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438420U - 一种变形缝渗漏水修缮防水堵漏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变形缝渗漏水修缮防水堵漏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438420U
CN218438420U CN202222489216.1U CN202222489216U CN218438420U CN 218438420 U CN218438420 U CN 218438420U CN 202222489216 U CN202222489216 U CN 202222489216U CN 218438420 U CN218438420 U CN 21843842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formation joint
gel
wall body
repairing
waterproof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489216.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岩
沈仁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Pinchen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Jizhi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Jizhi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hui Jizhi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489216.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43842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43842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43842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uilding Environmen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变形缝渗漏水修缮防水堵漏结构,包括墙体、变形缝以及空腔,所述墙体中设置有原止水带,所述墙体的空腔中依次注入灌浆料和凝胶体,且凝胶体具有弹性,所述变形缝的开口端位置设置修补材料,修补材料之间形成新的缝隙,所述修补材料新的缝隙之间过盈配合安装有压缩密封体,且压缩密封体的外侧依次设置有密封胶、环氧腻子和SK手刮聚脲,本方案,通过钻孔将灌浆料和凝胶体注入墙体中的空腔中,利用凝胶体进行第一层的密封,同时利用其形变特性,适应后期建筑的形变,在修补材料之间的缝隙中填充压缩密封体进行第二层的密封,在密封胶的外层涂抹用于第三层密封的环氧腻子和SK手刮聚脲,以此实现对变形缝渗水的便捷修补。

Description

一种变形缝渗漏水修缮防水堵漏结构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建筑防水堵漏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变形缝渗漏水修缮防水堵漏结构。
背景技术
防水堵漏是防水工程与混凝土工程的组合名称。由于两种工程均能达到防水目的,业内一般统称为防水工程,狭义来说就是对建筑物的户内外防水处理施工和户内外渗漏区域的补漏施工;广义说这是对待有空间物体的防水处理和流质、液体补漏处理。变形缝是建筑的分界位置由于热胀冷缩、不均匀沉降等产生的缝隙,通常该缝隙的产生会破坏原有的防水层、止水带结构,从而发生渗水现象,同时可能伴随有泥沙,进而造成壁厚形成空腔,影响建筑的整体性和安全性。
现有的变形缝处理是采用“压力注浆”的办法进行封堵,但由于变形缝部位处于动态环境下,此种封堵方法只能在短期内有效,一旦该部位在变形、伸缩等因素作用下产生相对位移,将会把注浆封堵材料拉裂,导致修缮治理失败。因此,为解决变形缝位置持续发生形变,现有“压力注浆”无法应对后续建筑形变的问题,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变形缝渗漏水修缮防水堵漏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变形缝渗漏水修缮防水堵漏结构。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变形缝渗漏水修缮防水堵漏结构,包括墙体、墙体上形成的变形缝以及墙体内层形成的空腔,所述墙体中设置有原止水带,所述墙体的空腔中依次注入灌浆料和凝胶体,且凝胶体具有弹性,所述变形缝的开口端位置设置修补材料,修补材料之间形成新的缝隙,所述修补材料新的缝隙之间过盈配合安装有压缩密封体,且压缩密封体的外侧依次设置有密封胶、环氧腻子和SK手刮聚脲。
优选的,所述密封胶填充于修补材料的缝隙中,所述环氧腻子涂抹于修补材料的基面上,对修补材料进行覆盖,所述SK手刮聚脲位于环氧腻子外侧。
优选的,所述墙体位于变形缝的两侧均开设有梅花钻孔,且梅花钻孔的中心位置开设有中心钻孔,所述中心钻孔用于灌浆料的填充,所述梅花钻孔用于凝胶体的填充。
优选的,所述变形缝的两侧均交叉设置有若干个斜向钻孔,所述斜向钻孔用于凝胶体的填充,且斜向钻孔的末端延伸至原止水带远离压缩密封体的一侧。
优选的,所述修补材料修补前对变形缝位置进行8-10cm深度开凿,且修补材料形成的新的缝隙端面平整。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通过钻孔将灌浆料和凝胶体注入墙体中的空腔中,对空腔进行填补,利用凝胶体进行第一层的密封,同时利用其形变特性,适应后期建筑的形变,变形缝位置处利用修补材料进行整形后,在修补材料之间的缝隙中填充压缩密封体进行第二层的密封,压缩密封体由于和修补材料缝隙之间过盈配合,利用细胞结构中的小气球进一步适应建筑后期的形变,保证对修补材料缝隙位置持续的封堵效果,压缩密封体的外侧填充密封胶,在密封胶的外层涂抹用于第三层密封的环氧腻子和SK手刮聚脲,以此实现对变形缝渗水的便捷修补。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变形缝渗漏水修缮防水堵漏结构的正视布孔结构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变形缝渗漏水修缮防水堵漏结构的A-A处剖视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变形缝渗漏水修缮防水堵漏结构B处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1、墙体;101、变形缝;2、灌浆料;3、凝胶体;4、原止水带;5、修补材料;6、压缩密封体;7、密封胶;8、环氧腻子;9、SK手刮聚脲;10、中心钻孔;11、梅花钻孔;12、斜向钻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3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变形缝渗漏水修缮防水堵漏结构。参照图1-3,一种变形缝渗漏水修缮防水堵漏结构,包括墙体1、墙体1上形成的变形缝101以及墙体1内层形成的空腔,墙体1中设置有原止水带4,优选的原止水带4为墙体1在初始建造过程中设置的,墙体1的空腔中依次注入灌浆料2和凝胶体3,且凝胶体3具有弹性,优选的凝胶体3采用丙烯酸盐类材料,材料粘度低,能够更加深度细微缝隙,凝胶体3的弹性应对结构位移,变形缝101的开口端位置设置修补材料5,修补材料5之间形成新的缝隙,优选的修补材料5采用RV修补材料5,修补材料5新的缝隙之间过盈配合安装有压缩密封体6,优选的压缩密封体6采用丁苯橡胶为原料,由封闭的细胞结构、外表光滑和圆形截面的弹性体构成,细胞结构中的封闭小气球在受到挤压后,产生永久巨大的气压回复力,进行长期有效的物理止水,用于应对建筑的形变,且压缩密封体6的外侧依次设置有密封胶7、环氧腻子8和SK手刮聚脲9,优选的SK手刮聚脲9为脂肪族,耐老化性能好,不变色;抗冲磨性能好、耐老化;强度高、柔性好、与基础混凝土粘接强度大于2.5MPa;分层施工,可以保证涂层厚度的均匀性;无毒、可用于饮用水建筑物;具有耐腐蚀性,密封胶7填充于修补材料5的缝隙中,环氧腻子8涂抹于修补材料5的基面上,对修补材料5进行覆盖,SK手刮聚脲9位于环氧腻子8外侧,墙体1位于变形缝101的两侧均开设有梅花钻孔11,且梅花钻孔11的中心位置开设有中心钻孔10,优选的梅花钻孔11开设于变形缝101两边的1m范围内,且相邻两个钻孔之间间距为50cm,钻孔直径14mm,中心钻孔10用于灌浆料2的填充,梅花钻孔11用于凝胶体3的填充,变形缝101的两侧均交叉设置有若干个斜向钻孔12,斜向钻孔12用于凝胶体3的填充,且斜向钻孔12的末端延伸至原止水带4远离压缩密封体6的一侧,优选的斜向钻孔12、梅花钻孔11均用于凝胶体3的填充,中心钻孔10用于灌浆料2的填充,且中心钻孔10、梅花钻孔11和斜向钻孔12中均安装用于注浆的止水针,在完成注浆后将止水针去除,采用修补材料5进行转孔的填充,同时表面收光,修补材料5修补前对变形缝101位置进行8-10cm深度开凿,且修补材料5形成的新的缝隙端面平整,优选的修补后缝隙应符合德国公司制定的压缩密封的缝隙要求:缝的设计以及缝两侧结构表面符合德国标准DIN 18540sheet 1:“缝内表面平行达到至少2倍缝宽的深度,且至少达到30mm。在缝隙区域的混凝土表面必须足够密实度,不渗漏,混凝土还必须足够强度,任何用于修补缝隙的缺陷的砂浆充分固化并抗裂,有很好的密实度,不渗漏,同时和旧混凝土粘接牢固。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变形缝渗漏水修缮防水堵漏结构的实施原理为:在变形缝101两边各1m范围内进行梅花钻孔11和中心钻孔10的开设,钻孔直径14mm,其深度为所在位置筏板基础结构厚度,钻孔间距预设50cm,可根据现场实际帷幕注浆浆液流动情况进行调整,清洁钻孔后,在钻孔中加装注浆止水针,在变形缝101两侧距离缝边10cm位置进行左右交叉斜向钻孔12钻设,斜向钻孔12的末端位于原止水带4的后方,在中心钻孔10中进行灌浆料2的灌注,使其填补墙体1实壁后空腔,在梅花钻孔11和斜向钻孔12中进行凝胶体3的灌注,凝胶体3采用丙烯酸盐类封堵材料,凝胶体3全面封堵底板下所有靠近伸缩缝周边窜水通道及变形缝101迎水面空腔,并向土层延伸,形成整体,完成灌注后,拆除止水针,修补、填实中心钻孔10、梅花钻孔11和斜向钻孔12,表面抹平收光;随后从变形缝101背水面凿开8cm-10cm左右深度范围的缝隙,清理缝隙两侧面至坚实混凝土面,采用修补材料5对缝隙表面进行重新修补,修补材料5之间形成平整缝隙,随后在缝隙中填装压缩密封体6,再在压缩密封体6的外侧填充密封胶7;打磨变形缝101两侧10cm宽基层,如有破损采用修补材料5进行修复,达到强度后再打磨,基面涂抹环氧腻子8,在环氧腻子干燥后,对整个基面进行两道SK手刮聚脲9涂刷,以此即完成变形缝101的漏水修缮作业。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变形缝渗漏水修缮防水堵漏结构,包括墙体(1)、墙体(1)上形成的变形缝(101)以及墙体(1)内层形成的空腔,所述墙体(1)中设置有原止水带(4),其特征在于:所述墙体(1)的空腔中依次注入灌浆料(2)和凝胶体(3),且凝胶体(3)具有弹性,所述变形缝(101)的开口端位置设置修补材料(5),修补材料(5)之间形成新的缝隙,所述修补材料(5)新的缝隙之间过盈配合安装有压缩密封体(6),且压缩密封体(6)的外侧依次设置有密封胶(7)、环氧腻子(8)和SK手刮聚脲(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形缝渗漏水修缮防水堵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胶(7)填充于修补材料(5)的缝隙中,所述环氧腻子(8)涂抹于修补材料(5)的基面上,对修补材料(5)进行覆盖,所述SK手刮聚脲(9)位于环氧腻子(8)外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形缝渗漏水修缮防水堵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墙体(1)位于变形缝(101)的两侧均开设有梅花钻孔(11),且梅花钻孔(11)的中心位置开设有中心钻孔(10),所述中心钻孔(10)用于灌浆料(2)的填充,所述梅花钻孔(11)用于凝胶体(3)的填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变形缝渗漏水修缮防水堵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形缝(101)的两侧均交叉设置有若干个斜向钻孔(12),所述斜向钻孔(12)用于凝胶体(3)的填充,且斜向钻孔(12)的末端延伸至原止水带(4)远离压缩密封体(6)的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形缝渗漏水修缮防水堵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修补材料(5)修补前对变形缝(101)位置进行8-10cm深度开凿,且修补材料(5)形成的新的缝隙端面平整。
CN202222489216.1U 2022-09-20 2022-09-20 一种变形缝渗漏水修缮防水堵漏结构 Active CN21843842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489216.1U CN218438420U (zh) 2022-09-20 2022-09-20 一种变形缝渗漏水修缮防水堵漏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489216.1U CN218438420U (zh) 2022-09-20 2022-09-20 一种变形缝渗漏水修缮防水堵漏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438420U true CN218438420U (zh) 2023-02-03

Family

ID=850826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489216.1U Active CN218438420U (zh) 2022-09-20 2022-09-20 一种变形缝渗漏水修缮防水堵漏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43842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015538A (zh) 一种混凝土结构变形缝的防渗装置及渗漏治理方法
CN110306600B (zh) 一种地下工程变形缝堵漏构造及其方法
CN113107018B (zh) 一种地下构筑物结构裂缝渗漏水处理工法
CN206143827U (zh) 地下工程裂缝修补结构
CN111005743A (zh) 一种二次衬砌渗漏水综合治理方法
CN211370011U (zh) 一种外门窗防漏结构
CN112252491B (zh) 一种混凝土结构变形缝用防渗装置及其施工工艺
CN218438420U (zh) 一种变形缝渗漏水修缮防水堵漏结构
CN113669509A (zh) 室内穿墙管渗漏修复方法
CN211172024U (zh) 一种用于基坑降水井的封堵结构
CN113445529A (zh) 富水岩溶地区地铁车站深基坑围护结构防渗方法及构造
CN112593726A (zh) 一种寒区的抗冻胀堵漏和加固方法
WO2019237908A1 (zh) 一种隧道二衬施工缝渗漏水堵排结合处治的方法
CN111676908A (zh) 混凝土面板张性接缝及周边缝表层止水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11676907A (zh) 混凝土面板压性接缝表层止水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11472323A (zh) 一种大坝坝面及闸墩墩墙混凝土劈头缝处理方法
CN113503056A (zh) 一种建筑物变形缝渗漏维修方法
CN215564685U (zh) 一种地下接建工程连接结构
CN111878119B (zh) 一种地铁隧道道床管片壁后注浆方法
CN213979354U (zh) 一种混凝土结构变形缝用防渗装置
KR102078174B1 (ko) 콘크리트 구조물의 균열부위 보수용 신축 유닛 및 그 신축 유닛을 이용한 균열부위 보수 시공방법
CN109057389B (zh) 一种建筑物预留缝隙的修补方法
CN219033324U (zh) 地下室外墙防水修补结构
CN207959290U (zh) 一种用于地下室施工缝部位的渗漏维修结构
CN113833500B (zh) 山岭洞库防水防渗层的修复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313

Address after: F472, Chuanghua Center, No.1 Menghe Road, Shuangdun Town, Changfeng County, Hefei City, Anhui Province, 230000

Patentee after: Anhui Pinchen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No. 133, the intersection of Shenyang Road and Inner Mongolia Road, Baohe District, Hefei City, Anhui Province, 230000

Patentee before: Anhui Jizhi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