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815982U - 一种用于高层建筑的新型门窗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高层建筑的新型门窗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815982U
CN218815982U CN202222748021.4U CN202222748021U CN218815982U CN 218815982 U CN218815982 U CN 218815982U CN 202222748021 U CN202222748021 U CN 202222748021U CN 218815982 U CN218815982 U CN 21881598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ndow
support
rod
dwang
threaded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748021.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登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izhou Lianmei New Materials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Huizhou Lianmei Metal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izhou Lianmei Metal Produc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izhou Lianmei Metal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748021.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81598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81598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81598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Wing Frames And Configurat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高层建筑的新型门窗,涉及建筑门窗领域,包括支撑框架,所述支撑框架的一侧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折叠板,所述第一折叠板的一侧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架,所述第一支架的一侧外表面转动连接有旋转杆,且旋转杆的一端延伸至第一支架的外部,所述旋转杆的一侧外表面转动贯穿连接有第二支架。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折叠板和第二折叠板的折叠伸缩设置,使得窗体在打开的时候,将两边的空间围起来,使得在突然下雨的时候,对大部分的雨水达到阻挡的效果,从而达到提高对突然下雨时的防水效果,也可以达到在下雨天开窗透气通风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高层建筑的新型门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门窗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高层建筑的新型门窗。
背景技术
铝合金门窗的结构方式一般分成推拉式和平开式这两种方式,而对于一些城市的商住楼、写字楼、高档住宅等中高档建筑,通常都使用平开式门窗,平开式门窗是指窗扇通过合页或者铰链固定安装于窗框一侧向内或向外开启的窗户,其优点具有开启面积大、通风好、密封性好、隔音、保温以及抗渗性能优良等特点。
现有的技术中,如:中国专利号CN206245980U公开了一种新型防水密封高层建筑用窗,包括窗框,窗框内至少有一面窗扇,窗扇中设有玻璃,窗框和窗扇均由横框条、竖框条拼接而成,窗框与窗扇通过铰链连接,铰链设置于竖框条上,窗扇两侧与玻璃的夹角缝隙处都设有一圈防水密封条,防水密封条外侧设有防水板,防水板截面为等腰梯形,梯形底角均为45°,防水板两端也成45°斜角,窗框外侧设有若干防撞凸点,窗扇内侧与玻璃的夹角缝隙处设有压线,窗扇在内侧外圈设有一圈气密密封条,窗框在外侧的一面设有一圈隔音棉,窗扇的竖框条之间设有把手,此竖框条侧面设有窗锁。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将防水性、稳定性、密封性、隔音性集于一体,功能全面,实用性强。
上述专利中,虽然通过一圈防水密封条,防水密封条外侧设有防水板,防水板截面为等腰梯形的设置来达到防水的效果,但是该专利在下雨天时,需要及时将窗扇关闭在框架上,才起到遮挡防水的效果,而自然降雨是不确定的,所以不能及时对窗扇进行关闭使得防水效果不太理想;同时在下雨天时,一直关闭窗扇会导致室内空气不能流通的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的技术中存在下雨天不及时关窗使得防水效果不理想的情况,而提出的一种用于高层建筑的新型门窗。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高层建筑的新型门窗,包括支撑框架,所述支撑框架的一侧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折叠板,所述第一折叠板的一侧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架,所述第一支架的一侧外表面转动连接有旋转杆,且旋转杆的一端延伸至第一支架的外部,所述旋转杆的一侧外表面转动贯穿连接有第二支架,所述第二支架的一侧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折叠板,且第二折叠板的一侧外表面与支撑框架的一侧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框架的一侧内表面转动连接有窗体,且窗体的一侧外表面与第一支架的一侧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窗体的一侧外表面与第二支架的一侧外表面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支撑框架的一侧内表面开设有滑槽,所述窗体的一侧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座,方便滑块的移动,从而使得不会限制窗体的推拉运动。
优选的,所述滑槽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连接座的外表面开设有第二转动槽,通过滑块和连接座的设置,使得可以连接第一转动杆和第二转动杆,方便第一转动杆和第二转动杆的转动,使得可以对窗体达到稳定支撑的效果。
优选的,所述滑块的外表面开设有第一转动槽,所述第二转动槽的内表面通过连接杆转动连接有第二转动杆,通过第一转动槽的设置,使得第一转动杆可以左右进行旋转运动,从而防止限制住窗体的移动,通过第二转动杆的设置,可以对窗体进行固定连接的作用。
优选的,所述第一转动槽的内表面通过连接杆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杆,所述第二转动杆的上表面靠近边缘位置螺纹连接有螺纹杆,且螺纹杆的一端延伸至第二转动杆的外部,通过螺纹杆的设置,可以连接第一转动杆和第二转动杆,达到固定第一转动杆和第二转动杆之间的旋转角度的效果。
优选的,所述第一转动杆的上表面与螺纹杆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所述螺纹杆的一侧外表面螺纹连接有限位块,通过限位块的设置,可以达到对螺纹杆起到限制的效果,防止螺纹杆掉落。
优选的,所述螺纹杆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旋转块,所述螺纹杆的上表面设置有把手,且把手的一侧外表面与旋转块的外表面固定连接,通过旋转块和把手的设置,可以方便对螺纹杆进行旋转运动,从而达到固定第一转动杆和第二转动杆之间的转动角度的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第一折叠板和第二折叠板的折叠伸缩设置,使得窗体在打开的时候,将两边的空间围起来,使得在突然下雨的时候,对大部分的雨水达到阻挡的效果,从而达到提高对突然下雨时的防水效果,也可以达到在下雨天开窗透气通风的效果。
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第一转动杆和第二转动杆的设置,使得可以对窗体进行支撑的效果,以免窗体在打开时不稳定导致晃动,通过螺纹杆的设置,使得可以对第一转动杆和第二转动杆的之间的角度进行固定,从而达到对窗体固定支撑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用于高层建筑的新型门窗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用于高层建筑的新型门窗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用于高层建筑的新型门窗的背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2中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例说明:1、支撑框架;2、窗体;3、第一折叠板;4、第二折叠板;5、第二支架;6、滑槽;7、滑块;8、第一转动杆;9、第二转动杆;10、把手;11、连接座;12、第二转动槽;13、旋转杆;14、旋转块;15、限位块;16、螺纹杆;17、第一转动槽;18、第一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下面公开说明书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用于高层建筑的新型门窗,包括支撑框架1,支撑框架1的一侧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折叠板3,第一折叠板3的一侧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架18,第一支架18的一侧外表面转动连接有旋转杆13,且旋转杆13的一端延伸至第一支架18的外部,旋转杆13的一侧外表面转动贯穿连接有第二支架5,第二支架5的一侧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折叠板4,且第二折叠板4的一侧外表面与支撑框架1的一侧外表面固定连接,支撑框架1的一侧内表面转动连接有窗体2,且窗体2的一侧外表面与第一支架18的一侧外表面固定连接,窗体2的一侧外表面与第二支架5的一侧外表面固定连接。
如图1和图5所示,支撑框架1的一侧内表面开设有滑槽6,窗体2的一侧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座11,方便滑块7的移动,从而使得不会限制窗体2的推拉运动。
如图1和图5所示,滑槽6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有滑块7,连接座11的外表面开设有第二转动槽12,通过滑块7和连接座11的设置,使得可以连接第一转动杆8和第二转动杆9,方便第一转动杆8和第二转动杆9的转动,使得可以对窗体2达到稳定支撑的效果。
如图1和图5所示,滑块7的外表面开设有第一转动槽17,第二转动槽12的内表面通过连接杆转动连接有第二转动杆9,通过第一转动槽17的设置,使得第一转动杆8可以左右进行旋转运动,从而防止限制住窗体2的移动,通过第二转动杆9的设置,可以对窗体2进行固定连接的作用。
如图1和图5所示,第一转动槽17的内表面通过连接杆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杆8,第二转动杆9的上表面靠近边缘位置螺纹连接有螺纹杆16,且螺纹杆16的一端延伸至第二转动杆9的外部,通过螺纹杆16的设置,可以连接第一转动杆8和第二转动杆9,达到固定第一转动杆8和第二转动杆9之间的旋转角度的效果。
如图1和图5所示,第一转动杆8的上表面与螺纹杆16的外表面螺纹连接,螺纹杆16的一侧外表面螺纹连接有限位块15,通过限位块15的设置,可以达到对螺纹杆16起到限制的效果,防止螺纹杆16掉落。
如图1和图5所示,螺纹杆16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旋转块14,螺纹杆16的上表面设置有把手10,且把手10的一侧外表面与旋转块14的外表面固定连接,通过旋转块14和把手10的设置,可以方便对螺纹杆16进行旋转运动,从而达到固定第一转动杆8和第二转动杆9之间的转动角度的效果。
本装置的使用方法及工作原理:通过将窗体2从支撑框架1上推拉出去,与窗体2固定连接的第一支架18、第二支架5、第一折叠板3和第二折叠板4会通过旋转杆13跟着窗体2一起将第一折叠板3和第二折叠板4的拉伸开,通过将第一转动杆8和第二转动杆9旋转成直线对窗体2进行支撑,然后通过把手10和旋转块14带动螺纹杆16旋转,从而使得第一转动杆8和第二转动杆9之间可以固定角度,通过滑槽6和滑块7的设置,使得窗体2在回缩时可以方便第一转动杆8和第二转动杆9进行旋转。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应用于其它领域,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用于高层建筑的新型门窗,包括支撑框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框架(1)的一侧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折叠板(3),所述第一折叠板(3)的一侧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架(18),所述第一支架(18)的一侧外表面转动连接有旋转杆(13),且旋转杆(13)的一端延伸至第一支架(18)的外部,所述旋转杆(13)的一侧外表面转动贯穿连接有第二支架(5),所述第二支架(5)的一侧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折叠板(4),且第二折叠板(4)的一侧外表面与支撑框架(1)的一侧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框架(1)的一侧内表面转动连接有窗体(2),且窗体(2)的一侧外表面与第一支架(18)的一侧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窗体(2)的一侧外表面与第二支架(5)的一侧外表面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高层建筑的新型门窗,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框架(1)的一侧内表面开设有滑槽(6),所述窗体(2)的一侧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座(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高层建筑的新型门窗,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6)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有滑块(7),所述连接座(11)的外表面开设有第二转动槽(1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高层建筑的新型门窗,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7)的外表面开设有第一转动槽(17),所述第二转动槽(12)的内表面通过连接杆转动连接有第二转动杆(9)。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高层建筑的新型门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动槽(17)的内表面通过连接杆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杆(8),所述第二转动杆(9)的上表面靠近边缘位置螺纹连接有螺纹杆(16),且螺纹杆(16)的一端延伸至第二转动杆(9)的外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高层建筑的新型门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动杆(8)的上表面与螺纹杆(16)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所述螺纹杆(16)的一侧外表面螺纹连接有限位块(15)。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用于高层建筑的新型门窗,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杆(16)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旋转块(14),所述螺纹杆(16)的上表面设置有把手(10),且把手(10)的一侧外表面与旋转块(14)的外表面固定连接。
CN202222748021.4U 2022-10-19 2022-10-19 一种用于高层建筑的新型门窗 Active CN21881598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748021.4U CN218815982U (zh) 2022-10-19 2022-10-19 一种用于高层建筑的新型门窗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748021.4U CN218815982U (zh) 2022-10-19 2022-10-19 一种用于高层建筑的新型门窗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815982U true CN218815982U (zh) 2023-04-07

Family

ID=870431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748021.4U Active CN218815982U (zh) 2022-10-19 2022-10-19 一种用于高层建筑的新型门窗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81598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8815982U (zh) 一种用于高层建筑的新型门窗
CN207974719U (zh) 内开内倒外开窗
CN207974720U (zh) 内开内倒扇中扇金刚网窗
CN201053279Y (zh) 一种推拉平开旋转折叠多功能窗
CN102425358B (zh) 一种节能折叠窗
CN220522420U (zh) 一种带窗台单元式幕墙内平开隔热窗结构
CN1944933A (zh) 一种可带纱窗及防盗装置的内外平开多功能窗
CN215718200U (zh) 一种外开上悬推拉组合窗
CN216197555U (zh) 多功能悬窗
CN215056256U (zh) 隐藏合页式内开通风窗
CN201265326Y (zh) 一种推拉门带窗结构
CN202882671U (zh) 多功能开启窗
CN202380956U (zh) 一种活动百叶门窗
CN221220211U (zh) 一种带有隐扇结构的窗纱一体化极简横拉窗
CN208073262U (zh) 一种分散一体式铝合金隔热断桥推拉窗
CN220667277U (zh) 一种合页结构及内开内倒窗
CN221703481U (zh) 一种铰链及窗户
CN220551013U (zh) 一种平开窗框结构
CN207406215U (zh) 一种片状可旋转式玻璃窗
CN222894209U (zh) 一种铝型材门窗防水结构
CN210178202U (zh) 一种推拉窗
CN210798692U (zh) 一种内平开折叠窗
CN222083898U (zh) 一种天窗上口防水板结构
CN214886504U (zh) 一种建筑用窗户
CN108590448A (zh) 一种门窗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516000 Within the Juhong factory area of Laoweixia Village, Yonghu Town, Huiyang District, Hui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Huizhou Lianmei New Materials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03, 5th Floor, No. 08, Fengyi Valley 25th Street, Huiyang Country Garden,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Huiyang District, Hui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16000

Patentee before: Huizhou Lianmei Metal Products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