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540452U - 体外预应力锚固装置 - Google Patents

体外预应力锚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540452U
CN218540452U CN202222829191.5U CN202222829191U CN218540452U CN 218540452 U CN218540452 U CN 218540452U CN 202222829191 U CN202222829191 U CN 202222829191U CN 218540452 U CN218540452 U CN 21854045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nchor
threading
steel strand
strand wires
ancho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829191.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祥伟
汪小鹏
雷英鸽
封明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n Highway Research Institute
Original Assignee
Xian Highway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n Highway Research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Xian Highway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to CN202222829191.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54045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54045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54045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inforcement Elements For Build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体外预应力锚固装置,T梁的左端部的前后端面上以及T梁的右端部的前后端面上均安装有上部锚固装置,两个转向锚固装置间隔设置,且两个转向锚固装置之间通过若干钢绞线连接,上部锚固装置通过若干钢绞线与对应转向锚固装置连接,且拉紧钢绞线使得转向锚固装置与T梁的底部紧贴,上部锚固装置的外侧壁上设置有锚固机构,转向锚固装置的外侧壁上和底部侧壁上均设置有锚固机构,锚固机构包括两块侧板、两块穿线板和锚板,两块侧板和两块穿线板构成矩形结构,且两块穿线板上均开设有穿线槽,钢绞线穿过对应的穿线槽,且钢绞线的端部通过锚板锁紧。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安装方便,且预应力调节方便,利于旧桥的加固。

Description

体外预应力锚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旧桥的加固,特别是体外预应力锚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山区公路建设,大量的混凝土T型梁桥开始或已服役;随服役时间不断增加,混凝土T梁开始出现各种类型的裂缝,导致承载能力下降,行车舒适性降低,甚至影响结构安全,因此需要进行加固。由于体外预应力技术具有施工方便、经济可靠,预应力筋(束)甚至可以更换等特点,近年来,已被广泛应用于旧桥的加固工程中。众多的工程实践证明,利用体外预应力加固旧桥,能显著提高结构承载力和抗裂度,有效改善结构的应力状态。
现有的体外预应力加固旧桥的结构形式多种多样,但是其安装不方便,且预应力调节不方便,从而影响旧桥的加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体外预应力锚固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体外预应力锚固装置,包括上部锚固装置、转向锚固装置和钢绞线,T梁的左端部的前后端面上以及T梁的右端部的前后端面上均安装有上部锚固装置,转向锚固装置为两个,两个转向锚固装置间隔设置,且两个转向锚固装置之间通过若干钢绞线连接,上部锚固装置通过若干钢绞线与对应转向锚固装置连接,且拉紧钢绞线使得转向锚固装置与T梁的底部紧贴,上部锚固装置的外侧壁上设置有锚固机构,转向锚固装置的外侧壁上和底部侧壁上均设置有锚固机构,锚固机构包括两块侧板、两块穿线板和锚板,两块侧板和两块穿线板构成矩形结构,且两块穿线板上均开设有穿线槽,钢绞线穿过对应的穿线槽,且钢绞线的端部通过锚板锁紧。
可选的,两穿线板通过至少一连接板连接。
可选的,穿线槽为腰形槽。
可选的,上部锚固装置包括安装板,安装板上开设有若干安装孔,且安装板的外侧壁上安装有锚固机构。
可选的,转向锚固装置包括水平面板和两竖向卡板,两竖向卡板间隔设置,两竖向卡板之间通过水平面板连接,且在水平面板的上方形成放置T梁底部的卡槽,水平面板的下方形成安装对应锚固机构的安装槽,竖向卡板的外侧壁也安装有对应锚固机构。
可选的,位于安装槽内的锚固机构的侧板上开设有两个穿线槽,且两个穿线槽在同一水平高度间隔设置。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的体外预应力锚固装置,安装方便,且预应力调节方便,利于旧桥的加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安装示意图;
图2为转向锚固装置与钢绞线的连接示意图;
图3为上部锚固装置与钢绞线的连接示意图;
图4为转向锚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5为转向锚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6为上部锚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锚固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00-上部锚固装置,200-转向锚固装置,300-钢绞线,400-T梁,500-锚固结构,101-安装板,201-竖向卡板,202-水平面板,203-卡槽,204-安装槽,501-侧板,502-穿线板,503-连接板,504-穿线槽,505-锚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及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惯常理解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所示,体外预应力锚固装置,包括上部锚固装置100、转向锚固装置200和钢绞线300,T梁400的左端部的前后端面上以及T梁400的右端部的前后端面上均安装有上部锚固装置100,转向锚固装置200为两个,两个转向锚固装置200间隔设置,如图2所示,两个转向锚固装置200之间通过若干钢绞线300连接,如图3所示,上部锚固装置100通过若干钢绞线300与对应转向锚固装置200连接,且拉紧钢绞线300使得转向锚固装置200与T梁400的底部紧贴,在本实施例中,上部锚固装置100包括安装板101,安装板101上开设有若干安装孔,在本实施例中,可以在T梁400预制时,在对应位置预先预埋螺栓,将螺栓穿过对应的安装孔,然后通过螺母锁紧,就可实现安装板101的安装,拆卸时,将螺母松开,也可实现安装板101的拆卸,在安装安装板101之前,可先用钢绞线300将两转向锚固装置200连接,然后用钢绞线300将锚固装置和上部锚固装置100连接,当上部锚固装置100安装完成后,然后再将钢绞线300绷紧,使得转向锚固装置200与T梁400紧贴,此时,该锚固装置则会对T梁400起到支撑作用,进而可以分担T梁400的预应力,从而对T梁400起到加固的作用。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上部锚固装置100的外侧壁上设置有锚固机构500,进一步的,在安装板101的外侧壁上安装有锚固机构500,锚固机构500与安装板101之间为固定连接,优选的,采用焊接的方式,使得锚固机构500与安装板101固定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4和图5所示,转向锚固装置200的外侧壁上和底部侧壁上均设置有锚固机构500,进一步的,如图7所示,锚固机构500包括两块侧板501、两块穿线板502和锚板505,两块侧板501和两块穿线板502构成矩形结构,且两块穿线板502上均开设有穿线槽504,钢绞线300穿过对应的穿线槽504,且钢绞线300的端部通过锚板505锁紧,由于锚固机构500在使用过程中,会承受很大的拉力,特别是两块穿线板502之间会承受较大的拉力,因此,在两穿线板502通过至少一连接板503连接,优选的,穿线板502与连接板503之间垂直焊接,因此当穿线板502收到拉力后,穿线板502也不会轻易变形,从而提高了该锚固装置的可靠性。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4和图5所示,穿线槽504为腰形槽,在本实施例中,位于安装槽内的锚固机构500的侧板501上开设有两个穿线槽504,且两个穿线槽504在同一水平高度间隔设置,优选的,每个穿线槽504内放置有三根钢绞线300,也就是说,两个转向锚固装置200之间具有六根钢绞线300连接,而上部锚固装置100与转向锚固装置200之间为三根钢绞线300连接,通过设置穿线槽504,钢绞线300在绷紧过程中,钢绞线300可在穿线槽504内移动,进而使得钢绞线300在绷紧后,钢绞线300不会弯折,进而避免了应力集中,使得钢绞线300绷紧方便,且保证了钢绞线的使用寿命。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4和图5所示,转向锚固装置200包括水平面板202和两竖向卡板201,两竖向卡板201间隔设置,两竖向卡板201之间通过水平面板202连接,且在水平面板202的上方形成放置T梁400底部的卡槽203,水平面板202的下方形成安装对应锚固机构500的安装槽,竖向卡板201的外侧壁也安装有对应锚固机构500,进一步的,安装槽内的锚固机构500的侧板501则为竖向卡板201,从而在保证结构强度的情况下,可以节省原材料,在本实施例中,T梁400的底部是卡在卡槽203内的,因此T梁400的底部对转向锚固装置200则具有限位作用,避免转向锚固装置200前后移动,进而保证了该锚固装置的预应力的稳定,而且在安装时,钢绞线300无需转向,通过锚板505先将钢绞线300绷直后,将该锚固装置安装在T梁400上后,只需通过调节T梁400一端的锚板505,就可实现整个锚固装置的预应力的调节,从而使得该锚固装置安装方便、调节方便。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体外预应力锚固装置,包括上部锚固装置、转向锚固装置和钢绞线,T梁的左端部的前后端面上以及T梁的右端部的前后端面上均安装有所述上部锚固装置,所述转向锚固装置为两个,两个所述转向锚固装置间隔设置,且两个所述转向锚固装置之间通过若干所述钢绞线连接,所述上部锚固装置通过若干所述钢绞线与对应所述转向锚固装置连接,且拉紧所述钢绞线使得所述转向锚固装置与所述T梁的底部紧贴,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锚固装置的外侧壁上设置有锚固机构,所述转向锚固装置的外侧壁上和底部侧壁上均设置有所述锚固机构,所述锚固机构包括两块侧板、两块穿线板和锚板,两块所述侧板和两块所述穿线板构成矩形结构,且两块所述穿线板上均开设有穿线槽,所述钢绞线穿过对应的穿线槽,且所述钢绞线的端部通过锚板锁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体外预应力锚固装置,其特征在于:两所述穿线板通过至少一连接板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体外预应力锚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穿线槽为腰形槽。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体外预应力锚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锚固装置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开设有若干安装孔,且所述安装板的外侧壁上安装有所述锚固机构。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体外预应力锚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锚固装置包括水平面板和两竖向卡板,两所述竖向卡板间隔设置,两所述竖向卡板之间通过所述水平面板连接,且在所述水平面板的上方形成放置T梁底部的卡槽,所述水平面板的下方形成安装对应所述锚固机构的安装槽,所述竖向卡板的外侧壁也安装有对应所述锚固机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体外预应力锚固装置,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安装槽内的锚固机构的侧板上开设有两个穿线槽,且两个穿线槽在同一水平高度间隔设置。
CN202222829191.5U 2022-10-26 2022-10-26 体外预应力锚固装置 Active CN21854045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829191.5U CN218540452U (zh) 2022-10-26 2022-10-26 体外预应力锚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829191.5U CN218540452U (zh) 2022-10-26 2022-10-26 体外预应力锚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540452U true CN218540452U (zh) 2023-02-28

Family

ID=852825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829191.5U Active CN218540452U (zh) 2022-10-26 2022-10-26 体外预应力锚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54045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644349A (zh) 一种用于宽幅箱梁矮塔斜拉桥的上部结构及施工方法
KR200397213Y1 (ko) 콘크리트 다주형 교량의 강재가로보 설치 구조
CN218540452U (zh) 体外预应力锚固装置
KR20170107308A (ko) 캔틸레버용 브래킷 및 이를 이용한 캔틸레버 시공방법
KR100593664B1 (ko) 프리스트레스가 도입된 합성바닥판 시공방법
KR20070001410A (ko) 콘크리트 다주형 교량의 강재가로보 설치 구조
KR100554342B1 (ko) 복공판 및 그 제조방법
CN112281639A (zh) 一种装配式桥梁的桥墩
CN210622367U (zh) 一种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加固装置
CN215367761U (zh) 一种钢筋混凝土梁与钢筋混凝土柱连接节点
CN214884742U (zh) 一种带支座连接器的预制楼板
CN110318557B (zh) 一种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加固装置及方法
CN209837671U (zh) 可重复使用的装配式建筑支撑装置
CN214219353U (zh) 一种装配式桥梁的桥墩
KR100469638B1 (ko) 피.에스.씨-빔 교량의 상판 슬래브 지지용 가시설 구조물
CN112323619A (zh) 一种装配式梁(板)桥新型铰缝连接结构
CN213978547U (zh) 一种装配式桥梁的墩柱
CN220414942U (zh) 免落地可周转适用于多跨度楼承板安全防护装置
KR102318867B1 (ko) 브레이싱 합성 구조 프리캐스트 데크플레이트와 이를 이용한 슬래브 시공방법
CN220283269U (zh) 一种拼宽桥施工吊架
CN217078368U (zh) 具有悬臂板的组合结构桥梁
CN210767206U (zh) 一种预制板连接结构
CN215406918U (zh) 一种预应力型钢座式t型钢混凝土组合梁
CN213978593U (zh) 一种装配式轨道梁
CN219118360U (zh) 型钢柱与钢筋的连接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