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232172U - 一种工程泥浆净化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工程泥浆净化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232172U
CN218232172U CN202221922281.2U CN202221922281U CN218232172U CN 218232172 U CN218232172 U CN 218232172U CN 202221922281 U CN202221922281 U CN 202221922281U CN 218232172 U CN218232172 U CN 21823217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verflow
tank body
baffle
floating ball
doub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922281.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慧中
司昌威
马勇鹏
曾宪成
马泽林
付传松
陈成
郭淇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nan Ruishida Separation Equipm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nan Ruishida Separation Equipm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nan Ruishida Separation Equipm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nan Ruishida Separation Equipm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922281.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23217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23217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23217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工程泥浆净化装置,属于工程泥浆净化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它包括双层振动筛、除砂旋流器、溢流箱和罐体,双层振动筛、除砂旋流器和溢流箱均安装在罐体上方,罐体内的液相经渣浆泵输送至除砂旋流器的进料口,除砂旋流器的底流口与双层振动筛的上层筛网的进料口连通,其溢流口通过管线与溢流箱连通,溢流箱的内部设置挡板,挡板一侧的溢流箱底部开设有排浆口,另一侧的溢流箱下方设有与溢流箱连接的罐体泥浆防抽干装置。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紧凑,占地面积小,分离效率高,可实现装置的整体搬运,搬运快捷,分离后的固相可用于建筑材料,液相可供工程施工循环使用,实现工程泥浆的资源回收利用。

Description

一种工程泥浆净化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程泥浆净化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工程泥浆净化装置。
背景技术
在工程施工中,例如,顶管、泥水平衡盾构、竖井等,都需要利用清水或专门配制的泥浆,来实现掘出土沙的输送、掘进设备开挖面稳定、掘进机头刀盘冷却等。掘进返出的泥浆由于携带大量的土沙等固相,造成泥浆比重增大,如不做处理,直接循环使用,会影响掘进速度、降低刀盘使用寿命,对掘进设备造成损坏。因此对返出的泥浆进行净化处理是工程施工重要的一个环节。
国内外传统的处理方式是通过自然沉淀来净化泥浆,再通过晾晒、外运、堆填等方式处理废弃泥浆。然而,为保证自然沉淀的效果,就需要开挖面积足够大的沉淀池,这种自然沉淀的方式,占地面积大,净化效果差,分离效率低。特别是在城市市区施工时,施工场地面积一般较小,不能满足占地面积较大的净化设备的安装,且无法应用在需要经常搬运的场所。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占地面积小的工程泥浆净化装置,解决了现有通过自然沉淀方式净化的泥浆存在的占地面积大、净化效果差、分离效率低以及无法应用在需要经常搬运的场所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工程泥浆净化装置,包括双层振动筛、除砂旋流器、溢流箱和用于收集所述双层振动筛分离后的液相的罐体;
所述双层振动筛的上层筛网为细目筛网,其下层筛网为粗目筛网;
所述双层振动筛、除砂旋流器和溢流箱均安装在罐体上方,罐体内的液相经渣浆泵输送至除砂旋流器的进料口,除砂旋流器的底流口与双层振动筛的上层筛网的进料口连通,其溢流口通过管线与溢流箱连通;
所述溢流箱的内部设置挡板,挡板一侧的溢流箱底部开设有排浆口,另一侧的溢流箱下方设有与溢流箱连接的罐体泥浆防抽干装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防抽干装置包括浮球笼和设置在浮球笼内的浮球,浮球正上方的溢流箱底部设有与浮球匹配的出浆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浮球笼为矩形结构,浮球为下部为方形上部为半圆形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罐体内部设有溢流管,溢流管顶部外围设有用于防止由于泥浆波动而使泥浆进入溢流管的溢流挡板;
所述溢流管与溢流挡板之间具有泥浆溢流通道。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溢流挡板的底端低于溢流管的顶端,溢流挡板的顶端比溢流管的顶端高出40mm~60mm。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溢流管设置在罐体内部一侧,溢流挡板为U型结构,其开口处安装在罐体内壁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罐体为V型罐,罐体上部内壁四周安装有冲洗管,冲洗管上均匀地设有若干用于防止泥浆沉积的喷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工程泥浆净化装置,其通过将双层振动筛、除砂旋流器和溢流箱均安装在罐体的上方,结构简单、紧凑,占地面积小,可实现装置的整体搬运,搬运快捷;工程泥浆通过双层振动筛和除砂旋流器的两级分离,分离效率高,分离后的固相可用于建筑材料,液相可供工程施工循环使用,实现工程泥浆的资源回收利用;通过溢流箱和泥浆防抽干装置的设置,使罐体内泥浆液面始终处于稳定状态,防止渣浆泵抽空而造成损坏,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廉;通过溢流管和溢流挡板的设置,除了发生避免溢罐现象,还避免发生由于罐内泥浆波动而使泥浆通过溢流管溢出罐体的现象,杜绝泥浆的浪费,节约资源;通过在罐体上部内壁四周安装冲洗管,使罐体侧壁得到冲洗,防止侧壁发生泥砂沉积,同时可扰动罐体内沉淀的泥砂,使罐体内不致因长期使用而导致淤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反冲洗管和溢流管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中,1、振动筛;2、进浆口;3、除砂旋流器;4、溢流箱;5、挡板;6、渣浆泵;7、出浆口;8、浮球;9、浮球笼;10、溢流挡板;11、溢流管;12、溢流出浆口;13、罐体;14、反冲洗管;15、喷嘴;16、进液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上、下、左、右、内、外等方位用语,仅是互为相对概念或是以产品的正常使用状态为参考的,而不应该认为是具有限制性的。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工程泥浆净化装置,其包括双层振动筛1、除砂旋流器3、溢流箱4和用于收集上述双层振动筛1分离后的液相的罐体13。双层振动筛1的上层筛网为粗目筛网,其下层筛网为细目筛网。双层振动筛1、除砂旋流器3和溢流箱4均安装在罐体13上方,优选地,上述部件采用如螺栓连接等可拆卸地安装在罐体13上,需要搬运时,在作业空间比较狭小无法使用大型吊机的场所,可拆分为多个部件进行搬运;在作业空间比较大的场所,可通过大型吊机将罐体13带动整个装置吊装搬运,搬运快捷。罐体13内的液相经渣浆泵6输送至除砂旋流器3的进料口,除砂旋流器3的底流口与双层振动筛1的上层筛网的进料口连通,其溢流口通过管线与溢流箱4连通。溢流箱4的内部设置挡板5,挡板5一侧的溢流箱4底部开设有排浆口,排浆口与工程施工循环系统相通,另一侧的溢流箱4下方设有与溢流箱4连接的罐体泥浆防抽干装置。
上述防抽干装置包括浮球笼9和设置在浮球笼9内的浮球8,浮球8正上方的溢流箱4底部设有与浮球8匹配的出浆口7。浮球笼9的顶部连接在溢流箱4的底面上,优选地,浮球笼9螺栓连接在溢流箱4上,可方便地实现浮球8的更换。浮球笼9为矩形结构,浮球8为下部为方形上部为半圆形结构,防止因罐内泥浆波动造成浮球8翻滚,无法封堵出浆口7,结构简单,制作方便,成本低廉。
罐体13内部设有溢流管11,溢流管11顶部外围设有用于防止由于泥浆波动而使泥浆进入溢流管11的溢流挡板10;溢流管11与溢流挡板10之间具有泥浆溢流通道,罐体13内的泥浆经泥浆溢流通道进入溢流管11内。溢流挡板10的底端低于溢流管11的顶端,溢流挡板10的顶端比溢流管11的顶端高出40mm~60mm,也就是说,溢流挡板10与溢流管11之间的高度差为40mm~60mm,如果高度差太小,则起不到防止罐体13内泥浆波动而经溢流管11溢出罐体13,如果高度差太大,将会导致发生溢罐的现象,除了污染环境,还造成泥浆的浪费,本实施例通过将高度差设计为40mm~60mm,在保证防止泥浆波动而进入溢流管11的同时,还避免了泥浆溢罐现象的发生。优选地,溢流管11设置在罐体13内部一侧,在本实施例中,溢流管11设置在罐体13的前侧,其前侧底部位置设有溢流出浆口12,溢流挡板10为U型结构,其开口处安装在罐体13内壁上。需要说明的是,为加工方便,流溢管11可为圆管或方管,本实施例为圆管。
优选地,罐体13为V型罐,罐体13上部内壁四周安装有冲洗管14,冲洗管14上均匀地设有若干用于防止泥浆沉积的喷嘴15。通过在罐体13上部内壁四周安装冲洗管14,使罐体13的四面侧壁均得到冲洗,防止侧壁发生泥砂沉积,同时可扰动罐体13内沉淀的泥砂,使罐体13内不致因长期使用而导致淤积。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对喷嘴15的具体布局不作限制,只要能同时保证罐体13的侧壁和底壁均不产生泥砂淤积即可。如采用喷嘴15与侧壁倾斜方向一致向下喷射,在保证冲洗罐体13四面侧板内壁的同时,喷射后的泥浆在罐体13下部形成扰流,扰动罐体13内沉淀的泥砂,使罐体13内不致因长期使用而导致淤积。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冲洗管14的冲洗液可由渣浆泵6提供,由渣浆泵6提供时,渣浆泵6分为两路,一路给除砂旋流器3供料,另一路经冲洗管14的进液口16为冲洗管14提供冲洗液。冲洗管14的冲洗液也可由作业现场提供的备用渣浆泵提供,即备用渣浆泵的进料口通过管线与罐体13连通,其出料口通过管线与冲洗管14的进液口16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工程泥浆通过振动筛1的下层筛网进浆口2进入下层筛网进行粗分离,经过振动筛选,将粒径在3mm以上的砾石、粘土团分离出来,渣土含水率≤30%,满足卡车运输,分离后的液相落入罐体13中。罐体13内的泥浆由渣浆泵6输送至除砂旋流器3内,除砂旋流器3分离后0.074mm~3mm的颗粒从旋流器下方的底流口排出进入振动筛1的上层筛网进行高频脱水,经过振动筛1高频脱水后的渣土,其含水率≤30%,满足卡车运输。除砂旋流器3溢流的0.074mm以下颗粒及浆液经管线排至溢流箱4内,当罐体13内部液位下降至浮球笼9底部时,此时浮球8在浮球笼9底部,溢流挡板5左侧泥浆(除砂旋流器的溢流口排出的泥浆)经出浆口7进入罐体13;当罐体13内部液位高于出浆口7的位置时,此时浮球8在浮力的作用下封堵出浆口7,防止泥浆进入罐体13内部,溢流挡板5左侧泥浆的液位随之上升,当液位高于溢流挡板5时,泥浆溢流至溢流挡板5右侧,通过排浆口外排至工程施工循环系统。在上述整个工作过程中,当罐体13内液位达到溢流管11的顶部高度时,罐体13泥浆经溢流管11溢出罐体;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可定期或不定期控制冲冼管路,如通过打开或关闭冲洗管路中的阀门,实现冲洗管14的通断。
以上是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工程泥浆净化装置进行了详细的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Claims (7)

1.一种工程泥浆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双层振动筛、除砂旋流器、溢流箱和用于收集所述双层振动筛分离后的液相的罐体;
所述双层振动筛的上层筛网为细目筛网,其下层筛网为粗目筛网;
所述双层振动筛、除砂旋流器和溢流箱均安装在罐体上方,罐体内的液相经渣浆泵输送至除砂旋流器的进料口,除砂旋流器的底流口与双层振动筛的上层筛网的进料口连通,其溢流口通过管线与溢流箱连通;
所述溢流箱的内部设置挡板,挡板一侧的溢流箱底部开设有排浆口,另一侧的溢流箱下方设有与溢流箱连接的罐体泥浆防抽干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程泥浆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抽干装置包括浮球笼和设置在浮球笼内的浮球,浮球正上方的溢流箱底部设有与浮球匹配的出浆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工程泥浆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浮球笼为矩形结构,浮球为下部为方形上部为半圆形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程泥浆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内部设有溢流管,溢流管顶部外围设有用于防止由于泥浆波动而使泥浆进入溢流管的溢流挡板;
所述溢流管与溢流挡板之间具有泥浆溢流通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工程泥浆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流挡板的底端低于溢流管的顶端,溢流挡板的顶端比溢流管的顶端高出40mm~60mm。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工程泥浆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流管设置在罐体内部一侧,溢流挡板为U型结构,其开口处安装在罐体内壁上。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工程泥浆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为V型罐,罐体上部内壁四周安装有冲洗管,冲洗管上均匀地设有若干用于防止泥浆沉积的喷嘴。
CN202221922281.2U 2022-07-25 2022-07-25 一种工程泥浆净化装置 Active CN21823217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922281.2U CN218232172U (zh) 2022-07-25 2022-07-25 一种工程泥浆净化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922281.2U CN218232172U (zh) 2022-07-25 2022-07-25 一种工程泥浆净化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232172U true CN218232172U (zh) 2023-01-06

Family

ID=846775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922281.2U Active CN218232172U (zh) 2022-07-25 2022-07-25 一种工程泥浆净化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23217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20130009810A (ko) 가동성 정수 유닛
CN211676669U (zh) 盾构渣土处理系统
CN102225834A (zh) 城市排水管网污泥处理方法及设备
CN211100741U (zh) 盾构渣土零排放处理系统
CN111495571A (zh) 混凝土污水砂石分离一体化设备及分离方法
CN101734809A (zh) 高效低能耗的尾矿干排工艺
CN102847348B (zh) 除尘脱硫圆形循环沉淀池
CN112007936A (zh) 一种渣土资源化处理系统
CN212700898U (zh) 一种混凝土泥浆水回收装置
CN206769017U (zh) 一种具有沉淀功能的坑泵系统
CN111732216A (zh) 煤矿废水循环利用系统
CN218232172U (zh) 一种工程泥浆净化装置
CN203946988U (zh) 一种砂石骨料废水资源化利用的处理系统
CN214571123U (zh) 一种混凝土废水处理装置
CN202063817U (zh) 城市排水管网污泥处理设备
CN211885783U (zh) 一种斗提式细砂回收设备
CN212800000U (zh) 一种石英砂高速介沉水处理设备
CN112028341A (zh) 一种砂石料生产废水处理系统及废水处理方法
CN102557386A (zh) 氧化铝厂煤气站循环水污泥处置方法
CN2589466Y (zh) 煤水净化煤泥回收机
CN215332737U (zh) 一种泥浆净化成套装置
CN207445697U (zh) 煤废水多级过滤回收装置
CN217773495U (zh) 一种用于煤矿井下沉淀池清淤的固液分离设备
CN204779162U (zh) 砂石加工冲洗废水处理系统
CN212770244U (zh) 一种砂石料生产废水处理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