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147746U - 装配式钢、混组合连续刚构桥 - Google Patents
装配式钢、混组合连续刚构桥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8147746U CN218147746U CN202222568391.XU CN202222568391U CN218147746U CN 218147746 U CN218147746 U CN 218147746U CN 202222568391 U CN202222568391 U CN 202222568391U CN 218147746 U CN218147746 U CN 21814774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zero
- bridge
- web plate
- plate
- rigid fram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9000004567 concrete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0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7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7
- 210000001503 Joints Anatomy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
- 230000003044 adaptive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875 corresponding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10000000282 Nails Anatomy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0000003014 reinforcing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9000011150 reinforced concret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9000002131 composi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9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3
- 230000001603 reduc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1065 in-situ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417 prefabr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174 ascend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23298 conjugation with cellular fu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755 form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301 light adapt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3011 mat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737 promot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064 recyc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21037 unidirectional conjug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装配式钢、混组合连续刚构桥,包括由桥墩、零号块、拼装梁段及桥面板构成的刚构桥本体;桥墩的顶端面上靠近外沿处沿周向均布有多个垂直向上的定位螺杆,每一定位螺杆上均旋拧有一固定螺母;零号块座放于桥墩顶端,零号块与桥墩的顶端贴合面上均布有与定位螺杆一一适配对应的定位孔,零号块通过定位螺杆及固定螺母适配固连于桥墩顶端;拼装梁段由适配对接于零号块水平方向两端、并连续向外排布的多个预制钢结构的拼接箱梁构成;桥面板一一适配对应的铺设于每一零号块和拼接箱梁上。本实用新型优点在于实现了刚构桥的可装配式施工,大大缩短施工周期,并能适于多沟壑纵横的地势建设,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桥梁建筑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装配式钢、混组合连续刚构桥。
背景技术
山区修建桥梁时,由于其地势大多沟壑纵横,因此大跨度刚构桥梁(即主要承重结构采用刚构的桥梁)使用较多。目前现有的刚构桥梁为满足梁和腿或墩台身构成刚性连接,梁体和桥墩均为混凝土结构,整体的浇筑及养护周期较长,增加施工成本;并且由于桥墩与主梁组合部位的弯矩较大,因此受力差较大,致使桥梁的承载能力十分有限。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装配式钢、混组合连续刚构桥。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可采取下述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装配式钢、混组合连续刚构桥,包括由桥墩、零号块、拼装梁段及桥面板构成的刚构桥本体;所述桥墩的顶端面上靠近外沿处沿周向均布有多个垂直向上的定位螺杆,每一所述定位螺杆上均旋拧有一固定螺母;所述零号块座放于所述桥墩顶端,零号块与桥墩的顶端贴合面上均布有与所述定位螺杆一一适配对应的定位孔,零号块通过穿设于所述定位孔内的定位螺杆、以及旋拧于定位螺杆上的所述固定螺母适配固连于桥墩顶端;所述拼装梁段由适配对接于所述零号块水平方向两端、并连续向外排布的多个预制钢结构的拼接箱梁构成;所述桥面板一一适配对应的铺设于每一所述零号块和所述拼接箱梁上。
本实用新型优点在于实现了刚构桥的可装配式施工,大大缩短施工周期,并能适于多沟壑纵横的地势建设,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另外,通过布设于桥墩顶端的定位螺杆和固定螺母,配合开设于零号块底部的定位孔,能够轻松实现零号块与桥墩的连接,降低现场施工装配时的施工难度。
进一步的,所述桥墩为长方体结构的现浇钢筋混凝土墩体,所述桥面板为钢筋混凝土预制面板;所述零号块由上、下两部分构成T形结构的预制钢箱梁,所述零号块的上部由前腹板、后腹板、以及连接所述前腹板和所述后腹板下沿的上底板构成,所述零号块的下部由连接于上底板下表面中部的侧围板、和封盖所述侧围板下端的下底板构成,且所述零号块的上部内腔与下部内腔保持连通;所述拼接箱梁由前拼接腹板、后拼接腹板、以及连接所述前拼接腹板和所述后拼接腹板下沿的拼接底板构成。实现了零号块、拼接箱梁及桥面板的工厂化预制加工,便于加工制造,并能轻松实现现场浇筑完成桥墩后的快速拼接搭建,提高现场施工效率;另外,钢-混结构的设置还能减少桥梁结构自重,提升桥梁的承载能力,并能实现钢材的回收再利用,节能环保。
进一步的,在所述前腹板、所述后腹板、所述上底板、所述侧围板、所述前拼接腹板、所述后拼接腹板以及所述拼接底板的内侧面上均布设有横、纵交叉排列的加强筋板,能够提升零号块和拼接箱梁支撑强度。
进一步的,位于所述定位孔内侧的所述下底板上表面上围设有一环形结构的加固肋板,能够提升零号块的下底板的支撑强度,使零号块与桥墩连接更加稳固。
进一步的,在所述前腹板、所述后腹板、所述前拼接腹板和所述后拼接腹板的上沿上设置有用于承托并固定所述桥面板的水平翼缘板,其中,所述水平翼缘板的长度方向应与所述前腹板、所述后腹板、所述前拼接腹板和所述后拼接腹板的上沿长度方向一致,并且所述前腹板和所述前拼接腹板上的所述水平翼缘板端部首尾对接,所述后腹板和所述后拼接腹板上的所述水平翼缘板端部首尾对接;另外,在所述水平翼缘板上沿长度方向均匀间隔布设有多组减力钉组,并在所述桥面板上开设有与所述减力钉组适配对应的卡接槽口。在水平翼缘板平稳承托桥面板的同时,减力钉组与卡接槽口的配合卡接能够对桥面板的横向移动提供一定减力作用,使桥梁稳定性得到提升;并且,减力钉组与卡接槽口的配合卡接还能起到定位作用,便于桥面板准确的铺装在水平翼缘板上。
进一步的,在所述零号块的上部内腔中和所述拼接箱梁的内腔中均布有多组内支撑;具体的,所述内支撑呈倒置的等腰三角形结构,其是由沿桥梁宽度方向水平设置的一上弦杆、和设置在所述上弦杆两端向下倾斜延伸的一对斜腹杆合围而成,在所述上弦杆的端部与两所述斜腹杆的倾斜上端交汇处、以及两所述斜腹杆的倾斜下端交汇处均通过一连接耳板连为一体。能够进一步的提升零号块和拼接箱梁的支撑强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桥墩与零号块的连接示意图。
图3是图1中零号块的局部剖视图。
图4是图1中拼接箱梁的局部剖视图。
图5是图4中内支撑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装配式钢、混组合连续刚构桥,包括由桥墩1、零号块2、拼装梁段及桥面板3构成的刚构桥本体。
具体的,桥墩1为长方体结构的现浇钢筋混凝土墩体,桥墩1顶端面上靠近外沿处沿周向均布有多个垂直向上的定位螺杆4,每一定位螺杆4上均旋拧有一固定螺母5。
零号块2座放于桥墩1顶端,其是由上、下两部分构成的T形结构的预制钢箱梁,零号块2的上部由前腹板2.1、后腹板2.2、以及连接前腹板2.1和后腹板2.2下沿的上底板2.3构成,零号块2的下部由连接于上底板2.3下表面中部的侧围板2.4、和封盖侧围板2.4下端的下底板2.5构成,且零号块2的上部内腔与下部内腔保持连通。另外,在零号块2与桥墩1的顶端贴合面上均布有与定位螺杆4一一适配对应的定位孔6,零号块2通过穿设于定位孔6内的定位螺杆4、以及旋拧于定位螺杆4上的固定螺母5适配固连于桥墩1顶端。
拼装梁段由适配对接于零号块2水平方向两端、并连续向外排布的多个预制钢结构的拼接箱梁7构成;每一拼接箱梁7均由前拼接腹板7.1、后拼接腹板7.2、以及连接前拼接腹板7.1和后拼接腹板7.2下沿的拼接底板7.3构成。
桥面板3为钢筋混凝土预制面板,一一适配对应的铺设于每一零号块2和拼接箱梁7上。当然,为使桥面板3能够稳固的安放在零号块2和拼接箱梁7上,在零号块2的前腹板2.1和后腹板2.2、拼接箱梁7的前拼接腹板7.1和后拼接腹板7.2上沿上均设置有用于承托并固定桥面板3的水平翼缘板8,该水平翼缘板8的长度方向应与前腹板2.1、后腹板2.2、前拼接腹板7.1和后拼接腹板7.2的上沿长度方向一致,并且前腹板2.1和前拼接腹板7.1上的水平翼缘板8端部首尾对接,后腹板2.2和后拼接腹板7.2上的水平翼缘板8端部首尾对接。另外,为进一步提升桥面板3的稳定性,在水平翼缘板8上沿长度方向均匀间隔布设有多组减力钉组9,剪力钉组9由多个垂直固连在水平翼缘板8上的剪力钉构成,于此同时,在桥面板3上开设有与减力钉组9适配对应的卡接槽口10,通过减力钉组9与卡接槽口10的配合卡接能够对桥面板3的横向移动提供一定减力作用,使桥梁稳定性得到提升,并且减力钉组9与卡接槽口10的配合卡接还能起到定位作用,便于桥面板3准确的铺装在水平翼缘板8上。
进一步的,为提升零号块2和拼接箱梁7的支撑强度,如图3、4所示,还可在前腹板2.1、后腹板2.2、上底板2.3、侧围板2.4、前拼接腹板7.1、后拼接腹板7.2以及拼接底板7.3的内侧面上均布设有横、纵交叉排列的加强筋板11,加强筋板11应与零号块2和拼接箱梁7的各板体内侧板面保持垂直,从而能够大幅提升前腹板2.1、后腹板2.2、上底板2.3、侧围板2.4、前拼接腹板7.1、后拼接腹板7.2以及拼接底板7.3的强度,有效抗弯折;另外,还可在位于定位孔6内侧的下底板2.5上表面上围设有一环形结构的加固肋板12,加固肋板12应保持垂直于下底板2.5板面,能够提升零号块2的下底板2.5的支撑强度,并使零号块2与桥墩1连接更加稳固。
进一步的,还可在零号块2的上部内腔中和拼接箱梁7的内腔中均布多组内支撑;具体的,如图5所示,内支撑呈倒置的等腰三角形结构,其是由沿桥梁宽度方向水平设置的一上弦杆13、和设置在上弦杆13两端向下倾斜延伸的一对斜腹杆14合围而成,在上弦杆13的端部与两斜腹杆14的倾斜上端交汇处、以及两斜腹杆14的倾斜下端交汇处均通过一连接耳板15连为一体,其中,上弦杆13两端的连接耳板15应固连在零号块2的前腹板2.1和后腹板2.2上,或是固连在拼接箱梁7的前拼接腹板7.1和后拼接腹板7.2上,而两斜腹杆14倾斜下端的连接耳板15则是固连在零号块2的上底板2.3上,或是固连在拼接箱梁7的拼接底板7.3上,从而在零号块2的上部内腔和拼接箱梁7的内腔中形成稳固的三角形支撑,进一步的提升零号块2和拼接箱梁7的支撑强度。
施工时,第一步:按照桥梁设计要求,预制每跨桥的零号块2、以及拼装梁段的每一拼接箱梁7,在预制场将零号块2预制后,需在零号块2的下底板2.5上开设定位孔6。
第二步:在施工现场搭建临时支撑,绑扎钢筋网,预埋预应力管道,架设桥墩模板,浇筑混凝土,同时依照零号块2的下底板2.5上的定位孔6位置将定位螺杆4预埋在待浇筑的桥墩1的墩顶,可在每一定位螺杆4上套装一预埋钢板,然后再埋设于桥墩1的墩顶,用混凝土将定位螺杆4和桥墩主体浇筑在一起,增加定位螺杆4与桥墩1的结合强度,浇筑完成后进行养护。
第三步:吊装零号块2,将零号块2的下底板2.5座放于桥墩1的墩顶,并保持定位螺杆4一一对应的穿过定位孔6,之后再在定位螺杆4上旋拧固定螺母5,通过螺栓实连接现零号块2和桥墩1的连接。
第四步:对零号块2的下部内腔浇筑混凝土,并进行养护,使零号块2与桥墩1浇筑在一起,强度得以保证。
第五步:吊装拼装梁段的拼接箱梁7,吊装到位后,将拼接箱梁7与零号块2上部的水平方向两端拼装对接,并对接缝处进行焊接,实现零号块2与拼接箱梁7的连接;焊缝连接,大大加快了施工周期,减少经济成本。
第六步:随后依次吊装拼接箱梁7,将对接的两个拼接箱梁7相邻侧接缝进行焊接,实现相邻拼接箱梁7的连接。
第七部:重复步骤第二步-第六步,完成多跨连续的刚构结构,进而完成装配式钢、混组合连续刚构桥的建设。
Claims (10)
1.一种装配式钢、混组合连续刚构桥,包括由桥墩、零号块、拼装梁段及桥面板构成的刚构桥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桥墩的顶端面上靠近外沿处沿周向均布有多个垂直向上的定位螺杆,每一所述定位螺杆上均旋拧有一固定螺母;所述零号块座放于所述桥墩顶端,零号块与桥墩的顶端贴合面上均布有与所述定位螺杆一一适配对应的定位孔,零号块通过穿设于所述定位孔内的定位螺杆、以及旋拧于定位螺杆上的所述固定螺母适配固连于桥墩顶端;所述拼装梁段由适配对接于所述零号块水平方向两端、并连续向外排布的多个预制钢结构的拼接箱梁构成;所述桥面板一一适配对应的铺设于每一所述零号块和所述拼接箱梁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钢、混组合连续刚构桥,其特征在于:所述桥墩为长方体结构的现浇钢筋混凝土墩体,所述桥面板为钢筋混凝土预制面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装配式钢、混组合连续刚构桥,其特征在于:所述零号块由上、下两部分构成T形结构的预制钢箱梁,所述零号块的上部由前腹板、后腹板、以及连接所述前腹板和所述后腹板下沿的上底板构成,所述零号块的下部由连接于上底板下表面中部的侧围板、和封盖所述侧围板下端的下底板构成,且所述零号块的上部内腔与下部内腔保持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配式钢、混组合连续刚构桥,其特征在于:所述拼接箱梁由前拼接腹板、后拼接腹板、以及连接所述前拼接腹板和所述后拼接腹板下沿的拼接底板构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配式钢、混组合连续刚构桥,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前腹板、所述后腹板、所述上底板、所述侧围板、所述前拼接腹板、所述后拼接腹板以及所述拼接底板的内侧面上均布设有横、纵交叉排列的加强筋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配式钢、混组合连续刚构桥,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定位孔内侧的所述下底板上表面上围设有一环形结构的加固肋板。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配式钢、混组合连续刚构桥,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前腹板、所述后腹板、所述前拼接腹板和所述后拼接腹板的上沿上设置有用于承托并固定所述桥面板的水平翼缘板。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配式钢、混组合连续刚构桥,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水平翼缘板上沿长度方向均匀间隔布设有多组减力钉组,在所述桥面板上开设有与所述减力钉组适配对应的卡接槽口。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配式钢、混组合连续刚构桥,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零号块的上部内腔中和所述拼接箱梁的内腔中均布有多组内支撑。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配式钢、混组合连续刚构桥,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支撑呈倒置的等腰三角形结构,其由沿桥梁宽度方向水平设置的一上弦杆、和设置在所述上弦杆两端向下倾斜延伸的一对斜腹杆合围而成,在所述上弦杆的端部与两所述斜腹杆的倾斜上端交汇处、以及两所述斜腹杆的倾斜下端交汇处均通过一连接耳板连为一体。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2568391.XU CN218147746U (zh) | 2022-09-28 | 2022-09-28 | 装配式钢、混组合连续刚构桥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2568391.XU CN218147746U (zh) | 2022-09-28 | 2022-09-28 | 装配式钢、混组合连续刚构桥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8147746U true CN218147746U (zh) | 2022-12-27 |
Family
ID=845654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2568391.XU Active CN218147746U (zh) | 2022-09-28 | 2022-09-28 | 装配式钢、混组合连续刚构桥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8147746U (zh) |
-
2022
- 2022-09-28 CN CN202222568391.XU patent/CN218147746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KR20010078870A (ko) | 프리스트레스트 복합 트러스 보의 개발 및 제작공법 | |
CN104988844B (zh) | 二次张拉预应力装配式波形钢腹板组合梁 | |
CN113062197A (zh) | 一种装配式加劲大悬臂波形钢腹板pc组合箱梁及其施工方法 | |
CN111411687A (zh) | 一种新型装配体系 | |
CN110485258B (zh) | 一种全装配式钢结构引桥及其施工方法 | |
CN211522899U (zh) | 一种便于采用架桥机架设的大跨径钢混组合梁 | |
CN111962372A (zh) | 一种公铁合建钢腹杆双结合连续桁梁及其施工方法 | |
KR101337185B1 (ko) | 보강 콘크리트에 의해 보강된 하이브리드 교량의 시공방법 및 그 구조체 | |
CN218147746U (zh) | 装配式钢、混组合连续刚构桥 | |
CN212426749U (zh) | 一种混合式钢混结合段 | |
CN212335738U (zh) | 一种公铁合建钢腹杆双结合连续桁梁 | |
CN215165648U (zh) | 一种可以回收的逆作区结构竖向承重装置 | |
CN112982162A (zh) | 一种钢筋桁架式钢-混组合桥面板及施工方法 | |
CN111305066A (zh) | 一种混合式组合梁钢混结合段及其安装方法 | |
CN211548061U (zh) | 一种叠合拱壳结构 | |
CN112982139A (zh) | 一种宽幅大跨混合梁矮塔斜拉桥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 |
CN112458877A (zh) | 一种装配式钢混组合刚构桥及其施工方法 | |
CN112282207A (zh) | 一种组合梁、拼接梁和地铁车站 | |
CN111455802A (zh) | 一种桥梁上部装配式组合结构及其施工工艺 | |
CN213328715U (zh) | 一种用于桥梁维修加固的钢结构 | |
CN212388355U (zh) | 一种钢桁架桥的桥面结构 | |
CN215051986U (zh) | 一种装配式预应力波形腹板钢箱-混凝土组合简支梁 | |
CN215051987U (zh) | 波纹钢组合梁拼装节段 | |
CN215484061U (zh) | 一种组合梁、拼接梁和地铁车站 | |
CN214459548U (zh) | 一种装配式钢混组合刚构桥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