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876502U - 一种超超临界太阳能塔式水工质吸热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超超临界太阳能塔式水工质吸热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876502U
CN217876502U CN202221948347.5U CN202221948347U CN217876502U CN 217876502 U CN217876502 U CN 217876502U CN 202221948347 U CN202221948347 U CN 202221948347U CN 217876502 U CN217876502 U CN 21787650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tube
heat absorption
ultra
sealing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948347.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凌祥
刘长田
曹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Tech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Tech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Tech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Nanjing Tech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221948347.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87650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87650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87650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一种超超临界太阳能塔式水工质吸热器,包含吸热屏、管排和吸热介质。聚集的太阳光反射至吸热屏上,吸热板吸热升温后将内部填充的吸热介质熔化,吸热介质将高热流密度的热量均匀化传给管排,并由换热流体(水)带走,管排采用载热补偿型布置,具有均热功能。每组管排插入至对应的吸热屏中,并且采用低热应力技术,与吸热屏的下封板焊接,上方不进行焊接,可使换热管自由伸缩膨胀。吸热屏的内部采用“锡浴”间接式传热,具有均温的功能。本实用新型采用具有高导热系数的吸热介质,可以快速将热量传递给管排,实现高效传热,并且将热流密度均匀化,减小热应力,避免爆管等危害。这种吸热器结构能够将水升温加热至超超临界状态,大幅度提升发电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超超临界太阳能塔式水工质吸热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太阳能高温热利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超超临界太阳能塔式水工质吸热器。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对能源的需求不断增大。当前,传统的化石燃料仍是全球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但由于其燃烧后释放的二氧化碳等会严重污染环境,能源危机和全球变暖问题日趋严重。改善能源结构,大力发展可再生清洁能源至关重要,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太阳能受到了广泛关注。相比于光伏发电,光热发电技术在原材料制造过程中较为清洁,并且能与储能系统搭配进行二十四小时发电。但因其发电效率较低,发电成本高,所以如何提高光热发电效率从而降低成本成为发展难题。在光热发电系统中,塔式太阳能热发电系统由于聚光比高能够达到更高的工作温度,从而提高整体发电效率在未来发展趋势中更受欢迎。然而目前大部分外露式塔式太阳能热发电系统均将管排直接暴露在外界环境,反射聚集的太阳光直接照射在管排上,在高热流密度载荷下容易受热不均,从而出现爆管泄漏等危险,如何保证管排稳定又高效的运行已经成为现在塔式太阳能热发电系统的关键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超超临界太阳能塔式水工质吸热器,能够使水加热至超超临界状态,大大提高了运行参数以及发电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超超临界太阳能塔式水工质吸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吸热屏、管排和吸热介质;若干块彼此相互独立的吸热屏拼装围成一圈,所述吸热屏吸收太阳光的热量,使得充装在吸热屏内部的吸热介质升温熔化,所述吸热介质再将热量传递给管排;所述管排浸没在吸热介质中,管排的外壁与吸热介质的浸润面作为传热面。
为优化上述技术方案,采取的具体措施还包括:
进一步地,所述吸热屏由吸热板、上封板、侧封板、盖板和下封板拼接组成;所述上封板和下封板相对设置,上封板和下封板均开设有与管排中各换热管相对应的孔,使得换热管固定在吸热屏中,上封板和下封板之间的四个面分别为吸热板、盖板和两块侧封板,太阳光反射至吸热板上。
进一步地,所述下封板与换热管固定连接,所述上封板不与换热管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每块吸热屏对应于一组管排,每组管排由若干根换热管组成,所述换热管包括预热管和过热管,所述预热管和过热管交替间隔排布。
进一步地,每组管排中,预热管和过热管采用载热补偿型布置,使得每根过热管旁均有预热管补偿,其中,所述过热管的直径大于预热管的直径。
进一步地,若干组管排沿周向分为相对的两侧,每侧的预热管通过预热管汇总管相互串联形成预热管组,每侧的过热管通过过热管汇总管相互串联形成过热管组;超超临界压力下的水分别通过两侧的预热管组,升温后产生超临界状态下的饱和蒸汽,饱和蒸汽通入另一侧的过热管组中,输出过热蒸汽。
进一步地,所述管排的材质为P91钢或P92钢材料。
进一步地,所述吸热介质为金属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采用间接高效传热方式,避免了太阳光直接照射,解决由于直接传热造成的热应力所带来的热疲劳、热棘轮等问题,很好的延长了吸热器的使用寿命;
2)具有高导热系数的传热介质能够将热量快速地传递给管排;并且流动的传热介质能够将热量均匀地传递给管排,使得吸热屏具有优异的均温性能,能够承受高热流密度热载荷;
3)管排采用均热技术,进行载热补偿型布置,换热管与过热管相互间隔排布,由于水变成蒸汽后,移热能力大大降低,体积膨胀,升温过快,采用载热补偿型布置可以有效防止过热管快速升温引起局部过热而发生爆管等危险;
4)采用低热应力技术,管排与吸热屏的下封板进行焊接,与吸热屏的上封板不焊接,使得换热管受热能够受热自由伸缩膨胀,减小热应力;
5)吸热屏容易实现标准化、模块化,每一块吸热屏都作为单独的吸热元件,工作时互不干涉,可以单独进行维修更换,安全性能更好,维修拆装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超超临界太阳能塔式水工质吸热器的外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吸热屏局部分解以及金属锡填充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换热管与上下封板焊接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超超临界太阳能塔式水工质吸热器系统管道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管排中预热管与过热管的载热补偿型布置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管排中预热管流向示意图。
附图标记如下:1-吸热屏;1.1-吸热板;1.2-上封板;1.3-侧封板;1.4-盖板;1.5-下封板;2-管排;2.1-预热管;2.2-预热管汇总管;2.3-过热管汇总管;2.4-过热管;3-吸热介质。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的一种超超临界太阳能塔式水工质吸热器,由吸热屏1、管排2以及吸热介质3组成,吸热屏1均相互独立,多块吸热屏1拼装围绕一圈。太阳光通过定日镜场反射聚集于吸热屏1的吸热板1.1上,吸热屏1内部的吸热介质3吸热升温后熔化,热量通过吸热介质3均匀地传递给浸没在吸热介质3中的管排2,并由换热流体(水)带走热量。本实用新型的吸热器采用了间接传热的方式,能够有效地解决直接传热带来巨大温差从而引起的热应力、热疲劳等问题。
如图1所示,每一块吸热屏1单独工作互不影响,损坏维修时可以进行单独拆卸更换,在工作中具有更好的安全性能和稳定性能,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维修成本。
如图2和图3所示,吸热屏1由吸热板1.1、上封板1.2、侧封板1.3、盖板1.4和下封板1.5组成;吸热屏1内部填充吸热介质3,吸热介质3可采用金属锡,但不限于锡及锡与其它金属的混合物。当吸热器工作时,金属锡熔化,管排2中的换热管浸没在金属锡中,以管外壁与液态金属锡的浸润面作为传热面,采用了“锡浴”传热方式,具有均温的功能。一方面,金属锡具有高导热系数,能够稳定地增强换热管的换热效果;另一方面,流动的液态金属锡能够将热量均匀地传递给换热管,避免聚集的太阳光直接反射在管排2上而引起局部过热等危害。
如图3所示,上封板1.2和下封板1.5均开设有与管排2中各换热管相对应的孔,并且采用低热应力技术,换热管与下封板1.5相焊接,上封板1.2不与换热管焊接,使得换热管能够受热自由伸缩膨胀,减小热应力。
如图2、图3和图5所示,每组管排2由多根换热管组成,根据作用不同可将换热管分为预热管2.1和过热管2.4,并且过热管2.4的直径要大于预热管2.1的直径。预热管2.1和过热管2.4采用载热补偿型布置,使得每根过热管2.4旁均有预热管2.1补偿。由于水变成蒸汽后,移热能力大大降低,产生的饱和蒸汽进入过热管2.4进行过热时,体积膨胀,温度升高很快,采用载热补偿型布置能够有效防止过热管2.4快速升温引起局部过热而发生爆管等危险。系统整体的管路密封性以及管路的材料都有很严格的标准,管排2采用P91、P92等现有的耐高温承压材料。
如图4、图5和图6所示,管排2分为东西两侧(W1~Wn,E1~En),每组管排2的预热管2.1和过热管2.4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增减;由高压水泵将水的压力提升至超超临界压力,分别从东西两侧的第一组管排2进入,先经过每侧的预热管2.1进行预热升温,每侧的预热管组通过预热管汇总管2.2相互串联,并且每侧的过热管组也通过过热管汇总管2.3相互串联;水经过单侧的n组管排2中的预热管2.1,产生饱和蒸汽,继续通入另一侧的n组管排2中的过热管2.4,进行过热产生过热蒸汽输出,一部分直接推动汽轮机发电,另一部分配合储能系统将能量储存。
需要注意的是,实用新型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前”、“后”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超超临界太阳能塔式水工质吸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吸热屏(1)、管排(2)和吸热介质(3);若干块彼此相互独立的吸热屏(1)拼装围成一圈,所述吸热屏(1)吸收太阳光的热量,使得充装在吸热屏(1)内部的吸热介质(3)升温熔化,所述吸热介质(3)再将热量传递给管排(2);所述管排(2)浸没在吸热介质(3)中,管排(2)的外壁与吸热介质(3)的浸润面作为传热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超临界太阳能塔式水工质吸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热屏(1)由吸热板(1.1)、上封板(1.2)、侧封板(1.3)、盖板(1.4)和下封板(1.5)拼接组成;所述上封板(1.2)和下封板(1.5)相对设置,上封板(1.2)和下封板(1.5)均开设有与管排(2)中各换热管相对应的孔,使得换热管固定在吸热屏(1)中,上封板(1.2)和下封板(1.5)之间的四个面分别为吸热板(1.1)、盖板(1.4)和两块侧封板(1.3),太阳光反射至吸热板(1.1)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超超临界太阳能塔式水工质吸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封板(1.5)与换热管固定连接,所述上封板(1.2)不与换热管固定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超临界太阳能塔式水工质吸热器,其特征在于:每块吸热屏(1)对应于一组管排(2),每组管排(2)由若干根换热管组成,所述换热管包括预热管(2.1)和过热管(2.4),所述预热管(2.1)和过热管(2.4)交替间隔排布。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超超临界太阳能塔式水工质吸热器,其特征在于:每组管排(2)中,预热管(2.1)和过热管(2.4)采用载热补偿型布置,使得每根过热管(2.4)旁均有预热管(2.1)补偿,其中,所述过热管(2.4)的直径大于预热管(2.1)的直径。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超超临界太阳能塔式水工质吸热器,其特征在于:若干组管排(2)沿周向分为相对的两侧,每侧的预热管(2.1)通过预热管汇总管(2.2)相互串联形成预热管组,每侧的过热管(2.4)通过过热管汇总管(2.3)相互串联形成过热管组;超超临界压力下的水分别通过两侧的预热管组,升温后产生超临界状态下的饱和蒸汽,饱和蒸汽通入另一侧的过热管组中,输出过热蒸汽。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超临界太阳能塔式水工质吸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管排(2)的材质为P91钢或P92钢材料。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超临界太阳能塔式水工质吸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热介质(3)为金属锡。
CN202221948347.5U 2022-07-26 2022-07-26 一种超超临界太阳能塔式水工质吸热器 Active CN21787650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948347.5U CN217876502U (zh) 2022-07-26 2022-07-26 一种超超临界太阳能塔式水工质吸热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948347.5U CN217876502U (zh) 2022-07-26 2022-07-26 一种超超临界太阳能塔式水工质吸热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876502U true CN217876502U (zh) 2022-11-22

Family

ID=840545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948347.5U Active CN217876502U (zh) 2022-07-26 2022-07-26 一种超超临界太阳能塔式水工质吸热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87650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578679U (zh) 一种基于塔式定日镜的改良布雷顿光热发电系统
CN104153954A (zh) 多模式塔式太阳能热发电装置
CN205047262U (zh) 基于二次反射聚光吸热技术的超临界二氧化碳发电系统
CN104811122A (zh) 一种太阳能双聚光光伏与光热的集成发电系统
CN101126503A (zh) 太阳能热汽包锅炉及该锅炉在发电机组中的应用
CN205478136U (zh) 一种降低熔盐塔式太阳能光热发电站热损的结构
CN102141301B (zh) 管腔一体化碟式太阳能热接收器
WO2019080809A1 (zh) 太阳能光热-生物质发电系统
US11879667B1 (en) Ultra-supercritical tower-type solar heat absorber
CN106225541A (zh) 单塔式多集热器塔式光热发电系统
CN109812997B (zh) 一种流道与腔壁一体化的带储热太阳能腔体吸热器
CN115183476A (zh) 一种超超临界太阳能塔式水工质吸热器
CN212508674U (zh) 一种太阳能光热、光伏和生物质联合发电系统
CN204460763U (zh) 采用熔盐工质的塔式太阳能光热发电系统
CN217876502U (zh) 一种超超临界太阳能塔式水工质吸热器
CN217876499U (zh) 一种塔式太阳能超临界空气吸热器
CN103511207B (zh) 一种蓄热换热一体化的塔式太阳能发电系统
CN214664318U (zh) 一种熔盐储能电站系统
CN201973900U (zh) 一种管腔一体化碟式太阳能热接收器
CN208803952U (zh) 一种光热熔盐蓄热斯特林发电系统
CN106225263B (zh) 一种盘管蜂窝腔式液体工质太阳能集热器
CN111911371B (zh) 一种高效紧凑多功能碟式聚光发电系统
CN214092170U (zh) 一种太阳能超高速光热发电装置
CN220366563U (zh) 一种塔式太阳能旋流吸热器
CN217873134U (zh) 一种太阳能光热发电、供热综合利用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