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716806U - 长距离联络通道螺旋式连续出渣系统 - Google Patents
长距离联络通道螺旋式连续出渣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8716806U CN218716806U CN202223172052.6U CN202223172052U CN218716806U CN 218716806 U CN218716806 U CN 218716806U CN 202223172052 U CN202223172052 U CN 202223172052U CN 218716806 U CN218716806 U CN 21871680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piral
- screw
- conveyor
- spiral conveyor
- support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隧道掘进施工技术领域。一种长距离联络通道螺旋式连续出渣系统,包括第一螺旋输送机、多组第二螺旋输送机和摆动组件,第一螺旋输送机的进料口通过输料软管与盾构设备的排渣口连接,在第一螺旋输送机的前后两端均设置有第一支撑架;各第二螺旋输送机的前后两端均设置有第二支撑架,第一螺旋输送机和多组第二螺旋输送机依次首尾对应连接;第一螺旋输送机与相邻的第二螺旋输送机之间、相邻的两第二螺旋输送机之间均设置有摆动组件,位于后侧的螺旋输送机能够通过摆动组件相对于前侧的螺旋输送机摆动动作。本申请结构设计合理,能够优化内部空间,提高渣土的出渣效率,减少渣土的溅射,保持干净的工作环境。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隧道掘进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长距离联络通道螺旋式连续出渣系统。
背景技术
土压平衡盾构机上的螺旋输送机主要用来运输渣土和实现保压功能。联络通道由于其掘进距离不算太长,目前在其施工上常用的渣土运输方式为在盾体尾部运用渣斗车承接渣土,后采用人工的方式将其推至尾部单轨梁处,再由电动葫芦提拉至渣斗车上。随着盾构机掘进不断深入,这种渣土运输方式费时费力,效率低下。由于开挖的土壤在土仓内存在压力,设备自带的螺旋输送机出渣时,出渣口泥水易发生溅射,污染联络通道工作环境,不利于工人工作。
中国专利CN205932186U公开了一种多段式螺旋输送机包括机架和倾斜安装于机架上的多个螺旋输送机构,每一螺旋输送机构分别包括筒体、螺旋轴、安驱动电机,筒体的侧壁上设有进出料口,筒体的出料口与相邻筒体的进料端相连通,物料由位于起始端的进料口进入筒体,螺旋轴将物料斜向上输运,并由出料口落入下一个筒体中,依次反复直至从最末端筒体的出料口落出物料,从而能够将物料分多次在多个螺旋输送机构中进行平稳的斜向上输送。其技术方案能够有效避免因筒体内物料过多旋转轴转动的动力不足或损坏输送线上的各零部件。然而在结构应用中无法联络通道内,部件之间的连接结构难以实现有效的调整,无法实现姿态调整。
因此,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提出了一种联络通道上利用螺旋输送机搭接实现渣土连续运输设备,能够很好的解决上述问题,实现渣土连续运输和避免出渣喷溅。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供一种长距离联络通道螺旋式连续出渣系统,其结构设计合理,能够优化内部空间,提高渣土的出渣效率,减少渣土的溅射,保持干净的工作环境。
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长距离联络通道螺旋式连续出渣系统,用于盾构设备掘进过程中的渣土输送,包括:
第一螺旋输送机,所述第一螺旋输送机的进料口通过输料软管与盾构设备的排渣口连接,在所述第一螺旋输送机的前后两端均设置有第一支撑架;
多组第二螺旋输送机,各所述第二螺旋输送机的前后两端均设置有第二支撑架,所述第一螺旋输送机和多组第二螺旋输送机依次首尾对应连接;以及
摆动组件,所述第一螺旋输送机与相邻的第二螺旋输送机之间、相邻的两第二螺旋输送机之间均设置有摆动组件,位于后侧的螺旋输送机能够通过所述摆动组件相对于前侧的螺旋输送机摆动动作。
根据本实用新型长距离联络通道螺旋式连续出渣系统,优选地,所述摆动组件包括:
第一连接杆,其设置在位于前侧的螺旋输送机上;
第二连接杆,其设置在位于后侧的螺旋输送机上;以及
铰接轴,所述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通过铰接轴枢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长距离联络通道螺旋式连续出渣系统,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杆通过铰接的第一固定块与对应的螺旋输送机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通过铰接的第二固定块与对应的螺旋输送机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长距离联络通道螺旋式连续出渣系统,优选地,所述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的底部均设置有行走轮。
根据本实用新型长距离联络通道螺旋式连续出渣系统,优选地,所述第二螺旋输送机前后两端与对应的第二支撑架之间设置有支撑单元;所述支撑单元为以下形式中的任一种:
所述支撑单元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螺旋输送机下部的支撑轴和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撑架上的支撑台座,所述支撑轴回转设置在所述支撑台座上;或
所述支撑单元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螺旋输送机下部的万向轮和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撑架上的支撑槽,所述万向轮对应设置在所述支撑槽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长距离联络通道螺旋式连续出渣系统,优选地,所述第一螺旋输送机和第二螺旋输送机均包括:
前壳体,在所述前壳体上设置有进料口;
后壳体,所述前壳体和所述后壳体同轴设置,且前壳体与后壳体之间通过法兰盘连接固定,所述后壳体上设置有出料口;
布设在前壳体中的前输料螺旋;
布设在后壳体中的后输料螺旋,所述前输料螺旋和后输料螺旋二者中,其中一者上设置有轴向的插接孔,另一者上设置有与插接孔匹配的插接柱,所述插接孔和插接柱的截面为多边形结构;以及
驱动电机,其设置在前壳体或者后壳体上,所述驱动电机与对应的前输料螺旋或后输料螺旋传动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长距离联络通道螺旋式连续出渣系统,优选地,所述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上均对应布设有管线卡扣。
根据本实用新型长距离联络通道螺旋式连续出渣系统,优选地,还包括渣斗车,所述渣斗车与位于最后端的第二螺旋输送机的出料口对应设置。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取得的有益效果是:
本申请通过多组螺旋输送机的搭接,可实现长距离渣土运输,采用螺机来回摆动设计进一步优化内部空间,促进高效工作。搭接的螺机可逐步释放土壤压力,减少渣土溅射,保持干净的工作环境。主机上的管线可合理排布到螺机支撑架上,优化空间布局,灵活性高。
本申请通过摆动组件和支撑单元的设置,可以灵活的对螺机的姿态进行调整,使得其能够灵活的应用于联络通道内,实现高效的排渣,实用性更强,解决了目前联络通道的工作环境导致的出渣困难、出渣系统布置困难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文中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进行简单介绍。其中,附图仅仅用于展示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而非将本实用新型的全部实施例限制于此。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长距离联络通道螺旋式连续出渣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螺旋输送机与支撑架的布置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长距离联络通道螺旋式连续出渣系统的姿态调整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摆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万向轮和支撑槽的布置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支撑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螺旋输送机或第二螺旋输送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序号:
100为第一螺旋输送机、110为第一支撑架;
200为第二螺旋输送机、210为第二支撑架;
301为刀盘、302为土舱、303为输料软管、304为渣斗车、305为出渣螺旋输送机;
401为第一连接杆、402为第二连接杆、403为铰接轴、404为第一固定块、405为第二固定块;
501为行走轮、502为支撑轴、503为支撑台座、504为万向轮、505为支撑槽、506为前壳体、507为后壳体、508为驱动电机、509为法兰盘、510为管线卡扣。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中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示例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除非另作定义,本实用新型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第一”、“第二”的表述用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各个元件,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的限制,而只是用来将一个部件和另一个部件区分开。
应注意到,当一个元件与另一元件存在“连接”、“耦合”或者“相连”的表述时,可以意味着其直接连接、耦合或相连,但应当理解的是,二者之间可能存在中间元件;即涵盖了直接连接和间接连接的位置关系。
应当注意到,使用“一个”或者“一”等类似词语也不必然表示数量限制。“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
应注意到,“上”、“下”、“左”、“右”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的术语,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其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是所指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的改变。
参见图1-图7,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长距离联络通道螺旋式连续出渣系统,用于盾构设备掘进过程中的渣土输送,包括第一螺旋输送机100、多组第二螺旋输送机200、摆动组件,所述第一螺旋输送机100的进料口通过输料软管303与盾构设备的排渣口连接,具体通过输料软管303与盾构设备自带的出渣螺旋输送机的出料口连接,在所述第一螺旋输送机100的前后两端均设置有第一支撑架110;各所述第二螺旋输送机200的前后两端均设置有第二支撑架210,所述第一螺旋输送机100和多组第二螺旋输送机200依次首尾对应连接;所述第一螺旋输送机100与相邻的第二螺旋输送机200之间、相邻的两第二螺旋输送机200之间均设置有摆动组件,位于后侧的螺旋输送机能够通过所述摆动组件相对于前侧的螺旋输送机摆动动作。
进一步地,本申请优选采用的摆动组件的结构为:如图4所示,摆动组件包括第一连接杆401、第二连接杆402和铰接轴403,第一连接杆401设置在位于前侧的螺旋输送机上;第二连接杆402设置在位于后侧的螺旋输送机上;所述第一连接杆401和第二连接杆402通过铰接轴403枢接。
为了方便进行连接,第一连接杆401通过铰接的第一固定块404与对应的螺旋输送机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402通过铰接的第二固定块405与对应的螺旋输送机连接。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与对应的螺旋输送机固定连接,连接杆和固定块之间的铰接可以采用万向球进行连接。
为了方便进行整体的姿态调整,本申请可以在第一支撑架110和第二支撑架210的底部均设置有行走轮501,并配套的行走轮上设置刹车制动结构,方便调整到位后进行制动。
第二螺旋输送机200前后两端与对应的第二支撑架210之间设置有支撑单元;所述支撑单元为以下形式中的任一种:
支撑单元的结构形式一为:支撑单元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螺旋输送机200下部的支撑轴502和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撑架210上的支撑台座503,所述支撑轴502回转设置在所述支撑台座503上。
支撑单元的结构形式二为:所述支撑单元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螺旋输送机200下部的万向轮504和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撑架210上的支撑槽505,所述万向轮504对应设置在所述支撑槽505内。
第一螺旋输送机和第二螺旋输送机与对应的支撑架的连接方式可以采用上述两种结构形式的任一种,或者两种的组合,从而可以根据不同位置的螺旋输送机进行调节。
为了方便输送机的安装,避免因为体积过大导致安装运输困难,本申请的第一螺旋输送机100和第二螺旋输送机200均包括前壳体506、后壳体507、布设在前壳体506中的前输料螺旋、布设在后壳体507中的后输料螺旋和驱动电机508;在所述前壳体506上设置有进料口;所述前壳体506和所述后壳体507同轴设置,且前壳体506与后壳体507之间通过法兰盘509连接固定,所述后壳体507上设置有出料口;所述前输料螺旋和后输料螺旋二者中,其中一者上设置有轴向的插接孔,另一者上设置有与插接孔匹配的插接柱,所述插接孔和插接柱的截面为多边形结构;驱动电机508设置在前壳体506或者后壳体507上,所述驱动电机508与对应的前输料螺旋或后输料螺旋传动连接。
为了方便管线的布置,本申请在第一支撑架110和第二支撑架210上均对应布设有管线卡扣510。
为了方便渣土的运出,本申请还包括渣斗车304,所述渣斗车与位于最后端的第二螺旋输送机200的出料口对应设置。
以下结合上述结构给出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
图1为本设计的整体结构展开示意图,主要为螺旋输送机搭接实现长距离渣土运输,其中包括一台第一螺旋输送机和两台第二螺旋输送机。盾构机自带的出渣螺旋输送机305与土舱302相接,用于渣土外运。输料软管303将出渣螺旋输送机的出渣口与第一螺旋输送机100的接渣口相连,第一螺旋输送机与第一支撑架焊接固定,第一螺旋输送机和第一台第二螺旋输送机通过摆动组件连接,可使得前侧的螺旋输送机带动后侧的螺旋输送机向前移动并保持螺机稳定。在于第一台第二螺旋输送机前端对应的第二支撑架上设置有圆柱插槽,第一台第二螺旋输送机设置有支撑圆柱杆,进而使得第二螺旋输送机可以绕圆柱插槽左右旋转,其后部通过第二支撑架支撑,第一台第二螺旋输送机后端与对应的第二支撑架之间设置有对应的万向轮和支撑槽,进而实现后端的左右滑动。两台第二螺旋输送机之间也通过摆动组件连接,第二台第二螺旋输送机的前端和后端均与对应的支撑架之间设置有对应的万向轮和支撑槽,可实现后侧的螺旋输送机既转动又滑动。整个系统运输的渣土最终落入渣斗车304里面。
图2为本设计的侧面结构示意图,在承力架左右适当加宽,可用来布置电缆线和管道,并通过管线卡扣进行固定。
图3为本设计的整体结构折叠俯视图,在掘进空间有限时,可放置更多的螺旋输送机,随着掘进的深入,螺机逐渐展开,更加充分利用空间。
图4为螺机之间摆动组件的连接示意图,方便两个螺机之间的姿态调整。
图5和图6为万向轮与支撑槽的结构。
图7为搭接的螺旋输送机示意图,由于联络通道施工内部空间较小,较长的螺机无法整机运入,考虑定制螺机,将其分为两部分,并通过设置法兰盘连接。
该设计的工作过程如下,刀盘通过主驱动旋转掘进,土壤进入土舱中,再由盾构机自带的出渣螺旋输送机运输出来。随着掘进的深入,到一定距离后搭接螺机,最后形成如图3所示布置。考虑到出渣螺旋输送机出渣口位置设有管片拼装机,所以搭接的第一螺旋输送机采用软管与出渣螺旋输送机连接,并不设计转动。由人推动第一支撑架促使螺机向前移动。前侧的第二螺旋输送机的前端设有支撑圆柱杆,可绕其转动,后端设置万向轮和支撑槽,配合其转动。相应的后侧的第二螺旋输送机前端和后端也设计万向轮和支撑槽,不仅可以随着前侧的第二螺旋输送机的滑动也可自身转动,后端设置万向轮和支撑槽配合其转动。再继续向前掘进,折叠螺机逐渐展开,形成如图1所示布置。开挖舱的渣土经过搭接螺机层层运输,最后落入到渣斗车里。主机管线可合理布置在支撑架上,优化空间布局。
上文已详细描述了用于实现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但应理解,这些实施例的作用仅在于举例,而不在于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适用或构造。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方式限定。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在本实用新型的教导下对前述各实施例作出诸多改变,这些改变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长距离联络通道螺旋式连续出渣系统,用于盾构设备掘进过程中的渣土输送,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螺旋输送机,所述第一螺旋输送机的进料口通过输料软管与盾构设备的排渣口连接,在所述第一螺旋输送机的前后两端均设置有第一支撑架;
多组第二螺旋输送机,各所述第二螺旋输送机的前后两端均设置有第二支撑架,所述第一螺旋输送机和多组第二螺旋输送机依次首尾对应连接;以及
摆动组件,所述第一螺旋输送机与相邻的第二螺旋输送机之间、相邻的两第二螺旋输送机之间均设置有摆动组件,位于后侧的螺旋输送机能够通过所述摆动组件相对于前侧的螺旋输送机摆动动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长距离联络通道螺旋式连续出渣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摆动组件包括:
第一连接杆,其设置在位于前侧的螺旋输送机上;
第二连接杆,其设置在位于后侧的螺旋输送机上;以及
铰接轴,所述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通过铰接轴枢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长距离联络通道螺旋式连续出渣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杆通过铰接的第一固定块与对应的螺旋输送机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通过铰接的第二固定块与对应的螺旋输送机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长距离联络通道螺旋式连续出渣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的底部均设置有行走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长距离联络通道螺旋式连续出渣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螺旋输送机前后两端与对应的第二支撑架之间设置有支撑单元;所述支撑单元为以下形式中的任一种:
所述支撑单元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螺旋输送机下部的支撑轴和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撑架上的支撑台座,所述支撑轴回转设置在所述支撑台座上;或
所述支撑单元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螺旋输送机下部的万向轮和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撑架上的支撑槽,所述万向轮对应设置在所述支撑槽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长距离联络通道螺旋式连续出渣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旋输送机和第二螺旋输送机均包括:
前壳体,在所述前壳体上设置有进料口;
后壳体,所述前壳体和所述后壳体同轴设置,且前壳体与后壳体之间通过法兰盘连接固定,所述后壳体上设置有出料口;
布设在前壳体中的前输料螺旋;
布设在后壳体中的后输料螺旋,所述前输料螺旋和后输料螺旋二者中,其中一者上设置有轴向的插接孔,另一者上设置有与插接孔匹配的插接柱,所述插接孔和插接柱的截面为多边形结构;以及
驱动电机,其设置在前壳体或者后壳体上,所述驱动电机与对应的前输料螺旋或后输料螺旋传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长距离联络通道螺旋式连续出渣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上均对应布设有管线卡扣。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长距离联络通道螺旋式连续出渣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渣斗车,所述渣斗车与位于最后端的第二螺旋输送机的出料口对应设置。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3172052.6U CN218716806U (zh) | 2022-11-29 | 2022-11-29 | 长距离联络通道螺旋式连续出渣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3172052.6U CN218716806U (zh) | 2022-11-29 | 2022-11-29 | 长距离联络通道螺旋式连续出渣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8716806U true CN218716806U (zh) | 2023-03-24 |
Family
ID=856244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3172052.6U Active CN218716806U (zh) | 2022-11-29 | 2022-11-29 | 长距离联络通道螺旋式连续出渣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8716806U (zh) |
-
2022
- 2022-11-29 CN CN202223172052.6U patent/CN218716806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AU2011274438B2 (en) | Continuous-extraction mining system | |
CN110671041B (zh) | 多功能掘进一体机 | |
CN112112658B (zh) | Tbm及组合隧道的tbm施工方法 | |
CN201794610U (zh) | 高突矿井煤巷钻装锚支运一体机 | |
GB2186611A (en) | Pipe-driving apparatus | |
CN218716806U (zh) | 长距离联络通道螺旋式连续出渣系统 | |
CN101975077A (zh) | 高突矿井煤巷钻装锚支运一体机 | |
CN213775382U (zh) | 盾构机分体始发皮带机 | |
CN111997634A (zh) | 顶管盾构一体机及其施工方法 | |
KR100413562B1 (ko) | 선단 조정이 가능한 굴착기 | |
CN210214164U (zh) | 一种隧道施工用废土运输装置 | |
CN102003178A (zh) | 便于井下运输的可伸缩式掘进机 | |
CN201794609U (zh) | 高突矿井煤巷钻装支一体机 | |
CN110566221B (zh) | 一种串联式双螺机输送装置及其输送方法 | |
CN105217267B (zh) | 矿用移动式柔性胶带运输机 | |
CN212023996U (zh) | 一种城市隧道挖掘用渣土输送垂直提升机 | |
CN113353591A (zh) | 一种具有运输线路规划功能的煤矿运输装置 | |
CN210178363U (zh) | 一种钻头防积料的煤矿掘进机 | |
CN210289786U (zh) | 一种应用于极小始发井的分体始发配套装置 | |
CN2321943Y (zh) | 井下工作面螺旋式输煤机 | |
CN105026677A (zh) | 用于使钻凿装置侧向定位的凿岩结构和方法 | |
CN210883974U (zh) | 无轴螺旋输料机 | |
CN212531294U (zh) | 一种废料运输转排装置 | |
AU2015200488B2 (en) | Continuous-extraction mining system | |
CN113335852B (zh) | 一种用于煤矿掘进迎头拐弯开门的矸石运输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