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936974U - 一种果园害虫诱捕识别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果园害虫诱捕识别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7936974U CN217936974U CN202221899836.6U CN202221899836U CN217936974U CN 217936974 U CN217936974 U CN 217936974U CN 202221899836 U CN202221899836 U CN 202221899836U CN 217936974 U CN217936974 U CN 21793697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hick bamboo
- barrel
- pest
- net
- sec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tching Or Destruc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害虫诱捕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果园害虫诱捕识别装置,包括下筒和上筒,下筒的上方内圈设置有支槽,且上筒通过其底部支撑于支槽内的方式连接在下筒上方,下筒的底部中间位置连接有第一锥网,第一锥网位于下筒的内部,且第一锥网的内圈连通下筒的内部和外部,上筒的内部中间位置横向固定有隔板,隔板的中部上方连接有第二锥网,隔板的外圈下方连接有塑料漏斗。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可以分离和连接的上筒和下筒,利用支架或者其他支撑工具将下筒支撑后,可以利用其内部的分区和放置网上放置的诱虫剂可以实现将活体害虫和害虫尸体分区收集的目的,而活体害虫被携带至实验室后可以方便对其识别和研究,同时方便将害虫尸体清理。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害虫诱捕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果园害虫诱捕识别装置。
背景技术
在果园种植中,在果树整个生长过程受各种昆虫危害非常严重,为了防治虫害,传统的果园害虫防治通常会在果园场地里放置用于诱捕害虫的诱捕装置,但现有技术中的诱捕装置中仅有诱捕的功能,而在研究果园害虫防治过程中,对害虫种类的识别是非常重要的。
公开号为CN216627205U的公开了一种苹果园害虫诱捕识别装置,包括分别设置在装置壳体顶部的害虫诱捕装置和底部的害虫收集装置,害虫诱捕装置和害虫收集装置上下对应设置;朝向害虫收集装置的害虫收集面设置有图像采集设备,图像采集设备与控制器电连接,控制器与远程服务器电连接。
在实现该技术方案时,至少还存在以下缺陷:采用拍摄识别害虫,由于害虫被沾覆在粘虫膜的表面,容易导致害虫处于死亡状态,导致摄像头拍摄识别的精度降低并且无法留下活体样本研究。因此,我们提出一种果园害虫诱捕识别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果园害虫诱捕识别装置,通过设置可以分离和连接的上筒和下筒,利用支架或者其他支撑工具将下筒支撑后,可以利用其内部的分区和放置网上放置的诱虫剂可以实现将活体害虫和害虫尸体分区收集的目的,而活体害虫被携带至实验室后可以方便对其识别和研究,同时方便将害虫尸体清理,解决了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果园害虫诱捕识别装置,包括下筒和上筒,所述下筒的上方内圈设置有支槽,且上筒通过其底部支撑于支槽内的方式连接在下筒上方;所述下筒的底部中间位置连接有第一锥网,第一锥网位于下筒的内部,且第一锥网的内圈连通下筒的内部和外部;所述上筒的内部中间位置横向固定有隔板,隔板的中部上方连接有第二锥网,隔板的外圈下方连接有塑料漏斗,且第二锥网和塑料漏斗的内圈均连通隔板的上方和下方;所述上筒的侧边上方表面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有放置篮,放置篮内放置有堵塞,上筒的上方连接有上盖。
作为本申请技术方案的一可选方案,所述上盖的表面中部固定有挂钩,且挂钩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在上盖的表面中部。
作为本申请技术方案的一可选方案,所述上盖的底部外圈表面固定有放置网,且放置网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在上盖的底部。
作为本申请技术方案的一可选方案,所述上盖的下方外圈和上筒的上方内圈均设置有螺纹,且上盖通过螺纹旋接的方式连接在上筒上方内部。
作为本申请技术方案的一可选方案,所述堵塞的底部连接有连杆,且连杆通过嵌入至堵塞内部的方式与其连接。
作为本申请技术方案的一可选方案,所述堵塞远离连杆的一侧表面设置为锥形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申请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可以分离和连接的上筒和下筒,利用支架或者其他支撑工具将下筒支撑后,可以利用其内部的分区和放置网上放置的诱虫剂可以实现将活体害虫和害虫尸体分区收集的目的,而活体害虫被携带至实验室后可以方便对其识别和研究,同时方便将害虫尸体清理。
2.本申请技术方案通过使上盖的表面中部固定有挂钩,且挂钩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在上盖的表面中部,在使用的时候,可以方便的通过挂钩拉动上盖,实现对上筒的提动拿持。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果园害虫诱捕识别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果园害虫诱捕识别装置的上筒取下后堵塞使用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下筒;2、上筒;3、支槽;4、上盖;5、放置网;6、第一锥网;7、隔板;8、塑料漏斗;9、第二锥网;10、挂钩;11、放置篮;12、堵塞;13、连杆。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果园害虫诱捕识别装置,包括下筒1和上筒2,下筒1的上方内圈设置有支槽3,且上筒2通过其底部支撑于支槽3内的方式连接在下筒1上方;
下筒1的底部中间位置连接有第一锥网6,第一锥网6位于下筒1的内部,且第一锥网6的内圈连通下筒1的内部和外部;
上筒2的内部中间位置横向固定有隔板7,隔板7的中部上方连接有第二锥网9,隔板7的外圈下方连接有塑料漏斗8,且第二锥网9和塑料漏斗8的内圈均连通隔板7的上方和下方;
上筒2的侧边上方表面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有放置篮11,放置篮11内放置有堵塞12,上筒2的上方连接有上盖4。
在这种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可以分离和连接的上筒2和下筒1,利用支架或者其他支撑工具将下筒1支撑后,可以利用其内部的分区和放置网5上放置的诱虫剂可以实现将活体害虫和害虫尸体分区收集的目的,而活体害虫被携带至实验室后可以方便对其识别和研究,同时方便将害虫尸体清理。
在有的技术方案中,上盖4的表面中部固定有挂钩10,且挂钩10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在上盖4的表面中部。
在这种技术方案中,通过使上盖4的表面中部固定有挂钩10,且挂钩10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在上盖4的表面中部,在使用的时候,可以方便的通过挂钩10拉动上盖4,实现对上筒2的提动拿持。
在有的技术方案中,上盖4的底部外圈表面固定有放置网5,且放置网5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在上盖4的底部。
在这种技术方案中,通过上盖4底部固定的放置网5,在使用的时候,可以在放置网5内放置诱虫剂,实现对害虫的吸引。
在有的技术方案中,上盖4的下方外圈和上筒2的上方内圈均设置有螺纹,且上盖4通过螺纹旋接的方式连接在上筒2上方内部。
在这种技术方案中,通过上盖4外圈和上筒2内圈的螺纹设置,可以实现上盖4拧入至上筒2上方内部的目的,实现上盖4的可拆卸目的,进而可以使上筒2上方被开启。
在有的技术方案中,堵塞12的底部连接有连杆13,且连杆13通过嵌入至堵塞12内部的方式与其连接。
在这种技术方案中,通过堵塞12底部连接的连杆13,可以方便对堵塞12进行拿持,并使其塞入至塑料漏斗8或者抽出。
在有的技术方案中,堵塞12远离连杆13的一侧表面设置为锥形结构。
在这种技术方案中,通过使堵塞12末端锥形结构的设置,可以便于使堵塞12被插入至塑料漏斗8底部。
工作时,先转动上盖4使其被拧下,然后将诱虫剂放置于放置网5内,然后再转动上盖4使其被拧入至上筒2的上方内部,随后通过支架等结构实现对下筒1的放置支撑,并使上筒2的下方支撑于下筒1上方的支槽3中,实现装置的稳定支撑放置,诱虫剂可以实现吸引害虫的目的,害虫受到吸引后通过底部的第一锥网6和开口处进入至下筒1内部,将蚊虫吸引至下筒1内部,随后害虫在诱虫剂的进一步吸引下,害虫再次通过第二锥网9和其开口进入至隔板7上方的上筒2内部,由于诱虫剂的吸引作用可以使全部的害虫集中在隔板7上方的上筒2内部,当存在死亡的害虫时,会落下通过塑料漏斗8落至隔板7下方的下筒1内部被收集,而存活的害虫则会继续位于隔板7上方的上筒2内部,当需要对收集的害虫进行识别研究时,可以通过挂钩10上提上盖4并提起上筒2,然后从放置篮11内取出堵塞12,通过连杆13拿持堵塞12并使其通过其顶部的锥头从塑料漏斗8的底部孔洞插入至塑料漏斗8中,而连杆13位于塑料漏斗8的下方,实现对塑料漏斗8的孔洞处密封,然后可以将上筒2内部收集的活体害虫携带至实验室进行识别和研究,而害虫尸体置于下筒1内部被收集,可以取下下筒1将害虫尸体倒出清理,拧下上盖4时可以将活体害虫放出进行识别研究,之后再次使上盖4并拧在上筒2上方,拔出塑料漏斗8内的堵塞12后将其放置于放置篮11中,然后使上筒2和下筒1连接后被支撑放置继续诱捕害虫。
Claims (6)
1.一种果园害虫诱捕识别装置,包括下筒(1)和上筒(2),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筒(1)的上方内圈设置有支槽(3),且上筒(2)通过其底部支撑于支槽(3)内的方式连接在下筒(1)上方;
所述下筒(1)的底部中间位置连接有第一锥网(6),第一锥网(6)位于下筒(1)的内部,且第一锥网(6)的内圈连通下筒(1)的内部和外部;
所述上筒(2)的内部中间位置横向固定有隔板(7),隔板(7)的中部上方连接有第二锥网(9),隔板(7)的外圈下方连接有塑料漏斗(8),且第二锥网(9)和塑料漏斗(8)的内圈均连通隔板(7)的上方和下方;
所述上筒(2)的侧边上方表面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有放置篮(11),放置篮(11)内放置有堵塞(12),上筒(2)的上方连接有上盖(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果园害虫诱捕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4)的表面中部固定有挂钩(10),且挂钩(10)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在上盖(4)的表面中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果园害虫诱捕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4)的底部外圈表面固定有放置网(5),且放置网(5)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在上盖(4)的底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果园害虫诱捕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4)的下方外圈和上筒(2)的上方内圈均设置有螺纹,且上盖(4)通过螺纹旋接的方式连接在上筒(2)上方内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果园害虫诱捕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堵塞(12)的底部连接有连杆(13),且连杆(13)通过嵌入至堵塞(12)内部的方式与其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果园害虫诱捕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堵塞(12)远离连杆(13)的一侧表面设置为锥形结构。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1899836.6U CN217936974U (zh) | 2022-07-22 | 2022-07-22 | 一种果园害虫诱捕识别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1899836.6U CN217936974U (zh) | 2022-07-22 | 2022-07-22 | 一种果园害虫诱捕识别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7936974U true CN217936974U (zh) | 2022-12-02 |
Family
ID=842234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1899836.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7936974U (zh) | 2022-07-22 | 2022-07-22 | 一种果园害虫诱捕识别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7936974U (zh) |
-
2022
- 2022-07-22 CN CN202221899836.6U patent/CN217936974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4837638U (zh) | 一种害虫诱捕器 | |
CN207252628U (zh) | 一种害虫诱捕监测装置 | |
CN217936974U (zh) | 一种果园害虫诱捕识别装置 | |
CN110934126B (zh) | 全自动捕鼠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 |
CN210112627U (zh) | 一种柑橘种植用害虫诱捕装置 | |
CN113207834B (zh) | 一种昆虫自动诱捕装置及操作方法 | |
CN217884854U (zh) | 一种农林有害昆虫监控装置 | |
CN214282905U (zh) | 一种林业育苗用病虫害防治设备 | |
CN207100243U (zh) | 一种烟田杀虫装置 | |
CN218527373U (zh) | 一种绿色植保害虫诱捕识别装置 | |
CN207870153U (zh) | 一种果蝇诱杀装置 | |
CN208509923U (zh) | 一种适用于生态蔬菜、果园的害虫捕杀装置 | |
CN212014176U (zh) | 一种林业用捕虫装置 | |
KR200469400Y1 (ko) | 해충 포집장치 | |
CN206136975U (zh) | 一种带有内扣的烟叶灭虫器 | |
CN215736518U (zh) | 一种新型林业虫害集虫箱 | |
CN220936376U (zh) | 一种天牛引诱剂给出装置 | |
CN214015627U (zh) | 一种农业病虫害检测预警装置 | |
CN222264101U (zh) | 一种苹果蠹蛾监测捕捉用桶型诱捕器 | |
CN110622933A (zh) | 一种智能螟蛾性诱监测装置 | |
CN219844679U (zh) | 一种植物保护昆虫捕集器 | |
CN210891315U (zh) | 一种景观装饰诱虫灯 | |
CN214385683U (zh) | 一种蚜茧蜂诱蜂装置 | |
CN221104549U (zh) | 一种漏斗型昆虫诱捕器 | |
CN219894371U (zh) | 一种农用病虫害防治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212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