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295981U - 扫风结构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扫风结构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295981U
CN218295981U CN202222583666.7U CN202222583666U CN218295981U CN 218295981 U CN218295981 U CN 218295981U CN 202222583666 U CN202222583666 U CN 202222583666U CN 218295981 U CN218295981 U CN 21829598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an
air
fan assembly
wind
sweeping struc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583666.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孔庆超
陈荣华
邹云辉
蔡金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2222583666.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29598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29598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29598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Flow Control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扫风结构和具有其的空调器,属于空调器技术领域,扫风结构包括:支架;第一风机组件,第一风机组件可转动地设于支架上,第一风机组件限定出第一风道,第一风道内固设有第一风机;传动件,所述传动件可转动地设于所述支架上,所述传动件与所述第一风机组件固连以带动所述第一风机组件转动来改变所述第一风道的出风方向;驱动部,所述驱动部设于所述支架上,所述驱动部与所述传动件连接以驱动所述传动件转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扫风结构,驱动部能够驱动第一风机组件转动,而第一风机组件可带动第一风机转动,从而改变第一风道的出风方向,能够实现大范围的送风,提升室内温度调节效率。

Description

扫风结构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空调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扫风结构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背景技术
现有传统空调柜机其风道系统为固定的,在场地空阔的场所中,因不能大范围送风,不能使室内温度迅速调节,室内温度调节效率低,因此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扫风结构,所述扫风结构的第一风机本身可以转动,从而能够改变出风方向,送风范围较广,能够使得室内温度得到快速调节。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扫风结构,包括:支架;第一风机组件,第一风机组件可转动地设于支架上,第一风机组件限定出第一风道,第一风道内固设有第一风机;传动件,所述传动件可转动地设于所述支架上,所述传动件与所述第一风机组件固连以带动所述第一风机组件转动来改变所述第一风道的出风方向;驱动部,所述驱动部设于所述支架上,所述驱动部与所述传动件连接以驱动所述传动件转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扫风结构,驱动部能够通过驱动传动件转动来驱动第一风机组件转动,而第一风机组件可带动第一风机转动,从而改变第一风道的出风方向,能够实现大范围的送风,提升室内温度调节效率。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扫风结构,传动件上固设有相对设置的限位轴,支架上设有限位孔,限位轴可转动地穿设于限位孔中,两个限位轴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限位轴沿第一方向延伸,支架沿第二方向延伸,第一方向垂直于第二方向。
可选地,支架上设有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可拆卸地连接以共同限定出限位孔。
可选地,传动件上还设有至少一组相对设置的连接臂,连接臂与第一风机组件连接。
可选地,传动件上设有两组连接臂,两组连接臂包括一组第一连接臂和一组第二连接臂,第一连接臂沿第一方向相对设置,第二连接臂沿第二方向相对设置,两个第一连接臂分别与两个限位轴相互远离的一端连接。
可选地,传动件包括齿条,齿条构造成弧形,齿条的弧线外侧设有啮合齿,驱动部包括电动机,电动机与第一齿轮连接,齿条与第一齿轮通过啮合齿啮合。
可选地,第一风机组件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导流件和第二导流件,第一导流件和第二导流件共同限定出第一风道,第一风机与传动件固连,第一导流件沿其周向设有至少一个导向筋条,第二导流件沿其周向设有至少一个导槽,导向筋条卡设于导槽中。
可选地,第一导流件与连接臂连接,第二导流件设于第一导流件远离传动件的一侧,第二导流件的远离第一导流件的一端限定出导风口,导风口处封盖有导风格栅,导风格栅限定出多个子出风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扫风结构,支架上设有挡板,挡板位于第一风机组件的下方,第一风机组件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第一风机组件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可转动,第一风机组件处于第一位置时与挡板间隔,第一风机组件处于第二位置时与挡板止抵。
可选地,支架上还设有第二风机组件,第二风机组件与第一风机组件间隔设置,挡板位于第一风机组件和第二风机组件之间,第二风机组件包括第二风机。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器,包括;机壳,机壳上设有出风口和进风口,机壳内还设有与进风口和出风口连通的气流通道;如上述的扫风结构,扫风结构设于气流通道中,扫风结构的第一风机组件与出风口相对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器,扫风结构的驱动部能够驱动第一风机组件转动,而第一风机组件可带动第一风机转动,从而改变第一风道的出风方向,使得第一风机组件与第一风机同步转动,能够实现大范围的送风,提升室内温度调节效率。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器,机壳上设有与出风口间隔设置的出风格栅,扫风结构靠近出风格栅的一端设有导风格栅,导风格栅与出风格栅间隔。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扫风结构的第一风机组件处于第一位置时的示意图;
图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扫风结构的第一风机组件处于第二位置时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处的放大图;
图4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扫风结构的第一风机组件处于第三位置时的示意图;
图5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再一些实施例的扫风结构的示意图;
图6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扫风结构的爆炸图;
图7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扫风结构的第一导流件和第二导流件的立体图;
图8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的立体图。
附图标记说明:
空调器100,机壳1001,出风格栅1002,扫风结构1,支架10,挡板12,第一压板14,第二压板16,第一导流孔17,第二导流孔18,第一风机组件20,第一风机22,动力部222,风叶224,第一导流件24,导向筋条242,第二导流件26,导槽262,导风格栅264,驱动部30,第一齿轮32,传动件40,限位轴42,连接臂44,齿条46,第二风机组件50,固定架60,换热组件70。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如图1-图4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扫风结构1,包括:支架10、第一风机组件20、驱动部30以及传动组件40。
具体地,第一风机组件20可转动地设于支架10上,第一风机组件20限定出第一风道,第一风道内固设有第一风机22;传动件40可转动地设于支架10上,传动件40与第一风机组件20 固连以带动第一风机组件20转动以改变第一风道的出风方向;驱动部30设于支架10上,驱动部30与第一风机组件20传动连接以驱动传动件40转动。
展开来说,第一风机组件20限定出第一风道、进风孔以及出风孔,第一风道连通进风孔和出风孔,第一风机22用于驱动气流经由进风孔处进入第一风道,并经由出风孔流出第一风道,第一风机组件20带动第一风机22同步转动能够改变出风孔的出风方向,增大扫风范围,在出风孔处不会降低出风速度,从而在实现大范围扫风的同时,保障了送风距离,从而提升了提升室内温度调节效率。第一风机组件20通过传动件40可转动地设于支架10上,传动件40 与第一风机组件20固连,传动件40与第一风机组件20可以是可拆卸式连接,从而方便装配。
其中,驱动部30包括马达和电动机,在图1-图6中所示出的实施例中,驱动部30为电动机,驱动部30能够提供第一风机组件20转动的动力即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需要灵活选型,本申请不作过多限制。在驱动部30为电动机时,电动机通过固定架60固定于支架10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扫风结构1,驱动部30能够驱动第一风机组件20转动,而第一风机组件20可带动第一风机22转动,从而改变第一风道的出风方向,使得第一风机组件20 与第一风机22同步转动,能够实现大范围的送风,提升室内温度调节效率。
其中,第一风机22包括轴流风机和斜流风机中的一种,如此能够简化第一风道的结构设计,避免出现较多的拐弯,防止第一风机组件20的出风孔处的风速降低。
如图1-图4所示,第一风机22为轴流风机,第一风道沿直线延伸,轴流风机的轴向方向与第一风道延伸方向同向,进风孔和出风孔相对设置,进风孔和出风孔分别位于第一风机组件20的长度方向的两端,避免了过多的拐弯,使得送风效率较高,避免了出风孔处的风速降低的可能性。
另外,第一风机组件20设于支架10的前侧,如图6所示,支架10上设有第一导流孔17,第一导流孔17沿支架10的厚度方向(如图1和图2所示出的前后方向)贯穿支架10,第一导流孔17与进风孔相对设置,第一导流孔17用于避让第一风机组件20,从而使得气流能够经由进风口、第一导流孔17进入第一风机组件20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传动件40上固设有相对设置的限位轴42,支架10上设有限位孔,限位轴42可转动地穿设于限位孔中,两个限位轴42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限位轴42 沿第一方向延伸,支架10沿第二方向延伸,第一方向垂直于第二方向。
其中,“第一方向”为定义的方向,其可以是上下方向、也可以是左右方向,还可以是前后方向,在本申请所示图8中,第一方向是左右方向,但本申请不作限制,仅为举例说明。
“第二方向”为定义的方向,其可以是上下方向、也可以是左右方向,还可以是前后方向,在本申请所示图1和图2中,第二方向是前后方向,但本申请不作限制,仅为举例说明。
在图6所示出的实施例中,支架10上设有第一压板14和第二压板16,第一压板14和第二压板16可拆卸地连接以共同限定出限位孔,在装配时,可以先将第一压板14和第二压板16 中的一个与限位轴42扣合之后,再与另一个扣合连接,从而方便将限位轴42装入限位孔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方向为左右方向,两个限位轴42包括沿左右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轴体和第二轴体,第一轴体和第二轴体沿左右方向延伸,第一轴体和第二轴体分别设于支架 10的两端,如此能够使得第一风机组件20在转动时更加稳定,防止产生晃动。
如图6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传动件40上还设有至少一组相对设置的连接臂44,两组连接臂44包括一组第一连接臂和一组第二连接臂,第一连接臂沿第一方向相对设置,第二连接臂沿第二方向相对设置,两个第一连接臂分别与两个限位轴42相互远离的一端连接,传动件40通过连接臂44与第一风机组件20连接。
其中,第一连接臂分别与对应的限位轴42一体成型,如此能够简化结构设置,方便扫风结构1的装配。
在一些实施例中,一组第二连接臂沿上下方向相对设置,一组第一连接臂沿左右方向相对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传动件40包括齿条46,齿条46构造成弧形,齿条46 的弧线外侧设有啮合齿,驱动部30包括电动机,电动机与第一齿轮32连接,齿条46与第一齿轮32通过啮合齿啮合。具体地,电动机与第一齿轮32相连以驱动第一齿轮32转动,第一齿轮 32与齿条46啮合配合以驱动传动件40转动,传动件40转动以带动第一风机组件20转动,其中,传动件40以限位轴42的中心轴线为转动轴线,转动轴线沿第一方向延伸,如图8所示出的左右方向,传动件40在竖直方向上具有沿上下方向移动的分量。
扫风结构1还可以具有至少一个第二齿轮,电动机通过至少一个第二齿轮减速之后与第一齿轮32连接以驱动第一齿轮32转动,通过控制电动机的正转和反转,可以控制第一齿轮32 的转向,从而控制传动件40的转动方向,进而控制第一风机组件20的转动方向。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动机的输出轴上套设有第一齿轮32,电动机的输出轴的轴线沿第一方向延伸。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和图7所示,第一风机组件20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导流件24和第二导流件26,第一导流件24和第二导流件26共同限定出第一风道,第一风机22与传动件40 固连,第一导流件24沿其周向设有至少一个导向筋条242,第二导流件26沿其周向设有至少一个导槽262,导向筋条242卡设于导槽262中。第一导流件24和第二导流件26能够起到引导空气气流流通的作用,从而可以增大第一风机组件20的送风距离。通过设置导向筋条242和导槽 262的配合,从而方便第二导流件26和第一导流件24的装配。
如图7所示,第一导流件24和第二导流件26可以形成为阶梯状的圆柱筒形,第一导流件 24和第二导流件26在第一风机22的出风方向上相连通,由此不仅可以使得第一导流件24和第二导流件26的整体结构更加简单、协调,而且圆柱筒形的结构可以降低空气气流的流通阻力,从而提升第一风机组件20的出风效率。当然第一导流件24和第二导流件26还可以设置成其他的闭环形筒状结构,可以根据实际的使用需求选择设置,本申请不作具体限制。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导流件24与连接臂44连接,第二导流件26设于第一导流件24远离传动件40的一侧,第二导流件26的远离第一导流件24的一端限定出导风口,导风口处封盖有导风格栅264,导风格栅264限定出多个子出风孔。如此,通过导风格栅264能够将经由第一风机组件20流出的气流打散,从而实现无风感的出风效果,提升用户的使用舒适感。
其中,第一导流件24和第二导流件26设置成为分体件,可以简化第一导流件24和第二导流件26在加工成型中的工序,同时,在装配时,可以先将第一导流件24与传动件40调整装配之后,由于第一导流件24的两端敞开,方便观察第一导流件24与第一风机22之间的间距,也方便将第一导流件24与传动件40通过紧固件固定,将第一导流件24定位装配好之后,再将第二导流件26与第一导流件24装配,从而能够将第一导流件24和第二导流件26更好地装配到位,防止与第一风机22的风叶224发生干涉。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和图6所示,第一风机22包括动力部222和风叶224,动力部222 与风叶224相连以驱动风叶224转动。在装配扫风结构1时,将固定架60安装在支架10上,再将电动机以及第一齿轮32安装到位,将第一压板14、传动件40以及第二压板16安装于支架10 上,以使得第一齿轮32与传动件40上的齿条46啮合,将动力部222以及风叶224通过卡销固定于传动件40上,将传动件40的两组连接臂44与第一导流件24的对应位置装配固定,最后将第二导流件26的导槽262与第一导流件24上的导向筋条242对准,将第二导流件26套于第一导流件24上,从而完成装配。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扫风结构1,如图6所示,支架10上设有挡板12,挡板12位于第一风机组件20的下方,第一风机组件20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第一风机组件20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可转动,第一风机组件20处于第一位置时与挡板12间隔,第一风机组件20 处于第二位置时与挡板12止抵。
在扫风结构1处于工作状态时,可以控制第一风机组件20的移动分量在竖直方向上沿从上到下的方向移动,也可以控制第一风机组件20的移动分量在竖直方向上沿从下到上的方向移动。也就是说,可以控制第一风机组件20由第一位置转动到第二位置,或者是由第二位置转动到第一位置,或者是第一风机组件20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往复转动,或者是第一风机组件20转动某一角度后停留于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的第三位置。
其中,“第一位置”、“第二位置”以及“第三位置”均为定义的位置,仅为区别第一风机组件20与支架10的相对位置关系,第三位置为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的任一位置,并非限制为某一固定位置。
例如,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图1示出了第一风机组件20处于第一位置时的示意图,图2 示出了第一风机组件20处于第二位置的示意图,图3示出了第一风机组件20处于第三位置的示意图。扫风结构1应用于空调器100中,在竖直方向上,第一位置可以是第一风机22的出风方向朝向斜上方的位置,第二位置可以是第一风机22的出风方向朝向斜下方的位置。从而在第一风机组件20与挡板12止抵时,电动机感应到之后,暂停运行或者改变转向,驱动第一风机组件20朝向第一位置处转动。而传动件40上设有止挡部,止挡部与齿条46并排设置,且设于齿条46的远离第一风机组件20的一端,当第一风机组件20转动到第一位置处时,第一齿轮 32与止挡部止抵,一方面能够防止第一齿轮32与齿条46脱开,另一方面此时电动机感应到第一风机组件20移动到位之后,暂停运行或者改变转向,驱动第一风机组件20朝向第二位置处转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第一风机组件20处于第三位置时,第一风机22的出风方向垂直于竖直方向,由第三位置转动到第一位置处第一风机组件20所转过的角度,与由第三位置转动到第二位置处第一风机组件20所转过的角度相同,如此能够简化结构设置,同时,当扫风结构 1应用于空调器100中时,扫风结构1的初始位置为第三位置,如此方便包装和运输。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支架10上还设有第二风机组件50,第二风机组件50与第一风机组件20间隔设置,挡板12位于第一风机组件20和第二风机组件50之间,第二风机组件 50包括第二风机。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风机包括轴流风机和斜流风机中的一种,由此,通过上述设置,第一风机组件20和第二风机组件50可以同时出风,由此可以提升扫风结构1的送风效率。
其中,第二风机组件50还可以包括第三导流件和第二电机支架,第三导流件可以与支架 10相连且与第一导流件24间隔设置,第二电机支架可以与第三导流件相连,第二风机可以设于第二电机支架上且位于第三导流件内。第三导流件可以与支架10形成一体成型件,如此可以使得扫风结构1的整体结构更加简单,可以提升扫风结构1的装配效率。
当然可以理解的是,第三导流件也可以与支架10设置成分体件,第二风机组件50设于支架10的前侧,如图5所示,支架10上设有第二导流孔18,第二导流孔18沿支架10的厚度方向 (如图所示出的前后方向)贯穿支架10,第二导流孔18与进风孔相对设置,第二导流孔18 用于避让第二风机组件50,从而使得气流能够经由进风口、第二导流孔18进入第二风机组件 50中。
还需要说明的是,扫风结构1可以具有一个第二风机组件50,也可以具有至少两个第二风机组件50,可以根据实际的使用需求选择设置,本申请不作限制。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风机组件20和第二风机组件50的工作状态可以单独控制。例如,扫风结构1可以设置于空调器100中,第二风机组件50位于第一风机组件20的下方。当空调器100 进行制热工作时,由于热风的空气密度较小、流通速度较慢,可以控制第一风机组件20和第二风机组件50同时工作,同时第一风机组件20可以转动,增加扫风范围,由此可以提升扫风结构1的出风效率,热风可以在室内空间内快速流通,提升空调器100的制热效率。
在本申请的一个具体示例中,第二风机可以是斜流风机,第二风机可以朝向空调器100 的斜下方出风。当空调器100处于制热状态时,可以控制第二风机单独工作,热风可以迅速地流向室内空间的下方,由此可以起到暖足的功能,大大提升了用户的使用舒适度。
当空调器100进行制冷时,可以控制第一风机22和第二风机同时工作,为了防止冷风直吹用户,可以控制第一风机组件20转动朝向空间内的角落处进行散风,从而提升空调器100 的制冷效果,同时当第一风机组件20朝向斜下方出风时,第二风机组件50导出的气流与第一风机组件20导出的气流在扫风结构1的前方发生碰撞,空气气流碰撞后可以朝向四周散发,冷风可以朝向室内空间内的多个方向进行流通,由此可以防止冷风直接吹向室内用户而引起的不适,可以实现无风感的出风效果,提升用户的使用舒适感。
下面参考图8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100,该空调器100可以对室内空气进行制冷和制热。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100,包括;机壳1001,机壳1001上设有出风口和进风口,机壳1001内还设有与进风口和出风口连通的气流通道;如上述的扫风结构1,扫风结构1 设于气流通道中,扫风结构1的第一风机组件20与出风口相对设置。
具体地,如图5所示,空调器100内还可以设置换热组件70,换热组件70位于气流通道内。当空调器100开始工作时,扫风结构1的第一风机组件20可以运行以引导气流经由进风口进入到气流通道中与换热组件70进行换热,换热完成的气流可以通过出风口排出到室内,从而实现调节室内温度的目的。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100,扫风结构1的驱动部30能够驱动第一风机组件20 转动,而第一风机组件20可带动第一风机22转动,从而改变第一风道的出风方向,使得第一风机组件20与第一风机22同步转动,能够实现大范围的送风,提升室内温度调节效率。
如图8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100,机壳1001上设有与出风口间隔设置的出风格栅1002,扫风结构1靠近出风格栅1002的一端设有导风格栅264,导风格栅264与出风格栅1002间隔。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100,出风格栅1002可以防止空气中的污染物进入到机壳1001内,同时防止生物进入,可以对空调器100和生物起到隔绝防护的作用,导风格栅264 与出风格栅1002间隔,防止第一风机组件20转动时与出风格栅1002发生干涉。
在一些实施例中,机壳1001包括面板部件和背板部件,面板部件设于背板部件的前侧并与背板部件配合以共同限定出容纳腔,容纳腔内设有扫风结构1和换热组件70,扫风结构1 包括第一风机组件20以及位于第一风机组件20下方的第二风机组件50,面板部件上设有两个在上下方向上间隔分布的出风口,每个出风口处均设置有出风格栅1002,第一风机组件20、位于上方的出风口以及出风格栅1002在从后往前的方向上正对设置,第二风机组件50、位于下方的出风口以及出风格栅1002在从后往前的方向上正对设置,进风口设在背板部件上,进风口处设有进风格栅,进风格栅可以对气流起到过滤的作用,可以防止气流中的污染物进入到机壳1001内,由此可以对空调器100起到防护的作用。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Claims (12)

1.一种扫风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架;
第一风机组件,所述第一风机组件可转动地设于所述支架上,所述第一风机组件限定出第一风道,所述第一风道内固设有第一风机;
传动件,所述传动件可转动地设于所述支架上,所述传动件与所述第一风机组件固连以带动所述第一风机组件转动来改变所述第一风道的出风方向;
驱动部,所述驱动部设于所述支架上,所述驱动部与所述传动件连接以驱动所述传动件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扫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件上固设有相对设置的限位轴,所述支架上设有限位孔,所述限位轴可转动地穿设于所述限位孔中,两个所述限位轴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所述限位轴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所述支架沿第二方向延伸,所述第一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二方向。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扫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上设有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所述第一压板和所述第二压板可拆卸地连接以共同限定出所述限位孔。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扫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件上还设有至少一组相对设置的连接臂,所述连接臂与所述第一风机组件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扫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件上设有两组所述连接臂,两组所述连接臂包括一组第一连接臂和一组第二连接臂,所述第一连接臂沿所述第一方向相对设置,所述第二连接臂沿所述第二方向相对设置,两个所述第一连接臂分别与两个所述限位轴相互远离的一端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扫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件包括齿条,所述齿条构造成弧形,所述齿条的弧线外侧设有啮合齿,所述驱动部包括电动机,所述电动机与第一齿轮连接,所述齿条与所述第一齿轮通过所述啮合齿啮合。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扫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风机组件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导流件和第二导流件,所述第一导流件和所述第二导流件共同限定出所述第一风道,所述第一风机与所述传动件固连,所述第一导流件沿其周向设有至少一个导向筋条,所述第二导流件沿其周向设有至少一个导槽,所述导向筋条卡设于所述导槽中。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扫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流件与所述连接臂连接,所述第二导流件设于所述第一导流件远离所述传动件的一侧,所述第二导流件的远离所述第一导流件的一端限定出导风口,所述导风口处封盖有导风格栅,所述导风格栅限定出多个子出风孔。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扫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上设有挡板,所述挡板位于所述第一风机组件的下方,所述第一风机组件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所述第一风机组件在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可转动,所述第一风机组件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与所述挡板间隔,所述第一风机组件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与所述挡板止抵。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扫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上还设有第二风机组件,所述第二风机组件与所述第一风机组件间隔设置,所述挡板位于所述第一风机组件和所述第二风机组件之间,所述第二风机组件包括第二风机。
11.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壳,所述机壳上设有出风口和进风口,所述机壳内还设有与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连通的气流通道;
如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扫风结构,所述扫风结构设于所述气流通道中,所述扫风结构的第一风机组件与所述出风口相对设置。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上设有与所述出风口间隔设置的出风格栅,所述扫风结构靠近所述出风格栅的一端设有导风格栅,所述导风格栅与所述出风格栅间隔。
CN202222583666.7U 2022-09-27 2022-09-27 扫风结构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Active CN21829598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583666.7U CN218295981U (zh) 2022-09-27 2022-09-27 扫风结构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583666.7U CN218295981U (zh) 2022-09-27 2022-09-27 扫风结构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295981U true CN218295981U (zh) 2023-01-13

Family

ID=848057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583666.7U Active CN218295981U (zh) 2022-09-27 2022-09-27 扫风结构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29598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317613A (zh) 空调柜机及空调器
CN214536468U (zh) 立式空调室内机
CN210602183U (zh) 散风组件、导风组件及空调
CN208671174U (zh) 空调器
CN111256207A (zh) 空调器和控制方法
CN209763295U (zh) 空调室内机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CN109780708B (zh) 空调室内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109458665B (zh) 空调室内机的壳体组件、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11575290U (zh) 柜式空调内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11575289U (zh) 柜式空调内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18295981U (zh) 扫风结构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11575272U (zh) 空调室内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111380106A (zh) 柜式空调内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10118836U (zh) 空调器
CN109945303B (zh) 空调室内机
CN111189117A (zh) 柜式空调内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115468224A (zh) 扫风结构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09944529U (zh) 空调器
CN114763925B (zh) 立式空调室内机
CN215949941U (zh) 风机和家用电器
CN114763920B (zh) 立式空调室内机
CN114076351B (zh) 空调柜机及其控制方法
CN210688677U (zh) 天花机的面板组件及具有其的天花机
CN211345544U (zh) 空调器
CN111219775B (zh) 取暖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