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071861U - 灯光调节电路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灯光调节电路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071861U
CN218071861U CN202222014217.0U CN202222014217U CN218071861U CN 218071861 U CN218071861 U CN 218071861U CN 202222014217 U CN202222014217 U CN 202222014217U CN 218071861 U CN218071861 U CN 21807186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module
electrically connected
transistor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014217.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齐勇辉
袁柳林
胡志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Hongyan Light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Honyar Electr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Honyar Electr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Honyar Electr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014217.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07186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07186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07186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20/00Energy efficient lighting technologies, e.g. halogen lamps or gas discharge lamps
    • Y02B20/40Control techniques providing energy savings, e.g. smart controller or presence detection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灯光调节电路及电子设备,该灯光调节电路包括发光单元、调节单元和通讯单元,发光单元用于发出暖光或者冷光;调节单元的输出端与发光单元电连接,调节单元用于控制发光单元发出暖光或者冷光;通讯单元的第一输出端与调节单元的第一输入端电连接,通讯单元的第二输出端与调节单元的第二输入端电连接,通讯单元的第一输出端和通讯单元的第二输出端分别用于输出一路脉冲信号至调节单元,以使调节单元控制发出暖光或者冷光发出暖光或者冷光。调节单元和通讯单元之间仅用两条导线便可实现调光的目的,从而减少了控制线路的需求量,降低了布线的难度,进而解决了现有集中控制系统布线困难,需要三条控制线路的问题。

Description

灯光调节电路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灯光调节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灯光调节电路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调光调色照明系统是由一个或多个具有调光调色功能的灯具组成可以实现统一调光调色的控制系统。现有控制系统主要分为集中控制以及单灯控制。集中控制包含了一个驱动电源,一个无线控制模组,多个灯具以及一个控制平台。由控制平台发送调光调色信号到无线控制模组来控制多个灯具实现调光调色功能;单灯控制包含了多个驱动电源,多个无线控制模组以及一个控制平台。每一个灯具需要一个驱动电源以及一个无线控制模组。由控制平台发送调光调色信号到多个无线控制模组来控制多个灯具是实现调光调色功能。由于要实现调光调色功能,驱动电源到LED灯具的线路有输出正,输出冷光负,输出暖光负三条线路,增加了布线难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灯光调节电路及电子设备,以解决现有集中控制系统布线困难,需要三条控制线路的问题。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灯光调节电路,该灯光调节电路包括发光单元、调节单元和通讯单元,发光单元用于发出暖光或者冷光;调节单元具有第一输入端、第二输入端和输出端,所述调节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发光单元电连接,所述调节单元用于控制所述发光单元发出所述暖光或者所述冷光;通讯单元具有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所述通讯单元的第一输出端与所述调节单元的第一输入端电连接,所述通讯单元的第二输出端与所述调节单元的第二输入端电连接,所述通讯单元的第一输出端和所述通讯单元的第二输出端分别用于输出一路脉冲信号至所述调节单元,以使所述调节单元控制发出所述暖光或者所述冷光发出所述暖光或者所述冷光。
可选地,所述调节单元包括第一三极管、第二三极管、第一电阻模块、第二电阻模块、第三电阻模块、第四电阻模块、第一驱动模组和第二驱动模组,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与所述通讯单元的第一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与所述第一电阻模块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分别与所述第一驱动模组和第二电阻模块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与所述通讯单元的第二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与所述第三电阻模块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的电极分别与所述第二驱动模组和第四电阻模块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二电阻模块的第二端与所述第四电阻模块的第二端电连接,所述第一电阻模块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电阻模块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一驱动模组和所述第二驱动模组还分别电连接至所述发光单元。
可选地,所述第一驱动模组包括第一晶体管和第二晶体管,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电连接,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源极与所述第二驱动模组电连接,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漏极分别与所述第二驱动模组和所述第二电阻模块的第二端电连接,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源极接地,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电连接,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漏极分别与所述第二驱动模组和所述发光单元电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二驱动模组包括第三晶体管和第四晶体管,所述第三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电连接,所述第三晶体管的源极与所述第一驱动模组电连接,所述第三晶体管的漏极接地,所述第四晶体管的基极与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电连接,所述第四晶体管的源极分别与所述第一驱动模组和所述发光单元电连接,所述第四晶体管的漏极分别与所述第一驱动模组和所述第四电阻模块的第二端电连接。
可选地,所述发光单元包括暖光模组、冷光模组、第五电阻模块和第六电阻模块,所述暖光模组的导通端分别与所述第一驱动模组和所述第六电阻模块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暖光模组的截止端与所述第五电阻模块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冷光模组的导通端分别与所述第五电阻模块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驱动模组电连接,所述冷光模组的截止端与所述第六电阻模块的第二端电连接。
可选地,所述暖光模组包括若干依次串联的暖光发光二极管,所述冷光模组包括若干依次串联的冷光发光二极管。
可选地,所述灯光调节电路还包括供电单元,供电单元分别与所述通讯单元和所述调节单元电连接,所述供电单元用于为所述通讯单元和所述调节单元提供驱动电压。
可选地,所述供电单元包括交流转换电路和直流转换电路;交流转换电路具有输入端和输出端,所述交流转换电路的输入端与电压源电连接,所述交流转换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调节单元电连接,所述交流转换电路用于将所述电压源输出的交流电压转换为第一直流电压,所述第一直流电压用于驱动所述调节单元;直流转换电路具有输入端和输出端,所述直流转换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交流转换电路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直流转换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通讯单元电连接,所述直流转换电路用于将所述第一直流电压转换为第二直流电压,所述第二直流电压用于驱动所述通讯单元。
可选地,所述第一晶体管为P型晶体管,所述第二晶体管为N型晶体管。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任意一种所述的灯光调节电路。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通过通讯单元的第一输出端和所述控制单元的第二输出端分别用于输出一路脉冲信号至所述调节单元,以使所述调节单元控制发出所述暖光或者所述冷光发出所述暖光或者所述冷光,调节单元和通讯单元之间仅用两条导线便可实现调光的目的,从而减少了控制线路的需求量,降低了布线的难度,进而解决了现有集中控制系统布线困难,需要三条控制线路的问题。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灯光调节电路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调节单元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发光单元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发光单元;11、暖光模组;12、冷光模组;20、调节单元;21、第一驱动模组;22、第二驱动模组;30、通讯单元;40、供电单元;41、交流转换电路;42、直流转换电路。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例。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应该理解的是,当元件(诸如层、膜、区域、或衬底)描述为在另一元件“上”时,该元件可直接在该另一元件上,或者也可存在中间元件。而且,在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中,当描述有元件“连接”至另一元件时,该元件可“直接连接”至该另一元件,或者通过第三元件“连接”至该另一元件。
正如背景技术中所说的,现有方案实现调光调色功能,驱动电源到LED灯具的线路有输出正,输出冷光负,输出暖光负三条线路,增加了布线难度,为了解决现有集中控制系统布线困难,需要三条控制线路的问题,本申请的一种典型的实施方式中,提供了一种灯光调节电路及电子设备。
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灯光调节电路。如图1所示,该灯光调节电路包括发光单元10、调节单元20和通讯单元30,发光单元10用于发出暖光或者冷光;调节单元20具有第一输入端、第二输入端和输出端,上述调节单元20的输出端与上述发光单元10电连接,上述调节单元20用于控制上述发光单元10发出上述暖光或者上述冷光;通讯单元30具有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上述通讯单元30的第一输出端与上述调节单元20的第一输入端电连接,上述通讯单元30的第二输出端与上述调节单元20的第二输入端电连接,上述通讯单元30的第一输出端和上述通讯单元30的第二输出端分别用于输出一路脉冲信号至上述调节单元20,以使上述调节单元20控制发出上述暖光或者上述冷光发出上述暖光或者上述冷光。
上述灯光调节电路中,通过通讯单元的第一输出端和上述控制单元的第二输出端分别用于输出一路脉冲信号至上述调节单元,以使上述调节单元控制发出上述暖光或者上述冷光发出上述暖光或者上述冷光,调节单元和通讯单元之间仅用两条导线便可实现调光的目的,从而减少了控制线路的需求量,降低了布线的难度,进而解决了现有集中控制系统布线困难,需要三条控制线路的问题。从而降低了成本。
在本申请的一种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上述灯光调节电路还包括供电单元40,供电单元40分别与上述通讯单元30和上述调节单元20电连接,上述供电单元40用于为上述通讯单元30和上述调节单元20提供驱动电压。保证后续工作的正常进行。
在本申请的一种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上述供电单元40包括交流转换电路41和直流转换电路42;交流转换电路41具有输入端和输出端,上述交流转换电路41的输入端与电压源的L端和N端电连接,上述交流转换电路的输出端(具有两个输出端分别为LED+和sGND)与上述调节单元20电连接,上述交流转换电路41用于将上述电压源输出的交流电压转换为第一直流电压,上述第一直流电压用于驱动上述调节单元20;直流转换电路42具有输入端和输出端,上述直流转换电路42的输入端与上述交流转换电路41的输出端电连接,上述直流转换电路42的输出端(具有两个输出端分别输出第一脉冲信号PWMC和第二脉冲信号PWMW,两路脉冲信号互补)与上述通讯单元30电连接,上述直流转换电路42用于将上述第一直流电压转换为第二直流电压,上述第二直流电压用于驱动上述通讯单元30,第二直流电压小于第一直流电压。
具体地,通讯单元可以为电池供电遥测终端BTU,型号为LDM-80或者LDC-80,电池供电遥测终端BTU内置WiFi通讯模块,以用来和外部控制器通讯,电池供电遥测终端BTU内具有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电池供电遥测终端BTU将接收到外部控制器发送的无线信号转换为两路脉冲信号,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分别用于输出一路脉冲信号,电池供电遥测终端BTU是采用高性能超低功耗的单片机,使用一次性锂电池供电,能够实时采集标准变送器信号、脉冲信号等信号,具有升压给外部设备供电功能,也能将接收到的信号转换为脉冲信号。通讯单元可以是电池供电,也可以是集成AC(交流转直流)供电,内置通讯模块不仅限wifi,可以是蓝牙,zigbee等。
在本申请的一种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上述调节单元20包括第一三极管Q8、第二三极管Q5、第一电阻模块R6、第二电阻模块R5、第三电阻模块R8、第四电阻模块R7、第一驱动模组21和第二驱动模组22,上述第一三极管Q8的基极与上述通讯单元30的第一输出端电连接,上述第一三极管Q8的发射极与上述第一电阻模块R6的第一端电连接,上述第一三极管Q8的集电极分别与上述第一驱动模组21和第二电阻模块R5的第一端电连接,上述第二三极管Q5的基极与上述通讯单元30的第二输出端电连接,上述第二三极管Q5的发射极与上述第三电阻模块R8的第一端电连接,上述第二三极管Q5的电极分别与上述第二驱动模组22和第四电阻模块R7的第一端电连接,上述第二电阻模块R5的第二端与上述第四电阻模块R7的第二端电连接,上述第一电阻模块R6的第二端与上述第三电阻模块R8的第二端接地,上述第一驱动模组21和上述第二驱动模组22还分别电连接至上述发光单元10。
具体地,上述第二电阻模块R5的第二端分别与上述第四电阻模块R7的第二端和交流转换电路的第一输出端LED+电连接。
在本申请的一种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上述第一驱动模组21包括第一晶体管Q1和第二晶体管Q4,上述第一晶体管Q1的栅极与上述第一三极管Q8的集电极电连接,上述第一晶体管Q1的源极与上述第二驱动模组22电连接,上述第一晶体管Q1的漏极分别与上述第二驱动模组22和上述第二电阻模块R5的第二端电连接,上述第二晶体管Q4的源极接地,上述第二晶体管Q4的栅极与上述第一三极管Q8的基极电连接,上述第二晶体管Q4的漏极分别与上述第二驱动模组22和上述发光单元10电连接。
在本申请的一种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上述第二驱动模组22包括第三晶体管Q2和第四晶体管Q3,上述第三晶体管Q2的栅极与上述第二三极管Q5的基极电连接,上述第三晶体管Q2的源极与上述第一驱动模组21电连接,上述第三晶体管Q2的漏极接地,上述第四晶体管Q3的基极与上述第二三极管Q5的集电极电连接,上述第四晶体管Q3的源极分别与上述第一驱动模组21和上述发光单元10电连接,上述第四晶体管Q3的漏极分别与上述第一驱动模组21和上述第四电阻模块R7的第二端电连接。
具体地,如图2所示,上述第一晶体管Q1的源极分别与第三晶体管Q2的源极和交流转换电路的第一输出端LED+电连接,上述第四晶体管Q3的源极与第一晶体管Q1的漏极电连接,第二晶体管Q4的源极与第三晶体管Q2的漏极电连接。
如图1和图2所示,PWMC信号控制着第一三极管Q8以及第二晶体管Q4的开通和关断,PWMW信号控制着第二三极管Q5以及第三晶体管Q2开通和关断;当PWMC输出为高电平时第一三极管Q8导通,第一晶体管Q1的栅极电压被拉低,导致第一晶体管Q1的栅极与漏极之间出现负压,进一步的第一晶体管Q1导通,C+端与LED+端连接;进一步的第二晶体管Q4由于PWMC输出为高电平,第二晶体管Q4导通,W+端与SGND端连接;进一步的,由于PWMC与PWMW为双路互补信号,故当PWMC输出为高电平时,PWMW输出为低电平;进一步的,第二三极管Q5截止,第四晶体管Q3的栅极与漏极之间无压差,第四晶体管Q3关断;进一步的,第三晶体管Q2由于PWMW输出为低电平,第三晶体管Q2关断;当PWMW输出为高电平时,第二三极管Q5导通,第四晶体管Q3的栅极电压被拉低,导致第四晶体管Q3的栅极与漏极之间出现负压,进一步的第四晶体管Q3导通,W+端与LED+端连接;进一步的第三晶体管Q2由于PWMW输出为高电平第三晶体管Q2导通,C+端与SGND端连接;进一步的,由于PWMC与PWMW为双路互补信号,故当PWMW输出为高电平时,PWMC输出为低电平;进一步的,第一三极管Q8截止,第一晶体管Q1的栅极与漏极之间无压差,第一晶体管Q1关断;进一步的,第二晶体管Q4由于PWMC输出为低电平,第二晶体管Q4关断。
在本申请的一种实施例中,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上述发光单元10包括暖光模组11、冷光模组12、第五电阻模块R1和第六电阻模块R2,上述暖光模组11的导通端分别与上述第一驱动模组21和上述第六电阻模块R2的第一端电连接,上述暖光模组的截止端与上述第五电阻模块R1的第一端电连接,上述冷光模组12的导通端分别与上述第五电阻模块R1的第二端和上述第二驱动模组22电连接,上述冷光模组12的截止端与上述第六电阻模块R1的第二端电连接。上述冷光模组12的导通端与上述第四晶体管Q3的漏极电连接,上述暖光模组11的导通端与第一晶体管Q1的漏极电连接。上述暖光模组11包括若干依次串联的暖光发光二极管LEDC,上述冷光模组12包括若干依次串联的冷光发光二极管LEDW。
具体地,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当PWMC为高电平时,因为C+端与LED+端连接,W+端与sGND端连接(sGND端表示信号地端),暖光模组11导通发光,冷光模组12截止;当PWMW输出为低电平时,W+端与LED+端连接,C+端与SGND端连接,冷光模组12导通发光,暖光模组11截止。如此反复,实现了发光单元的调光调色功能。
在本申请的一种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上述第一晶体管为P型晶体管,上述第二晶体管为N型晶体管。
本申请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任意一种上述的灯光调节电路。通过通讯单元的第一输出端和上述控制单元的第二输出端分别用于输出一路脉冲信号至上述调节单元,以使上述调节单元控制发出上述暖光或者上述冷光发出上述暖光或者上述冷光,调节单元和通讯单元之间仅用两条导线便可实现调光的目的,从而减少了控制线路的需求量,降低了布线的难度,进而解决了现有集中控制系统布线困难,需要三条控制线路的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电连接,也可以是间接电连接,直接电连接就是指两个器件直接连接,间接电连接就是指相连接的A与B之间还连接有其余类似电容、电阻等器件。
还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申请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
1)、本申请的灯光调节电路,通过通讯单元的第一输出端和上述控制单元的第二输出端分别用于输出一路脉冲信号至上述调节单元,以使上述调节单元控制发出上述暖光或者上述冷光发出上述暖光或者上述冷光,调节单元和通讯单元之间仅用两条导线便可实现调光的目的,从而减少了控制线路的需求量,降低了布线的难度,进而解决了现有集中控制系统布线困难,需要三条控制线路的问题。
2)、本申请的电子设备,通过通讯单元的第一输出端和上述控制单元的第二输出端分别用于输出一路脉冲信号至上述调节单元,以使上述调节单元控制发出上述暖光或者上述冷光发出上述暖光或者上述冷光,调节单元和通讯单元之间仅用两条导线便可实现调光的目的,从而减少了控制线路的需求量,降低了布线的难度,进而解决了现有集中控制系统布线困难,需要三条控制线路的问题。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灯光调节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
发光单元,用于发出暖光或者冷光;
调节单元,具有第一输入端、第二输入端和输出端,所述调节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发光单元电连接,所述调节单元用于控制所述发光单元发出所述暖光或者所述冷光;
通讯单元,具有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所述通讯单元的第一输出端与所述调节单元的第一输入端电连接,所述通讯单元的第二输出端与所述调节单元的第二输入端电连接,所述通讯单元的第一输出端和所述通讯单元的第二输出端分别用于输出一路脉冲信号至所述调节单元,以使所述调节单元控制发出所述暖光或者所述冷光发出所述暖光或者所述冷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光调节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单元包括:第一三极管、第二三极管、第一电阻模块、第二电阻模块、第三电阻模块、第四电阻模块、第一驱动模组和第二驱动模组,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与所述通讯单元的第一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与所述第一电阻模块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分别与所述第一驱动模组和第二电阻模块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与所述通讯单元的第二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与所述第三电阻模块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的电极分别与所述第二驱动模组和第四电阻模块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二电阻模块的第二端与所述第四电阻模块的第二端电连接,所述第一电阻模块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电阻模块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一驱动模组和所述第二驱动模组还分别电连接至所述发光单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灯光调节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模组包括:第一晶体管和第二晶体管,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电连接,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源极与所述第二驱动模组电连接,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漏极分别与所述第二驱动模组和所述第二电阻模块的第二端电连接,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源极接地,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电连接,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漏极分别与所述第二驱动模组和所述发光单元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灯光调节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模组包括:第三晶体管和第四晶体管,所述第三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电连接,所述第三晶体管的源极与所述第一驱动模组电连接,所述第三晶体管的漏极接地,所述第四晶体管的基极与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电连接,所述第四晶体管的源极分别与所述第一驱动模组和所述发光单元电连接,所述第四晶体管的漏极分别与所述第一驱动模组和所述第四电阻模块的第二端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灯光调节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单元包括:暖光模组、冷光模组、第五电阻模块和第六电阻模块,所述暖光模组的导通端分别与所述第一驱动模组和所述第六电阻模块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暖光模组的截止端与所述第五电阻模块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冷光模组的导通端分别与所述第五电阻模块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驱动模组电连接,所述冷光模组的截止端与所述第六电阻模块的第二端电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灯光调节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暖光模组包括若干依次串联的暖光发光二极管,所述冷光模组包括若干依次串联的冷光发光二极管。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光调节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灯光调节电路还包括:
供电单元,分别与所述通讯单元和所述调节单元电连接,所述供电单元用于为所述通讯单元和所述调节单元提供驱动电压。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灯光调节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单元包括:
交流转换电路,具有输入端和输出端,所述交流转换电路的输入端与电压源电连接,所述交流转换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调节单元电连接,所述交流转换电路用于将所述电压源输出的交流电压转换为第一直流电压,所述第一直流电压用于驱动所述调节单元;
直流转换电路,具有输入端和输出端,所述直流转换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交流转换电路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直流转换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通讯单元电连接,所述直流转换电路用于将所述第一直流电压转换为第二直流电压,所述第二直流电压用于驱动所述通讯单元。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灯光调节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晶体管为P型晶体管,所述第二晶体管为N型晶体管。
10.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灯光调节电路。
CN202222014217.0U 2022-07-29 2022-07-29 灯光调节电路及电子设备 Active CN21807186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014217.0U CN218071861U (zh) 2022-07-29 2022-07-29 灯光调节电路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014217.0U CN218071861U (zh) 2022-07-29 2022-07-29 灯光调节电路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071861U true CN218071861U (zh) 2022-12-16

Family

ID=844024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014217.0U Active CN218071861U (zh) 2022-07-29 2022-07-29 灯光调节电路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07186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733729A (zh) 用于可变电压输入的led驱动系统及方法
US8558482B2 (en) Programmable current PWM dimming controller
CN103957636A (zh) 两线制调光电路
TW201534180A (zh) 照明裝置及其上的照明組件及調節件
CN204929313U (zh) Led灯具发光控制装置和系统
CN106105401A (zh) 用于经由主从系统运行照明装置的电路组件
CN218071861U (zh) 灯光调节电路及电子设备
CN205336577U (zh) 单线制交流电载波调光开关装置
CN201269446Y (zh) 恒流灯条装置
US10791598B1 (en) Electronic color temperature adjustment circuit
CN104080236A (zh) 一种led灯具调控系统
CN210377077U (zh) 控制电路、发光设备以及电子设备
CN209806125U (zh) 基于无线控制的照明系统
CN203206567U (zh) 一种led灯具调控系统
CN111615235A (zh) 高压灯带可控硅调节电路
CN203147684U (zh) 一种led灯具调控系统
CN207897195U (zh) Led发光装置及系统
CN212812088U (zh) 高压灯带可控硅调节电路
CN210183608U (zh) 一种led灯具的蓝牙控制装置
CN215453338U (zh) 照明控制系统
CN215581790U (zh) 一种小夜灯的开关控制电路及系统
CN220402018U (zh) 一种集成式无线智能调光调色模组及其智能照明系统
CN219204737U (zh) 一种应用于led灯的外接驱动器
CN213094531U (zh) 一种led驱动电源以及灯具
CN210202145U (zh) 一种总线多路调节系统、总线调光灯、dc模组及dc灯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925

Address after: Building 1, Zone A, 2nd Floor, Zhaochi Optoelectronics Industrial Park, No. 6 Tongfu South Road, Guzhen Town, Zhongsh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28478

Patentee after: Guangdong Hongyan Lighting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Huahong building, 248 Tianmushan Road, Xihu District, Hangzhou, Zhejiang 310007

Patentee before: HANGZHOU HONYAR ELECTRICAL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