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627832U - 一种带导流一体化竖直防冻百叶窗的自然通风湿式冷却塔 - Google Patents

一种带导流一体化竖直防冻百叶窗的自然通风湿式冷却塔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627832U
CN218627832U CN202221988242.2U CN202221988242U CN218627832U CN 218627832 U CN218627832 U CN 218627832U CN 202221988242 U CN202221988242 U CN 202221988242U CN 218627832 U CN218627832 U CN 21862783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oling tower
vertical
shutter
louver
fix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988242.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玉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nan Lanchen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nan Lanchen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nan Lanchen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nan Lanchen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988242.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62783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62783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62783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导流一体化竖直防冻百叶窗的自然通风湿式冷却塔,包括自然通风湿式冷却塔、导流板和竖直防冻百叶窗。自然通风湿式冷却塔塔筒为双曲线形,塔底用人字柱支撑,形成冷却塔进风口;带导流一体化竖直防冻百叶窗由导流板、导流板固定装置、百叶固定装置、竖直百叶、百叶传动轴和传动装置组成,沿冷却塔周向布置。导流板与百叶窗垂直安装,可提高冷却塔周向进风均匀性;竖直防冻百叶窗可根据环境温度、进风风向风速调节百叶角度以改变进风面积,进而调节冷却塔进风量,其中竖直百叶有一定的导流作用。带导流一体化竖直防冻百叶窗可提高冷却塔进风均匀性,灵活调节进风量,减小了侧风影响下冷却塔局部结冰的可能,提高了冷却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带导流一体化竖直防冻百叶窗的自然通风湿式冷却塔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冷却塔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导流一体化竖直防冻百叶窗的自然通风湿式冷却塔。
背景技术
自然通风湿式冷却塔是电力系统广泛使用的冷却设备,作为电厂热力循环中的重要辅助设备,冷却塔优良的热力性能是保证汽轮发电机组具有较高热效率、安全运行及满负荷发电的前提条件。冷却塔的热力性能直接关系到电厂的经济效益。自然风条件下,影响冷却塔热力性能的主要因素是塔内通风量以及风速在填料区分布的均匀性,而通风量和进风均匀性主要受塔底周向进风口风速的影响。侧风情况下,冷却塔迎风侧风速增大,背风侧及塔侧风速减小,冷却塔沿底部圆周进风不均匀,总体通风量减小,热力性能减弱。我国北方部分地区冷却塔冬季运行时,气温过低会引起循环水温度过低和冷却塔某些部位结冰,从而影响汽轮机效率和冷却塔正常运行,导流板可以提高冷却塔进风均匀性,使塔内温度场更为均匀,在大风情况下,保证空气流可以有效进入塔内,避免出现穿堂风及局部结冰现象;竖直防冻百叶窗可以灵活调节进风量,在环境温度过低时,可有效减小进风量,避免循环水温度过低影响汽轮机效率,其中竖直百叶具有一定的导流能力,可以提高冷却塔进风均匀性。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导流一体化竖直防冻百叶窗的自然通风湿式冷却塔,包括自然通风湿式冷却塔、导流板和竖直防冻百叶窗;自然通风湿式冷却塔塔筒采用双曲线形结构,塔底用人字柱支撑,形成冷却塔进风口;带导流一体化竖直防冻百叶窗由导流板、导流板固定装置、百叶固定装置、竖直百叶、百叶传动轴和传动装置组成;带导流一体化竖直防冻百叶窗沿自然通风湿式冷却塔周向均匀布置。导流板位于相邻百叶窗中间位置,与百叶窗垂直安装,可提高冷却塔进风均匀性;使塔内温度场更为均匀,在大风情况下,保证空气流可以有效进入塔内,避免出现穿堂风及局部结冰现象;竖直防冻百叶窗可根据环境温度、进风风向风速调节百叶角度以改变进风面积,进而调节冷却塔进风量,减小循环水温度过低和冷却塔局部结冰的可能,其中竖直百叶具有一定的导风作用,可提高进风均匀性,保证汽轮机效率和冷却塔正常运行。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案如下:一种带导流一体化竖直防冻百叶窗的自然通风湿式冷却塔,包括自然通风湿式冷却塔和导流一体化竖直防冻百叶窗,所述导流一体化竖直防冻百叶窗包括导流板、导流板固定装置、竖直百叶、百叶固定装置、百叶传动轴、传动装置和顶棚固定装置;所述导流一体化竖直防冻百叶窗沿所述自然通风湿式冷却塔周向均匀布置;所述自然通风湿式冷却塔包括塔筒和塔底,塔筒采用双曲线形结构,塔底采用冷却塔人字柱支撑,形成冷却塔进风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自然通风湿式冷却塔下方塔底周向布置有百叶固定装置,数量为M个,M>1且M为整数;所述百叶固定装置包括百叶固定装置顶端、百叶固定装置底端、竖直立柱和水平横梁;所述自然通风湿式冷却塔下方塔底布置有导流板固定装置,数量为M个,M>1且M为整数。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导流一体化竖直防冻百叶窗跨距为LW,所述导流板长度为L,所述导流板外侧长度为L1,0≤L1≤L,所述导流板内侧长度为L2,0≤L2≤L;所述百叶固定装置顶端与冷却塔人字柱上端的垂直距离为Hm,0≤Hm≤H/5;所述百叶固定装置底端与冷却塔人字柱下端的垂直距离为Hl,0≤Hl≤H/2,H为所述冷却塔人字柱垂直高度;所述百叶固定装置底端与冷却塔人字柱下端之间的径向水平距离为Lv,0≤Lv≤6m;所述导流板固定装置内侧与冷却塔人字柱的径向水平距离为Lx,0≤Lx≤2m;所述导流板固定装置外侧与所述自然通风湿式冷却塔径向水平距离为Lx+L。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竖直立柱垂直于地面布置,相邻两个所述竖直立柱之间的水平距离为Lu,0m<Lu≤20m;所述导流板固定装置垂直于地面布置,相邻两个所述导流板固定装置之间的水平距离为Lx,LW<Lx≤2LW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水平横梁纵向相互平行,沿竖直方向共N层,N≥2且N为整数,相邻两个所述竖直立柱之间通过所述水平横梁相连接,自下而上相邻两个所述水平横梁之间的垂直距离为Hi,0m<Hi≤H+Hm-Hl,i=1,2,3,…,N-1。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百叶传动轴安装在各层水平横梁之间,所述百叶传动轴与竖直立柱平行,相邻两个所述百叶传动轴之间的距离为D,0m<D≤Lu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竖直百叶沿竖直方向布置N-1层,相邻层之间通过水平横梁间隔,所述竖直百叶分层安装在百叶固定装置的N层水平横梁的相邻两个水平横梁之间的百叶传动轴上,所述竖直百叶的宽度为W,D≤W≤Lv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传动装置带动百叶传动轴旋转时,所述竖直百叶可跟随旋转并能够调节自身旋转角度α,所述竖直百叶可旋转的角度范围为0°≤α<180°。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顶棚固定装置包括顶棚和顶棚支撑梁,所述顶棚支撑梁包括顶棚支撑梁固定点、顶棚支撑梁外端与顶棚支撑梁内端。所述顶棚支撑梁外端安装在百叶固定装置顶端,所述顶棚支撑梁内端安装在所述自然通风湿式冷却塔塔体的顶棚支撑梁固定点上;所述顶棚通过顶棚支撑梁支撑安装;所述顶棚支撑梁固定点到冷却塔人字柱上端的垂直距离为Hw,0≤Hw≤3Hm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导流板的形状为矩形、梯形的其中之一;所述导流板的材质为彩钢板镀锌钢、铝合金、不锈钢、塑料、玻璃钢的其中之一;所述竖直百叶的形状为平板型、梭形的其中之一;所述竖直百叶的材质为彩钢板、镀锌钢、铝合金、不锈钢、塑料、玻璃钢的其中之一。
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带导流一体化竖直防冻百叶窗的自然通风湿式冷却塔,包括自然通风湿式冷却塔、导流板和竖直防冻百叶窗;自然通风湿式冷却塔塔筒采用双曲线形结构,塔底用人字柱支撑,形成冷却塔进风口;导流一体化竖直防冻百叶窗由导流板、导流板固定装置、百叶固定装置、竖直百叶、百叶传动轴和传动装置组成;带导流一体化竖直防冻百叶窗沿自然通风湿式冷却塔塔外均匀布置。导流板位于相邻百叶窗中间位置,与百叶窗垂直安装,可提高冷却塔进风均匀性;竖直防冻百叶窗可根据环境温度、进风风向风速调节百叶角度以改变进风面积,进而调节冷却塔进风量。减小循环水温度过低和冷却塔局部结冰的可能,保证汽轮机效率和冷却塔正常运行。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一种带导流一体化竖直防冻百叶窗的自然通风湿式冷却塔的主视图。
图2为一种带导流一体化竖直防冻百叶窗的自然通风湿式冷却塔的俯视图。
图3为竖直防冻百叶窗的结构图。
图4为竖直防冻百叶窗的侧视图。
图5环境湿球温度在-10~0℃之间时一种带导流一体化竖直防冻百叶窗的自然通风湿式冷却塔俯视图。
图6为环境湿球温度在-10℃以下时一种带导流一体化竖直防冻百叶窗的自然通风湿式冷却塔俯视图。
图中:1、自然通风湿式冷却塔;2、竖直防冻百叶窗;3、导流板;4、冷却塔人字柱;5、导流板固定装置;7、百叶固定装置顶端;8、百叶固定装置底端;9、竖直立柱;10、水平横梁;13、竖直百叶;14、百叶传动轴;15、传动装置;16、冷却塔进风口;17、顶棚固定装置;18、顶棚;19、顶棚支撑梁;20、顶棚支撑梁固定点;21、顶棚支撑梁外端;22、顶棚支撑梁内端;23、百叶固定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带导流一体化竖直防冻百叶窗的自然通风湿式冷却塔,包括自然通风湿式冷却塔1和导流一体化竖直防冻百叶窗2,导流一体化竖直防冻百叶窗2包括导流板3、导流板固定装置5、竖直百叶13、百叶固定装置23、百叶传动轴14、传动装置15和顶棚固定装置17;导流一体化竖直防冻百叶窗2沿自然通风湿式冷却塔1周向均匀布置;自然通风湿式冷却塔1包括塔筒和塔底,塔筒采用双曲线形结构,塔底采用冷却塔人字柱4支撑,形成冷却塔进风口16。自然通风湿式冷却塔1下方塔底周向布置有百叶固定装置23,数量为M个,M>1且M为整数;百叶固定装置23包括百叶固定装置顶端7、百叶固定装置底端8、竖直立柱9和水平横梁10;自然通风湿式冷却塔1下方塔底布置有导流板固定装置5,数量为M个,M>1且M为整数。导流一体化竖直防冻百叶窗2跨距为LW,导流板3长度为L,导流板3外侧长度为L1,0≤L1≤L,导流板3内侧长度为L2,0≤L2≤L;百叶固定装置顶端7与冷却塔人字柱4上端的垂直距离为Hm,0≤Hm≤H/5;百叶固定装置底端8与冷却塔人字柱4下端的垂直距离为Hl,0≤Hl≤H/2,H为冷却塔人字柱4垂直高度;百叶固定装置底端8与冷却塔人字柱4下端之间的径向水平距离为Lv,0≤Lv≤6m;导流板固定装置5内侧与冷却塔人字柱4的径向水平距离为Lx,0≤Lx≤2m;导流板固定装置5外侧与自然通风湿式冷却塔1径向水平距离为Lx+L。竖直立柱9垂直于地面布置,相邻两个竖直立柱9之间的水平距离为Lu,0m<Lu≤20m;导流板固定装置5垂直于地面布置,相邻两个导流板固定装置5之间的水平距离为Lx,LW<Lx≤2LW。水平横梁10纵向相互平行,沿竖直方向共N层,N≥2且N为整数,相邻两个竖直立柱9之间通过水平横梁10相连接,自下而上相邻两个水平横梁10之间的垂直距离为Hi,0m<Hi≤H+Hm-Hl,i=1,2,3,…,N-1。百叶传动轴14安装在各层水平横梁10之间,百叶传动轴14与竖直立柱9平行,相邻两个百叶传动轴14之间的距离为D,0m<D≤Lu。竖直百叶13沿竖直方向布置N-1层,相邻层之间通过水平横梁10间隔,竖直百叶13分层安装在百叶固定装置23的N层水平横梁10的相邻两个水平横梁10之间的百叶传动轴14上,竖直百叶13的宽度为W,D≤W≤Lv。传动装置15带动百叶传动轴14旋转时,竖直百叶13可跟随旋转并能够调节自身旋转角度α,竖直百叶13可旋转的角度范围为0°≤α<180°。顶棚固定装置17包括顶棚18和顶棚支撑梁19,顶棚支撑梁19包括顶棚支撑梁固定点20、顶棚支撑梁外端21与顶棚支撑梁内端22。顶棚支撑梁外端21安装在百叶固定装置23顶端,顶棚支撑梁内端22安装在自然通风湿式冷却塔1塔体的顶棚支撑梁固定点20上;顶棚18通过顶棚支撑梁19支撑安装;顶棚支撑梁固定点20到冷却塔人字柱4上端的垂直距离为Hw,0≤Hw≤3Hm。导流板3的形状为矩形、梯形的其中之一;导流板3的材质为彩钢板镀锌钢、铝合金、不锈钢、塑料、玻璃钢的其中之一;竖直百叶13的形状为平板型、梭形的其中之一;竖直百叶13的材质为彩钢板、镀锌钢、铝合金、不锈钢、塑料、玻璃钢的其中之一。
实施案例1为环境湿球温度在-10~0℃之间时的种带导流一体化竖直防冻百叶窗的自然通风湿式冷却塔。
如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带导流一体化竖直防冻百叶窗的自然通风湿式冷却塔,包括自然通风湿式冷却塔1和导流一体化竖直防冻百叶窗2,竖直防冻百叶窗1包括导流板3、导流板固定装置5、竖直百叶13、百叶固定装置23、百叶传动轴14、传动装置15和顶棚固定装置17;导流一体化竖直防冻百叶窗2沿自然通风湿式冷却塔1周向均匀布置;自然通风湿式冷却塔1包括塔筒和塔底,塔筒采用双曲线形结构,塔底采用冷却塔人字柱4支撑,形成冷却塔进风口16,冷却塔人字柱3垂直高度为19m。自然通风湿式冷却塔1下方塔底周向布置有百叶固定装置23,数量为12个;百叶固定装置23包括百叶固定装置顶端7、百叶固定装置底端8、竖直立柱9和水平横梁10;自然通风湿式冷却塔1下方塔底布置有导流板固定装置5,数量为12个。导流板3长度为L,导流板3外侧长度为5m,导流板3内侧长度为0m;百叶固定装置顶端7与冷却塔人字柱4上端的垂直距离为2m;百叶固定装置底端8与冷却塔人字柱4下端的垂直距离为1m;百叶固定装置底端8与冷却塔人字柱4下端之间的径向水平距离为6m;导流板固定装置5内侧与冷却塔人字柱4的径向水平距离为1m;竖直立柱9垂直于地面布置,相邻两个竖直立柱9之间的水平距离为20m;导流板固定装置5垂直于地面布置。水平横梁10纵向相互平行,沿竖直方向共5层,相邻两个竖直立柱9之间通过水平横梁10相连接,自下而上相邻两个水平横梁10之间的垂直距离为5m。百叶传动轴14安装在各层水平横梁10之间,百叶传动轴14与竖直立柱9平行,相邻两个百叶传动轴14之间的距离为4m。竖直百叶13沿竖直方向布置4层,相邻层之间通过水平横梁10间隔,竖直百叶13分层安装在百叶固定装置23的N层水平横梁10的相邻两个水平横梁10之间的百叶传动轴14上,竖直百叶13的宽度为6m。调节竖直百叶13角度,使得迎风侧竖直百叶13关闭,塔侧竖直百叶13开启一定角度,背风侧竖直百叶13全开。顶棚固定装置17包括顶棚18和顶棚支撑梁19,顶棚支撑梁19包括顶棚支撑梁固定点20、顶棚支撑梁外端21与顶棚支撑梁内端22。顶棚支撑梁外端21安装在百叶固定装置23顶端,顶棚支撑梁内端22安装在自然通风湿式冷却塔1塔体的顶棚支撑梁固定点20上;顶棚18通过顶棚支撑梁19支撑安装;顶棚支撑梁固定点20到冷却塔人字柱4上端的垂直距离为2m。导流板3的形状为矩形;导流板3的材质为镀锌钢;竖直百叶13的形状为平板型;竖直百叶13的材质为镀锌钢。环境湿球温度在-10~0℃之间时,导流板起到提高冷却塔进风均匀性的作用,可有效阻止塔底出现穿堂风,保证背风侧有效进风,此时调节竖直防冻百叶窗的竖直百叶的旋转角度,使迎风侧竖直百叶关闭,避免迎风侧进风量过大,冷却塔局部结冰,起到局部防冻作用;两侧垂直进风区域竖直百叶开启一定角度,背风侧竖直百叶全开,增大进风量,使系统整体出水温度最小,提高冷却塔冷却性能和经济效益。
实施例2为环境湿球温度低于-10℃时的一种带导流一体化竖直防冻百叶窗的自然通风湿式冷却塔。
如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带导流一体化竖直防冻百叶窗的自然通风湿式冷却塔,包括自然通风湿式冷却塔1和导流一体化竖直防冻百叶窗2,竖直防冻百叶窗2包括导流板3、导流板固定装置5、竖直百叶13、百叶固定装置23、百叶传动轴14、传动装置15和顶棚固定装置17;导流一体化竖直防冻百叶窗2沿自然通风湿式冷却塔1周向均匀布置;自然通风湿式冷却塔1包括塔筒和塔底,塔筒采用双曲线形结构,塔底采用冷却塔人字柱4支撑,形成冷却塔进风口16,冷却塔人字柱3垂直高度为19m。自然通风湿式冷却塔1下方塔底周向布置有百叶固定装置23,数量为12个;百叶固定装置23包括百叶固定装置顶端7、百叶固定装置底端8、竖直立柱9和水平横梁10;自然通风湿式冷却塔1下方塔底布置有导流板固定装置5,数量为12个。导流板3长度为L,导流板3外侧长度为5m,导流板3内侧长度为0m;百叶固定装置顶端7与冷却塔人字柱4上端的垂直距离为2m;百叶固定装置底端8与冷却塔人字柱4下端的垂直距离为1m;百叶固定装置底端8与冷却塔人字柱4下端之间的径向水平距离为6m;导流板固定装置5内侧与冷却塔人字柱4的径向水平距离为1m;竖直立柱9垂直于地面布置,相邻两个竖直立柱9之间的水平距离为20m;导流板固定装置5垂直于地面布置。水平横梁10纵向相互平行,沿竖直方向共5层,相邻两个竖直立柱9之间通过水平横梁10相连接,自下而上相邻两个水平横梁10之间的垂直距离为5m。百叶传动轴14安装在各层水平横梁10之间,百叶传动轴14与竖直立柱9平行,相邻两个百叶传动轴14之间的距离为4m。竖直百叶13沿竖直方向布置4层,相邻层之间通过水平横梁10间隔,竖直百叶13分层安装在百叶固定装置23的5层水平横梁10的相邻两个水平横梁10之间的百叶传动轴14上,竖直百叶13的宽度为6m。调节竖直百叶13角度,使得迎风侧竖直百叶13关闭,塔侧竖直百叶13开启一定角度,背风侧竖直百叶13全开。顶棚固定装置17包括顶棚18和顶棚支撑梁19,顶棚支撑梁19包括顶棚支撑梁固定点20、顶棚支撑梁外端21与顶棚支撑梁内端22。顶棚支撑梁外端21安装在百叶固定装置23顶端,顶棚支撑梁内端22安装在自然通风湿式冷却塔1塔体的顶棚支撑梁固定点20上;顶棚18通过顶棚支撑梁19支撑安装;顶棚支撑梁固定点20到冷却塔人字柱4上端的垂直距离为2m。导流板3的形状为矩形;导流板3的材质为镀锌钢;竖直百叶13的形状为平板型;竖直百叶13的材质为镀锌钢。环境湿球温度低于-10℃时,调节竖直防冻百叶窗竖直百叶旋转角度,使竖直防冻百叶窗的所有百叶均关闭,依靠环境渗漏环境风即可满足冷却塔的冷却任务,起到自然通风湿式冷却塔在低温工况下的防冻作用。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导流一体化竖直防冻百叶窗的自然通风湿式冷却塔,包括自然通风湿式冷却塔、导流板和竖直防冻百叶窗;自然通风湿式冷却塔塔筒采用双曲线形结构,塔底用人字柱支撑,形成冷却塔进风口;带导流一体化竖直防冻百叶窗由导流板、导流板固定装置、百叶固定装置、竖直百叶、百叶传动轴和传动装置组成;带导流一体化竖直防冻百叶窗沿自然通风湿式冷却塔周向布置。导流板位于相邻百叶窗中间位置,与百叶窗垂直安装,可提高冷却塔进风均匀性;使塔内温度场更为均匀,在大风情况下,保证空气流可以有效进入塔内,避免出现穿堂风及局部结冰现象;竖直防冻百叶窗可根据环境温度、进风风向风速调节百叶角度以改变进风面积,进而调节冷却塔进风量,减小循环水温度过低和冷却塔局部结冰的可能,其中竖直百叶具有一定的导风作用,可提高进风均匀性,保证汽轮机效率和冷却塔正常运行。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案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案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10)

1.一种带导流一体化竖直防冻百叶窗的自然通风湿式冷却塔,包括自然通风湿式冷却塔(1)和导流一体化竖直防冻百叶窗(2),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一体化竖直防冻百叶窗(2)包括导流板(3)、导流板固定装置(5)、竖直百叶(13)、百叶固定装置(23)、百叶传动轴(14)、传动装置(15)和顶棚固定装置(17);所述导流一体化竖直防冻百叶窗(2)沿所述自然通风湿式冷却塔(1)周向均匀布置;所述自然通风湿式冷却塔(1)包括塔筒和塔底,塔筒采用双曲线形结构,塔底采用冷却塔人字柱(4)支撑,形成冷却塔进风口(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导流一体化竖直防冻百叶窗的自然通风湿式冷却塔,其特征在于:所述自然通风湿式冷却塔(1)下方塔底周向布置有百叶固定装置(23),数量为M个,M>1且M为整数;所述百叶固定装置(23)包括百叶固定装置顶端(7)、百叶固定装置底端(8)、竖直立柱(9)和水平横梁(10);所述自然通风湿式冷却塔(1)下方塔底布置有导流板固定装置(5),数量为M个,M>1且M为整数。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带导流一体化竖直防冻百叶窗的自然通风湿式冷却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一体化竖直防冻百叶窗(2)跨距为LW,所述导流板(3)长度为L,所述导流板(3)外侧长度为L1,0≤L1≤L,所述导流板(3)内侧长度为L2,0≤L2≤L;所述百叶固定装置顶端(7)与冷却塔人字柱(4)上端的垂直距离为Hm,0≤Hm≤H/5;所述百叶固定装置底端(8)与冷却塔人字柱(4)下端的垂直距离为Hl,0≤Hl≤H/2,H为所述冷却塔人字柱(4)垂直高度;所述百叶固定装置底端(8)与冷却塔人字柱(4)下端之间的径向水平距离为Lv,0≤Lv≤6m;所述导流板固定装置(5)内侧与冷却塔人字柱(4)的径向水平距离为Lx,0≤Lx≤2m;所述导流板固定装置(5)外侧与所述自然通风湿式冷却塔(1)径向水平距离为Lx+L。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导流一体化竖直防冻百叶窗的自然通风湿式冷却塔,其特征在于:所述竖直立柱(9)垂直于地面布置,相邻两个所述竖直立柱(9)之间的水平距离为Lu,0m<Lu≤20m;所述导流板固定装置(5)垂直于地面布置,相邻两个所述导流板固定装置(5)之间的水平距离为Lx,LW<Lx≤2LW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导流一体化竖直防冻百叶窗的自然通风湿式冷却塔,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横梁(10)纵向相互平行,沿竖直方向共N层,N≥2且N为整数,相邻两个所述竖直立柱(9)之间通过所述水平横梁(10)相连接,自下而上相邻两个所述水平横梁(10)之间的垂直距离为Hi,0m<Hi≤H+Hm-Hl,i=1,2,3,…,N-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导流一体化竖直防冻百叶窗的自然通风湿式冷却塔,其特征在于:所述百叶传动轴(14)安装在各层水平横梁(10)之间,所述百叶传动轴(14)与竖直立柱(9)平行,相邻两个所述百叶传动轴(14)之间的距离为D,0m<D≤Lu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导流一体化竖直防冻百叶窗的自然通风湿式冷却塔,其特征在于:所述竖直百叶(13)沿竖直方向布置N-1层,相邻层之间通过水平横梁(10)间隔,所述竖直百叶(13)分层安装在百叶固定装置(23)的N层水平横梁(10)的相邻两个水平横梁(10)之间的百叶传动轴(14)上,所述竖直百叶(13)的宽度为W,D≤W≤Lv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导流一体化竖直防冻百叶窗的自然通风湿式冷却塔,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装置(15)带动百叶传动轴(14)旋转时,所述竖直百叶(13)可跟随旋转并能够调节自身旋转角度α,所述竖直百叶(13)可旋转的角度范围为0°≤α<180°。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导流一体化竖直防冻百叶窗的自然通风湿式冷却塔,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棚固定装置(17)包括顶棚(18)和顶棚支撑梁(19),所述顶棚支撑梁(19)包括顶棚支撑梁固定点(20)、顶棚支撑梁外端(21)与顶棚支撑梁内端(22);所述顶棚支撑梁外端(21)安装在百叶固定装置(23)顶端,所述顶棚支撑梁内端(22)安装在所述自然通风湿式冷却塔(1)塔体的顶棚支撑梁固定点(20)上;所述顶棚(18)通过顶棚支撑梁(19)支撑安装;所述顶棚支撑梁固定点(20)到冷却塔人字柱(4)上端的垂直距离为Hw,0≤Hw≤3Hm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导流一体化竖直防冻百叶窗的自然通风湿式冷却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板(3)的形状为矩形、梯形的其中之一;所述导流板(3)的材质为彩钢板镀锌钢、铝合金、不锈钢、塑料、玻璃钢的其中之一;所述竖直百叶(13)的形状为平板型、梭形的其中之一;所述竖直百叶(13)的材质为彩钢板、镀锌钢、铝合金、不锈钢、塑料、玻璃钢的其中之一。
CN202221988242.2U 2022-07-29 2022-07-29 一种带导流一体化竖直防冻百叶窗的自然通风湿式冷却塔 Active CN21862783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988242.2U CN218627832U (zh) 2022-07-29 2022-07-29 一种带导流一体化竖直防冻百叶窗的自然通风湿式冷却塔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988242.2U CN218627832U (zh) 2022-07-29 2022-07-29 一种带导流一体化竖直防冻百叶窗的自然通风湿式冷却塔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627832U true CN218627832U (zh) 2023-03-14

Family

ID=854596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988242.2U Active CN218627832U (zh) 2022-07-29 2022-07-29 一种带导流一体化竖直防冻百叶窗的自然通风湿式冷却塔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62783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712473A (zh) 加力通风直接空冷塔
CN202250597U (zh) 垂直轴风力发电机用窗扇形叶片组合式风轮
CN101749179B (zh) 一种用于垂直轴风力发电机的整流增速塔
CN111397432B (zh) 一种可变角度旋转的间接空冷防冻导风模块组
CN218627832U (zh) 一种带导流一体化竖直防冻百叶窗的自然通风湿式冷却塔
CN201974096U (zh) 逆流式自然通风冷却塔进风导流及防冻挡风一体化装置
CN111457779A (zh) 一种可径向变不同角度的间接空冷导风系统
CN219265029U (zh) 一种带导流一体化水平防冻百叶窗的自然通风湿式冷却塔
CN204730697U (zh) 一种热电厂冷却塔防冻调控系统
KR101024826B1 (ko) 냉각탑의 통풍풍력을 이용한 풍력 발전시스템
CN115183600A (zh) 一种带导流一体化竖直防冻百叶窗的自然通风湿式冷却塔
CN215766585U (zh) 一种用于间接空冷电站的冬季防冻及风能回收系统
CN111271983A (zh) 一种引风式辅助通风直接空冷系统
CN213811819U (zh) 一种强化间接空冷塔冷却能力的蒸发冷却装置
CN221549401U (zh) 一种带倾斜控风装置的冷却塔及其水温控制系统
CN111397430B (zh) 一种可径向变相同角度的间接空冷导风模块组
CN215766584U (zh) 一种用于间接空冷电站的冬季防冻及风能回收系统
CN219572733U (zh) 一种带卷帘箱式的导流防冻一体化防冻装置的冷却塔
CN115790199A (zh) 一种带卷帘箱式的导流防冻一体化防冻装置的冷却塔
CN214095608U (zh) 一种带有自支撑旋转导风装置的间接空冷塔
CN112212710A (zh) 一种带有自支撑旋转导风装置的直接空冷塔
CN212058375U (zh) 一种提高风沙环境下间接空冷系统性能的装置
CN210164582U (zh) 一种利用自然通风逆流式冷却塔空气能发电装置
CN113218205A (zh) 一种用于间接空冷电站的冬季防冻及风能回收系统
CN117146612A (zh) 一种带倾斜控风装置的冷却塔及其水温控制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