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425805U - 一种钻床 - Google Patents
一种钻床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8425805U CN218425805U CN202222757429.8U CN202222757429U CN218425805U CN 218425805 U CN218425805 U CN 218425805U CN 202222757429 U CN202222757429 U CN 202222757429U CN 218425805 U CN218425805 U CN 21842580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ylinder
- backup pad
- work piece
- splint
- top surfa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5553 drilling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0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1
- 230000001681 prote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07664 blow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8000003754 machi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030 lamina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737 promo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080 punch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079 rubber tapp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Drilling And Bor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钻床,包括:仪器框,所述仪器框的顶面开设有顶孔,所述顶孔的内部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输出轴的底面设置有钻头;在使用时可通过将工件放置在支撑板的顶面,此时即可开启第一气缸推动两个夹板相互靠近,直至夹紧支撑板上的工件,通过设置防护垫,用于进一步的防护和夹紧工件,当开启第一气缸推动两个夹板移动相互靠近时,此时的滑块会通过底槽内滑动,以进一步的增加夹板夹紧工件时的稳定性,可通过开启第二气缸带动支撑板上下移动,以抬高夹持后的工件配合钻头进行加工,即可达到定位的效果,以防止后续加工件晃动,而导致降低钻孔操作的准确度,通过设置吹风机用于吹散加工后的碎屑。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加工机床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钻床。
背景技术
钻床指主要用钻头在工件上加工孔的机床。通常钻头旋转为主运动,钻头轴向移动为进给运动。钻床结构简单,加工精度相对较低,可钻通孔、盲孔,更换特殊刀具,可扩、锪孔,铰孔或进行攻丝等加工。加工过程中工件不动,让刀具移动,将刀具中心对正孔中心,并使刀具转动(主运动)。钻床的特点是工件固定不动,刀具做旋转运动。
根据申请号:CN201820594429.1的中国专利可知,一种钻床,属于钻孔设备;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设于钻头下方底座上的夹具,夹具包括和底座固定连接的垫板,垫板上固定有凸起的横梁,横梁上滑移连接有能够沿着横梁长度方向滑动的移动台,移动台上滑移连接有和横梁长度方向垂直的工作台,工作台的滑动方向和移动台的滑动方向垂直;工作台上表面固设有垫板,垫板上表面中心处开设有卡槽,在卡槽处的垫板表面上固定有凸块,凸块底面开设有定位槽,定位槽和卡槽配合能够卡住横杆;在远离支撑柱的凸块侧壁上开设有能够和竖杆表面贴合的凹槽;解决了工件定位不准,影响加工精度的问题,达到了便于定位,保证加工精度,提高了工件质量的效果。
但是上述的一种钻床仍存在以下不足,例如:上述装置在使用时无法对待加工装置进行限位夹持,因此难以保证固定效果,实际使用时仍存在加工件晃动的情况,降低钻孔操作的准确度,为解决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一种钻床。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钻床,以解决常规装置在使用时无法对待加工装置进行限位夹持,因此难以保证固定效果,实际使用时仍存在加工件晃动的情况,降低钻孔操作的准确度等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体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的提供了一种钻床,包括:仪器框,所述仪器框的顶面开设有顶孔,所述顶孔的内部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输出轴的底面设置有钻头;定位组件,所述定位组件设置在所述仪器框的内部,用于定位待加工物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驱动电机,用于带动钻头转动对物品进行打孔加工,通过设置定位组件,用于定位固定待加工的物品,防止加工件晃动,而导致降低钻孔操作的准确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定位组件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设置在所述仪器框的内部,所述支撑板的顶面固定安装有两个仪器块,所述仪器块的一侧开设有侧孔,所述侧孔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输出轴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夹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第一气缸,在使用时可通过将工件放置在支撑板的顶面,此时即可开启第一气缸推动两个夹板相互靠近,直至夹紧支撑板上的工件,即可达到定位的效果,以防止后续加工件晃动,而导致降低钻孔操作的准确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定位组件还包括:若干个底槽,若干个所述底槽均开设在所述支撑板的顶面,所述夹板的底面固定安装有若干个滑块,所述滑块与相邻的所述底槽活动卡接在一起。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滑块,当开启第一气缸推动两个夹板移动相互靠近时,此时的滑块会通过底槽内滑动,以进一步的增加夹板夹紧工件时的稳定性。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仪器框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面开设有顶槽,所述顶槽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的输出轴与所述支撑板固定连接在一起。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第二气缸,在使用时可通过开启第二气缸带动支撑板上下移动,以抬高夹持后的工件配合钻头进行加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夹板的一侧固定安装有防护垫。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防护垫,用于进一步的防护和夹紧工件。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底板的底面固定安装有防滑垫,所述仪器框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吹风机。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防滑垫,用于增加底板与地面的贴合度,通过设置吹风机用于吹散加工后的碎屑。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钻床,有益效果在于:
通过设置驱动电机,用于带动钻头转动对物品进行打孔加工,通过设置定位组件,用于定位固定待加工的物品,防止加工件晃动,而导致降低钻孔操作的准确度,通过设置第一气缸,在使用时可通过将工件放置在支撑板的顶面,此时即可开启第一气缸推动两个夹板相互靠近,直至夹紧支撑板上的工件,即可达到定位的效果,以防止后续加工件晃动,而导致降低钻孔操作的准确度,通过设置滑块,当开启第一气缸推动两个夹板移动相互靠近时,此时的滑块会通过底槽内滑动,以进一步的增加夹板夹紧工件时的稳定性。
通过设置第二气缸,在使用时可通过开启第二气缸带动支撑板上下移动,以抬高夹持后的工件配合钻头进行加工,通过设置防护垫,用于进一步的防护和夹紧工件,通过设置防滑垫,用于增加底板与地面的贴合度,通过设置吹风机用于吹散加工后的碎屑。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支撑板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A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底板结构示意图。
图中:1、仪器框;2、顶孔;3、驱动电机;4、钻头;5、支撑板;6、仪器块;7、侧孔;8、第一气缸;9、夹板;10、底槽;11、滑块;12、底板;13、顶槽;14、第二气缸;15、防护垫;16、防滑垫;17、吹风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参见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钻床,包括:仪器框1,所述仪器框1的顶面开设有顶孔2,顶孔2的内部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3,驱动电机3输出轴的底面设置有钻头4,仪器框1的内部设置有定位组件,用于定位待加工物件,通过设置驱动电机3,用于带动钻头4转动对物品进行打孔加工,通过设置定位组件,用于定位固定待加工的物品,防止加工件晃动,而导致降低钻孔操作的准确度,定位组件包括:支撑板5,支撑板5设置在仪器框1的内部,支撑板5的顶面固定安装有两个仪器块6,仪器块6的一侧开设有侧孔7,侧孔7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一气缸8,第一气缸8输出轴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夹板9,通过设置第一气缸8,在使用时可通过将工件放置在支撑板5的顶面,此时即可开启第一气缸8推动两个夹板9相互靠近,直至夹紧支撑板5上的工件,即可达到定位的效果,以防止后续加工件晃动,而导致降低钻孔操作的准确度。
参见图2、图3和图4,所述定位组件还包括:若干个底槽10,若干个底槽10均开设在支撑板5的顶面,夹板9的底面固定安装有若干个滑块11,滑块11与相邻的底槽10活动卡接在一起,通过设置滑块11,当开启第一气缸8推动两个夹板9移动相互靠近时,此时的滑块11会通过底槽10内滑动,以进一步的增加夹板9夹紧工件时的稳定性,仪器框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底板12,底板12的顶面开设有顶槽13,顶槽13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二气缸14,第二气缸14的输出轴与支撑板5固定连接在一起,通过设置第二气缸14,在使用时可通过开启第二气缸14带动支撑板5上下移动,以抬高夹持后的工件配合钻头4进行加工。
参见图1、图2和图4,所述夹板9的一侧固定安装有防护垫15,通过设置防护垫15,用于进一步的防护和夹紧工件,底板12的底面固定安装有防滑垫16,仪器框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吹风机17,通过设置防滑垫16,用于增加底板12与地面的贴合度,通过设置吹风机17用于吹散加工后的碎屑。
工作原理:请参照图1-图4所示,在使用时可通过将工件放置在支撑板5的顶面,此时即可开启第一气缸8推动两个夹板9相互靠近,直至夹紧支撑板5上的工件,通过设置防护垫15,用于进一步的防护和夹紧工件,当开启第一气缸8推动两个夹板9移动相互靠近时,此时的滑块11会通过底槽10内滑动,以进一步的增加夹板9夹紧工件时的稳定性,可通过开启第二气缸14带动支撑板5上下移动,以抬高夹持后的工件配合钻头4进行加工,即可达到定位的效果,以防止后续加工件晃动,而导致降低钻孔操作的准确度,通过设置吹风机17用于吹散加工后的碎屑。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钻床,其特征在于,包括:
仪器框(1),所述仪器框(1)的顶面开设有顶孔(2),所述顶孔(2)的内部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3),所述驱动电机(3)输出轴的底面设置有钻头(4);
定位组件,所述定位组件设置在所述仪器框(1)的内部,用于定位待加工物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钻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组件包括:
支撑板(5),所述支撑板(5)设置在所述仪器框(1)的内部,所述支撑板(5)的顶面固定安装有两个仪器块(6),所述仪器块(6)的一侧开设有侧孔(7),所述侧孔(7)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一气缸(8),所述第一气缸(8)输出轴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夹板(9)。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钻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组件还包括:
若干个底槽(10),若干个所述底槽(10)均开设在所述支撑板(5)的顶面,所述夹板(9)的底面固定安装有若干个滑块(11),所述滑块(11)与相邻的所述底槽(10)活动卡接在一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钻床,其特征在于,所述仪器框(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底板(12),所述底板(12)的顶面开设有顶槽(13),所述顶槽(13)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二气缸(14),所述第二气缸(14)的输出轴与所述支撑板(5)固定连接在一起。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钻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板(9)的一侧固定安装有防护垫(1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钻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2)的底面固定安装有防滑垫(16),所述仪器框(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吹风机(17)。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2757429.8U CN218425805U (zh) | 2022-10-20 | 2022-10-20 | 一种钻床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2757429.8U CN218425805U (zh) | 2022-10-20 | 2022-10-20 | 一种钻床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8425805U true CN218425805U (zh) | 2023-02-03 |
Family
ID=850692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2757429.8U Active CN218425805U (zh) | 2022-10-20 | 2022-10-20 | 一种钻床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8425805U (zh) |
-
2022
- 2022-10-20 CN CN202222757429.8U patent/CN218425805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9737540U (zh) | 一种可调式机械零部件加工平台 | |
CN211414295U (zh) | 一种双头龙门雕铣机 | |
CN211680147U (zh) | 一种工件钻孔加工工装 | |
CN218425805U (zh) | 一种钻床 | |
CN205996532U (zh) | 一种刀库机床 | |
CN219151892U (zh) | 一种激光打孔机 | |
CN212351359U (zh) | 圆柱形零件研磨用夹持设备 | |
CN213135138U (zh) | 一种空调配件车床数控用自动上料机构 | |
CN212397774U (zh) | 一种转塔冲床开槽主轴 | |
CN211439122U (zh) | 加工机床 | |
CN219379714U (zh) | 一种稳定性较高的精雕机 | |
CN222493252U (zh) | 一种自动送料倒装车床 | |
KR19990073426A (ko) | 데스크탑로보트의작업시스템및이를적용한데스크탑로보트 | |
CN217596498U (zh) | 一种快速调整夹具 | |
CN205817449U (zh) | 一种五金器材粗加工的钻床 | |
CN218365265U (zh) | 一种应用在四边锯上的切割装置及四边锯 | |
CN218081705U (zh) | 一种轴类工件同步加工数控机床 | |
CN210160594U (zh) | 一种切割机用可移动上料装置 | |
CN213225362U (zh) | 一种高效精准换刀的雕刻机 | |
CN213196733U (zh) | 一种数控车床的底刀具座滑动轨道 | |
CN222450717U (zh) | 一种加工中心 | |
CN219542495U (zh) | 一种直角头机床 | |
CN215846973U (zh) | 铣边机 | |
CN220407858U (zh) | 铣削辅助工装 | |
CN220311867U (zh) | 一种方便收集碎屑的平面铣床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P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
Denomination of utility model: A drilling machine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1116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30203 Pledgee: Bank of China Limited Zhejiang Yangtze River Delta integration demonstration zone sub branch Pledgor: Hengli Precision Machinery (Jiaxing)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3980066018 |
|
P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