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697457U - 一种方便调整加工位置的芯体板抛光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方便调整加工位置的芯体板抛光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8697457U CN218697457U CN202222644481.2U CN202222644481U CN218697457U CN 218697457 U CN218697457 U CN 218697457U CN 202222644481 U CN202222644481 U CN 202222644481U CN 218697457 U CN218697457 U CN 21869745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ixedly connected
- motor
- threaded rod
- workstation
- roof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Grinding Of Cylindrical And Plane Surfa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方便调整加工位置的芯体板抛光装置,包括工作台和固定连接在工作台顶端的液压杆,所述液压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顶板,所述顶板的底端设有调节抛光位置的调距机构,本实用新型涉及材料加工技术领域。该方便调整加工位置的芯体板抛光装置,通过在顶板底端设置设置调距机构,第一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配合第一螺纹杆带动第一螺纹套配合滑块,带动传动盒前后移动,使第二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配合第二螺纹杆,带动第二螺纹套左右移动,通过第二螺纹套带动第三电机移动,从而调整抛光轮的前后左右位置,使其在对芯体板进行打磨时可以便捷的调整其打磨位置,灵活度高,且加快工作效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材料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方便调整加工位置的芯体板抛光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芯体板在进行表面抛光打磨时,抛光轮往往都是固定在一个位置,当在进行大面积的打磨时,还需不断调整材料位置,灵活度底,且影响加工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方便调整加工位置的芯体板抛光装置,解决了芯体板在进行表面抛光打磨时,抛光轮往往都是固定在一个位置,当在进行大面积的打磨时,还需不断调整材料位置,灵活度底,且影响加工效率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方便调整加工位置的芯体板抛光装置,包括工作台和固定连接在工作台顶端的液压杆,所述液压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顶板,所述顶板的底端设有调节抛光位置的调距机构,所述工作台的内部设有对工作台顶端芯体板固定的夹持机构。
优选的,所述调距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顶板底端两侧的固定块,两个所述固定块的外表面均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顶板的底端且位于两个所述固定块的相对侧之间固定连接有限位盒,所述限位盒的内壁转动连接有第一螺纹杆,所述第一螺纹杆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第一螺纹套,所述第一螺纹杆的一端贯穿至限位盒的后端并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
优选的,所述第一螺纹套的底端贯穿至限位盒的底部并固定连接有传动盒,且传动盒的顶端均与两个所述滑块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传动盒的内壁转动连接有第二螺纹杆,所述第二螺纹杆的一端外表面螺纹连接有第二螺纹套,所述第二螺纹杆的一端贯穿至传动盒的右侧且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螺纹套的底端贯穿至传动盒的底部并固定连接有第三电机,所述第三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抛光轮。
优选的,所述夹持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工作台内壁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顶端两侧均转动连接有转轴,且两个所述转轴的一端均与工作台的表面下方转动连接,两个所述转轴的外表面均固定连接有转盘,两个所述转盘的顶端两侧均转动连接有拉杆,四个所述拉杆的一端均转动连接有驱动块。
优选的,四个所述驱动块的外表面均滑动连接有连接块,且四个所述连接块的底端均与支撑板的顶端固定连接,四个所述连接块的相对侧之间均固定连接有连杆,两个所述连杆的外表面均固定连接有夹持板两个所述夹持板的一端均贯穿工作台的顶端,且与工作台的内表面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转轴的一端贯穿至支撑板的下方并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第四电机,且第四电机的底端与工作台的表面上方固定连接。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方便调整加工位置的芯体板抛光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方便调整加工位置的芯体板抛光装置,通过在顶板底端设置设置调距机构,第一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配合第一螺纹杆带动第一螺纹套配合滑块,带动传动盒前后移动,使第二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配合第二螺纹杆,带动第二螺纹套左右移动,通过第二螺纹套带动第三电机移动,从而调整抛光轮的前后左右位置,使其在对芯体板进行打磨时可以便捷的调整其打磨位置,灵活度高,且加快工作效率。
(2)、该方便调整加工位置的芯体板抛光装置,通过在工作台的内部设置夹持机构,第四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配合转轴带动一个转盘转动,通过其转盘配合两个拉杆带动驱动块配合连接块,从而带动两个连杆移动,两个连杆通过与另一端的驱动块配合连接块,配合另外两个拉杆,通过其两个拉杆配合另一个转盘从而使两个夹持板相互靠近,由此通过两个夹持板对芯体板进行夹持固定,增加芯体板在打磨时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主剖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调距机构仰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夹持机构俯视图。
图中:1、工作台;2、液压杆;3、顶板;4、调距机构;41、固定块;42、滑块;43、限位盒;44、第一螺纹杆;45、第一螺纹套;46、第一电机;47、传动盒;48、第二螺纹杆;49、第二螺纹套;410、第二电机;411、第三电机;412、抛光轮;5、夹持机构;51、支撑板;52、转轴;53、转盘;54、拉杆;55、驱动块;56、连接块;57、连杆;58、夹持板;59、第四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两种技术方案:
实施例一:一种方便调整加工位置的芯体板抛光装置,包括工作台1和固定连接在工作台1顶端的液压杆2,液压杆2为电动液压杆,且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且设有四个,均设置在工作台1顶端的四个角,液压杆2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顶板3,顶板3的底端设有调节抛光位置的调距机构4,调距机构4用来调整抛光轮412的打磨位置,工作台1的内部设有对工作台1顶端芯体板固定的夹持机构5,夹持机构5用来对芯体板材料进行夹持固定,调距机构4包括固定连接在顶板3底端两侧的固定块41,两个固定块41的外表面均滑动连接有滑块42,顶板3的底端且位于两个固定块41的相对侧之间固定连接有限位盒43,限位盒43用来对第一螺纹杆44与第一螺纹套45进行限位,限位盒43的内壁转动连接有第一螺纹杆44,第一螺纹杆44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第一螺纹套45,第一螺纹套45的外表面与限位盒43的内表面滑动连接,第一螺纹杆44的一端贯穿至限位盒43的后端并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46,第一电机46为三相异步电机可带动第一螺纹杆44正反转,且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当第一电机46启动时,第一电机46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带动第一螺纹杆44转动,从而使第一螺纹套45在限位盒43的作用下沿着第一螺纹杆44的外表面前后滑动,第一螺纹套45的底端贯穿至限位盒43的底部并固定连接有传动盒47,且传动盒47的顶端均与两个滑块42的底端固定连接,当第一螺纹套45在第一电机46的带动下移动时,通过配合两个滑块42在固定块41的外表面滑动,由此带动传动盒47一起前后移动,且传动盒47用来对第二螺纹杆48以及第二螺纹套49进行限位,传动盒47的内壁转动连接有第二螺纹杆48,第二螺纹杆48的一端外表面螺纹连接有第二螺纹套49,第二螺纹套49的外表面与传动盒47的内表面滑动连接,第二螺纹杆48的一端贯穿至传动盒47的右侧且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410,第二电机410为三相异步电机,可带动第二螺纹杆48正反转,且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当第二电机410启动时,第二电机410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带动第二螺纹杆48转动,第二螺纹杆48在转动时带动第二螺纹套49在传动盒47的限位作用下左右移动,第二螺纹套49的底端贯穿至传动盒47的底部并固定连接有第三电机411,第三电机411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第三电机411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抛光轮412,抛光轮412的底端设为磨砂状,方便对芯体板进行打磨,第二螺纹套49在第二电机410的的带动下左右移动的同时带动第三电机411一起左右移动,从而带动抛光轮412移动,再通过与第一电机46配合,使抛光轮412在进行打磨工作时可以前后左右移动调整其打磨位置,提高工作效率,夹持机构5包括固定连接在工作台1内壁的支撑板51,支撑板51的顶端两侧均转动连接有转轴52,支撑板51的顶端两侧位于中心位置均转动连接有转轴52,且两个转轴52的一端均与工作台1的表面下方转动连接,两个转轴52的外表面均固定连接有转盘53,两个转盘53的顶端两侧均转动连接有拉杆54,两个转盘53的顶端分别连接有两个拉杆54,且每两个拉杆54位于转盘53顶端相互远离的边缘位置,通过设置连接柱与转盘53的顶端转动连接,四个拉杆54的一端均转动连接有驱动块55,四个驱动块55的顶端均设置有连接柱,四个连接柱分别与四个拉杆54的另一端转动连接,四个驱动块55的外表面均滑动连接有连接块56,四个连接块56的内表面均开设有滑槽,且滑槽均与驱动块55适配,驱动块55的外表面与滑槽的内表面滑动连接,且四个连接块56的底端均与支撑板51的顶端固定连接,四个连接块56的相对侧之间均固定连接有连杆57,每两个通过与转盘53连接的拉杆54,其另一端连接的驱动块55与另外两个拉杆54连接的驱动块55的相对侧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杆57,两个连杆57的外表面均固定连接有夹持板58两个夹持板58的一端均贯穿工作台1的顶端,且与工作台1的内表面滑动连接,工作台1的顶端开设有开口槽,其大小与夹持板58适配,夹持板58的外表面与开口槽的内表面滑动连接,转轴52的一端贯穿至支撑板51的下方并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第四电机59,第四电机59为三相异步电机可带动转轴52正反转,并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且第四电机59的底端与工作台1的表面上方固定连接,启动第四电机59,第四电机59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带动其转轴52转动,转轴52在转动的同时带动其外表面所连接的转盘53转动,转盘53转动的同时带动顶端的两个拉杆54移动,两个拉杆54移动的同时拉动另一端所连接的驱动块55,使驱动块55在连接块56的内表面滑动,从而带动两个连杆57移动,两个连杆57在移动的同时,带动另一端所连接的驱动块55在其另外两个连接块56内滑动,从而推动另外两个拉杆54,使两个拉杆54在推力的作用下带动另一个转盘53转动,从而使两个夹持板58相互靠近,由此对芯体板进行夹持固定,从而更好的进行打磨工作。
实施例二:一种方便调整加工位置的芯体板抛光装置,包括工作台1和固定连接在工作台1顶端的液压杆2,液压杆2为电动液压杆,且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且设有四个,均设置在工作台1顶端的四个角,液压杆2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顶板3,顶板3的底端设有调节抛光位置的调距机构4,调距机构4用来调整抛光轮412的打磨位置,工作台1的内部设有对工作台1顶端芯体板固定的夹持机构5,夹持机构5用来对芯体板材料进行夹持固定,调距机构4包括固定连接在顶板3底端两侧的固定块41,两个固定块41的外表面均滑动连接有滑块42,顶板3的底端且位于两个固定块41的相对侧之间固定连接有限位盒43,限位盒43用来对第一螺纹杆44与第一螺纹套45进行限位,限位盒43的内壁转动连接有第一螺纹杆44,第一螺纹杆44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第一螺纹套45,第一螺纹套45的外表面与限位盒43的内表面滑动连接,第一螺纹杆44的一端贯穿至限位盒43的后端并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46,第一电机46为三相异步电机可带动第一螺纹杆44正反转,且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当第一电机46启动时,第一电机46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带动第一螺纹杆44转动,从而使第一螺纹套45在限位盒43的作用下沿着第一螺纹杆44的外表面前后滑动,第一螺纹套45的底端贯穿至限位盒43的底部并固定连接有传动盒47,且传动盒47的顶端均与两个滑块42的底端固定连接,当第一螺纹套45在第一电机46的带动下移动时,通过配合两个滑块42在固定块41的外表面滑动,由此带动传动盒47一起前后移动,且传动盒47用来对第二螺纹杆48以及第二螺纹套49进行限位,传动盒47的内壁转动连接有第二螺纹杆48,第二螺纹杆48的一端外表面螺纹连接有第二螺纹套49,第二螺纹套49的外表面与传动盒47的内表面滑动连接,第二螺纹杆48的一端贯穿至传动盒47的右侧且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410,第二电机410为三相异步电机,可带动第二螺纹杆48正反转,且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当第二电机410启动时,第二电机410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带动第二螺纹杆48转动,第二螺纹杆48在转动时带动第二螺纹套49在传动盒47的限位作用下左右移动,第二螺纹套49的底端贯穿至传动盒47的底部并固定连接有第三电机411,第三电机411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第三电机411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抛光轮412,抛光轮412的底端设为磨砂状,方便对芯体板进行打磨,第二螺纹套49在第二电机410的的带动下左右移动的同时带动第三电机411一起左右移动,从而带动抛光轮412移动,再通过与第一电机46配合,使抛光轮412在进行打磨工作时可以前后左右移动调整其打磨位置,提高工作效率。
同时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均属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工作时,将需要进行抛光的芯体板放置在工作台1的顶端,再启动第四电机59,使第四电机59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带动其中一个转轴52转动,转轴52转动时带得其外表面连接的转盘53转动,此时转盘53顶端的两个拉杆54在转盘53的带动下开始移动,从而拉动其另一端所连接的驱动块55,使驱动块55在连接块56的内表面滑动,从而相互靠近,由此带动两个连杆57移动,两个连杆57在移动的同时带动另一边的驱动块55在连接块56的内表面滑动,从而推动另外两个拉杆54,使两个拉杆54在推力的作用下带动另一个转盘53转动,从而使两个夹持板58相互靠近,由此将芯体板进行固定,随后启动四个液压杆2,使液压杆2通过气缸带动升缩杆收缩,从而带动顶板3下降,使顶板3下方的抛光轮412与芯体板的表面接触,此时启动第三电机411,第三电机411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带动抛光轮412转动,从而通过抛光轮412的底端磨砂部分对芯体板的表面进行打磨,此时通过启动第一电机46,第一电机46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带动第一螺纹杆44转动,第一螺纹杆44在转动时带动第一螺纹套45前后移动,第一螺纹套45在移动时,通过配合两个滑块42在固定块41的外表面滑动,从而带动传动盒47前后移动,由此来调整抛光轮412打磨时的位置变换,通过启动第二电机410,第二电机410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带动第二螺纹杆48转动,第二螺纹杆48在转动时带动外表面螺纹连接的第二螺纹套49左右移动,通过第二螺纹套49移动带动第三电机411左右移动,由此来带动抛光轮412可以左右移动对芯体板表面进行打磨,由此通过第一电机46与第二电机410的带动,使抛光轮412可以进行前后左右移动,以此来调整打磨时的加工位置即可。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一种方便调整加工位置的芯体板抛光装置,包括工作台(1)和固定连接在工作台(1)顶端的液压杆(2),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杆(2)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顶板(3),所述顶板(3)的底端设有调节抛光位置的调距机构(4),所述工作台(1)的内部设有对工作台(1)顶端芯体板固定的夹持机构(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便调整加工位置的芯体板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距机构(4)包括固定连接在顶板(3)底端两侧的固定块(41),两个所述固定块(41)的外表面均滑动连接有滑块(42),所述顶板(3)的底端且位于两个所述固定块(41)的相对侧之间固定连接有限位盒(43),所述限位盒(43)的内壁转动连接有第一螺纹杆(44),所述第一螺纹杆(44)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第一螺纹套(45),所述第一螺纹杆(44)的一端贯穿至限位盒(43)的后端并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4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方便调整加工位置的芯体板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纹套(45)的底端贯穿至限位盒(43)的底部并固定连接有传动盒(47),且传动盒(47)的顶端均与两个所述滑块(42)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传动盒(47)的内壁转动连接有第二螺纹杆(48),所述第二螺纹杆(48)的一端外表面螺纹连接有第二螺纹套(49),所述第二螺纹杆(48)的一端贯穿至传动盒(47)的右侧且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410),所述第二螺纹套(49)的底端贯穿至传动盒(47)的底部并固定连接有第三电机(411),所述第三电机(411)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抛光轮(41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便调整加工位置的芯体板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机构(5)包括固定连接在工作台(1)内壁的支撑板(51),所述支撑板(51)的顶端两侧均转动连接有转轴(52),且两个所述转轴(52)的一端均与工作台(1)的表面下方转动连接,两个所述转轴(52)的外表面均固定连接有转盘(53),两个所述转盘(53)的顶端两侧均转动连接有拉杆(54),四个所述拉杆(54)的一端均转动连接有驱动块(5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方便调整加工位置的芯体板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四个所述驱动块(55)的外表面均滑动连接有连接块(56),且四个所述连接块(56)的底端均与支撑板(51)的顶端固定连接,四个所述连接块(56)的相对侧之间均固定连接有连杆(57),两个所述连杆(57)的外表面均固定连接有夹持板(58)两个所述夹持板(58)的一端均贯穿工作台(1)的顶端,且与工作台(1)的内表面滑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方便调整加工位置的芯体板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52)的一端贯穿至支撑板(51)的下方并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第四电机(59),且第四电机(59)的底端与工作台(1)的表面上方固定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2644481.2U CN218697457U (zh) | 2022-10-09 | 2022-10-09 | 一种方便调整加工位置的芯体板抛光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2644481.2U CN218697457U (zh) | 2022-10-09 | 2022-10-09 | 一种方便调整加工位置的芯体板抛光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8697457U true CN218697457U (zh) | 2023-03-24 |
Family
ID=856393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2644481.2U Active CN218697457U (zh) | 2022-10-09 | 2022-10-09 | 一种方便调整加工位置的芯体板抛光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8697457U (zh) |
-
2022
- 2022-10-09 CN CN202222644481.2U patent/CN218697457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1414749U (zh) | 一种石英片表面抛光用抛光床 | |
CN114378584B (zh) | 一种金属管道生产用切割装置 | |
CN215036218U (zh) | 一种便于调节的不锈钢零件加工用打磨设备 | |
CN219987064U (zh) | 一种齿轮加工打磨装置 | |
CN218697457U (zh) | 一种方便调整加工位置的芯体板抛光装置 | |
CN116197771B (zh) | 一种球阀加工设备 | |
CN214024849U (zh) | 一种零件内部加工处理装置 | |
CN216504035U (zh) | 一种具有固定功能的玻璃加工用磨边装置 | |
CN212122678U (zh) | 一种家具板材自动打磨机 | |
CN210732017U (zh) | 一种高效生产变压器骨架的磨具 | |
CN219234772U (zh) | 一种多方向角度自动打磨的平面磨床 | |
CN112157745A (zh) | 一种用于木雕塑生产的打磨装置 | |
CN215788692U (zh) | 一种桌面打磨抛光一体装置 | |
CN220839447U (zh) | 一种分气缸加工用缸壳打磨装置 | |
CN220944792U (zh) | 一种大型环模外表面打磨用夹持工装 | |
CN219633313U (zh) | 一种热流道印刷辊打磨装置 | |
CN210209805U (zh) | 一种轴承生产用便于使用的抛光装置 | |
CN112643458A (zh) | 一种智能装备零件加工打磨机 | |
CN221474669U (zh) | 一种金属磨光机 | |
CN221849780U (zh) | 一种铝材表面抛光机 | |
CN220446178U (zh) | 一种机械加工研磨设备 | |
CN218169821U (zh) | 一种便于多角度处理的稳定型雨伞骨架打磨器 | |
CN218397422U (zh) | 一种光学仪器加工用镜片抛光装置 | |
CN218874780U (zh) | 一种活塞轴套管打磨装置 | |
CN218016047U (zh) | 一种采用工作台双层甲板结构的龙门铣床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