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785314U - 一种线性出风装置及空气处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线性出风装置及空气处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785314U
CN217785314U CN202221072035.2U CN202221072035U CN217785314U CN 217785314 U CN217785314 U CN 217785314U CN 202221072035 U CN202221072035 U CN 202221072035U CN 217785314 U CN217785314 U CN 21778531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air outlet
inlet
box
flow gu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072035.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曼
陈鑫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opu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upu Home Style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upu Home Style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Aupu Home Style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072035.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78531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78531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78531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Flow Control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线性出风装置,包括:风箱,具有风箱入口和出风口,出风口沿风箱的长度方向设置,风箱入口的朝向垂直于出风口的朝向;初级导流件,设置在风箱入口的出风侧;由风箱入口流入的气流被初级导流件导向朝风箱端部流动;次级导流件,设置于风箱内,次级导流件的入风端朝向初级导流件的出风端,次级导流件的出风端朝向出风口。该设置解决了因气流惯性力而造成的出风量相对不均匀缺陷。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使用该线性出风装置的空气处理装置。

Description

一种线性出风装置及空气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集成吊顶用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线性出风装置及空气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一些空气处理装置大体都采用图1所示结构,其中气流经进风口2流入风机箱1内部,经风机(可视使用情景再经由过滤装置、加热或制冷装置等)进入出风装置4,再从沿出风装置4长度方向线性排列的出风口3流入室内。而现有的线性出风装置的长度方向与风机出口的朝向相同,经由风机加速吹出后的气体在惯性力的作用下,极易聚集于出风装置4末段(即图1中左侧)出风口附近排出,前段(即图1中右侧)的出风量相对较弱,从而造成出风量不均匀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线性出风装置因气流惯性力而造成的出风量集中在出风口末端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出风量相对更为均匀的线性出风装置及相应的空气处理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线性出风装置,包括:
风箱,具有风箱入口和出风口,出风口沿风箱的长度方向设置,风箱入口适于与外部的风机的出口连通,风箱入口的朝向垂直于出风口的朝向;
初级导流件,设置在风箱入口的出风侧;由风箱入口流入的气流被初级导流件导向朝风箱端部流动;
次级导流件,设置于风箱内,次级导流件的入风端朝向初级导流件的出风端,次级导流件的出风端朝向出风口。
可选地,在初级导流件出风端所指的方向上,次级导流件将初级导流件出风端的宽度等距均分;沿风箱的长度方向,次级导流件的出风端将风箱入口至风箱端侧壁之间的距离等距均分。
可选地,风箱入口位于风箱在长度方向上的中部区域,初级导流件包括第一导流件和第二导流件,第一导流件将由风箱入口流入的部分气流导向朝风箱长度方向上的一端流动,第二导流件将由风箱入口流入的部分气流导向朝风箱长度方向上的另一端流动。
可选地,在第一导流件和第二导流件的下风处均设置有2个以上的次级导流件;沿初级导流件的出风方向,所述次级导流件的长度逐渐增加。
可选地,次级导流件包括相连的过渡板和导出板,在初级导流件出风端所指的方向上,过渡板将初级导流件出风端的宽度等距均分;沿风箱的长度方向,导出板将风箱入口至风箱端侧壁之间的距离等距均分。
可选地,在主视方向的视角下,风箱呈矩形,风箱入口的边缘与风箱远离出风口的侧边相抵,风箱远离出风口的侧边与风箱的端侧边之间设置过渡角,第一导流件和第二导流件两者相背抵接。
可选地,在风箱入口靠近出风口的一侧设置有第三导流件,由风箱入口流入的气流被第三导流件导向朝出风口流动;第三导流件与第一导流件和第二导流件两者相抵接。
一种空气处理装置,包括:
风机,在入口和/或出口处设置有处理功能装置;
前述的线性出风装置,风机的出口与风箱入口相连通。
可选地,在风机之外包覆有风机箱,风机箱连通有两个吸气仓,吸气仓开设有进风口;两个吸气仓设置在所述线性出风装置的两侧。
可选地,风机包括蜗壳和设置在所述蜗壳内且被驱动装置驱动的风轮;所述蜗壳为螺旋渐开形的蜗壳,风轮为双侧进风的风轮,所述驱动装置位于风轮的一侧。
可选地,在主视方向的视角下,风箱入口呈矩形,第一导流件和第二导流件相背抵接的连接线将风箱入口宽度分为L1和L2两段,风箱入口至风箱两端侧壁之间的距离为L3和L4,L3靠近L1,L4靠近L2,L2相对于L1处于所述蜗壳的螺旋渐开形的外侧;
L1、L2、L3和L4之间呈现如下两种关系之一:
一种是L1=L2,L3/L4=0.6~0.8;
另一种是L3=L4,L1/L2=1.1~1.3。
可选地,在主视方向的视角下,风箱入口至风箱两端侧壁之间的距离为L3和L4,第三导流件与第一导流件和第二导流件两者相抵接的连接线将风箱入口高度分为h1和h2两段,第三导流件与风箱入口的宽度相同且为L5;
根据风轮设有所述驱动装置的一侧相对于h1和h2的所处位置,具有如下两种结构之一:
一种是风轮设有所述驱动装置的一侧靠近h1,则h1/h2=(1.1~1.5)L5/(L3+L4);
另一种是风轮设有所述驱动装置的一侧靠近h2,则h1/h2=(0.8~0.9)L5/(L3+L4)。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线性出风装置,通过使风箱入口的朝向垂直于出风口的朝向,并使次级导流件对初级导流件出风做切分,从而规避了初级导流件处的积聚效应而形成的风量较大偏差,并令次级导流件流出的气流从风箱长度上的中段吹出,解决了现有设备因气流惯性力作用而造成的出风量集中于出风口末端的问题。且因风箱入口的朝向垂直于出风口的朝向,气流上游的部件无需必须再于风箱长度方向上继续延长连接,有利于缩短整个装备的长度,使其结构紧凑。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线性出风装置,使次级导流件对初级导流件宽度方向上等距均分,且沿风箱长度方向均布次级导流件,最终使气流被等量化切分并送出,提高了出风均匀性。
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线性出风装置,通过使风箱入口位于风箱在长度方向上的中部区域,使得从风箱入口至最远端的出风口的距离大为缩短,一方面可以减少气流在过长通道中的动能损失,另一方面如果本装置使用在加热或制冷设备中,较短的出风行程可减少热量或冷量的散失,使得出风的风温更为均衡。
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线性出风装置,在第一导流件和第二导流件的下风处均设置有2个以上的次级导流件,可以将出风更为细化地吹出。
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线性出风装置,通过设置具过渡板和导出板的次级导流件,缩短了次级导流件的总长,降低了因导流件与气流摩擦而产生的噪音。
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线性出风装置,通过第一导流件和第二导流件相背设置,使导出的气流处于同一直线上,且风箱呈矩形并设置过渡角,则让风箱也构成一个导流件,提高了风箱两端部风量均匀性,且使装置结构紧凑。
7.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线性出风装置,通过设置第三导流件,可使风箱入口的气流直接被导至前述的抵接区域,补充了第一导流件与第二导流件之间的风量,完善了出风口整体区域出风量的均匀性。
8.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空气处理装置,因安装有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线性出风装置,除了具有该线性出风装置的优点外,还可以充分利用风箱的宽度,可以和大体上等宽度的其他部件相配合后,使整个装置的结构十分紧凑,整体的占用空间较小。
9.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空气处理装置,通过在出风口3两侧采用双通道吸风的结构,在出风口足够长且出风均匀的情况下,并不怎么产生吸送风之间的短路问题,但却能更广泛地吸收室内空气,形成新旧风的有效更迭,且令整个装置的结构更为紧凑。
10.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空气处理装置,采用双侧进风的风轮8,其具有体积小、风量大的特点,提高了整机的送风能力。
1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空气处理装置,根据螺旋渐开形状的蜗壳的摆放位置而决定相应的结构关系,进一步完善了整机出风的均匀性。
1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空气处理装置,根据风轮设有电机的一侧相对于和的所处位置而决定相应的结构关系,进一步完善了整机出风的均匀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的空气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空气处理装置实施例的结构示意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空气处理装置实施例在隐藏风机箱侧板的结构示意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空气处理装置实施例在隐藏风机箱侧板、风箱底板和吸气仓底板的结构示意立体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风轮与电机相关部件的结构示意立体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空气处理装置实施例在隐藏风箱底板和吸气仓底板的结构示意主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风机箱、2-进风口、3-出风口、4-出风装置、5-吸气仓、6-连管、7-风机、8-风轮、9-风箱入口、10-电机、11-电机支架、12-过渡板、13-导出板、14-第二导流件、15-第三导流件、16-第一导流件、17-次级导流件、18-过渡角、19-处理功能装置、20-风箱、21-初级导流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线性出风装置。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4和6所示,其包括风箱20、初级导流件21和次级导流件17。这里所说的导流件是指对气流起到引导偏转作用的部件,一般常用板类零件,但也可采用块状或管状等其他形式。风箱20具有风箱入口9和出风口3,出风口3沿风箱20的长度方向设置。风箱入口9的朝向垂直于出风口3的朝向,换句话说,从风箱入口9吹入的气流是垂直于从出风口3吹出的气流的,当然为便于使用,大多出风装置通常会在出风口3处设置有调整气流方向的摆叶机构,这里所说的从出风口3吹出的气流是指未因摆叶机构而偏转的气流。初级导流件21设置在风箱入口9的出风侧;由风箱入口9流入的气流被初级导流件21导向朝风箱20端部流动。需要说明的是,这里所述的风箱20端部并不特指风箱20两端,仅一端也可。次级导流件17设置于风箱20内,次级导流件17的入风端朝向初级导流件21的出风端,次级导流件17的出风端朝向出风口3。
上述实施方式的装置在使用时,气流从风箱入口9吹入,经初级导流件21而导流至次级导流件17,随后被次级导流件17导至出风口3吹出。因气流于惯性力(这里也可称离心力)作用下在途径导流件时,会更易积聚在导流件偏转路径的较外侧。而本实施方式中,气流在经过初级导流件21后,尽管也会产生前述的积聚效应,在其回转径向上产生不均匀现象,但会在初级导流件21的宽度方向上呈较为均匀的分布。随后气流被下风处的次级导流件17截流分隔,从而被分出至少两股气流(视次级导流件17数量而定)。而被分割的气流又被次级导流件17从风箱20长度方向的中段(即非末端)吹出,从而使线性排列的出风口3吹出有所均衡的风量,而非像现有技术中气流会大量聚集在出风口3的末端。因此其解决了现有设备因气流惯性力作用而造成的出风量不均问题。且因风箱入口9的朝向垂直于出风口3的朝向,气流上游的部件无需必须再于风箱20长度方向上继续延长连接,有利于缩短整个装备的长度,使其结构紧凑。
基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在初级导流件21出风端所指的方向(即从初级导流件21吹出气流的流动方向)上,次级导流件17将初级导流件21出风端的宽度等距均分,换句话说就是次级导流件17将从初级导流件21吹出的气流等份均分,均分的操作是通过在气流的流通路径上,将初级导流件21出风端的宽度均分而实现的。因被分割的气流是在初级导流件21的宽度方向上被均切分出的,因此各气流间的风量大体相等,不会因初级导流件21处的积聚效应而形成较大偏差。此外,沿风箱20的长度方向,次级导流件17的出风端将风箱入口9至风箱20端侧壁(即长度方向上的某一端处的壁板)之间的距离等距均分,这样便把前述的均分后的气流在沿风箱20的长度方向上进行了均等化的吹出。经上述的两种等距均分,出风被细化为多个均量气流,使得出风口3在整体区段上的出风更为均匀细致。
基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如图4和6所示,风箱入口9位于风箱20在长度方向上的中部区域(需特别说明的是,这里的中部区域是指两端部之外的一个区域,并非特指风箱20长度方向上的中心)。初级导流件21包括第一导流件16和第二导流件14,第一导流件16将由风箱入口9流入的部分气流导向朝风箱20长度方向上的一端流动(以图6来说即左端),第二导流件14将由风箱入口9流入的部分气流导向朝风箱20长度方向上的另一端流动(以图6来说即右端)。需要说明的是,此处所述的气流导向朝风箱20一端并不特指完全顺应风箱20长度方向上的指向,只要产生使气流向风箱20一端偏斜的作用也可。
这样设置后,使得从风箱入口9至最远端的出风口3的距离大为缩短,一方面可以减少气流在过长通道中的动能损失,另一方面如果本装置使用在加热或制冷设备中,较短的出风行程可减少热量或冷量的散失,使得出风的风温更为均衡。例如图1的现有设备如果为取暖器,则为了增大出风覆盖面积,其线性出口的长度通常会设置得较长,这会导致加热后气体因出风行程过长,使输送过程中的热量散失大幅增加,由此造成图1中左侧的出风温度较低、右侧出风温度较高的风温不均匀现象。而本装置可以解决该风温不均匀的问题。
基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如图4和6所示,在第一导流件16和第二导流件14的下风处均设置有2个以上的次级导流件17。这样设置以便更均衡地分割导流。
基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如图4和6所示,次级导流件17包括相连的过渡板12和导出板13,过渡板12的头端为次级导流件17的入风端。在初级导流件21出风端所指的方向上,过渡板12将初级导流件21出风端的宽度等距均分。沿风箱20的长度方向,导出板13将风箱入口9至风箱20端侧壁之间的距离等距均分。沿初级导流件21的出风方向,所述次级导流件17的长度逐渐增加。
本实施方式的第二导流件14在入风端并未设置直板状的导入板,直接依靠偏转风向的过渡板12来分割气流。这样设置是因为气流在导流件之中流动时,会产生一定噪音,导流件越长则噪音相应越大,而因为风箱20在长度方向上相对其他维度的尺寸较长,则在第二导流件14入风端设置导入板就极易偏长,大幅增加导流件总体长度,使噪音问题凸出。而由初级导流件21吹出的气流在惯性力作用下也无需过多导流便可实现预定的运动路径,不设置导入板还可节省相应材料。而第二导流件14出风端设置导出板13,则可避免在导流过程中远离过渡板12的气流仍因惯性力而造成整体气流出现偏斜的问题,保证流出的气流按预定路径送出,确保出风口3各处出风量的均衡。
基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在主视方向的视角下(即图6视角下),风箱20呈矩形,风箱入口9的边缘与风箱20远离出风口3的侧边相抵,风箱20远离出风口3的侧边与风箱20的端侧边之间设置过渡角18,第一导流件16和第二导流件14两者相背抵接,即两者的导出方向是一条线上的两个相反方向,并且两者相互抵接,以便于将经过的全部气流分割后做出向两方向上的流动。
第一导流件16和第二导流件14因为相背设置,使导出的气流处于同一直线上,且风箱20呈矩形,则风箱20靠近风箱入口9的边缘也发挥了直板状导流件的作用,因此该侧边与风箱端侧边的转角处设置过渡角18,则让风箱20也构成一个导流件,进一步提高了均匀风量的作用,尤其是风箱两端部。此外还使风箱20的宽度(即图6视角下的高度)尺寸大幅缩小,整个装置的结构变得十分紧凑。
基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如图4和6所示,在风箱入口9靠近出风口3的一侧设置有第三导流件15,由风箱入口9流入的气流被第三导流件15导向朝出风口3流动;第三导流件15与第一导流件16和第二导流件14两者相抵接。
因为如果仅有设置朝向风箱20端部的第一导流件16和第二导流件14,则两者抵接处所对应的出风口3区域便会出现风量较低的问题。而经上述设置的第三导流件15则可使风箱入口9的气流直接被导至前述的抵接区域,完善了出风口3整体区域出风量的均匀性。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空气处理装置。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2至6所示,其包括:风机7和实施例1的线性出风装置。风机7的出口与风箱入口9相连通。风机7在入口和/或出口处设置有处理功能装置19。这里所述的处理功能装置19是指诸如空气过滤器、加湿器、加热器、制冷器等实现对空气的处理作用的装置,可针对不同使用情景来配置相应功能部件。
该空气处理装置不仅具有出风量均匀、以及在制冷/制热工况下减少冷量/热量散失的优点,还因风箱入口9的朝向垂直于出风口3的朝向,可不必像图1的现有设备那样总长度过长,此外这种风箱出入口的设计可以充分利用风箱20的宽度(即图6视角下的高度),可以和大体等宽度的其他部件相配合后,使整个装置的结构十分紧凑,整体的占用空间较小。
基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如图1至3所示,在风机7之外包覆有风机箱1,风机箱1通过连管6连通有两个吸气仓5,吸气仓5开设有进风口2。进风口可根据需要设计为格栅进风、夹缝进风或其他进风形式。两个吸气仓5设置在所述线性出风装置的两侧。
这种在出风口3两侧采用双通道吸风的结构,在出风口3足够长且出风均匀的情况下,并不怎么产生吸送风之间的短路问题,但却能更广泛地吸收室内空气,形成新旧风的有效更迭,且令整个装置的结构更为紧凑。
基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如图3至5所示,风机7包括蜗壳和设置在所述蜗壳内且被驱动装置驱动的风轮8;所述蜗壳为螺旋渐开形的蜗壳,风轮8为双侧进风的风轮,所述驱动装置位于风轮8的一侧。具体来说,本实施方式的驱动装置为电机10,电机10底部通过电机支架11连接风机箱1的侧壁,通过这种结构使风轮8的两个均与风机箱1侧壁形成间隙,以便风轮8完成双侧进风。双侧进风的风轮8具有体积小、风量大的特点,提高了整机的送风能力。
基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在图6的主视方向的视角下,风箱入口9呈矩形,第一导流件16和第二导流件14相背抵接的连接线将风箱入口9宽度分为L1和L2两段。风箱入口9至风箱20两端侧壁之间的距离为L3和L4,L3靠近L1,L4靠近L2。L2相对于L1处于所述蜗壳的螺旋渐开形的外侧。L1、L2、L3和L4之间呈现如下两种关系之一:一种是L1=L2,L3/L4=0.6~0.8;另一种是L3=L4,L1/L2=1.1~1.3。
因为受螺旋渐开形状的蜗壳结构特征影响,蜗壳出口的气流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存在聚集于蜗壳外侧的趋势。因为本实施方式中,L2相对于L1处于所述蜗壳的螺旋渐开形的外侧,所以L2一侧的出风量会大于L1一侧。如果线性出风装置采用完全对称的结构设计,则仍然存在一定程度的出风量不均匀的问题。因此本实施方式采用了两种解决途径:一种是令L1=L2,也就是第一导流件16和第二导流件14相对称,则应满足L3/L4=0.6~0.8;而另一种是令L3=L4,可以视作是将风箱20的壳体及其内的导流件对称设置,此时应满足L1/L2=1.1~1.3。这样装置的整体出风量才能取得较好的均匀效果。将相关部件对称设置,一方面便于产品设计制造与装配,另一方面也更为美观。
基于前述实施方式,在另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在图6的主视方向的视角下,风箱入口9至风箱20两端侧壁之间的距离为L3和L4,第三导流件15与第一导流件16和第二导流件14两者相抵接的连接线将风箱入口9高度分为h1和h2两段,第三导流件15与风箱入口9的宽度相同且为L5。根据风轮8设有电机10的一侧相对于h1和h2的所处位置,具有如下两种结构之一:一种是风轮8设有电机10的一侧靠近h1,则h1/h2=(1.1~1.5)L5/(L3+L4);另一种是风轮8设有电机10的一侧靠近h2,则h1/h2=(0.8~0.9)L5/(L3+L4)。
因为风轮8电机侧的进风通道受到电机10的遮阻影响,其进风量要小于风轮8呈敞开结构的另一侧,最终造成风机7在风轮8轴线方向上的风量不均匀,也即图6中的h1侧和h2侧之间的风量不均匀。为了克服这种问题,本实施方式视风轮8的电机侧是位于h1侧和h2侧的不同,则需对应满足上述两种不同的结构关系,以使出风口3的L3、L5、L4这连续的三段实现大体均匀的出风量。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他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12)

1.一种线性出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风箱(20),具有风箱入口(9)和出风口(3),出风口(3)沿风箱(20)的长度方向设置,风箱入口(9)的朝向垂直于出风口(3)的朝向;
初级导流件(21),设置在风箱入口(9)的出风侧;初级导流件(21)将风箱入口(9)流入的气流导向风箱(20)的端部;
次级导流件(17),设置于风箱(20)内,次级导流件(17)的入风端朝向初级导流件(21)的出风端,次级导流件(17)的出风端朝向出风口(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线性出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初级导流件(21)出风端所指的方向上,次级导流件(17)将初级导流件(21)出风端的宽度等距均分;沿风箱(20)的长度方向,次级导流件(17)的出风端将风箱入口(9)至风箱(20)端侧壁之间的距离等距均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线性出风装置,其特征在于,风箱入口(9)位于风箱(20)在长度方向上的中部区域,初级导流件(21)包括第一导流件(16)和第二导流件(14),第一导流件(16)将由风箱入口(9)流入的部分气流导向朝风箱(20)长度方向上的一端流动,第二导流件(14)将由风箱入口(9)流入的部分气流导向朝风箱(20)长度方向上的另一端流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线性出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第一导流件(16)和第二导流件(14)的下风处均设置有2个以上的次级导流件(17)。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线性出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次级导流件(17)包括相连的过渡板(12)和导出板(13);在初级导流件(21)出风端所指的方向上,过渡板(12)将初级导流件(21)出风端的宽度等距均分;沿风箱(20)的长度方向,导出板(13)将风箱入口(9)至风箱(20)端侧壁之间的距离等距均分。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线性出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主视方向的视角下,风箱(20)呈矩形,风箱入口(9)的边缘与风箱(20)远离出风口(3)的侧边相抵,风箱(20)远离出风口(3)的侧边与风箱(20)的端侧边之间设置过渡角(18),第一导流件(16)和第二导流件(14)两者相背抵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线性出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在风箱入口(9)靠近出风口(3)的一侧设置有第三导流件(15),由风箱入口(9)流入的气流被第三导流件(15)导向朝出风口(3)流动;第三导流件(15)与第一导流件(16)和第二导流件(14)两者相抵接。
8.一种空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风机(7),在入口和/或出口处设置有处理功能装置(19);
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线性出风装置,风机(7)的出口与风箱入口(9)相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空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在风机(7)之外包覆有风机箱(1),风机箱(1)连通有两个吸气仓(5),吸气仓(5)开设有进风口(2);两个吸气仓(5)设置在所述线性出风装置的两侧。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空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风机(7)包括蜗壳和设置在所述蜗壳内且被驱动装置驱动的风轮(8);所述蜗壳为螺旋渐开形的蜗壳,风轮(8)为双侧进风的风轮,所述驱动装置位于风轮(8)的一侧。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一种空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性出风装置为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线性出风装置;在主视方向的视角下,风箱入口(9)呈矩形,第一导流件(16)和第二导流件(14)相背抵接的连接线将风箱入口(9)宽度分为L1和L2两段,风箱入口(9)至风箱(20)两端侧壁之间的距离为L3和L4,L3靠近L1,L4靠近L2,L2相对于L1处于所述蜗壳的螺旋渐开形的外侧;
L1、L2、L3和L4之间呈现如下两种关系之一:
一种是L1=L2,L3/L4=0.6~0.8;
另一种是L3=L4,L1/L2=1.1~1.3。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一种空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性出风装置为权利要求7所述的线性出风装置;在主视方向的视角下,风箱入口(9)至风箱(20)两端侧壁之间的距离为L3和L4,第三导流件(15)与第一导流件(16)和第二导流件(14)两者相抵接的连接线将风箱入口(9)高度分为h1和h2两段,第三导流件(15)与风箱入口(9)的宽度相同且为L5;
根据风轮(8)设有所述驱动装置的一侧相对于h1和h2的所处位置,具有如下两种结构之一:
一种是风轮(8)设有所述驱动装置的一侧靠近h1,则h1/h2=(1.1~1.5)L5/(L3+L4);
另一种是风轮(8)设有所述驱动装置的一侧靠近h2,则h1/h2=(0.8~0.9)L5/(L3+L4)。
CN202221072035.2U 2022-04-29 2022-04-29 一种线性出风装置及空气处理装置 Active CN21778531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072035.2U CN217785314U (zh) 2022-04-29 2022-04-29 一种线性出风装置及空气处理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072035.2U CN217785314U (zh) 2022-04-29 2022-04-29 一种线性出风装置及空气处理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785314U true CN217785314U (zh) 2022-11-11

Family

ID=839086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072035.2U Active CN217785314U (zh) 2022-04-29 2022-04-29 一种线性出风装置及空气处理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78531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582026B1 (ko) 송풍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공기조화기의 실외기
US9267511B2 (en) Turbofan and indoor unit of air-conditioning apparatus including the same
EP2719957B1 (en) Air conditioner
CN101506530B (zh) 双吸入型离心鼓风机
CN109790842B (zh) 横流式风机及包括该横流式风机的空调装置的室内机组
EP3739271B1 (en) Fan unit, and outdoor unit of air conditioner comprising fan unit
CN110671746A (zh) 风道结构、室内机及空调器
CN114440313A (zh) 空调器
CN217785314U (zh) 一种线性出风装置及空气处理装置
JP5293684B2 (ja) 空気調和機の室内機
CN111197818A (zh) 一种空调室外机及中央空调
CN210801396U (zh) 风机组件、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WO2013080395A1 (ja) 空気調和機
CN114838406A (zh) 一种线性出风装置及空气处理装置
CN216346646U (zh) 空调室内机
CN215863768U (zh) 出风网罩及空调器
CN214581437U (zh) 空调器
CN114440316A (zh) 风道组件和具有其的空气调节设备
KR20140014409A (ko) 공기조화기의 실내기
WO2023103121A1 (zh) 蜗壳结构、风道组件以及空调器
CN112343845A (zh) 风扇组件
CN214120224U (zh) 风机及风管机
CN112146163A (zh) 空调室内机
CN220135719U (zh) 换热器
CN221172477U (zh) 风管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310018 No.210, 21st Street, Hangzhou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Aopu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310020 No. 210, 21st Street, Xiasha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Qiantang new area, Hangzhou, Zhejiang

Patentee before: AUPU Home Style Corp.,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