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124588U - 一种双轴立柱式光伏跟踪支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轴立柱式光伏跟踪支架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8124588U CN218124588U CN202221011763.2U CN202221011763U CN218124588U CN 218124588 U CN218124588 U CN 218124588U CN 202221011763 U CN202221011763 U CN 202221011763U CN 218124588 U CN218124588 U CN 21812458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ctuating mechanism
- biax
- main beam
- support frame
- photovoltaic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8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5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5
-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aluminium Chemical compound [Al]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29910052782 alumin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0000000087 stabiliz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265 energy consump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9000003381 stabilizer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5000010210 aluminium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10248 power gene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613 environment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355 external str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66 deterio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977 du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0 resear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Landscapes
- Photovoltaic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轴支架结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双轴立柱式光伏跟踪支架,包括光伏板安装结构、支架框架结构、稳定双轴执行机构、立柱底座结构和第一方钢,所述光伏板安装结构通过沉头螺栓连接安装于支架框架结构之上,所述支架框架结构和稳定双轴执行机构通过法兰盘和异型轴连接,所述稳定双轴执行机构和立柱底座结构通过法兰盘结构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中,在水平方向也使得光伏板与主横梁处于同一平面内,保证光伏板安装结构与光伏板的质心处于主横梁的轴心上,以上保证最大程度降低系统的自身能耗,在执行机构外侧添加推力球轴承、稳定拉条等部件提升执行机构的稳定性,减小机构的晃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轴支架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轴立柱式光伏跟踪支架。
背景技术
随着全球经济发展,全球对能源的需求日益增加,但当前常规能源的日益短缺和环境恶化问题,开发和发转可再生清洁能源已势在必行。目前太阳能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作为一种新型能源也逐渐被世界各国重视。对于我国而言,太阳能资源十分丰富,因此发展太阳能潜力十分巨大。太阳能利用的方式主要有:太阳能直接利用、将太阳能转变为电能、将太阳能转变为生物能等。太阳光跟踪对太阳能高效利用有巨大优势,双轴支架结构则为其基础,因此研究双轴支架结构已亟不可待。由于太阳能光伏发电受外界环境因素的变化影响很大,并且目前光电池转换效率不高且造价高昂,因此光伏发电自动跟踪装置就成了提高太阳能利用率和降低光伏发电成本的有效途径。
目前传统的双轴支架结构,由于其结构两极分化,一部分体积过大导致占用场地大、建造成本高、维修和搬运难度大、驱动电机耗能过高等;一部分结构简单导致稳定性不强和强度不高、发电单元小提升效果不明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双轴立柱式光伏跟踪支架。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双轴立柱式光伏跟踪支架,包括光伏板安装结构、支架框架结构、稳定双轴执行机构、立柱底座结构和第一方钢,所述光伏板安装结构通过沉头螺栓连接安装于支架框架结构之上,所述支架框架结构和稳定双轴执行机构通过法兰盘和异型轴连接,所述稳定双轴执行机构和立柱底座结构通过法兰盘结构相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光伏板安装结构由两条短角铝和3条长角铝构成。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所述支架框架结构由主横梁、第一方钢、异型轴、V型钢组成,所述支架框架结构的4根第一方钢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至主横梁上,所述V型钢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至两侧的第一方钢,所述异型轴中部放置于稳定双轴执行机构的孔内,所述主横梁具有法兰盘的一侧插入异型轴两端,通过6枚内六角高强度螺栓使主横梁的法兰盘与稳定双轴执行机构稳固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光伏板安装结构连接后与支架框架结构中主横梁在同一水平面内,安装所述光伏板后与主横梁也在同一水平面内,所述第一方钢与主横梁呈错落层次。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双轴执行机构与立柱底座结构的主立柱通过高强度螺栓连接,所述主立柱上部设置有推力球轴承。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支架框架结构上的质心基本在主横梁的轴心上。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立柱底座结构由槽钢、主立柱、斜拉条、第二方钢组成,槽钢与主立柱通过焊接连接。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中,首先双轴立柱式光伏跟踪支架主要由支撑结构和驱动结构组成,支撑结构采用对称设计,最大程度上把执行机构上方的重量中心放置与主立柱轴心上,在水平方向也使得光伏板与主横梁处于同一平面内,保证光伏板安装结构与光伏板的质心处于主横梁的轴心上,以上保证最大程度降低系统的自身能耗。
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双轴执行机构具有较高减速比并且可实现机构自锁,保证外部受力不能对机构和电机造成损坏,在执行机构外侧添加推力球轴承、稳定拉条等部件提升执行机构的稳定性,减小机构的晃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双轴立柱式光伏跟踪支架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双轴立柱式光伏跟踪支架的光伏板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双轴立柱式光伏跟踪支架的支架框架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双轴立柱式光伏跟踪支架的稳定双轴执行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双轴立柱式光伏跟踪支架的立柱底座结构结构示意图。
图例说明:
1、光伏板安装结构;2、支架框架结构;3、稳定双轴执行机构;4、立柱底座结构;5、短角铝;6、长角铝;7、光伏板;8、主横梁;9、第一方钢;10、异型轴;11、V型钢;12、双轴执行机构;13、稳定拉条;14、推力球轴承;15、槽钢;16、主立柱;17、斜拉条;18、第二方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照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双轴立柱式光伏跟踪支架,包括光伏板安装结构1、支架框架结构2、稳定双轴执行机构3、立柱底座结构4和第一方钢9,光伏板安装结构1通过沉头螺栓连接安装于支架框架结构2之上,支架框架结构2和稳定双轴执行机构3通过法兰盘和异型轴连接,稳定双轴执行机构3和立柱底座结构4通过法兰盘结构相连接,首先双轴立柱式光伏跟踪支架主要由支撑结构和驱动结构组成,支撑结构采用对称设计,最大程度上把执行机构上方的重量中心放置与主立柱16轴心上,在水平方向也使得光伏板7与主横梁8处于同一平面内,保证光伏板安装结构1 与光伏板7的质心处于主横梁8的轴心上,以上保证最大程度降低系统的自身能耗,驱动结构采用涡轮蜗杆传动结构和两个24V供电电机提供动能。双轴执行机构12具有较高减速比并且可实现机构自锁,保证外部受力不能对机构和电机造成损坏,在执行机构外侧添加推力球轴承14、稳定拉条13等部件提升执行机构的稳定性,减小机构的晃动。
光伏板安装结构1由两条短角铝5和3条长角铝6构成,支架框架结构2 由主横梁8、第一方钢9、异型轴10、V型钢11组成,支架框架结构2的4 根第一方钢9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至主横梁8上,V型钢11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至两侧的第一方钢9,异型轴10中部放置于稳定双轴执行机构3的孔内,主横梁8具有法兰盘的一侧插入异型轴10两端,通过6枚内六角高强度螺栓使主横梁8的法兰盘与稳定双轴执行机构3稳固连接,光伏板安装结构1连接后与支架框架结构2中主横梁8在同一水平面内,安装光伏板7后与主横梁8也在同一水平面内,第一方钢9与主横梁8呈错落层次,双轴执行机构 12与立柱底座结构4的主立柱16通过高强度螺栓连接,主立柱16上部设置有推力球轴承14,双轴执行机构12采用两个24V供电电机提供动能,运用涡轮蜗杆结构进行减速处理,如此可以保证双轴执行机构12具有较高减速比并且可实现机构自锁,支架框架结构2上的质心基本在主横梁8的轴心上,立柱底座结构4由槽钢15、主立柱16、斜拉条17、第二方钢18组成,槽钢15 与主立柱16通过焊接连接,其有助于提高立柱底座结构4的稳定性和强度。
工作原理:首先双轴立柱式光伏跟踪支架主要由支撑结构和驱动结构组成,支撑结构采用对称设计,最大程度上把执行机构上方的重量中心放置与主立柱16轴心上,在水平方向也使得光伏板7与主横梁8处于同一平面内,保证光伏板安装结构1与光伏板7的质心处于主横梁8的轴心上,以上保证最大程度降低系统的自身能耗,驱动结构采用涡轮蜗杆传动结构和两个24V 供电电机提供动能。双轴执行机构12具有较高减速比并且可实现机构自锁,保证外部受力不能对机构和电机造成损坏,在执行机构外侧添加推力球轴承 14、稳定拉条13等部件提升执行机构的稳定性,减小机构的晃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双轴立柱式光伏跟踪支架,包括光伏板安装结构(1)、支架框架结构(2)、稳定双轴执行机构(3)、立柱底座结构(4)和第一方钢(9),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板安装结构(1)通过沉头螺栓连接安装于支架框架结构(2)之上,所述支架框架结构(2)和稳定双轴执行机构(3)通过法兰盘和异型轴连接,所述稳定双轴执行机构(3)和立柱底座结构(4)通过法兰盘结构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轴立柱式光伏跟踪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板安装结构(1)由两条短角铝(5)和3条长角铝(6)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轴立柱式光伏跟踪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框架结构(2)由主横梁(8)、第一方钢(9)、异型轴(10)、V型钢(11)组成,所述支架框架结构(2)的4根第一方钢(9)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至主横梁(8)上,所述V型钢(11)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至两侧的第一方钢(9),所述异型轴(10)中部放置于稳定双轴执行机构(3)的孔内,所述主横梁(8)具有法兰盘的一侧插入异型轴(10)两端,通过6枚内六角高强度螺栓使主横梁(8)的法兰盘与稳定双轴执行机构(3)稳固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轴立柱式光伏跟踪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板安装结构(1)连接后与支架框架结构(2)中主横梁(8)在同一水平面内,安装所述光伏板(7)后与主横梁(8)也在同一水平面内,所述第一方钢(9)与主横梁(8)呈错落层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轴立柱式光伏跟踪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双轴执行机构(12)与立柱底座结构(4)的主立柱(16)通过高强度螺栓连接,所述主立柱(16)上部设置有推力球轴承(14)。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轴立柱式光伏跟踪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框架结构(2)上的质心基本在主横梁(8)的轴心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轴立柱式光伏跟踪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底座结构(4)由槽钢(15)、主立柱(16)、斜拉条(17)、第二方钢(18)组成,槽钢(15)与主立柱(16)通过焊接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1011763.2U CN218124588U (zh) | 2022-04-27 | 2022-04-27 | 一种双轴立柱式光伏跟踪支架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1011763.2U CN218124588U (zh) | 2022-04-27 | 2022-04-27 | 一种双轴立柱式光伏跟踪支架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8124588U true CN218124588U (zh) | 2022-12-23 |
Family
ID=844947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1011763.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8124588U (zh) | 2022-04-27 | 2022-04-27 | 一种双轴立柱式光伏跟踪支架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8124588U (zh) |
-
2022
- 2022-04-27 CN CN202221011763.2U patent/CN218124588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1213244Y (zh) | 自动跟踪太阳能光伏发电装置 | |
CN202197233U (zh) | 双轴回转自动跟踪太阳能装置 | |
CN201812836U (zh) | 太阳能电池板支撑架 | |
CN218124588U (zh) | 一种双轴立柱式光伏跟踪支架 | |
CN204440173U (zh) | 一种联轴结构及太阳能单轴跟踪系统 | |
CN111030571A (zh) | 一种可调倾角的漂浮式水上光伏系统 | |
CN216810681U (zh) | 具有夜间防风功能的高效自重式光伏支架系统 | |
CN205212760U (zh) | 一种双轴太阳能发电跟踪系统 | |
CN211127681U (zh) | 一种光伏电站用大跨度光伏支架 | |
CN202991363U (zh) | 一种风电机组机舱桁架 | |
CN101814868A (zh) | 太阳能光伏发电站 | |
CN219329726U (zh) | 一种便于角度调节的新能源光伏储能电站 | |
CN213953807U (zh) | 风力太阳能组合发电装置 | |
CN205229831U (zh) | 一种八角式双轴跟踪光伏支架 | |
CN209072400U (zh) | 光伏电站用可调支架 | |
CN221806841U (zh) | 一种带有辅助结构的太阳能光伏板安装架 | |
CN201590780U (zh) | 一种单轴自动跟踪太阳能发电装置的跟踪支架 | |
CN211290607U (zh) | 一种定日镜连接结构 | |
CN216617762U (zh) | 风力发电机用电机底座 | |
CN219204400U (zh) | 一种可调节式车棚光伏支架 | |
CN216565033U (zh) | 一种铝制砷化镓聚光光伏发电装置 | |
CN213365336U (zh) | 一种联动式太阳能光伏板 | |
CN220395903U (zh) | 一种适用于小型直驱风力发电机组的多功能工装 | |
CN221263709U (zh) | 一种光伏板支架 | |
CN216649555U (zh) | 一种风光储联合发电系统控制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21223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