8U CN202222942670U CN218856289U CN 218856289 U CN218856289 U CN 218856289U CN 202222942670 U CN202222942670 U CN 202222942670U CN 218856289 U CN218856289 U CN 21885628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mfering
slider
base
way screw
clamp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942670.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赖桂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Rongdaxin Precision Machiner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Fujian Sanming Swit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an Sanming Swit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jian Sanming Switch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942670.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85628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85628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85628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Milling, Drilling, And Turning Of Wood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倒角设备,包括底座、倒角机构和夹持机构,所述底座的一侧设置有所述倒角机构,所述底座的另一侧设置有所述夹持机构;在实际生产使用过程中当需要对钢板进行倒角时,可预先将钢板放置于夹持机构上进行夹持,随后运行第一驱动件,使第一驱动件带动第一双向螺杆进行转动,从而使第一滑块带动倒角刀进行移动,使倒角刀移动至倒角适应的加工位置,随后运行第二驱动件,使第二驱动件带动倒角刀进行高速转动,随后运行移动组件,使移动组件带动安装座进行平移,从而使安装座带动倒角刀对钢板进行倒角,由此能够更加便捷高效的对钢板进行倒角,增加装置的使用效率,减少操作人员工作时长,且省时省力。

Description

一种倒角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板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倒角设备。
背景技术
倒角是机械加工中最常见的加工工艺之一,车、镗、磨、铣、钻等工序都涉及倒角的加工。倒角即把工件的棱角切削成一定斜面的加工,通常在零件加工结束、热处理之前完成,普通倒角多数会安排在精加工时进行。
在钢板的加工过程中,通常采用倒角机对钢板进行倒角,然而,传统的倒角机在对钢板进行倒角时,倒角机通常先对钢板的单条边进行倒角,再通过操作人员对钢板进行翻面,再进行对边的倒角动作,由于在对钢板进行翻面时需要停机操作,大大降低了装置的使用效率,增加了操作人员的工作时长,且费时费力。
实用新型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倒角设备,能够更加便捷高效的对钢板进行倒角,增加装置的使用效率,减少操作人员工作时长,且省时省力。
(二)技术方案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案包括:
一种倒角设备,包括底座、倒角机构和夹持机构,所述底座的一侧设置有所述倒角机构,所述底座的另一侧设置有所述夹持机构;
所述倒角机构包括移动组件、安装座、第一驱动件、第一双向螺杆和倒角组件,所述移动组件设置于所述底座的一侧,所述移动组件与所述安装座驱动连接,所述第一双向螺杆与所述安装座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驱动件与所述第一双向螺杆驱动连接,所述第一双向螺杆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所述倒角组件;
所述倒角组件包括第一滑块、第二驱动件和倒角刀,所述安装座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滑块相适配的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块的一侧与所述第一滑槽可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滑块的另一侧设置有所述第二驱动件,所述第一滑块套设于所述第一双向螺杆外侧,所述第二驱动件与所述倒角刀驱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移动组件包括第三驱动件、单向螺杆和第二滑块,所述底座的一侧设置有与所述第二滑块相适配的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块与所述第二滑槽可滑动连接,所述单向螺杆与所述底座的一侧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三驱动件与所述单向螺杆驱动连接,所述第二滑块的一侧套设于所述单向螺杆外侧,所述安装座与所述第二滑块的另一侧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夹持机构包括升降组件和夹持组件,所述底座的另一侧设置有所述升降组件,所述夹持组件与所述升降组件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升降组件包括放置板、第四驱动件和丝杆升降机,所述丝杆升降机设置于所述底座的另一侧,所述放置板与所述丝杆升降机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第四驱动件与所述丝杆升降机另一端驱动连接,所述放置板上设置有所述夹持组件。
进一步的,所述夹持组件包括第五驱动件、第二双向螺杆第三滑块和夹持件,所述放置板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三滑块相适配的滑槽,所述第三滑块通过滑槽与所述放置板可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双向螺杆与所述滑槽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双向螺杆的两侧分别套设有一所述第三滑块,一所述第三滑块与一所述夹持件相连接,所述第五驱动件与所述第二双向螺杆驱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夹持件包括直线驱动件和夹板,所述第三滑块上均设置有所述直线驱动件、所述直线驱动件与所述夹板直线驱动连接。
进一步的,还包括滑杆,所述放置板的底面设置有若干个所述滑杆,所述滑杆与所述底座可滑动连接。
进一步的,还包括PLC控制器,所述PLC控制器与所述倒角机构和所述夹持机构电连接。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实际生产使用过程中当需要对钢板进行倒角时,可预先将钢板放置于夹持机构上进行夹持,随后运行第一驱动件,使第一驱动件带动第一双向螺杆进行转动,从而使第一滑块带动倒角刀进行移动,使倒角刀移动至倒角适应的加工位置,随后运行第二驱动件,使第二驱动件带动倒角刀进行高速转动,随后运行移动组件,使移动组件带动安装座进行平移,从而使安装座带动倒角刀对钢板进行倒角,由此能够更加便捷高效的对钢板进行倒角,增加装置的使用效率,减少操作人员工作时长,且省时省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倒角设备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倒角设备的整体结构正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倒角设备的倒角机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倒角设备的夹持机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安装座1、第一驱动件2、倒角组件3、第三驱动件4、夹持机构5、底座6、第一双向螺杆7、单向螺杆8、第二滑块9、第一滑块301、第二驱动件302、倒角刀303、放置板501、夹板502、第五驱动件503、直线驱动件504、滑杆505、丝杆升降机506、第四驱动件507、第二双向螺杆508、第三滑块509。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解释本实用新型,以便于理解,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描述。
请参照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倒角设备,包括底座6、倒角机构和夹持机构5,所述底座6的一侧设置有所述倒角机构,所述底座6的另一侧设置有所述夹持机构5;
所述倒角机构包括移动组件、安装座1、第一驱动件2、第一双向螺杆7和倒角组件3,所述移动组件设置于所述底座6的一侧,所述移动组件与所述安装座1驱动连接,所述第一双向螺杆7与所述安装座1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驱动件2与所述第一双向螺杆7驱动连接,所述第一双向螺杆7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所述倒角组件3;
所述倒角组件3包括第一滑块301、第二驱动件302和倒角刀303,所述安装座1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滑块301相适配的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块301的一侧与所述第一滑槽可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滑块301的另一侧设置有所述第二驱动件302,所述第一滑块301套设于所述第一双向螺杆7外侧,所述第二驱动件302与所述倒角刀303驱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在实际生产使用过程中当需要对钢板进行倒角时,可预先将钢板放置于夹持机构5上进行夹持,随后运行第一驱动件2,使第一驱动件2带动第一双向螺杆7进行转动,从而使第一滑块301带动倒角刀303进行移动,使倒角刀303移动至倒角适应的加工位置,随后运行第二驱动件302,使第二驱动件302带动倒角刀303进行高速转动,随后运行移动组件,使移动组件带动安装座1进行平移,从而使安装座1带动倒角刀303对钢板进行倒角。
进一步的,所述移动组件包括第三驱动件4、单向螺杆8和第二滑块9,所述底座6的一侧设置有与所述第二滑块9相适配的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块9与所述第二滑槽可滑动连接,所述单向螺杆8与所述底座6的一侧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三驱动件4与所述单向螺杆8驱动连接,所述第二滑块9的一侧套设于所述单向螺杆8外侧,所述安装座1与所述第二滑块9的另一侧相连接。
从上述描述可知,有利于当需要对钢板进行倒角时,可运行第三驱动件4,使第三驱动件4带动单向螺杆8进行转动,从而使第二滑块9带动安装座1进行平移,令倒角刀303对钢板进行倒角。
进一步的,所述夹持机构5包括升降组件和夹持组件,所述底座6的另一侧设置有所述升降组件,所述夹持组件与所述升降组件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升降组件包括放置板501、第四驱动件507和丝杆升降机506,所述丝杆升降机506设置于所述底座6的另一侧,所述放置板501与所述丝杆升降机506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第四驱动件507与所述丝杆升降机506另一端驱动连接,所述放置板501上设置有所述夹持组件。
从上述描述可知,有利于调节倒角刀303之间的间距之后,需要适应性调节钢板放置高度时,可运行第四驱动件507,使第四驱动件507带动丝杆升降机506进行运动,从而使丝杆升降机506带动放置板501进行升降,令钢板中心高度与倒角刀303之间的中心高度相保持,便于对钢板进行倒角。
进一步的,所述夹持组件包括第五驱动件503、第二双向螺杆508第三滑块509和夹持件,所述放置板501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三滑块509相适配的滑槽,所述第三滑块509通过滑槽与所述放置板501可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双向螺杆508与所述滑槽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双向螺杆508的两侧分别套设有一所述第三滑块509,一所述第三滑块509与一所述夹持件相连接,所述第五驱动件503与所述第二双向螺杆508驱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夹持件包括直线驱动件504和夹板502,所述第三滑块509上均设置有所述直线驱动件504、所述直线驱动件504与所述夹板502直线驱动连接。
从上述描述可知,有利于当需要对钢板进行夹持时,可运行第五驱动件503,使第五驱动件503带动第二双向螺杆508进行转动,从而使第三滑块509带动夹持件移动至适应的夹持位置,随后运行直线驱动件504,使直线驱动件504带动夹板502进行下压,使钢板在夹板502和放置板501的相互配合下进行夹紧,便于倒角刀303对钢板进行倒角时,钢板不会出现偏移。
进一步的,还包括滑杆505,所述放置板501的底面设置有若干个所述滑杆505,所述滑杆505与所述底座6可滑动连接。
从上述描述可知,有利于放置板501通过滑杆505在底座6上进行滑动,使放置板501在进行升降时更加稳定。
进一步的,还包括PLC控制器,所述PLC控制器与所述倒角机构和所述夹持机构5电连接。
从上述描述可知,有利于通过PLC控制器调节倒角设备的参数,并且使操作人员在操作倒角设备时更加的便捷。
实施例一
请参照图1至图4,一种倒角设备,包括底座6、倒角机构和夹持机构5,所述底座6的一侧设置有所述倒角机构,所述底座6的另一侧设置有所述夹持机构5;
所述倒角机构包括移动组件、安装座1、第一驱动件2、第一双向螺杆7和倒角组件3,所述移动组件设置于所述底座6的一侧,所述移动组件与所述安装座1驱动连接,所述第一双向螺杆7通过轴承与所述安装座1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驱动件2通过联轴器与所述第一双向螺杆7驱动连接,所述第一双向螺杆7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所述倒角组件3;
所述第一驱动件2采用伺服电机,有利于第一驱动件2控制第一双向螺杆7转动圈数,从而控制倒角组件3的移动距离;
所述倒角组件3包括第一滑块301、第二驱动件302和倒角刀303,所述安装座1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滑块301相适配的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块301的一侧与所述第一滑槽可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滑块301的另一侧设置有所述第二驱动件302,所述第一滑块301套设于所述第一双向螺杆7外侧,所述第二驱动件302通过联轴器与所述倒角刀303驱动连接;
所述第一滑块301上均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内部均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双向螺杆7相适配的第一内螺纹,一所述第一滑块301与所述第一双向螺杆7的一侧相啮合,另一所述第一滑块301与所述第一双向螺杆7的另一侧相啮合;
所述第二驱动件302采用电机;
所述移动组件包括第三驱动件4、单向螺杆8和第二滑块9,所述底座6的一侧设置有与所述第二滑块9相适配的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块9与所述第二滑槽可滑动连接,所述单向螺杆8通过轴承与所述底座6的一侧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三驱动件4通过联轴器与所述单向螺杆8驱动连接,所述第二滑块9的一侧套设于所述单向螺杆8外侧,所述安装座1与所述第二滑块9的另一侧相连接;
所述第三驱动件4采用减速电机;
所述第二滑块9上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上设置有与所述单向螺杆8相适配的第二内螺纹,所述第二内螺纹与所述单向螺杆8相啮合;
所述夹持机构5包括升降组件和夹持组件,所述底座6的另一侧设置有所述升降组件,所述夹持组件与所述升降组件相连接;
所述升降组件包括放置板501、第四驱动件507和丝杆升降机506,所述丝杆升降机506设置于所述底座6的另一侧,所述放置板501与所述丝杆升降机506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第四驱动件507与所述丝杆升降机506另一端驱动连接,所述放置板501上设置有所述夹持组件;
所述第四驱动件507采用伺服电机,有利于第四驱动件507控制丝杆升降机506转动圈数,从而控制放置板501的升降距离;
所述夹持组件包括第五驱动件503、第二双向螺杆508第三滑块509和夹持件,所述放置板501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三滑块509相适配的滑槽,所述第三滑块509通过滑槽与所述放置板501可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双向螺杆508通过轴承与所述滑槽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双向螺杆508的两侧分别套设有一所述第三滑块509,一所述第三滑块509与一所述夹持件相连接,所述第五驱动件503通过联轴器与所述第二双向螺杆508驱动连接;
所述第三滑块509上均设置有第三通孔,所述第三通孔内部均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双向螺杆508相适配的第三内螺纹,一所述第三滑块509与所述第二双向螺杆508的一侧相啮合,另一所述第三滑块509与所述第二双向螺杆508的另一侧相啮合;
所述第五驱动件503采用伺服电机,有利于第五驱动件503控制第二双向螺杆508圈数,从而控制夹持件的移动距离;
所述夹持件包括直线驱动件504和夹板502,所述第三滑块509上均设置有所述直线驱动件504、所述直线驱动件504与所述夹板502直线驱动连接;
所述直线驱动件504采用伸缩电机;
还包括滑杆505,所述放置板501的底面设置有若干个所述滑杆505,所述滑杆505与所述底座6可滑动连接;
所述滑杆505共设置有四根,有利于放置板501在升降的时候更加稳定;
所述底座6上设置有与所述滑杆505相适配的滑孔,所述滑杆505通过所述滑孔与所述底座6可滑动连接;
还包括PLC控制器,所述PLC控制器与所述倒角机构和所述夹持机构5电连接;
所述PLC控制器型号为DATA-7311,所述PLC控制器分别与所述第一驱动件2、所述第二驱动件302、所述第三驱动件4、所述第四驱动件507、所述第五驱动件503和所述直线驱动件504电连接。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并且本实用新型使用到的标准零件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异形件根据说明书的和附图的记载均可以进行订制,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螺栓铆钉、焊接等常规手段,机械、零件和设备均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型号,加上电路连接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连接方式,在此不再详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倒角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倒角机构和夹持机构,所述底座的一侧设置有所述倒角机构,所述底座的另一侧设置有所述夹持机构;
所述倒角机构包括移动组件、安装座、第一驱动件、第一双向螺杆和倒角组件,所述移动组件设置于所述底座的一侧,所述移动组件与所述安装座驱动连接,所述第一双向螺杆与所述安装座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驱动件与所述第一双向螺杆驱动连接,所述第一双向螺杆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所述倒角组件;
所述倒角组件包括第一滑块、第二驱动件和倒角刀,所述安装座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滑块相适配的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块的一侧与所述第一滑槽可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滑块的另一侧设置有所述第二驱动件,所述第一滑块套设于所述第一双向螺杆外侧,所述第二驱动件与所述倒角刀驱动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倒角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组件包括第三驱动件、单向螺杆和第二滑块,所述底座的一侧设置有与所述第二滑块相适配的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块与所述第二滑槽可滑动连接,所述单向螺杆与所述底座的一侧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三驱动件与所述单向螺杆驱动连接,所述第二滑块的一侧套设于所述单向螺杆外侧,所述安装座与所述第二滑块的另一侧相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倒角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机构包括升降组件和夹持组件,所述底座的另一侧设置有所述升降组件,所述夹持组件与所述升降组件相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倒角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组件包括放置板、第四驱动件和丝杆升降机,所述丝杆升降机设置于所述底座的另一侧,所述放置板与所述丝杆升降机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第四驱动件与所述丝杆升降机另一端驱动连接,所述放置板上设置有所述夹持组件。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倒角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组件包括第五驱动件、第二双向螺杆第三滑块和夹持件,所述放置板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三滑块相适配的滑槽,所述第三滑块通过滑槽与所述放置板可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双向螺杆与所述滑槽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双向螺杆的两侧分别套设有一所述第三滑块,一所述第三滑块与一所述夹持件相连接,所述第五驱动件与所述第二双向螺杆驱动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倒角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件包括直线驱动件和夹板,所述第三滑块上均设置有所述直线驱动件、所述直线驱动件与所述夹板直线驱动连接。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倒角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滑杆,所述放置板的底面设置有若干个所述滑杆,所述滑杆与所述底座可滑动连接。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倒角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PLC控制器,所述PLC控制器与所述倒角机构和所述夹持机构电连接。
CN202222942670.8U 2022-11-01 2022-11-01 一种倒角设备 Active CN21885628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942670.8U CN218856289U (zh) 2022-11-01 2022-11-01 一种倒角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942670.8U CN218856289U (zh) 2022-11-01 2022-11-01 一种倒角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856289U true CN218856289U (zh) 2023-04-14

Family

ID=873645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942670.8U Active CN218856289U (zh) 2022-11-01 2022-11-01 一种倒角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85628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056658B (zh) 一种集合式机床
CN109702237B (zh) 自动钻孔装置
CN204657587U (zh) 一种铣边机
JP3193764U (ja) スクリュー成形加工機
CN204867159U (zh) 拉伸端盖多工位机械手
CN218856289U (zh) 一种倒角设备
CN111015323A (zh) 一种机床加工用多工位工件移动夹持机构
CN216781129U (zh) 一种智能化铣床加工结构
CN221247054U (zh) 一种便于调节的端面铣床
CN217570932U (zh) 一种数控钻床用钻孔定位装置
CN219464982U (zh) 一种加工精度高的双轴卧式攻丝机
CN212634370U (zh) 一种用于精密器件的精确定位钻孔机构
CN205393616U (zh) 一种钻模工装
CN212239989U (zh) 一种可多面加工的钻铣装置
CN209954860U (zh) 一种全自动高效六面钻
CN111804771B (zh) 一种基于折弯机非对称工件的折弯方法
CN219520724U (zh) 一种多功能攻丝机
CN217727258U (zh) 一种用于加工切割机转盘的组合铣床
CN220388928U (zh) 一种木材加工用毛刺处理装置
CN221833784U (zh) 一种自动化攻牙钻孔机
CN219131450U (zh) 一种三轴伺服钻攻机
CN221336734U (zh) 一种机械手上下料的钻床
CN221675923U (zh) 一种门窗铝型材端面铣床
CN218051531U (zh) 一种便于工件定位夹持用数控铣床
CN216680234U (zh) 一种新型用于非标件加工的自动化车床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50522

Address after: 223800 Jiangsu Province Suqian City Shuyang County Shuyang Town Guantian Street 13 No. 13, Guantian Street, Shuyang Town, Shuyang County, Suqian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Zhang Huarong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Patentee after: Zhang Suqing

Address before: No. 46, De'an Industrial Zone, Sanyuan District (Wengdun City Logistics Park), Sanming City, Fujian Province, 365000

Patentee before: FUJIAN SANMING SWITCH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50603

Address after: 214000 Jiangsu Province Wuxi City Binhu District Hudi Industrial Park West Expansion Area Keji Fourth Road No. 17

Patentee after: Jiangsu Rongdaxin Precision Machiner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223800 Jiangsu Province Suqian City Shuyang County Shuyang Town Guantian Street 13 No. 13, Guantian Street, Shuyang Town, Shuyang County, Suqian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Zhang Huarong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Patentee before: Zhang Suqing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