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984553U - 储能逆变器的多点直流接入电路 - Google Patents

储能逆变器的多点直流接入电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984553U
CN217984553U CN202222205182.9U CN202222205182U CN217984553U CN 217984553 U CN217984553 U CN 217984553U CN 202222205182 U CN202222205182 U CN 202222205182U CN 217984553 U CN217984553 U CN 21798455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it
photovoltaic
unit
inverter
boos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205182.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少华
彭国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Daneng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Daneng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Daneng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Daneng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205182.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98455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98455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98455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实用新型属于光伏逆变器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中提出的储能逆变器的多点直流接入电路,包括逆变电路、光伏单元、与光伏单元连接的升压单元以及通信单元,其中,光伏单元进一步包括有:第一光伏组件PV1、第二光伏组件PV2以及第三光伏组件PV3;其中,逆变电路进一步包括有:电源模块BATTERY、DC‑DC全桥、逆变器INV、两继电器RELAY;其中,升压单元进一步包括有:第一升压电路BOOST1、第二升压电路BOOST2以及第三升压电路BOOST3;通过设置有三组光伏组件,在屋顶上安装时,对于曲面处也可以独立接入光伏系统进行独立发电,利用了屋顶的三个面从而增加了光照的接触面积,不浪费屋顶面积,可以提高发电效率,使得发电量增加。

Description

储能逆变器的多点直流接入电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光伏逆变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储能逆变器的多点直流接入电路。
背景技术
随着光伏的运用越来越广泛,光伏组件的技术越来越成熟。光伏发电越来越有优势。此时为了解决光伏的能量不连续问题,储能机运用越是变得越来越广泛。随着现在屋顶的建造艺术性提高,不会局限于两面,可能出现多的曲面,因此传统的两路光伏运用越来越局限,为了解决多个角度的屋顶的光伏发电运用的问题,急需开发一款多点直流接入的机器,增加发电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面所述的技术问题,提出一种储能逆变器的多点直流接入电路。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储能逆变器的多点直流接入电路,包括逆变电路、光伏单元、与光伏单元连接的升压单元以及通信单元,其中,光伏单元进一步包括有:第一光伏组件PV1、第二光伏组件PV2以及第三光伏组件PV3;其中,逆变电路进一步包括有:电源模块BATTERY、DC-DC全桥、逆变器INV、两继电器RELAY;其中,升压单元进一步包括有:第一升压电路BOOST1、第二升压电路BOOST2以及第三升压电路BOOST3;第一光伏电路PV1、第二光伏组件PV2以及第三光伏组件PV3的输出端分别与第一升压电路BOOST1、第二升压电路BOOST2以及第三升压电路BOOST3的输入端连接;第一升压电路BOOST1、第二升压电路BOOST2以及第三升压电路BOOST3的输出端连接有总线BUS,总线BUS一端同时连接逆变器INV一端和DC-DC全桥一端;电源单元BATTERY一端连接DC-DC全桥,DC-DC全桥一端连接逆变器INV,逆变器INV另一端连接第一组继电器RELAY一端,第组一继电器RELAY另一端同时连接第二组继电器RELAY一端和GRID模块,第二继电器RELAY另一端连接LOAD模块;其中,通信单元进一步包括DSP芯片、单片机ARM1、单片机ARM2以及SCI电路,SC1电路两端连接DSP芯片一端和单片机ARM1一端,SC1电路两端连单片机ARM1和单片机ARM2一端;光伏单元、升压单元以及逆变电路连接有通信单元给出的驱动方波PWM。
其中,升压电路BOOST还包括电源、电感L1、开关S、二极管D3以及电容C2,电源正极与电感L1的一端连接,电感L1另一端同时接开关S1一端和二极管D3一端,开关S1一端同时接电源负极和电容C2一端,二极管D3一端接电容C2,电容C2接地。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有三组光伏组件,在屋顶上安装时,对于曲面处也可以独立接入光伏系统进行独立发电,利用了屋顶的三个面从而增加了光照的接触面积,不浪费屋顶面积,可以提高发电效率,使得发电量增加。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为本实用新型储能逆变器的多点直流接入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2为升压电路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实施例:
请参阅图1,储能逆变器的多点直流接入电路,包括逆变电路、光伏单元、与光伏单元连接的升压单元以及通信单元,其中,光伏单元进一步包括有:第一光伏组件PV1、第二光伏组件PV2以及第三光伏组件PV3;
其中,逆变电路进一步包括有:电源模块BATTERY、DC-DC全桥、逆变器INV、两继电器RELAY;
其中,升压单元进一步包括有:第一升压电路BOOST1、第二升压电路BOOST2以及第三升压电路BOOST3;
第一光伏电路PV1、第二光伏组件PV2以及第三光伏组件PV3的输出端分别与第一升压电路BOOST1、第二升压电路BOOST2以及第三升压电路BOOST3的输入端连接;
第一升压电路BOOST1、第二升压电路BOOST2以及第三升压电路BOOST3的输出端连接有总线BUS,总线BUS一端同时连接逆变器INV一端和DC-DC全桥一端;
电源模块BATTERY一端连接DC-DC全桥,DC-DC全桥一端连接逆变器INV,逆变器INV另一端连接第一组继电器RELAY一端,第组一继电器RELAY另一端同时连接第二组继电器RELAY一端和GRID模块,第二继电器RELAY另一端连接LOAD模块;
通信单元进一步包括DSP芯片、单片机ARM1、单片机ARM2以及SCI电路,SC1电路两端连接DSP芯片一端和单片机ARM1一端,SC1电路两端连单片机ARM1和单片机ARM2一端;
光伏单元、升压单元以及逆变电路连接有通信单元给出的驱动方波PWM。
电源模块BATTERY经由DC-DC全桥升降压后,翻转带来差分信号,调制后进入通信模单元的各个通信串口中,以用来协议网络,而光伏单元的光伏电压经过升压单元升压后有总线BUS并入电路中,与电源模块BATTERY电压并路,光伏单元中包括了第一光伏电路PV1、第二光伏组件PV2以及第三光伏组件PV3,可以对应屋顶的三个面,各自独立进行发电,从而增加了光伏发电的有效面积,可以提高发电效率,使得发电量增加。
其中,请参阅图2,升压电路BOOST还包括电源、电感L1、开关S、二极管D3以及电容C2,电源正极与电感L1的一端连接,电感L1另一端同时接开关S1一端和二极管D3一端,开关S1一端同时接电源负极和电容C2一端,二极管D3一端接电容C2,电容C2接地。
开关S1闭合,A点的电压为0,Vi直接给电感L1充电,当开关S1断开时,电感L1中存储的能量会通过二极管D3,给负载放电;同时,Vi也会通过二极管给负载放电,二者叠加,实现升压。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2)

1.储能逆变器的多点直流接入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逆变电路、光伏单元、与光伏单元连接的升压单元以及通信单元,其中,光伏单元进一步包括有:第一光伏组件PV1、第二光伏组件PV2以及第三光伏组件PV3;其中,逆变电路进一步包括有:电源模块BATTERY、DC-DC全桥、逆变器INV、两继电器RELAY;其中,升压单元进一步包括有:第一升压电路BOOST1、第二升压电路BOOST2以及第三升压电路BOOST3;第一光伏电路PV1、第二光伏组件PV2以及第三光伏组件PV3的输出端分别与第一升压电路BOOST1、第二升压电路BOOST2以及第三升压电路BOOST3的输入端连接;第一升压电路BOOST1、第二升压电路BOOST2以及第三升压电路BOOST3的输出端连接有总线BUS,总线BUS一端同时连接逆变器INV一端和DC-DC全桥一端;电源单元BATTERY一端连接DC-DC全桥,DC-DC全桥一端连接逆变器INV,逆变器INV另一端连接第一组继电器RELAY一端,第组一继电器RELAY另一端同时连接第二组继电器RELAY一端和GRID模块,第二继电器RELAY另一端连接LOAD模块;其中,通信单元进一步包括DSP芯片、单片机ARM1、单片机ARM2以及SCI电路,SC1电路两端连接DSP芯片一端和单片机ARM1一端,SC1电路两端连单片机ARM1和单片机ARM2一端;光伏单元、升压单元以及逆变电路连接有通信单元给出的驱动方波PW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逆变器的多点直流接入电路,其特征在于,升压电路BOOST还包括电源、电感L1、开关S、二极管D3以及电容C2,电源正极与电感L1的一端连接,电感L1另一端同时接开关S1一端和二极管D3一端,开关S1一端同时接电源负极和电容C2一端,二极管D3一端接电容C2,电容C2接地。
CN202222205182.9U 2022-08-22 2022-08-22 储能逆变器的多点直流接入电路 Active CN21798455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205182.9U CN217984553U (zh) 2022-08-22 2022-08-22 储能逆变器的多点直流接入电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205182.9U CN217984553U (zh) 2022-08-22 2022-08-22 储能逆变器的多点直流接入电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984553U true CN217984553U (zh) 2022-12-06

Family

ID=842609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205182.9U Active CN217984553U (zh) 2022-08-22 2022-08-22 储能逆变器的多点直流接入电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98455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441566B (zh) 一种市电、光伏电池和储能电池协同供电系统及方法
CN103166239B (zh) 集中-分布混合式新能源发电系统及最大功率点跟踪控制方法
CN101304221B (zh) 太阳能光伏并网逆变器
CN101710716A (zh) 能减小电解电容的并网逆变器
CN103904891A (zh) 一种双输入buck直流变换器及其控制系统
CN110601231A (zh) 一种基于光伏制氢储能的光伏和燃料电池一体化发电系统
CN102710164A (zh) 光伏逆变器
CN201038790Y (zh) 双向充放电电源
CN103346670A (zh) 双向双输入zeta/sepic直流变换器及其功率分配方法
CN103296879A (zh) 双向双输入cuk直流变换器及其功率分配方法
CN108233713A (zh) 一种非隔离三端口直流开关变换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05186919A (zh) 非隔离并网变换器、空调系统及变换器控制方法
CN102931678B (zh) 一种双交错反激式光伏并网微逆变器及其控制方法
CN217984553U (zh) 储能逆变器的多点直流接入电路
CN104038056A (zh) 一种双输入buck直流变换器及其控制系统
CN201243259Y (zh) 一种并网双向逆变结构
CN211556951U (zh) 一种电源电路及辅助电源电路
CN103312160A (zh) 双向双输入cuck/sepic直流变换器及其功率分配方法
CN208424199U (zh) 一种dc/dc电源电路、包含该电路的电源及其应用
CN203339716U (zh) 一种在网式削峰填谷蓄能供电装置
CN207530710U (zh) 一种高效率串联混合型多端口dc/dc变换器
CN202997941U (zh) 一种馈能功率单元的新型光伏发电系统
CN205681363U (zh) 光伏发电控制电路
CN204696956U (zh) 基于增强型z源网络的光伏逆变器
CN218449585U (zh) 一种光伏和市电电源识别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