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405412U - 一种用于灌注桩穿越地下废旧空心建构筑物的短护筒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灌注桩穿越地下废旧空心建构筑物的短护筒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8405412U CN218405412U CN202222372904.XU CN202222372904U CN218405412U CN 218405412 U CN218405412 U CN 218405412U CN 202222372904 U CN202222372904 U CN 202222372904U CN 218405412 U CN218405412 U CN 21840541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ile
- hole
- short
- casing
- pipelin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9000002699 was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description 59
- 238000007596 consolidation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
- 239000004570 mortar (masonry)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
- 230000002787 reinforcemen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2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8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8
- 230000003014 reinfor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5
- 235000017166 Bambusa arundinacea Nutritio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5000017491 Bambusa tulda Nutritio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41001330002 Bambuseae Speci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5000015334 Phyllostachys viridis Nutritio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9000011425 bamboo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9000004746 geotextil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09412 basement excav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1
- 239000002689 soil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6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3
- 238000011065 in-situ storage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02002 slurry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7711 soli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8023 soli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XEEYBQQBJWHFJM-UHFFFAOYSA-N Iron Chemical compound [Fe] XEEYBQQBJWHFJM-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507 spray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10052742 ir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1148 porous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576 san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01294 Reinforcing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744 fabr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484 gra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360 pr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681 prote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523 sampl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Piles And Underground Ancho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用于灌注桩穿越地下废旧空心建构筑物的短护筒,包括开挖于泥土层内的桩孔,桩孔贯穿废旧管道,且桩孔的底端位于废旧管道的下方,桩孔内设有短护筒,短护筒的一端抵接于桩孔的底端,短护筒的另一端延伸至废旧管道的上方,泥土层内分别设有第一引孔和第二引孔,第一引孔和第二引孔均位于桩孔的周侧,第一引孔和第二分别从地面延伸至管道的上方和管道的下方,且第一引孔与第二引孔均与桩孔连通,第一引孔和第二引孔用于向桩孔内输送砂浆,以令短护筒上部和下部周侧的土体固结,从而形成第一固结层和第二固结层,以将短护筒固定在桩孔内。本申请具有通过短护筒辅助灌注桩穿过废旧管道,减少砂浆的流失,降低施工成本的效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灌注桩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灌注桩穿越地下废旧空心建构筑物的短护筒。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钻孔灌注桩以其适应性强、成本适中、施工简便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工程领域中。而伴随着新一批城市旧改项目的出现,成孔灌注桩遇废旧管道、防空洞、地下室等的情况也越来越多,尤其是废旧管道,通常以横向或倾斜分布在泥土层里。
在富水厚砂层地质条件下,灌注桩常采用加大泥浆比重的方式成孔,但若直接穿越中空且连通的废旧地下建构筑物,很可能会造成泥浆迅速流失,从而导致富水厚砂层的泥浆护壁突然探孔的情况。
相关技术中,遇到此工况,通常改用长护筒作为护壁的方式成孔,可有效避免成孔时的泥浆流失,但混凝土浇筑后,为防止桩体混凝土向中空地下废旧构筑物扩散,不能及时将长护筒拔出,从而导致长护筒难以从桩孔内拔出,增加了施工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相技术中成孔灌注桩遇废旧管道,改长护筒作为护壁方式成孔,虽能有效避免成孔时的泥浆流失,但混凝土浇筑后,长护筒难以从桩孔内拔出,增加了施工成本的现象,本申请提供一种用于灌注桩穿越地下废旧空心建构筑物的短护筒。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用于灌注桩穿越地下废旧空心建构筑物的短护筒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灌注桩穿越地下废旧空心建构筑物的短护筒,包括开挖于泥土层内的桩孔,所述桩孔贯穿废旧管道,且所述桩孔的底端位于废旧管道的下方,所述桩孔内插设有短护筒,所述短护筒沿桩孔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短护筒的一端抵接于桩孔的底端,所述短护筒的另一端延伸至废旧管道的上方,所述泥土层内分别开设有第一引孔和第二引孔,所述第一引孔和第二引孔均位于桩孔的周侧,所述第一引孔和第二分别从地面延伸至管道的上方和管道的下方,且第一引孔与第二引孔均与桩孔连通,所述第一引孔和第二引孔用于向桩孔内输送砂浆,以令短护筒上部和下部周侧的土体固结,从而形成第一固结层和第二固结层,以将短护筒固定在桩孔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施工时,根据设计图纸,在泥土层内开挖桩孔,并贯穿废旧管道,使桩孔穿过废旧管道后位于废旧管道的下方,此时箱桩孔内穿设根据废旧管道尺寸现场制作的短护筒,并将短护筒下方至桩孔内,使短护筒的两端分别位于废旧管道的上方和废旧管道的下方。此时向第一引孔和第二引孔向桩孔内旋喷注浆,对短护筒的上部和下部周侧的松散土体进行加固,使短护筒的上部和下部周侧的土体固结,从而形成第一固结层和第二固结层,从而将短护筒固定在桩孔内,进而使在浇筑混凝土时,不易出现混凝土流失的现象,且短护筒不易出现下滑。相较于相关技术中的利用长护筒作为护壁的方式进行成孔,本申请根据现场废旧管道的实际尺寸,现场制作短护筒,并将短护筒穿设于桩孔内,使短护筒的上部和下部分别位于废旧管道的上方和废旧管道的下方,此时通过向第一引孔和第二引孔向桩孔内旋喷注浆,对短护筒上部和下部周侧的松散土体进行加固,从而形成第一固结层和第二固结层,以令短护筒固定在桩孔内,进而使在浇筑混凝土时,不易出现混凝土流失的现象,实现灌注桩穿越深层废旧管道的施工,相较于长护筒,短护筒的制作成本较低,降低了施工成本。
优选的,所述第一固结层和第二固结层均沿桩孔的周向方向设置,且所述第一固结层和第二固结层对称设置于废旧管道的上下两侧,且所述第一固结层和第二固结层分别用于将短护筒的上部和下部分别固定在废旧管道的上方和废旧管道的下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固结层和第二固结层分别将短护筒的上部和下部固定在桩孔内,使在浇筑混凝土时,短护筒不易下滑,避免了因短护筒下滑导致的混凝土从废旧管道流失的情况,减少了混凝土的损耗,降低了生产成本。
优选的,所述第一引孔和第二引孔的数量均为若干个,若干个第一引孔和第二引孔均沿桩孔的周向方向均匀分布。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短护筒穿设于桩孔内后,通过第一引孔和第二引孔向桩孔旋喷注浆,使短护筒的上部和下部周侧的松散土体固结,从而形成第一固结层和第二固结层,进而将短护筒固定在桩孔内,且此时短护筒的两端分别位于废旧管道的上方和废旧管道的下方,使在浇筑混凝土时能够有效地避免了混凝土流失的情况。
优选的,所述桩孔上分别开设有第一注浆口和第二注浆口,所述第一注浆口和第二注浆口分别位于废旧管道的上方和废旧管道的下方,所述第一注浆口和第二注浆口分别连通于第一引孔和第二引孔,且所述第一注浆口和第二注浆口分别位于短护筒的上部和下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短护筒下方至桩孔内后,通过第一引孔和第二引孔分别经第一注浆口和第二注浆口向桩孔灌注砂浆,从而使第一注浆口和第二注浆口周侧的土体固结,进而形成用于固定短护筒的第一固结层和第二固结层,以令短护筒固定在桩孔内。
优选的,所述短护筒包括钢筋笼以及设置于钢筋笼外的筒身,所述钢筋笼沿桩孔的周向方向设置,所述钢筋笼的上部位于废旧管道顶面的上方,所述钢筋笼的下部抵接于桩孔的底端,所述筒身套设于钢筋笼外,且所述筒身的两端与钢筋笼的两端平齐,所述钢筋笼与筒身之间设置有连接件,以令钢筋笼与筒身之间连接更牢固。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在浇筑混凝土时,钢筋笼的结构能够使短护筒与混凝土之间连接更牢固,且筒身能够对混凝土进行封堵,使混凝土不易流入废旧管道。
优选的,所述钢筋笼包括若干根竖直设置的竖向钢筋以及若干根固定设置于竖向钢筋上的环向箍筋,若干根竖向钢筋沿桩孔的周向方向均匀分布,若干根环向箍筋沿竖向钢筋的长度方向均匀分布。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若干根竖向钢筋和若干根环向箍筋配合形成钢筋笼,使钢筋笼整体结构更加稳定,从而使短护筒的整体结构更加稳定。
优选的,所述连接件包括设置于筒身与钢筋笼之间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固定连接于竖向钢筋与环向箍筋的交接处,且所述筒身的内壁固定连接于连接板背离钢筋笼的一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板能够增大筒身与钢筋笼之间的焊接面积,使筒身与钢筋笼之间连接更稳定,保证了短护筒的整体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筒身外还包覆有土工布。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土工布能够增大筒身与土层之间的摩擦力,使后续对桩孔进行浇筑时,钢筋笼不易发生移位。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本申请在施工时,根据现场废旧管道的实际尺寸,现场制作短护筒,并将短护筒穿设于桩孔内,使短护筒的上部和下部分别位于废旧管道的上方和废旧管道的下方,此时通过向第一引孔和第二引孔向桩孔内旋喷注浆,对短护筒上部和下部周侧的松散土体进行加固,从而形成第一固结层和第二固结层,以令短护筒固定在桩孔内,进而使在浇筑混凝土时,不易出现混凝土流失的现象,实现灌注桩穿越深层废旧管道的施工,相较于长护筒,短护筒的制作成本较低,降低了施工成本;
2.本申请在制作短护筒时,将连接板固定于竖向钢筋和环向箍筋的连接处,并将筒身的内壁固定连接于连接板远离环向箍筋的一侧,增大了筒身与钢筋笼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使筒身与钢筋笼之间连接较为牢固,保证了短护筒的整体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用于体现钢筋笼和筒身之间的配合关系图;
图3是图2中A部分的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1、泥土层;2、桩孔;3、废旧管道;4、短护筒;41、钢筋笼;411、竖向钢筋;412、环向箍筋;42、筒身;5、连接板;6、土工布;7、第一引孔;8、第二引孔;9、第一注浆口;10、第二注浆口;11、第一固结层;12、第二固结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3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用于灌注桩穿越地下废旧空心建筑物的短护筒,参照图1和图2,包括开挖于泥土层1内的桩孔2,本实施例中,地下废旧空心建筑为以废旧管道3为例,且废旧管道3沿垂直于桩孔2的长度方向设置。桩孔2贯穿废旧管道3,且桩孔2的底端位于废旧管道3的下方。
参照图1和图2,桩孔2内插设有短护筒4,短护筒4的一端抵接于桩孔2的底端,短护筒4的另一端穿过废旧管道3后延伸至废旧管道3的上方。短护筒4包括钢筋笼41以及设置于钢筋笼41外的筒身42,钢筋笼41沿桩孔2的周向方向设置,且钢筋笼41呈柱状设置,钢筋笼41的上部位于废旧管道3顶面的上方,且钢筋笼41的下部抵接于桩孔2的底端。筒身42包覆于钢筋笼41的表面,且筒身42的两端与钢筋笼41的两端平齐。本实施例中,筒身42的材质为镀锌铁皮,且筒身42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连接于钢筋笼41。
参照图2和图3,钢筋笼41包括若干根竖直设置的竖向钢筋411以及若干根固定设置于竖向钢筋411上的环向箍筋412,若干根竖向钢筋411沿桩孔2的周向方向均匀分布,若干根环向箍筋412沿竖向钢筋411的长度方向均匀分布。本实施例中,若干根环向箍筋412通过焊接方式固定连接于竖向钢筋411的侧壁,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通过铁丝捆扎的方式固定连接于竖向钢筋411。
参照图2和图3,钢筋笼41与筒身42之间设有连接件,以令钢筋笼41与筒身42之间连接更牢固。具体的,连接件包括设置于筒身42与钢筋笼41之间的连接板5,连接板5的数量为若干个,若干个连接件分别与竖向钢筋411和环向箍筋412的交接处一一对应,且若干个连接板5均与竖向钢筋411和环向箍筋412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筒身42的内壁焊接固定于连接板5背离环向箍筋412的一侧。
此外,筒身42外还包覆有土工布6,用于增大筒身42与土层之间的摩擦力,使后续对桩孔2进行浇筑时,钢筋笼41不易发生移位。
参照图2和图3,泥土层1内分别开设有第一引孔7和第二引孔8,第一引孔7和第二引孔8的数量均为若干个,第一引孔7和第二引孔8均沿桩孔2的周向方向均匀分布于桩孔2的周侧,第一引孔7和第二引孔8分别从地面延伸至废旧管道3的上方和废旧管道3的下方,且第一引孔7和第二引孔8均与桩孔2连通。本实施例中,第一引孔7和第二引孔8的数量均为两个,两个第一引孔7对称设置于桩孔2的左右两侧,两个第二引孔8对称设置于桩孔2的前后两侧。
参照图2和图3,桩孔2上分别开设有用于与第一注浆口9和第二注浆口10,第一注浆口9和第二注浆口10分别位于废旧管道3的上方和废旧管道3的下方,第一注浆口9和第二注浆口10分别连通于第一引孔7和第二引孔8,且第一注浆口9和第二注浆口10分别位于短护筒4的上部和下部。
参照图2和图3,第一引孔7和第二引孔8用于向桩孔2内输送砂浆,以令桩孔2内的短护筒4的上部和下部周侧的土体固结,从而形成第一固结层11和第二固结层12,以将短护筒4固定在桩孔2内。本实施例中,第一固结层11和第二固结层12均通过旋喷注浆法向第一引孔7和第二引孔8注浆形成。第一固结层11和第二固结层12均呈内部中空的圆柱状设置,第一固结层11和第二固结层12均沿桩孔2的周向方向设置,第一固结层11和第二固结层12对称设置于废旧管道3的上下两侧,且第一固结层11和第二固结层12分别用于将短护筒4的上下两端分别固定在废旧管道3的上方和废旧管道3的下方。
本申请的实施原理为:施工时,利用旋挖装置进行开挖,使桩孔2穿过废旧管道3并位于废旧管道3的下方,根据废旧管道3的尺寸现场制作短护筒4,并将短护筒4放入桩孔2内,使短护筒4的底端抵接于桩孔2的底端,且短护筒4的上部位于废旧管道3的上方,此时通过第一引孔7和第二引孔8向桩孔2进行旋喷注浆,密实短护筒4穿越废旧管道3处的土体并形成第一固结层11和第二固结层12,用以封闭短护筒4与废旧管道3间缝隙的同时使周边土体紧逼短护筒4,防止短护筒4在后续成孔、浇筑的过程中下滑,从而使短护筒4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废旧管道3的上下两侧,进而使短护筒4能够在后续浇筑的过程中能够对泥浆进行阻挡,保证了灌注桩的成桩质量,且降低了生产成本,实现灌注桩穿越深层废旧管道3的施工。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用于灌注桩穿越地下废旧空心建构筑物的短护筒,其特征在于:包括开挖于泥土层(1)内的桩孔(2),所述桩孔(2)贯穿废旧管道(3),且所述桩孔(2)的底端位于废旧管道(3)的下方,所述桩孔(2)内插设有短护筒(4),所述短护筒(4)沿桩孔(2)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短护筒(4)的一端抵接于桩孔(2)的底端,所述短护筒(4)的另一端延伸至废旧管道(3)的上方,所述泥土层(1)内分别开设有第一引孔(7)和第二引孔(8),所述第一引孔(7)和第二引孔(8)均位于桩孔(2)的周侧,所述第一引孔(7)和第二分别从地面延伸至管道的上方和管道的下方,且所述第一引孔(7)与第二引孔(8)均与桩孔(2)连通,所述第一引孔(7)和第二引孔(8)用于向桩孔(2)内输送砂浆,以令短护筒(4)上部和下部周侧的土体固结,从而形成第一固结层(11)和第二固结层(12),以将短护筒(4)固定在桩孔(2)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灌注桩穿越地下废旧空心建构筑物的短护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结层(11)和第二固结层(12)均沿桩孔(2)的周向方向设置,且所述第一固结层(11)和第二固结层(12)对称设置于废旧管道(3)的上下两侧,且所述第一固结层(11)和第二固结层(12)分别用于将短护筒(4)的上部和下部分别固定在废旧管道(3)的上方和废旧管道(3)的下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灌注桩穿越地下废旧空心建构筑物的短护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引孔(7)和第二引孔(8)的数量均为若干个,若干个第一引孔(7)和第二引孔(8)均沿桩孔(2)的周向方向均匀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灌注桩穿越地下废旧空心建构筑物的短护筒,其特征在于:所述桩孔(2)上分别开设有第一注浆口(9)和第二注浆口(10),所述第一注浆口(9)和第二注浆口(10)分别位于废旧管道(3)的上方和废旧管道(3)的下方,所述第一注浆口(9)和第二注浆口(10)分别连通于第一引孔(7)和第二引孔(8),且所述第一注浆口(9)和第二注浆口(10)分别位于短护筒(4)的上部和下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灌注桩穿越地下废旧空心建构筑物的短护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短护筒(4)包括钢筋笼(41)以及设置于钢筋笼(41)外的筒身(42),所述钢筋笼(41)沿桩孔(2)的周向方向设置,所述钢筋笼(41)的上部位于废旧管道(3)顶面的上方,所述钢筋笼(41)的下部抵接于桩孔(2)的底端,所述筒身(42)套设于钢筋笼(41)外,且所述筒身(42)的两端与钢筋笼(41)的两端平齐,所述钢筋笼(41)与筒身(42)之间设置有连接件,以令钢筋笼(41)与筒身(42)之间连接更牢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灌注桩穿越地下废旧空心建构筑物的短护筒,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笼(41)包括若干根竖直设置的竖向钢筋(411)以及若干根固定设置于竖向钢筋(411)上的环向箍筋(412),若干根竖向钢筋(411)沿桩孔(2)的周向方向均匀分布,若干根环向箍筋(412)沿竖向钢筋(411)的长度方向均匀分布。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用于灌注桩穿越地下废旧空心建构筑物的短护筒,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包括设置于筒身(42)与钢筋笼(41)之间的连接板(5),所述连接板(5)固定连接于竖向钢筋(411)与环向箍筋(412)的交接处,且所述筒身(42)的内壁固定连接于连接板(5)背离钢筋笼(41)的一侧。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灌注桩穿越地下废旧空心建构筑物的短护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筒身(42)外还包覆有土工布(6)。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2372904.XU CN218405412U (zh) | 2022-09-05 | 2022-09-05 | 一种用于灌注桩穿越地下废旧空心建构筑物的短护筒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2372904.XU CN218405412U (zh) | 2022-09-05 | 2022-09-05 | 一种用于灌注桩穿越地下废旧空心建构筑物的短护筒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8405412U true CN218405412U (zh) | 2023-01-31 |
Family
ID=850308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2372904.XU Active CN218405412U (zh) | 2022-09-05 | 2022-09-05 | 一种用于灌注桩穿越地下废旧空心建构筑物的短护筒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8405412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7780387A (zh) * | 2023-12-27 | 2024-03-29 | 北京城建道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穿越既有废桩的地下洞室衬砌施工方法 |
-
2022
- 2022-09-05 CN CN202222372904.XU patent/CN218405412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7780387A (zh) * | 2023-12-27 | 2024-03-29 | 北京城建道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穿越既有废桩的地下洞室衬砌施工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KR101302743B1 (ko) | 벽체말뚝용 피에이치씨 파일과 이를 이용한 흙막이벽체의 시공방법 | |
CN103321246B (zh) | 采用地下连续墙的基坑施工方法 | |
CN103898916B (zh) | 迷你桩复合式支挡结构及施工方法 | |
CN107859145A (zh) | 一种排水管水下接驳施工方法 | |
CN212742566U (zh) | 一种结构稳定的基坑支护 | |
CN104499479A (zh) | 一种穿越砂砾石回填层的挖孔桩施工方法 | |
CN103031839A (zh) | 人工挖孔桩施工方法 | |
CN101225664A (zh) | 一种沉箱船坞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 |
CN114086969B (zh) | 一种隧道进洞施工方法 | |
KR20090007826A (ko) | 무지보형의 차수벽 흙막이공법 | |
CN218405412U (zh) | 一种用于灌注桩穿越地下废旧空心建构筑物的短护筒 | |
CN109797740A (zh) | 一种穿过地下人防结构的钻孔灌注桩及其施工方法 | |
CN106065628B (zh) | 基于永临结合理念的大直径自来水管安全防护施工方法 | |
CN109610473A (zh) | 一种市政大型池体构筑物基坑支护体系的施工方法 | |
KR100618597B1 (ko) | 인너튜브와 콘크리트 오름방지장치를 사용한 현장타설콘크리트말뚝 및 이의 시공방법 | |
CN104499489B (zh) | 一种基坑施工方法 | |
CN104480945B (zh) | 一种基坑逆作施工方法 | |
CN117107747A (zh) | 一种管桩本体、碎石排水管桩及其施工方法 | |
CN213773384U (zh) | 一种深基坑边坡防护钢筋网固定装置 | |
CN211735436U (zh) | 一种超高层建筑深基坑 | |
CN115748732A (zh) | 一种深基坑施工方法 | |
KR200296444Y1 (ko) | 배노트 공법에 의해 설치된 현장타설 대구경 파일을이용한 지중연속벽체 | |
CN107476293A (zh) | 一种软土地基灌注桩快速接长结构配置及其接长方法 | |
CN201172826Y (zh) | 深基坑围护墙挡土加固结构 | |
CN104612161A (zh) | 带地下连续墙的基坑逆作施工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