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449406U - 一种高压输电线路防振结构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压输电线路防振结构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449406U
CN218449406U CN202222845826.0U CN202222845826U CN218449406U CN 218449406 U CN218449406 U CN 218449406U CN 202222845826 U CN202222845826 U CN 202222845826U CN 218449406 U CN218449406 U CN 21844940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ing
fixed
plate
groove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845826.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汪建
陈秀国
杨亚
佘世洲
张东
王建宾
汪文杰
史非
张玉兵
何芳
徐斌
樊欣欣
徐玲
程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ngling Electric Power Consulting And Desig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ongling Power Supply Co of State Grid Anhui Electric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ngling Power Supply Co of State Grid Anhui Electric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Tongling Power Supply Co of State Grid Anhui Electric Pow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845826.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44940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44940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44940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ibration Prevent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防振装置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高压输电线路防振结构装置,包括上套管以及与上套管相互匹配的下套管,所述上套管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安装板以及第一固定板,所述上套管与第一安装板转动连接,所述下套管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二安装板以及第二固定板,所述上套管与下套管的内壁上均设置有橡胶片,所述第一安装板上设置有用于连接上套管与下套管的连接组件,所述第一固定板上设置有用于固定上套管与下套管的固定组件,所述第二固定板上设置有用于开启固定组件的控制组件。本申请具有降低工作人员更换防振结构难度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高压输电线路防振结构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振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压输电线路防振结构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高空输电线架设过程中,通常会设置防振设备,常见的是在架空线路上设置防振锤,其主要是为了减少导线的振动,也有采用防振鞭或者阻力线等,都是为了减少导线的振动,上述结构设置的防振设备,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其防振效果欠佳,同时,还存在各种安全隐患。
在公开号为CN209626913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中公开了一种输电线路防振装置,包括上套管,与所述上套管相配合的下套管,设置在所述上套管与下套管一连接处的第一连接机构,设置在所述上套管与下套管另一连接处的第二连接机构,设置在所述上套管和下套管连接后形成用于容纳输电线路的圆形空腔,以及设置在所述圆形空腔内柔性压紧模块。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以下缺陷:上述装置通过上套管与下套管对线缆进行限位,并通过螺栓对上套管进行固定,当上套管经过长时间的使用后,上套管内的易损件易发生损坏,此时,工作人员需对上套管进行更换,此时,工作人员需使上套管与下套管相互分离。当螺栓经过长时间的使用后,螺栓易发生锈蚀,当工作人员处于高空时,操作难度较高,从而不利于降低工作人员的操作难度。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压输电线路防振结构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高压输电线路防振结构装置,包括上套管以及与上套管相互匹配的下套管,所述上套管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安装板以及第一固定板,所述上套管与第一安装板转动连接,所述下套管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二安装板以及第二固定板,所述上套管与下套管的内壁上均设置有橡胶片,所述第一安装板上设置有用于连接上套管与下套管的连接组件,所述第一固定板上设置有用于固定上套管与下套管的固定组件,所述第二固定板上设置有用于开启固定组件的控制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上套管经过长时间的使用后,上套管内的易损件易发生损坏,此时工作人员需对上套管进行更换。在此过程中,工作人员只需滑动滑块,即可开启控制组件,从而使固定组件在控制组件的作用下开启。随后,工作人员只需沿水平方向滑动上套管,即可使上套管与下套管相互分离,无需持续拧动螺栓,从而降低了工作人员的操作难度。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安装板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槽的内壁上开设有第二安装槽,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转动设置在第二安装槽内的连接板以及固定在连接板上表面的安装杆,所述安装杆的上表面与上套管的底面相互固定,所述连接板的直径大于安装杆的直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工作人员需安装上套管时,工作人员只需使下套管的内壁与线缆的外壁相互连接,并沿竖直方向转动上套管,即可使上套管的内壁抵紧线缆的外壁,随后,工作人员需沿水平方向转动上套管,即可使第一固定板逐渐靠近第二固定板并与第二固定板相互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固定板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一固定槽,所述第一固定板的底面开设有与第一固定槽正对的第二固定槽,所述固定组件包括滑动设置在第一固定槽内的滑杆以及一端固定在滑杆底面的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第一固定槽的内底壁上,所述滑杆的上表面与其其中一个侧壁相交的棱边上开设有倾斜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第一固定板逐渐靠近第二固定板时,第一固定板逐渐靠近滑杆并最终抵紧倾斜面,从而使滑杆在第一固定板的作用下移动至第一固定槽内。随后,当第一固定槽与第二固定槽正对时,滑杆的上端在第一弹簧的作用下向上移动并最终移动至第二固定槽内,从而使滑杆对上套管进行限位,进而提高了上套管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固定槽的内底壁上滑动设置有第一磁铁块,所述滑杆的底面固定有与第一磁铁块相互吸附的第二磁铁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工作人员需使滑杆与第二固定槽相互连接时,工作人员需向下滑动滑杆,从而使第一磁铁块与第二磁铁块相互吸附,当工作人员松开滑杆时,滑杆在第一弹簧的作用下复位,从而使第一磁铁块跟随滑杆向上运动。当第一磁铁块移动至最高点时,第一磁铁块对滑杆进行限位,从而提高了上套管与倾斜面正对的概率。随后,当滑杆在上套管的作用下完全移动至第一固定槽内时,第一弹簧逐渐被压缩,当第一固定槽与第二固定槽正对时,滑杆在第一弹簧的作用下迅速复位并在惯性的作用下使第一磁铁块与第二磁铁块相互分离,从而增大了滑杆开设有倾斜面的侧壁与第二固定槽内壁相互接触的概率,进而提高了装置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固定板远离第一安装板的侧壁上开设有滑槽,所述控制组件包括滑动设置在滑槽内的滑块以及一端固定在滑杆底面的固定绳,所述固定绳的另一端延伸至滑槽内并与滑块相互固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工作人员需使上套管与下套管相互分离时,工作人员只需滑动滑块,即可使固定绳跟随滑块相互运动,进而使滑杆在滑块的作用下向下运动,从而使滑杆与第二固定槽相互分离。此时,工作人员只需转动上套管即可使上套管与下套管相互分离,从而降低了工作人员的操作难度。
进一步的,所述滑块远离固定绳的侧壁上固定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滑槽远离固定绳的内壁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高了滑块的稳定性,降低了滑块受到外力时沿滑槽滑动的概率。
进一步的,所述滑槽靠近上套管的内壁上开设有滑动槽,所述滑动槽内滑动设置有用于阻挡滑块的滑动杆。
进一步的,所述滑动杆靠近上套管的侧壁上固定有第三弹簧,所述第三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滑动槽靠近上套管的内壁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滑动杆未受到外力时,滑动杆的一端在第三弹簧的作用下移动至滑槽内,并对滑块进行阻挡,从而进一步降低了滑块受到外力时沿滑槽滑动的概率,进而减小了上套管与下套管相互分离的概率。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申请中,当上套管经过长时间的使用后,上套管内的易损件易发生损坏,此时工作人员需对上套管进行更换。在此过程中,工作人员只需滑动滑块,即可开启控制组件,从而使固定组件在控制组件的作用下开启。随后,工作人员只需沿水平方向滑动上套管,即可使上套管与下套管相互分离,无需持续拧动螺栓,从而降低了工作人员的操作难度;
2、本申请中,当工作人员需安装上套管时,工作人员只需使下套管的内壁与线缆的外壁相互连接,并沿竖直方向转动上套管,即可使上套管的内壁抵紧线缆的外壁,随后,工作人员需沿水平方向转动上套管,即可使第一固定板逐渐靠近第二固定板并与第二固定板相互连接;
3、本申请中,当第一固定板逐渐靠近第二固定板时,第一固定板逐渐靠近滑杆并最终抵紧倾斜面,从而使滑杆在第一固定板的作用下移动至第一固定槽内。随后,当第一固定槽与第二固定槽正对时,滑杆的上端在第一弹簧的作用下向上移动并最终移动至第二固定槽内,从而使滑杆对上套管进行限位,进而提高了上套管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用于凸显连接组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用于凸显固定组件以及控制组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用于凸显滑动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用于凸显第二磁铁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上套管;11、下套管;2、第一安装板;21、第一固定板;3、第二安装板;31、第二固定板;32、橡胶片;33、第一安装槽;34、第二安装槽;4、连接组件;41、连接板;42、安装杆;43、第一固定槽;44、第二固定槽;5、固定组件;51、滑杆;52、第一弹簧;53、倾斜面;54、滑槽;6、控制组件;61、滑块;62、固定绳;7、第一磁铁块;71、第二磁铁块;8、第二弹簧;81、滑动槽;82、滑动杆;9、第三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如图1-5所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高压输电线路防振结构装置,包括上套管1、下套管11、第一安装板2、第一固定板21、第二安装板3、第二固定板31、橡胶片32、连接组件4、固定组件5、控制组件6、第一磁铁块7、第二磁铁块71、第二弹簧8、滑动杆82以及第三弹簧9。上套管1为横截面呈圆弧形的板状结构,下套管11为横截面呈圆弧形的板状结构,且下套管11与上套管1相互匹配。第一安装板2为长方形板状结构,第一固定板21为长方形板状结构,第一安装板2与第一固定板21分别设置在上套管1的两侧,且上套管1与第一安装板2转动连接。第二安装板3为长方形板状结构,第二固定板31为长方形板状结构,第二安装板3与第二固定板31分别设置在下套管11的两侧。橡胶片32为横截面呈圆弧形的片状结构,橡胶片32设有两个且分别设置在上套管1与下套管11的内壁上。
第二安装板3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一安装槽33,第一安装槽33的内壁上开设有第二安装槽34,连接组件4设置在第一安装板2上,用于连接上套管1与下套管11,连接组件4包括连接板41与安装杆42。连接板41为圆板状结构,连接板41转动设置在第二安装槽34内,且安装杆42的上表面与上套管1的底面相互固定。安装杆42为圆杆状结构,安装杆42固定在连接板41的上表面,安装杆42的上表面与上套管1的底面相互固定,且连接板41的直径大于安装杆42的直径。
当工作人员需安装上套管1时,工作人员只需使下套管11的内壁与线缆的外壁相互连接,并沿竖直方向转动上套管1,即可使上套管1的内壁抵紧线缆的外壁,随后,工作人员需沿水平方向转动上套管1,即可使第一固定板21逐渐靠近第二固定板31并与第二固定板31相互连接。
第二固定板31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一固定槽43,第一固定板21的底面开设有与第一固定槽43正对的第二固定槽44,固定组件5设置在第一固定板21上,用于固定上套管1与下套管11,固定组件5包括滑杆51与第一弹簧52。滑杆51为长方形杆状结构,滑杆51滑动设置在第一固定槽43内,且滑杆51的上表面与其其中一个侧壁相交的棱边上开设有倾斜面53。第一弹簧52的一端固定在滑杆51的底面,第一弹簧52的另一端固定在第一固定槽43的内底壁上。
当第一固定板21逐渐靠近第二固定板31时,第一固定板21逐渐靠近滑杆51并最终抵紧倾斜面53,从而使滑杆51在第一固定板21的作用下移动至第一固定槽43内。随后,当第一固定槽43与第二固定槽44正对时,滑杆51的上端在第一弹簧52的作用下向上移动并最终移动至第二固定槽44内,从而使滑杆51对上套管1进行限位,进而提高了上套管1的稳定性。
第二固定板31远离第一固定板21的侧壁上开设有滑槽54,控制组件6设置在第二固定板31上,用于开启固定组件5,控制组件6包括滑块61与固定绳62。滑块61为长方形块状结构,滑块61滑动设置在滑槽54内。固定绳62的一端固定在滑杆51的底面,固定绳62的另一端延伸至滑槽54内并与滑块61相互固定。
当工作人员需使上套管1与下套管11相互分离时,工作人员只需滑动滑块61,即可使固定绳62跟随滑块61相互运动,进而使滑杆51在滑块61的作用下向下运动,从而使滑杆51与第二固定槽44相互分离。此时,工作人员只需转动上套管1即可使上套管1与下套管11相互分离,从而降低了工作人员的操作难度。
第一磁铁块7为长方形块状结构,第一磁铁块7滑动设置在第一固定槽43的内底壁上。第二磁铁块71为长方形块状结构,第二磁铁块71固定在滑杆51的底面,且第二磁铁块71与第一磁铁块7相互吸附。
当工作人员需使滑杆51与第二固定槽44相互连接时,工作人员需向下滑动滑杆51,从而使第一磁铁块7与第二磁铁块71相互吸附,当工作人员松开滑杆51时,滑杆51在第一弹簧52的作用下复位,从而使第一磁铁块7跟随滑杆51向上运动。当第一磁铁块7移动至最高点时,第一磁铁块7对滑杆51进行限位,从而提高了上套管1与倾斜面53正对的概率。随后,当滑杆51在上套管1的作用下完全移动至第一固定槽43内时,第一弹簧52逐渐被压缩,当第一固定槽43与第二固定槽44正对时,滑杆51在第一弹簧52的作用下迅速复位并在惯性的作用下使第一磁铁块7与第二磁铁块71相互分离,从而增大了滑杆51开设有倾斜面53的侧壁与第二固定槽44内壁相互接触的概率,进而提高了装置的稳定性。
第二弹簧8的一端固定在滑块61远离固定绳62的侧壁上,第二弹簧8的另一端固定在滑槽54远离固定绳62的内壁上。第二弹簧8提高了滑块61的稳定性,降低了滑块61受到外力时沿滑槽54滑动的概率。
滑槽54靠近上套管1的内壁上开设有滑动槽81,滑动杆82为长方形杆状结构,滑动杆82滑动设置在滑动槽81内,用于阻挡滑块61。第三弹簧9的一端固定在滑动杆82靠近上套管1的侧壁上,第三弹簧9的另一端固定在滑动槽81靠近上套管1的内壁上。
当滑动杆82未受到外力时,滑动杆82的一端在第三弹簧9的作用下移动至滑槽54内,并对滑块61进行阻挡,从而进一步降低了滑块61受到外力时沿滑槽54滑动的概率,进而减小了上套管1与下套管11相互分离的概率。
本实施例中一种高压输电线路防振结构装置的使用原理为:当上套管1经过长时间的使用后,上套管1内的易损件易发生损坏,此时工作人员需对上套管1进行更换。在此过程中,工作人员只需滑动滑块61,即可开启控制组件6,从而使固定组件5在控制组件6的作用下开启。随后,工作人员只需沿水平方向滑动上套管1,即可使上套管1与下套管11相互分离,无需持续拧动螺栓,从而降低了工作人员的操作难度。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高压输电线路防振结构装置,包括上套管(1)以及与上套管(1)相互匹配的下套管(11),其特征是:所述上套管(1)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安装板(2)以及第一固定板(21),所述上套管(1)与第一安装板(2)转动连接,所述下套管(11)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二安装板(3)以及第二固定板(31),所述上套管(1)与下套管(11)的内壁上均设置有橡胶片(32),所述第一安装板(2)上设置有用于连接上套管(1)与下套管(11)的连接组件(4),所述第一固定板(21)上设置有用于固定上套管(1)与下套管(11)的固定组件(5),所述第二固定板(31)上设置有用于开启固定组件(5)的控制组件(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压输电线路防振结构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第二安装板(3)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一安装槽(33),所述第一安装槽(33)的内壁上开设有第二安装槽(34),所述连接组件(4)包括转动设置在第二安装槽(34)内的连接板(41)以及固定在连接板(41)上表面的安装杆(42),所述安装杆(42)的上表面与上套管(1)的底面相互固定,所述连接板(41)的直径大于安装杆(42)的直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压输电线路防振结构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第二固定板(31)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一固定槽(43),所述第一固定板(21)的底面开设有与第一固定槽(43)正对的第二固定槽(44),所述固定组件(5)包括滑动设置在第一固定槽(43)内的滑杆(51)以及一端固定在滑杆(51)底面的第一弹簧(52),所述第一弹簧(52)的另一端固定在第一固定槽(43)的内底壁上,所述滑杆(51)的上表面与其其中一个侧壁相交的棱边上开设有倾斜面(5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压输电线路防振结构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第一固定槽(43)的内底壁上滑动设置有第一磁铁块(7),所述滑杆(51)的底面固定有与第一磁铁块(7)相互吸附的第二磁铁块(7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高压输电线路防振结构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第二固定板(31)远离第一安装板(2)的侧壁上开设有滑槽(54),所述控制组件(6)包括滑动设置在滑槽(54)内的滑块(61)以及一端固定在滑杆(51)底面的固定绳(62),所述固定绳(62)的另一端延伸至滑槽(54)内并与滑块(61)相互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高压输电线路防振结构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滑块(61)远离固定绳(62)的侧壁上固定有第二弹簧(8),所述第二弹簧(8)的另一端固定在滑槽(54)远离固定绳(62)的内壁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高压输电线路防振结构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滑槽(54)靠近上套管(1)的内壁上开设有滑动槽(81),所述滑动槽(81)内滑动设置有用于阻挡滑块(61)的滑动杆(82)。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高压输电线路防振结构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滑动杆(82)靠近上套管(1)的侧壁上固定有第三弹簧(9),所述第三弹簧(9)的另一端固定在滑动槽(81)靠近上套管(1)的内壁上。
CN202222845826.0U 2022-10-27 2022-10-27 一种高压输电线路防振结构装置 Active CN21844940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845826.0U CN218449406U (zh) 2022-10-27 2022-10-27 一种高压输电线路防振结构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845826.0U CN218449406U (zh) 2022-10-27 2022-10-27 一种高压输电线路防振结构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449406U true CN218449406U (zh) 2023-02-03

Family

ID=850709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845826.0U Active CN218449406U (zh) 2022-10-27 2022-10-27 一种高压输电线路防振结构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44940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960372U (zh) 一种带凸台的密封门及密封箱
CN108075245B (zh) 多功能电力操作杆
CN218449406U (zh) 一种高压输电线路防振结构装置
CN211639731U (zh) 一种开口销子安装装置
CN113991535B (zh) 一种电缆线敷设用辅助装置
CN208939119U (zh) 一种波导组件连接装置
CN218271670U (zh) 一种建筑工程检测用抗压夹具
CN111244789A (zh) 一种高压输电线路保护装置
CN209927310U (zh) 一种电缆运维管理装置
CN218336656U (zh) 一种物联网感知智能终端
CN220209919U (zh) 一种母线槽插接箱拔插结构
CN218822463U (zh) 一种建筑环境环保监测装置
CN218472536U (zh) 一种紧凑型一二次融合配电箱
CN220402158U (zh) 一种防爆式机械设备控制箱
CN212649006U (zh) 一种电缆桥架托架
CN207977706U (zh) 一种绝缘子用便于拆卸和固定的金具
CN205502977U (zh) 一种车库门遇阻返回防夹装置
CN221784449U (zh) 一种户外通信机柜保护装置
CN219938545U (zh) 一种通信网络安全接入装置
CN221822824U (zh) 一种水利工程防汛装置
CN216212806U (zh) 一种电压互感器二次接地保护器
CN219753913U (zh) 一种建筑施工用碰撞缓冲保护机构
CN221799104U (zh) 一种悬挑式脚手架的安装结构
CN217128589U (zh) 一种防震建筑结构的防碰撞装置
CN219436532U (zh) 一种电力维修用线缆连接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731

Address after: No. 36, North Mount Taishan Avenue, Tongguan District, Tongling, Anhui Province, 244000

Patentee after: Tongling electric power consulting and Design Co.,Ltd.

Address before: 244000 No.91 middle Changjiang Road, Tongling City, Anhui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TATE GRID ANHUI ELECTRIC POWER CO., LTD. TONGLING POWER SUPPLY Co.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