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929829U - 一种锰硅合金生产用矿热炉余热回收再利用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锰硅合金生产用矿热炉余热回收再利用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7929829U CN217929829U CN202221316580.1U CN202221316580U CN217929829U CN 217929829 U CN217929829 U CN 217929829U CN 202221316580 U CN202221316580 U CN 202221316580U CN 217929829 U CN217929829 U CN 21792982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ater tank
- pipe
- water
- bevel gear
- manganes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10/00—Technologies related to metal processing
- Y02P10/25—Process efficiency
Landscapes
- Waste-Gas Treatment And Other Accessory Devices For Furna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锰硅合金生产用矿热炉余热回收再利用装置,包括换热组件和过滤组件,所述换热组件包括水箱、进水管、第一阀门、出水管、第二阀门、进气管、盘管、出气管、转轴、搅拌桨、电机、连接轴、主动锥齿轮、从动锥齿轮和控制器;所述水箱的上表面分别安装有进气管和出气管。本实用新型使电炉产生的高温烟气由进气管进入盘管,高温烟气借助盘管与水箱中的冷水进行换热,借助高温烟气的热量对水箱中的冷水进行加热,并通过电机的输出轴一端转动带动连接轴和主动锥齿轮转动,带动从动锥齿轮和转轴转动,从而带动搅拌桨转动搅动水箱中的水,使水流动起来均匀受热保证水箱内水温的一致性,提高水箱输出热水的稳定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锰硅合金生产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锰硅合金生产用矿热炉余热回收再利用装置。
背景技术:
在生产锰硅合金的过程中,电炉会排放出大量的高温烟气,若是直接将这些高温烟气排放会造成能量的浪费,因此需要借助余热回收再利用装置将高温烟气通过换热管与水箱中的冷水进行换热,将水箱中的冷水加热供给用户使用;
因为换热过程中水箱的水处于静止状态,故离换热管近的水加热较快,离换热管较远的水加热较慢,会造成水箱中不同位置的水有温差,导致水箱输出热水的稳定性不足,难免给使用水箱热水的用户带给不适感。为此,提出一种锰硅合金生产用矿热炉余热回收再利用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锰硅合金生产用矿热炉余热回收再利用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之一。
本实用新型由如下技术方案实施:一种锰硅合金生产用矿热炉余热回收再利用装置,包括换热组件和过滤组件,所述换热组件包括水箱、进水管、第一阀门、出水管、第二阀门、进气管、盘管、出气管、转轴、搅拌桨、电机、连接轴、主动锥齿轮、从动锥齿轮和控制器;
所述水箱的上表面分别安装有进气管和出气管,所述进气管的底部与出气管的底部之间安装有盘管,所述水箱的内侧壁通过轴承对称转动连接有两个转轴,所述转轴的外侧壁均匀焊接有搅拌桨,所述水箱的上表面对称安装有两个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一端贯穿水箱的顶部且固定连接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的底端焊接有主动锥齿轮,所述转轴的外侧壁一侧焊接有从动锥齿轮,所述从动锥齿轮与主动锥齿轮啮合连接,电炉产生的高温烟气由进气管进入盘管,高温烟气借助盘管与水箱中的冷水进行换热,借助高温烟气的热量对水箱中的冷水进行加热,并通过电机的输出轴一端转动,带动连接轴和主动锥齿轮转动,继而带动从动锥齿轮和转轴转动,从而带动搅拌桨转动搅动水箱中的水,使水流动起来均匀受热,保证水箱内水温的一致性,提高水箱输出热水的稳定性,带给用户更好的体验感。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水箱的一侧顶部连通有进水管,将进水管与外部水源连通,可借助向水箱内加水。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进水管的外侧壁安装有第一阀门,借助第一阀门可控制进水管内水流的流通与截止。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水箱的一侧底部连通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的外侧壁安装有第二阀门,通过打开第二阀门可将水箱内加热后的水排出以供用户使用。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水箱的前表面一侧安装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的电性输出端通过导线与电机的电性输入端电性连接,便于控制电机。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过滤组件包括固定板、过滤箱、安装板、过滤网和排气管,所述水箱靠近出气管的一侧焊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上表面安装有过滤箱,固定板的设置便于为过滤箱提供支撑。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过滤箱的内侧壁焊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内侧壁安装有过滤网,借助过滤网可将烟气中的粉尘颗粒滤下,防止这些粉尘颗粒排放到大气中对大气造成污染。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过滤箱的一侧连通有排气管,便于借助排气管将过滤后的尾气排出。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为:本实用新型使电炉产生的高温烟气由进气管进入盘管,高温烟气借助盘管与水箱中的冷水进行换热,借助高温烟气的热量对水箱中的冷水进行加热,并通过电机的输出轴一端转动,带动连接轴和主动锥齿轮转动,继而带动从动锥齿轮和转轴转动,从而带动搅拌桨转动搅动水箱中的水,使水流动起来均匀受热,保证水箱内水温的一致性,提高水箱输出热水的稳定性,带给用户更好的体验感。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水箱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图2的A区结构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过滤箱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0、换热组件;11、水箱;12、进水管;13、第一阀门;14、出水管;15、第二阀门;16、进气管;17、盘管;18、出气管;19、转轴;111、搅拌桨;112、电机;113、连接轴;114、主动锥齿轮;115、从动锥齿轮;116、控制器;20、过滤组件;21、固定板;22、过滤箱;23、安装板;24、过滤网;25、排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锰硅合金生产用矿热炉余热回收再利用装置,包括换热组件10和过滤组件20,换热组件10包括水箱11、进水管12、第一阀门13、出水管14、第二阀门15、进气管16、盘管17、出气管18、转轴19、搅拌桨111、电机112、连接轴113、主动锥齿轮114、从动锥齿轮115和控制器116;
水箱11的上表面分别安装有进气管16和出气管18,进气管16的底部与出气管18的底部之间安装有盘管17,水箱11的内侧壁通过轴承对称转动连接有两个转轴19,转轴19的外侧壁均匀焊接有搅拌桨111,水箱11的上表面对称安装有两个电机112,电机112的输出轴一端贯穿水箱11的顶部且固定连接有连接轴113,连接轴113的底端焊接有主动锥齿轮114,转轴19的外侧壁一侧焊接有从动锥齿轮115,从动锥齿轮115与主动锥齿轮114啮合连接,电炉产生的高温烟气由进气管16进入盘管17,高温烟气借助盘管17与水箱11中的冷水进行换热,借助高温烟气的热量对水箱11中的冷水进行加热,并通过电机112的输出轴一端转动,带动连接轴113和主动锥齿轮114转动,继而带动从动锥齿轮115和转轴19转动,从而带动搅拌桨111转动搅动水箱11中的水,使水流动起来均匀受热,保证水箱11内水温的一致性,提高水箱11输出热水的稳定性,带给用户更好的体验感。
本实施例中,具体的:水箱11的一侧顶部连通有进水管12,将进水管12与外部水源连通,可借助进水管12向水箱11内加水。
本实施例中,具体的:进水管12的外侧壁安装有第一阀门13,借助第一阀门13可控制进水管12内水流的流通与截止。
本实施例中,具体的:水箱11的一侧底部连通有出水管14,出水管14的外侧壁安装有第二阀门15,通过打开第二阀门15可将水箱11内加热后的水排出以供用户使用。
本实施例中,具体的:水箱11的前表面一侧安装有控制器116,控制器116的电性输出端通过导线与电机112的电性输入端电性连接,便于控制电机112。
本实施例中,具体的:过滤组件20包括固定板21、过滤箱22、安装板23、过滤网24和排气管25,水箱11靠近出气管18的一侧焊接有固定板21,固定板21的上表面安装有过滤箱22,固定板21的设置便于为过滤箱22提供支撑。
本实施例中,具体的:过滤箱22的内侧壁焊接有安装板23,安装板23的内侧壁安装有过滤网24,借助过滤网24可将烟气中的粉尘颗粒滤下,防止这些粉尘颗粒排放到大气中对大气造成污染。
本实施例中,具体的:过滤箱22的一侧连通有排气管25,便于借助排气管25将过滤后的尾气排出。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将进水管12与外部水源连通,可借助进水管12向水箱11内加水,电炉产生的高温烟气由进气管16进入盘管17,高温烟气借助盘管17与水箱11中的冷水进行换热,借助高温烟气的热量对水箱11中的冷水进行加热,并通过电机112的输出轴一端转动,带动连接轴113和主动锥齿轮114转动,继而带动从动锥齿轮115和转轴19转动,从而带动搅拌桨111转动搅动水箱11中的水,使水流动起来均匀受热,保证水箱11内水温的一致性,提高水箱11输出热水的稳定性,带给用户更好的体验感;通过打开第二阀门15可将水箱11内加热后的水排出以供用户使用;借助过滤网24可将烟气中的粉尘颗粒滤下,防止这些粉尘颗粒排放到大气中对大气造成污染。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锰硅合金生产用矿热炉余热回收再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换热组件(10)和过滤组件(20),所述换热组件(10)包括水箱(11)、进水管(12)、第一阀门(13)、出水管(14)、第二阀门(15)、进气管(16)、盘管(17)、出气管(18)、转轴(19)、搅拌桨(111)、电机(112)、连接轴(113)、主动锥齿轮(114)、从动锥齿轮(115)和控制器(116);
所述水箱(11)的上表面分别安装有进气管(16)和出气管(18),所述进气管(16)的底部与出气管(18)的底部之间安装有盘管(17),所述水箱(11)的内侧壁通过轴承对称转动连接有两个转轴(19),所述转轴(19)的外侧壁均匀焊接有搅拌桨(111),所述水箱(11)的上表面对称安装有两个电机(112),所述电机(112)的输出轴一端贯穿水箱(11)的顶部且固定连接有连接轴(113),所述连接轴(113)的底端焊接有主动锥齿轮(114),所述转轴(19)的外侧壁一侧焊接有从动锥齿轮(115),所述从动锥齿轮(115)与主动锥齿轮(114)啮合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锰硅合金生产用矿热炉余热回收再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11)的一侧顶部连通有进水管(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锰硅合金生产用矿热炉余热回收再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12)的外侧壁安装有第一阀门(1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锰硅合金生产用矿热炉余热回收再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11)的一侧底部连通有出水管(14),所述出水管(14)的外侧壁安装有第二阀门(1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锰硅合金生产用矿热炉余热回收再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11)的前表面一侧安装有控制器(116),所述控制器(116)的电性输出端通过导线与电机(112)的电性输入端电性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锰硅合金生产用矿热炉余热回收再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组件(20)包括固定板(21)、过滤箱(22)、安装板(23)、过滤网(24)和排气管(25),所述水箱(11)靠近出气管(18)的一侧焊接有固定板(21),所述固定板(21)的上表面安装有过滤箱(2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锰硅合金生产用矿热炉余热回收再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箱(22)的内侧壁焊接有安装板(23),所述安装板(23)的内侧壁安装有过滤网(24)。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锰硅合金生产用矿热炉余热回收再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箱(22)的一侧连通有排气管(25)。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1316580.1U CN217929829U (zh) | 2022-05-27 | 2022-05-27 | 一种锰硅合金生产用矿热炉余热回收再利用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1316580.1U CN217929829U (zh) | 2022-05-27 | 2022-05-27 | 一种锰硅合金生产用矿热炉余热回收再利用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7929829U true CN217929829U (zh) | 2022-11-29 |
Family
ID=841774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1316580.1U Active CN217929829U (zh) | 2022-05-27 | 2022-05-27 | 一种锰硅合金生产用矿热炉余热回收再利用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7929829U (zh) |
-
2022
- 2022-05-27 CN CN202221316580.1U patent/CN217929829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4223423U (zh) | 一种新型热水器水电分离安全加热结构 | |
CN217929829U (zh) | 一种锰硅合金生产用矿热炉余热回收再利用装置 | |
CN211973006U (zh) | 一种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养护修复用沥青快速加热装置 | |
CN206997340U (zh) | 新型环保型土壤热脱附修复装置 | |
CN213363423U (zh) | 一种熔炼炉余热回收利用装置 | |
CN109631576B (zh) | 一种高强度铝合金生产设备 | |
CN209101795U (zh) | 一种铝屑熔化炉 | |
CN207922753U (zh) | 一种旋转式锂电池负极材料烘干装置 | |
CN217275301U (zh) | 一种用于烘干农产品的风力发生器 | |
CN113830821B (zh) | 一种利用巴机节能制粉炉制备氧化铅粉的工艺 | |
CN206229320U (zh) | 一种可增加熔化面积的pvc助剂生产用熔化机 | |
CN214950674U (zh) | 一种用于钢铁生产的冶炼炉外侧保温装置 | |
CN212902232U (zh) | 一种模具冷却装置 | |
CN112917916A (zh) | 一种3d打印设备专用原料融化装置 | |
CN218033332U (zh) | 一种供暖用余热回收装置 | |
CN213238372U (zh) | 一种可回收利用废气中的热能的炼铜用反射炉 | |
CN221187207U (zh) | 一种再生塑料颗粒生产用节能效果好的热熔装置 | |
CN213081981U (zh) | 一种塑料加工用熔化装置 | |
CN216482295U (zh) | 一种铝屑熔化炉预热装置 | |
CN112254541A (zh) | 用于火力发电厂的余热回收设备及其余热回收方法 | |
CN218583756U (zh) | 金属熔炼炉 | |
CN211753706U (zh) | 一种废气治理用锅炉烟气净化装置 | |
CN213713924U (zh) | 一种高纯铌提纯炉 | |
CN218517660U (zh) | 一种再生型覆膜砂焙烧炉 | |
CN214438278U (zh) | 一种炼油厂废渣回收处理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