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191719U - 极片辊压设备 - Google Patents
极片辊压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8191719U CN218191719U CN202222634193.9U CN202222634193U CN218191719U CN 218191719 U CN218191719 U CN 218191719U CN 202222634193 U CN202222634193 U CN 202222634193U CN 218191719 U CN218191719 U CN 21819171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oller
- pole piece
- roll
- roller shaft
- shaf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5096 rol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6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1
- 230000000670 limi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5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2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8
- 239000011888 foil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9
- 239000011248 coat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8000000576 coa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8000003490 calende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4088 sim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028 elev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37303 wrinkle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247 coating lay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035 dry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410 lay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Metal Rol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极片辊压设备,涉及极片处理设备领域。旨在改善辊压装置对极片用于形成极耳的留白区域压延效果较差的问题。其包括支架、轧辊装置以及辊轴装置;轧辊装置包括轧辊动力机构以及轧辊,辊轴装置包括辊轴动力机构以及辊轴;辊轴转动设置在支架上,轧辊转动设置在辊轴的上方,轧辊与辊轴之间形成用于穿过极片的空隙;轧辊以及辊轴转速不同,以使轧辊与辊轴对穿过空隙的极片形成沿极片的输送方向的辊压搓拉作用。转速不一致的轧辊和辊轴对极片的留白区域,即裸露于涂布区域外的箔材进行辊压,会起到搓拉作用,该方式可使箔材产生沿输送方向,也就是极片长度方向延伸的拉伸力,对褶皱的箔材起到良好的拉伸作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极片处理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极片辊压设备。
背景技术
常规的辊压方式是通过两个转速相同的压辊对穿过压辊之间的带状材料进行辊压。为了在极片上预留出用于形成极耳的区域,经过涂布处理后的极片会存在间隔分布的留白区域,留白区域为未形成涂覆层的箔材;相较于涂覆层,箔材较薄,在经过烘箱干燥后,箔材会发生褶皱;因此,为改善褶皱问题,可通过对留白区域进行辊压。但通过上述两个转速相同的压辊对留白区域箔材进行辊压的方式,虽然能起到改善效果,但不能对箔材产生有效的拉伸力,压延效果仍有待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包括,例如,提供了一种极片辊压设备,其能够改善辊压装置对极片用于形成极耳的留白区域压延效果较差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这样实现: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极片辊压设备,包括支架、轧辊装置以及辊轴装置;所述轧辊装置包括轧辊动力机构以及轧辊,所述辊轴装置包括辊轴动力机构以及辊轴;所述辊轴转动设置在所述支架上,所述轧辊转动设置在所述辊轴的上方,所述轧辊与所述辊轴之间形成用于穿过极片的空隙,所述轧辊与所述辊轴分别用于辊压所述极片的相对两侧;所述轧辊动力机构与所述轧辊连接,所述辊轴动力机构与所述辊轴连接;所述轧辊动力机构用于驱动所述轧辊转动,所述辊轴动力机构用于驱动所述辊轴以不同于所述轧辊转速的转速转动。
另外,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极片辊压设备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可选地,所述轧辊装置还包括水平驱动机构以及升降驱动机构;所述水平驱动机构设置在所述支架上,所述升降驱动机构设置在所述水平驱动机构上,所述轧辊动力机构以及所述轧辊均设置在所述升降驱动机构上;
所述水平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轧辊沿平行于所述辊轴轴向的方向移动,所述升降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轧辊沿竖直方向移动。
可选地,所述水平驱动机构包括驱动螺杆以及移动架,所述驱动螺杆转动设置在所述支架上且沿平行于所述辊轴轴向的方向延伸,所述移动架沿平行于所述辊轴轴向的方向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支架上,所述升降驱动机构设置在所述移动架上;所述驱动螺杆与所述移动架螺纹连接,所述驱动螺杆用于在转动的过程中驱动所述移动架以及所述升降驱动机构同步移动,以同步带动所述轧辊移动。
可选地,所述升降驱动机构包括升降驱动件以及安装架;所述升降驱动件设置在所述移动架上,所述安装架沿竖直方向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移动架内,所述轧辊动力机构以及所述轧辊设置在所述安装架内,所述升降驱动件与所述安装架连接,所述升降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安装架沿竖直方向移动,以同步带动所述轧辊移动。
可选地,所述安装架设置有限位件,所述移动架设置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用于在所述安装架沿竖直方向移动的过程中与所述限位件抵持,以阻止所述安装架沿竖直向下的方向继续移动。
可选地,所述极片辊压设备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支架上的导向板以及设置在所述导向板上的导向轨道,所述导向轨道沿平行于所述辊轴轴向的方向设置;所述移动架设置有导向件,所述导向件与所述导向轨道滑动配合。
可选地,所述导向轨道为开设于所述导向板上的长形槽结构,所述长形槽结构的两端分别用于与所述导向件抵持,以对所述导向件进行止位。
可选地,所述导向板设置在所述移动架以及所述支架的同一侧。
可选地,所述轧辊装置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轧辊装置沿平行于所述辊轴轴向的方向间隔设置在所述辊轴的上方。
可选地,所述极片辊压设备还包括支撑板以及多组滚轮,所述支架、所述轧辊装置以及所述辊轴装置均设置在所述支撑板上,所述多组滚轮间隔设置在所述支撑板的底部,所述多组滚轮用于滚动的过程中带动所述支撑板同步移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极片辊压设备的有益效果包括,例如:
极片辊压设备,包括支架、轧辊装置以及辊轴装置;轧辊装置包括轧辊动力机构以及轧辊,辊轴装置包括辊轴动力机构以及辊轴;辊轴转动设置在支架上,轧辊转动设置在辊轴的上方,轧辊与辊轴之间形成用于穿过极片的空隙,轧辊与辊轴分别用于辊压极片的相对两侧;轧辊动力机构与轧辊连接,辊轴动力机构与辊轴连接;轧辊动力机构用于驱动轧辊转动,辊轴动力机构用于驱动辊轴以不同于轧辊转速的转速转动。
轧辊和辊轴的转速不同,对极片的留白区域,即裸露于涂布区域外的箔材进行辊压,会起到搓拉作用,该搓拉作用可使箔材产生沿极片的输送方向,也就是极片长度方向延伸的拉伸力,对褶皱的箔材起到良好的拉伸作用,提高压延效果,改善辊压装置对极片用于形成极耳的留白区域压延效果较差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极片辊压设备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极片辊压设备的第一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极片辊压设备的第二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极片辊压设备中的轧辊与辊轴转速相同时的压力仿真图;
图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极片辊压设备中的轧辊与辊轴转速不同时的压力仿真图。
图标:10-极片辊压设备;100-支架;200-轧辊装置;210-轧辊动力机构;220-轧辊;230-水平驱动机构;231-驱动螺杆;232-移动架;233-限位部;240-升降驱动机构;241-升降驱动件;242-安装架;243-限位件;300-辊轴装置;310-辊轴动力机构;320-辊轴;400-空隙;500-导向板;510-导向轨道;600-支撑板;610-滚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出现术语“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若出现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
下面结合图1至图5对本实施例提供的极片辊压设备10进行详细描述。
请参照图1、图4以及图5,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极片辊压设备10,包括支架100、轧辊装置200以及辊轴装置300;轧辊装置200包括轧辊动力机构210以及轧辊220,辊轴装置300包括辊轴动力机构310以及辊轴320;辊轴320转动设置在支架100上,轧辊220转动设置在辊轴320的上方,轧辊220与辊轴320之间形成用于穿过极片(未示出)的空隙400,轧辊220与辊轴320分别用于辊压极片的相对两侧;轧辊动力机构210与轧辊220连接,辊轴动力机构310与辊轴320连接;轧辊动力机构210用于驱动轧辊220转动,辊轴动力机构310用于驱动辊轴320以不同于轧辊220转速的转速转动。使轧辊220与辊轴320对穿过空隙400的极片形成沿极片的输送方向的辊压搓拉作用。
以图1中的相对位置进行介绍,支架100包括两个支座,两个支座从左到右间隔设置。辊轴320水平转动设置在两个支座之间。轧辊220位于辊轴320的上方。极片沿自身的长度方向插入轧辊220与辊轴320之间,轧辊220与辊轴320对极片进行辊压,由于轧辊220与辊轴320的转速不同,轧辊220与辊轴320对极片具有沿极片长度方向,也就是轧辊220与辊轴320的输送方向的辊压搓拉作用,提高压延效果。
“轧辊220以及辊轴320以不同的转速转动”是指轧辊220以及辊轴320转动方向相反,能够共同向前输送极片,但轧辊220以及辊轴320的转速大小不同。参照图4以及图5的受力仿真图,图4是轧辊220以及辊轴320转速相同,轧辊220以及辊轴320对极片进行辊压,极片的受力仿真图,图5是轧辊220以及辊轴320转速不同,轧辊220以及辊轴320对极片进行辊压,极片的受力仿真图,可见,图5中,轧辊220以及辊轴320对极片的左右方向的辊压搓拉效果好于图4所示的辊压搓拉效果。可见,当轧辊220以及辊轴320速度不同时,确实能够提高压延效果。其中,“轧辊220以及辊轴320以不同的转速转动”包括轧辊220的转速大于辊轴320的转速,或者轧辊220的转速小于辊轴320的转速,都可以。轧辊动力机构210能够调节轧辊220的转速,辊轴动力机构310能够调节辊轴320的转速。轧辊动力机构210以及辊轴动力机构310均采用电机。
“极片的输送方向”是指轧辊220与辊轴320对极片的输送方向,也是轧辊220与辊轴320的输送方向,同时因为在加工的过程中,极片沿自身的长度方向伸入空隙400内,极片的长度方向与输送方向一致。
承上述,轧辊220和辊轴320的转速不同,对极片的留白区域,即裸露于涂布区域外的箔材进行辊压,会起到搓拉作用,该搓拉作用可使箔材产生沿极片的输送方向,也就是极片长度方向延伸的拉伸力,对褶皱的箔材起到良好的拉伸作用,提高压延效果,改善辊压装置对极片用于形成极耳的留白区域压延效果较差的问题。
参照图1以及图2,本实施例中,轧辊装置200还包括水平驱动机构230以及升降驱动机构240;水平驱动机构230设置在支架100上,升降驱动机构240设置在水平驱动机构230上,轧辊动力机构210以及轧辊220均设置在升降驱动机构240上;水平驱动机构230用于驱动轧辊220沿平行于辊轴320轴向的方向移动,升降驱动机构240用于驱动轧辊220沿竖直方向移动。
水平驱动机构230能够驱动轧辊220沿“平行于辊轴320轴向的方向”,也就是实际加工过程中,极片的宽度方向移动,以移动至极片上的留白区域即箔材裸露的位置,可实现对极片上不同位置上的留白区域进行辊压,提高轧辊220的适用范围与压延的效果。
升降驱动机构240用于驱动轧辊220上下移动,以调节空隙400大小,驱动轧辊220以靠近或者远离穿过空隙400的极片箔材,调整对箔材的压力。
参照图1以及图2,本实施例中,水平驱动机构230包括驱动螺杆231以及移动架232,驱动螺杆231转动设置在支架100上且沿平行于辊轴320轴向的方向延伸,移动架232沿平行于辊轴320轴向的方向可移动地设置在支架100上,升降驱动机构240设置在移动架232上;驱动螺杆231与移动架232螺纹连接,驱动螺杆231用于在转动的过程中驱动移动架232以及升降驱动机构240同步移动,以同步带动轧辊220移动。
驱动螺杆231转动的过程中,移动架232带动升降驱动机构240沿驱动螺杆231的设置方向往复移动。“驱动螺杆231的设置方向”为“平行于辊轴320轴向的方向”,为极片的宽度方向。
本实施例中,水平驱动机构230还包括手摇转盘,手摇转盘与驱动螺杆231连接,手摇转盘用于在外力作用下转动带动驱动螺杆231同步转动。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利用电机与驱动螺杆231连接,通过电机带动驱动螺杆231转动。
在其他实施例中,水平驱动机构230还可以采用其他的直线驱动件,例如气缸或者油缸。
参照图1,本实施例中,极片辊压设备10还包括设置在支架100上的导向板500以及设置在导向板500上的导向轨道510,导向轨道510沿平行于辊轴320轴向的方向设置;移动架232设置有导向件,导向件与导向轨道510滑动配合。
驱动螺杆231驱动移动架232沿驱动螺杆231移动的过程中,导向件与导向轨道510滑动配合,导向件沿导向轨道510移动。
参照图1,本实施例中,导向轨道510为开设于导向板500上的长形槽结构,长形槽结构的两端分别用于与导向件抵持,以对导向件进行止位。长形槽结构的位置以及长度决定了移动架232沿水平方向移动的行程。长形槽结构的两端对移动架232的水平移动具有限位作用。
参照图1,本实施例中,导向板500设置在移动架232以及支架100的同一侧。实现部件的合理布局,导向板500的设置不会影响轧辊装置200的设置,不会干扰水平驱动机构230以及升降驱动机构240的驱动。
参照图1、图2以及图3,本实施例中,升降驱动机构240包括升降驱动件241以及安装架242;升降驱动件241设置在移动架232上,安装架242沿竖直方向可滑动地设置在移动架232内,轧辊动力机构210以及轧辊220设置在安装架242内,升降驱动件241与安装架242连接,升降驱动件241用于驱动安装架242沿竖直方向移动,以同步带动轧辊220移动。
水平驱动的过程中,移动架232带动升降驱动件241、安装架242、轧辊动力机构210以及轧辊220同步水平移动,以同步带动轧辊220移动。竖直驱动的过程中,升降驱动件241驱动安装架242相对移动架232沿竖直方向移动,带动轧辊动力机构210以及轧辊220沿竖直方向移动,以同步带动轧辊220移动。
具体的,升降驱动件241采用气缸,气缸固定在移动架232的顶部。在其他实施例中,升降驱动件241也可以采用油缸,也可以采用螺杆驱动。
参照图2以及图3,本实施例中,安装架242设置有限位件243,移动架232设置有限位部233,限位部233用于在安装架242沿竖直方向移动的过程中与限位件243抵持,以阻止安装架242沿竖直向下的方向继续移动。
具体的,限位部233设置在限位件243的下方。具体的,限位件243的数量可以设置一个、两个或者多个,限位部233的数量对应设置即可。多个位置同时限位,限位效果更平衡。具体的,限位件243为螺栓,螺栓螺纹固定在安装架242上,拆装固定快捷方便。
当升降驱动件241驱动安装架242向下移动的过程中,当安装架242移动到位后,限位件243与限位部233抵持,安装架242不能够继续往下移动,防止安装架242向下移动距离太大,导致轧辊220与辊轴320碰撞,或者压坏极片。
参照图1,本实施例中,轧辊装置200的数量为两个,两个轧辊装置200沿平行于辊轴320轴向的方向间隔设置在辊轴320的上方。
同理,导向板500的数量为一块,一块导向板500同时设置在两个轧辊装置200的同一侧,导向轨道510设置两个,两个导向轨道510均设置在导向板500上。
采用两个轧辊装置200的情况,可以是一个极片的两侧边缘分别通过两个轧辊装置200进行辊压;也可以一个极片的左侧在左侧的轧辊装置200下辊压完成后,极片的右侧在右侧的轧辊装置200下进行辊压;还可以是两个极片,一个极片在一个轧辊装置200下进行辊压,一个极片在另一个轧辊装置200下进行辊压。
在其他实施例中,轧辊装置200可以设置多个,多个轧辊装置200沿辊轴320的轴向依次间隔设置在辊轴320的上方,分别用于对极片进行辊压。
参照图1,本实施例中,极片辊压设备10还包括支撑板600以及多组滚轮610,支架100、轧辊装置200以及辊轴装置300均设置在支撑板600上,多组滚轮610间隔设置在支撑板600的底部,多组滚轮610用于滚动的过程中带动支撑板600同步移动。
极片辊压设备10安装完成后,通过多组滚轮610的滚动,将极片辊压设备10移动到安装位置后固定。如果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检修或者移动位置,则可以拆除固定后,通过多组滚轮610带动整个极片辊压设备10移动到相应的工位,提高施工效率。
根据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极片辊压设备10,极片辊压设备10的工作原理是:通过轧辊220与辊轴320转速不一致,加强对极片的辊压搓拉效果,提高压延效果。通过水平以及竖直调节轧辊220的位置,提高压延范围以及效果。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极片辊压设备10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通过转速不一致的轧辊220和辊轴320对极片的留白区域,即裸露于涂布区域外的箔材进行辊压,起搓拉作用,改善现有的轧辊220组件对极片上的留白区域压延效果较差的问题。
通过水平驱动机构230驱动轧辊220沿极片的宽度方向移动,以移动至极片上的留白区域即箔材裸露的位置,可实现对极片上不同位置上的留白区域进行辊压,提高轧辊220的适用范围与压延的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极片辊压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架(100)、轧辊装置(200)以及辊轴装置(300);
所述轧辊装置(200)包括轧辊动力机构(210)以及轧辊(220),所述辊轴装置(300)包括辊轴动力机构(310)以及辊轴(320);所述辊轴(320)转动设置在所述支架(100)上,所述轧辊(220)转动设置在所述辊轴(320)的上方,所述轧辊(220)与所述辊轴(320)之间形成用于穿过极片的空隙(400),所述轧辊(220)与所述辊轴(320)分别用于辊压所述极片的相对两侧;
所述轧辊动力机构(210)与所述轧辊(220)连接,所述辊轴动力机构(310)与所述辊轴(320)连接;所述轧辊动力机构(210)用于驱动所述轧辊(220)转动,所述辊轴动力机构(310)用于驱动所述辊轴(320)以不同于所述轧辊(220)转速的转速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片辊压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轧辊装置(200)还包括水平驱动机构(230)以及升降驱动机构(240);所述水平驱动机构(230)设置在所述支架(100)上,所述升降驱动机构(240)设置在所述水平驱动机构(230)上,所述轧辊动力机构(210)以及所述轧辊(220)均设置在所述升降驱动机构(240)上;
所述水平驱动机构(230)用于驱动所述轧辊(220)沿平行于所述辊轴(320)轴向的方向移动,所述升降驱动机构(240)用于驱动所述轧辊(220)沿竖直方向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极片辊压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水平驱动机构(230)包括驱动螺杆(231)以及移动架(232),所述驱动螺杆(231)转动设置在所述支架(100)上且沿平行于所述辊轴(320)轴向的方向延伸,所述移动架(232)沿平行于所述辊轴(320)轴向的方向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支架(100)上,所述升降驱动机构(240)设置在所述移动架(232)上;所述驱动螺杆(231)与所述移动架(232)螺纹连接,所述驱动螺杆(231)用于在转动的过程中驱动所述移动架(232)以及所述升降驱动机构(240)同步移动,以同步带动所述轧辊(220)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极片辊压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升降驱动机构(240)包括升降驱动件(241)以及安装架(242);所述升降驱动件(241)设置在所述移动架(232)上,所述安装架(242)沿竖直方向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移动架(232)内,所述轧辊动力机构(210)以及所述轧辊(220)设置在所述安装架(242)内,所述升降驱动件(241)与所述安装架(242)连接,所述升降驱动件(241)用于驱动所述安装架(242)沿竖直方向移动,以同步带动所述轧辊(220)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极片辊压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安装架(242)设置有限位件(243),所述移动架(232)设置有限位部(233),所述限位部(233)用于在所述安装架(242)沿竖直方向移动的过程中与所述限位件(243)抵持,以阻止所述安装架(242)沿竖直向下的方向继续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极片辊压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极片辊压设备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支架(100)上的导向板(500)以及设置在所述导向板(500)上的导向轨道(510),所述导向轨道(510)沿平行于所述辊轴(320)轴向的方向设置;
所述移动架(232)设置有导向件,所述导向件与所述导向轨道(510)滑动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极片辊压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向轨道(510)为开设于所述导向板(500)上的长形槽结构,所述长形槽结构的两端分别用于与所述导向件抵持,以对所述导向件进行止位。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极片辊压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向板(500)设置在所述移动架(232)以及所述支架(100)的同一侧。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极片辊压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轧辊装置(200)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轧辊装置(200)沿平行于所述辊轴(320)轴向的方向间隔设置在所述辊轴(320)的上方。
10.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极片辊压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极片辊压设备还包括支撑板(600)以及多组滚轮(610),所述支架(100)、所述轧辊装置(200)以及所述辊轴装置(300)均设置在所述支撑板(600)上,所述多组滚轮(610)间隔设置在所述支撑板(600)的底部,所述多组滚轮(610)用于滚动的过程中带动所述支撑板(600)同步移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2634193.9U CN218191719U (zh) | 2022-09-30 | 2022-09-30 | 极片辊压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2634193.9U CN218191719U (zh) | 2022-09-30 | 2022-09-30 | 极片辊压设备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8191719U true CN218191719U (zh) | 2023-01-03 |
Family
ID=846388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2634193.9U Active CN218191719U (zh) | 2022-09-30 | 2022-09-30 | 极片辊压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8191719U (zh) |
-
2022
- 2022-09-30 CN CN202222634193.9U patent/CN218191719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0386978U (zh) | 一种辊轧成型机构 | |
CN207088653U (zh) | 高精度电子纸贴合机 | |
CN112045987A (zh) | 塑料板材多辊压花机 | |
CN218191719U (zh) | 极片辊压设备 | |
CN207615552U (zh) | 一种用于弯曲钢筋的液压弯曲主机 | |
CN207759763U (zh) | 一种保护膜生产用滚筒支架 | |
CN217169759U (zh) | 一种耐撞彩钢板夹芯板料的覆膜输送装置 | |
CN211110134U (zh) | 一种可升降调节的双辊镀铝薄膜收卷机 | |
CN213915554U (zh) | 一种异型钢用低温矫正装置 | |
CN211994925U (zh) | 一种不锈钢板材的压花设备 | |
CN212976382U (zh) | 一种消防柜的冷轧成型机 | |
CN212449846U (zh) | 一种带横张机构的自动卷收装置 | |
CN208308039U (zh) | 一种裱纸机改装贴胶带控制滚轴 | |
CN210763454U (zh) | 一种屏蔽罩片材牵引装置 | |
CN113701009A (zh) | 一种绿色环保的农村用新闻传播装置 | |
CN222551800U (zh) | 一种铝板双曲拉伸机 | |
CN222699602U (zh) | 一种ito薄膜收卷设备 | |
CN216330100U (zh) | 一种金属板材贴膜工装 | |
CN222807463U (zh) | 一种滚压定型装置 | |
CN219013849U (zh) | 一种服务器机房监控设备 | |
CN215279258U (zh) | 一种空调节能器的压平设备 | |
CN221311985U (zh) | 一种铝型材整形机 | |
CN216574873U (zh) | 一种螺旋风管机 | |
CN216995030U (zh) | 一种铝型材自动覆膜设备 | |
CN220783041U (zh) | 一种钢板开孔定位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