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840487U - 一种出料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出料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840487U
CN218840487U CN202223613177.8U CN202223613177U CN218840487U CN 218840487 U CN218840487 U CN 218840487U CN 202223613177 U CN202223613177 U CN 202223613177U CN 218840487 U CN218840487 U CN 21884048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orage tank
vacuum
valve
thick liquids
defoaming mach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613177.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吕柏良
王召群
郑宇�
朱军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Hongshang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Hongshang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Hongshang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Hongshang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613177.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84048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84048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84048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Degasification And Air Bubble Elimin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出料装置,包括脱泡机和排料泵,排料泵位于脱泡机的下方,脱泡机底部的出浆口与排料泵顶部的进料口之间连通有储料罐,出浆口上设有第一阀门,进料口上设有第二阀门,储料罐上设有真空装置与常压装置,真空装置可使得储料罐内腔为真空状态,常压装置可使得储料罐内腔的气压与排料泵的气压一致,本实用新型将浆料部分预先储存在储料罐内,通过真空装置和常压装置分别切换储料罐内的气压状况,实现浆料自脱泡机顺利输出到储料罐,以及浆料自储料罐再顺利输出到排料泵的过程,减少空气直接进入脱泡机内部的可能,提高浆料除泡效果,减少排料泵所需要克服的真空吸力,提高浆料输送的顺畅度,提高排料泵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一种出料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出料装置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出料装置。
背景技术
在新能源锂电行业中,为了达到锂电池浆料涂布的均匀性、无气泡,提高锂电池正、负极极片的质量,在浆料制作和存储过程中,经常会让浆料处于真空环境的脱泡机,使浆料中包含的气泡能够更快的从浆料中脱出,市面上的技术多为将输送泵直接连接脱泡机的出浆口,再利用输送泵的吸力将设备内除泡后的浆料输送出罐体,但是,输送泵在输送时需要克服罐体内部的真空吸力,导致输送泵需要耗费极大的能量才能完成对浆料的吸取,这个工作过程对输送泵损害较大,导致输送泵的使用寿命减少。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出料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一个或多个技术问题,至少提供一种有益的选择或创造条件。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出料装置,包括:脱泡机和排料泵,所述排料泵位于所述脱泡机的下方,所述脱泡机底部的出浆口与所述排料泵顶部的进料口之间连通有储料罐,所述出浆口上设有第一阀门,所述进料口上设有第二阀门,所述储料罐上设有真空装置与常压装置,所述真空装置可使得所述储料罐内腔为真空状态,所述常压装置可使得所述储料罐内腔的气压与所述排料泵的气压一致。
该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脱泡机、储料罐和排料泵自上而下依次连通,脱泡机内处于真空状态,脱泡后的浆料堆积在脱泡机的底部,当真空装置工作时,储料罐的内腔形成真空状态,使得储料罐的内部压强与脱泡机的内部压强一致,第一阀门打开,浆料在自身重力作用下通过出浆口流入储料罐内,接着关闭第一阀门和真空装置,开启常压装置,使得储料罐内腔的气压与排料泵的气压一致后,开启第二阀门,使得浆料在其重力左右下自然输出到排料泵的进料口处,最后浆料通过排料泵排出,本实用新型将浆料部分预先储存在储料罐内,通过真空装置和常压装置分别切换储料罐内的气压状况,实现浆料自脱泡机顺利输出到储料罐,以及浆料自储料罐再顺利输出到排料泵的过程,减少空气直接进入脱泡机内部的可能,提高浆料除泡效果,同时使得浆料进入排料泵的进料口时压力平衡,减少排料泵所需要克服的真空吸力,提高浆料输送的顺畅度,提高排料泵使用寿命。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真空装置包括平衡管、设置在所述平衡管上的平衡阀,所述平衡管的两端分别连通所述脱泡机和所述储料罐。平衡管的上端连通脱泡机内腔,下端连通储料罐内腔,当打开平衡阀后,使得上方的脱泡机与下方的储料罐之间相互联通,即脱泡机的内腔与储料罐的内腔之间气压平衡并趋于相同,当上下罐体内气压相同后,第一阀门打开,浆料可以在重力作用下顺利从脱泡机进入储料罐内,防止出现反吸等现象,方便浆料流出。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常压装置包括常压管和破真空阀,所述常压管的一端连通所述储料罐,所述破真空阀设置在所述常压管上。当储料罐内储存的浆料到达高液位时,第一阀门和平衡阀关闭,阻断储料罐与脱泡机的联系,防止浆料继续下移,同时防止空气进入脱泡机内,接着破真空阀打开,使得外界空气通过常压管进入到储料罐内,储料罐内部气压呈常压状态、并与排料泵内气压趋于一致后,第二阀门打开,使得浆料可顺利进入到排料泵的进料口内,减少排料泵所需要克服的真空吸力,提高浆料输送的顺畅度,提高排料泵使用寿命。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常压管连通在所述平衡管上、并位于所述平衡阀至所述储料罐之间。常压管与平衡管相互连通,减少管路设置,减少空间占用,方便安装。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另一种改进,所述脱泡机包括壳体、电机、转碟和接浆管,所述壳体上连接真空发生器,所述电机设置在所述壳体上,所述电机旋转驱动转碟,所述转碟的旋转轴线沿上下方向延伸,所述接浆管穿入所述壳体并朝下正对所述转碟的开口。真空发生器启动后,使得脱泡机内腔处于真空状态,带泡浆料随接浆管流入到转碟内,电机旋转驱动转碟,即可使得浆料在离心力作用下由转碟四周呈伞形溅出,悬空的浆料内部包含的气泡暴露在脱泡机罐体内部的真空气压下,并在真空压力下破碎,溅出的浆料则持续撞击在脱泡罐的内壁上,进一步实现气泡的破碎,除泡后浆料沿脱泡机内壁向下汇集到脱泡机的底部静置,提高除泡效果。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壳体的内壁沿上下方向依次设有液位传感器a和液位传感器b,所述液位传感器a位于所述转碟下方130mm~170mm。液位传感器a位于转碟的下方,并用于检测浆料是否达到在脱泡机内的高液位,当液位传感器a检测出浆料后,则停止接浆管持续输入浆料,保证浆料的液面始终位于转碟的下方,保证转碟的转动除泡效果,同时液位传感器a与转碟之间距离为130mm~170mm,保证浆料可沿壳体的内壁导向下滑,提高除泡效果,而液位传感器b检测浆料是否达到脱泡机内的低液位,当液位传感器b检测到浆料后,则可调整接浆管的输料速度,防止脱泡机底侧空料,提高生产效率。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另一种改进,所述储料罐的底部向所述进料口方向朝下不断收缩。储料罐的底部朝下不断收缩呈斗状,形成导向效果,方便浆料朝进料口不断汇聚和完全流出。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另一种改进,所述储料罐与所述脱泡机内均设有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可分别检测出储料罐与脱泡机内的气压值,方便脱泡机、储料罐之间压力传感器数值进行实时对比,保证第一阀门在两者内部压力相互平衡后才开启,避免因为脱泡机与储料罐之间存在压力差而造成输出冲击力或造成反吸现象,并且,储料罐内的压力传感器也可以检测储料罐内腔是否达到常压状态,便于确认第二阀门的打开时机,提高对排料泵的保护效果。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另一种改进,所述储料罐的内壁沿上下方向依次设有液位传感器c和液位传感器d,所述液位传感器c位于所述真空装置与常压装置的下方。液位传感器c用于检测浆料是否达到储料罐的高液位,当液位传感器c检测到浆料后,则关闭第一阀门,停止浆料的输入,防止浆料的液面高于常压装置和真空装置,避免影响气压调整效果,液位传感器d位于液位传感器c的下方,用于检测浆料是否达到储料罐的低液位,当液位传感器d检测到浆料后,关闭第二阀门,防止空气进入排料泵,提高对排料泵的保护效果。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另一种改进,所述排料泵为螺杆泵。当浆料从储料罐的底端进入到螺杆泵的进料口后,浆料随着螺杆泵不断转动的螺杆持续输送,吸入性能好,便于具有一定粘度的浆料输出。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说明。显然,所描述的附图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设计方案和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出料装置的结构图,其中包括脱泡机、储料罐和排料泵;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脱泡机和储料罐的结构图。
附图中:10-脱泡机、11-第一阀门、20-储料罐、21-第二阀门、30-排料泵、41-平衡管、42-平衡阀、51-常压管、52-破真空阀、61-电机、62-转碟、63-接浆管、64-真空发生器、71-液位传感器a、72-液位传感器b、73-液位传感器c、74-液位传感器d、81-压力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另外,文中所提到的所有连接关系,并非单指构件直接相接,而是指可根据具体实施情况,通过添加或减少连接辅件,来组成更优的连接结构。本实用新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在不互相矛盾冲突的前提下可以交互组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照图1和图2,出料装置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脱泡机10、储料罐20和排料泵30,储料罐20内具有内腔,其中脱泡机10底部的出浆口和储料罐20内腔之间相互连通,储料罐20内腔与排料泵30顶部的进料口之间相互连通,出浆口上设有第一阀门11,进料口上设有第二阀门21,储料罐20上设有真空装置与常压装置,真空装置可使得储料罐20内腔为真空状态,常压装置可使得储料罐20内腔的气压与排料泵30的气压一致。
具体的,脱泡机10、储料罐20和排料泵30自上而下依次连通,脱泡机10内处于真空状态,脱泡后的浆料堆积在脱泡机10的底部,当真空装置工作时,储料罐20的内腔形成真空状态,使得储料罐20的内部压强与脱泡机10的内部压强一致,第一阀门11打开,浆料在自身重力作用下通过出浆口流入储料罐20内,接着关闭第一阀门11和真空装置,开启常压装置,使得储料罐20内腔的气压与排料泵30的气压一致后,开启第二阀门21,使得浆料在其重力左右下自然输出到排料泵30的进料口处,最后浆料通过排料泵30排出,本实用新型将浆料部分预先储存在储料罐20内,通过真空装置和常压装置分别切换储料罐20内的气压状况,实现浆料自脱泡机10顺利输出到储料罐20,以及浆料自储料罐20再顺利输出到排料泵30的过程,减少空气直接进入脱泡机10内部的可能,提高浆料除泡效果,同时使得浆料进入排料泵30的进料口时压力平衡,减少排料泵30所需要克服的真空吸力,提高浆料输送的顺畅度,提高排料泵30使用寿命。
本实施例中,脱泡机10的内腔上下分隔为除泡腔和置液腔,储料罐20的内腔上下分隔为上气腔和下液腔,真空装置和常压装置均位于上气腔处,真空装置包括平衡管41、以及设置在平衡管41上的平衡阀42,平衡管41的两端分别连通脱泡机10的除泡腔和储料罐20的上气腔,而脱泡机10的置液腔以及储料罐20的下液腔用于静置浆料,平衡管41的连通位置分别避开置液腔和下液腔,防止浆料倒灌进平衡管41内。
而且,常压装置包括常压管51和破真空阀52,常压管51的一端连通储料罐20,破真空阀52设置在常压管51上,常压管51连通在平衡管41上、并位于平衡阀42至储料罐20之间。
具体的,平衡管的上端连通脱泡机10内腔,下端连通储料罐20内腔,当打开平衡阀42后,即使得上方的脱泡机10与下方的储料罐20之间相互联通,即脱泡机10的内腔与储料罐20的内腔之间气压平衡并趋于相同,当上下罐体内气压相同后,第一阀门11打开,浆料可以在重力作用下顺利从脱泡机10进入储料罐20内,防止出现反吸等现象,方便浆料流出,当储料罐20内储存的浆料到达高液位时,第一阀门11和平衡阀42关闭,阻断储料罐20与脱泡机10的联系,防止浆料继续下移,同时防止空气进入脱泡机10内,接着破真空阀52打开,使得外界空气通过常压管51进入到储料罐20内,储料罐20内部气压呈常压状态、并与排料泵30内气压趋于一致后,第二阀门21打开,使得浆料可顺利进入到排料泵30的进料口内,减少排料泵30所需要克服的真空吸力,提高浆料输送的顺畅度,提高排料泵30使用寿命。
本实施例中的常压管51与平衡管41相互连通,减少管路设置,减少空间占用,方便安装。
需要说明的是,常压管51也可以是单独地连接在储料罐20上,并与储料罐20的上气腔相互连通,只要能分别实现储料罐20抽真空以及连接大气环境即可。此外,平衡阀42和破真空阀52均可为球阀,而第一阀门11和第二阀门21均可为气动直通球阀。
进一步的,脱泡机10包括壳体、电机61、转碟62和接浆管63,壳体上连接真空发生器64,电机61设置在壳体上,电机61旋转驱动转碟62,转碟62的旋转轴线沿上下方向延伸,而且转碟62的中心线与其旋转轴线相互重合,接浆管63穿入壳体并朝下正对转碟62的开口。
具体的,转碟62的四周高于其中部,形成可装载浆料的容器,真空发生器64启动后,使得脱泡机10内腔处于真空状态,带泡浆料随接浆管63流入到转碟62内,电机61旋转驱动转碟62,即可使得浆料在离心力作用下由转碟62四周呈伞形甩出,悬空的浆料内部包含的气泡暴露在脱泡机10罐体内部的真空气压下,并在真空压力下破碎,溅出的浆料则持续撞击在脱泡罐的内壁上,进一步实现气泡的破碎,除泡后浆料沿脱泡机10内壁向下汇集到脱泡机10的底部静置,提高除泡效果。
在另外的一些实施例中,不考虑成本的情况下,真空装置可以是包括第二真空发生器。具体的,第二真空发生器64设置在储料罐20内,通过同时开启真空发生器64和第二真空发生器,使得脱泡机10以及储料罐20内的真空度相近或保持一致,使得打开第一阀门11后,除泡后的浆料会顺利流入储料罐20内,防止出现气体反吸现象,减少对浆料流出的影响。
此外,在一些实施例中,壳体的内壁沿上下方向依次设有液位传感器a71和液位传感器b72,液位传感器a71位于转碟62下方150mm,壳体对应液位传感器a71的容积为壳体对应液位传感器b72的容积的1/10。
具体的,液位传感器a71位于转碟62的下方,并齐平于置液腔的顶面,用于检测浆料是否达到在脱泡机10内的高液位,当液位传感器a71检测出浆料后,则停止接浆管63持续输入浆料,保证浆料的液面始终位于转碟62的下方,保证转碟62的转动除泡效果,同时液位传感器a71与转碟62之间距离为130mm~170mm,保证浆料可沿壳体的内壁导向下滑,提高除泡效果,而液位传感器b72检测浆料是否达到脱泡机10内的低液位,当液位传感器b72检测到浆料后,则可调整接浆管63的输料速度,防止脱泡机10底侧空料,提高生产效率。
进一步的,为提高生产效率和生产精度,储料罐20的内壁沿上下方向依次设有液位传感器c73和液位传感器d74,液位传感器c73位于真空装置与常压装置的下方,并齐平于下液腔的顶面,储料罐20对应液位传感器d74的容积为储料罐20对应液位传感器c73的容积的1/10。
具体的,液位传感器c73用于检测浆料是否达到储料罐20的高液位,本实施例中,液位传感器c73位于平衡管41连通口的下方15mm处,当液位传感器c73检测到浆料后,则关闭第一阀门11,停止浆料的输入,防止浆料的液面高于常压装置和真空装置,避免影响气压调整效果,液位传感器d74位于液位传感器c73的下方,用于检测浆料是否达到储料罐20的低液位,当液位传感器d74检测到浆料后,关闭第二阀门21,防止空气进入排料泵30,提高对排料泵30的保护效果。
本实施例中,储料罐20与脱泡机10内均设有压力传感器81。
具体的,压力传感器81可分别检测出储料罐20与脱泡机10内的气压值,方便脱泡机10、储料罐20之间压力传感器81数值进行实时对比,保证第一阀门11在两者内部压力相互平衡后才开启,避免因为脱泡机10与储料罐20之间存在压力差而造成输出冲击力或造成反吸现象,并且,储料罐20内的压力传感器81也可以检测储料罐20内腔是否达到常压状态,便于确认第二阀门21的打开时机,提高对排料泵30的保护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打开平衡阀42,使得脱泡机10和储料罐20气压平衡,脱泡机10和储料罐20均处于真空状态,即-0.095Pa环境下;脱泡机10和储料罐20的压力传感器81检测值趋于一致时,开启第一阀门11,浆料在重力作用下从脱泡机10流入储料罐20,当储料罐20内的浆料储存到液位传感器c73的位置后,第一阀门11关闭;关闭平衡阀42,开启破真空阀52,使得储料罐20内部处于大气压下,而脱泡机10始终处于真空状态,当储料罐20的压力传感器81检测到储料罐20位于常压状态后,第二阀门21开启,启动螺杆泵,使得浆料从储料罐20进入螺杆泵出排出;当浆料储存到液位传感器d74的位置后,关闭螺杆泵和第二阀门21,此时的脱泡机10继续工作为浆料脱泡;关闭破真空阀52,打开平衡阀42,并重复以上步骤,实现浆料自脱泡机10顺利输出到储料罐20,减少排料泵30所需要克服的真空吸力,提高浆料输送的顺畅度,提高排料泵30使用寿命。
而且,储料罐20的底部向进料口方向朝下不断收缩。
具体的,储料罐20的底部朝下不断收缩呈斗状,形成导向效果,方便浆料朝进料口不断汇聚和完全流出。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种种的等同变型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出料装置,包括脱泡机(10)和排料泵(30),所述排料泵(30)位于所述脱泡机(10)的下方,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泡机(10)底部的出浆口与所述排料泵(30)顶部的进料口之间连通有储料罐(20),所述出浆口上设有第一阀门(11),所述进料口上设有第二阀门(21),所述储料罐(20)上设有真空装置与常压装置,所述真空装置可使得所述储料罐(20)内腔为真空状态,所述常压装置可使得所述储料罐(20)内腔的气压与所述排料泵(30)的气压一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出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装置包括平衡管(41)、设置在所述平衡管(41)上的平衡阀(42),所述平衡管(41)的两端分别连通所述脱泡机(10)和所述储料罐(2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出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常压装置包括常压管(51)和破真空阀(52),所述常压管(51)的一端连通所述储料罐(20),所述破真空阀(52)设置在所述常压管(51)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出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常压管(51)连通在所述平衡管(41)上、并位于所述平衡阀(42)至所述储料罐(20)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出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泡机(10)包括壳体、电机(61)、转碟(62)和接浆管(63),所述壳体上连接真空发生器(64),所述电机(61)设置在所述壳体上,所述电机(61)旋转驱动转碟(62),所述转碟(62)的旋转轴线沿上下方向延伸,所述接浆管(63)穿入所述壳体并朝下正对所述转碟(62)的开口。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出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内壁沿上下方向依次设有液位传感器a(71)和液位传感器b(72),所述液位传感器a(71)位于所述转碟(62)下方130mm~170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出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料罐(20)的底部向所述进料口方向朝下不断收缩。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出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料罐(20)与所述脱泡机(10)内均设有压力传感器(81)。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出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料罐(20)的内壁沿上下方向依次设有液位传感器c(73)和液位传感器d(74),所述液位传感器c(73)位于所述真空装置与常压装置的下方。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出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料泵(30)为螺杆泵。
CN202223613177.8U 2022-12-30 2022-12-30 一种出料装置 Active CN21884048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613177.8U CN218840487U (zh) 2022-12-30 2022-12-30 一种出料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613177.8U CN218840487U (zh) 2022-12-30 2022-12-30 一种出料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840487U true CN218840487U (zh) 2023-04-11

Family

ID=873110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613177.8U Active CN218840487U (zh) 2022-12-30 2022-12-30 一种出料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84048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423205A (zh) 一种离心式脱气输送泵
CN218840487U (zh) 一种出料装置
CN207085536U (zh) 一种真空泵气液分离器
CN105946354B (zh) 一种取向液供给系统
CN218049011U (zh) 一种负压风选调整自适应系统
CN216703645U (zh) Pvc管材生产线中的真空箱水气分离器
CN102196755A (zh) 吸尘器
CN211462186U (zh) 一种脱泡备料机
CN108634860A (zh) 一种表面清洁器
CN201524033U (zh) 吸尘机用二级水气分离器
CN115888194A (zh) 一种真空设备出料方法
CN211111001U (zh) 一种灌装结构
CN210761390U (zh) 一种易清洁的灌粉机
CN209203127U (zh) 一种表面清洁器
CN209554367U (zh) 谷壳清理、仓储及输送生产线
CN114130102A (zh) 一种真空转筒过滤系统
CN208738347U (zh) 储液罐及锂电池注液系统
CN216639470U (zh) 一种干细胞药物研发用分离装置
CN218208000U (zh) 一种水封逆止阀门
CN206188011U (zh) 一种连续真空吸料装置
CN214472211U (zh) 一种负压平衡离心瓶
CN219217532U (zh) 一种葡萄酒加工用灌装装置
CN221249522U (zh) 生物降解塑料制品用分体式吸料机
CN215155821U (zh) 一种便于储料冷却的除尘包装设备
CN214931060U (zh) 一种鲜奶灌装防飞溅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