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823681U - 一种激光光源装置及光源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激光光源装置及光源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823681U
CN217823681U CN202220987572.3U CN202220987572U CN217823681U CN 217823681 U CN217823681 U CN 217823681U CN 202220987572 U CN202220987572 U CN 202220987572U CN 217823681 U CN217823681 U CN 21782368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ser
light source
assembly
source device
laser ligh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987572.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LX Inc
Original Assignee
YLX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LX Inc filed Critical YLX Inc
Priority to CN202220987572.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82368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82368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82368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miconductor Lase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激光光源装置及光源系统,包括:壳体、密封组件、光源组件及透镜组件;上述壳体的其中一侧设有开口,上述密封组件与上述壳体固定连接并封堵上述开口,形成密闭空间;上述光源组件和上述透镜组件设置于上述密闭空间内,上述光源组件用于产生激光,上述密封组件设置有出光区域,上述透镜组件设置于上述激光的光路上,用于汇聚上述激光并改变上述激光的方向,以将上述激光投射至上述出光区域。通过上述方式,本申请能够改善光源装置所出射的光斑的聚焦效果,提高激光光线的利用率。

Description

一种激光光源装置及光源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光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激光光源装置及光源系统。
背景技术
激光光源系统中,激光器一般被集成封装在一个壳体内部,具有尺寸小,便于使用的优点,但激光器所产生的激光光束具有一定的发散角,使得光源系统最终出射的光斑容易扩散,激光器所产生的光线难以得到充分地利用。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激光光源装置及光源系统,能够改善光源装置所出射的光斑的聚焦效果,提高激光光线的利用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激光光源装置,包括:壳体、密封组件、光源组件及透镜组件;上述壳体的其中一侧设有开口,上述密封组件与上述壳体固定连接并封堵上述开口,形成密闭空间;上述光源组件和上述透镜组件设置于上述密闭空间内,上述光源组件用于产生激光,上述密封组件设置有出光区域,上述透镜组件设置于上述激光的光路上,用于汇聚上述激光并改变上述激光的方向,以将上述激光投射至上述出光区域。
优选地,上述光源组件包括至少一个激光器芯片,上述透镜组件包括至少一个半球透镜,每个上述半球透镜的球面朝向至少一个上述激光器芯片放置,且每个上述半球透镜的平面与对应的上述激光器芯片的激光出射方向呈预设夹角。
优选地,上述光源组件包括至少两个激光器芯片,每个上述激光器芯片所产生的激光在上述出光区域上形成的光斑组合成预设形状。
优选地,上述预设夹角使得每个上述半球透镜能够将对应上述激光器芯片所出射的激光斜入射至上述出光区域的光入射面。
优选地,上述激光光源装置包括波长转换组件,设置于上述密封组件上,且至少部分覆盖上述出光区域。
优选地,上述密封组件包括透明热沉,上述透明热沉形成所述出光区域,上述波长转换组件设置于上述透明热沉背离上述密闭空间的一侧,上述激光经上述透明热沉透射至上述波长转换组件。
优选地,上述壳体包括底座,上述底座与上述开口相对设置;上述光源组件包括至少一个激光器热沉,上述激光器芯片通过上述激光器热沉与上述底座朝向上述开口的一侧固定连接。
优选地,上述激光光源装置进一步包括导热组件,连接上述密封组件及上述底座。
优选地,上述导热组件设置于上述密闭空间内,连接上述密封组件朝向上述密闭空间的一侧及上述底座朝向上述密闭空间的一侧。
优选地,上述导热组件设置于上述密闭空间外,连接上述密封组件背离上述密闭空间的一侧及上述底座朝向上述密闭空间的一侧。
优选地,上述导热组件设置于上述密闭空间外,且上述导热组件进一步包括导热基板,上述导热基板与上述底座背离上述密闭空间的一侧固定连接,上述导热组件连接上述导热基板朝向上述密闭空间的一侧及上述密封组件背离上述密闭空间的一侧。
优选地,上述透明热沉朝向上述密闭空间的一侧设置有激光增透膜;和/或上述透明热沉背离上述密闭空间的一侧设置有二向色膜,上述二向色膜用于反射上述波长转换组件激发产生的荧光并透射上述激光。
优选地,上述激光光源装置进一步包括光散射元件,上述透镜组件、上述光散射元件和上述波长转换组件沿上述激光的光路依次设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光源系统,包括上述激光光源装置。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不同于现有技术,本申请的激光光源装置在密闭空间中设置透镜组件,且透镜组件能够汇聚激光并改变激光的方向,以将激光投射至密封组件上的出光区域。相比现有技术,在激光出射之前,透镜组件可以对激光光束进行汇聚,进而可以减小投射至出光区域的激光光斑,提高光源组件所产生的激光的收集效果,改善光斑的聚焦效果,提高光源光线的利用率;同时,本申请中的透镜组件能够改变激光的方向,将激光光束调整方向后再通过出光区域出射,可以提高激光光源装置光斑出射的灵活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激光光源装置第一实施例的侧视剖面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激光光源装置第二实施例的侧视剖面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激光光源装置第三实施例的侧视剖面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激光光源装置第四实施例的侧视剖面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激光光源装置第五实施例的侧视剖面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激光光源装置第六实施例的侧视剖面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激光光源装置第七实施例的侧视剖面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激光光源装置第八实施例的侧视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实施方式。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的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本申请中所表述的“第一”“第二”并不代表先后顺序,仅起到指向作用,本申请中所表述的“和/或”,仅用于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并非对关联关系的限制。
本申请发明人经长期研究发现,在常用的激光光源装置中,激光器芯片和波长转换装置一般集成封装在一个气密壳体内部,具有尺寸小,便于使用的优点。但由于荧光波长转换组件发出的荧光是朗伯型,发散角是180度,而常用激光光源装置的密封盖板设置的是平窗透光区,使得平窗透光区后、设置在荧光光路上的透镜等接收荧光的光学元件距离荧光波长转换组件的距离较远,仅能接收到较小角度范围内的荧光,光源所产生的光线无法得到充分利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出以下实施例。
请参阅图1,图1是本申请激光光源装置第一实施例的侧视剖面示意图。
如图1所示,本申请提供一种激光光源装置100,包括:壳体110、密封组件120、光源组件130及透镜组件140;壳体110的其中一侧设有开口111,密封组件120与壳体110固定连接并封堵开口111,形成密闭空间;光源组件130和透镜组件140设置于上述密闭空间内,光源组件130用于产生激光,密封组件120设置有出光区域(图未示),透镜组件140设置于上述激光的光路上,用于汇聚激光并将改变激光的方向,以将激光投射至上述出光区域。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光源组件130所产生的激光经过透镜组件140汇聚后再投射至出光区域,使得通过出光区域出射的激光光斑更小,改善光源组件130所产生的激光光斑的聚焦效果。同时,透镜组件140还能够调节光源组件130所产生的激光的方向,可以调节出射光斑的位置,还可以进一步调节透镜组件140和出光区域之间的距离,可以调节出射光斑的大小,进而使得激光光源装置100的出射光斑的调节更加灵活。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还可以设置激光光源装置100包括波长转换组件150,设置于密封组件120上,且至少部分覆盖上述出光区域。
通过设置波长转换组件150至少部分覆盖出光区域,可以使得投射至出光区域的激光,在经出光区域透射前或者经出光区域透射后至少部分投射至波长转换组件150,以激发产生荧光。而入射到出光区域的激光在透镜组件140后由原先的发散光束改变为汇聚光束,因而可以使得投射至波长转换组件150的激光光斑更小,进而可以使得波长转换组件150激发激光所产生的荧光的发散角更小,便于设置于荧光光路上的其他光学元件(图未示)对荧光的收集,进而便于提高光源组件130所产生的激光以及荧光的利用率。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波长转换组件150可以为荧光粉片或者其他具有波长转换作用的光学元件,此处不做限制。
进一步地,可以设置密封组件120包括透明热沉121,透明热沉121形成上述出光区域,波长转换组件150设置于透明热沉121背离密闭空间的一侧,上述激光经透明热沉121透射至波长转换组件150。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可以设置密封组件120整体为透明热沉121,整体形成上述出光区域,也即透明热沉121直接与壳体110密闭连接,以封堵开口111。同时,将波长转换组件150设置在透明热沉121背离密闭空间的一侧,进而使得汇聚后的激光光束能够经透明热沉121透射后,再投射至波长转换组件150,以激发产生荧光,可以既不影响激光光束的传输,又可以对波长转换组件150进行散热,减少波长转换组件150上热量的堆积。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透明热沉121可以与壳体110的固定连接方式可以为气密连接或者胶粘等,此处不做限制。
进一步地,可以设置光源组件130包括至少一个激光器芯片131,透镜组件140包括至少一个半球透镜141,每个半球透镜141的球面朝向至少一个激光器芯片131放置,且每个半球透镜141的平面与对应的激光器芯片131的激光出射方向呈预设夹角。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可以设置光源组件130包括一个激光器芯片131,可以进一步设置透镜组件140包括一个半球透镜141,且激光器芯片131可以与半球透镜141一一对应。具体地,将半球透镜141的球面朝向激光器芯片131,以对激光器芯片131所产生的激光进行汇聚;进而设置半球透镜141的平面与激光器芯片131的激光出射方向呈预设夹角,使得汇聚后的激光能够经半球透镜141的平面反射;反射后的激光投射至半球透镜141朝向开口111的球面并再次经半球透镜141的球面进行光束汇聚后投射至波长转换组件150。
其中,激光器芯片131所产生的激光光束从半球透镜141朝向激光器芯片131的球面位置入射后,光束发散角减少;通过调节半球透镜141与激光器芯片131的激光出射方向的预设夹角,被半球透镜141的平面部分反射的激光能够投射到该半球透镜141朝向波长转换组件150的球面位置,且可以在经该球面位置汇聚后投射至波长转换组件150,从而可以调节激光器芯片131所产生的激光光束的光路,同时可以对激光器芯片131所产生的激光进行聚焦。
在一些具体的应用示例中,透镜组件140也可以设置为包括有聚焦效果的光学元件和改变激光方向的光学元件的任意组合,此处不做限制。
进一步地,可以设置光源组件130包括至少两个激光器芯片131,每个激光器芯片131所产生的激光在上述出光区域上形成的光斑组合成预设形状。
在一些具体的应用场景中,还可以进一步光源组件130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激光器芯片131,并可以进一步对应设置透镜组件140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半球透镜141,激光器芯片131可以与半球透镜141一一对应。如图1所示,以光源组件130包括两个激光器芯片131为例,对应设置透镜组件140包括两个半球透镜141,两个半球透镜141与两个激光器芯片131一一对应。
具体地,可以将每个半球透镜141的球面朝向对应的激光器芯片131,以对每个激光器芯片131所产生的激光进行汇聚;进而设置每个半球透镜141的平面与对应的激光器芯片131的激光出射方向呈预设夹角,使得汇聚后的激光能够经对应半球透镜141的平面反射;反射后的激光投射至对应半球透镜141朝向开口111的球面并再次经对应半球透镜141的球面进行光束汇聚后投射至波长转换组件150。
在具体的应用场景中,不同的激光器芯片131所产生的激光经对应半球透镜141汇聚、改变方向后,投射至波长转换组件150的激光光斑可以部分重叠、完全重叠或者完全不重叠,具体根据应用场景所需要的荧光光斑的具体形状灵活设置,以得到预设的出射光斑形状。
在一些具体的应用示例中,一个半球透镜141也可以对应多个激光器芯片131,还可以设置多个半球透镜141对应一个激光器芯片131,在不影响对激光器芯片131所产生激光进行汇聚的聚焦效果的情况下,可以灵活调节,此处不做限制。
进一步地,上述预设夹角使得每个半球透镜141能够将对应激光器芯片131所出射的激光斜入射至上述出光区域的光入射面(图未示)。
在本实施例中,可以具体设置激光器芯片131所出射的激光方向为水平方向,同时将上述预设夹角设置为钝角,同时设置出光区域的光入射面也为水平方向,进而可以使得经半球透镜141改变方向后的激光可以斜入射至出光区域的光入射面。
在一些具体的应用示例中,还可以设置激光器芯片131所出射的激光方向为其他方向,预设夹角和出光区域的光入射面对应灵活设置,也可以达到激光可以斜入射至出光区域的光入射面的技术效果。
通过设置激光斜入射至出光区域的光入射面,可以使得光源组件130包括多个激光器芯片131的应用场景中,在避免不同激光器芯片131对应的半球透镜141设置位置不重叠的前提下,通过调节每个半球透镜141与对应激光器芯片131激光出射方向的预设角度,灵活调节每个激光器芯片131在出光区域上所形成的各个激光光斑的大小、位置以及各个光斑之间重叠或者部分重叠的情况,进而可以使得各个光斑最终组成的出射光斑的形状调节更加灵活。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可以设置壳体110包括底座112,底座112与开口111相对设置;光源组件130包括至少一个激光器热沉132,激光器芯片131通过激光器热沉132与底座112朝向开口111的一侧固定连接。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可以设置每个激光器芯片131对应一个激光器热沉132,每个激光器热沉132均设置在密闭空间中,且与底座112朝向密闭空间、也即朝向开口111的一侧固定连接。其中,激光器芯片131固定连接于对应激光器热沉132朝向开口111的一侧,可以实现将每个激光器芯片131所产生热量通过对应的激光器热沉132传导至底座112,进而通过底座112将激光器芯片131所产生的热量传导至壳体110之外,以提高光源组件130的可靠性。
在一些具体的应用示例中,不同的激光器芯片131也可以共同固定于同一个激光器热沉132上,同样可以将激光器芯片131所产生的热量传导至壳体110之外,此处不做限制。
请参阅图2,图2是本申请激光光源装置第二实施例的侧视剖面示意图。
如图2所示,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在本实施例中,激光光源装置200包括壳体210、密封组件220、光源组件230、透镜组件240以及波长转换组件250,且壳体210、密封组件220、光源组件230、透镜组件240以及波长转换组件250与第一实施例也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壳体210包括底座212、第一侧壁213及第二侧壁214,其中开口211可以与第一侧壁213、第二侧壁214以及底座212形成U型槽状结构。具体地,如图2所示,密封组件220可以覆盖开口211,并和壳体210气密连接。其中,密封组件220可以与第一侧壁213和第二侧壁214背离底座212的一面气密连接,以封堵U型槽结构的开口211。进一步地,密封组件220也可以通过密封材料与第一侧壁213和第二侧壁214背离底座212的一面实现气密连接。气密连接的材料可以是低温玻璃,或者胶水,或者锡,或者金锡,此处不做限制。具体地,当气密连接的材料是锡或金锡时,密封组件220与第一侧壁213和第二侧壁214的交接处可以预先镀有镍金、镍锡等可焊接材料,以便于固定连接。
通过设置U型槽状的壳体210,使用密封组件220覆盖开口211,使得壳体210和密封组件220更容易实现密封连接。
请参阅图3,图3是本申请激光光源装置第三实施例的侧视剖面示意图。
如图3所示,与第二实施例相同,在本实施例中,激光光源装置300包括壳体310、密封组件320、光源组件330、透镜组件340以及波长转换组件350,且壳体310、密封组件320、光源组件330、透镜组件340以及波长转换组件350与第二实施例也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开口311与壳体310形成U型槽状结构,壳体310包括底座312、第一侧壁313及第二侧壁314。区别于第二实施例,本实施例中,密封组件320可以通过第一侧壁313和第二侧壁314朝向光源组件330的面固定连接。例如,如图3所示,与密封组件320固定连接的第一侧壁313和第二侧壁314可以均为L型结构,在本实施例中,将密封组件320朝向底座312的面定义为密封组件320的底面,将密封组件320与其底面垂直的面定义为密封组件320的侧面。L型结构的第一侧壁313和第二侧壁314形成的台阶可以与密封组件320的底面交接,防止密封组件320朝向底座312的方向移动,并可以在密封组件320的侧面与第一侧壁313和第二侧壁314之间填充密封材料,以使得密封组件320与壳体310形成密闭空间。在密封组件320的底面与第一侧壁313和第二侧壁314之间也可以填充密封材料,以实现密封组件320与壳体310的气密连接,气密连接的材料设置可以与第二实施例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进一步地,密封组件320也可以与第一侧壁313、第二侧壁314背离光源组件330的面固定连接,进而实现密封组件320与壳体310形成密封空间,此处不做限制。
本实施例中的激光光源装置300的气密效果与第二实施例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请参阅图4,图4是本申请激光光源装置第四实施例的侧视剖面示意图。
如图4所示,与上述任一实施例相同,在本实施例中,激光光源装置400包括壳体410、密封组件420、光源组件430、透镜组件440以及波长转换组件450,且密封组件420、光源组件430、透镜组件440以及波长转换组件450与第二、第三实施例中的任一者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区别于第二、第三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壳体410包括底座412、第一侧壁413、第二侧壁414和盖板415,其中开口411开设于盖板415上,密封组件420可以与盖板415背离底座412的一面固定连接,以封堵开口411,形成密闭空间。
其中,盖板415可以为金属材质,且盖板415和第一侧壁413、第二侧壁414之间可以采用直接熔封的固定连接,比如平行密封焊工艺、电阻焊接工艺、激光焊接工艺等,此处不做限制。
具体地,密封组件420与盖板415之间的固定连接方式可以与第二、第三实施例中的任一者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请参阅图5,图5是本申请激光光源装置第五实施例的侧视剖面示意图。
如图5所示,与上述任一实施例相同,在本实施例中激光光源装置500包括壳体510、密封组件520、光源组件530、透镜组件540以及波长转换组件550,且壳体510、密封组件520、光源组件530、透镜组件540以及波长转换组件550的设置可以与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相同此处不做限制。
区别于上述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激光光源装置500进一步包括导热组件570,导热组件570连接密封组件520及底座512,用于将波长转换组件550所产生的热量通过底座512传导至壳体510之外。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导热组件570可以设置于上述密闭空间内,连接密封组件520朝向上述密闭空间的一侧及底座512朝向上述密闭空间的一侧。
其中,导热组件570可以为单独的导热器件,设置于密闭空间中。例如导热组件570可以设置为由导热介质构成的导热柱,且导热柱的两端分别与密封组件520和底座512固定连接,固定连接方式此处不做限制,以将波长转换组件550所产生的热量依次通过密封组件520、导热组件570传导至底座512上,进而将热量传导至壳体510之外,能够增加激光光源装置500的散热面积,提高散热效率。
在一些具体的应用示例中,还可以进一步设置导热组件570与底座512为一体化结构,在密封组件520与壳体510安装时,导热组件570的另一端与密封组件520连接,同样可以提高散热效率,此处不再赘述。
进一步地,在第四实施例的应用场景中,还可以设置导热组件570的两端分别连接底座512和盖板(图未示),波长转换组件550所产生的热量可以依次经密封组件520、盖板、导热组件570传导至底座512,进而将热量传导至壳体510之外。
请参阅图6,图6是本申请激光光源装置第六实施例的侧视剖面示意图。
如图6所示,与第五实施例相同,在本实施例中,激光光源装置600包括壳体610、密封组件620、光源组件630、透镜组件640、波长转换组件650以及导热组件670,其中密封组件620、光源组件630、透镜组件640及波长转换组件650可以与上述任一实施例相同,此处不做限制。
其中,本实施例中,壳体610除底座612之外,第一侧壁613、第二侧壁614以及盖板(图未示)的设置可以与第五实施例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区别于第五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导热组件670设置于上述密闭空间外,连接密封组件620背离上述密闭空间的一侧及底座612朝向上述密闭空间的一侧。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将第一侧壁613背离密闭空间的一侧定义为第一侧壁613的外侧面,将第二侧壁614背离密闭空间的一侧定义为第二侧壁614的外侧面。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底座612可以设置为朝向第一侧壁613的外侧面的方向延伸,和/或朝向第二侧壁614的外侧面的方向延伸,以使得底座612在与第一侧壁613的外侧面和/或第二侧壁614的外侧面的交接处形成有台阶。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可以设置导热组件670为L形,具体可以包括侧部671和顶部672。其中,侧部671的一端与顶部672固定连接,另一端与上述底座612所形成的台阶朝向密闭空降的一侧固定连接;而顶部672的一端与侧部671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密封组件620背离密闭空间的一侧固定连接,进而使得导热组件670可以将波长转换组件650所产生的热量传导至底座612,提高激光光源装置600的散热效率。
在一些具体的应用示例中,也可以设置底座612向其他至少一个侧壁的外侧面方向延伸,形成台阶,进而使得底座612可以通过台阶与侧部671固定连接,此处不做限制。
具体地,在第四实施例的应用场景中,还可以设置顶部672的一端与侧部671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壳体610的盖板(图未示)固定连接,底座612以及导热组件670的设置不变,同样可以提高激光光源装置600的散热效率,此处不再赘述。
请参阅图7,图7是本申请激光光源装置第七实施例的侧视剖面示意图。
如图7所示,与第六实施例相同,在本实施例中,激光光源装置700包括壳体710、密封组件720、光源组件730、透镜组件740、波长转换组件750以及导热组件770,且壳体710、密封组件720、光源组件730、透镜组件740及波长转换组件750的设置可以与第六实施例中的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区别于第六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导热组件770设置于上述密闭空间外,且导热组件770进一步包括导热基板773,导热基板773与底座712背离密闭空间的一侧固定连接,导热组件770连接导热基板773朝向上述密闭空间的一侧及密封组件720背离密闭空间的一侧。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除侧部771和顶部772外,导热组件770包括导热基板773,导热组件770通过导热基板773与壳体710固定连接,顶部772与密封组件720的连接方式与第六实施例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其中,导热组件770的侧部771一端与顶部772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导热基板773朝向密闭空间的一侧固定连接。具体地,导热基板773可以设置在底座712背离密闭空间的一侧,并与底座712固定连接,进而使得波长转换组件750所产生的热量、光源组件730所产生的热量均通过导热组件770散发出去,提高激光光源装置700的散热效率。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可以设置导热基板773朝向密闭空间的侧面面积大于底座712背离密闭空间的侧面面积,进而使得侧部771可以在导热基板773超出底座712的侧面上,与导热基板773连接。
在一些具体的应用示例中,还可以将导热基板773替换为散热器(图未示),设置方式与上文所述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其中,在实施例一至七的应用场景中,还可以进一步设置光源组件的电极和壳体的电极耦接,且壳体的电极外接于壳体背离上述密闭空间的任一个侧面,以形成上述壳体的电极外接侧面。
例如在一些具体的应用示例中,可以在壳体背离上述密闭空间的任一个侧面设置电路层,以将激光器芯片和壳体的电极通过电路层引出到壳体外;也可以在壳体背离上述密闭空间的任一个侧面上铺设一个线路板,并将线路板固定在壳体上,以将激光器芯片和壳体的电极通过线路板引出到壳体外;或者将激光器芯片的连接电路设置在激光器热沉中,并进一步将激光器热沉的电极引至壳体外的电极外接侧面,具体设置方式此处不做限制。
进一步地,在实施例一至七的应用场景中,还可以设置导热组件进一步用于将波长转换组件所产生的热量传导至壳体的电极外接侧面,使得激光光源装置的电极外接侧面和散热面为同一个,此处不做限制。
进一步地,在实施例一至七的应用场景中,还可以设置透明热沉朝向密闭空间的一侧设置有激光增透膜,以增加激光光束在透明热沉中的透射率,和/或,设置透明热沉背离密闭空间的一侧设置二向色膜,用于反射波长转换组件激发产生的荧光并透射激光,以增加荧光的出射率以及激光的透射率,进而提高光源组件的光线利用率。
在一些具体的应用示例中,还可以根据应用需求灵活设置透镜组件与波长转换组件之间的距离,以调节激光激发波长转换组件所产生的荧光光斑的大小。
请参阅图8,图8是本申请激光光源装置第八实施例的侧视剖面示意图。
如图8所示,与上述任一实施例相同,在本实施例中,激光光源装置800包括壳体810、密封组件820、光源组件830、透镜组件840以及波长转换组件850,且壳体810、密封组件820、光源组件830、透镜组件840以及波长转换组件850的设置可以与上述任一实施例相同,此处不做限制。
进一步地,还可以设置激光光源装置800包括导热组件(图未示),导热组件的设置可以与第五至第七实施例中的任一实施例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区别于上述任一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激光光源装置800进一步包括光散射元件860,透镜组件840、光散射元件860和波长转换组件850沿激光的光路依次设置。
通过在透镜组件840和波长转换组件850之间设置光散射元件860,可以调节在波长转换组件850激发产生的荧光光斑的形状和大小,以满足不同的应用场景。
在一些具体的应用示例中,也可以将光散射元件860取消,而将密封组件820朝向密闭空间的一侧直接设置为散射表面,达到与增设光散射元件860同样的光斑调节效果。
在一些具体的应用示例中,还可以在透镜组件840和波长转换组件850之间可以增加设置一些其他的光学元件,以满足不同场景的光斑需求,此处不再赘述。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光源系统,包括上述的激光光源装置。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4)

1.一种激光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密封组件、光源组件及透镜组件;
所述壳体的其中一侧设有开口,所述密封组件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并封堵所述开口,形成密闭空间;
所述光源组件和所述透镜组件设置于所述密闭空间内,所述光源组件用于产生激光,所述密封组件设置有出光区域,所述透镜组件设置于所述激光的光路上,用于汇聚所述激光并改变所述激光的方向,以将所述激光投射至所述出光区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组件包括至少一个激光器芯片,所述透镜组件包括至少一个半球透镜,每个所述半球透镜的球面朝向至少一个所述激光器芯片放置,且每个所述半球透镜的平面与对应的所述激光器芯片的激光出射方向呈预设夹角。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激光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组件包括至少两个激光器芯片,每个所述激光器芯片所产生的激光在所述出光区域上形成的光斑组合成预设形状。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激光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夹角使得每个所述半球透镜能够将对应所述激光器芯片所出射的激光斜入射至所述出光区域的光入射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光源装置包括波长转换组件,设置于所述密封组件上,且至少部分覆盖所述出光区域。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激光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组件包括透明热沉,所述透明热沉形成所述出光区域,所述波长转换组件设置于所述透明热沉背离所述密闭空间的一侧,所述激光经所述透明热沉透射至所述波长转换组件。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激光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与所述开口相对设置;所述光源组件包括至少一个激光器热沉,所述激光器芯片通过所述激光器热沉与所述底座朝向所述开口的一侧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激光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光源装置进一步包括导热组件,连接所述密封组件及所述底座。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激光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组件设置于所述密闭空间内,连接所述密封组件朝向所述密闭空间的一侧及所述底座朝向所述密闭空间的一侧。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激光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组件设置于所述密闭空间外,连接所述密封组件背离所述密闭空间的一侧及所述底座朝向所述密闭空间的一侧。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激光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组件设置于所述密闭空间外,且所述导热组件进一步包括导热基板,所述导热基板与所述底座背离所述密闭空间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导热组件连接所述导热基板朝向所述密闭空间的一侧及所述密封组件背离所述密闭空间的一侧。
12.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激光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热沉朝向所述密闭空间的一侧设置有激光增透膜;和/或所述透明热沉背离所述密闭空间的一侧设置有二向色膜,所述二向色膜用于反射所述波长转换组件激发产生的荧光并透射所述激光。
13.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激光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光源装置进一步包括光散射元件,所述透镜组件、所述光散射元件和所述波长转换组件沿所述激光的光路依次设置。
14.一种光源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13任一项所述的激光光源装置。
CN202220987572.3U 2022-04-25 2022-04-25 一种激光光源装置及光源系统 Active CN21782368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987572.3U CN217823681U (zh) 2022-04-25 2022-04-25 一种激光光源装置及光源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987572.3U CN217823681U (zh) 2022-04-25 2022-04-25 一种激光光源装置及光源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823681U true CN217823681U (zh) 2022-11-15

Family

ID=839822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987572.3U Active CN217823681U (zh) 2022-04-25 2022-04-25 一种激光光源装置及光源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82368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527856B2 (en) Free space multiple laser diode module with fast axis collimator
US20190324360A1 (en) Light source device, projector,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light source device
US7467897B2 (en) Light transmitting modules with optical power monitoring
KR101332262B1 (ko) 발광 장치
JP2004281932A (ja) レーザー発光モジュール、ウィンドウキャップ、レーザーポインタ、および発光モジュール
CN213750521U (zh) 光源装置
CN112103764A (zh) 多芯片激光器封装组件
CN113703272A (zh) 激光器及投影设备
CN112038884A (zh) 激光器
US20190361329A1 (en) Light source device, projector,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light source device
CN217004310U (zh) 激光光源装置及照明系统
CN217823681U (zh) 一种激光光源装置及光源系统
CN112636158A (zh) 一种具备双层光路的半导体激光器
JP2015056576A (ja) 光源ユニット、光源ユニットを用いた照明光学系
WO2022116630A1 (zh) 光源装置
WO2023071060A1 (zh) 一种激光光源装置及光源系统
CN114253061A (zh) 激光器及投影设备
US20190324361A1 (en) Light source device and projector
CN116885548A (zh) 激光器
CN217507923U (zh) 激光器
CN218102033U (zh) 一种半导体激光器封装结构及激光投影设备
WO2021135848A1 (zh) 激光器
CN221379977U (zh) 激光器封装模组
CN118375892A (zh) 照明装置
CN117561656A (zh) 激光器及激光投影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