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063483U - 下料半球阀充气气囊密封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下料半球阀充气气囊密封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8063483U CN218063483U CN202220995217.0U CN202220995217U CN218063483U CN 218063483 U CN218063483 U CN 218063483U CN 202220995217 U CN202220995217 U CN 202220995217U CN 218063483 U CN218063483 U CN 21806348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all
- valve
- fixedly connected
- inflatable
- groov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4
- 210000003437 trachea Anatomy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6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7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956 alloy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45601 alloy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775 capsul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812 deficienc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835 fib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530 fl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52 hardfac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245 particl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87 sol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Pipe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下料半球阀充气气囊密封装置,包括主体,所述主体的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端,所述第一连接端的内壁开设有囊槽,所述囊槽的内壁连通有两个对称开设的管槽,所述管槽包括弯部和直部,所述管槽的内壁连通有阀槽,所述阀槽的内壁设置有第一密封圈。囊槽上设置的两个管槽分别对应充气囊上第一气管和第二气管的位置,以便于其安装,同时管槽通过弯部来保证第一气管在充气囊的表面保持垂直,通过直部来改变第一气管的走势,使得第一气管在进气口处于第一连接端的圆柱面保持垂直,这样即防止了充气囊与第一气管在连接处保证不会弯折,也可以让第一气管连接的第一充气阀与第一连接端的圆柱面保持垂直。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半球阀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下料半球阀充气气囊密封装置。
背景技术
球阀,启闭件(球体)由阀杆带动,并绕球阀轴线作旋转运动的阀门,亦可用于流体的调节与控制,其中硬密封V型球阀其V型球芯与堆焊硬质合金的金属阀座之间具有很强的剪切力,特别适用于含纤维、微小固体颗粒等的介质,而多通球阀在管道上不仅可灵活控制介质的合流、分流及流向的切换,同时也可关闭任一通道而使另外两个通道相连,本类阀门在管道中一般应当水平安装,球阀按照驱动方式分为:气动球阀,电动球阀,手动球阀。
专利CN210623658U所阐述一种气囊密封半球阀,气囊密封件充气鼓起时,由于其表面具有多道环形槽,不仅能增强气囊密封件与半球体阀芯之间的正向接触压力,而且能提高气囊密封件与半球体阀芯的贴合度,从而提高密封效果,但是该设计只有一个充气端使得充气时的选择性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下料半球阀充气气囊密封装置,具备多充气端和耐用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下料半球阀充气气囊密封装置,包括主体,所述主体的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端,所述第一连接端的内壁开设有囊槽,所述囊槽的内壁连通有两个对称开设的管槽,所述管槽包括弯部和直部,所述管槽的内壁连通有阀槽,所述阀槽的内壁设置有第一密封圈,所述阀槽的内壁设置有第二密封圈,所述第一连接端的顶部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一平台,所述第一平台的内壁顶部连通有螺柱,所述螺柱的外壁螺纹连接有第一螺盖,所述囊槽的内壁设置有充气囊。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以方便充气设备进行充气,通过在囊槽可以实现充气囊的安装,在囊槽上设置的两个管槽分别对应充气囊上第一气管和第二气管的位置,以便于其安装,同时管槽通过弯部来保证第一气管在充气囊的表面保持垂直,通过直部来改变第一气管的走势,使得第一气管在进气口处于第一连接端的圆柱面保持垂直,这样即防止了充气囊与第一气管在连接处保证不会弯折,也可以让第一气管连接的第一充气阀与第一连接端的圆柱面保持垂直,这样可以方便充气设备进行充气,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可以保证第一充气阀安装在阀槽内时保证密封性,在连接充气设备的时候,第一平台增大了充气设备连接后接触面积,从而减小对充气设备的压强。
优选的,所述充气囊的内壁连通有第一气管,所述第一气管的内壁连通有第一充气阀,所述充气囊的内壁连通有第二气管,所述第二气管的内壁连通有第二充气阀。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提高主体的适应性,充气囊具有两个充气端,这样在充气囊安装完成后,可以使得在底部和顶部两个位置进行充气,这样面对不同环境就有了更多的选择空间,从而提高主体的适应性。
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端底部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二平台,所述第二平台的底部外壁设置有第二螺盖。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减小对充气设备的压强,第二平台对应着充气囊安装后第二充气阀的位置,在连接充气设备的时候,第二平台增大了充气设备连接后接触面积,从而减小对充气设备的压强。
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端的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一法兰,所述主体远离第一连接端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端,所述第二连接端的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二法兰,所述主体包括阀腔,所述阀腔靠近第一连接端的一侧连通有入口,所述阀腔靠近第二连接端的一侧连通有出口。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而实现两个管路的连通,第一法兰和第二法兰用来连接两个管路,从而实现两个管路的连通。
优选的,所述主体的内壁顶部连通有上连接块,所述主体的内壁底部连通有下连接块,所述下连接块的外壁固定连接有盖板,所述上连接块的顶部外壁固定连接有控制机,所述控制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阀芯。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实现控制主体的开启与关闭,上连接块和下连接块用来对阀芯限位,使得阀芯可以旋转,而控制机是控制阀芯旋转的设备。
优选的,所述阀芯包括密封块,所述密封块的外壁对称设置有两个连接杆,两个所述连接杆远离密封块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转轴。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实现主体的开启与关闭,当阀芯绕着连接杆将密封块旋转至入口的时候,充气囊充气,使得主体关闭,当密封块不在入口时,主体开启。
优选的,所述第一螺盖包括盖体,所述盖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限位板。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以提高稳定性,第一螺盖通过限位板压住第一充气阀,可以避免第一充气阀脱落,提高稳定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在囊槽可以实现充气囊的安装,在囊槽上设置的两个管槽分别对应充气囊上第一气管和第二气管的位置,以便于其安装,同时管槽通过弯部来保证第一气管在充气囊的表面保持垂直,通过直部来改变第一气管的走势,使得第一气管在进气口处于第一连接端的圆柱面保持垂直,这样即防止了充气囊与第一气管在连接处保证不会弯折,也可以让第一气管连接的第一充气阀与第一连接端的圆柱面保持垂直,这样可以方便充气设备进行充气,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可以保证第一充气阀安装在阀槽内时保证密封性,在连接充气设备的时候,第一平台增大了充气设备连接后接触面积,从而减小对充气设备的压强。
2、充气囊具有两个充气端,这样在充气囊安装完成后,可以使得在底部和顶部两个位置进行充气,这样面对不同环境就有了更多的选择空间,从而提高主体的适应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体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图2中A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充气囊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螺盖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阀芯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主体;2、第一连接端;3、囊槽;4、管槽;5、阀槽;6、第一密封圈;7、第二密封圈;8、螺柱;9、充气囊;10、第一气管;11、第一充气阀;12、第二气管;13、第二充气阀;14、第一平台;15、第一螺盖;16、第二平台;17、第二螺盖;18、第一法兰;19、第二连接端;20、第二法兰;21、上连接块;22、控制机;23、阀芯;24、下连接块;25、盖板;100、阀腔;101、入口;102、出口;400、弯部;401、直部;1500、盖体;1501、限位板;2300、密封块;2301、连接杆;2302、转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下料半球阀充气气囊密封装置,包括主体1,主体1的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端2,第一连接端2的内壁开设有囊槽3,囊槽3的内壁连通有两个对称开设的管槽4,管槽4包括弯部400和直部401,管槽4的内壁连通有阀槽5,阀槽5的内壁设置有第一密封圈6,阀槽5的内壁设置有第二密封圈7,第一连接端2的顶部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一平台14,第一平台14的内壁顶部连通有螺柱8,螺柱8的外壁螺纹连接有第一螺盖15,囊槽3的内壁设置有充气囊9。
本实施方案中,通过在囊槽3可以实现充气囊9的安装,在囊槽3上设置的两个管槽4分别对应充气囊9上第一气管10和第二气管12的位置,以便于其安装,同时管槽4通过弯部400来保证第一气管10在充气囊9的表面保持垂直,通过直部401来改变第一气管10的走势,使得第一气管10在进气口处于第一连接端2的圆柱面保持垂直,这样即防止了充气囊9与第一气管10在连接处保证不会弯折,也可以让第一气管10连接的第一充气阀11与第一连接端2的圆柱面保持垂直,这样可以方便充气设备进行充气,第一密封圈6和第二密封圈7可以保证第一充气阀11安装在阀槽5内时保证密封性,在连接充气设备的时候,第一平台14增大了充气设备连接后接触面积,从而减小对充气设备的压强。
具体的,充气囊9的内壁连通有第一气管10,第一气管10的内壁连通有第一充气阀11,充气囊9的内壁连通有第二气管12,第二气管12的内壁连通有第二充气阀13。
本实施例中,充气囊9具有两个充气端,这样在充气囊9安装完成后,可以使得在底部和顶部两个位置进行充气,这样面对不同环境就有了更多的选择空间,从而提高主体1的适应性。
具体的,第一连接端2底部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二平台16,第二平台16的底部外壁设置有第二螺盖17。
本实施例中,第二平台16对应着充气囊9安装后第二充气阀13的位置,在连接充气设备的时候,第二平台16增大了充气设备连接后接触面积,从而减小对充气设备的压强。
具体的,第一连接端2的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一法兰18,主体1远离第一连接端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端19,第二连接端19的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二法兰20,主体1包括阀腔100,阀腔100靠近第一连接端2的一侧连通有入口101,阀腔100靠近第二连接端19的一侧连通有出口102。
本实施例中,第一法兰18和第二法兰20用来连接两个管路,从而实现两个管路的连通。
具体的,主体1的内壁顶部连通有上连接块21,主体1的内壁底部连通有下连接块24,下连接块24的外壁固定连接有盖板25,上连接块21的顶部外壁固定连接有控制机22,控制机2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阀芯23。
本实施例中,上连接块21和下连接块24用来对阀芯23限位,使得阀芯23可以旋转,而控制机22是控制阀芯23旋转的设备。
具体的,阀芯23包括密封块2300,密封块2300的外壁对称设置有两个连接杆2301,两个连接杆2301远离密封块2300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转轴2302。
本实施例中,当阀芯23绕着连接杆2301将密封块2300旋转至入口101的时候,充气囊9充气,使得主体1关闭,当密封块2300不在入口101时,主体1开启。
具体的,第一螺盖15包括盖体1500,盖体1500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限位板1501。
本实施例中,第一螺盖15通过限位板1501压住第一充气阀11,可以避免第一充气阀11脱落,提高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通过在囊槽3可以实现充气囊9的安装,在囊槽3上设置的两个管槽4分别对应充气囊9上第一气管10和第二气管12的位置,以便于其安装,同时管槽4通过弯部400来保证第一气管10在充气囊9的表面保持垂直,通过直部401来改变第一气管10的走势,使得第一气管10在进气口处于第一连接端2的圆柱面保持垂直,这样即防止了充气囊9与第一气管10在连接处保证不会弯折,也可以让第一气管10连接的第一充气阀11与第一连接端2的圆柱面保持垂直,这样可以方便充气设备进行充气,第一密封圈6和第二密封圈7可以保证第一充气阀11安装在阀槽5内时保证密封性,在连接充气设备的时候,第一平台14增大了充气设备连接后接触面积,从而减小对充气设备的压强,充气囊9具有两个充气端,这样在充气囊9安装完成后,可以使得在底部和顶部两个位置进行充气,这样面对不同环境就有了更多的选择空间,从而提高主体1的适应性,第二平台16对应着充气囊9安装后第二充气阀13的位置,在连接充气设备的时候,第二平台16增大了充气设备连接后接触面积,从而减小对充气设备的压强,第一法兰18和第二法兰20用来连接两个管路,从而实现两个管路的连通,上连接块21和下连接块24用来对阀芯23限位,使得阀芯23可以旋转,而控制机22是控制阀芯23旋转的设备,当阀芯23绕着连接杆2301将密封块2300旋转至入口101的时候,充气囊9充气,使得主体1关闭,当密封块2300不在入口101时,主体1开启,第一螺盖15通过限位板1501压住第一充气阀11,可以避免第一充气阀11脱落,提高稳定性。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8)
1.下料半球阀充气气囊密封装置,包括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的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端(2),所述第一连接端(2)的内壁开设有囊槽(3),所述囊槽(3)的内壁连通有两个对称开设的管槽(4),所述管槽(4)包括弯部(400)和直部(401),所述管槽(4)的内壁连通有阀槽(5),所述阀槽(5)的内壁设置有第一密封圈(6),所述阀槽(5)的内壁设置有第二密封圈(7),所述第一连接端(2)的顶部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一平台(14),所述第一平台(14)的内壁顶部连通有螺柱(8),所述螺柱(8)的外壁螺纹连接有第一螺盖(15),所述囊槽(3)的内壁设置有充气囊(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料半球阀充气气囊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囊(9)的内壁连通有第一气管(10),所述第一气管(10)的内壁连通有第一充气阀(11),所述充气囊(9)的内壁连通有第二气管(12),所述第二气管(12)的内壁连通有第二充气阀(1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料半球阀充气气囊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端(2)底部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二平台(16),所述第二平台(16)的底部外壁设置有第二螺盖(1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料半球阀充气气囊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端(2)的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一法兰(18),所述主体(1)远离第一连接端(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端(19),所述第二连接端(19)的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二法兰(20),所述主体(1)包括阀腔(10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料半球阀充气气囊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的内壁顶部连通有上连接块(21),所述主体(1)的内壁底部连通有下连接块(24),所述下连接块(24)的外壁固定连接有盖板(25),所述上连接块(21)的顶部外壁固定连接有控制机(22),所述控制机(2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阀芯(2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下料半球阀充气气囊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23)包括密封块(2300),所述密封块(2300)的外壁对称设置有两个连接杆(2301),两个所述连接杆(2301)远离密封块(2300)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转轴(230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料半球阀充气气囊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盖(15)包括盖体(1500),所述盖体(1500)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限位板(1501)。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下料半球阀充气气囊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腔(100)靠近第一连接端(2)的一侧连通有入口(101),所述阀腔(100)靠近第二连接端(19)的一侧连通有出口(102)。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0995217.0U CN218063483U (zh) | 2022-04-27 | 2022-04-27 | 下料半球阀充气气囊密封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0995217.0U CN218063483U (zh) | 2022-04-27 | 2022-04-27 | 下料半球阀充气气囊密封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8063483U true CN218063483U (zh) | 2022-12-16 |
Family
ID=844294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0995217.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8063483U (zh) | 2022-04-27 | 2022-04-27 | 下料半球阀充气气囊密封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8063483U (zh) |
-
2022
- 2022-04-27 CN CN202220995217.0U patent/CN218063483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8063483U (zh) | 下料半球阀充气气囊密封装置 | |
CN113357414B (zh) | 一种燃气自闭阀 | |
CN218818310U (zh) | 一种用于管道的节能远程控制阀 | |
CN208010963U (zh) | 一种硬密封球阀 | |
CN215763392U (zh) | 一种充气式密封半球阀 | |
CN206943486U (zh) | 一种带排污的t型三通球阀 | |
CN215172566U (zh) | 一种燃气自闭阀 | |
CN105090538B (zh) | 自充压密封蝶阀 | |
CN205824208U (zh) | 一种新型大通径全密封蝶阀 | |
CN209800775U (zh) | 一种安全密封角阀 | |
US20200080648A1 (en) | Deformed spherical eccentric valve | |
CN100561025C (zh) | 低压降高温气体换向阀 | |
CN215950554U (zh) | 一种减小关闭压力的阀门 | |
CN213479267U (zh) | 消防系统专用双密封隔膜阀 | |
CN215950453U (zh) | 一种可调节汽车气压的排气阀 | |
CN222502876U (zh) | 一种新式拐角阀 | |
CN220185839U (zh) | 一种气动控制阀 | |
CN214946455U (zh) | 六偏心全金属双向压蝶阀 | |
CN220930213U (zh) | 一种手动波纹管阀 | |
CN215110599U (zh) | 一种带有旋钮开关的自闭阀 | |
CN219159656U (zh) | 一种便于更换填料的球阀 | |
CN221443316U (zh) | 一种管道阀体 | |
CN219176988U (zh) | 测控仪表排气球阀 | |
CN217603397U (zh) | 一种球阀连杆球体 | |
CN215908431U (zh) | 新型球阀阀座密封结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21216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