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965969U - 一种锁钩的装夹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锁钩的装夹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7965969U CN217965969U CN202222254153.1U CN202222254153U CN217965969U CN 217965969 U CN217965969 U CN 217965969U CN 202222254153 U CN202222254153 U CN 202222254153U CN 217965969 U CN217965969 U CN 21796596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ositioning block
- positioning
- hook
- shaft
- rough machin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3754 machin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64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2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5520 cutt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1788 irregular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7670 refi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034 deco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689 insp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818 cind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349 favourabl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801 mil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672 process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Jigs For Machine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锁钩的装夹装置位于水平工作台上,包括底板;底板的顶面设置有斜定位块和靠板;斜定位块顶部放置锁钩的粗加工毛坯;靠板上部与双头螺栓后端相连;双头螺栓中部顶面与锁钩的粗加工毛坯的钩头具有的上部钩窝相接触;双头螺栓的前端在贯穿一个压盘后与螺母相接;钩头位于靠板和压盘的间隙中;斜定位块左端具有垂直定位块;垂直定位块伸入到钩头下半部分的通槽C中;第一定位轴用于纵向贯穿插入钩头的两个粗基准孔中且与斜定位块左端相顶紧;第二定位轴用于纵向贯穿插入钩头的两个精基准孔中且与斜定位块左端相顶紧;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更换定位轴的方式,分别对锁钩上的粗基准孔和精基准孔进行定位,节约了装置制造成本。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锁钩的装夹装置。
背景技术
参见图1a至图1h所示,成品的锁钩100是外锁闭装置的零件,外形为不规则扁钩的形状,其左端具有钩头101,钩头101的前后两侧分别设有一个纵向贯穿的孔A,两个孔A前后对称分布,钩头101的下半部分设有横向左右贯穿的通槽C,钩头101的上部设有图纸要求的精加工斜槽D,精加工斜槽D的底面(即底部)是图纸要求的斜面E(即精加工斜面E);锁钩101的中部下侧设有定位直面B。钩头101的前后两侧面,均是端部定位面K;
图2a为一个需要进行精加工斜槽D以及精加工斜槽D底部的精加工斜面E的加工操作的、锁钩的粗加工毛坯200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参见图2a至图2f所示,对于锁钩的粗加工毛坯200(即粗加工毛坯锁钩),外形为不规则扁钩的形状,其左端具有钩头,钩头101的前后两侧分别具有一个预先在粗加工后留有加工余量的孔A′(即预先有粗基准孔A′,粗基准孔A′是预先加工好的孔),两个粗基准孔A′前后对称分布,钩头101的下半部分设有横向左右贯穿的通槽C,锁钩101的中部下侧设有定位直面B。钩头101的前后两侧面,均是端部定位面K;
对于锁钩的粗加工毛坯200,其左端的钩头101上部此时是完整的密封状态,没有被加工任何的槽(例如,没有需要加工的精加工斜槽D)。
为了在锁钩的粗加工毛坯200上加工获得精加工斜槽D,并且在精加工斜槽D的底部加工获得图纸要求尺寸的斜面E(即精加工斜面E),精加工斜槽D底部的斜面E与孔A的中心点之间的直线距离L为关键尺寸。
在加工时,参见图2a至图3b所示,首先,要求以锁钩的粗加工毛坯200左端的钩头101上预先具有的粗基准孔A(两个粗基准孔A′位于钩头101的前后两侧)和定位直面B以及钩头101前后两侧的两个端部定位面K为基准,粗加工获得一个粗加工斜槽D′,粗加工斜槽D′的底面是斜面E′(即粗加工斜面E′),该粗加工斜面E′与图纸要求的斜面E(即精加工斜面E)相互平行且具有预设距离的间隙;
然后,在通过现有的加工设备和加工方法,精加工所述粗基准孔A′至图纸要求尺寸的精基准孔A(精基准孔A与粗基准孔孔A′的中心点相同)后,再次以精基准孔A和定位直面B为基准,对粗加工斜槽D′进行精加工操作,获得精加工斜槽D,参见图1a、图1b所示的成品的锁钩100,精加工斜槽D的底面即是图纸要求的斜面E(即精加工斜面E),也就是说,实现精加工所述粗加工斜面E′到图纸要求的斜面E(即精加工斜面E)。
需要说明的是,采用现有的加工设备,可以精加工所述粗基准孔A′至图纸要求尺寸的精基准孔A。相关加工技术为现有公知的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目前,为了在对粗基准孔A′和精基准孔A定位后,分别进行具有粗加工斜面E′的粗加工斜槽D′以及具有精加工斜面E的精加工斜槽D的加工操作,需要配置两套锁钩定位装置,先后对锁钩的粗加工毛坯200进行两次装夹操作,因此,增加了装置的制造成本和采购支出,即增加了硬件成本。
此外,通过两套锁钩定位装置,先后两次对锁钩的粗加工毛坯200进行装夹,必然带来定位、加工误差,影响锁钩最终的零件尺寸精度。
因此,目前迫切需要开发出一种技术,能够解决以上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锁钩的装夹装置。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锁钩的装夹装置,位于水平工作台上,其包括底板、靠板、斜定位块、压盘、双头螺栓、螺母、第一定位轴和第二定位轴;
底板的顶面中部和后侧,分别垂直设置有横向分布的斜定位块和横向分布的靠板;
斜定位块的顶部,用于放置待加工的锁钩的粗加工毛坯;
靠板的左侧上部与一个纵向分布的双头螺栓的后端相连接;
双头螺栓的中部顶面,用于与锁钩的粗加工毛坯左端的钩头内侧具有的上部钩窝F相接触;
压盘的下部,纵向贯穿设置有一个U型开口;
双头螺栓的前端部在向前贯穿所述压盘的U型开口后,与一个螺母相螺纹固定连接;
钩头,位于所述靠板和压盘之间的间隙中;
所述靠板和压盘,用于通过双头螺栓和螺母将锁钩的粗加工毛坯左端的钩头夹紧;
斜定位块的顶面右侧,设置有定位斜面;
斜定位块的定位斜面,与锁钩的粗加工毛坯中部下侧的定位直面B相贴合接触;
斜定位块的左端,具有向左突出的垂直定位块;
垂直定位块,向左伸入到锁钩的粗加工毛坯左端的钩头下半部分的通槽C中;
第一定位轴,用于当需要对锁钩的粗加工毛坯左端的钩头前后两侧原先具有的两个粗基准孔A′进行定位时,其纵向贯穿插入两个粗基准孔A′中,并且其右侧与斜定位块左端的垂直定位块的左端面相顶紧接触;
第二定位轴,用于当需要对锁钩的粗加工毛坯左端的钩头前后两侧经加工形成的两个精基准孔A进行定位时,其纵向贯穿插入两个精基准孔A中,并且其右侧与斜定位块左端的垂直定位块的左端面相顶紧接触;
其中,粗基准孔A′与精基准孔A的中心点相同;
精基准孔A的孔径,大于粗基准孔A′的孔径。
由以上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见,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锁钩的装夹装置,其结构设计科学,通过采用更换定位轴的方式,分别对锁钩的粗加工毛坯上先后加工获得的粗基准孔A′和精基准孔A进行定位,只需要一套装置,即可完成对锁钩的粗加工毛坯的两次装夹操作,节约了装置的制造成本,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
此外,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定位轴8通过采用阶梯轴结构(即台阶轴结构),来补偿精基准孔A与装置定位直面B之间的定位差值,能够在对锁钩的粗加工毛坯先后进行的两次粗、精孔定位装夹(即根据粗基准孔和精基准孔进行的定位装夹)中,使得锁钩的粗加工毛坯的待加工的精加工斜面E的垂直高度位置保持一致,确保需要加工的锁钩的粗加工毛坯在本实用新型装夹装置中的位置不因两次装夹而改变,有效避免了定位误差。
经过检验,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锁钩的装夹装置,操作方便快捷,即使对锁钩的粗加工毛坯进行了两次装夹,但由于有效避免了定位误差,从而保证了现有机床设备对锁钩的粗加工毛坯的加工精度。
附图说明
图1a为一个已完成精加工斜槽D以及精加工斜面E的加工操作的、成品的锁钩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b为一个已完成精加工斜槽D以及精加工斜面E的加工操作的、成品的锁钩的正视图;
图1c至图1g分别为一个已完成精加工斜面E的加工操作的成品的锁钩的正视图、左视图、右视图、俯视图和仰视图;
图1h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锁钩的装夹装置,先后需要装夹的锁钩的粗加工毛坯中先后形成的粗基准孔A′和精基准孔A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2a为一个需要进行精加工斜槽D以及精加工斜槽D底部的精加工斜面E的加工操作的、锁钩的粗加工毛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即,还未加工精加工斜槽D以及精加工斜槽D底部的精加工斜面E的锁钩粗加工毛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b为一个需要进行精加工斜槽D以及精加工斜槽D底部的精加工斜面E的加工操作的、锁钩的粗加工毛坯的左视图;
图2c为一个需要进行精加工斜槽D以及精加工斜槽D底部的精加工斜面E的加工操作的、锁钩的粗加工毛坯的右视图;
图2d为一个需要进行精加工斜槽D以及精加工斜槽D底部的精加工斜面E的加工操作的、锁钩的粗加工毛坯的正视图;
图2e为一个需要进行精加工斜槽D以及精加工斜槽D底部的精加工斜面E的加工操作的、锁钩的粗加工毛坯的仰视图;
图2f为一个需要进行精加工斜槽D以及精加工斜槽D底部的精加工斜面E的加工操作的、锁钩的粗加工毛坯的俯视图;
图3a为图2a所示的锁钩的粗加工毛坯,以粗基准孔A′、定位直面B以及端部定位面K定位后,经过粗加工获得粗加工槽D′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b为图2a所示的锁钩的粗加工毛坯,以粗基准孔A′、定位直面B以及端部定位面K定位后,经过粗加工获得粗加工槽D′时的正视图;
图3c为已加工获得粗加工槽D′的锁钩的粗加工毛坯的左视图;
图3d为已加工获得精加工槽D的锁钩的粗加工毛坯的左视图;
图3e为在锁钩的粗加工毛坯中具有的粗加工槽D′与精加工槽D之间的加工余量β的关系示意图;
图4a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锁钩的装夹装置通过第一定位轴插入粗基准孔A′,以对锁钩的粗加工毛坯进行装夹操作的正面结构示意图,从而让现有的加工中心机床能够将锁钩粗加工到粗加工斜面E′;
图4b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锁钩的装夹装置通过第二定位轴插入精基准孔A,以对锁钩的粗加工毛坯进行装夹操作的正面结构示意图,从而让现有的加工中心机床能够对锁钩的粗加工毛坯上的粗加工斜面E′进行加工而获得精加工斜面E;
图4c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锁钩的装夹装置通过第一定位轴插入粗基准孔A′,以对锁钩的粗加工毛坯进行装夹操作的左视图,此时,省略绘制锁钩的粗加工毛坯;
图4d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锁钩的装夹装置通过第二定位轴插入精基准孔A,以对锁钩的粗加工毛坯进行装夹操作的左视图,此时,省略绘制锁钩的粗加工毛坯;
图5a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锁钩的装夹装置具有的底板的俯视图;
图5b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锁钩的装夹装置具有的底板的正视图,该图局部剖视;
图5c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锁钩的装夹装置具有的底板的左视图,该图局部剖视;
图6a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锁钩的装夹装置具有的靠板的正视图;
图6b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锁钩的装夹装置具有的靠板的仰视图;
图7a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锁钩的装夹装置具有的斜定位块的正视图;
图7b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锁钩的装夹装置具有的斜定位块的左视图;
图7c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锁钩的装夹装置具有的斜定位块的俯视图;
图8a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锁钩的装夹装置具有的压盘的正视图;
图8b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锁钩的装夹装置具有的压盘的左视图,该图局部剖视;
图9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锁钩的装夹装置具有的双头螺栓的俯视图;
图10a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锁钩的装夹装置具有的螺母的正视图;
图10b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锁钩的装夹装置具有的螺母的左视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锁钩的装夹装置具有的第一定位轴的俯视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锁钩的装夹装置具有的第二定位轴的俯视图
图中,1.底板,2.靠板,3.斜定位块,4.压盘,5.双头螺栓;
6.螺母,7.第一定位轴,8.第二定位轴,9.靠板安装螺钉孔,10.靠板安装销孔;
11.斜定位块安装螺钉孔,12.斜定位块安装销孔,13.靠板螺纹孔,14.靠板销孔,15.双头螺栓安装孔;
16.垂直定位块,17.钩头弧面G容纳槽,18.定位斜面,19.环形凸台,20.环形倒角;
21.U型开口,22.定位直轴,23.第一定位轴手柄,24.中间细轴,25.粗轴,26.台阶轴手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参见图1a至图12,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锁钩的装夹装置,位于水平工作台上,其包括底板1、靠板2、斜定位块3、压盘4、双头螺栓5、螺母6、第一定位轴7和第二定位轴8;
底板1的顶面中部和后侧,分别垂直设置有横向分布的斜定位块3和横向分布的靠板2;
斜定位块3的顶部,用于放置待加工的锁钩的粗加工毛坯200;
需要说明的是,参见图2a至图2f所示,对于锁钩的粗加工毛坯200(即粗加工毛坯锁钩),外形为不规则扁钩的形状,其左端具有钩头,钩头101的前后两侧分别具有一个预先在粗加工后留有加工余量的孔A′(即预先有粗基准孔A′,粗基准孔A′是预先已有的孔),两个粗基准孔A′前后对称分布,钩头101的下半部分设有横向左右贯穿的通槽C,锁钩101的中部下侧设有定位直面B。钩头101的前后两侧面,均是端部定位面K;对于锁钩的粗加工毛坯200,其左端的钩头101上部此时是完整的密封状态,没有被加工任何的槽(例如,没有需要加工的精加工斜槽D)。
其中,对于锁钩的粗加工毛坯200,需要在锁钩的粗加工毛坯200上加工获得精加工斜槽D,并且在精加工斜槽D的底部加工获得图纸要求尺寸的斜面E(即精加工斜面E),精加工斜槽D底部的斜面E与孔A的中心点之间的直线距离L为关键尺寸。
靠板2的左侧上部,设置有一个纵向贯通的双头螺栓安装孔15;
双头螺栓安装孔15,位于斜定位块3的左边;
双头螺栓安装孔15,与一个纵向分布的双头螺栓5的后端相螺纹连接;
双头螺栓5的中部顶面,用于与锁钩的粗加工毛坯200左端的钩头101内侧具有的上部钩窝F相接触;
压盘4的下部,纵向贯穿设置有一个U型开口21;
双头螺栓5的前端部在向前贯穿所述压盘4的U型开口21后,与一个螺母6相螺纹固定连接;
钩头101,位于所述靠板2和压盘4之间的间隙中;
所述靠板2和压盘4,用于通过双头螺栓5和螺母6将锁钩的粗加工毛坯200左端的钩头101夹紧;
斜定位块3的顶面右侧,设置有定位斜面18;
定位斜面18的高度从左往右逐渐降低;
斜定位块3的定位斜面18,与锁钩的粗加工毛坯200中部下侧的定位直面B相贴合接触;
斜定位块3的左端,具有向左突出的垂直定位块16;
垂直定位块16,向左伸入到锁钩的粗加工毛坯200左端的钩头101下半部分的通槽C中;
第一定位轴7,用于当需要对锁钩的粗加工毛坯200左端的钩头101前后两侧原先具有的两个粗基准孔A′进行定位,以让现有的加工中心机床对锁钩的粗加工毛坯200进行加工而获得粗加工斜面E′(即粗加工斜槽D′的底面)时,其纵向贯穿插入两个粗基准孔A′中,并且其右侧与斜定位块3左端的垂直定位块16的左端面相顶紧接触;
第二定位轴8,用于当需要对锁钩的粗加工毛坯200左端的钩头101前后两侧经加工形成的两个精基准孔A进行定位,以让现有的加工中心机床对锁钩的粗加工毛坯200上的粗加工斜面E′进行加工而获得精加工斜面E E(即精加工斜槽D的底面)时,其纵向贯穿插入两个精基准孔A中,并且其右侧与斜定位块3左端的垂直定位块16的左端面相顶紧接触;
其中,粗基准孔A′与精基准孔A的中心点相同(具有相同的中心轴线,只是孔径不同);精基准孔A的孔径,大于粗基准孔A′的孔径;
其中,粗加工斜面E′与精加工斜面E相互平行,并且具有预设的间隔距离(即β);
粗加工斜面E′和精加工斜面E,均与水平工作台平行(即与水平面平行)。
需要说明的是,两个粗基准孔A′,是在锁钩的粗加工毛坯200上预先加工好的、原先就有的两个孔。
在本实用新型中,具体实现上,压盘4为一个圆形的开口垫板;
压盘4的后侧四周边缘,环绕地设置有向后突出的环形凸台19;
压盘4的前侧四周边缘,环绕地设置有环形倒角20。
具体实现上,压盘4上的U型开口21与双头螺栓5之间为间隙配合。
具体实现上,压盘4上的U型开口21的宽度尺寸,比双头螺栓5的轴径尺寸更大1mm。
在本实用新型中,具体实现上,参见图7a所示,斜定位块3的定位斜面18与斜定位块3的底面基准面M之间的夹角为α′;
参见图1c所示,夹角α′等于锁钩的粗加工毛坯200上需要加工的粗加工斜面E′(即粗加工斜槽D′的底面)与工件定位直面B之间的夹角α,也等于成品的锁钩100上需要加工的精加工斜面E(即精加工斜槽D的底面)与工件定位直面B之间的夹角α。
粗加工斜面E′,是锁钩的粗加工毛坯200上需要加工的粗加工斜槽D′的底面;
精加工斜面E,是锁钩的粗加工毛坯200上需要加工的精加工斜槽D的底面。
粗加工斜面E′与精加工斜面E相互平行,并且具有预设的间隔距离β;
粗加工斜面E′和精加工斜面E,均与水平工作台平行。
需要说明的是,参见图3c、图3d和图3e所示,对于粗加工斜槽D′,其底面为粗加工斜面E′,其前后两侧壁为E2槽面和E1槽面;
对于精加工斜槽D,其底面为精加工斜面E,其前后两侧壁为D2槽面和D1槽面;
粗加工斜面E′与精加工斜面E相互平行,并且两者具有预设的间隔距离β;
E2槽面与D2槽面相互平行,并且两者具有预设的间隔距离β;
E1槽面与D1槽面相互平行,并且两者具有预设的间隔距离β。
在图3c、图3d中,N为图纸要求的精加工斜槽D工的宽度尺寸。
在本实用新型中,具体实现上,垂直定位块16与锁钩的粗加工毛坯200左端的钩头101下半部分具有的通槽C之间为间隙配合。
具体实现上,垂直定位块16的厚度尺寸h,比锁钩的粗加工毛坯200左端的钩头101下半部分具有的通槽C的宽度尺寸H,更小10mm,以方便锁钩10在本实用新型装置中的装卸,
在本实用新型中,具体实现上,参见图7c所示,斜定位块3的垂直定位块16的前后两侧,分别设置有钩头弧面G容纳槽17;
参见图2a所示,钩头弧面G容纳槽17,用于容纳锁钩的粗加工毛坯200左端的钩头101前后两侧下端右端具有的钩头弧面G。
在本实用新型中,具体实现上,参见图11所示,第一定位轴7的前后两端,分别为第一定位轴手柄23和定位直轴22;
定位直轴22,用于纵向插入到锁钩的粗加工毛坯200左端的钩头101前后两侧具有的两个粗基准孔A′中;
定位直轴22与粗基准孔A′为间隙配合;
定位直轴22的右侧,用于与定位块3左端的垂直定位块16的左端面相顶紧接触。
具体实现上,定位直轴22的轴径尺寸b,比粗基准孔A′的直径更小(具体是更小0.02mm~0.04mm),便于第一定位轴7在粗基准孔A′中的装卸。
在本实用新型中,具体实现上,参见图12所示,第二定位轴8,包括纵向分布的中间细轴24;
中间细轴24的前后两端,分别具有一段粗轴25;
位于前侧的粗轴25,与台阶轴手柄26相连接;
第二定位轴8的中间细轴24的右侧,用于与定位块3左端的垂直定位块16的左端面相顶紧接触。
具体实现上,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本实用新型,第二定位轴8的后端,是为中间细、两端粗的定位台阶轴,第二定位轴8的中间细轴24的轴径尺寸b′与第一定位轴7的定位直轴22的轴径尺寸b相同;
具体实现上,粗轴25的轴径尺寸c,比精基准孔A的直径更小(具体是更小0.02mm~0.04mm),并且大于中间细轴24的轴径尺寸,从而便于第二定位轴8在精基准孔A中的装卸。
在本实用新型中,具体实现上,底板1与靠板2通过多个靠板安装螺钉和两个靠板安装定位销相连接。
具体实现上,一并参见图5a、图6b所示,底板1的顶面后侧,设置有横向等间距分布的多个靠板安装螺钉孔9(不限于三个);
底板1的顶面在多个靠板安装螺钉孔9的左右两边,分别设置有一个靠板安装销孔10;
靠板2的底部,在与每个靠板安装螺钉孔9相对应的位置,分别设置有一个靠板螺纹孔13;
靠板2的底部,在与每个靠板安装销孔10相对应的位置,分别设置有一个靠板销孔14;
每个靠板安装螺钉分别穿过一个靠板安装螺钉孔9后,与位置对应的一个靠板螺纹孔13相螺纹连接;
每个靠板安装定位销的上下两端,分别与一个靠板销孔14和一个靠板安装销孔10相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中,具体实现上,底板1与斜定位块3通过一个斜定位块安装螺钉和一个斜定位块定位销相连接。
具体实现上,一并参见图5a、图7c所示,底板1的顶部中部,设置有两个斜定位块安装螺钉孔11和两个斜定位块安装销孔12;
斜定位块3的底部,在与每个斜定位块安装螺钉孔11相对应的位置,分别设置有一个斜定位块螺纹孔301;
斜定位块3的底部,在与每个斜定位块安装销孔12相对应的位置,分别设置有一个斜定位块销孔302;
每个斜定位块安装螺钉(具体是内六角螺钉)分别穿过一个斜定位块安装螺钉孔11后,与位置对应的一个斜定位块螺纹孔301相螺纹连接;
每个斜定位块定位销的上下两端,分别与一个斜定位块销孔302和一个斜定位块安装销孔12相连接。
为了更加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
第一步,将本实用新型的装置放置在水平工作台上,将双头螺栓5纵向垂直安装在靠板4上;
第二步,将待加工工件(即锁钩的粗加工毛坯200)的定位直面B向下放置在本实用新型装置的斜定位块3上,工件的端部定位面K密贴靠板2,并且此时,双头螺栓5的中部顶面与锁钩的粗加工毛坯200左端的钩头101内侧具有的上部钩窝F相接触;
第三步,将第一定位轴7穿进分布在工件钩头101的通槽C前后两侧的两粗基准孔A′,工件在自重的作用下,沿斜定位块3顶部右侧的定位斜面18向右下方滑动,直到工件钩头101前后两侧下端右端的钩头弧面G伸进容纳槽17(此时垂直定位块16伸入到通槽C中),同时,第一定位轴7的右侧面与伸进通槽C中的垂直定位块16相抵,且工件的定位直面B与斜定位块3顶部的定位斜面18密贴,
第四步,将压盘4的U型开口21向下,悬挂在靠板4上的双头螺栓5上,旋紧双头螺栓5前端部的螺母6,使压盘4压紧工件的钩头101前侧的端部定位面K,完成对工件的定位、装夹;
然后,启动现有的加工中心机床,对钩头101上部进行加工操作,将锁钩的粗加工毛坯200粗加工获得粗加工斜槽D′,粗加工斜槽D′的底面是粗加工斜面E′;
其中,粗加工斜面E′与水平工作台平行(即与水平面平行)。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待加工的斜面E′(即粗加工斜面E′)与图纸要求的斜面E(即精加工斜面E)相互平行且具有间隙,粗加工斜面E′以及精加工斜面E分别与工件的定位直面B呈α夹角,而本实用新型的装置将定位斜面18设置的角度与α角度一致,因此,锁钩的粗加工毛坯200上待加工的粗加工斜槽D′底部的粗加工斜面E′,此时与水平工作台平行(即与水平面平行),此时,启动现有的加工中心机床,对钩头101上部进行加工操作,即可将锁钩的粗加工毛坯200粗加工获得粗加工斜槽D′,粗加工斜槽D′的底面是粗加工斜面E′。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现有的立式机床加工中心设备,使用端面铣刀,启动设备,以靠板2与锁钩的粗加工毛坯200的接触面以及第一定位轴7的轴心为基准,设置刀具的切削范围,然后启动机床对待加工部位进行左右往复切削,进行粗加工,即可获得一个具有粗加工斜面E′的粗加工斜槽D′,该粗加工斜面E′与水平工作台平行(即与水平面平行)。
假设粗加工该斜面(即加工一个粗加工斜槽D′的粗加工斜面E′)时,留加工余量β,那么粗加工成型的粗加工斜面E′与第一定位轴7的轴心距离等于L+β;
需要说明的是,粗加工斜槽D′底部的粗加工斜面E′与精加工斜槽D底部的精加工斜面E之间的直线距离,即等于加工余量β。β的数值大于0,β的大小取决于锁钩工件因调质处理产生的变形量,β的数值比理论变形量更大1~2mm。
为了继续加工获得底面是精加工斜面E的精加工斜槽D,进一步地,需要将锁钩的粗加工毛坯200从本实用新型装置拆下,进行两个精基准孔A的精加工,使得锁钩的粗加工毛坯200左端的钩头101前后两侧加工形成两个精基准孔A;需要说明的是,两个精基准孔A的具体加工操作过程,与本专利无关;以上第一步至第四步,是为粗加工斜面E′的加工进行定位装夹工作。
需要说明的是,获取精基准孔A的精加工操作,是需要用现有的其他装夹装置,将锁钩的粗加工毛坯200水平放置,然后在现有的立式加工中心机床上,精加工获得两个精基准孔A。需要说明的是,采用现有的加工设备,可以精加工所述粗基准孔A′至图纸要求尺寸的精基准孔A。相关加工技术可以采用现有公知的技术,在此不再赘述。精加工孔A的获取操作,不是本实用新型装置的技术方案需要解决的问题和实现的功能,与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无关。
然后,再重复上述第一步和第二步,然后执行以下步骤:
第五步,将第二定位轴8穿进分布在工件的通槽C前后两侧的两个基准孔A中,同理,工件在自重的作用下,沿斜定位块3顶部右侧的定位斜面18向右下方滑动,直到工件钩头101前后两侧下端右端的钩头弧面G伸进容纳槽17(此时垂直定位块16伸入到通槽C中),同时,第二定位轴8的右侧面与伸进通槽C中的垂直定位块16左侧面相抵,且工件的定位直面B与斜定位块3顶部的定位斜面18密贴,
第六步,将压盘4的U型开口21向下,悬挂在靠板4上的双头螺栓5上,旋紧双头螺栓5前端部的螺母6,使压盘4压紧工件的钩头101前侧的端部定位面K,完成对工件的定位、装夹;
然后,启动现有的加工中心机床,对钩头101的粗加工斜槽D′底部具有的粗加工斜面E′继续进行精加工操作,精加工获得底面是精加工斜面E的精加工斜槽D;
其中,精加工斜面E与粗加工斜面E′平行(即与水平面平行)。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待加工的精加工斜面E与锁钩的粗加工毛坯200的定位直面B呈α夹角,而本实用新型的装置将定位斜面18设置的角度与α角度一致,因此,锁钩的粗加工毛坯200上待加工的精加工斜面E此时与水平工作台平行(也与粗加工斜面E′平行),此时,启动现有的加工中心机床,即可加工掉在粗加工中留下的加工余量β(即等于粗加工斜槽D′底部的粗加工斜面E′与精加工斜槽D底部的精加工斜面E之间的直线距离)部分,即可将锁钩的粗加工毛坯200的粗加工斜槽D′底部具有的粗加工斜面E′,加工到精加工斜面E(该精加工斜面E与第二定位8轴心的距离为L),从而获得精加工斜槽D。
具体实现上,需要说明的是,通过现有的立式机床加工中心设备,使用端面铣刀,启动设备,以立板与工件接触面为和第二定位轴8的轴心为基准,设置刀具的切削范围,然后启动机床对待加工部位(包括粗加工斜槽D′底部的粗加工斜面E′以及前后槽壁)进行左右往复切削,进行精加工,即可获得一个具有精加工斜面E的精加工斜槽D。
在本实用新型中,在图4a中,Z是第二定位轴8的轴心(也是第一定位轴7的轴心),与工作台之间的高度差,该值Z是定值Z,保持不变。
在本实用新型中,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在第二定位轴8中,与垂直定位块16左侧面相抵定位的仅是中间细轴24,而第二定位轴8的中间细轴24的轴径尺寸b′与第一定位轴7的定位直轴22的轴径尺寸b一致,因此,对工件先后进行的两次粗、精孔定位装夹(即根据粗基准孔和精基准孔进行的定位装夹)中,使得待加工斜面E的垂直高度位置一致,此时,启动现有的加工中心机床加工掉在粗加工中留下的加工余量β(即等于粗加工斜槽D′底部的粗加工斜面E′与精加工斜槽D底部的精加工斜面E之间的直线距离)部分,即可将锁钩的粗加工毛坯200的粗加工斜槽D′底部的粗加工斜面E′,加工至精加工斜面E(该精加工斜面E与第二定位轴的8轴心的距离为L)。
基于以上技术方案可知,对于本实用新型,首先以第一定位轴7定位的锁钩的粗加工毛坯200上的粗基准孔A′和定位面B、定位面K为基准,在锁钩的粗加工毛坯200的钩头101上部加工获得粗加工斜槽D′(粗加工斜槽D′的底面是粗加工斜面E′),粗加工斜槽D的三面(即底面和前后两侧壁)均留有β的精加工余量,然后,对工件进行调质处理(此过程会使工件表面产生氧化皮,还会产生变形,因此需要留加工余量,在调质处理后进行精加工,以保尺寸精度),进一步采用现有的加工将粗基准孔A′加工到精基准孔A,然后,再以第二定位轴8定位的精基准孔A和定位面B、定位面K为基准,继续将粗加工斜槽D′加工至精加工斜槽D,即加工掉粗加工斜槽D′三面的加工余量β,其中就可以将粗加工斜槽D′底部的粗加工斜面E′加工至精加工斜面E。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锁钩的装夹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更换定位轴的方式,分别对锁钩上的粗基准孔A′和精基准孔A进行定位,同时,用阶梯轴结构补偿精基准孔A与装置定位直面B之间的定位差值,确保需要加工的锁钩在本实用新型装夹装置中的位置不因两次装夹而改变;
2、通过应用本实用新型,在第二次用精基准孔进行定位装夹时,再进行第一次加工余量的切削即可;
3、本实用新型通过斜定位块的设置,将斜面加工变为水平面加工,锁钩工件自身重量使工件在本实用新型的装置中沿斜定位块下滑,确保定位轴与垂直定位面的密贴,有利于在装置中的定位。
4、本实用新型的应用,只需要一套装置即可完成对锁钩上的粗基准孔A′和精基准孔A进行定位,从而配合外部机床设备进行加工操作,无需如现有技术一样,需要配置粗基准定位装置和精基准定位装置两套装置才能够完成加工操作。
综上所述,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锁钩的装夹装置,其结构设计科学,通过采用更换定位轴的方式,分别对锁钩的粗加工毛坯上先后加工获得的粗基准孔A′和精基准孔A进行定位,只需要一套装置,即可完成对锁钩的粗加工毛坯的两次装夹操作,节约了装置的制造成本,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
此外,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定位轴8通过采用阶梯轴结构(即台阶轴结构),来补偿精基准孔A与装置定位直面B之间的定位差值,能够在对锁钩的粗加工毛坯先后进行的两次粗、精孔定位装夹(即根据粗基准孔和精基准孔进行的定位装夹)中,使得锁钩的粗加工毛坯的待加工的精加工斜面E的垂直高度位置保持一致,确保需要加工的锁钩的粗加工毛坯在本实用新型装夹装置中的位置不因两次装夹而改变,有效避免了定位误差。
经过检验,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锁钩的装夹装置,操作方便快捷,即使对锁钩的粗加工毛坯进行了两次装夹,但由于有效避免了定位误差,从而保证了现有机床设备对锁钩的粗加工毛坯的加工精度。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锁钩的装夹装置,位于水平工作台上,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靠板(2)、斜定位块(3)、压盘(4)、双头螺栓(5)、螺母(6)、第一定位轴(7)和第二定位轴(8);
底板(1)的顶面中部和后侧,分别垂直设置有横向分布的斜定位块(3)和横向分布的靠板(2);
斜定位块(3)的顶部,用于放置待加工的锁钩的粗加工毛坯(200);
靠板(2)的左侧上部与一个纵向分布的双头螺栓(5)的后端相连接;
双头螺栓(5)的中部顶面,用于与锁钩的粗加工毛坯(200)左端的钩头(101)内侧具有的上部钩窝F相接触;
压盘(4)的下部,纵向贯穿设置有一个U型开口(21);
双头螺栓(5)的前端部在向前贯穿所述压盘(4)的U型开口(21)后,与一个螺母(6)相螺纹固定连接;
钩头(101),位于所述靠板(2)和压盘(4)之间的间隙中;
所述靠板(2)和压盘(4),用于通过双头螺栓(5)和螺母(6)将锁钩的粗加工毛坯(200)左端的钩头(101)夹紧;
斜定位块(3)的顶面右侧,设置有定位斜面(18);
斜定位块(3)的定位斜面(18),与锁钩的粗加工毛坯(200)中部下侧的定位直面B相贴合接触;
斜定位块(3)的左端,具有向左突出的垂直定位块(16);
垂直定位块(16),向左伸入到锁钩的粗加工毛坯(200)左端的钩头(101)下半部分的通槽C中;
第一定位轴(7),用于当需要对锁钩的粗加工毛坯(200)左端的钩头(101)前后两侧原先具有的两个粗基准孔A′进行定位时,其纵向贯穿插入两个粗基准孔A′中,并且其右侧与斜定位块(3)左端的垂直定位块(16)的左端面相顶紧接触;
第二定位轴(8),用于当需要对锁钩的粗加工毛坯(200)左端的钩头(101)前后两侧经加工形成的两个精基准孔A进行定位时,其纵向贯穿插入两个精基准孔A中,并且其右侧与斜定位块(3)左端的垂直定位块(16)的左端面相顶紧接触;
其中,粗基准孔A′与精基准孔A的中心点相同;
精基准孔A的孔径,大于粗基准孔A′的孔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钩的装夹装置,其特征在于,压盘(4)为一个圆形的开口垫板;
压盘(4)的后侧四周边缘,环绕地设置有向后突出的环形凸台(19);
压盘(4)的前侧四周边缘,环绕地设置有环形倒角(20);
靠板(2)的左侧上部,设置有一个纵向贯通的双头螺栓安装孔(15);
双头螺栓安装孔(15),位于斜定位块(3)的左边;
双头螺栓安装孔(15),与双头螺栓(5)的后端相螺纹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锁钩的装夹装置,其特征在于,压盘(4)上的U型开口(21)与双头螺栓(5)之间为间隙配合;
压盘(4)上的U型开口(21)的宽度尺寸,比双头螺栓(5)的轴径尺寸更大1mm;
定位斜面(18)的高度从左往右逐渐降低。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钩的装夹装置,其特征在于,
斜定位块(3)的定位斜面(18)与斜定位块(3)的底面基准面M之间的夹角为α′;
夹角α′等于锁钩的粗加工毛坯(200)上需要加工的粗加工斜面E′与工件定位直面B之间的夹角α,也等于成品的锁钩(100)上需要加工的精加工斜面E与工件定位直面B之间的夹角α;
粗加工斜面E′,是锁钩的粗加工毛坯(200)上需要加工的粗加工斜槽D′的底面;
精加工斜面E,是锁钩的粗加工毛坯(200)上需要加工的精加工斜槽D的底面;
粗加工斜面E′与精加工斜面E相互平行,并且具有预设的间隔距离β;
粗加工斜面E′和精加工斜面E,均与水平工作台平行;
对于粗加工斜槽D′,其前后两侧壁为E2槽面和E1槽面;
对于精加工斜槽D,其前后两侧壁为D2槽面和D1槽面;
粗加工斜面E′与精加工斜面E相互平行,并且两者具有预设的间隔距离β;
E2槽面与D2槽面相互平行,并且两者具有预设的间隔距离β;
E1槽面与D1槽面相互平行,并且两者具有预设的间隔距离β。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钩的装夹装置,其特征在于,垂直定位块(16)与锁钩的粗加工毛坯(200)左端的钩头(101)下半部分具有的通槽C之间为间隙配合;
垂直定位块(16)的厚度尺寸h,比锁钩的粗加工毛坯(200)左端的钩头(101)下半部分具有的通槽C的宽度尺寸H更小;
斜定位块(3)的垂直定位块(16)的前后两侧,分别设置有钩头弧面G容纳槽(17);
钩头弧面G容纳槽(17),用于容纳锁钩的粗加工毛坯(200)左端的钩头(101)前后两侧下端右端具有的钩头弧面G。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钩的装夹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定位轴(7)的前后两端,分别为第一定位轴手柄(23)和定位直轴(22);
定位直轴(22),用于纵向插入到锁钩的粗加工毛坯(200)左端的钩头(101)前后两侧具有的两个粗基准孔A′中;
定位直轴(22)与粗基准孔A′为间隙配合;
定位直轴(22)的右侧,用于与定位块(3)左端的垂直定位块(16)的左端面相顶紧接触;
定位直轴(22)的轴径尺寸b,比粗基准孔A′的直径更小。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锁钩的装夹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定位轴(8),包括纵向分布的中间细轴(24);
中间细轴(24)的前后两端,分别具有一段粗轴(25);
位于前侧的粗轴(25),与台阶轴手柄(26)相连接;
第二定位轴(8)的中间细轴(24)的右侧,用于与定位块(3)左端的垂直定位块(16)的左端面相顶紧接触。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锁钩的装夹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定位轴(8)的中间细轴(24)的轴径尺寸b′与第一定位轴(7)的定位直轴(22)的轴径尺寸b相同;
粗轴(25)的轴径尺寸c,比精基准孔A的直径更小,并且大于中间细轴(24)的轴径尺寸。
9.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锁钩的装夹装置,其特征在于,底板(1)与靠板(2)通过多个靠板安装螺钉和两个靠板安装定位销相连接;
底板(1)的顶面后侧,设置有横向等间距分布的多个靠板安装螺钉孔(9);
底板(1)的顶面在多个靠板安装螺钉孔(9)的左右两边,分别设置有一个靠板安装销孔(10);
靠板(2)的底部,在与每个靠板安装螺钉孔(9)相对应的位置,分别设置有一个靠板螺纹孔(13);
靠板(2)的底部,在与每个靠板安装销孔(10)相对应的位置,分别设置有一个靠板销孔(14);
每个靠板安装螺钉分别穿过一个靠板安装螺钉孔(9)后,与位置对应的一个靠板螺纹孔(13)相螺纹连接;
每个靠板安装定位销的上下两端,分别与一个靠板销孔(14)和一个靠板安装销孔(10)相连接。
10.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锁钩的装夹装置,其特征在于,底板(1)与斜定位块(3)通过一个斜定位块安装螺钉和一个斜定位块定位销相连接;
底板(1)的顶部中部,设置有两个斜定位块安装螺钉孔(11)和两个斜定位块安装销孔(12);
斜定位块(3)的底部,在与每个斜定位块安装螺钉孔(11)相对应的位置,分别设置有一个斜定位块螺纹孔(301);
斜定位块(3)的底部,在与每个斜定位块安装销孔(12)相对应的位置,分别设置有一个斜定位块销孔(302);
每个斜定位块安装螺钉分别穿过一个斜定位块安装螺钉孔(11)后,与位置对应的一个斜定位块螺纹孔(301)相螺纹连接;
每个斜定位块定位销的上下两端,分别与一个斜定位块销孔(302)和一个斜定位块安装销孔(12)相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2254153.1U CN217965969U (zh) | 2022-08-26 | 2022-08-26 | 一种锁钩的装夹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2254153.1U CN217965969U (zh) | 2022-08-26 | 2022-08-26 | 一种锁钩的装夹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7965969U true CN217965969U (zh) | 2022-12-06 |
Family
ID=842609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2254153.1U Active CN217965969U (zh) | 2022-08-26 | 2022-08-26 | 一种锁钩的装夹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7965969U (zh) |
-
2022
- 2022-08-26 CN CN202222254153.1U patent/CN217965969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3988986B2 (ja) | 精密バイス | |
CN112775686A (zh) | 一种适用于车床自动车削加工斜面工件的定位设备 | |
US5219376A (en)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ounting an EDM electrode | |
CN217965969U (zh) | 一种锁钩的装夹装置 | |
CN213196543U (zh) | 一种机床坐标台座 | |
CN217727423U (zh) | 一种伞状电极加工用夹具 | |
CN214264705U (zh) | 适用于车床自动车削加工斜面工件的定位设备 | |
JPH10138011A (ja) | 切削工作機械のバイトおよび刃部用具、ならびにそれらを使用した刃先位置の調整方法 | |
CN115383488A (zh) | 一种锁钩的装夹装置 | |
CN214054503U (zh) | 车削夹具 | |
CN210451806U (zh) | 一种高精度工件的机加工夹具 | |
CN221088040U (zh) | 一种u型工件的加工配套装置 | |
CN211387235U (zh) | 用于差速器壳铣齿的定位固定装置 | |
CN220740212U (zh) | 一种锁块的加工辅助定位装置 | |
CN117506504B (zh) | 一种用于磨铣机床加工精密模具零件的工装夹具 | |
CN214186182U (zh) | 一种挤压式夹具装置 | |
CN220362264U (zh) | 一种圆柱体工件铣槽夹紧装置 | |
CN113478254B (zh) | 拐臂的工装夹具 | |
CN218460904U (zh) | 一种卡盘定位装置 | |
CN219131674U (zh) | 炮塔铣床 | |
CN217890240U (zh) | 薄件加工定位结构 | |
CN217860174U (zh) | 一种拨叉零件加工用铣床夹具 | |
CN219853374U (zh) | 一种用于铣床的简易工件夹具 | |
CN218776453U (zh) | 一种用于薄壁细小工件加工的工装夹具 | |
CN220144797U (zh) | 一种车加工多角度弯管模锻接头用工装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