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693264U - 压铆夹具、双工位数控压铆机 - Google Patents
压铆夹具、双工位数控压铆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8693264U CN218693264U CN202222977268.3U CN202222977268U CN218693264U CN 218693264 U CN218693264 U CN 218693264U CN 202222977268 U CN202222977268 U CN 202222977268U CN 218693264 U CN218693264 U CN 21869326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ress
- riveting
- station
- plate
- clamp sea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5
- 238000005192 parti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0000006835 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712 assembl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0429 assembl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125000006850 spacer group Chemical group 0.000 description 1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Automatic Assembly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压铆夹具,包括夹具座以及推块,所述推块上设置多个顶杆;所述推块下端设置两根推杆;所述夹具座上端面开设多个插孔;夹紧机构,设置在夹具座上。双工位数控压铆机,包括机座;至少一个直线模组,设置在压铆工位,所述直线模组的滑座上设置上述压铆夹具;门架,固定设置在机座上;压装机构,所述压装机构适于压接压铆夹具上的侧板,铆接机构,铆接机构适于对连接柱上端进行铆接。提升侧板组件的装配效率和装配质量。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压铆夹具以及双工位数控压铆机。
背景技术
如图1图2所示的侧板组件,包括侧板以及多个短轴以及多个连接柱,侧板组件在组装过程中,需要将短轴和连接柱安装侧板上。
目前侧板组件在组装过程中,先在侧板上开设连接孔,然后将连接柱插入,最后再用铆接机对连接柱的插入端进行铆接,以往连接柱与侧板之间的连接主要还是依靠人工,将连接柱逐个在侧板上进行铆接,并且为方便人工将连接柱与侧板连接,连接柱在与连接孔装配的时候是间隙配合,然后在铆接,侧板与连接柱之间的连接强度相对比较低,如果要提升侧板与连接柱之间的连强度,连接柱在与连接孔之间最好是过盈配合,但由于是人工操作,一般很难将连接柱与侧板之间过盈装配,所以现在的侧板组件装配,连接柱与侧板之间是间隙配合,然后在铆接,这种装配会导致侧板与连接柱之间的稳定性降低,影响侧板组件的质量。
综上所述,传统侧板组件的装配存在组装效率低,装配质量不高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压铆夹具以及双工位数控压铆机,解决以往侧板组件生产效率低、质量不高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提供一种压铆夹具,包括
夹具座以及推块,所述推块适于在夹具座内腔做上下移动;
所述推块上设置多个顶杆,所述顶杆下端与夹具座固定连接,所述顶杆上端适于抵接侧板组件的连接柱;
所述推块下端设置两根推杆,所述推杆从夹具座下端面伸出,所述推杆适于与顶出机构配合,以带动推块抬升;
所述夹具座上端面开设多个插孔,所述连接柱从插孔内插入后,其下端支撑在顶杆上,其上端伸出夹具座上端面;
夹紧机构,设置在夹具座上,所述夹紧机构适于将侧板压紧在夹具座上。
进一步的,所述夹紧机构包括
两个夹紧气缸,分别设置在夹具座两侧;
两个压杆,其中部经支座夹具座形成转动配合,其前端适于压接侧板,其后端开设连接长槽,所述连接长槽与油缸推杆销轴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夹具座上设置用于使侧板保持平衡的支撑机构;
所述支撑机构包括
多个支撑柱,其下端与夹具座固定连接,其上端限制支撑块移出;
多个弹簧,套接在支撑柱上,其下端抵接夹具座,其上端抵接支撑块;
多个支撑块,在支撑柱做上下移动设置,其下端与弹簧抵接,所述支撑块上端适于支撑侧板底面;
侧板在压装之前,各个支撑块处于同一高度,以使侧板保持平衡;侧板在压装时,所述支撑块压装弹簧以做避让。
进一步的,所述夹具座包括
底板;
隔板,其内部形成中空腔室,其下端与底板固定连接,其上端连接衬板,推块适于在隔板内做上下移动;
衬板,固定设置在顶板和隔板之间;
顶板,固定设置在衬板上方。
第二方面:
提供一种双工位数控压铆机,包括
机座,所述机座上设置至少一个压铆工位,所述压铆工位包括压装工位和铆接工位;
至少一个直线模组,设置在压铆工位,所述直线模组的滑座上设置上述的压铆夹具,所述直线模组适于带动压铆夹具在压装工位和铆接工位之间做前后移动;
门架,固定设置在机座上;
压装机构,安装在门架上并位于压装工位上方,所述压装机构适于压接压铆夹具上的侧板,以使侧板与各个连接柱之间形成过盈配合;
铆接机构,安装在门架上并位于铆接工位上方,所述铆接机构适于对连接柱上端进行铆接。
进一步的,所述机座上设置顶出机构,所述顶出机构位于压装工位;
所述顶出机构包括
顶出油缸,在机座下端做固定设置,所述顶出油缸推杆连接顶出板;
两个顶出杆,其下端与顶出板固定连接,其上端适于在压装工位伸出机座;
当直线模组将铆接完毕的侧板组件移至压装工位时,所述顶出杆适于穿过滑座并抵接推杆并带动推块和各个顶杆抬升,以将侧板组件顶出夹具座。
进一步的,所述压装机构包括
安装板,其在门架上做水平移动设置;
压装油缸,设置在安装板上,所述压装油缸的推杆连接压装板,并适于带动压装板在压装工位做上下移动。
进一步的,所述压铆工位的数量为两个。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压铆夹具,可以将侧板和各个连接柱稳定放置在夹具座上,使其可以被稳定压装;再通过数控压铆机的压装机构对侧板进行压装,使侧板先与各个连接柱之间形成过盈装配,最后通过铆接机构对连接柱进行铆接,实现连接柱与侧板之间的稳定连接。
提升侧板组件的装配效率和装配质量。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和图2是侧板组件示意图;
图3是压铆夹具示意图;
图4是装有侧板组件的压铆夹具示意图;
图5是压铆夹具(不带隔板和夹紧机构)示意图;
图6是推块示意图;
图7是支撑机构示意图;
图8是顶出机构示意图;
图9是压装机构示意图;
图10是双工位数控压铆机示意图;
其中,1、侧板组件,11、侧板,12、连接柱;
2、夹具座,21、底板,22、隔板,23、衬板,24、顶板,25、垫板,26、推块,261、顶杆,262、推杆;
3、夹紧机构,31、夹紧气缸,32、压杆;
4、支撑机构,41、支撑柱,42、弹簧,43、支撑块;
5、顶出机构,51、顶出油缸,52、顶出杆,53、顶出板;
6、压装机构,61、安装板,62、压装油缸,63、压装板;
72、机座,73、门架;
8、铆接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如图1至图7所示,一种压铆夹具,包括
夹具座2以及推块26,所述推块26适于在夹具座2内腔做上下移动;
所述推块26上设置多个顶杆261,所述顶杆261下端与夹具座2固定连接,所述顶杆261上端适于抵接侧板组件1的连接柱12;
所述推块26下端设置两根推杆262,所述推杆262从夹具座2下端面伸出,所述推杆262适于与顶出机构5配合,以带动推块26抬升;
所述夹具座2上端面开设多个插孔,所述连接柱12从插孔内插入后,其下端支撑在顶杆261上,其上端伸出夹具座2上端面;
夹紧机构3,设置在夹具座2上,所述夹紧机构3适于将侧板11压紧在夹具座2上。
具体的,为提升推块26上下移动的稳定性,在夹具座2内腔底部设置导杆,导杆穿过推块26,从而使推块26可以稳定上下移动。
具体的,作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如图2图3所示,所述夹紧机构3包括
两个夹紧气缸31,分别设置在夹具座2两侧;
两个压杆32,其中部经支座夹具座2形成转动配合,其前端适于压接侧板11,其后端开设连接长槽,所述连接长槽与油缸推杆262销轴连接。
作业时,夹紧气缸31抬升,销轴可以在连接长槽内做移动,带动压杆32 一端抬升,从而使压杆32另一端下压侧板11。
具体的,作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如图7所示,所述夹具座2 上设置用于使侧板11保持水皮平衡的支撑机构4;
所述支撑机构4包括
多个支撑柱41,其下端与夹具座2固定连接,其上端限制支撑块43移出;
多个弹簧42,套接在支撑柱41上,其下端抵接夹具座2,其上端抵接支撑块43;
多个支撑块43,在支撑柱41做上下移动设置,其下端与弹簧42抵接,所述支撑块43上端适于支撑侧板11底面;
侧板11在压装之前,各个支撑块43处于同一高度,以使侧板11保持平衡;侧板11在压装时,所述支撑块43压装弹簧42以做避让。
具体的,作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如图3至图5所示,所述夹具座2包括
底板21;底板21在直线模组的滑座上做固定设置,底板21上开设用于顶出杆52穿过的杆孔;
隔板22,其内部形成中空腔室,其下端与底板21固定连接,其上端连接衬板23,推块26适于在隔板22内做上下移动;
衬板23,固定设置在顶板24和隔板22之间;
顶板24,固定设置在衬板23上方。
通过底板21封闭下腔,通过衬板23封闭上腔;
具体的,为便于控制顶板24的高度,在顶板24和衬板23之间设置垫板25。
底板21、衬板23以及垫板25上均开设用于顶出杆52穿过的杆孔。
本实施压铆夹具的工作原理:
先将侧板组件1的各个连接柱12插入插孔内,连接柱12下端抵接顶杆261,顶杆261的长度决定了插孔的深度,控制连接柱12伸出夹具座2顶面的高度,然后将侧板11放置在夹具座2上,连接柱12上端对应侧板11上的连接孔,通过支撑机构4对侧板11四周进行支撑,使侧板11保持水平,然后夹具即可在压装工位进行压装,压装之后,通过夹紧机构3对侧板11两侧进行压紧,然后夹具即可在铆接工位进行铆接。
实施例二
如图8至图10所示,一种双工位数控压铆机,包括
机座72,所述机座72上设置两个压铆工位,所述压铆工位包括压装工位和铆接工位;压装工位和铆接工位在机座72上呈前后方向设置;
两个直线模组,设置在压铆工位,所述直线模组的滑座上设置实施例一的压铆夹具,所述直线模组适于带动压铆夹具在压装工位和铆接工位之间做前后移动;
门架73,固定设置在机座72上;门架73呈拱形结构。
压装机构6,安装在门架73上并位于压装工位上方,所述压装机构6适于压接压铆夹具上的侧板11,以使侧板11与各个连接柱12之间形成过盈配合;
铆接机构8,安装在门架73上并位于铆接工位上方,所述铆接机构8适于对连接柱12上端进行铆接。
直线模组属于现有产品,对其原理在此不做赘述。
关于铆接机构8属于现有成熟设备,具体可以参照在先专利CN108655326A,专利名称:一种龙门式三轴数控铆接机。
具体的,作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如图10所示,所述机座72 上设置顶出机构5,所述顶出机构5位于压装工位;
所述顶出机构5包括
顶出油缸51,在机座72下端做固定设置,所述顶出油缸51推杆262连接顶出板53;
两个顶出杆52,其下端与顶出板53固定连接,其上端适于在压装工位伸出机座72;
当直线模组将铆接完毕的侧板组件1移至压装工位时,所述顶出杆52适于穿过滑座并抵接推杆262并带动推块26和各个顶杆261抬升,以将侧板组件1 顶出夹具座2。
在顶出机构5中,顶出板53通过导向杆与机座72之间形成导向配合。
具体的,作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如图9所示,所述压装机构6包括
安装板61,其在门架73上做水平移动设置,即左右方向移动;
压装油缸62,设置在安装板61上,所述压装油缸62的推杆262连接压装板63,并适于带动压装板63在压装工位做上下移动。
具体的,安装板61与门架73之间设置导轨,从而使安装板61可以稳定横移,使压装板63可以两个压铆工位横向移动。
具体的,压装板63与门架73之间设置导向杆,以使压装板63可以稳定上下移动。
本实施例双工位数控压铆机工作过程:
在压铆夹具先停留在压装工位,在压铆夹具上安装连接柱12和侧板11,然后由压装机构6进行压装,然后,铆接夹具由直线模具移动至铆接工位,由铆接机构8在对连接柱12进行铆接,铆接完毕之后,直线模组再带动铆接夹具回到压装工位,最后再由顶出机构5将装配完成的侧板组件1顶出夹具座2,操作人员取下侧板组件1,重新安装新的侧板11和连接柱12进行一下次作业。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Claims (8)
1.一种压铆夹具,其特征是,包括
夹具座以及推块,所述推块适于在夹具座内腔做上下移动;
所述推块上设置多个顶杆,所述顶杆下端与夹具座固定连接,所述顶杆上端适于抵接侧板组件的连接柱;
所述推块下端设置两根推杆,所述推杆从夹具座下端面伸出,所述推杆适于与顶出机构配合,以带动推块抬升;
所述夹具座上端面开设多个插孔,所述连接柱从插孔内插入后,其下端支撑在顶杆上,其上端伸出夹具座上端面;
夹紧机构,设置在夹具座上,所述夹紧机构适于将侧板压紧在夹具座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铆夹具,其特征是,
所述夹紧机构包括
两个夹紧气缸,分别设置在夹具座两侧;
两个压杆,其中部经支座夹具座形成转动配合,其前端适于压接侧板,其后端开设连接长槽,所述连接长槽与油缸推杆销轴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铆夹具,其特征是,
所述夹具座上设置用于使侧板保持平衡的支撑机构;
所述支撑机构包括
多个支撑柱,其下端与夹具座固定连接,其上端限制支撑块移出;
多个弹簧,套接在支撑柱上,其下端抵接夹具座,其上端抵接支撑块;
多个支撑块,在支撑柱做上下移动设置,其下端与弹簧抵接,所述支撑块上端适于支撑侧板底面;
侧板在压装之前,各个支撑块处于同一高度,以使侧板保持平衡;侧板在压装时,所述支撑块压装弹簧以做避让。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铆夹具,其特征是,
所述夹具座包括
底板;
隔板,其内部形成中空腔室,其下端与底板固定连接,其上端连接衬板,推块适于在隔板内做上下移动;
衬板,固定设置在顶板和隔板之间;
顶板,固定设置在衬板上方。
5.一种双工位数控压铆机,其特征是,包括
机座,所述机座上设置至少一个压铆工位,所述压铆工位包括压装工位和铆接工位;
至少一个直线模组,设置在压铆工位,所述直线模组的滑座上设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铆夹具,所述直线模组适于带动压铆夹具在压装工位和铆接工位之间做前后移动;
门架,固定设置在机座上;
压装机构,安装在门架上并位于压装工位上方,所述压装机构适于压接压铆夹具上的侧板,以使侧板与各个连接柱之间形成过盈配合;
铆接机构,安装在门架上并位于铆接工位上方,所述铆接机构适于对连接柱上端进行铆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工位数控压铆机,其特征是,
所述机座上设置顶出机构,所述顶出机构位于压装工位;
所述顶出机构包括
顶出油缸,在机座下端做固定设置,所述顶出油缸推杆连接顶出板;
两个顶出杆,其下端与顶出板固定连接,其上端适于在压装工位伸出机座;
当直线模组将铆接完毕的侧板组件移至压装工位时,所述顶出杆适于穿过滑座并抵接推杆并带动推块和各个顶杆抬升,以将侧板组件顶出夹具座。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工位数控压铆机,其特征是,
所述压装机构包括
安装板,其在门架上做水平移动设置;
压装油缸,设置在安装板上,所述压装油缸的推杆连接压装板,并适于带动压装板在压装工位做上下移动。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工位数控压铆机,其特征是,
所述压铆工位的数量为两个。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2977268.3U CN218693264U (zh) | 2022-11-08 | 2022-11-08 | 压铆夹具、双工位数控压铆机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2977268.3U CN218693264U (zh) | 2022-11-08 | 2022-11-08 | 压铆夹具、双工位数控压铆机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8693264U true CN218693264U (zh) | 2023-03-24 |
Family
ID=856105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2977268.3U Active CN218693264U (zh) | 2022-11-08 | 2022-11-08 | 压铆夹具、双工位数控压铆机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8693264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8789280A (zh) * | 2024-09-14 | 2024-10-18 | 江苏洛凯机电股份有限公司 | 储能杠杆加工设备及其加工方法 |
-
2022
- 2022-11-08 CN CN202222977268.3U patent/CN218693264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8789280A (zh) * | 2024-09-14 | 2024-10-18 | 江苏洛凯机电股份有限公司 | 储能杠杆加工设备及其加工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8273955B (zh) | 一种u型外单节农机链条装配机 | |
CN218693264U (zh) | 压铆夹具、双工位数控压铆机 | |
CN117060660B (zh) | 一种新能源电机转子热压轴套设备 | |
CN110977385B (zh) | 一种汽配发动机后端板的螺栓自动组装设备 | |
CN110266156B (zh) | 一种电机转子铁芯自动预折弯装置及折弯方法 | |
CN209970022U (zh) | 一种磁铁装配装置 | |
CN216397666U (zh) | 一种汽车用拉索冲压设备 | |
CN112428218B (zh) | 手动式齿轮泵轴套压装装置及压装方法 | |
CN221018512U (zh) | 一种带有自主定位的压铆机 | |
CN220970551U (zh) | 一种便于更换和安装模具头的冲压机械模具 | |
CN115592026B (zh) | 一种新能源汽车面板冲压模具 | |
CN110948210A (zh) | 汽车发动机缸盖出水管接头压装机构 | |
CN213857952U (zh) | 变速箱前壳体定位销衬套压装机构 | |
CN212350068U (zh) | 一种冲模的引导冲头 | |
CN108817917B (zh) | 一种泵芯装配用压装设备 | |
CN214254306U (zh) | 一种用于安装断路器转轴的夹具装置 | |
CN113579609B (zh) | 一种直缝焊机的对中结构 | |
CN119304110B (zh) | 一种新型环锻制坯液压机 | |
CN217344349U (zh) | 一种固定式c型压装机 | |
CN222588716U (zh) | 高效便捷的空弹簧组装设备 | |
CN222986175U (zh) | 一种用于安装车架平叉轴套的双工位压装设备 | |
CN222344657U (zh) | 下车架履带梁导向座组对工装 | |
CN219900963U (zh) | 副车架一次成型柔性衬套压装台 | |
CN217942367U (zh) | 一种用于手套链的自动化焊接模具 | |
CN217596395U (zh) | 一种压头快换机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