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746691U - 一种旱稻专用肥的生产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旱稻专用肥的生产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7746691U CN217746691U CN202221795639.XU CN202221795639U CN217746691U CN 217746691 U CN217746691 U CN 217746691U CN 202221795639 U CN202221795639 U CN 202221795639U CN 217746691 U CN217746691 U CN 217746691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opper
- dwang
- production device
- fertilizer special
- stirr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9000003337 fertilizer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8
- 235000007164 Oryza sativa Nutrition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7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7
- 240000007594 Oryza sativa Speci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10
- 235000009566 rice Nutrition 0.000 title abstract description 9
- 238000003756 stirr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7
- 238000005192 parti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9
- 238000004140 clean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790 scrap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41000209094 Oryz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37250 Clearanc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35512 clearanc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12535 impurity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5000013339 cereals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6011 modific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484 gra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737 promot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994 raw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689 soi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Abstract
一种旱稻专用肥的生产装置,解决了采用卧式的搅拌筒出料斗内壁清理不方便,费时费力的问题。其包括立式的搅拌桶,搅拌桶下端为锥形的结构;所述搅拌桶下端连接有出料斗,搅拌桶内可转动的设有转动杆,转动杆下端置于出料斗内,转动杆下端外圆周均布有多个刮板,刮板外端面与出料斗内壁相贴合。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益处:1)采用立式的搅拌桶,从而可以保证物料可以很好的进入到出料斗内;2)设置有两组进料仓,这样增加进料的速度,且可以完成初步的混合;3)采用刮板对出料斗内壁进行刮附,避免出料斗内壁上粘附物料;4)搅拌杆的竖直角度可以调节,这样可以很好的实际混合情况去调节搅拌杆的位置。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肥料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旱稻专用肥的生产设备。
背景技术
我国是世界上水资源贫乏的国家之一,干旱半干旱地区占我国国土一半以上,水资源一直困扰着我国农业的发展和粮食的生产。旱稻品种发明问世对解决我国粮食安全问题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也带来节水农业大发展的新希望。
旱稻在种植的过程中,采用到生态肥,在生态肥的生产过中,需要将多种物质进行混合,如申请号为202022625759.2,名称为混合肥料用原料混料搅拌装置,其包括搅拌装置主体,所述搅拌装置主体包括主搅拌筒,所述主搅拌筒的一侧表面连接有防溢机构,所述主搅拌筒的内部贯穿有传动杆,且传动杆的一侧表面套接有第一连接套,且第一连接套的外表面连接有第一引导杆,所述第一引导杆的一侧表面连接有第一推板,所述主搅拌筒的底端表面连接有出料斗,且出料斗的内部连接有清理结构,所述传动杆的一侧表面连接有第一搅拌杆,通过设置清理机构,可方便对出料斗内壁所粘附的杂质进行清理。
但是其存在着如下不足之处:1)因为是卧式的搅拌筒,物料进入到出料斗不方便,搅拌筒内会遗留较多的物料;2)每次都需要专门去驱动清理机构对内壁进行清理,此时对人力损耗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旱稻专用肥的生产装置,有效的解决了采用卧式的搅拌筒出料斗内壁清理不方便,费时费力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旱稻专用肥的生产装置,包括立式的搅拌桶,搅拌桶下端为锥形的结构,搅拌桶的上端面大于下端面;
所述搅拌桶下端连接有出料斗,搅拌桶内可转动的设有转动杆,转动杆下端置于出料斗内,转动杆下端外圆周均布有多个刮板,刮板外端面与出料斗内壁相贴合。
优选的,所述刮板外端面为弧形的结构。
优选的,所述搅拌桶上端左右两端均设有进料仓,进料仓下端与搅拌桶相通。
优选的,所述进料仓为漏斗状的结构。
优选的,所述进料仓内设有两个隔板,两个隔板将进料仓的仓口进行封堵,隔板的外端与进料仓铰接固定。
优选的,所述转动杆下端中部外圆周均布有多个混合杆。
优选的,所述转动杆上端外圆周均布有多个搅拌杆,搅拌杆内端与转动杆铰接固定,同侧的多个搅拌杆之间设有一个连接杆,多个搅拌杆同时与连接杆铰接固定;
所述转动杆上设有沿着转动杆竖直滑动的滑块,滑块外圆周铰接有多个连杆,连杆下端与最上端的搅拌杆铰接固定。
优选的,所述转动杆上端螺纹连接有螺母,螺母下端与滑块转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益处:1)采用立式的搅拌桶,从而可以保证物料可以很好的进入到出料斗内;2)设置有两组进料仓,这样增加进料的速度,且可以完成初步的混合;3)采用刮板对出料斗内壁进行刮附,避免出料斗内壁上粘附物料;4)搅拌杆的竖直角度可以调节,这样可以很好的实际混合情况去调节搅拌杆的位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整体轴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搅拌桶和出料斗局部剖开后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搅拌桶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中图3中A部放大示意图;
图中:1、搅拌桶;2、出料斗;3、转动杆;4、刮板;5、进料仓;6、隔板;7、混合杆;8、搅拌杆;9、连接杆;10、滑块;11、连杆;12、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附图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请参照图1-5,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旱稻专用肥的生产装置,包括立式的搅拌桶1,搅拌桶1下端为锥形的结构,搅拌桶1的上端面大于下端面;
所述搅拌桶1下端连接有出料斗2,搅拌桶1内可转动的设有转动杆3,转动杆3下端置于出料斗2内,转动杆3下端外圆周均布有多个刮板4,刮板4外端面与出料斗2内壁相贴合。
在本实用新型中,第一,我们不再使用卧式的搅拌筒,而是选用的立式的搅拌桶1,搅拌桶1的下端为收口的结构,混合好的物料从出料斗2处放出,在出料斗2嘴下端设置有控制阀,控制着出料斗2的开闭。
当转动杆3在转动的过程中,刮板4与出料斗2的内壁面相贴合,将出料斗2内壁上进行刮理,这样从而避免物料粘附到出料斗2内壁上,造成后期杂质的出现;
另外刮板4和转动杆3之间通过支撑架连接在一起,支撑架还能起到一定的搅拌效果,在清理的过程中还能起到混合的效果。
所述刮板4外端面为弧形的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中,刮板4外端面可以设置有缓冲层,这样可以有效避免对出料斗2的损坏。
所述搅拌桶1上端左右两端均设有进料仓5,进料仓5下端与搅拌桶1相通。
所述进料仓5为漏斗状的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中,进料仓5设置有两个,不同的物料同时从两个进料仓5内加入,这样方便物料混合的均匀,另外,两个进料的设置,也加快了加料的速度。
所述进料仓5内设有两个隔板6,两个隔板6将进料仓5的仓口进行封堵,隔板6的外端与进料仓5铰接固定。
隔板6与进料仓5铰接处设置有扭簧,扭簧一端与隔板6固定连接,扭簧另一端与进料仓5固定连接,这样当物料进入到进料仓5的时候,在物料的重力作用,隔板6被打开,物料进入到搅拌桶1,当进料仓5内的物料没有以后,在扭簧的作用下,隔板6回归初始位置,这样可以起到防溢的效果,在转动杆3搅拌的过程中,防止物料等外溢。
所述转动杆3下端中部外圆周均布有多个混合杆7。
混合杆7设置的位置对应搅拌桶1的锥形处,对搅拌桶1内的物料进行混合。
所述转动杆3上端外圆周均布有多个搅拌杆8,搅拌杆8内端与转动杆3铰接固定,同侧的多个搅拌杆8之间设有一个连接杆9,多个搅拌杆8同时与连接杆9铰接固定;
所述转动杆3上设有沿着转动杆3竖直滑动的滑块10,滑块10外圆周铰接有多个连杆11,连杆11下端与最上端的搅拌杆8铰接固定。
搅拌杆8的搅拌角度可以进行调节,通过滑块10的竖直滑动,从而去调节搅拌杆8的竖直角度,另外多个搅拌杆8相互平行,相邻的两个搅拌杆8为平行四边形结构,这样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去调节搅拌桶1内部搅拌杆8的角度,从而起到更好的混合效果。
所述转动杆3上端螺纹连接有螺母12,螺母12下端与滑块10转动连接。
通过螺母12的转动从而驱动滑块10进行竖直的滑动,且螺纹连接具有很好的自锁效果,能够保护滑块10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的时候,通过转动杆3的转动从而带动搅拌杆8、混合杆7和刮板4进行转动,在对搅拌桶1内的物料进行混合的时候,还可以刮除出料斗2内壁上的物料粘附,避免产生杂质。
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8)
1.一种旱稻专用肥的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立式的搅拌桶(1),搅拌桶(1)下端为锥形的结构,搅拌桶(1)的上端面大于下端面;
所述搅拌桶(1)下端连接有出料斗(2),搅拌桶(1)内可转动的设有转动杆(3),转动杆(3)下端置于出料斗(2)内,转动杆(3)下端外圆周均布有多个刮板(4),刮板(4)外端面与出料斗(2)内壁相贴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旱稻专用肥的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刮板(4)外端面为弧形的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旱稻专用肥的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桶(1)上端左右两端均设有进料仓(5),进料仓(5)下端与搅拌桶(1)相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旱稻专用肥的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仓(5)为漏斗状的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旱稻专用肥的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仓(5)内设有两个隔板(6),两个隔板(6)将进料仓(5)的仓口进行封堵,隔板(6)的外端与进料仓(5)铰接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旱稻专用肥的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杆(3)下端中部外圆周均布有多个混合杆(7)。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旱稻专用肥的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杆(3)上端外圆周均布有多个搅拌杆(8),搅拌杆(8)内端与转动杆(3)铰接固定,同侧的多个搅拌杆(8)之间设有一个连接杆(9),多个搅拌杆(8)同时与连接杆(9)铰接固定;
所述转动杆(3)上设有沿着转动杆(3)竖直滑动的滑块(10),滑块(10)外圆周铰接有多个连杆(11),连杆(11)下端与最上端的搅拌杆(8)铰接固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旱稻专用肥的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杆(3)上端螺纹连接有螺母(12),螺母(12)下端与滑块(10)转动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1795639.XU CN217746691U (zh) | 2022-07-13 | 2022-07-13 | 一种旱稻专用肥的生产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1795639.XU CN217746691U (zh) | 2022-07-13 | 2022-07-13 | 一种旱稻专用肥的生产设备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7746691U true CN217746691U (zh) | 2022-11-08 |
Family
ID=838728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1795639.XU Active CN217746691U (zh) | 2022-07-13 | 2022-07-13 | 一种旱稻专用肥的生产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7746691U (zh) |
-
2022
- 2022-07-13 CN CN202221795639.XU patent/CN217746691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8773839U (zh) | 一种彩泥专用轻型拌料机 | |
CN106922555A (zh) | 一种养羊用旋转式喂食装置 | |
CN217746691U (zh) | 一种旱稻专用肥的生产设备 | |
CN108858745A (zh) | 一种彩泥专用轻型拌料机 | |
CN214106773U (zh) | 一种便于均匀加料的a-酮戊二酸生产用混合搅拌装置 | |
CN109121617A (zh) | 一种田间水稻均匀施肥装置及使用方法 | |
CN213610994U (zh) | 一种膨润土搅拌装置 | |
CN213101904U (zh) | 一种新型中药膏机 | |
CN211717590U (zh) | 一种带有自动清洗功能的配药称重装置 | |
CN211510261U (zh) | 一种螺旋藻混合装置 | |
CN108687956B (zh) | 一种建筑用混凝土混料装置 | |
CN216654393U (zh) | 一种带有清理结构的油漆生产用搅拌装置 | |
CN218339564U (zh) | 一种肥料配比装置 | |
CN214020406U (zh) | 一种加工石膏砌块用搅拌装置 | |
CN218679917U (zh) | 一种生物拌种剂的高原拌种装置 | |
CN214765082U (zh) | 一种智慧农场用饵料搅拌装置 | |
CN218959476U (zh) | 一种水稻用育种施肥装置 | |
CN215428742U (zh) | 一种建筑粘合剂搅拌器 | |
CN211191122U (zh) | 一种便于清理料口的无载体制胶机 | |
CN214871585U (zh) | 一种用于混凝土生产的配料设备 | |
CN215319535U (zh) | 一种工业陶瓷生产原料混合装置 | |
CN214288012U (zh) | 一种硅釉材料生产加工用便于入料的温控搅拌设备 | |
CN218637094U (zh) | 一种食品加工材料混合装置 | |
CN215540292U (zh) | 一种糕点馅料混合搅拌装置 | |
CN218302148U (zh) | 一种小麦种子选育用拌药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B03 |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 ||
CB03 |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
Inventor after: Cao Yuan Inventor after: Peng Guowei Inventor after: Lv Xinliang Inventor before: Cao Yuan Inventor before: Peng Guowei Inventor before: Lv Xinliang Inventor before: Song Gangwu |