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793669U - 一种下肢固定垫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下肢固定垫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793669U
CN217793669U CN202221790055.3U CN202221790055U CN217793669U CN 217793669 U CN217793669 U CN 217793669U CN 202221790055 U CN202221790055 U CN 202221790055U CN 217793669 U CN217793669 U CN 21779366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d body
fixing
lower limb
fixing pad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790055.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白小娟
古东辉
黄静
牟连莲
樊金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221790055.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79366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79366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793669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rthopedics, Nursing, And Contracep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用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下肢固定垫,该下肢固定垫包括固定垫本体,固定垫本体包括近脚端和近腰端,固定垫本体开设有沿固定垫本体长度方向设置的凹槽,凹槽的底面沿由近脚端到近腰端的方向向下倾斜,凹槽用于放置腿部。本申请通过在固定垫本体开设沿固定垫本体的长度方向设置的凹槽,且将凹槽的底面设置成沿由近脚端到近腰端的方向向下倾斜,能够使凹槽的底面成沿近脚端到近腰端的方向呈高度由高到低的斜面,以使在下肢固定垫使用时,使下肢固定垫的近脚端的高度高于近腰端的高度,防止小腿下垂,促进下肢血液循环,避免小腿造成挛缩症状。

Description

一种下肢固定垫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用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下肢固定垫。
背景技术
脑卒中又名“中风”、“脑血管意外”,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脑卒中是由脑补血管突然破裂或因血管阻塞导致的血液不能流入大脑而引起的脑组织损伤的一组疾病,包括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脑卒中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和致残率高等特点。颈内动脉和椎动脉闭塞可引发缺血性脑卒中,研究表明,脑卒中已成为我国第一位死亡原因,也是我国成年人残疾的首要原因。
对于脑卒中急性期卧床是保证度过危重期的必要措施,脑卒中后长期卧床或制动常引起并发症或费用综合征。长期制动严重影响肌肉系统。长时间的卧床,会减少肌容积,导致肌纤维变形,脂肪和纤维组织增加,I型肌纤维萎缩,肌肉体积减少,肌纤维间的结缔组织增生,肌肉单位面积的张力下降,肌力下降。长时间的卧床还会引起肌肉局部血流量的减少及其运氧能力的降低,使有氧活动减弱,无氧酵解活动的增强。由于骨骼的代谢主要依赖于日常的加压和牵拉,长期制动,骨吸收及骨皮质吸收增快,导致骨质疏松,产生严重的关节退变,关节挛缩,关节活动度减小。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下肢固定垫,以有效缓解长期卧床患者的下肢挛缩症状。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下肢固定垫,包括固定垫本体,所述固定垫本体包括近脚端和近腰端,所述固定垫本体开设有沿固定垫本体长度方向设置的凹槽,所述凹槽的底面沿由近脚端到近腰端的方向向下倾斜,所述凹槽用于放置腿部。
本实用新型的下肢固定垫的工作原理为:通过在固定垫本体开设沿固定垫本体的长度方向设置的凹槽,且将凹槽的底面设置成沿由近脚端到近腰端的方向向下倾斜,能够使凹槽的底面成沿近脚端到近腰端的方向呈高度由高到低的斜面,以使在下肢固定垫使用时,使下肢固定垫的近脚端的高度高于近腰端的高度,防止小腿下垂,促进下肢血液循环,避免小腿造成挛缩症状。
在本申请的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凹槽的倾斜角为10-15°。
在本申请的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凹槽的形状与下肢契合。
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将凹槽的形状设置成与下肢契合,能够改善下肢固定垫的使用舒适性。
在本申请的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垫本体开设有左凹槽和右凹槽,所述左凹槽和右凹槽分别用于放置左腿和右腿,且所述左凹槽和右凹槽之间设置有用于使会阴部通风的会阴通风口。
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在左凹槽和右凹槽之间设置用于使会阴部通风的会阴通风口,能够使下肢固定垫在使用过程中,保证人体会阴部的干燥通风,避免滋生细菌。
在本申请的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下肢固定垫包括左固定垫本体和右固定垫本体,所述左固定垫本体和右固定垫本体分别开设有沿左固定垫本体和右固定垫本体的长度方向设置的左凹槽和右凹槽。
在本申请的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左固定垫本体和右固定垫本体的相邻侧面的顶端相连,左固定垫本体和右固定垫本体的相邻侧面之间的夹角为10-15°。
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将左固定垫本体和右固定垫本体的相邻侧面之间的夹角为10-15°,能够使左固定垫本体与右固定垫本体之间的角度与人体左侧下肢与右侧下肢之间的角度相契合,改善下肢固定垫的使用舒适性。
在本申请的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垫本体包括海绵内芯和套设在所述海绵内芯外部的防护罩。
在本申请的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垫本体上设置有用于固定腿部的固定带。
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在固定垫本体上设置固定带,能够在使用过程中,医护人员通过一定手段使已出现关节挛缩症状的患者的关节呈伸直状态,并通过固定带使关节继续伸直状态,以有效缓解长期卧床患者的下肢挛缩症状。
在本申请的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下肢固定垫用于固定大腿及小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实施例1的下肢固定垫的主视图;
图2为实施例2的下肢固定垫的主视图;
图3为实施例2的下肢固定垫在使用状态下的主视图;
图4为实施例3的下肢固定垫在使用状态下的立体图。
附图标记
11-近脚端,12-近腰端,13-左固定槽,14-右固定槽,15-会阴通风口,16-左固定垫本体,17-右固定垫本体;
2-固定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开展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近、左、右、内、外”、“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实施例1
图1示例性地示出了本实施例的下肢固定垫,该下肢固定垫用于长期卧床患者的下肢的固定,应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中,下肢仅包括大腿及小腿,不含臀部及脚部。
请参阅图1,本实施例的下肢固定垫包括海绵内芯(未画出)和套设在海绵内芯外部的防护罩(未画出)。具体的,本实施例中,海绵内芯为由高密度海绵制成的海绵内芯。
具体而言,通过将海绵内芯设置成由高密度海绵制成,能够使下肢固定垫更好地贴合人体,减轻人体压力,改善下肢固定垫的使用舒适性。
请继续参阅图1,下肢固定垫包括固定垫本体1和设置在固定垫本体上的固定带2,具体的,本实施例中,固定带2设置于固定垫本体1的侧壁,固定带2由聚酯纤维制成。
具体而言,通过将固定带2设置成由聚酯纤维制成,能够赋予固定带2弹性,使固定带2满足不同人体的固定需求。
请继续参阅图1,固定垫本体1包括近脚端11和近腰端12,并开设有沿固定垫本体1长度方向设置的左凹槽13和右凹槽14。左凹槽13和右凹槽14分别用于放置左腿和右腿,左凹槽13和右凹槽14的底面均沿由近脚端到11近腰端12的方向向下倾斜。具体的,本实施例中,左凹槽13和右凹槽14均为沿近脚端到11近腰端12的方向设置的连通槽。左凹槽13和右凹槽14的形状均与下肢契合,且左凹槽13和右凹槽14的倾斜角均为3-6°。
本实施例的下肢固定垫的工作原理为:通过在固定垫本体1开设沿固定垫本体1的长度方向设置的左凹槽13和右凹槽14,且将左凹槽13和右凹槽14的底面均设置成沿由近脚端11到近腰端12的方向向下倾斜,能够使左凹槽13和右凹槽14的底面成沿近脚端11到近腰端12的方向呈高度由高到低的斜面,以使在下肢固定垫使用时,使下肢固定垫的近脚端11的高度高于近腰端12的高度,防止小腿下垂,促进下肢血液循环,避免小腿下垂造成挛缩症状。并且,通过将凹槽左13和右凹槽14的形状设置成与下肢契合,能够改善下肢固定垫的使用舒适性。此外,通过在固定垫本体上设置固定带2,能够在使用过程中,医护人员通过一定手段使已出现关节挛缩症状的患者的关节呈伸直状态,并通固定带2使关节继续保持伸直状态,以有效缓解长期卧床患者的下肢挛缩症状。
请继续参考图1,左凹槽13和右凹槽14之间的与会阴部相对应的区域设置有会阴通风口15,会阴通风口15用于使会阴部通风,以保持会阴部的干燥。会阴通风口15贯穿固定垫本体1,其横截面可以为长方形、圆形、正方形、椭圆形等。
具体而言,通过在左凹槽13和右凹槽14之间的与会阴部相对应的区域设置会阴通风口15,能够使下肢固定垫在使用过程中,保证会阴部的干燥通风,避免滋生细菌。
本实施例的下肢固定垫的总长度为36-45cm,总宽度为40-55cm,总高度为12-25cm。不限于此,在使用过程中,可依据实际需求,调整固定垫本体的总长度、总宽度及总高度。
实施例2
图2-3示例性地示出了本实施例的下肢固定垫。
请参阅图2-3,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固定垫本体1包括左固定垫本体16和右固定垫本体17,左固定垫本体16和右固定垫本体17对称设置。左固定垫本体16开设有沿左固定垫本体16的长度方向设置的左凹槽13,右固定垫本体17开设有沿右固定垫本体17的长度方向设置的右凹槽14,左凹槽13和右凹槽14分别用于放置左腿和右腿,左凹槽13和右凹槽14的底面均沿由近脚端11到近腰端12的方向向下倾斜。左凹槽13和右凹槽14均为沿近脚端到11近腰端12的方向设置的连通槽。左凹槽13和右凹槽14的形状均与下肢契合,且左凹槽13和右凹槽14的倾斜角均为10-15°。
在使用时,通过人工方式将左固定垫本体16和右固定垫本体17的底面分开,并通过魔术贴等方式使左固定垫本体16和右固定垫本体17的相邻侧面的顶端粘接在一起,使左固定垫本体16和右固定垫本体17的相邻侧面之间的夹角为10-15°,以使左固定垫本体16和右固定垫本体17的相邻面之间形成会阴通风口15。并通过在左固定垫本体16和右固定垫本体17的另一侧面放置支撑物等方式固定左固定垫本体16和右固定垫本体17。
具体而言,在使用过程中,本实施例通过将左固定垫本体16和右固定垫本体17的相邻侧面之间的夹角为10-15°,能够使左固定垫本体16与右固定垫本体17之间的角度与人体左侧下肢与右侧下肢之间的角度相契合,改善下肢固定垫的使用舒适性。并且,左固定垫本体16与右固定垫本体17之间的区域形成会阴部通风口15,能够使下肢固定垫在使用过程中,保证人体会阴部的干燥通风,避免滋生细菌。
实施例3
图4示例性地示出了本实施例的下肢固定垫。
请参阅图4,本实施例与实施例2的不同之处在于:左固定垫本体16和右固定垫本体17一体成型,左固定垫本体16和右固定垫本体17的相邻侧面顶端相连,左固定垫本体16和右固定垫本体17的相邻侧面之间的夹角为10-15°,以使左固定垫本体16和右固定垫本体17的相邻侧面之间形成会阴通风口15。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9)

1.一种下肢固定垫,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垫本体,所述固定垫本体包括近脚端和近腰端,所述固定垫本体开设有沿固定垫本体长度方向设置的凹槽,所述凹槽的底面沿由近脚端到近腰端的方向向下倾斜,所述凹槽用于放置腿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肢固定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的倾斜角为10-1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肢固定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的形状与下肢契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肢固定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垫本体开设有左凹槽和右凹槽,所述左凹槽和右凹槽分别用于放置左腿和右腿,且所述左凹槽和右凹槽之间设置有用于使会阴部通风的会阴通风口。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下肢固定垫,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肢固定垫包括左固定垫本体和右固定垫本体,所述左固定垫本体和右固定垫本体分别开设有沿左固定垫本体和右固定垫本体的长度方向设置的左凹槽和右凹槽。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下肢固定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固定垫本体和右固定垫本体的相邻侧面的顶端相连,所述左固定垫本体和右固定垫本体的相邻侧面之间的夹角为10-1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肢固定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垫本体包括海绵内芯和套设在所述海绵内芯外部的防护罩。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肢固定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垫本体上设置有用于固定腿部的固定带。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肢固定垫,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肢固定垫用于固定大腿及小腿。
CN202221790055.3U 2022-07-12 2022-07-12 一种下肢固定垫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779366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790055.3U CN217793669U (zh) 2022-07-12 2022-07-12 一种下肢固定垫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790055.3U CN217793669U (zh) 2022-07-12 2022-07-12 一种下肢固定垫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793669U true CN217793669U (zh) 2022-11-15

Family

ID=839653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790055.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7793669U (zh) 2022-07-12 2022-07-12 一种下肢固定垫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79366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285220U (zh) 一种骨科用肢体固定装置
US6626856B2 (en) Semi-rigid pelvic compression splint for trauma
CN111557821B (zh) 一种侧卧位脊柱手术体位固定设备
CN217793669U (zh) 一种下肢固定垫
CN208942654U (zh) 俯卧位通气多功能减压床垫
CN111920561A (zh) 一种膝关节矫正辅助装置
CN209951681U (zh) 一种股动脉穿刺术后膝部固定装置
CN205569230U (zh) 一种用于髋部骨折患者康复的搁腿枕
CN213759260U (zh) 一种平卧位下肢支撑保护装置
CN220572345U (zh) 一种骨折患者用防压力损伤固定器
CN214859053U (zh) 一种风湿免疫科用腿部关节保护装置
CN219963307U (zh) 一种新型俯卧位通气体位垫
CN218961201U (zh) 一种股骨粗隆手术用搁手装置
CN207323656U (zh) 一种可弯曲下肢垫
CN113633451B (zh) 一种增强影像观察后护理装置及方法
CN221750992U (zh) 一种骨折牵引支架
CN219646102U (zh) 一种俯卧位减压装置
CN218075538U (zh) 防压疮足跟足踝保护器具
CN219307219U (zh) 一种压疮治疗辅助支撑结构
CN219049216U (zh) 医用床垫
CN220158600U (zh) 一种俯卧位通气用病床
CN219579293U (zh) 一种在俯卧位通气治疗的防护套件
CN219595115U (zh) 一种用于支气管镜检查的头颈部固定装置
CN2403385Y (zh) 婴幼儿先天性髋脱位校正架
CN221866374U (zh) 一种充气式俯卧位趴垫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21115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