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093220U - 一种船用发动机紧凑型换热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船用发动机紧凑型换热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093220U
CN218093220U CN202221919348.7U CN202221919348U CN218093220U CN 218093220 U CN218093220 U CN 218093220U CN 202221919348 U CN202221919348 U CN 202221919348U CN 218093220 U CN218093220 U CN 21809322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exchanger
intercooler
cavity
end cover
pipel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919348.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衡文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PI Heat Su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PI Heat Su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PI Heat Su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API Heat Su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919348.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09322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09322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09322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10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CE] based vehicles
    • Y02T10/12Improving ICE efficiencie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船用发动机紧凑型换热器,壳体,其上端部开设有增压空气出口;左侧端盖,固定在所述壳体的左侧,并从上到下依次设有冷却介质入口、防冻液入口以及防冻液出口;右侧端盖,固定在所述壳体的右侧,并从上到下依次设有增压空气入口以及冷却介质出口;所述壳体还在其内部分为两个独立的中冷器腔体以及热交换器腔体,通过铸造工艺将中冷器的腔体和中冷器的壳侧腔体结合为一体,将换热器的腔体和换热器的壳侧腔体结合为一体,保证了换热器的腔体和换热器的壳侧腔与中冷器的腔体和中冷器的壳侧互不影响,减小了换热器的体积,减轻了其重量。

Description

一种船用发动机紧凑型换热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散热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船用发动机紧凑型换热器。
背景技术
传统的船用发动机的热交换器和中冷器基本都是两个独立的个体,这种发动机的热交换器以及中冷器不仅占用体积大,而且重量较重,且散热效率低下无竞争优势,又因为技术问题很难将2个换热器集成在一起。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船用发动机紧凑型换热器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船用发动机紧凑型换热器,包括:
壳体,其上端部开设有增压空气出口;
左侧端盖,固定在所述壳体的左侧,并从上到下依次设有冷却介质入口、防冻液入口以及防冻液出口;
右侧端盖,固定在所述壳体的右侧,并从上到下依次设有增压空气入口以及冷却介质出口;
所述壳体还在其内部分为两个独立的中冷器腔体以及热交换器腔体。
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中冷器腔体内部安装有中冷器芯体,所述中冷器芯体由中冷器管道排列组合而成圆柱形,所述中冷器管道的两端分别在所述左侧端盖以及右侧端盖衔接固定,且,其两端还安装有铜翅片。
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热交换器腔体内部安装有热交换器芯体,所述热交换器芯体由热交换器管道排列组合而成上下独立的半圆柱体,所述热交换器管道之间还安装有固定片,且,所述热交换器管道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左侧端盖以及右侧端盖内侧。
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右侧端盖上下之间设有连通管道,所述连通管道连通所述中冷器腔体以及热交换器腔体。
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右侧端盖还设有隔板,所述隔板使热交换器芯体分为上下两部分,其上部连通所述连通管道,其下部连通冷却介质出口。
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左侧端盖或右侧端盖内部均安装有O型线圈,所述O型线圈均安装在所述中冷器芯体或热交换器芯体的两端。
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防冻液入口安装在所述热交换器腔体的侧管道,所述增压空气入口安装在所述中冷器腔体的侧管道,且,所述防冻液入口以及增压空气入口在空间上处于同一直线,并相互独立隔开。
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防冻液入口所在的侧管道连通热交换器腔体,所述增压空气入口所在的侧管道连通中冷器腔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船用发动机紧凑型换热器,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
1、通过铸造工艺将中冷器的腔体和中冷器的壳侧腔体结合为一体,将换热器的腔体和换热器的壳侧腔体结合为一体,且保证了换热器的腔体和换热器的壳侧腔与中冷器的腔体和中冷器的壳侧互不影响,减小了换热器的体积,减轻了其重量。
2、中冷器壳体与换热器壳体的结构紧凑,内部管路通道泾渭分明,保证了散热的效率。
3、换热管选用70/30CuNi的换热管,解决了因为流速高导致散热效率底下,腐蚀层度较高的难题。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船用发动机紧凑型换热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船用发动机紧凑型换热器的正视图;
图3为一种船用发动机紧凑型换热器的正视剖面图;
图4为图3的A处放大图;
图5为一种船用发动机紧凑型换热器的侧面剖视图;
图6为一种船用发动机紧凑型换热器的左视图。
图中:1、壳体 11、增压空气出口 2、左侧端盖 21、冷却介质入口 22、防冻液入口23、防冻液出口 3、右侧端盖 31、冷却介质出口 32、增压空气入口 33、隔板 4、中冷器腔体41、中冷器芯体 411、中冷器管道 42、铜翅片 5、热交换器腔体 51、热交换器芯体 511、热交换器管道 52、固定片 6、O型线圈。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船用发动机紧凑型换热器,包括:
壳体1,其上端部开设有增压空气出口;
左侧端盖2,固定在所述壳体1的左侧,并从上到下依次设有冷却介质入口 21、防冻液入口22以及防冻液出口23;
右侧端盖3,固定在所述壳体1的右侧,并从上到下依次设有增压空气入口 32以及冷却介质出口31;
所述壳体1还在其内部分为两个独立的中冷器腔体4以及热交换器腔体5。
值得注意的是,所述冷却介质可为37.4℃海水,增压空气温度可达107℃以及冷却发动机的所述防冻液温度可为92.8℃,当发动机海水泵从海洋中抽取 37.4℃的海水时,可将中冷器壳侧的107℃增压空气冷却至50℃,此时海水温度升至39.4℃;
当39.4℃的海水在进入热交换器的管侧时,冷却发动机的92.8℃防冻液,防冻液冷却至84℃,最终海水温度升至51.6℃流入海洋,发动机海水泵不断的从海洋中吸入37.4℃的海水持续工作。
作为较佳的实施例,所述中冷器腔体4内部安装有中冷器芯体41,所述中冷器芯体41由中冷器管道411排列组合而成圆柱形,所述中冷器管道411的两端分别在所述左侧端盖2以及右侧端盖3衔接固定,且,其两端还安装有铜翅片42,所述铜翅片具有良好的耐腐蚀能力和较高的导热效果,当海水经由中冷器管道411时,可迅速对所述中冷器腔体4内部通入的高温增压空气进行冷却降温。
作为较佳的实施例,所述热交换器腔体5内部安装有热交换器芯体51,所述热交换器芯体51由热交换器管道511排列组合而成上下独立的半圆柱体,所述热交换器管道511之间还安装有固定片52,且,所述热交换器管道511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左侧端盖2以及右侧端盖3内侧,当海水仅由所述热交换器芯体51时,可快速对所述热交换器腔体5内部通入的冷却液进行冷却降温。
本实施例中,所述右侧端盖3上下之间设有连通管道34,所述连通管道34 连通所述中冷器腔体4以及热交换器腔体5,海水经由中冷器芯体41时,可继续通过所述连通管道34进入热交换器腔体5内,并继续进行对冷却液的降温操作。
本实施例中,所述右侧端盖3还设有隔板33,所述隔板33使热交换器芯体 51分为上下两部分,其上部连通所述连通管道34,其下部连通冷却介质出口31,值得注意的是,所述隔板33使得进入所述热交换器腔体5内的海水必须先经过所述热交换器芯体51的上半部,在进入所述热交换器芯体51的下半部后,才能流出进入海洋;
此结构不仅增加了海水的冷却路径的长度,最大限度的利用海水的降温效果,还减缓了海水在所述中冷器芯体41以及热交换器芯体51的流速,增加了抗海水腐蚀能力,延长产品寿命。
作为较佳的实施例,所述左侧端盖2或右侧端盖3内部均安装有O型线圈6,所述O型线圈6均安装在所述中冷器芯体41或热交换器芯体51的两端,所述O 型线圈6增加所述左侧端盖2以及右侧端盖3的密封性,防止因为设备密封性不足导致的降温效果不佳。
本实施例中,所述防冻液入口22安装在所述热交换器腔体5的侧管道,所述增压空气入口32安装在所述中冷器腔体4的侧管道,且,所述防冻液入口22 以及增压空气入口32在空间上处于同一直线,并相互独立隔开,运用该结构可大大降低产品的空间占有率,同时节省产品所需的材料,减轻了重量,同时也可对发动机减轻负载并减少能耗具有实际意义。
作为较佳的实施例,所述防冻液入口22所在的侧管道连通热交换器芯体51,所述增压空气入口32所在的侧管道连通中冷器腔体4,当防冻液通过所述防冻液入口22进入所述热交换器芯体51时,则所述防冻液从上往下依次流经热交换器管道,实现防冻液的快速降温并与位于底部的防冻液出口23流出;当高温增压空气通过所述增压空气入口32时,则增压空气从下到上依次经过中冷器管道411,实现增压空气在所述中冷器腔体4内的快速降温,并于所述增压空气出口流出。
具体地,当发动机海水泵从海洋中抽取37.4℃的海水时,使所述中冷器芯体41以及热交换器芯体51内部充满海水时,可向中冷器壳侧通入107℃增压空气,所述增压空气流经中冷器腔体4时冷却至50℃,并通过所述增压空气出口流出,此时海水温度升至39.4℃;
当39.4℃的海水在进入热交换器的管侧时,冷却发动机的92.8℃防冻液可进入所述热交换器腔体5,并流经所述热交换器芯体51冷却至84℃,并通过所述防冻液出口23流出,最终海水温度升至51.6℃流入海洋,发动机海水泵不断的从海洋中吸入37.4℃的海水持续工作。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8)

1.一种船用发动机紧凑型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1),其上端部开设有增压空气出口;
左侧端盖(2),固定在所述壳体(1)的左侧,并从上到下依次设有冷却介质入口(21)、防冻液入口(22)以及防冻液出口(23);
右侧端盖(3),固定在所述壳体(1)的右侧,并从上到下依次设有增压空气入口(32)以及冷却介质出口(31);
所述壳体(1)还在其内部分为两个独立的中冷器腔体(4)以及热交换器腔体(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船用发动机紧凑型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冷器腔体(4)内部安装有中冷器芯体(41),所述中冷器芯体(41)由中冷器管道(411)排列组合而成圆柱形,所述中冷器管道(411)的两端分别在所述左侧端盖(2)以及右侧端盖(3)衔接固定,且,其两端还安装有铜翅片(4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船用发动机紧凑型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器腔体(5)内部安装有热交换器芯体(51),所述热交换器芯体(51)由热交换器管道(511)排列组合而成上下独立的半圆柱体,所述热交换器管道(511)之间还安装有固定片(52),且,所述热交换器管道(511)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左侧端盖(2)以及右侧端盖(3)内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船用发动机紧凑型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右侧端盖(3)上下之间设有连通管道(34),所述连通管道(34)连通所述中冷器腔体(4)以及热交换器腔体(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船用发动机紧凑型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右侧端盖(3)还设有隔板(33),所述隔板(33)使热交换器芯体(51)分为上下两部分,其上部连通所述连通管道(34),其下部连通冷却介质出口(31)。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船用发动机紧凑型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端盖(2)或右侧端盖(3)内部均安装有O型线圈(6),所述O型线圈(6)均安装在所述中冷器芯体(41)或热交换器芯体(51)的两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船用发动机紧凑型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冻液入口(22)安装在所述热交换器腔体(5)的侧管道,所述增压空气入口(32)安装在所述中冷器腔体(4)的侧管道,且,所述防冻液入口(22)以及增压空气入口(32)在空间上处于同一直线,并相互独立隔开。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船用发动机紧凑型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冻液入口(22)所在的侧管道连通热交换器芯体(51),所述增压空气入口(32)所在的侧管道连通中冷器腔体(4)。
CN202221919348.7U 2022-07-25 2022-07-25 一种船用发动机紧凑型换热器 Active CN21809322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919348.7U CN218093220U (zh) 2022-07-25 2022-07-25 一种船用发动机紧凑型换热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919348.7U CN218093220U (zh) 2022-07-25 2022-07-25 一种船用发动机紧凑型换热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093220U true CN218093220U (zh) 2022-12-20

Family

ID=844829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919348.7U Active CN218093220U (zh) 2022-07-25 2022-07-25 一种船用发动机紧凑型换热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09322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544567B (zh) 带有液冷系统的动力电池模块
CN204421700U (zh) 一种内燃动车组用油水热交换器及内燃机
CN112414164A (zh) 多流道式高效散热水冷排
CN103851039A (zh) 液压油水冷却器
CN218093220U (zh) 一种船用发动机紧凑型换热器
CN107044332B (zh) 一种发动机的冷却系统和方法
CN211598811U (zh) 用于船用发动机的热交换器及具有其的船用发动机
CN216811874U (zh) 一种冷却系统、发动机及船舶
CN204239045U (zh) 一种船用增压发动机及其冷却系统
CN201006707Y (zh) 机车油水冷却装置
CN206895114U (zh) 一种通讯设备的定位散热器
CN206818029U (zh) 一种组合式纯钛换热器装置
CN211287873U (zh) 一种发动机散热冷却装置
CN212985491U (zh) 一种空压机用冷却器
CN111342164B (zh) 基于四通阀及变流阻型冷板组合设计的电池包热管理系统
EP4015789A1 (en) Novel cooling system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CN2900824Y (zh) 水冷发动机汽缸盖
CN219412727U (zh) 一种管带式中冷器
CN211684578U (zh) 纯电动汽车的v型ptc水加热器
CN217681948U (zh) 一种柴油发动机水冷排气管
CN212296602U (zh) 一种增压集成进气水冷中冷的冷却系统
CN117537636A (zh) 一种新型集成式热交换器
CN109334434A (zh) 一种纯电动汽车冷却系统用热交换器
CN221144580U (zh) 柴油机水气冷却器总成
CN214035861U (zh) 一种发动机冷却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