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458809U - 高效混排水处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高效混排水处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458809U
CN218458809U CN202221676616.7U CN202221676616U CN218458809U CN 218458809 U CN218458809 U CN 218458809U CN 202221676616 U CN202221676616 U CN 202221676616U CN 218458809 U CN218458809 U CN 21845880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lter element
sewage
mixed
pipe
pivo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676616.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敏华
丁衍
鲁世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xi Longyu Construc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Juou Environ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Juou Environ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Juou Environ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676616.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45880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45880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45880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ltration Of Liquid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效混排水处理装置,包括处理筒以及设置于处理筒内部设置的过滤芯,过滤芯内部设置有刮泥板,刮泥板的一侧与过滤芯内壁相接触,刮泥板另一侧与转轴相连接并通过该转轴绕转轴轴线转动,过滤芯底部设置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伸入过滤芯内部与转轴共轴固定连接并驱动转轴和刮泥板绕转轴轴线转动。本实用新型装置通过过滤芯内还设置有刮泥板由驱动电机驱动绕轴线转动,将过滤芯内部污泥刮落防止污泥堆积堵塞滤芯孔使得过滤处理速率下降,绕转轴转动的刮泥板在刮落污泥的同时可以对过滤芯内的混排污水进行搅拌进一步的提升了混排污水处理的效率和效果。

Description

高效混排水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污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效混排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混排污水,通常指受一定污染的、来自生活和生产的混合排出水。混排污水主要有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初期雨水。污水的主要污染物有病原体污染物、耗氧污染物、植物营养物和有毒污染物等。根据污水来源的观点,污水可以定义为从住宅、机关、商业或者工业区排放的与地下水、地表水、暴风雪等混合的携带有废物的液体或者水。而目前很多生活污水直接排放到环境中,使得严重影响环境,并且污水中含有的残渣以及污泥也随着污水直接流入到环境中,从而严重的影响了市政面貌,另外,给人类的生活也带来了极大的困恼。
现有的混排水处理装置往往会因为混排水内污泥在过滤处理的过程中堵住过滤装置的滤孔导致过滤处理效率低下,要经常性的更换和清洗过滤芯,不仅增加水处理的成本还降低了处理速度。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效混排水处理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高效混排水处理装置,包括处理筒以及设置于所述处理筒内部设置的过滤芯,所述处理筒顶部连通有供待处理混排污水进入所述处理筒的污水通入管,所述污水通入管与所述过滤芯内部相连通,所述处理筒底部设置有供处理后的混排水排出的排出管,所述排出管与所述过滤芯的外部相连通,所述过滤芯内部设置有刮泥板,所述刮泥板的一侧与所述过滤芯内壁相接触,所述刮泥板另一侧与转轴相连接并通过该转轴绕转轴轴线转动,所述过滤芯底部设置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伸入所述过滤芯内部与所述转轴共轴固定连接并驱动所述转轴和所述刮泥板绕转轴轴线转动。
优选的是,所述处理箱内部设置有供所述过滤芯安装的安装台阶,所述过滤芯顶部设置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与所述安装台阶相接触处设置有密封橡胶圈。
优选的是,所述处理筒顶部设置有可打开的盖板,所述过滤芯顶部设有若干顶块,所述顶块上下两端分别与所述盖板底面和所述安装板顶面相接触。
优选的是,所述盖板顶部设置有方便开合的把手。
优选的是,所述盖板与所述处理筒之间设置有密封橡胶圈。
优选的是,所述过滤芯的外周壁设置有若干个防止过滤芯内水压过高导致过滤芯变形的加固圈,所有所述加固圈沿竖直方向上下均匀套于所述过滤芯外周壁。
优选的是,所述污水通入管以及所述排出管均设置有控制水流的阀门。
优选的是,多个所述污水通入管均与一分流管相连通,待处理的混排污水通过分流管进入多个污水通入管和处理筒内。
优选的是,多个所述排出管均与一合流管相连通,有多个处理筒处理后的混排水通过该合流管统一排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是:
一、本实用新型装置通过污水通入管将混排污水通入处理管内的过滤芯内进行过滤处理,处理后的混排水再由排出管排出,过滤芯内还设置有刮泥板由驱动电机驱动绕轴线转动,将过滤芯内部污泥刮落防止污泥堆积堵塞滤芯孔使得过滤处理速率下降,绕转轴转动的刮泥板在刮落污泥的同时可以对过滤芯内的混排污水进行搅拌进一步的提升了混排污水处理的效率和效果。
二、本实用新型装置通过处理筒顶部设置的可开启的盖板,并且处理筒内的安装台阶,使得该装置的过滤芯可以快速便捷的取换,过滤芯顶部设置的顶块通过盖板压下使得过滤芯可以稳定的放置于安装台阶上,使得该装置过滤芯的更换和取出方便简单,方便过滤芯内部的清洗,进一步的提升了该装置的处理混排水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高效混排水处理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高效混排水处理装置处理筒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高效混排水处理装置处理筒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高效混排水处理装置过滤芯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高效混排水处理装置过滤芯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
1-处理筒,2-污水通入管,3-排出管,4-过滤芯,5-转轴,6-刮泥板,7-顶块, 8-安装板,9-驱动电机,10-加固圈,11-阀门,12-盖板,13-把手,14-安装台阶, 15-密封橡胶圈,16-分流管,17-合流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设置”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相连、设置,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设置,或一体地连接、设置。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本具体实施例详细公开了一种高效混排水处理装置,包括处理筒1以及设置于所述处理筒内部设置的过滤芯4,所述处理筒顶部连通有供待处理混排污水进入所述处理筒的污水通入管2,所述污水通入管与所述过滤芯内部相连通,所述处理筒底部设置有供处理后的混排水排出的排出管3,所述排出管与所述过滤芯的外部相连通,所述过滤芯内部设置有刮泥板6,所述刮泥板的一侧与所述过滤芯内壁相接触,所述刮泥板另一侧与转轴5相连接并通过该转轴绕转轴轴线转动,所述过滤芯底部设置有驱动电机9,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伸入所述过滤芯内部与所述转轴共轴固定连接并驱动所述转轴和所述刮泥板绕转轴轴线转动。
该部分结构能够通过污水通入管将混排污水通入处理管内的过滤芯内进行过滤处理,处理后的混排水再由排出管排出,过滤芯内还设置有刮泥板由驱动电机驱动绕轴线转动,将过滤芯内部污泥刮落防止污泥堆积堵塞滤芯孔使得过滤处理速率下降,绕转轴转动的刮泥板在刮落污泥的同时可以对过滤芯内的混排污水进行搅拌进一步的提升了混排污水处理的效率和效果。
进一步的是,所述处理箱内部设置有供所述过滤芯安装的安装台阶14,所述过滤芯顶部设置有安装板8,所述安装板与所述安装台阶相接触处设置有密封橡胶圈15。
进一步的是,所述处理筒顶部设置有可打开的盖板12,所述过滤芯顶部设有若干顶块7,所述顶块上下两端分别与所述盖板底面和所述安装板顶面相接触。
进一步的是,所述盖板顶部设置有方便开合的把手13。
进一步的是,所述盖板与所述处理筒之间设置有密封橡胶圈15。
该部分结构能够通过处理筒顶部设置的可开启的盖板,并且处理筒内的安装台阶,使得该装置的过滤芯可以快速便捷的取换,过滤芯顶部设置的顶块通过盖板压下使得过滤芯可以稳定的放置于安装台阶上,使得该装置过滤芯的更换和取出方便简单,方便过滤芯内部的清洗,进一步的提升了该装置的处理混排水的效率。
进一步的是,所述过滤芯的外周壁设置有若干个防止过滤芯内水压过高导致过滤芯变形的加固圈10,所有所述加固圈沿竖直方向上下均匀套于所述过滤芯外周壁。
进一步的是,所述污水通入管以及所述排出管均设置有控制水流的阀门11。
进一步的是,多个所述污水通入管均与一分流管16相连通,待处理的混排污水通过分流管进入多个污水通入管和处理筒内。
进一步的是,多个所述排出管均与一合流管17相连通,有多个处理筒处理后的混排水通过该合流管统一排出。
该部分结构能够通过分流管和合流管之间连通多个处理筒,从不仅可以同时处理大量的混排污水,从而进一步提升处理效率,而且可在其中一个或多个处理筒更换过滤芯时,其他的处理筒可以继续对混排水进行过滤处理,极大的提升了混排水处理效率。
本实用新型装置通过污水通入管将混排污水通入处理管内的过滤芯内进行过滤处理,处理后的混排水再由排出管排出,过滤芯内还设置有刮泥板由驱动电机驱动绕轴线转动,将过滤芯内部污泥刮落防止污泥堆积堵塞滤芯孔使得过滤处理速率下降,绕转轴转动的刮泥板在刮落污泥的同时可以对过滤芯内的混排污水进行搅拌进一步的提升了混排污水处理的效率和效果。并且本实用新型装置通过处理筒顶部设置的可开启的盖板,并且处理筒内的安装台阶,使得该装置的过滤芯可以快速便捷的取换,过滤芯顶部设置的顶块通过盖板压下使得过滤芯可以稳定的放置于安装台阶上,使得该装置过滤芯的更换和取出方便简单,方便过滤芯内部的清洗,进一步的提升了该装置的处理混排水的效率。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高效混排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筒以及设置于所述处理筒内部设置的过滤芯,所述处理筒顶部连通有供待处理混排污水进入所述处理筒的污水通入管,所述污水通入管与所述过滤芯内部相连通,所述处理筒底部设置有供处理后的混排水排出的排出管,所述排出管与所述过滤芯的外部相连通,所述过滤芯内部设置有刮泥板,所述刮泥板的一侧与所述过滤芯内壁相接触,所述刮泥板另一侧与转轴相连接并通过该转轴绕转轴轴线转动,所述过滤芯底部设置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伸入所述过滤芯内部与所述转轴共轴固定连接并驱动所述转轴和所述刮泥板绕转轴轴线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混排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筒内部设置有供所述过滤芯安装的安装台阶,所述过滤芯顶部设置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与所述安装台阶相接触处设置有密封橡胶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效混排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筒顶部设置有可打开的盖板,所述过滤芯顶部设有若干顶块,所述顶块上下两端分别与所述盖板底面和所述安装板顶面相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效混排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顶部设置有方便开合的把手。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效混排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与所述处理筒之间设置有密封橡胶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混排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芯的外周壁设置有若干个防止过滤芯内水压过高导致过滤芯变形的加固圈,所有所述加固圈沿竖直方向上下均匀套于所述过滤芯外周壁。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混排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通入管以及所述排出管均设置有控制水流的阀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混排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污水通入管均与一分流管相连通,待处理的混排污水通过分流管进入多个污水通入管和处理筒内。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混排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排出管均与一合流管相连通,有多个处理筒处理后的混排水通过该合流管统一排出。
CN202221676616.7U 2022-07-01 2022-07-01 高效混排水处理装置 Active CN21845880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676616.7U CN218458809U (zh) 2022-07-01 2022-07-01 高效混排水处理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676616.7U CN218458809U (zh) 2022-07-01 2022-07-01 高效混排水处理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458809U true CN218458809U (zh) 2023-02-10

Family

ID=851360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676616.7U Active CN218458809U (zh) 2022-07-01 2022-07-01 高效混排水处理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45880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328251U (zh) 一种智能污水处理装置
CN218221476U (zh) 一种高效浓密机
CN207608430U (zh) 一种污水处理装置
CN218458809U (zh) 高效混排水处理装置
CN213112819U (zh) 一种静沉式污水处理装置
CN213506358U (zh) 一种移动式沉淀污水净化装置
CN213834959U (zh) 一种城市污水过滤及处理装置
CN208055124U (zh) 一种污水高效处理装置
CN207699343U (zh) 一种污水处理装置
CN202508960U (zh) 一种联合超声波和缺氧/好氧消化的污泥处理装置
CN207072893U (zh) 一种工业废水用处理装置
CN221141472U (zh) 一种污水处理的微生物处理设备
CN219652838U (zh) 一种合建式曝气池好氧颗粒化污泥一体化处理装置
CN214634522U (zh) 一种多层级城市污水净化处理装置
CN214167597U (zh) 一种城市污水处理装置
CN216236393U (zh) 一种工业循环冷却水自动处理设备
CN215365078U (zh) 一种移动式投泥装置
CN220684805U (zh) 一种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
CN221370787U (zh) 一种具有分离过滤作用的废水处理装置
CN212151875U (zh) 一种污水处理装置
CN217698094U (zh) 一种工业污水处理设备
CN210855444U (zh) 一种废水处理用淤泥沉淀装置
CN212174555U (zh) 一种油墨废水处理系统
CN221500842U (zh) 一种废水处理系统
CN217961419U (zh) 一种污水处理池浮泥渣集边收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506

Address after: No. 01, Baishuxia, Liaoli Village, Chuantan Town, Wuning County, Jiujiang City, Jiangxi Province, 332000

Patentee after: Deng Yongfang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Patentee after: Pan Rong

Address before: Room A31, Area A, 1st Floor, Pioneer Park, No. 18, East Second Road, Gusu District,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215300

Patentee before: Jiangsu Juou Environment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523

Address after: No. 1418, Building B2, Zhongyan Global International, Wuning County, Jiujiang City, Jiangxi Province, 332000

Patentee after: Jiangxi Longyu Construction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No. 01, Baishuxia, Liaoli Village, Chuantan Town, Wuning County, Jiujiang City, Jiangxi Province, 332000

Patentee before: Deng Yongfang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Patentee before: Pan Rong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